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图件处理.doc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技术实训指导书 综合实训四 地质灾害图件处理 一、目的 通过实习,让学生熟悉用MAPGIS编制地灾评估的相关图件的全过程及基本方法,了解通过坐标点投影工作区的方法。了解地灾评估报告的结构和大体内容。 二、内容 采用MAPGIS完成一个地灾评估中的交通图、水系图、构造图及评估图的绘制。通过MAPGIS的投影变换完成评估区的生成,并计算其面积。掌握地灾评估报告的结构和内容。 三、操作步骤 1、水系图绘制图幅、河流、水域,如图4-1所示 图4-1水系图结构 2、交通图绘制大范围的交通情况(全国或全省的交通)、小范围的交通情况(地区性的交通)、注意道路图例的对应。如图4-2所示 图4-2交通图结构 3、构造图绘制绘制对应区域的地质构造,通过拓扑造区完成区域的输入,注意图例的对应。如图4-3所示结构 图4-3构造图结构 4、评估图绘制,分主图、评估表、图例、剖面图、图签、图框几部分。如图4-4所示结构 图4-4评估图结构 主图中包含了交通、水系、构造等。 图例表示主图中图的元素 剖面图根据主图中的剖面线生成剖面图 图签表示制图单位的情况 5、通过投影变换中的“用户文件投影”把GPS或是测量等方法获得的工作区的拐点坐标投影到主评估图中,并计算其面积。例如表4-2所示 表4-2拐点坐标 拐 点 X Y 经度 纬度 拐1 35395726 2606654 10358′43″ 2333′26″ 拐2 35395699 2606481 10358′43″ 2333′20″ 拐3 35395392 2606453 10358′32″ 2333′19″ 拐4 35395297 2606928 10358′28″ 2333′34″ 拐5 35395339 2607125 10358′30″ 2333′41″ 拐6 35395572 2606921 10358′38″ 2333′34″ 拐7 35395579 2606825 10358′38″ 2333′31″ 拐8 35395559 2606713 10358′37″ 2333′27″ 矿区面积 0.136km2 6、评估图中还应该包含评估表 评估表中应该根据主图中的评估区域,对这些区域进行评估说明地理情况、现状、预测、结论。如表4-1所示 表4-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表 危险性分区 Ⅱ Ⅲ 区段范围及特征 矿区征地范围及矿区西侧评估区,面积0.08km2,占总评估区面积的28.6。区内地形简单,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良好,构造简单,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简单。 除矿区之外的大部分评估区,面积0.2 km2, 占总面积的71.4。区内地形简单,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良好,构造简单,人类工程活动一般,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简单。 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 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Ⅱ) 地质灾害危险性小(Ⅲ) 现状评估 已查明地质灾害点有崩塌2处,不稳定边坡2处,目前稳定性均较差,在工程活动及其它自然因素的影响下容易失稳,对矿业活动中人员及设备产生危害的可能性中等,危害程度中等。 无滑坡、泥石流、崩塌、不稳定边坡、地面沉降及地裂缝等现状地质灾害。 预测评估 工程建设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中等,引发、加剧崩塌、不稳定边坡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中等。 工程建设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小,引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 综合评估 区内地质灾害较为发育,工程建设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中等,引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中等,危险性中等,但可以采取措施予以处理。建设用地适宜性等级为基本适宜。 区内地质环境复杂程度简单,现状地质灾害发育程度为弱发育,工程建设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小,引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建设用地适宜性等级为适宜。 7、完成地灾评估报告。大体结构如下所示 前言1 一、任务由来1 二、评估工作依据1 三、主要任务和要求2 第一章 评估工作概况 2 一、拟建工程概况2 二、以往工作程度2 三、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4 四、评估范围和级别的确定5 第二章地质环境条件5 一、气象、水文5 二、地形地貌6 三、地层岩性6 四、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7 五、工程地质条件8 六、水文地质条件10 七、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0 第三章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11 第四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13 一、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 13 二、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 14 第五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14 一、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与量化指标的确定 14 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 15 三、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估 16 四、防治措施 16 结论与建议 17 一、结论 17 二、建议 17 通过以上完成的图件以及报告,再加上相关的一些照片说明就构成了整个地灾区域的评估图,或是某个地区的矿产开发图。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