523火区缩封的安全技术措施.doc
523火区缩封的安全技术措施 经对523火区进行长达1个月的定点检测、气体成分分析和均压处理后,自4月15日以来,火区进、回风侧CO浓度均低于10ppm, O2浓度均低于5,温度保持在18℃以下即常温,火区内空气中已不含乙烯、乙炔等气体,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火区启封条件,经矿研究,决定在2011年5月17日开始,对523火区进行缩封,为下一步安全顺利地启封火区创造条件,为确保火区缩封工作安全顺利地进行,特制定以下安全技术措施。 一、组织措施 为确保523火区缩封工作安全顺利地进行,矿分别成立523火区缩封地面指挥小组和现场指挥小组 地面指挥小组 组 长符明华 副组长李正军 万龙文 陈功明 成 员赵 强 杨学军 高思雄 赵健康 王文华 徐 健地面指挥小组在调度室负责全面指挥缩封工作,收集资料并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制定新的方案措施。 现场指挥小组 组 长肖立平 副组长公司救护大队负责人 雷国军 力万高 成 员幸禹斌 熊鹏飞 胡 肖 赖 明 陈 京 现场指挥小组设在522一级材料上山上车场与523区700m回风大巷联络巷内风门以里的进风巷道内,负责523火区缩封措施的实施,反馈信息,协调工作。具体缩封工作由3个救护小队队员执行。 二、523火区缩封方案及实施 由于523火区封闭范围较大且封闭区内瓦斯浓度较高,经计算封闭区内积存的瓦斯在15000m3左右,按东翼配风量1500m3,排放时允许瓦斯浓度0.75计算,预计需排放瓦斯时间达30小时以上,缩封后排放瓦斯的时间较长且启封密闭时密闭前瓦斯超限的可能性较大,经矿与广能公司救护大队共同研究后,决定采取以下方案对523火区采取锁风侦察、初次缩封、注氮置换瓦斯、排放缩封区以外全负压通风地点瓦斯、全面缩封、排放掘进独头瓦斯等步骤进行。 (一)准备工作 1、缩封一周前,防突队将523区700回风大巷闭的注氮排气管连接到抽采主管路上,救护队对注氮机进行试机,确保注氮机能够正常运转。 2、缩封一周前,救护队编制行动方案报总工程师审批。 3、通风队提前三天准备好加固密闭所需的料石、水泥、黄砂。 4、救护队提前三天准备好快速密闭施工所需的阻燃胶帆布、方木及快速封闭材料等。 5、缩封前一天,由救护队对523区700回风大巷密闭和523区580m大巷密闭内气体取样化验,确认无异常后方可安排锁风、侦查及缩封。 6、机电队将风、水管路延接至523区700回风大巷密闭和523区580m大巷密闭内前,并保证压风、供水正常,且将风、水管接头在现场准备好。 7、启封密闭前,救护队安排1个小队在522一级材料上山上车场与523区700m回风大巷联络巷内风门以里的进风巷道处待机。 8、火区缩封期间,警戒人员由调度室负责落实。 9、缩封前一天,通防科派测风员对580m回风石门内安设的风筒布风阻H进行调节,确保矿井东、西翼各采掘头面风量分配合理。并将调节后的测风报表报通风副总、总工程师及矿长。 (二)523火区缩封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一步锁风、侦查 1、在开启523区700回风大巷密闭即图示A密闭前,利用523区580m大巷的调压室进行调压,使A密闭呈静止或微出风状态。并在该密闭外用胶帆布施工一道锁风快速密闭后,方可开启A密闭的入闭门。 2、由救护队员戴机由锁风密闭进入后,将A密闭先启开一个高800mm宽600mm以上并保证人员能够顺利通行的孔,并在开孔位置安设好锁风门后,再从锁风门处通过A密闭进入火区侦查,侦查时沿途检测图示①、②点处的CO、O2、CO2、CH4等气体浓度和温度,接近火源点的巷道后,分别查看沿途巷道的支护完好情况,并在图示①、②点处巷道的上、下部各取一个气样,最后将523二级材料上山上车场与5231风巷之间的一组截断风门E的门扇分别开启至最大角度,以降低5231工作面进、回风巷间的通风压差,并固定好,以上工作结束后立即撤出火区。 3、经侦查,若①、②点的氧气浓度在5以下、温度30℃以下、火区出水温度25℃以下时,方可对火区进行缩封。否则立即恢复A密闭。 第二步523火区初次缩封 经侦查,若①、②点的氧气浓度在5以下、温度30℃以下、火区出水温度25℃以下时,方可对火区进行缩封,缩封时,由救护队员戴机,经密闭A前的锁风快速密闭及密闭A的锁风门进入火区后,仅在5231机巷石门适当位置施工图示B快速密闭,对5231工作面作初次缩封。B快速密闭施工好后即撤出火区,并撤除A密闭前的锁风快速密闭,关闭A密闭上的锁风门并进行气密性处理 第三步注氮置换523火区封闭区瓦斯 经侦查,若火源点及附近氧气浓度在5以下、温度30℃以下、火区出水温度25℃以下时,即可注氮置换523封闭区内的高浓度瓦斯。具体如下 1、利用原523区580m大巷内已安设好的注氮机,对523火区再次进行注氮,注氮至检查523区700m回风大巷密闭内的瓦斯浓度低于18时止。 2、注氮的同时,将523区700回风大巷闭上的排气闸阀打开,让注氮置换出的瓦斯进入瓦斯抽采管网,不直接排入523回风风流中。 3、注氮工作由救护队负责,每小班由至少两名救护队员戴机进行。注氮期间,每隔4小时对523区580m大巷、523区700回风大巷密闭的气密性进行检查,确保密闭前瓦斯浓度不超过0.5,523区580m大巷密闭即G密闭内的压力不超过500Pa,并同时检查上述密闭闭内的CO、O2、CO2、CH4浓度及温度等情况。 第四步排放缩封区以外全负压通风地点瓦斯 1、救护队员安全撤出,确认撤人、布岗及断电工作无误后,将523区580m大巷密闭G启开一个600mm600mm的孔,撤除A密闭前的锁风快速密闭,并调节A密闭锁风门的开启角度,限量排放523采区及其全负压通风巷道的范围的瓦斯。 第五步火区缩封 经侦查取样分析,火区内的氧气浓度在5以下或温度30℃以下、火区出水温度25℃以下时,则对火区进行缩封。具体如下 1、由救护队员戴机,通过进入5231风巷石门内,在合适位置施工图示快速密闭C,密闭C施工好后立即撤出。 2、快速密闭B施工好后,若5231风巷石门内出现盲巷时,则将523二级材料上山上车场内安设的局部通风机开启,排放该段盲巷的瓦斯。排放瓦斯措施另行编制。 3、开启523一级材料上山上车场内安设的局部通风机,并对图示风门D和料石风阻F进行调节,确保图示B密闭呈微出风或静止状态后,再延接风筒,采用风筒错口法即量排放5231机巷石门盲巷段的瓦斯。排放瓦斯措施另行编制。 4、对图示调节风门D、E和料石风阻F再次进行调节,保证B、C密闭均呈静止或微出风状态,且523二级材料上山、5231机巷石门外段的风速符合规定,无瓦斯超限积聚。 第六步排放掘进独头瓦斯 排放5233机巷、5235机巷等独头巷道的瓦斯时,排放瓦斯措施另行编制。 第七步施工缩封区防灭火永久密闭 1、待缩封区域以外所有地点的瓦斯排放工作结束并恢复523采区的动力电源后,由救护队员戴机在图示B′、C′密闭处采用料石砌筑厚度不低于600mm的永久密闭。 B′、C′密闭施工期间,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通风质量标准化的要求执行,并设置检测管、放水管、注氮管等 。 2、待B′、C′永久密闭施工好并养护8小时后,视5231火区内的气体情况,由矿总工程师确定是否对5231工作面进行注氮。 3、经继续观测,待5231火区内的气体成分、温度等符合启封条件后,再进行启封。启封措施另行编制。 三、安全技术措施 1、锁风前,由救护队提前施工密闭A前的锁风快速密闭,并在待启密闭A开孔后及时安设好锁风门扇,防止瓦斯外溢。 2、缩封前,由总工程师组织相关人员学习贯彻本措施,明确各自职责以及实施的具体步骤。 3、锁风侦查、缩封及排放瓦斯人员入井前必须检查处理好矿灯,不得失爆,排放期间严禁任何人拆开矿灯及敲击铁器,各自佩带一个完好的自救器(救护队员佩戴呼吸器)。 4、缩封及排放瓦斯前警戒、搜索、撤人、布岗及断电等工作的要求。 (1)锁风侦查、初次缩封及排放缩封区以外全负压通风地点瓦斯前,将矿井东翼所有作业人员全部撤至521变电所以外,并由通风队将580主运石门与580集中回风石门间的风门和511行人上山下口的风门上锁,回风井井口由主要通风机司机负责看守,警戒点如图所示。 (2)由三组人员对警戒区域内的火区外围巷道和工作面进行搜索,并撤出所有与缩封火区无关的人员。撤人及搜索路线为第一组由7人负责,其中1人在522人行上山下口等待,6人上行至5227回风石门处时, 2人经5227风巷、5227工作面搜索至5227机巷石门和422皮带道与522大巷联络巷处等待,另3人中,1人由5227回风石门搜索至522一级材料上山中车场处等待,3人沿行人上山上行搜索至522一级材料上山上车场时,留1人等待,另2人进入523区700回风大巷搜索后返回后,汇合后沿522一级材料上山下行搜索至中车场处,与等待的人汇合后,继续下行搜索至522一级材料上山下车场处等待;第二组由2人负责,从5229风巷碛头由里往外搜索至5229回风石门处等待;第三组由5人负责,一伙3人经422材料下山下行,搜索至与5229机巷石门岔口处时,留1人等待,另2人分别进入5229机巷、422回风下山中段搜索后返回5229机巷石门岔口处等待,另一伙2人沿422人行下山下行搜索至与422皮带下山联络巷处,1人等待,1人继续下行搜索至422材料下山下车场处,与422材料上山搜索的人汇合后,经422水仓,沿422皮带下山上行搜索并撤出沿途等待的人员至与580运输大巷联络巷处等待。最后由第二组人员从里往外搜索并撤出第一组、第三组的等待人员至521变电所处设警戒。现场由赖明具体负责安排和检查、督促。 (3)断电范围岗哨范围内除局扇、监测及通讯电源外的一切动力电源。机电队派专职电工负责停送电工作,断电工作由杨雪丰、胡肖具体负责安排和检查督促。 (4)撤人、布岗及断电工作到位后,立即向现场及地面指挥组汇报。 5、现场指挥组在进行锁风、侦查、开启密闭、注氮置换瓦斯、施工缩封密闭及排放瓦斯前,每一步工作必须经现场指挥请示地面总指挥同意并下达指令后方可进行。 6、每次排放瓦斯时,通风队分别派一名队干、通防科派一名测风员、科领导到现场,负责测风及通风系统调整工作,由力万高、熊鹏飞具体负责安排和检查督促。 7、开启密闭时,救护队员必须严格按“救护规程”规定进行操作,并制定行动方案。必须使用专用铜制工具开启密闭,并随时向开孔点喷雾洒水,杜绝撞击火花的产生。当待启密闭闭前瓦斯超限时,必须采用风障引风或局部通风机供风进行稀释。 8、当待启密闭外瓦斯浓度低于1及密闭内气体无异常、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经现场指挥组验收合格并由现场指挥组长请示地面总指挥同意后,方可下令开启密闭。 9、排放瓦斯顺序为缩封区以外全负压通风地点→5231风巷石门盲巷段→5231机巷石门盲巷→5233机巷独头→5235机巷独头。具体为当缩封区以外全负压通风地点的瓦斯排放完后,经救护队全面检查,确认所有全风压通风地点、各类硐室及冒高处均无瓦斯超限积聚,巷道风速符合规定后,经机运部、机电队对523采区所有“三专”供电开关开盖检查、处理并卸爆后,确认无误后,方可恢复对523采区的“三专”供电,再依次排放5231风巷石门盲巷段、5231机巷石门盲巷段、5233机巷独头、5235机巷独头瓦斯。上述巷道排放瓦斯的措施另行编制。 10、恢复523采区的“三专”供电时,若需停5229机巷、5229风巷的局部通风机电源时,在停电前,由通风队提前对5229机巷、5229风巷进行导风处理,防止停风停电后瓦斯超限积聚。并提前编制5229机巷、5229风巷排放瓦斯安全技术措施。 11、以上排放瓦斯工作结束后,经救护队全面检查,确认各地点无瓦斯超限积聚后,经机电队对523采区所有动力供电开关开盖检查、处理并卸爆,确认无误后,方可恢复对523采区的动力电源。 12、缩封后,根据火区内气体、温度情况,确定5231火区内气体、温度等检查和取样分析的间隔时间。 13、缩封后,通风科立即对580m回风石门内安设的风筒布风阻H再次进行调节,对全矿井各采掘头面的风量进行全面测定,确保矿井东、西翼各采掘头面风量分配合理,局部通风机不出现循环风,各用风地点风速、风量符合规定。并将测风结果书面报通风副总、总工程师、矿长。 14、缩封后一周内,通风队每天派队干、通防科每天派测风员以上人员,一并对5231火区密闭的进、出风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经请示总工程师同意后,对该区域风量、通风压力进行适当调整。 15、火区缩封后。待所有气体成分及温度等条件全部达到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后,再对5231工作面进行启封。5231工作面启封及排放瓦斯的措施另行编制。 附 1、523火区缩封前的通风系统及警戒位置示意图(图1); 2、523火区锁风侦查、实次缩封及排放缩封区以外全负压通风地点瓦斯时的警戒位置示意图(图2); 3、523火区缩封后的通风系统示意图(图3)。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