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金矿盲矿的原生叠加晕和预测推进.pdf
第9卷第3~4期 2 0 0 1年8月 黄 金 科 学 技 术 Go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 . 9,No. 3~4 Aug .2 0 0 1 大型金矿盲矿的原生叠加晕和预测准则 Ξ 李 惠,王支农,张文华 冶金工业部地球物理勘查院物化探研究所,河北 保定 071051 摘 要论述了金矿多期多阶段叠加成矿成晕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在研究大型金矿床原生叠加 晕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大型金矿床的原生叠加晕理想模型及盲矿预测准则。 关键词大型金矿;原生叠加晕;理想模型;盲矿预测准则 中图分类号 P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22518200103~0420001204 根据金矿成矿具有多期多阶段叠加成矿 成晕的观点,研究了大型、 特大型金矿不同成 矿阶段元素组合特征,不同阶段形成矿体 晕的轴向分带规律及其在空间上的叠加结 构,建立了13个典型大型、 特大型金矿床的 原生叠加晕模型及其盲矿预测标志,在总结 其共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大型、 特大型金矿床 的原生叠加晕理想模型及其盲矿预测准则, 为在矿区深部及其外围预测盲矿,使矿山增 储提供了一种直接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1 金矿多期多阶段叠加成矿成 晕的基本特征 111 金矿床不同成矿阶段元素沉淀理想模式 通过对胶东某些典型金矿成矿作用的4 个阶段 1 黄铁矿石英阶段;˚ 1 石英 黄铁矿阶段; 1 金多金属硫化物阶段; 1 碳酸盐阶段的地球化学取样和多元素分 析,结合不同成矿阶段形成的矿物组合、 各矿 物占的比例、 单矿物中微量元素含量以及不 同成矿阶段A u及其伴生元素含量比例关系 的综合研究,总结出了不同成矿阶段成矿元 素A u、 伴生元素A g, Cu, Pb, Zn,A s, Sb, Hg,M o,M n等、 控矿元素K,N a, Si, Fe及 矿化剂元素S, F,Cl的沉淀理想模式。结果 表明,第 阶段黄铁矿石英阶段和第 阶段碳酸盐阶段带来或沉淀的元素很少。 A u及A g, Cu, Pb, Zn,A s, Sb,Bi, Hg,M o等 主要是由第˚, 阶段带来,其中A u, Bi, Co,N i在2个主成矿阶段相近,而Cu, Pb, Zn等在金多金属硫化物阶段 阶段相 对较多。由此可以认为金矿床体的原生叠 加晕的特点及其分带结构主要决定于第˚, 两个主成矿阶段。 112 金矿成矿成晕的基本特点李惠1991, 1993 1单阶段形成的单个矿体有明显的地 球化学分带结构,即有自己的前缘晕和尾晕 及正常的原生晕垂直分带序列。 金矿床原生地球化学垂直轴向正向分 带序列的统计共性是 Hg, F,A s, Sb,B等元 素总是在轴向分带序列的上部,而Bi,M o, M n,Co,N i等总是出现在下部。 2同一阶段在同一构造体系中形成的 Ξ收稿日期 2001206226;修订日期 2001207205 作者简介李惠19372 , 男,教授,主要从事金矿和有色金属矿矿山深部及其外围盲矿定位预测 1 串珠状金矿体,能在总体上形成前缘晕和尾 晕,同时串珠状矿体中每个矿体又有自己的 前缘晕和尾晕,如串珠状矿有上、 下2个矿 体,上部矿体有自己的尾晕,下部矿体有自己 的前缘晕,但其规模小于总体前、 尾晕,上、 下 2个矿体相近时二者往往叠加在一起。 3不同成矿阶段形成的矿体,各有相 似的地球化学分带结构,即有自己的前缘晕 和尾晕。 4先形成的金矿体及其原生晕,当有 后期成矿热液叠加时,成矿元素和伴生元素 等往往会发生活化转移,对原来矿体晕的 分带结构有一定影响,但实际资料表明,这种 变化不会破坏原来的分带特点。叠加后的分 带是2个阶段的叠加结果。 5不同阶段形成的矿体晕在构造空 间上有多种叠加形式,形成了金矿原生叠加 晕的复杂叠加结构,在论述典型金矿床的原 生叠加晕模型的基础上,总结出了热液金矿 床的原生叠加晕理想模型,确定了盲矿预测 准则和标志。 2 大型金矿的原生叠加晕理想 模型 金矿床体多期多阶段叠加成矿成晕在 构造空间上的叠加形式或叠加结构比较复 杂,有多种叠加形式,通过对典型金矿床叠加 成矿成晕模型的综合对比总结其共性可概括 出4种形式的叠加晕理想模型,应用最广泛 的是模型2、 3 图1、 2 。 3 金矿叠加晕应用于找矿的五 条准则 根据金矿不同情况叠加晕分解合成的特 点,总结出了应用叠加晕找盲矿和判别金矿 剥蚀程度的5条准则 1当A u异常强度较低时,如果有Hg, 图1 串珠状金矿体原生叠加晕理想模型模型 2 A1 单主成矿阶段形成矿体晕或两个主成矿阶段同位叠加 ;B 1˚ 主成矿阶段形成矿体晕①在上, 阶段形成矿体晕②在下; C1˚ 阶段在下、 阶段超越˚ 在上 地化参数a为前缘晕元素含量或前缘晕元素含量、 累加、 累乘 尾晕元素含量、 累加、 累乘 2 黄 金 科 学 技 术 第9卷 图2 两个主成矿阶段形成的矿体晕部分叠加理想模型深部盲矿预测标志 模型 3 A1 阶段形成矿体②叠加在˚ 阶段形成矿体①尾部;B. 阶段形成矿体①超越②叠加于˚ 阶段形成矿体② 的头部和前缘,只有Cu、Pb、Zn异常,˚ 弱、 强分带不同,其余相似 地化参数a为前缘晕元素含量或前缘晕元素含量、 累加、 累乘 尾晕元素含量、 累加、 累乘 A s, Sb,B, I, F,Ba等特征前缘晕指示元素的 强异常出现,或包体中CH4, CO2 , F - , Cl - 等 特征前缘气晕、 离子晕强异常出现,指示深部 有盲矿存在。 2当A u含量很低 0. n 10- 5 , 若 有M o,Bi,M n,Co,N i, Sn等特征尾晕元素的 强异常,或包体中Ca2,M g2等尾晕特征离 子晕强异常出现,则指示深部无矿。 3反分带准则。当计算金矿床原生晕 的垂直分带序列时出现 “反分带” 或反常,即 Hg,A s, Sb,B, I, F,Ba等典型前缘晕元素出 现在分带序列的下部,或包体地球化学轴向 分带序列中F-, Cl-, CO2, CH4出现在下部, 则指示深部还有盲矿或第二个富集中段。若 矿体本身还未尖灭,则指示矿体向下延伸还 很大。 4共存准则,即矿体及其原生晕中既 有较强的Hg,A s, Sb, F,B等前缘晕元素的 强异常,又有Bi,M o,M n,Co,N i等尾晕元素 的强异常,或包体中F-, Cl-, CH4, CO2等前 缘特征气晕、 离子晕与Ca2,M g2等尾晕特 征离子晕共存,即前尾晕共存,若为矿体则指 示矿体向下延伸还很大,若为矿化则指示深 部有盲矿体。 5反转准测。计算矿体或晕的地球化 学参数比值或累乘比时,若有几个标高连 续上升或下降,突然反转,即由降转为升,或 由升转为降,这种现象指示矿体向下延深很 大或深部有盲矿体。 上述5条准则可单独使用,也可一起用, 原生叠加晕和包体气晕、 离子晕可单独使用, 也可同时都用,几条标志或准则共用更准确。 3第3~4期 李惠大型金矿盲矿的原生叠加晕和预测准则 4 结束语 所建大型热液金矿床原生叠加晕理想模 型和用于盲矿预测的5条准则,为在矿区深 部及其外围盲矿定位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 路、 方法和技术,具有普遍的重要指导作用。 对某矿区预测时,以此为指导,建立其特有的 盲矿预测的叠加晕模型,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惠 1 石英脉和蚀变岩型金矿床地球化学异 常模式[M ]1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11 [2] 李惠 1 热液金矿床原生叠加晕的理想模式[J ] 1 地质与勘探, 1993, 2941 The prediction rules on pri mary superi mposed halo of ore of large type gold deposits L I Hui,WAN G Zhi2nong, ZHAN G W en2hua T he Geophysical and Geochem ical Institute of Geophysical Exp loration B ureau,M.M.I. ,B aod ing071051,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deals w ith geochem ical characteristics of ore2 ing and halo2 ing processes of A u depositsw ith severalmetallogenic stages .Idealmodel of pri mary halo over2 printing and criteria for prediction of large size blindA u deposits are established on studies of modeling the pri mary halo overprinting of large size A u deposits . Key words large2size A u deposit; pri mary halo overprinting; ideal model ; criteria for pre2 diction of blind A u deposit 7月份全国黄金产量同比增长6136 7月份全国生产黄金14174万 t, 累计完成94194 t,完成年指令计划的63129 ,与去年同 期相比产量增加5168 t,上升6136。 7月份矿产金成品含量累计完成260162万两,同比增长4111;冶炼企业有色黄 金完成121158万两,同比增长13146。 4 黄 金 科 学 技 术 第9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