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脚煤矿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doc
大山脚煤矿 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工作面名称110504工作面 编 制 人陈 彬 矿 长郭雄亚 队 长李稳周 技术副矿长廖贵稳 安全副矿长赵金平 机电副矿长亢 飞 技 术 员李 鹏 编制日期 年 月 日 执行日期 年 月 日 第一章 概况 第一节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一、工作面的位置 110504工作面位于一采区2070m2090m标高段,北部以2040m水平为界,西面以进风下山为界,南部为采空区,东部以工作面开切眼为界。工作面底板最高标高为2080m,最低标高为2040m,工作面走向长100m,倾向长90m。 二、地面相对位置 该工作面在大山脚村西北方0.6km,大山以北,地表为灌木林,地面标高在21002150m之间,工作面地表为荒地。 三、回采对地面的影响 由110502工作面回采情况推算,回采该工作面可能造成地表出现裂隙情况,裂隙宽度在00.2m之间,裂隙长度在320m之间,下雨时可能造成地表渗水。地表周围无建筑物和其它设施,不会造成其它影响。 工作面部为110506工作面采空区下部,回采后工作面压力往北移动,工作面距110506工作面回风巷1020m内有压力增大情况。 第二节 煤层 一、煤层厚度 根据运输巷、回风巷和开切眼掘进巷探煤情况推断,工作面内煤层最大厚度为1.2m,最小厚度为1.0m,平均厚度为1.1m,工作面煤层变化不大,经掘出以后,煤层厚度较稳定。 二、煤层产状 煤层走向4050之间,倾向310320之间,倾角814之间,平均倾角10。 三、煤层结构 该煤层属基本稳定性煤层,由东向西具有厚薄相间的变化趋势,煤层结构较复杂,在掘进该工作面运输巷和回风巷时,局部地段出现夹矸,夹矸厚度在0.105m之间,煤层层理紊乱,煤硬度为11.5,回采时煤容易片帮,煤层注水困难。 四、煤质 该工作面的煤为黑色粉状,块状,鳞片状薄层,玻璃光泽,煤的原生结构构造不清,强度高,地质疏松,易碎,煤的视密度为1.36t/m3,该煤层为低灰、低磷,中高发热量贫煤(发热量为6500大卡),全部为无烟煤,主要用作火力发电,沸腾层发生炉等工业用煤,同时也是上好的民用燃料。 第三节 煤层顶、底板 一、煤层顶板 伪顶为碳质泥岩,厚度0.3m,直接顶为砂质泥岩和细砂岩,平均厚度为3.5左右,层理发育含大量白云母片。基本顶以灰色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为主(又叫大占砂岩),微波状层理,厚度在1023m。层理发育,含大量白云母均匀分布,垂直裂隙内充填方解石脉,呈灰白色有吸水性。 顶板岩性组合特征为Ⅱ顶板,工程地质条件较好,易维护和管理,但在顶板为泥质或碳质泥岩地段,不可产生片帮冒顶,泥化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 二、煤层底板 直接底板岩性以砂质泥岩为主,次之为泥质或岩质泥岩,平均厚4m,成深灰色和灰黑色,可见点状云母片和黄铁矿结核,并且水平层理较发育。老底为砂质灰岩,平均厚6m,成灰黑色薄层状细砂岩夹砂质泥岩,含有黄铁矿结构和根茎化石,灰色石灰岩隐晶质蜒科化石,各类岩石的饱和抗压强度为泥岩14.752.1MPa,砂质泥岩15.769.8MPa,即为稳定性底板,生产中易于维护和管理。 三、地层综合柱状 地层情况见地层综合柱状图见附图1(略)。 第四节 地质构造 一、断层 矿区内受一系列北东向断层切割及次一级皱曲影响,构造极为复杂。而在二号井开采范围内,构造较为简单,总体为一向西北的单斜构造。除F3断层作为深部境界处,无其它断层。 二、褶曲 该工作面地质构造为单斜构造,地质走向为40o50,倾向为310320,倾角814。 第五节 水文地质 一、C5煤顶板砂岩含水层,C6煤顶板10米范围内所含砂岩裂隙含水层组岩性为细中位砂岩,共发育39层,累计厚度10米左右。砂岩致密坚硬,裂隙不发育且多被方解石脉充填,主要以顶板淋水形式矿坑充水。该含水层补给条件差,富水性较弱。 二、工作面涌水量工作面正常涌水量为2m3/h,最大涌水量为4m3/h。 第六节 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 根据2008年瓦斯鉴定情况,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6.8m3/ta,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18m3/min,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为5.69m3/ta,绝对涌出量为0.98m3/min,属于低瓦斯矿井。根据相邻工作面和掘进巷道预计,该工作面相邻对瓦斯涌出量为6.8m3/ta,绝对涌出量为1.18m3/min,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5.69m3/ta,绝对涌出量为0.98m3/min,属低瓦斯工作面,但按高瓦斯工作面管理。 地质建议 1、在回采过程中经过断层及其破碎带时,要加强工作面及回风巷的瓦斯检查,预防瓦斯大量涌出,工作面的液压支柱要加固加牢,对压力增大地段要加密支护,顶板采空区采用大荆笆背严背实。 2、顶板冒顶部分用圆木背牢架实,采空区大面积不垮落地段强制放顶,防止大面积垮落。 3、工作面每推进20m探测顶底板煤层厚度,推断工作面煤炭准确储量和回采率。 4、对工作面底板涌水地段应及时疏通水沟,将水流到临时水仓并及时排出,记录该地点的涌水量。 5、夹矸地段和薄煤带图纸上做出准确记录。 第七节 储量及服务时间 该工作面走向长100m,倾向长90m,平均煤厚1.2m,煤层密度为1.4t3/m,工业储量为1.5万吨,可采储量为1.36万吨,工作面服务时间4个月。 第二章 采煤方法 该工作面煤层平均厚度为1.2m,煤层倾角10左右,顶板易垮落,采用单一走向壁式采煤法。 第一节 巷道布置 大山脚煤矿分为南北两个采区,南采区的平井为全矿的运输井,南北采区各自有运输巷,两采区各用一个进风和回风井。 110504作面巷道布置图见附图3(比例12000)(略)。 第二节 采煤工艺 该工作面用爆破落煤和放顶煤工艺,其工艺过程为工作面分成三段,一段在一个班内工艺流程为打炮眼→移置输送机→爆破落煤→挂顶梁→修理歪扭棚→打铰接顶梁支护顶板→人工装煤→刮板输送机装煤→升单体液压支柱,同时工作面另一段进行工作为派人回柱放顶,打眼注水,打炮眼,下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