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三防”安全技术措施.doc
“一通三防”安全技术措施 (一)通风管理 1)、局扇要有专人管理,风筒吊挂要平、直,逢环必挂,迎头风筒不落地,风筒破口要及时修补; 2)、施工作业人员应爱护局扇、风筒等通风设施; 3)、局部通风机供电必须实行“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电缆”并必须与其供风巷道内的电气设备实行“风电闭锁”,施工单位每天对“风电闭锁”进行检查,掘进巷道内的电气设备必须与甲烷传感器实行“瓦斯电闭锁”,监控单位每天对“瓦斯电闭锁”进行检查,并有记录可查,确保其灵敏、准确、断电功能可靠。 4)、不准随意停局扇,因检修、停电等原因停局扇时,必须撤出人员,切断电源; 5)、安设局部通风机和启动装置时,必须安装在进风巷道中,距回风口不得小于10m;局部通风机吸风口附近10m范围内的进风巷严禁堆放杂物;通风机吊挂高度离底板应大于0.3m; 6)、严禁在无风或微风下作业。 7)、风筒出口与工作面距离不得超过10m; 8)、瓦斯传感器的断电浓度及范围工作面瓦斯传感器的断电浓度≥1.5 CH4,断电范围为掘进工作面巷道内全部电气设备;回风口处瓦斯传感器的断电浓度≥1 CH4,断电范围是掘进工作面巷道中全部电器设备; 9)、瓦斯传感器复电瓦斯浓度 当CH4浓度<1时方可为断电设备复电;局部通风机因故停止运转,在恢复通风前,必须首先检查瓦斯,只有停风区中最高瓦斯浓度<1或二氧化碳<1.5,而且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10米范围内风流中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0.5,方可人工启动局部通风机恢复正常通风; 10)、每次启动局部通风机时,应先点动数次后再正常开启,确保局扇风压逐步增大; 11)、确保通风系统稳定可靠,局部通风机严禁发生循环风; 12)、工作面供风量不小于329.25m3/min,风速保持在0.25~4.0m/s; 13)、局扇必须安装消音器,并定期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 14)、人员、物料通过风门时,严禁同时打开两道风门;风门打开后要及时关闭,以防风流短路; 15)、巷道贯通和过异常区必须编制专门的针对性措施。 (二)防尘管理 1)、防尘管路每隔50m设一个三通阀门,并定期冲洗巷道; 2)、各转载点必须安装喷雾设施,喷嘴高度安在距转载点40~50cm处,喷嘴必须正对转载出煤点; 3)、距离工作面50m范围内安装1道全断面净化水幕,割煤时正常开启;喷雾水管要安装在距顶板不超过30 cm的位置,两端各安装一个喷嘴,其余喷嘴间距30~40cm,喷嘴方向与风流方向相反,略向下,与巷道顶板基本平行; 4)、巷道要保持湿润,走路时煤尘不飞扬,巷道内的水管、风筒、电缆、迎风面的煤尘厚度不得超过2mm; 5)、掘进机割煤时必须开启内外喷雾; 6)、加强个人防护,进入工作面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尘口罩。 (三)防火管理 1)、巷道内的电器设备实现“三无”,杜绝“失爆”;移动变电站、综掘机、配电点和胶带输送机机头、机尾各配两台MFZL4干粉灭火器和一个0.2m3沙箱; 2)、工作面严禁存放煤油、柴油等易燃物品,擦洗设备的棉纱、布头等用后必须装入铁桶内密封,回收至地面,严禁随意丢放;工作面所剩各种油脂物质均必须密闭,存放至指定地点,严禁随地泼洒; 3)、工作面采用带式输送机运输时,应选用阻燃性输送带,输送带下及机头、机尾的浮煤要及时清理,上下托辊转动灵活,并采取措施防止输送带跑偏、打滑、满仓等长时间摩擦发火; 4)、电器设备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在切断电源之前,只准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油脂着火时,禁止直接用水灭火,必须使用黄沙或干粉灭火器灭火; 5)、任何人发现火灾时,应视火灾性质、灾区通风和瓦斯情况,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直接灭火,控制火势,并迅速汇报调度中心; 6)、严禁任何人员携带烟草及点火工具下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