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汞锑矿.doc
旬阳汞锑矿位于陕西南部旬阳县境内。50年代秦岭区调队认为旬阳地区的汞锑矿很有找矿远景。1959年陕西省第一地质队在这里开展地质工作,1967年探明了旬阳公馆南矿带汞矿,探获汞储量5895t,1980年又探明了公馆北矿带汞锑矿,探获汞储量1639t。同时,在公馆矿床之东7km处还发现并勘探了比公馆汞锑矿床更大的青铜沟汞锑矿床,探明汞储量7257t。目前,在旬阳地区已累计探明汞储量达1.47多万t,还有一些矿床点可供进一步勘查探获储量,已构成超大型汞锑矿田规模。 旬阳汞锑矿田位于秦岭褶皱系南秦岭印支冒地槽褶皱带东段南部。矿田范围,西起小岭,东至竹筒沟,长达26km,北自洛河,南抵高花沟,宽10km,总面积260km2。矿田由2个特大型汞锑矿床公馆和青铜沟矿床,汞为特大型,锑为中型和6个小型汞锑矿床落驾、大寨子、青竹沟、石庙沟、大槽、砂铜沟矿床以及10多个矿点所组成。含矿岩系以下泥盆统公馆组为主,中泥盆统石家沟组次之。含矿层以白云岩为主,灰岩中亦见矿化。矿田成矿受公馆-回龙背斜、罗家沟-柳树沟断裂、竹筒河-马家沟断裂的控制。矿体成群产于主断裂交汇地段的羽毛状裂隙之中,矿化呈充填状、细脉状产出。 公馆汞锑矿床位于旬阳县城北北西30km处,赋存于下泥盆统公馆组白云岩中,其次是中泥盆统石家沟组生物灰岩夹白云岩里。矿体呈脉状分布于罗家沟-柳树沟断裂与竹筒河断裂夹持区内。主要矿化充填于南北向羽状裂隙中,矿体成群出现,构成东西向聚矿带。在公馆-落驾背斜北翼为汞矿,南翼以锑汞为主,陈家湾-塌洞沟、板凳坡-大青沟构造之间变形强烈区以锑矿为主。矿床以盲矿体居多,小矿体有数百个。其中较大的矿体有58个,矿体长数米~800m,厚度0.5~5m,一般延深大于延长2~3倍。矿石以单汞型为主,汞锑混合型次之,锑矿较为少见。主要矿石矿物有辰砂、辉锑矿和少量闪锌矿、方铅矿等。矿床品位汞0.3~0.4,锑1.44~1.62,金0.14~10g/t。矿床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碳酸盐化、重晶石化。矿床类型属碳酸盐岩型“沉积再造”矿床,但也有认为属“多源热液”型矿床。 青铜沟汞锑矿床位于旬阳县城北北东30km,在公馆矿床的东边7km处,赋存于下泥盆统公馆组白云岩中,受罗家沟-柳树沟断裂制约。矿化充填在断裂上、下盘的次级裂隙及层间裂隙里。矿体呈细脉带产出,成群分带,近东西延伸,以盲矿体为多数,共有大小矿体122个。其中主矿体3个,长19.86~400m,厚0.29~6.58m,延深大于延长。主要矿石矿物为辰砂,其次为辉锑矿,矿石类型以单汞型为主,局部有汞锑混合型。平均品位汞0.48,锑1.67。围岩蚀变有硅化、碳酸盐化、重晶石化。矿床类型属碳酸盐岩型“沉积再造”矿床,成矿期为燕山期。 汞锑矿石 旬阳汞锑矿 旬阳县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汞、锑、铅、锌、金、铜、锰、镁、铁、毒重石、重晶石、白云石等39种,其中汞锑矿为全国特大型矿床,保有储量近15万吨,居全国之首,被誉为“中国汞都”;铅锌矿床绵延百余里,远景储量200万吨以上;磁铁矿远景储量1.6亿余吨。 汞是在常温下唯一呈液态的金属,又名称水银,银白色,比重13.546,熔点-38.87℃,沸点357℃。汞能与许多金属形成合金,称为汞齐。 汞由于有特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因此广泛用于化学、电气、仪表及军事工业等。此外,还用作原子核反应堆的冷却剂和防原子辐射材料,也用于提取有色金属,用混汞法提取金和从炼铅的烟尘中提取铊以及用于提取铝,在医药方面也有一定的用途。 汞的产品主要是汞和辰砂。我国汞矿以产汞为主。辰砂用于化工、医药等方面。由于辰砂色泽艳红、美丽,粒度大者称珠宝砂,因此含辰砂的叶蜡石俗称“鸡血石”,均系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