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pdf
2 0 1 0 年第6 期中州煤炭总第1 7 4 期 制约煤矿通风安呈的因素分析 王英明 郑煤集团二七分公司。河南郑州4 5 0 0 0 6 及B 方范措胞 摘要根据郑煤集团二七分公司的实际情况,从环境因素、人为因素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制约煤矿通风安全的 因素及预防办法,通过人、机、物、环境的和谐运作,使矿井实际生产中的通风安全状况得到改善,为矿井的稳 步推进奠定基础。 关键词煤矿通风安全;环境因素;人为因素;煤炭企业 中图分类号T D 7 2 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 0 0 3 0 5 0 6 2 0 1 0 0 6 0 1 2 l 0 2 煤矿通风安全管理是煤矿企业管理的重要内 容,通风工作是矿井安全工作的基础,是稀释和排除 矿井瓦斯与粉尘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也是创造良 好劳动环境的基本途径,而合理的通风又是抑制煤 炭自燃和火灾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系统地、科学 地做好通风安全工作,结合矿井的各种资源情况,提 出科学、可行、有效的消除、预防或降低危险的安全 措施,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l 制约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分析 1 .1 环境因素 1 自然环境因素。①煤层地质构造复杂,随 着开采深度逐渐增加,地应力、瓦斯压力和地温越来 越高,煤矿自然灾害的威胁逐步加重。②煤矿瓦斯 涌出量大,煤与瓦斯突出现象越来越严重。随着开 采深度的增加,瓦斯涌出量不断加大,煤与瓦斯突出 危险也不断增加,高瓦斯突出矿井数量也在增加。 ③煤层自然发火严重、煤尘爆炸性危险普遍存在。 2 物的环境因素。①通风能力不足,不能保 证矿井有效通风。例如部分矿井存在超通风能力生 产、矿井的有效风量率和外部漏风率不符合规定等 现象。②通风网络结构不稳定,不能保证风流稳定。 部分矿井存在开拓布置不合理、通风系统不完善、通 风设施位置不合理,以及自然风压对矿井的影响。 ③矿井机电管理不到位,部分矿井机电设备及配套 设施不匹配或者有缺陷,矿井不能保持正常通风。 ④矿井防尘设施不完善,容易造成煤尘堆积和飞扬, 收稿日期2 0 1 0 0 2 2 6 作者简介王英明 1 9 7 9 一 。男.河南南阳人,注册安全1 二程师,2 0 0 6 年毕业于郑州工业安全职业学院,现从事煤矿安全管理工作。 当达到一定条件容易发生爆炸。⑤受井下环境影 响,矿井监控系统、仪器仪表等容易出现故障,往j £ 造成各种监测数据传输错误。 1 .2 人为因素 1 安全管理技术手段落后,忽视了从整体上 提高系统安全性能,大多仍停留在事后总结经验教 训的被动管理上。应急救援产业化建设不完善,应 急资源的配置不拂调;救援队伍建设装备、监测系统 研究跟不上生产,还存在社会各阶层的配合与支持 不协调的问题。 2 某些矿井管理者对通风工作不重视,职工 待遇差;在人员配置上,随意安排一些非专业人士从 事通风管理t 作,由于缺乏通风知识,易产生违章指 挥、违章作业的双重不安全因素。 3 部分矿井存在重生产、轻安全为主因的管 理缺陷,往往以吨煤工资和超定产等情况进行激励, 从而导致作业人员违章冒险。 4 由于煤矿井下工作比较繁重,重体力劳动 下的逞能心理和凑合心理,往往使操作人员忽视安 全,采取走捷径的不安全行为。 5 安全基础工作薄弱,主要表现在①质量标 准化安全工作投入不足,通风质量标准化难以到位, 导致设备设施安全性能差,保护不完善。②安全技 术装备和培训不到位,很多设备器材已经老化、面临 淘汰,跟不上煤矿科技发展。③安全基础不牢,所制 定的安全规章、法规、指令内容不够完善,安全科技 投入不足。 6 安全培训工作落实不到位,效果不好。① 培训方式、培训内容等与实际联系不密切。②由于 用人机制改革,职工都在“满负荷”状态下工作,抽 出人员培训很难。③矿井以农民协议工为主体,人 12 1 . 万方数据 2 0 1 0 年第6 期中州煤炭总第1 7 4 期 员流动性大,煤矿职工收入低,留不住人才。④煤矿 职工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安全意识淡薄,培训工作滞 后,不能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2 通风事故的防范措施 2 .1 环境因素的预防 1 制订和实施矿井通风和瓦斯、煤尘的控制 计划和管理方案,建立确保通风系统和瓦斯、煤尘控 制的程序,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加强预测预报,实施必 要的控制和防范措施。 2 矿井开拓布置必须事先设计且设计合理, 加强矿井通风管理,改善矿井通风系统,保证矿井足 够的风量;确保通风设施的位置合理,质量合格,切 实提高通风系统的可靠性。 3 加强机电管理,强化主要通风机和局部通 风机管理,保证矿井正常通风。 4 加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的地 质预测和瓦斯管理。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高瓦斯矿 井必须建立瓦斯抽放系统,设立专用同风巷,积极开 展瓦斯综合治理措施,完善手段,坚持走瓦斯、地质、 矿压治理相结合,科技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把各项 制度落实到位。 5 做好火灾危险因素控制,完善矿井防尘系 统,坚决做到有巷必有管,有管必有水。 6 切实做好煤矿安全评估和矿井通风能力核 定工作,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 7 加大安全投入,提高矿井安全装备水平。 各种仪器仪表必须配备齐全,加强瓦斯、粉尘、温度 等危险参数的监测,所有数据必须与上级部门监控 系统实现联网通信;同时设立专职瓦斯监测员,随时 对井下环境进行监测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实行 全方位在线监测。 2 .2 人为因素的预防 1 完善法律法规,健全各种规章制度,配齐专 业技术管理人员。统一思想,落实法定代表人是瓦 斯治理第一责任人的规定,努力构建“通风可靠、抽 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 体系。进一步完善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实现应急救 援产业化。 2 创造良好的通防环境,建立本质通风安全 系统,突出“一通三防”的安全第一地位,改变通防 人员素质偏低的现状,企业领导者要从战略的高度 去认识,对通防人员的需求由量化向质化逐步转变。 12 2 . 改进职工收入分配政策,通防人员虽然劳动强度相 对一线职T 低一些,但他们安全责任莺大,最好的激 励政策就是细化现有的分配方式,使经济分配机制 总体上向效益倾斜,同工种向苦、脏、累倾斜,同时单 位要把岗位工种按要害程度划分,按岗位职责轻重 划分,实现责、权、利的最佳配置,激励通防人员的工 作积极性,确保通防队伍的相对稳定,坚决消除“重 生产、轻安全”的思想和行为。 3 实行每月瓦斯评价和安全隐患闭环管理制 度,提前预测辨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隐患。在施工 过程中严格按照预评价提出的问题进行改进、改善, 在施工完成后,要进行安全验收评价,进一步确定该 矿井在生产过程中还存在什么安全隐患,发现问题 及时解决。做到有隐患不生产,有问题先解决,形成 预先评价一安全信息采集一辨识重大隐患一过程重 点监控一消除隐患的闭环管理系统,实现安全工作 由被动检查型向超前防范型转变,增强企业管理的 针对性,体现管理的系统性,形成强有力的管理文化 氛围。 4 强化安全培训,搞好矿井质量标准化工作, 强力推进“岗位描述”、“手指口述”制度。变理论培 训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训,采取模块式技能培训 方法,将系统知识分成单个知识点,利用班前会或每 周一次,结合现场实际讲授1 个知识点,每月1 次小 结考核,结果同奖金挂钩,使职工对自己岗位的技术 规范,熟记于心,践行岗位,切实提高他们驾驭现场 自然环境复杂万变形势的能力。 5 注重延伸教育,努力提高职工思想素质及 职业道德水平。加强思想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 育,培养职工的职业责任感和兢兢业业、严谨细致的 工作态度。 6 推行人本管理,关注职工劳动安全和职业 健康,建立职丁健康档案,满足职工不断增长的物质 文化需要,推行职工轮休制度,使职工有充分的休息 时间,以饱满的精神和充沛的体力投入到安全生产 之中。 3 结语 实践证明,全面正确地分析制约通风安全的因 素,并达到有效防范的目的,需要各方面的协调努 力,通过人、机、物、环境的和谐运作,才能使矿井实 际生产中的通风安全状况得到较好改善,从而实现 矿井的安全生产。 责任编辑秦爱新 万方数据 制约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制约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作者王英明, Wang Yingming 作者单位郑煤集团,二七分公司,河南,郑州,450006 刊名 中州煤炭 英文刊名ZHONGZHOU COAL 年,卷期20106 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