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浆浓度及其检测.docx
矿浆浓度及其检测 一、浓度的概念 矿浆浓度是指矿浆中固体矿粒的含量。矿浆浓度通常有三种表示方法(1)、固体含量百分数()表示矿浆中固体重量(或体积)所占的百分数。矿浆浓度用体积表示比用重量表示更准确些,但为了计算方便,通常采用的是重量表示法。(2)、液固比表示矿浆中液体与固体重量(或体积)之比。液固比又称稀释度。(3)、固液比表示矿浆中固体与液体重量(或体积)之比。固液比又称矿浆稠度。 1、重量百分浓度R 利用矿浆和固体进行计算 R [Q/(Q+W)]100 ( Q/G)100 (1) 式中 Q 矿浆中固体重量,克; W 矿浆中液体(水)的重量,克; G 矿浆重量,克。 此法测定浓度比较精确,适用于现场流程考查、实验室各种小型选矿试验对各作业浓度的测定。但矿浆需要进行干燥,时间长、耗电多,适应不了现场调节工艺流程的及时要求。 2、利用矿物和矿浆比重进行计算,其公式为 R [δ(δn-1)/δn(δ-1)]100 (2) 式中 δ矿物比重;一般可根据不同选别作业的矿物,实验室预先测出其比重。 δn矿浆比重。 二、矿浆浓度的测定 磨矿分级作业的产品细度与浓度有密切的关系,浓度的变化导致细度的改变。因此对磨矿分级作业浓度的检查与控制,是十分必要的,它将有助于磨矿效率和选别指标的提高。 选矿厂检查矿浆浓度,通常采用浓度壶进行测定。具体做法是 (1)先校正台秤(或粗天平)的零点; (2)检查空浓度壶的重量与体积,是否与所查浓度壶表相符; (3)按照取样规定,用取样勺采矿浆试样,小心谨慎地将所采样品倒入浓度壶中,在倒入过程中轻轻地摇动取样勺,不使矿浆沉淀,并将勺中矿浆全部倒入壶中,直到浓度壶溢流口有矿浆流出时为止。待溢流口矿浆停止流动时用食指捂住溢流口,以防壶中矿浆流出; (4)用抹布将浓度壶外壁揩净,在秤盘上进行称重; (5)根据称得的壶加矿浆总重量,即可在浓度表上查出矿浆浓度。 五、矿浆浓度表的编制 人工测定矿浆浓度,一般采用间接法,即先测矿浆比重,间接算 出矿浆的浓度。具体做法是先称量一定容积(用浓度壶)的矿浆试样,即可算出矿浆比重;矿石比重经过测定是已知的,根据公式(2)即可算出被检查矿浆的浓度。 由于检查浓度是经常性的检验工作,为了适应调节工艺及时的要求,省去现场每次测定浓度的计算工作,方便操作,有利于及时调整浓度。选矿厂一般都根据入磨的矿石比重,针对容积一定,重量已知的浓度壶,算出某一矿浆重量下的浓度。即将不同矿浆重量G,换算成不同的矿浆浓度R,然后制成一一对应的表格,通称为矿浆浓度查对表。 选矿厂常用的浓度壶容积有1000毫升、500毫升、250毫升等。为了浓度和细度的测定尽可能准确,对于粒度组成较不均匀的矿浆,如球磨排矿可采用500-1000毫升的浓度壶进行测定;对于粒度组成较均匀的矿浆,如分级机或旋流器的溢流的矿浆,可用250-500毫升的浓度壶进行测定。 但为了方便,现场一般都统一采用同一种浓度壶。 编制浓度表必须知道的三种要素是矿石比重δ、浓度壶容积V和浓度壶重量q。 利用不同的矿浆浓度,算出固体重量,其计算公式为 R [Q/(Q+W)]100 {Q/[Q+(V-Q/δ)]}100 (3) 式中 V 浓度壶容积,毫升; 其它各符号代表的意思同前。 根据公式(3)可以算出在不同的矿浆浓度下,相应的固体 重量,列成表所示的矿浆浓度查对表。 矿浆浓度查对表 浓度() 壶加矿浆重(克) 固体重量(克) 浓度()壶加矿浆重(克)固体重量(克) 9 465.0 23.85 17 479.9 47.59 10 466.8 26.68 18 481.9 50.75 11 468.6 29.55 19 483.3 53.95 12 470.4 32.45 20 486.0 57.20 13 472.3 35.40 21 488.1 60.50 14 474.2 38.38 22 490.2 63.84 15 476.1 41.41 23 492.3 67.24 16 478.0 44.48 24 494.5 70.68 注表中数值是在浓度壶容积为250毫升、浓度壶重量为200克、矿石比重为2.70时计算得来的。 (实际应用时“固体重量”一栏也可以不用。) 附浓度壶的结构构造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