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轨道运输信、集、闭系统模拟.pdf
第 卷第 期 ∀ ∃ ∃ 塑 率 新矿业学院 学报自然科 学版 6一 , 模拟 列车在线路中的运行过程 , 考察区段 的煤 流强度 , 根据其运输的紧张程度来确定线路各段的 段长 和信号点 位置 。 通过大量 的模拟实验 , 确 定 了信号点的位 置 及相应的运输能力 。 系统概况 中国某矿扩建后 , 采用集中皮带斜井 、 阶段 盘区石 门 的开拓方式 , 生 产能力 万 4Β , 双轨大巷布置在 下部煤层底板岩石 中 , 沿此大巷东 、 西 两翼开有 条盘区石 门 , 各盘区石门 基本上每隔 Χ 布置 一 个盘区煤仓 , 大巷 采 用轨道运输 , 吨架线机车双机牵引 辆 吨底卸式矿车运输 , 该矿现有回采工作面 个 , 个综采 , 个高档 , 共布置在 个盘区内 , 其 中 Δ 盘区开采 9 号薄煤层 , 由皮带直接运至井底煤仓 , 轨道运输负荷 为 Ε 万4 Β “ 。 , 该矿 生产 系统 、 工作面 及煤仓的 相互 位 置见图 。 模型结构 本 模型 ≅入6一 由一个主 程序和 个 子程序构 成 , 包括 Φ 个子系统 , 即工 作面生 产 子 系统 、 胶带运输子 系统 、 轨道运输子系统 、 装卸提升子 系统 、 输入输出子系统 、 动态及 时 钟更新子 系统 、 随机 数 发生器 子 系统 。 通过各 个子系统的模拟 , 即可对 整 个 生产系统 进行 动态仿真 。 本 模型甲− Σ; 输入输出 出 Ι Ι ΙΟ∀ ΚΤ 更新子程序序序 Υ ≅ 2 〔 子程序 序 ς ς ς ς ς ς ς ς ς ς ς ς ς ς ς ς ς ς ς ς ς ς ς ς ς ς ς ς ς ς ς ς ς3Η 轨道运输输 Γ Γ Γ ΡΟΣ 皮带运轴 轴轴主控程序序序 ≅ ;0Σ Σ Σ Γ Γ ΓΡΟ 6;26 6 6 6 6 ≅;02 子系统统 ∃ ∃ ∃ ΓΡΟ 子 系统 统统统统 ≅ ;0Ω Ω Ω 8 8 8ΞΓ ≅八0 4 , 列车数 Δ 列 , 现仅取以下 个方案加以分析 。 方案 2 Μ 只在交叉点设置信号 。 方案 Μ 除交叉点外 , 在长段中间设置 一 个信号 。 四石 门至五石 门 Ε ΣΧ , 五石门至六石 「 9 Χ , 在每两个石门之间设置一 个信号 点 , 以减少区段 长度 , 提高运输能力 。 方案 夏 Μ 不在 中 间 点Μ飞 置信号 , 而 在靠近 紧张段 设置信号 , 在此紧张段 是 指生 产运输繁 忙紧张的石门或装载站 , 对该矿来说 , 为六 石 门 。 方案 Ξ Μ 与方案 皿基本相同 , 只是信号 点设在远离紧张段 , 即远离六 石 门 。 上 述各方案信号设置如 图 所示 。 对 上述 个方案进行了 Δ 天 个班 的模拟 , 主 要结 果见表 。 六石 门 靠 近 紧 张 口口∋ ∋ ∋ 几唠客 狐狐 辅辅辅辅 巷巷巷巷 ∃ ∃ ∃ 一 ∃ ∃ ∃ ∃ ∃ 张紧远离 四石门 四石 门 阴港 ΜΜ 力案信号点位置示意图 −∃9 ∃ Ν[53 5ϑ亡Χ /5Λ百1 Χ∀,3泣1∗详巧/4/∀ ∗∀,义ϑ5Χ Ε 表 各方案模拟结果 ∴ ∃ 4ϑ5 3/Χ 】 4/∀ ∗5 343∀,3 5ϑ5Χ5 3 方方案案总 产量 妇班 ∴34 54 Μ ; 5∀∗ 飞453/Χ4/∀∗ Χ浏5∀, 4∀∗ 4/5 7_5 ∀∗4∀75Λ ∴7∀ 5⎯3/1∗3 ∗Λ51∀ ∗Λ4∗ 3 β Η ∀ 4,_345Χ3 , ⎯∗ ∀ χ、刀 3 ‘≅ ;6 一 , ΛΚ 、 , 5∀ Η 5Λ ∃ ∗ΛϑΚΗ/ 5/5∗Λ∗5ϑ∀Λ∀,3 54/∗13/1‘,55 β 4/∀ ∗ 34,∀ χ、Λ ∃ Γ 35Λ∀∗ ϑ5 、 , / ∀ Λ 54/∀ ∗3_35飞/∗∴]1∗/∗5 ∃ ϑΚΚΛ55∗/犷 匕‘ϑ5 ∀Η4/∗ 5 ∗弓ϑ ∀ , 、/、心5/、∗ 、 Μ,∗Λ ∗一 二∗∴Κ ,、/1∗ Η∀/Α、 ∃ 吕/、 一Κ 、5 5 ΗΜ,Κ/4冬 ∗∀Κ、∋ 5 、、‘Λ /一 9 ‘9 之 ∃ 、 、 , /ϑ 4ϑ5Θ、ΛΚ ∃ ϑ。 Η4一 ∃ Μ玉,飞、Η 、、4 Κ Μ4Η二土Κ/4务 Μ川Λ ‘一∗Θ5 4/∀∗ 3 5Λ , ∗ 及2∗/Κ _∗β 、5 Λ ∴_ 日∗_ 35ϑ5∗ Κ、 ∃ Τ5_ Ξ ∀ Λ3Μ ∴∀ 5⎯ 、/1∗3 3 、45 Χ Α 9一/∗45、 Α4 ∗3, ∴ //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