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应急救援预案与抢险救灾.ppt
,煤矿应急救援预案与抢险救灾,第一部分制定预案的必要性第二部分预案编制、评审与演习第三部分煤矿抢险救灾决策,第一部分制定预案的必要性,一、我国各类事故概况二、典型案例三、制定预案的必要性四、什么是应急救援预案五、应急预案的特点,一、我国各类事故概况,建国以来21起100人以上煤矿特大事故,1.1950年2月27日,义马矿务局义洛矿老李沟井瓦斯爆炸,死亡187人。2.1954年12月6日,内蒙古包头矿务局大发矿瓦斯爆炸,死亡104人。3.1960年5月9日,山西省大同矿务局老白洞矿煤尘爆炸,死亡684人。4.1960年5月14日,四川省江津地区同华煤矿煤与瓦斯突出,死亡125人。5.1960年11月28日,河南省平顶山局龙山庙矿五矿瓦斯煤尘爆炸,死亡187人。6.1960年12月15日,四川省中梁山煤矿瓦斯爆炸,死亡124人。7.1961年3月16日,辽宁省抚顺局胜利矿火灾,死亡110人。8.1968年10月24日,山东省新汶局华丰矿煤尘爆炸,死亡108人。9.1969年4月4日,山东省新汶局潘西矿煤尘爆炸,死亡115人。10.1975年5月11日,陕西省铜川局焦坪煤矿瓦斯煤尘爆炸,死亡101人。,建国以来21起100人以上煤矿特大事故,11.1977年2月24日,江西省丰城矿务局坪湖煤矿瓦斯爆炸,死亡114人。12.1981年12月24日,河南省平顶山局五矿瓦斯煤尘爆炸,死亡133人。13.1991年4月21日,山西省洪洞县三交河矿瓦斯煤尘爆炸,死亡147人。14.1996年11月27日,山西省大同市东村煤矿瓦斯煤尘爆炸,死亡114人。15.2000年9月27日,贵州省水城局木冲沟煤矿瓦斯爆炸,死亡162人。16.2002年6月20日,黑龙江省鸡西局城子河煤矿瓦斯爆炸,死亡124人。17.2004年10月20日,河南郑煤集团大平矿突出并瓦斯爆炸,死亡148人。18.2004年11月28日,陕西省铜川局陈家山矿瓦斯煤尘爆炸,死亡166人。19.2005年2月14日,辽宁省阜矿集团孙家湾矿瓦斯爆炸,死亡214人。20.2005年8月7日,广东省梅州市大兴煤矿透水,死亡123人。21.2005年11月27日,黑龙江省龙煤集团七台河分公司东风煤矿煤尘爆炸,死亡171人。,,01-03年,我国百万吨死亡率平均为5.03,是俄罗斯的12倍,印度的16倍,美国的182倍。,国内目前的煤矿安全状况,,,二、典型案例(珠海特大火灾和厂房倒塌事故1994.6.16),棉仓安装作业,拉动电线短路,棉堆起火,工人不会用灭火器,调本市24台消防车,厂区无消防栓,3公里外取水,调邻近城市28台消防车,11小时后大火扑灭,清理阴燃棉包,现场4百多名工人,厂房倒塌,死亡93人,炸毁剩余厂房,火蔓延氧气瓶爆炸,,,,,,,,,,,,,,,2004年郑州煤业集团大平煤矿“10.20”煤与瓦斯突出及爆炸事故(死亡148人)2004年铜川煤业集团陈家山煤矿“11.28”瓦斯爆炸事故(死亡166人),事故应急管理的内涵(四个阶段),预防precaution,响应(Response),恢复(Recover),预备(preparedness),,,,,,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2)迅速控制危险源,并对造成的危害进行检验、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及程度,防止事故扩大。3)做好现场清洁,消除危害后果。4)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的主要内容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2)应急救援预案(计划)3)应急培训和演习4)应急救援行动(响应)5)现场清除与净化6)事故后的恢复和善后处理,三、制定预案的必要性,重特大事故频繁发生、渴望安全健康的生活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是绝对的事故损失降低至6减轻民事、刑事责任提高政府或公司的形象,四、什么是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预案是针对具体设备、设施、场所或环境,在安全评价的基础上,评估了事故形式、发展过程、危害范围和破坏区域的条件下,为降低事故造成的人身、财产与环境损失,就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机构和人员,应急救援的设备、设施、条件和环境,行动的步骤和纲领,控制事故发展的方法和程序等,预先做出的、科学而有效的计划和安排。,应急预案分类分级,1.按责任主体分政府预案(场外预案)生产单位预案(场内预案)2.按行政属性分级国家级(Ⅴ)省级(Ⅳ)地(市)级(Ⅲ)县(市、社区)级(Ⅱ)企业级(Ⅰ),3.按对象范围分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预案临时单项预案4.按事故和灾害类型分火灾事故预案爆炸事故预案核事故预案地震事故预案洪水与海啸事故预案,应急体系建设,五、应急预案特点,复杂性权威性技术性时新性程序性,第二部分预案编制、评审与演习,一、预案编制(一)、文件体系构成(二)、编制流程(三)、核心要素二、预案评审三、应急演习,一、预案编制,(一)、文件体系构成,二级文件程序,一级文件总预案,三级文件说明书,四级文件应急行动记录,管理政策、预案目标、应急组织和责任,覆盖准备、应急、恢复及训练各阶段和各部门,具体行动目的和范围,方案,流程表及具体描述,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程序中特定细节及行动方案说明,责任及任务说明设备使用说明等,行动期间通讯、人员出入现场、政府报告、监测数据等,注总预案中不提细节区别标准是全体还是部门读者需要了解。,(二)、编制流程,目的,人员,现状,编制,批准,修订,预案危险能力,多灾单独,领导成员,,,,,,编制小组,收集资料,合适类型,(三)、核心要素,,,应急策划,明确预案对象全面评价事故类型、性质、范围、分布与后果分析应急力量与资源清楚法律法规依据,,危险、危害因素分六大类(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1992))1)物理性危害危险因素2)化学性危害危险因素3)生物性危害危险因素4)心理生理性危害危险因素5)行为性危害危险因素6)其他危害危险因素,,重大危险源分为七类(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资源分析,要点,需要现有(人力、设备、供应)增加合理利用,,,法律法规要求,要点,国家、政府和行业适合于本单位或企业的遵守与否,有何不足如何改进,主要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法对应急预案的规定负责人重大危险源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备案重大事故时,负责人抢救政府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安全规程(2004版),,事故现场指挥机构,应急指挥机构,支持保障机构,媒体机构,信息管理机构,协调应急组织各个机构运行和关系,负责事故现场应急的指挥工作、人员调度、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应急物质资源和人员支持的后方保障,安排媒体报导、采访、新闻发布会,信息管理、信息服务,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应急救援系统的组织机构,机构与职责,应急准备,分析紧急状态和确定相应报警级别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与企业外应急反应人员、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直接监察应急行动人员的行动保证现场和企业外人员安全协调后勤方面以支援反应组织,企业应急总指挥职责,准确判定事故信息过滤错误报警,接警,接警与通知,制定接警与通知程序,保证迅速、准确了解并通知事故信息,救援行动信息通知政府及上级部门,触警,分警,通知,,,,明确事故地点、类型、范围初步分析事故形势,准确地将事故信息通报给相关机构和人员,指挥与控制,必须有人对紧急情况负责。指挥与控制指在紧急情况下的资源管理、信息分析和决策系统。应制定指挥、协调和决策程序,保证统一指挥,警戒与治安,建立警戒区域,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保障救援交通畅通,避免不必要伤亡,公共关系,统一发布媒体信息协调外部机构技术、人员、物质、设备等公安保安部门公众咨询处理社会服务家属援助等,应急人员安全,优先考虑应急救援人员人身安全安全预防措施个体防护设备现场安全监测撤离条件与程序,抢险救灾,控制事故发展,防止蔓延扩大积极营救受害人员预备充分的抢险器材与物资周密安排现场指挥,企业应急预案格式与内容,1.简介1.1目的1.2职责2.依据的法律法规2.1国家法律法规2.2地方政府法规3.概念与定义4.范围和适应性4.1企业概况4.2适应性,5.操作的概念6.应急分级6.1预警6.2现场应急6.3全体应急7.指挥与控制7.1最初应急组织7.2全体应急反应组织8.应急行为8.1最初应急反应8.2全体应急反应,9.应急能力9.1设施9.2设备9.3应急电力和物资10.防护行动10.1企业内10.2企业外11.通报和通讯联络11.1现场11.2企业外11.3公共信息,12.保持应急反应能力12.1应急预案培训和教育12.2救灾训练与演习12.3通讯演习12.4预案和程序复检13.恢复和重新进入13.1恢复13.2重新进入,附录A应急程序一览表,应急程序ERP-110,紧急情况的通报最初发现人批准应急总指挥日期安全经理日期1.0目的7.0附件,,,,,,,xx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组织领导第三章应急救援体系第四章应急救援措施保障第五章奖惩第六章附则,xx煤电股份有限公司xx煤矿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组织领导第三章应急救援体系第四章应急救援措施保障第五章后事处理第六章预案的贯彻、学习、演练和修订第七章奖惩第八章附则,附件1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汇报及应急救援人员通知程序图附件2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附件3井下火灾应急救援预案附件4矿井停风应急救援预案附件5严重顶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附件6提升运输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附件7矿井大范围停电事故应急预案附件8矿井重大水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附件9瓦斯燃烧应急救援预案附件10地面火灾应急救援预案附件11易燃易爆物品、压力容器爆炸应急救援预案附件12其它人为或自然因素导致的重大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二、预案的评审,(一)、评审方法与程序(二)、评审主要内容,(一)、评审方法与程序,内部评审外部评审同级评审上级评审政府评审,评审方法与程序,(二)、评审主要内容,1.0初始事故信息2.0发布页3.0权力与职责4.0目录5.0术语和定义6.0危险分析7.0运行机制8.0使用说明9.0修改记录10.0报警11.0接警12.0指挥与控制13.0通讯,14.0资源管理15.0医疗救助16.0抢险救灾人员安全17.0抢险与救援18.0执法19.0事态评估20.0文件化和追踪调查21.0应急预案测试和更新22.0培训,应急救援预案评审检查表01基本要求,应急救援预案评审检查表(02危险辨识、风险评价与事故预防,应急救援预案评审检查表(03应急指挥与控制,应急救援预案评审检查表(04应急反应机构,应急救援预案评审检查表(05监测、报警与通讯联络,应急救援预案评审检查表(06应急关闭程序,应急救援预案评审检查表(07应急设备与企业外援助,应急救援预案评审检查表(08疏散与警戒,应急救援预案评审检查表(09应急培训、训练和演习,应急救援预案评审检查表(10重新进入和恢复,三、应急演习,1、应急演习的必要性2、应急演习类型3、演习过程,一、应急演习的必要性,法律责任发现问题程序与方针之间的距离预案中相互矛盾之处预案、程序修订与改进之处确认资源充分性检验培训效果增强能力明确责任与角色公众的支持团队精神,二、应急演习类型,1、桌面演习2、功能演习3、全面演习,按规模分,演习过程,准备阶段,演习阶段,后续阶段,,,焦急等待的亲人们,准备下井抢险用的器材,时刻待命的救护队,事故井口冒着浓烟,救援人员在抢救矿工,第三部分煤矿抢险救灾决策,瓦斯爆炸事故抢险救灾决策外因火灾事故抢险救灾决策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抢险救灾决策矿井突水事故抢险救灾决策,一、瓦斯爆炸事故抢险救灾决策,触警-接警-分警-报警侦察与迅速抢救遇险遇难人员灾害的控制与消除恢复,指挥要了解掌握和分析判断的主要内容,●了解(询问)的内容主要有爆炸地点及其波及范围;人员分布及其伤亡情况;通风情况;灾区瓦斯情况;是否发生了火灾;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情况。,,●分析判断的主要内容有⑴通风系统的破坏程度可根据灾区通风情况和风机房水柱计读数变化情况作出判断。读数增大说明灾区内巷道冒顶垮落,通风系统被堵塞。读数减小说明灾区风流短路。⑵是否会产生连续爆炸若爆炸后产生冒顶,风道被堵塞,风量减小,继续有瓦斯涌出,并存在高温热源,则能产生连续爆炸;⑶能否诱发火灾;⑷可能的影响范围。,作出下列决定,并下达相应命令,⑴切断灾区电源。灾区有水淹危险时,应视具体情况而定;⑵撤出灾区和可能影响区的人员;⑶向上级汇报并召请救护队;⑷成立抢救指挥部,制定抢救方案;⑸保证主要通风机和空气压缩机正常运转;⑹保证升降人员的井筒正常提升;⑺清点井下人员、控制入井人员;⑻矿山救护队到矿后,按照救灾方案部署救护队抢救遇险人员、侦察灾情、扑灭火灾、恢复通风系统、防止再次爆炸;⑼命令有关单位准备救灾物资,医院准备抢救伤员。,处理爆炸事故的一般方法和措施,(1)选择最短路线,以最快的速度到达遇险人员最多的地点进行侦察、抢救。(2)恢复灾区通风。严防恢复通风过程中发生再次爆炸。(3)清除灾区巷道的堵塞物。(4)扑灭爆炸引起的火灾。(5)发生连续爆炸时,利用两次爆炸的间隔时间进行。,,(6)最先到达事故矿井的小队,担负抢救遇险人员和灾区的侦察任务。(7)恢复通风设施时,首先恢复主要的最容易恢复的通风设施。,二、外因火灾事故抢险救灾决策,触警-接警-分警-报警侦察与迅速抢救遇险遇难人员迅速直接灭火,将火灾消灭于初期火势发展后的灾害控制与消除恢复,矿井火灾时火风压引起风流逆转的判别,,,防止风流逆转的技术措施,减小R外。措施打开回风巷调节风门,增大R内。措施在火源上风侧挂风帘、打临时板闭等。使排烟通道畅通,提起风硐中的闸板门等。降低h内。措施尽快直接灭火,阻止火势发展等。提高或保持h外。不能随意停主要通风机。,火灾时风流控制基本要求,保证灾区和受威胁区内人员安全撤退,有利于救人;防止火灾扩大,创造接近火源直接灭火的条件,有利于灭火;避免火灾气体达到爆炸浓度,避免瓦斯通过火区,防止瓦斯煤尘爆炸;防止出现再生火源和火烟逆退;防止火风压造成风流逆转。,扑灭火灾的方法,直接灭火法用水灭火用化学灭火器或干粉灭火器灭火高倍数泡沫灭火惰气、氮气灭火岩粉、砂子等其他方法灭火隔绝灭火法综合灭火法,三、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抢险救灾决策,触警-接警-分警-报警井下停电与撤人侦察与迅速抢救遇险遇难人员灾害控制与消除恢复,指挥人员应果断作出的决策,(1)是否停电应根据井下实际情况决定(规程第531条,2004版)。(2)撤出灾区和受威胁区的人员。(3)派人到进、回风井口及其50m范围内检查瓦斯、设置警戒,熄灭警戒区内的一切火源,严禁一切机动车辆进入警戒区。(4)派遣救护队佩带呼吸器、携带灭火器等器材下井侦察情况,抢救遇险人员、恢复通风等。,,(5)要求灾区内不准随意启闭电器开关,不要扭动矿灯开关和灯盖、严密监视原有的火区、查清突出后是否出现新火源,防止引爆瓦斯。(6)发生突出事故后不得停风和反风,防止风流紊乱扩大灾情。并制定恢复通风的措施,尽快恢复灾区通风,并将高浓度瓦斯绕过火区和人员集中区,直接引入总回风道。(7)组织力量抢救遇险人员。安排救护队员在灾区内救人,非救护队员(备有隔离式自救器)在新鲜风流中配合救灾。救人时本着先明(在巷道中可以看见的)后暗(被煤岩堵埋的),先活后死的原则进行。(8)清煤中遇瓦斯忽高忽低,瓦斯阵时增高,可采用小木板和手刨煤。只有当瓦斯降至安全浓度时,才可采用其它工具。,,(9)发现遇难者时,先仔细检查矿灯情况,随后解下矿灯。且勿乱搬乱拉,以防损坏的矿灯产生火花。(10)若灾区使用矿车,应采用水淹轨道运输,防止车轮过轨道接头产生火花。(11)制定并实施预防再次突出的措施。必要时撤除救灾人员。(12)当突出后破坏范围很大、巷道恢复困难时,应在抢救遇险人员之后,对灾区进行封闭。(13)若突出后造成的火灾或爆炸,则按处理火灾或爆炸事故进行救灾。,四、矿井突水事故抢险救灾决策,触警-接警-分警-报警迅速抢救遇险遇难人员灾害的控制与消除恢复,处理矿井突水事故的一般原则,⑴迅速判定水灾的性质,了解突水地点、影响范围、静止水位,估计突出水量、补给水源及有影响的地面水体。⑵掌握灾区范围、搞清事故前人员分布,分析被困人员可能躲避的地点,估计生存时间及救出被困人员所需的时间,以便迅速组织抢救。⑶根据突水量的大小和矿井排水能力,积极采取排、堵、截水的技术措施。,,⑷加强通风,防止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的积聚和发生熏人事故。⑸排水后进行侦察、抢险时,要防止冒顶、掉底和二次突水。⑹抢救和运送长期被困井下的人员时,要防止突然改变他们已适应的环境和生存条件,造成不应有的伤亡。,,,则发生水灾前,巷道4和5的空间体积为m3发生水灾后当水位稳定时,避难地点水位至矿井水位的高差为m,,,,则避难地点的空气体积为m3这种计算是比较精确的。详见中州煤炭1990年第2期。,,,,避难地点待救人员生存时间的估算按氧气(O2)计算h式中n人数。按二氧化碳(CO2)计算h在这两种计算中取最小值。,,,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安全,责任重大,工作伟大。让我们为确保煤矿安全生产而共同努力奋斗,请各位领导、专家指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