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阳煤矿升级改造项目水灾灾害的分析与评价.pdf
2 0 0 7年第 2期总第 4期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 o u rna l o f S h a a n x i En e r g y I n s t i t u t e No. 4S u m. 2 2 0 0 7 榆阳煤矿升级 改造项 目水灾害的分析与评价 赵普 生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能源工程系, 陕西 成 阳 7 1 2 0 0 0 摘要 对榆 阳煤矿 3 . O O Mt / a产业升级改造项 目矿井水灾害的分析与评价 , 并提 出建议。 关键词 矿井水 灾害 ; 分析与评价 ; 建议 中图分类号 T D 7 4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9 4 8 1 2 0 0 7 0 2 0 5 0 6 Th e An a l y s i s a n d Ev a l u a t i o n o f W a t e r I n r u s h Di s a s t e r o f Up g r a d i n g Re f o r m i n Yu y a n g Co a l M i ne ZHAO Pu s h e n g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E n e r g y E n g i n e e r i n g , S h a a n x i E n e r gy I n s t i t u t e , X i a n y a n g 7 1 2 0 0 0 S h a a n x i A b s t r a c t T h i s p a p e r a n a l y z e s a n d e v a l u a t e s t h e m i n e w a t e r d i s a s t e r o f u p g r a d i n g r e f o r m i n Y u y a n g C o a l Mi n e 3 . O O Mt / a a n d p u t s f o r w a r d s o m e s u g g e s t i o n s . Ke y W o r d smi n e wa t e r d i s a s t e r ;a n a l y s i s a n d e v a l u a t i o n;s u g g e s t i o n s 0 引言 榆 阳煤矿位于榆林市榆 阳区榆溪河 以西小纪 汗乡境 内, 地处榆横矿 区 北 区 东部红石 峡井 田 内, 是陕西省榆横矿区 北区 总体规划 中的大型骨 干矿井之一。为了与总体规划相一致 , 在井 田范围 扩大的基础上 , 由原来的 1 . 2 0 Mt / a规模再 升级 改 造至 3 . O O Mt / a 。井 田水文地质条件是影 响其升级 改造设计编制的重要因素 , 为此 , 需 对榆 阳煤矿升 级改造项 目的矿井水灾害进行分析和评价 。 1 井田矿井水文地质条件概述 红石峡井田王家梁勘探 区地质构造简单 , 主采 煤层 3号煤层顶板直接充水 含水层为砂 岩裂隙含 水层 , 富水性弱极 弱, 地下水补 给条件差 。第 四系覆盖广而厚 , 富水性 中等。水文地质勘探类型 应为二类一型, 即以裂隙含水层充水为主 的水文地 质条件简单的矿床 。通过用“ 大井法” 和“ 比拟法” 两种方法进行首采区涌水量预算 , 计算结果 比较接 近。故确定矿井最大涌水量 5 5 0 m / h , 矿井 正常涌 水量 3 7 0 m / h 。 榆 阳煤矿处于沙漠滩地 , 沙漠覆盖率在 7 0 %以 上。地势平坦 , 西 部略高 , 东部 稍低 , 相 对高差 仅 5 0 m。地表东部见少量 “ 海子” 。井 田内 目前无 小 煤矿开采 , 因此不受小窑采空 区积水威胁。区内广 泛分布的第四系沉积物 , 是地下水储存 和运移的 良 好空间。下伏的风化裂隙带含水层 , 厚度约 4 0 m左 右 , 与第 四系潜水构成一体。之下的直罗组砂岩与 延安组第 四段底部砂岩连为一体 , 为地下水的赋存 提供 了良好条件。 1 . 1 大气降水 矿区年平均降水量4 1 0 . 1 m m, 且多集中在 7~ 9 月份 约占全年降水的 5 5 . 6 % 。矿井 主采煤层埋 藏较浅 , 矿井涌水量将 明显 随季节变化而变化 一 般滞后半天至一 天时间 , 大气降水为矿井充水 的 间接水源。 1 . 2 地表水 该井 田导水裂 隙带顶部与 Q 第 四系上更 新 作者简介 赵普生 1 9 6 4一 , 男 , 陕西白水人, 副教授, 注册安全工程师和安全评价师, 主要从事煤矿开采技术及煤矿安全方面 的教学与研究。 维普资讯 6 陕 西 能 源职 业技 术 学 院 学 报 统 底部间距在 9 01 1 3 m之问 , 该矿煤层属侏罗系 中统延安组煤系 J , 含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 4 层, 煤层结构简单 煤层特征见表 1 。由于煤层埋 藏较浅, 故 3号煤开采后形成的导水裂隙带, 加之 部分盘区对 3上 、 3下煤层联合开采 以及下水平 5 号煤层的开采, 形成采动影响并相互叠加 , 导致导 水裂隙带 高度 加大 , 可能穿透午城 黄土与地表 水 井田南部的芹河 沟通 , 使其成 为矿井的充水水 源 。“ 海子” 为矿区地表唯一常年性水体 , 也会成为 矿井间接充水水源。 表 1 煤层特征表 厚度 m 夹轩 层间距 m 视 密度 稳 定 可 采 煤层号 ........../...J. .. , . . . . . . - . . . . . . .2........... t / m 3 壁星 量 二 量 程 度 情 况 平均 厚度 m 平均 3上 Q 二 1 .3 1 0 0 . 4 61 2 . 8 7 较稳定 局部可采 0 .6 9 5 .2 4 3号 丝 二 1 .3 1 Q二 稳 定 全区可采 2. 0 4 0 0 .5 4 0 .591 4. 2 9 8 . 04 3下 Q 垫 二 箜 1 .3 1 0 较稳定 局部可采 0 .91 5 号 Q 箜 二 丝 1 . 3 1 Q二 2 5 . 6 01 5 3 . 3 1 5 9 . 7 3 稳 定 大部可采 1 .3 4 0 .0 30. 4 5 1 . 3 地下水 1 矿区大面积分布 的以上更新统萨拉乌苏组 为主的第四系孔隙潜水 , 富水性 中等。经对井 田内 钻孔的计算 , 3号煤层开采后的冒裂带顶与第 四系 含水层底的问距 以东缘 Z K 1 2 0 2孔最小 , 为 8 . 2 3 m, 其 它 钻 孔 多 在 3 0 m 以 上 , 最 大 间距 1 7 7 . 4 4 m Z K 1 8 0 8孔 。因此认为 , 本区 3号煤层 冒裂带顶 部距第 四系含水层底部普遍较远 , 但个别地方 间距 很小 , 可能与之沟通 , 大面积范围内第 四系含水层 构成矿床直接充水水源。需要强调 , 矿区东缘 系地 下水潜流的必经之地, 而且 冒裂带顶与第 四系含水 层底甚近 , 开采活动中务必强化对矿井涌水的监测 和防范 , 防止突水事故的发生。 2 直罗组底部砂岩 K 4 裂隙水 和延安组第 四 段底部砂岩 K 组成 的承压水含水层组。该含水 层厚度 1 1 5 0 m, 水位埋深 1 1 82 0 3 . 7 m。岩性均 为巨厚层状 中 ~细粒长石砂岩 , 裂 隙发育 , 单位涌 水量 0 . 0 1 6 70 . 0 2 1 1 L/S . m。直罗组底部 砂岩 K 4 是 3号煤层的基本顶 , 为 3号煤层的直接充水 含水层 , 具承压性 , 具有较高的水头压力 , 但涌水量 甚微 , 富水性弱。 3 井 田内无小煤矿开采, 但该矿原榆 阳煤矿老 区采空区里会有积水 。下部煤层开采在上部采空 区 积水区 下进行 , 当采掘活动接近老空区或在上 部采空区下进行开采时, 会有老空水渗出。 2 矿井水灾害方面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根据该矿水文地质特征和矿井开采方式 , 该矿 水灾方面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为 1 雨季暴雨期间 , 由于工业场地 防洪排涝不 力 , 导致雨水 、 洪水灌人井下 , 从而造成淹井事故。 2 采掘工程和采空区打透 , 致使老空积水灌 人采场 , 造成水害。 3 新盘区首采或处在低 凹处的采煤工作面 , 排水设施不完备, 基本顶 冒落后 , 直罗组底部砂岩 K 裂隙水和延安组第 四段底部砂岩 K , 组成 的 承压水含水层组 的水 , 另外还有地表河水、 海子水、 第四系孔隙潜水与导水裂隙带沟通后 涌人采场 , 不 能及时排出 , 淹没采煤工作面 , 造成水害。 4 在巷道过断层 、 陷落柱 、 火烧 区等复杂地带 时 , 如果没有按规定进行探放水 , 施工措施不当, 可 能发生突水危害。 5 采掘工作面若与未封闭或封闭不 良的钻孔 贯通 , 易使含水层或汛期地表水 砂 导人井下, 造 成溃水 砂 事故 。 6 由于红石峡井 田王家粱勘探区东缘系地下 水潜流的必经之地 , 而且冒裂带顶与第 四系含水层 底甚近 , 开采活动中若对 隔水层厚度 、 岩性 了解不 够 , 对水文地质构造探查不清 , 并且 疏忽了对矿井 涌水的监测和防范 , 致使导水裂隙带沟通第 四系含 水层 , 使第 四系松散 含水层水沿裂隙水进入采场 , 造成突水事故的发生。 7 本井田内芹河 由西向东横贯本 区南部 , 属 常年性 河流 , 流量 随季 节变 化较 大 , 年平 均 流量 0 . 6 1 m / s , 最大流量 0 . 8 9 m / s , 最小流量 0 . 3 4 m / s ; 维普资讯 赵蒲 生 榆阳煤矿升级改造项目 水灾害的 分析与评价 7 另外 , 榆溪河位于规划 中红石峡井 田的东部边界 , 资料不详。开采过程中, 会 因防水保护煤柱 留设不 够, 或者越界开采防水保护煤柱, 致使导水裂隙带 与地面水系沟通 , 造成淹井事故。 3 矿井水灾危险度评价 3 . 1 矿井水灾预先危险性分析 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法对水灾危险度进行分 析 , 见表 2 。 表 2 矿井水灾危险性预先分析 危险源位置 危害类型 发生条件 危险等级 对策措施 工业场地内 修筑防洪堤、 排水沟, 制定 工业广场 汛期地表积水或洪水无法排出 Ⅱ 并落实雨季“ 三防” 措施, 涝 、洪水 防止内涝和积水溃入井下 断层由煤系切入含水层, 或者断层使 断层 突水 煤层与含水层直接对口或受采动影响 Ⅱ 留设断层煤柱 导致断层活化 巷道过断层、 岩溶裂隙带 必须坚持“ 有疑必探, 先探 及采掘工作面上方老空 突水 没有查明水情及越界开采情况, 措施 Ⅲ 后掘 , 先探后采”的原则, 不力, 盲 目施工 采取探放水措施, 严格探 区等复杂地带 放水设计与管理。 视不 同情况, 与采 掘工作 溃水 面相遇前, 分别采取 扫封 未封闭或封闭不良的钻孔 采掘贯通封闭不 良的钻孔引发溃水 Ⅱ 溃砂 孔、 井下探水、 留设隔水煤 柱等措施 未按规定留设足够防水煤柱 、 断层、 构 留设防水煤柱 , 探清构造, 地表水体 突水 Ⅱ 造导通 及时采取防水措施 3 . 2矿井水灾函数分析法 煤矿井下发生水灾 , 往往是 由于多方面原因导 致 , 水灾危险性评价公式为 w水c d e f ghi j 式中 w水一一 矿井水灾危险性程度评价函数 ; 矿井水灾危险程度级别确定见表 3 ; 水灾危险 因素因子, 其含义、 取值等详见表 4 。 将各因子值代人矿井水灾危 险性程度评 价函 数 , 经计算分别得到矿井安全管理在理想状态 、 较 好状态和最差状态下矿井水灾危险性程度函数分 值 w 水 ,理 想1 0 0 0 0 01 0 1 w 水 。较 好 1 111 1 0 . 51 1 6 . 5 w 水 ,最 差1 3 3 3 3 33 2 2 0 经计算可知, 该矿井水灾危害危险性级别在理 想状态、 较好状态和最差状态下分别属稍有危险级 Ⅳ级 、 比较危险级 Ⅲ级 和很危险级Ⅱ级 。 表 3 矿井水灾危险性级别 函数分值 分 危险程度级别 表示符号 3 0 I 级 极危险 W棚 2 0~≤3 0 Ⅱ级 很危险 w 水 2 5~≤2 0 Ⅲ级 比较危险 W桕 ≤5 Ⅳ级 稍有危险 W柑 维普资讯 8 陕 西能 源职 业技 术 学 院 学 报 表4 矿井水灾危险性评价因子取值表 评价 因子 序号 因子取值条件 因子 取值 水文地 1 水文地质复杂, 或有突水危险; 3 ● 质构造 2 水文地质中等; 2 1 状况 3 水文地质构造简单 ; 1 c 4 水文地质构造简单 , 且无水害威胁; 0 . 5 1 水文地质资料和图纸不符合规定; 3 水文地 2 水文台帐不全, 但有矿井涌水观测成果台帐和周围小煤矿积水台帐, 有已采 2 质资料 区积水台帐; 2 d 3 能做到有疑必探, 但对现有资料未进行研究分析; 1 4 符合 规程 规定。 0 . 5 矿井 1 矿井防探水计划不符合矿井实际, 或贯彻落实不力; 3 3 探水 2 对有水害危险地区有预测和探水计划, 但因某种原因落实不力; 2 3 能做到有疑必探, 但未及时研究有关资料成果; 1 e 4 符合 规程 规定 。 0. 5 1 有突水危险的矿井或水文地质复杂的矿井。没有防治水机构和专业技术人 矿井水 员负责防治水工作 ,或无防治水计划; 3 灾预防 4 2 有防治水机构和专业技术人员负责, 但无资金、 没有储备足够的防治水物质; 2 计划 3 每年雨季前不检查防治水设施 , 或井下工人不知避灾路线 ; 1 f 4 符合 规程 规定。 0 矿井排 1 排水系统, 或设备, 或水仓不能满足矿井排水需要; 3 5 水能力 2 排水能力和水仓容量符合规定, 但雨季前未检查, 水仓未清理; 2 3 水沟不畅, 或水泵房管理不规范, 或水泵发动机技术素质差; 1 g 4 有满足需要的井下排水系统 、设备 、 水仓, 且符合 规程 规定。 0 . 5 1 工人不知道工作地区水文地质复杂和有突水危险, 或工人没学习过防治水 3 工人对 措施 ; 防治水 2 在有突水危险地区工作的工人没有 一 个人知道什么现象叫透水预兆, 或没有 2 6 知识 掌 一 个人知道避灾路线; 握情 况 h 3 在有突水危险地区工作的工人中有个别人不知道避灾路线 ; 1 4 工人经过防治水知识学习, 也经过防治水演习。 0 . 5 1 相邻矿界隔离煤柱被破坏或该矿区内防水煤柱被破坏, 或开采承压煤层时隔 3 水煤柱和隔水层厚度不符合规定; 防水煤 2 采水淹区域以下的煤层时隔离煤柱尺寸不符合规定 ,或积水的采空区域周围 2 7 柱留设 没有标出探水线 ; i 3 井 田内其它防水煤柱留设不符合规定; 】 4 矿井防水煤柱符合规定。 0 领导执 1 安全生产责任制、 管理制度齐全但不实用, 或贯彻落实无记录或记录失实; 3 行安全 2 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齐全, 但不规范, 或贯彻落实不力; 2 8 第一 3 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齐全但不很规范 , 或贯彻落实记录不全 ; 1 方针 j 4 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齐全规范, 且贯彻落实到位。 0 维普资讯 赵蒲生 榆阳 煤矿升级改造项目 水灾害 的分析与评价 9 4 . 3 矿井水灾事故树分析法 矿井水灾事故树 图详见图 1 。 盯孵 水 曲 爱壮 、 -一 X I M 一 聚 幽 水 I 、- 一 XI ; 啦 1 . 水溶潮 X2 坩 l 水东 影 I H _ 一 X5 i _ ,/ \ 一 X 4 X j ; 堠 板 j ’ 、. 一 X7 毒 }M 5 M “ 枉 问 题 l “’ ⑧ X I 4 M 干 1 失误 l M 未探水 、 lf 臻 l X1 5 L X J 7 束髓 现 危 斑 X2 1 盘蕊 I M 2 独 j l皇 蹿 线 锚 漩 K23 ④ ④ ④ ⑧ ④ X8 X9 X 1 0 X 1 I X 1 2 X J 3 X 1 6 Xl 8 X20 X2 2 X2 4 图 l 矿 井水 灾事故树 图 3 . 3 . 1 事故树的最小割集 裂 隙带, 预报错误。 通过计算 , 可以得到以下最小割集 K1 X 7 , X 2 2 , X 9 ; K 2 X1 , X 2 3 , X 9 ; K 3 X1 , X 2 1 , X 9 ; K 4 X1 , X 2 4, X 9 ; ⋯⋯ K 1 7 X 2 , X 2 1 , X 1 4 ; K 1 8 X 4 , X 2 1 , X 1 4 ; K l 9 X 3 , X 2 1 , X 1 ; K 2 0 X 5 , X 2 1 , X 1 4 ; ⋯⋯ K 6 5 X 4 , X 2 3, X 2 0 ; K 6 6 X 4, X 2 3 , X 1 4 ; K 6 7 X 3 , X 2 3 , X 1 3 ; ⋯⋯ K 7 q X1 , X 2 3 , X1 1 ; K 8 0 X1 , X 2 3 , X1 2 ; K 8 1 X 1 , X 2 3 , X 1 3 。 3 . 3 . 2事故树的最小径集 共有三个最小径集 , 分别是 P l X 1 , X 2 , X 4 , X 3 , X 5 , X 6 , X 7 事件名称是 有积水 的老巷 , 承压水溶洞陷落 柱, 导水钻孔 , 采 面有积水区 , 地 面水 系影 响, 断层 导通含水层 , 煤层顶板含水。 P 2 X 2 2 , X 2 3 , X 2 1 , X 2 4 事件名称是 发现危 险未及时撤离 , 撤退路 线 错误 , 未发现危险 , 积水堵塞出 口。 P 3 X 8 , X 1 0, X1 5 , X1 4 , X1 1 , X 1 2 , X 1 3 , X1 6 , X 1 7, X1 8 , X 1 9 , X 2 0 , X 9 事件名称是 无预报 , 煤岩柱太小 , 未探 水 , 未 疏水降压开采 , 未留煤岩柱 , 采煤破坏 了煤岩柱 , 放 顶破坏了煤岩柱 , 探水设计错误 , 未按设计规定探 水 , 探临承压水处理失误 , 超前距离不够 , 冒顶扩 大 3 . 3 . 3事故树的结构重要度 结构重要度排序为 I 2 2 I 2 1 I 1 3 I 1 I 1 9 I 1 2 I 2 3 I 7 I 8 I 2 0 I 3 I 5 I 6 I 2 I 4 I 9 I 1 0 I 1 1 I 1 4 I 1 5 I 1 6 I 1 7 I 1 8 。 事件名称是 撤退路线错误 发现危 险未及时 撤离 未疏水降压开采 有积水 的老巷 冒顶扩 大裂隙带 放顶破坏 了煤岩柱 积水堵塞 出口 煤层顶板含水 预报错误 未发现危险 采面有 积水区 地 面水系影响 断层导通含水层 承压 水溶洞陷落柱 导水钻孑 L煤岩柱太小 未 留煤 岩柱 采煤破坏了煤岩柱 未探水 探水设计错 误 未按设计规定探水 探 i 临承压水处理失误 超前距离不够 。 3 . 3 . 4概率重 要 度 概率重要度排序为 I g 1 I g 2 I g 3 I g 4 I g 5 I g 6 I g 7 I g 8 I g 9 I g 1 0 I g 1 1 I g 1 2 I g 1 3 I g 1 4 I g 1 5 I g 1 6 I g 1 7 I g 1 8 I g 1 9 I g 2 0I g 2 1 I g 2 2 I g 2 3 。 事件名称是 有积水的老巷 承压水溶洞 陷落 柱 采面有积水 区 导水钻孔 地 面水 系影响 维普资讯 1 0 陕 西 能 源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报 断层导通含水层 煤层顶板含水 预报错误 煤 岩柱太小 未留煤岩柱 采煤破坏 了煤岩柱 放 顶破坏 了煤岩柱 未疏水降压开采 未探水 探 水设计错误 未按设计规定探水 探临承压水处 理失误 超前距离不够 冒顶扩大裂隙带 未发 现危险 发现危险未及时撤离 撤退路线错误 积水堵塞出口。 3 . 3 . 5事故树分析 通过上述水灾事故树的分析 , 可以得知 ①由事故树可见, 或门个数 占比例较大, 表明 大部分单个基本事件都有输出 , 而与门个数 比例较 小 , 表明只有少数的几个基本事件 同时发生才有输 出。所以, 从与、 或门的比例数看 , 可知水灾事故的 危险性大。 ②从最小割集上看, 由于最小割集个数共有 8 1 组 , 表明导致水灾事故有 8 1种 “ 可能途径 ” 。这也 充分说明水灾事 故的可能性和危险性很大。当任 一 最小割集 K i 中的全部基本事件发生 , 则水灾 事 故就发生。由此可见 , 当任一最小割集 中的各基本 事件发生, 则事故一定发生。在 一个最小割集 K 中, 如果基本事件越多 , 则 同时发生的机率就越小 , 发生事故就较难 。反之 , 若同时发生的机率较大 , 就更容易发生事故。 ③从结构重要度看, 不同基本事件在系统中的 结构度不同。若任一基本事件不发生 , 则事故就不 发生。因此 , 在判定预防水灾事 故措施 时, 可根据 各基本事件 的重要 度排列 , 结 合客观 实际 的可能 性 , 从大到小选定 , 制定出有的放矢 的措施 , 有效地 预防事故发生 。 ④通过结构重要度分析可知, 撤退路线错误、 发现危险未及时撤离、 未疏水 降压开采 、 有积水的 老巷、 冒顶扩大裂隙带、 放顶破坏 了煤 岩柱等是该 矿可能发生水灾事故危险性较大 的事件 , 必须予以 足够的重视。 4 几点建议 1 据 勘查报告 提供资料, 部分钻孔未打穿 5号煤层 , 3号煤层属于稳定 一较稳定煤层 , 其煤层 厚度变化区、 煤层分岔区控制程度低 , 水文地质孔 工程量偏少 , 应视情况增加水文孔 。 2 需对扩大后的红石峡井田进行补充地 质勘 探 , 进一步对井 田进行水文地质勘探 , 并查明井 田 内是否存在有火烧 区等 , 进一步核实 3 . O O M t / a的 矿井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 , 对有关参数做 出定 量分析 。 3 该矿井开采煤层埋藏较浅 , 加之部分盘区 对 3上、 3下煤层联合开采以及下水平 5号煤层的 开采 , 形成采 动影响并相互叠加 , 导致导水裂 隙带 高度加大 , 应有 防止顶板大面积跨落 、 涌水馈 沙灾 害、 保水采煤和保护生态环境 的措施 。因此在产业 升级和组织生产过程 中必须高度重视 , 及时消除事 故隐患 , 防患于未然。 4 根据本区煤层顶底板 岩性特点 , 主采 3号 煤层 的伪顶虽然较硬 , 但基本上能随综采移架放顶 后随之垮落 , 但岩石的碎胀系数小 , 采空 区充填不 满。而 3号 和 5号 煤 层 的 基 本 顶 属 “中 等 坚 硬” “ 相当坚硬” 的岩石, 采煤工作面基本顶初 次来压步距大 , 有大面积悬空 , 大面积 冒顶的危险。 建议矿方采取切实可行 的安全技术措施 , 特别是当 工作面初采、 初次垮落 、 初次来压和收尾搬迁时 , 防 止采空区大面积垮落 , 从而造成涌水溃沙等事故。 5 要结合生产实际, 做好防探水工作 , 进一步 掌握井 田构 造及含水 情况, 并做好矿 井涌水 量实 测 。加强探放水工作 , 做 到“ 有疑必探 、 先探后掘 、 不探不掘” , 防止地表水 、 地下水 潜水、 含水层水 、 断层水 和老空积水突人矿井。 6 根据对建设项 目危险因素和事故隐患 的综合分析 , 为了减少甚至 消除重大 事故, 矿井必 须进一步加强 安全管理 工 作 ,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相应 的规章制度 , 按照 “ 装备 、 管理 、 培训 ” 并重 的原则 , 强化安全管 理, 杜绝违章指挥 、 违章作业和违犯劳动纪律行为 , 尽可能消除事故隐患 , 实现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 1 ] 陕西中能煤田有限公司榆阳煤矿产业升级改造项 目申请报告 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2 0 0 7年 6月 . [ 2 ] 陕西省陕北侏罗纪煤田榆横矿区红石峡井 田王家梁勘探区勘探报告 陕西中能煤田有限公司, 2 0 0 5年 5月 . [ 3 】 关于 陕西省陕北侏罗纪煤田榆横矿区红石峡井田王家梁勘探区勘探报告 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 国土资储备 字[ 2 0 0 5 ] 2 9 6号 . [ 4 ] 陕西省陕北侏罗纪煤田榆横矿区红石峡井田王家梁勘探区勘探报告 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 国土资矿储备字 [ 2 0 0 5 ] 1 3 4号 . 维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