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自然发火预测预报管理办法.doc
井下自然发火预测预报管理办法 1. 由通风科负责每月对全矿的总回风道、采区回风道进行一次详细的自然发火征兆观察,从大范围上分析井下有无自燃发火。 2.通风科每周对井下采煤面的上隅角、回风巷和采空区回风密闭及其它可能发热的地点进行一次全面观测。观测的参数包括现场的气体成份(CH4、C02、C0、02)、气温、水温、其他火灾征兆等;在防火墙封闭时间长,温度异常和有自燃倾向的区域内的回风风流中要安设CO传感器,CO传感器的报警浓度为20ppm。 3.对于已有发火危险或已出现发火征兆的地点,检查周期缩短到每班一次,并每7天取样一次送具有国家资质化验室分析,及时向有关领导和部门汇报。同时,矿领导应组织专门人员进行火灾灾情的分析并制定处理对策。 4、加强地面集中抽放系统抽放管道和井下移动抽放系统抽放管中CO的检测,每班至少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井下各抽放地点,每月抽取一次气样送具有国家资质化验室进行化验,发现有CO浓度持续升高或其它发火征兆时,取样化验周期缩短为每周一次。 5.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发出火灾预报 ⑴.巷道中出现雾气或“挂汗”(温度不同的两段风流交汇处,因水蒸气过饱和而凝聚出现的雾气除处)。 ⑵.巷道中出现火灾气味时,如煤油味、焦油味、松香油味等。 ⑶.从煤炭发热或自然地点流出的水或空气,其温度较平常增高。 ⑷.空气中有害气体(如C0、C02等)浓度增加,人体感到不舒服,如头痛,闷热、精神疲乏等。 防灭火预测预报管理制度 一、检测技术要求 ㈠手工监测 ⑴监测人员要对工作认真负责,杜绝误测现象。 ⑵监测结果要及时填表上报。 ⑶在采掘工作面进行监测时,要避开放炮时间。回采面检测地点包括回风流、进回风隅角、架间以及两顺槽高冒区、其他高温点。 ⑷监测过程中,若发现某项气体参数超标时,要查明原因,并及时汇报工区及矿调度室。 ⑸检测人员要认真执行监测结果“两对口”(监测手册、气体成份日报表)制度,对监测结果如实上报,同时,原始记录要真实准确,并保存完好。严禁检测人员对待测地点假检漏检。 ⑹检测范围要广,按照检测点设置计划定期对密闭、栅栏、盲巷、采掘工作面以及巷道等都要进行认真检测。 ⑺检测人员要爱护检测仪器仪表,不得损坏和丢失,否则按价赔偿。 ㈡微机色谱系统监测 ⑴加强微机室管理,外来人员不得进入微机室。 ⑵检测人员要认真学习防灭火监测知识及有关的治理技术,熟练使用各种监测仪器仪表。 ⑶检测人员要学习色谱仪工作原理,并做到能对仪器的简单故障进行维修。 ⑷检测人员要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以保证该系统的顺利运行。 ⑸检测人员要保证每次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及时报矿调度室。 ㈢红外线防火探测 ⑴探测人员在开始探测前必须确认探测仪是否正常工作,所用测档是否转化到场强档上。 ⑵用于对准目标的激光指向器,在定点探测中,不允许对准棚架或木板,必须指向煤壁进行探测。 ⑶探测过程中,当出现读数突然增大时,操作者应对煤壁作横向和垂向扫描,把扫描中得到的最高值及其位置记录在备注拦内。 ⑷使用仪器的自动平均显示屏时,每测完一个探点必须松开仪器的扳机。如果松不开,第二次探点的读数值将与第一探点的读数值一起平均。 ⑸仪器对温度较敏感,所以在探测前,要在待测地点预适环境30~60分钟。 ⑹要对仪器做经常性保养。 ⑺探测结果要作好记录,该记录要保持清洁。 ⑻探测结果要及时输入微机,绘制探测曲线,并进行图象分析,得出结论,对高场强点进行治理。 ⑼正常情况每旬要对各采煤工作面及两顺槽进行一次场能探测,特殊情况每天进行一次。 二、监测人员工作制度 1、监测人员的工作地点划片管理,各主要监测点(由监测主管人员规定的监测地点,如采、掘工作面等)要挂牌管理,监测人员要认真填写其内容。 2、各监测人员要认真执行旬检制度。 3、各监测人员要对自己负责区域内的监测地点(包括主要监测点和非主要监测点)进行认真仔细的检测,将得到的结果如实填表上报。 4、监测人员对各地点监测的参数为O2、CO、CO2、CH4、C2H2、 C2H4、C2H6、温度、监测时间、深度(巷道冒落区监测时)。 5、各监测人员要听从工区及监测主管的安排。 6、监测人员要对监测工作认真负责,否则,按矿有关规定处理。 7、监测主管要对监测工作全面负责,发现火灾隐患,要及时分析原因,进行处理。 三、预测预报方法 ㈠军城煤矿煤炭自然发火标志气体指标 在正常氧浓度(20.78)下,CO首次出现的温度为69℃,浓度为17.4ppm,99℃以前,CO增加较缓慢,99~117℃温度段,CO浓度增加表现出加速势头,其煤样温升增加速率较大,141℃后,CO浓度的增加表现出急剧上升的趋势。 C2H4首次出现的温度为174℃, 206℃增至最大,其浓度为1012.1ppm。 ㈡军城煤矿自然发火标志性气体为CO。 根据我矿3上煤,11301回采面升温氧化物气体产物测试结果,选择CO作为自燃标志性气体,以CO的相对量和增加率为主要的预测预报指标进行自燃预测预报。 具体预测预报方法如下 1、当监测地点发现如下情况时,即可确定浮煤已处于低温氧化阶段 ⑴回风隅角出现CO,CO浓度缓慢升高,不超过24ppm,且较为稳定,温度缓慢升高,O2浓度缓慢下降,尚未出现C2H4。 ⑵回风隅角出现煤油味。 在低温氧化阶段,必须采取注浆、堵漏风等预防措施。 2、当监测地点发现如下情况时,即可确定浮煤已处于高温氧化阶段 CO浓度急剧升高,温度急剧升高,O2浓度急剧下降,首次出现C2H6、C2H4,回风流中出现CO; 在高温氧化阶段,必须采取注浆等措施,同时加快推进度. 3、当监测地点发现如下情况时,即可确定浮煤已处于燃烧阶段 CO浓度急剧升高,氧化点浮煤温度增至206℃,O2浓度降至16以下,C2H6、C2H4逐渐增大,回风流中的CO浓度升高。 浮煤处于燃烧阶段时,必须加强回采面的瓦斯、CO检测,防止瓦斯事故和CO中毒事故的发生。并积极采取注浆、堵漏风、均压等措施,进一步加快推进度。当自然发火趋势失去控制时,必须采取果断措施,封闭回采面。待火区符合启封条件时,再恢复生产。 四、对于不符合本有关规定的,对有关责任人罚款50~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