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区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pdf
“ “ “ “ 第三篇 运输区 (队) 安全管理 与安全教育 第一章运输区 (队) 的安全管理 第一节安全管理基础知识 管理就是管理者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 对管理对象进行的计划、 组织、 指挥、 协调和 控制的一系列活动。安全管理又称为安全生产管理, 是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是指在 生产建设整个过程中, 为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改善劳动生产条件、 预防工伤事故和 职业病的发生、 实现安全生产, 使劳动生产顺利进行而采取的一系列计划、 组织、 指挥、 协 调和控制的行为活动。安全管理分为传统安全管理和现代安全管理。传统安全管理的 内容包括 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 政策; 劳动保护立法 (法律、 法规、 条例、 规程等的立 法) ; 实行国家安全监察、 行政管理和工会群众监督相结合的制度; 职工伤亡事故的调查、 登记、 报告、 统计、 分析; 分析事故原因, 掌握事故发生的规律, 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防止类 似事故重复发生; 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培训教育和技术训练; 新建、 扩建、 改建工程项 目, 其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 同时验收投入使用; 个体防护用品和保 健食品的发放和管理; 安全资金的提取、 使用和原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劳动条件的改善。 现代安全管理是综合的、 系统的、 全面的管理, 它和系统安全工程并列, 称为系统安全管 理。行之有效的传统管理要进一步切实加强, 但必须学习现代管理科学, 从经验管理向 现代化的安全管理发展。现代安全管理科学, 既不像传统的 “业务安全” 那样一门研究一 个对象, 也不像过渡学科那样一门研究 个对象, 而是多个学科同时研究 “ 个对象, 即 “ 门科学同时研究许多对象。这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物质运动形式认识上的深化和安全研 ““ 第一章运输区 (队) 的安全管理 究的科学突破。例如, 事故现象已不是传统的登记、 报告、 统计、 分析和处理等单独所谓 “事故管理” 所独有的研究对象, 而是数学、 人学、 系统科学、 信息科学、 管理工程学、 安全 工程学以及与它们相关的边缘学科安全管理学、 安全心理学、 系统安全学等共同研究的 对象。又如 “事故致因” 的研究不再是单纯的就事论事的从某一特定工艺流程, 搞单一机 理的研究; 也不应单纯追究操作者 “违章作业” 和基层管理人员 “违章指挥” , 而应从人机 关系、 人和环境物的关系以及和社会的各种关系中研究人流、 物质流、 信息流以及管理系 统中的失控和失误的机理, 找出事故的本质原因, 用系统科学的原理和系统分析的方法 去预测事故、 评价安全措施, 以 “过去时间内” 发生的事件为借鉴, 把主要精力用来研究未 来时间内可能发生的事件, 并采取合理的组织管理上的、 技术工程上的人和物以及社会 上的综合治理措施。 一、 安全管理的意义与作用 () 只有搞好安全管理才能保证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的贯彻落实, 才能保证国家 和上级的法规、 规定、 指令、 文件的贯彻执行。方针是国家、 政党、 团体在一定时期内, 为 达到一定目标而确定的指导原则。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的安全生产方针是我国安全工 作总的指导方针, 它要求企业全体员工在生产建设中把安全和生产看作是一个统一的整 体。人是第一宝贵的, 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 “安全第一” 是把安全生产、 关 心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到政治问题、 党纪国法的高度。为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必须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为了贯彻安全生产方针, 一方面需要各级领导有高度的安全 责任感和自觉性, 千方百计实施各方面防止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对策; 另一方面需要广大 职工提高安全意识, 自觉贯彻执行各项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 不断增强自我防护能力。 所有这些都有赖于良好的安全管理工作。设定目标, 建立制度, 计划组织, 加强教育, 督 促检查, 考核激励, 综合运用各方面的安全管理手段, 才能使安全生产方针得到真正的贯 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 法规、 规定、 指令、 文件的法律效力并不会自动实现, 必须进行安全管理。 (“) 只有搞好安全管理才能从根本上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造成伤亡事故的原 因有直接原因和本质原因。直接原因包括人的不安全、 不卫生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和 环境的不安全条件。本质原因也就是管理上的原因。发生事故以后, 如果人们把事故的 原因简单地归咎为 “违章” 二字, 只追查直接原因, 而忽视或不追究深层次的本质原因, 并 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消除, 就难免再次发生类似的事故。防止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 归 根结底应从加强和改进管理做起。 “ 第三篇运输区 (队) 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 () 只有有效的安全管理才能使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措施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了防 止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 必须进行安全工作。安全工作包括安全管理、 安全技术和劳动 卫生 方面的工作。安全技术是研究生产技术中的安全问题, 它针对生产劳动中的不安 全因素, 研究控制措施以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劳动卫生是研究长期从事于有害健康劳 动, 致使人的机体发生慢性病理改变导致职业中毒或职业病的预防科学。安全技术是以 防止突然发生的急性伤亡事故为研究对象; 而劳动卫生的研究对象则是 “慢性” 的职业病 害的预防。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措施对于从根本上改善劳动条件, 实现安全生产具有巨 大的作用, 然而这些纵向单独分科的硬技术, 基本上是以物为主的, 是不可能自动实现 的, 需要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活动才能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再者, 单独某一方面的安 全技术, 其安全保障作用是有限的, 必须综合应用各方面的安全技术, 才能求得整体的安 全, 而这种横向综合的功能也只有依靠有效的安全管理才能得以实现。硬技术的发挥, 有赖于软科学的保证。 “三分技术, 七分管理” , 这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 只有搞好安全管理才能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 才能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安全 管理的改善, 有利于劳动者积极性的发挥, 必然大大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从而带来企 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反之, 如果事故频繁, 不但会影响职工的安全与健康, 挫伤职工的生 产积极性, 导致生产效率的降低; 而且要造成设备财产的损坏, 无谓地消耗许多人力、 财 力和物力, 带来经济上的巨大损失。事故严重时, 设备与矿井都毁于一旦, 生产都不能进 行, 哪里还谈得上经济效益 二、 安全管理的性质与地位 (一) 安全管理的性质 () 政策性。安全管理是一种方针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必须以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 方针、 政策为指导, 坚持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的安全生产方针, 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政 策, 用方针导向, 靠政策管理。 () 规范性。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一切行为必须用安全法规加以规范。安全法规是 指关于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 规程、 条例、 决定、 指令、 规定、 技术标准等。安全法规是人 们生产过程中的行为准则, 也是安全管理的依据和准则。 () 强制性。管理就具有强制性, 安全管理更具有强制性, 不强制就不能约束被管理 者的无序状态, 而这种无序往往危及到被管理者自身的安全和利益。安全管理必须在实 际工作中建立权威, 做到有令则行, 有禁则止。 (“) 科学性。安全管理涉及广阔的知识领域, 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科学体系。在安 第一章运输区 (队) 的安全管理 全管理工作中, 必须尊重科学, 尊重客观规律, 才能取得安全生产的主动权, 否则, 会导致 发生事故, 受到自然的惩罚。 () 长期性。安全问题随着生产的长期存在而长期存在, 因此安全管理具有长期性。 (“) 复杂性。安全管理是系统工程管理, 它管理的对象是一个由自然、 社会、 工程等 系统组成的复杂而庞大的人造系统, 涉及面广, 错综复杂, 所以, 具有复杂性。但安全管 理有规律可循, 有规章可依, 是可以搞好的。 () 连续性。由于煤矿生产具有连续性, 因而安全管理同样也具有连续性, 必须不间 断地进行安全管理工作。 () 预防性。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 因此, 必须把预防事故 作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 立足于防范事故, 真正提高对安全管理预防性的认识, 对做好 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极为重要。 () 群众性。安全生产涉及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 同时又与每个职工的行为密切相 关。因此, 安全管理不能是少数人的工作, 必须充分依靠广大职工, 实行安全生产自我管 理、 人人管理, 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 提高职工的安全技能和各级领导的安全生产责任 感, 扩大安全生产防线, 将全体职工纳入安全管理体系。 ( 年代才从国外引进来, 首先在企业管理中得到应用,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然后才被移植到安全管理的领域中来。安全目标管理法是一种应用最普及, 方向性最为 明确的管理方法, 每一个煤矿企业都应建立健全安全目标管理制度。 (一) 安全目标管理的概念 安全目标管理是指将企业一定时期的安全工作任务转化为明确的安全工作目标, 并 将目标分解到本系统的各个部门和个人, 各部门和个人严格地、 自觉地按照所定目标进 行工作的一种管理体制。实施安全目标管理主要由 个步骤组成, 即安全目标的制定和 展开, 安全目标管理的实施, 安全目标管理成果的考核评价。这 第三篇运输区 (队) 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 (二) 安全目标的制定 目标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安全工作所要达到的成果, 是企业全体职工在一定时期 内的努力奋斗方向和要达到的具体指标。目标管理是根据目标来进行管理的, 所以实行 目标管理, 首先要制订目标。 “安全目标的内容 安全目标应包括以下 个方面的内容 () 企业安全目标方针。企业安全目标方针是用简明扼要、 激动人心的文字、 数字对 企业安全目标和安全生产理念进行高度概括, 用以反映企业安全工作的奋斗方向和行动 纲领。企业安全生产目标方针应根据上级的要求和企业的主客观条件, 经过科学分析, 充分论证后加以确定。 () 企业总体安全目标。企业总体安全目标是目标方针的具体化。具体规定为实现 企业目标方针在安全工作的各个主要方面应达到的要求和水平。只有根据安全目标方 针确定总体安全目标, 总体目标才有正确的方向, 方针也不至于成为空话, 从而保证方针 的实现。目标方针与总体目标是密不可分的。 总体目标通常由若干目标项目组成。这些目标项目既能全面反映安全工作在各个 方面的要求, 又能适应企业的实际。每一目标项目都应规定达到的标准, 而且力争数字 化, 以使职工明确具体方向, 便于目标管理实施过程中的检查控制和考核评价。 () 对策措施。为了保证安全目标的实现, 在制定安全目标时要制定相应的对策措 施。制定时要抓住影响全局的关键项目, 针对薄弱环节, 有效地解决问题。对策措施应 规定时限, 落实责任, 并尽可能有定量的指标要求。 “安全目标制定的依据 收集必要的情报信息是制定企业安全目标的依据。掌握的情报信息越全面、 越准 确, 所制订的目标的可信度和可实现度就越大。制订企业安全目标所依据的情报信息主 要有 () 国家的发展战略、 安全生产发展规划、 法律法规、 标准和上级下达的安全指标; 本 行业的安全生产发展趋势。 () 企业内外部环境及其变化预测; 矿井灾害、 隐患情况和安全生产状况。 () 企业长远规划和近期规划; 上期目标管理的实施情况。 () 企业的安全生产信息资料。 “安全目标的制定程序 为了保证安全目标制定得既先进又可行, 有利于上下左右平衡协调, 目标的制订一 第一章运输区 (队) 的安全管理 般都要经过多次反复酝酿、 讨论过程。 () 由决策层提出若干目标方案的设想, 供各单位、 各部门进行讨论, 让企业全体职 工都发表意见。 (“) 有关部门集中大家的智慧, 进行具体目标方案的拟订, 并说明提出各目标方案的 理由和存在的问题, 以及对问题处理的对策, 连同拟订的, 目标方案一起提供给决策层。 () 决策层对各目标方案进行评价和选择。 () 将选定的方案下发给职工, 发动职工提出修改意见, 交有关部门进行修订。 () 经过修订后的方案, 经决策层审定、 批准, 由最高管理者签署发布, 作为企业确定 的安全总体目标。 () 根据总体目标制定对策措施。 (三) 安全总体目标的展开 在总体目标制定后, 就要逐级提出分目标, 也称之为目标的展开。目标的展开以明 确划分各部门及个人之间职责范围为前提, 采取上、 下结合的方式进行。当分目标由下 级提出后, 必须经过上级纵横协调, 综合平衡后确认。安全总目标展开后的安全目标体 系如图 ’ ’ 所示。 图 ’ ’ 安全目标体系 目标分解往往和分目标的制订结合进行。一般是按管理层次将企业的大目标分解 成由各单位、 各部门分担的中目标; 再将中目标分解成由班组、 个人分担的小目标。这样 化 “大” 为 “中” , 化 “中” 为 “小” , 以 “小” 保 “中” , 以 “中” 保 “大” , 形成一个金字塔型的目标 体系。 除了按管理层次进行目标分解外, 还要按照目标责任来进行目标分解。目标责任是 指与企业某项指标有直接关系的单位和部门, 对该项目标的完成所应担负的责任。按目 “ 第三篇运输区 (队) 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 标责任进行目标分解, 就是按与该项目标有直接关系的单位和部门为责任对象进行分 解。 目标经过分解之后, 还要进行具体落实, 并明确规定执行者完成具体目标所应承担 的责任, 授予相应的职权, 让下属部门和个人自行决定完成分目标的方法和手段。 企业各单位、 各部门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有机体。相互协作配合是顺利实现企业目标 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 在目标分解和组织实行的过程中, 要顾全大局, 把协作配合作 为目标分解和组织实行的一项具体要求。安全目标一经确定, 不得随意变更, 以维护目 标的严肃性。如因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 要进行变更, 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手续。 (四) 安全目标管理的实施 安全目标制定完毕和展开后, 就进入安全目标管理的实施。为保证目标管理的有效 进行, 必须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 并在实际工作中加强控制。 “管理体系 企业设立安全目标管理委员会, 由矿长、 安全副矿长、 矿总工程师、 矿工会主席及各 工区主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组成; 工区设立安全目标管理领导小组, 由工区主要负责人 任组长, 下属各单位负责人参加; 班组设立安全检查员, 形成自上而下的专管成线、 群管 成网的安全目标管理网络, 同时也是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网络。各级安全目标管理组织 应该设置在各级安全专业机构内, 使得安全目标管理体系落到实处。 “目标管理的控制 在目标管理实施中, 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来自执行者自身, 可能来自别的单位和个人, 也可能来自企业的外部。这就需要不断地进行检查, 一旦发 现问题, 就要及时地分析原因, 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使那些偏离目标的问题及时得到解 决, 以保证目标的实现。 实行目标管理, 强调自我控制, 独立自主地去完成目标。为了保证目标的顺利完成, 上级对下级要委以相应的权力, 充分相信他们, 让他们 “自我控制” 。但 “放权” 不等于撒 手不管, 上级要在下级自检的基础上, 对下级完成目标的情况定期进行检查、 指导和帮 助, 更应发挥领导的作用, 进行各方面协调, 以保证目标管理的顺利实施。下级若遇到自 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应及时向上级汇报, 使上级及时了解情况, 尽快帮助解决, 以保证目 标实施的连续性。 (五) 目标成果的考核和评价 目标成果的考核和评价是安全目标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是检查目标管理 的执行情况, 以总结经验, 找出不足, 作为制定下期目标的一个依据。同时把成果评价与 第一章运输区 (队) 的安全管理 经济考核结合起来, 作为奖惩及职工调动、 晋升的依据, 以进一步调动职工安全生产的积 极性。 目标成果评价的依据主要是目标的完成情况, 同时也应考虑目标的困难程度和为努 力完成目标的努力程度。如果在执行目标过程中, 遇到地质条件或生产条件的突然变 化, 对目标进行了修正, 则应包括修正部分。 在进行具体评价时, 可采用的方法很多。采用综合评价法时, 可以用下面公式进行 计算 综合评价 目标完成程度 “ 目标困难程度 “ 努力程度 修正部分 上式中, 目标的完成情况、 目标的困难程度、 努力程度可以采用百分制计分方法, 将 综合评价分成几个等级, 每一等级对应一定的分数段。也可将目标的完成情况、 目标的 困难程度、 为完成目标的努力程度以及修正部分的具体情况, 定出详细的评分标准。 安全目标成果评价的步骤应先自我评价, 再由民主评价, 最后进行整体成果评价。 通过评价, 把好的做法固定下来, 并使之科学化、 系统化、 标准化和制度化, 不断巩固提 高。对存在的问题, 要分析原因, 采取措施, 加以改进。在对本期成果进行评价的基础上 制定下一期目标。成果评价不仅要看本人目标的完成情况, 还要看本人对单位目标的完 成所作的贡献。 依据考评结果, 对完成目标的执行者给予奖励; 对未能完成目标的给予惩处。这样 做对于鼓励先进, 鞭策落后, 搞好团体协作, 推动下期目标管理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 安全系统工程管理 矿产、 森林、 江河湖海和各种资源的开发以及现代化机器生产, 既有为人类谋福的一 面, 同时, 也可能有危害人的一面。即在生产劳动过程中, 不仅能创造出有用的物资财 富, 而且会遇到和必须克服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不安全和不卫生的因素。为了解决这些 不安全因素, 从古到今用了不少方法, 从最简单的防护措施到制定一些安全卫生法和企 业卫生标准等, 这些都称之为传统安全管理方法, 它的特点是事故发生后, 从结果找原 因, 然后针对这些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防止同类事故发生。安全工作如果总是跟在生产 后面, 就起不到预防作用。 为了搞好安全, 人们总想找到一个方法, 以能够事先预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掌握事 故发生的规律, 作出定性和定量的评价, 提前分析出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 提前加以控制, 这样就作到防患于未然。安全系统工程就是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而产生和 发展起来的。 第三篇运输区 (队) 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 这一方法其实质是从系统内部出发, 研究每个构成要素之间存在的安全上的联系, 查出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危险因素及其发生途径, 通过重建或改造原有系统来消除 系统的危险性, 把系统发生事故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限度。 它的内容有 个方面 (“) 系统安全分析。在调查研究和掌握资料的基础上, 利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 系统进行分析。找出系统的危险所在及薄弱环节, 为评价和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目前, 系统安全分析的方法很多, 通过实践, 一般认为定性的分析方法有安全检查 表; 既定性又定量的有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 事件树分析、 事故树分析法。 () 安全评价。根据定性分析所得结果, 可对系统进行定性的评价, 可以了解系统危 险性的大致情况。定量的评价才能充分发挥安全系统工程的优越性。目前, 主要的评价 方法有系统的可靠性、 安全性评价和物质系数评价。 () 安全措施为了达到安全与可靠的目的, 在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 可对系统中的危 险因素和薄弱环节进行控制和加强, 或对系统进行某些调整。采取的措施分为预防性措 施和控制事故扩大的措施。 事故树分析法是安全系统工程中最重要的一种方法, 也是在各行各业中应用最为广 泛的一种方法。 怎样使用事故树才能有效地发挥其优越性呢主要有以下几条 第一, 首先要认真分析你所要分析的生产系统, 找出系统中的危险因素和薄弱环节, 即系统中容易发生的事件、 以前经常发生的事件以及以后可能发生的事件均找出来。 第二, 找出来的这些危险事件, 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逻辑因果关系, 按照这种关系把 它们绘成一棵 “树” , 就是 “事故树” 。 第三, 对画出的事故树求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利用求出的最小割集的数目及每个 最小割集中所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 对事故的危险性进行分析。割集越多, 危险越大; 割 集中的基本事件个数越少, 也越危险。利用求出的最小径集, 可以知道控制事故有多少 种方法, 哪一种方法最好。因所求出的每一个径集都是一种控制事故的方法, 也就是说, 只要把其中一个径集中所含的基本事件控制住, 不让它发生, 那么该事故就可控制住。 对于所求的最小径集, 可以选择所含基本事件少的、 耗费人力、 物力、 财力少的为最佳方 案。 第四, 求各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利用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 求出顶上事件的发生 概率, 即该事故的发生概率。如果把系统中发生的各种事故的概率都求出来, 那么该系 统发生事故的概率就可以求出。由此就可以知道该生产环境危险程度有多大, 可以算出 “ 第一章运输区 (队) 的安全管理 工人在该生产系统中工作一小时发生事故的概率, 这样就达到了量化。 第五, 根据以上分析, 可以给所分析的系统一个评价, 可以是定性的, 也可以是定量 的。 可以看出, 以上 个过程中, 画事故树仅仅是一个基础, 最重要的是对事故树进行一 系列的分析, 最后找出控制事故的措施。如果这 个过程都进行了, 那么事故树也就得 到了有效的利用。 在实际中, 好多局、 矿也都使用了事故树, 但他们仅仅是把事故树画出来, 没有进行 分析。而从事故树本身无法直接看出哪些事件发生了, 事故就发生了, 也找不到控制事 故的措施, 定量的分析就更没有了。不论是使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分析事故, 我们的目的 是控制事故不要发生, 不对事故进行分析, 就找不到有效的控制事故措施, 因此, 事故树 的分析很重要。 四、 事故形成的基本要素及其控制途径 “事故形成的基本要素 对于生产系统来说, 它主要由 个部分组成 人, 即系统中的所有人员, 包括决策、 管理、 执行、 操作等人员; “事, 即系统中的管理工作, 包括规章制度、 政策、 方针及信息和 方法; 机, 包括系统中所有的机、 物、 料⋯⋯;环, 即指环境条件。只有保证所有组成 部分, 随时随地都处于安全状态, 才能实现安全生产。不管哪一方面出现问题, 在生产过 程中, 都可能引起事故发生。因此, 影响事故的因素不外乎以下 个方面; 物 (机) 的不安 全状态; 环境的不安全条件; 管理上的缺陷; 人的不安全行为。有的书上把它分为 个方 面, 就是把以上的物 (机) 和环境合为一类。认为环境条件和物的状况不良以及管理上的 缺陷可能形成生产中的事故隐患, 由于人为原因的触发就可能形成事故。而轨迹交叉论 认为, 事故是许多互相关联的事件顺序发展的结果, 这些事件不外乎人和物 个发展系 列, 当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各自发展过程 (轨迹) 中, 在一定时间、 空间发 生了接触 (交叉) , 事故就会发生。 防止事故发生的途径 根据事故的致因理论可知, 事故的发生是人、 物 大体系轨迹交叉的结果。因此, 防 止事故的基本原理就是使人和物的运动轨迹中断, 使二者不能交叉。具体地说 如果排 除了机械设备或处理危险物质过程中的隐患, 消除了物的不安全状态, 就砍断了物的系 列的连锁; 如果加强了对人的安全教育和技能训练, 进行科学的安全管理, 从生理、 心理 和操作上控制住不安全行为的生产, 就砍断了人的系列的连锁。这样人和物 个系列的 ’“ 第三篇运输区 (队) 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 运动轨迹就不会交叉, 伤害事故就可以得到避免。 在人与物 个连锁系列中, 人的失误占绝对的地位, 纵然伤亡事故完全来自机械或 物的危害, 但机械还是由人设计和操纵的, 物资也是由人支配的, 因此, 人的因素要充分 的重视。首先, 要对人员的结构和素质情况进行分析, 找出容易发生事故的人员层次和 个人以及最常见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然后, 在对人的身体、 生理、 心理进行检查测验的基 础上合理选配人员。从研究行为科学出发, 加强对人的教育、 训练和管理, 提高生理、 心 理素质, 增强安全意识, 提高安全操作技能, 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或消除不安全行为。 针对人的因素的事故防止对策可归纳如下 职业适应性检查;“人员的合理选拔 和调配; 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态度教育;安全技能培训;作业前的培训;’制定作 业标准和异常情况时的处理标准; 制定和贯彻实施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开好班前会; *实行确认制;,-作业中的巡视检查, 监督指导;,.竞赛评比, 奖励惩罚;,/经常性的安全 教育和活动。 因为人有自由意志, 容易受环境的干扰和影响, 生理、 心理状态不稳定, 其安全可靠 性是比较差的, 因此, 人的因素是不可能彻底消除的。还必须下大力气致力于砍断物的 系列的工作。与克服人的不安全行为相比, 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对于防止事故具有更加 根本的意义。 为了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 应该把落脚点放在提高技术装备 (机械设备、 仪器仪表、 建筑设施等) 的安全化水平上。技术装备安全化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安全管理的改善和 人的不安全行为的防止。可以说, 在一定程度上, 技术装备的安全化水平就决定了事故 的概率水平。 人物轨迹交叉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进行的, 因此除了人和物外, 为了防止事故, 还应 致力于作业环境的改善, 此外, 还应开拓人机工程的研究, 解决好人、 物、 环境的合理匹配 的问题。使机器、 设备、 设施的设计, 环境的布置, 作业条件、 作业方法的安排等符合人的 身体、 生理、 心理的要求。 针对物、 环境以及人、 物、 环境合理匹配方面的事故防止对策可归纳如下 (“) 进行系统安全分析、 危险性评价、 事故预测。找出设备、 设施、 环境、 技术、 工艺、 物料等存在的危险因素, 并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价, 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和事故触发因素进 行预测。 () 进行人机工程学分析。明确人、 物、 环境各自的特点以及彼此匹配的要求。确定 系统能够安全运行, 人能够安全、 高效、 舒适地工作的基本条件。 () 推行本质安全技术。所谓本质安全就是指设备、 设施或技术工艺具有包含在内 “ 第一章运输区 (队) 的安全管理 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 () 采用安全装置。包括防护装置、 保险装置、 自动监控装置等。 (“) 采用警告装置。 () 预防性实验。包括各种设备设施的强度、 刚度、 安全可靠性试验, 新技术、 新工艺 的安全试验。 () 检查和维护。检查分为作业前、 作业中、 作业后检查和定期检查。应广泛采用安 全检查表检查。 () 作业环境的整治与改善。 () 个体防护及劳动用品的完善。 (’) 对易燃易爆、 有毒有害物料、 场所的事故防止对策。 (’’) 设备、 设施、 操纵显示装置的人机学设计。 (’) 工艺过程、 作业方法的改善。 (’*) 作业条件的改善。 总之, 人、 物、 环境的因素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只有把它们管理好, 事故才不会发 生, 生产才会安全。 第三节运输区 (队) 安全管理工作 一、 区 (队) 安全管理的内容 区 (队) 安全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 * 个方面 ’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 包括建立纵向专业管理、 横向各职能部门管理以及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的安全管理体 制、 以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中心的规章制度体系、 安全生产标准体系、 安全技术措施体 系、 安全宣传及安全技术教育体系、 应急与救灾救援体系、 事故统计、 报告与管理体系、 安 全信息管理系统, 制定安全生产发展目标、 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 开展危险源辨识、 评估 评价和管理。开展安全检查, 组织安全施工和设备安全运行, 抢救、 调查、 处理事故, 查处 “三违” , 兑现安全奖惩等。 生产建设中的动态安全管理 ’ 第三篇运输区 (队) 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 主要指生产环境和生产工艺过程中的安全保障。包括生产过程中人员不安全行为 的发现与控制, 设备安全性能的检测、 检验和维修管理, 物质流的安全管理, 环境安全化 的保证, 重大危险源的监控, 生产工艺过程安全性的动态评价与控制,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的管理, 定期、 不定期的安全检查监督等。 “安全信息化工作 包括对国际国内安全信息、 煤炭行业安全生产信息、 本企业内安全信息的搜集、 整 理、 分析、 传输、 反馈, 安全信息运转速度的提高, 安全信息作用的充分发挥等方面, 以提 高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推动安全生产自动化、 科学化、 动态化。 二、 运输区 (队) 安全管理的职责 运输区 (队) 安全管理的职责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 () 由区长负责每周召开 次安全例会, 通报本区上周安全情况, 解决生产中存在的 问题, 同时安排下周安全生产工作。 () 总支每月要用会议牌板、 标语、 漫画等形式宣传党的安全生产方针及有关安全生 产方面的重要指示。 () 各队由队长负责每月至少召开 次班组长以上人员的安全例会, 根据实际情况, 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并做好记录。 () 各队班前会必须由正职组织召开, 及时贯彻党的路线、 方针、 政策, 并做好记录。 () 区队干部值班要坚守岗位。 (’) 区队干部每月按比例达到上岗天数, 跟班干部要与工人同进同出, 不得弄虚作 假。 () 各队每月 日前, 由技术队长将事故隐患排查情况报采区。 () 各队要将干部抓 “三违” 报表在每月 * 日前交回采区。 () 运输设备完好齐全, 使用正常。 (*) 对现场既无跟班干部又无工长的队组, 给予严肃处理。 () 在发生人身事故、 非伤亡事故、 运输事故后, 必须如实汇报安监部门并立即进行 追查, 严禁隐瞒事故不报现象的发生。 () 认真组织和贯彻落实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的方针, 坚持生产必须安全、 不安全 不生产的原则。 () 认真组织本区 (队) 深入开展 “质量标准化, 安全创水平” 活动。切实解决好运输 安全与质量等问题, 实现安全文明生产。 第一章运输区 (队) 的安全管理 (“) 加强运输现场管理。必须实行日常的现场安全巡回检查制度, 发现事故隐患, 采取措施, 组织职工及时处理, 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及时请示 上报。 () 搞好本区 (队) 的安全生产奖惩工作。 三、 区 (队) 安全管理的制度 (一) 安全监察制度 安全监察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法规的法律效力并不会自动实现, 必须实行安全监察。对安全监察工作的要求有如下 点 () 要求全面覆盖、 重点监察, 做到面上不漏、 重点不丢、 死角不留。 () 要求重在管人、 重在落实, 对环节人员要重点管理, 包括跟班干部、 工长、 安检员、 瓦检员。因为这些人员是现场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者, 只有管好这些人, 发挥他们的主 观能动性才能形成合力, 才能搞好安全。对隐患问题的处理重在落实, 即 对于威胁矿井 安全的重大隐患必须盯住处理; 对于次之的隐患必须落实负责处理的责任人; 对于一时 难以解决的隐患问题必须下达隐患通知书限期处理; 对于安排处理的隐患用询问复查等 手段核实处理情况; 对于限期处理而未处理的要及时进行停产整顿, 并追究相关人员的 责任。 () 要求对查出的 “三违” 人员必须当班现场核实认定。包括核实单位、 核实姓名、 核 实事实、 核实性质, 班后交给当班领导。对于当时无法认定的, 要在班后共同讨论定性。 对于 “三违” 者的处分意见必须提出处分的依据, 即所违条款, 做到有理有据。 (二) 安全生产责任制 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指煤矿企业的主管部门及煤矿企业的各级领导、 职能部门、 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应负安全责任的一种制度。它是企业岗位责任制的重要 组成部分, 是加强劳动保护工作, 促进安全生产, 搞好企业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 是煤矿 安全生产各项制度的核心和保证。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安全生产职责作出了相关的法律规定。 ()矿山安全法 中规定 矿山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矿长对本企业的 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煤炭法 中规定 煤矿企业必须坚持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的安全生产方针, 建 立健全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和群防群治制度。 () 国务院 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 中规定 企业单位的各级领 第三篇运输区 (队) 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 导人员在管理生产的同时, 必须负责管理安全工作,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劳动保护 (安 全生产) 的法令和制度, 在计划、 布置、 检查、 总结、 评比生产的同时计划、 布置、 检查、 总 结、 评比安全工作。 ()煤矿安全规程 规定 煤矿企业必须建立、 健全各级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 职能 机构安全生产责任制、 岗位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 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区 (队) 长安全生产责任制实例 () 负责全区 (队) 安全管理工作, 对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正职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 者, 副职协助正职搞好安全工作。 () 负责认真执行党的安全生产方针、 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 法规及规定、 命令、 决定、 通知。 () 负责定期召开的全区 (队) 安全生产工作会议, 总结以前安全生产工作的经验教 训, 具体安排以后的安全生产工作, 并保证落实。 () 负责定期召开的区 (队) 务会议, 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与薄弱环 节, 制定改善安全生产环境和劳动条件的措施, 并保证措施实现。 (“) 负责组织、 领导全区 (队) 的安全质量大检查, 对查出的安全问题, 要组织有关的 副职及业务部门、 生产单位, 采取四定的方法进行处理, 逾期不解决要追查领导责任。 () 负责定期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安全生产情况, 对大会的安全生产决议应组织实 施。 (’) 负责职工队伍的安全素质教育工作, 加强职工队伍的技术培训。 () 组织本区 (队) 职工严格实施安全措施, 切实解决好设备质量、 工程质量等问题, 及时组织处理隐患, 及时制止 “三违” 现象。 () 组织所管理的区 (队) 认真落实上级提出的安全生产目标。 (三) 其他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比较庞杂、 零散, 各地各有所长。除前述安全监察制度和安全生产责 任制外, 还有以下几种基本制度; () 安全会议制度, 包括区队的安全办公会议制度、 群众的安全活动制度、 党群安全 联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