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煤矿2005年资源储量年度报告.doc
XXXXXXXX煤矿 2005年资源储量年度报告 报告提交单位XXXXXXXX煤矿 二00六年九月 28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本次测量目的与任务................................................ 第二节 自然地理概况........................................................... 第三节 企业概况................................................................... 第二章 地质勘探与采矿........................................................ 第一节 以往地质勘探工作评述............................................ 第二节 矿山开采现状............................................................ 第三节 矿山开采技术条件及影响因素................................ 第四节 资源储量.................................................................... 第三章 矿床地质.................................................................... 第一节 矿区地质概况............................................................. 第二节 矿体特征..................................................................... 第三节 矿区地质和矿体特征变化情况................................. 第四章 资源储量..................................................................... 第一节 累计查明的资源储量.................................................. 第二节 动用及保有资源储量.................................................. 第三节 资源储量估算需说明的问题...................................... 第四节 资源储量变动情况的原因.......................................... 第五章 结论.............................................................................. 附图目录 1、 XXXX地形地质及井上下对照图(11000) 2、 XXXX采掘工程平面图(11000) 3、 XXXXA-A′地质剖面图(11000) 4、 XXXXC16F13上盘煤层资源储量估算图(11000) 5、 XXXXC16F13下盘 煤层资源储量故算图(11000) 附表目录 附件目录 1、委托书 2、XXXXXXXXXXXXX队资质证书(复印件) 3、XXXXXXXXXX资料真实性承诺书 4、XXXXXXXXXX采矿许可证 5、XXXXXXXXXX煤炭生产许可证 6、XXXXXXXXXX安全生产许可证 7、申请函 8、XXXXXXXXXX2005年资源储量年度报告送审意见书 9、煤尘爆炸和煤层自燃倾向鉴定报告 10、矿产资源储量申报表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本次测量的目的和任务 为了加强矿山资源储量管理,保护和合理高效利用矿产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对矿山开采进行规范管理,受江西省沿山县兴旺煤矿委托,本次对该矿山资源储量进行年度测量核实,编制资源储量年度报告。 本次储量核实工作的具体任务是 1、评述矿区地质条件、主要矿体地质特征、矿床开采条件和矿石质量变化情况; 2、估算矿山累计探明资源储量、保有资源储量、动用资源储量、开采量、损失量及生产勘查增减的资源储量; 3、采矿工程设施分布状况、采空区分布状况对安全生产情况的影响、采矿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4、矿产资源储量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措施建议; 5、与资源储量管理有关其他情况; 6、编制矿山资源储量年报报告。 具体煤矿山的测量工作包括 1、矿区范围内可采(或局部可采)矿层(体)的层(个)数、空间位置及产出形态; 2、矿区内矿体结构、厚度、矿石质量、品级及其变化; 3、矿山采掘工程揭露的矿井(区)地质、构造等及其对资源储量和开采影响。 测量核实对象XXXXXXXX煤矿。 测量核实范围XXXX范围内主井口及主斜井下山平面位置、高程测量;井巷内部分煤层点厚度及地层产状。 测量依据本次测量坐标采用五四年北京坐标系,高程采用56年黄海高程系,使用规范为城市测量规范(JJ8-99)、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O215-2002)。 测量方法使用手持GPS定位仪测定该二点坐标再通过实测距离配赋,作为此次测量的起算成果。在矿区范围内及矿井巷道转弯处设点以支导线形式组成导线网,水平角、边长、垂直角的测定采用徕卡TC802防爆型二秒级全站仪施测一测回并自动记录,内业成图使用南方CASS5.1成图系统成图;煤层点厚度采用钢尺丈量,地层产状采用地质罗盘实测。 精度要求本次作业方法合理,展点检查未见异常;采用先进的测量仪器设备进行施测,手持 eTrex Sumit GPS定位仪水平定位精度1500 1500 1500 3、煤的工业用途 C16煤层为富灰、特低硫、中高热值量的无烟煤,可以满足发电民用,烧制水泥、石灰的用煤要求,根据目前该区的销售情况看,这里的煤主要还是民用,并且销售情况良好。 第三节 矿区地质和矿体特征变化情况 XXXX区内未有勘探钻孔,从开采的情况来看,F13断层下盘C16仅1号见煤点0.5m厚不可采,正好是临近可采厚度,其它点均可采,点可采率为83;F13断层上盘C16均可采,仅3个见煤点煤厚0.6m,正好是可采厚度,点可采率为100。0.6-1m厚度见煤点5个,1-2m厚度见煤点5个,2-3m厚度见煤点2个,厚度变异系数为,煤层不稳定-较稳定,基本属不稳定的第三种。 煤质方面的变化情况,据调查了解发热量较为稳定。由于本煤矿煤质方面的取样化验少,仅2004年9月取了一个C16煤层自燃样,化验结果为灰份(Aad)30.68、水份(Mad)3.53、挥发份(Vdaf)6.14、全硫(St,ad)0.10,可见煤层为中高灰、特低硫的无烟煤,其它方面无法论述。 第四章 资源储量 第一节 累计查明的资源/储量 XXXX区内以往未施工过钻孔,建井前勘探部门未提交可供利用的煤炭储量,煤矿以边采边探的形式进行试采。2002年9月江西省地矿局赣东北地质矿产勘探开发院受XXXX委托曾提交了XXXXXXXX煤矿储量核实地质报告,报告根据井下巷道揭露煤层工程点厚度对煤矿区采矿权范围内含与毗邻煤矿20m界线范围的保护煤柱,以井巷控制范围A级网度500*500m的1/4即125m进行了储量核算,核实结果为经济基础储量总数11.71万吨,其中探明的(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21b 3.02万吨,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8.69万吨。 本次年度储量核实报告,经计算煤矿区累计探明及控制的资源储量为19.11万吨,其中C16F13上煤层探明的经济基础资源储量121b 1.22万吨,控制的经济基础资源储量122b 14.02万吨,控制的边际经济的资源量2M221.68万吨;C16F13下煤层控制的经济基础资源储量122b 1.49万吨,探明的次边际经济基础资源量2S210.34万吨,控制的边际经济基础资源储量2M22 0.36万吨。 第二节 动用及保有资源储量 XXXX采矿权范围内开采历史较长,风氧化带据邻区资料下界在30-40m之间,1994年以前+250~180m标高的C16煤层资源储量已基本采完。XXXX自成立后主要开采+180~150m标高的C16煤层。 XXXX截止至2005年底止,历史开采煤炭资源总量为6.26万吨,累计动用储量8.59万吨,累计损失量为2.33万吨,总回采率73。 一、保有及采空区资源储量计算 资源储量检测基准日2005年12月31日 1、资源储量计算范围 本次储量计算按XXXX采矿许可证内的范围,垂深在19060m之间F13上下盘的C16煤层。 2、资源储量计算工业指标、计算方法及参数确定 (1)工业指标 因本区的煤层原煤硫含量均小于3,按现行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表E.2相关规定确定如下 最低可采煤层厚度为0.60m 最高可采灰分(Ad)为40。 最低发热量为12.54MJ/Kg (2)资源储量计算方法 本煤矿区C16 、B13、B12煤层均为层状矿床,煤层倾角平均4042, 本区是单一煤层井田,且为层状矿床,煤层倾角多在60以下,一般为2835,故在平面投影图上采用煤层底板等高线块段法进行储量估算。其计算公式为 QSMARD/COSα Q储量 S块段平面积 M煤层采用真厚 α煤层平均倾角 ARD视密度 (3) 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 块段面积(S)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对已划分的块段用求积仪圈定其面积,圈定次数不少于三次,对多次的圈定结果进行平差。 煤层厚度(M)煤矿以往生产过程测量的煤厚点与本次工作测定的煤厚点共同参与计算。外推点与内插点厚度以最低可采厚度0.6m内插,由于各块段煤层厚度及角度变化不大,故采用大块段法以大块段内各工程质量点(含内插点)厚度的算术平均值求取。各块段计量煤层厚度的确定见表4-2-1。 表4-2-1 参加计量的块段煤层厚度确定表 煤层 名称 块段号 标高 参加计量的煤层 质量点编号/厚度 平均厚度 m C16 F13上 1 80190 6/1.00; 7/1.10; 8/ 1.30; 9/0.60 10/1.30; 16/1.20; 17/0.70; 1.03 2 80130 6/1.00; 7/1.10; 8/ 1.30; 9/0.60 11/0.60; 13/1.60;14/0.60;15/2.20 1.13 3 100190 16/1.20; 17/0.70; 6/1.00 0.97 4 10050 6/1.00; 7/1.10; 8/ 1.30; 9/0.60 11/0.60; 13/1.60;14/0.60;15/2.20 1.13 5 18080 6/1.00; 7/1.10; 8/ 1.30; 9/0.60 10/1.30; 16/1.20; 17/0.70; 1.03 6 18080 10/ 1.30; 9/0.60;14/0.60; 15/2.20; 1.18 C16 F13下 1 170140 5/0.70; 4/0.80; 3/0.70; 0.73 2 16060 2/0.90; 3/0.70; 4/0.80; 5/0.70; 18/1.20 0.86 3 16060 5/0.70; 4/0.80; 3/0.70; 0.73 煤层倾角(α)井巷内实测的平均倾角。 视密度(ARD)类比附近煤矿的煤层视密度,本况矿采用1.50t/m3。 3、 矿体圈定原则及块段划分 (1) 矿体圈定原则 对于厚度大于或等于0.6m、灰份含量小于或等于40的煤层作为计量矿体区域。 厚度可采边界线的圈定实测见煤点未达可采厚度,与相邻工程可采煤厚点用内插法圈定可采边界。 煤层倾角(α)利用煤层的平均角度。 视密度(ARD)利用XXX各煤矿区化验结果的平均值,C16煤层视密度为(1.50);B13、B12煤层视密度为(1.46)。 (2) 块段划分 以块段级别线、最低可采边界线、保护煤柱边界线、采空区边界线圈定。 4、资源/储量分级 本煤矿区C16煤层厚度较稳定~不稳定,构造较简单,按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的要求,结合煤矿区开采揭露以及原储量核实报告储量分级情况,储量分级划定为探明的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21b)、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探明的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21)、控制的边际经济资源量(2M22)等四个级别。 探明的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21b)井巷揭露工程点(包括已形成回采工作面井下巷道的煤厚点)连线之内的资源储量,工程点网250250m。对于已被开采过的储量本次均按121b计算。 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井巷揭露工程点(包括已形成回采工作面井下巷道的煤厚点)连线与外推工程点的连线范围内的资源量,控制网375375m边界线外推1/4工程间距。 探明的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21)井巷揭露工程点(包括已形成回采工作面井下巷道的煤厚点)连线之内的资源量,工程点网250250m。由于其位于矿山巷道工程下或之间,其开采影响整个矿山系统的正常使用,目前开采是不经济的资源量。 控制的边际经济资源量(2M22)井巷揭露工程点(包括已形成回采工作面井下巷道的煤厚点)连线与外推1/4间距工程点的连线范围内的资源量,控制网375375m。由于其为矿界边缘的保护防水煤柱,其现在开采是不经济的。 二、资源储量计算结果 1、 占用资源储量情况截止2005年底,XXXXC16煤层的资源储量总数为19.11万吨。详细计算结果见4-2-2。 XXXXC16煤层资源储量估算表 表4-2-2 储量单位万吨 煤 层 号 块段号 类 型 平面积m2) 平均倾角 斜面积(m2) 煤层 厚度 m 容重 t/m3 资源 储量 C16 F13上 1 122b 40320 32 47544 1.03 1.50 7.34 2 121b 5350 42 7199 1.13 1.50 1.22 3 122b 20220 22 21808 0.97 1.50 3.17 4 122b 10610 28 12017 1.13 1.50 2.04 5 122b 8050 32 9492 1.03 1.50 1.47 6 2M22 8040 32 9481 1.18 1.50 1.68 C16 F13下 1 2S21 1990 40 2598 0.86 1.50 0.34 2 122b 11180 35 13648 0.73 1.50 1.49 3 2M22 2710 35 3308 0.73 1.50 0.36 合 计 19.11 2、 保有资源储量情况截止2005年底,XXXX保有资源储量总数为19.11万吨。其中C16F13上煤层探明的经济基础资源储量121b 1.22万吨,控制的经济基础资源储量122b 14.02万吨,控制的边际经济的资源量2M221.68万吨;C16F13下煤层控制的经济基础资源储量122b 1.49万吨,探明的次边际经济基础资源量2S210.34万吨,控制的边际经济基础资源储量2M22 0.36万吨具体见表4-2-3。 XXXX保有资源储量统计表 (截止日期2005 年12 月 30 日) 表4-2-3 储量单位万吨 煤层号 资源储量类型 合计 备 注 121b 122b 2S21 2M22 C16 (F13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