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煤层气开发现状.pdf
第3 6 卷第5 期 2 0 0 8 年5 月 煤炭科学技术 C O A L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V o l - 3 6N o .5 M a v2 0 0 8 澳大利亚煤层气开发现状 石智军,董书宁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陕西西安7 1 0 0 5 4 摘要为了改善煤矿的安全生产状况,获取洁净能源,煤层回采前必须降低吨煤的瓦斯含量。澳 大利亚通过研制相关设备、仪器,采用煤矿井下和地面抽放相结合的方法,有效降低了煤层瓦斯含 量。在地面瓦斯抽放钻孔的施工中,采用对接井设计是提高地面瓦斯抽放的有效方法。通过抽放, 煤层回采前,瓦斯降到9m 3 /t 以下,二氧化碳含量降到5m 3 /t 以下,并结合地面采空区抽放以及 煤矿井下风排瓦斯,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2 0 0 4 - - 2 0 0 5 年,澳大利亚采煤业的百万吨死亡率降为 零。地面瓦斯抽放对接井的设计与施工方法值得学习和借鉴,以提高我国地面瓦斯抽放的效率,降 低抽放成本。 关键词澳大利亚;煤炭;煤层气;抽放 中图分类号T D 7 1 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0 2 5 3 2 3 3 6 2 0 0 8 0 5 0 0 2 0 0 4 P r e s e n ts t a t u so fc o a lb e dm e t h a n ed e v e l o p m e n ti nA u s t r a l i a S H IZ h i j u n ,D O N GS h u n i n g X i a nR e s e a r c hI n s t i t u t e ,C h i n aC o a lR e s e a r c hI n s t i t u t e ,X i a n7 1 0 0 5 4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I no r d e rt oi m p r o v et h es a f e t yp r o d u c t i o nc o n d i t i o n si nc o a lm i n ea n dt oo b t a i nc l e a ne n e r g y ,t h eg a sc o n t e n tp e rt o no fc o a l s h o u l db er e d u c e db e f o r et h es e a mm i n i n go p e r a t i o n .A u s t r a l i ah a de f f e c t i v e l yr e d u c e dt h eg a sc o n t e n to fs e a mw i t ht h er e s e a r c ha n dd e v e l - o p m e n to fr e l a t e de q u i p m e n t ,i n s t r u m e n t s .鹊w e l la st h eu n d e r g r o u n da n ds u r f a c eg a sd r a i n a g ec o m b i n e dm e t h o d .D u r i n g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t h es u r f a c eg a sd r a i n a g eb o r e h o l e s ,t h ea p p l i c a t i o no fb e r e h o l ec o n n e c t i o nd e s i g nW a st h ee f f e c t i v em e t h o dt oi m p r o v et h es u f f a c eg a s d r a i n a g e .W i t ht h eg a sd r a i n a g eo p e r a t i o nb e f o r et h es e a mm i n i n go p e r a t i o n .t h eg a sc o n t e n tw 鹊r e d u c e db e l o w9m 3 /ta n dt h ec a r b o nd i - o x i d ec o n t e n tW a sr e d u c e db e l o w5m ’/t .I nc o m b i n a t i o nw i t ht h es u r f a c eg a sd r a i n a g ef r o mu n d e r g r o u n dg o a t “ a n dt h eu n d e r g r o u n dv e n t i - l a t i o nt od r a i ng a s ,as a f e t yp r o d u c t i o no ft h em i n e sw a se n s u r e d .F r o m2 0 0 4t o2 0 0 5 ,t h ef a t a l i t yr a t ep e rm i l l i o nt o nc o a li nA u s t r a l i ac o a l i n d u s t r yW a sz e r o .T h ed e s i g na n dc o n s t r u c t i o nm e t h o do ft h ec o n n e c t e db o r e h o l ef o rt h es u r f a c eg a sd r a i n a g ei sv a l u ef o rU St ol e a r na n dt o b er e f e r e n c e dt oi m p r o v et h es u r f a c eg a sd r a i n a g er a t ea n dt or e d u c et h eg a sd r a i n a g ec o s ti nC h i n a . K e yw o r d s A u s t r a l i a ;c o a l ;c o a lb e dm e t h a n e ;d r a i n a g e 近年来,随着能源供应日趋紧张和大气污染问 题逐渐突出,人们对煤矿开采带来的瓦斯问题的关 注程度在不断增强。煤层瓦斯不仅给煤矿开采带来 安全隐患,其排人空气所引起的温室效应也影响着 人类生存的环境,所以人们一直在努力使瓦斯变成 洁净能源并加以利用。我国不仅是煤炭生产大国, 而且也是煤炭消费大国,我国的煤炭瓦斯含量很 高,这不仅引起国家各部门的重视,也引起世界其 他煤炭生产国的关注。近年来,澳大利亚由于自身 煤炭生产水平的提高,加上在澳大利亚从事开采业 中华人的作用,澳大利亚对我国的煤层气开发一直 比较重视,有关单位和我国的相关单位或政府组织 签订协议,共同开发我国的煤层气市场。因此有必 2 0 要对澳大利亚本身的煤层气开发技术加以了解,以 便在我国的煤层气开发中借鉴,取得较好的技术效 果和经济效益。 1 澳大利亚的煤炭工业 澳大利亚是世界第4 大煤炭生产国和世界上最 大的煤炭输出国。其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靠近大洋 的东澳和西澳地区。资料表明,澳大利亚已确定的 煤炭资源量有7 7 亿t ,属低灰、低硫、高发热量的 优质煤,灰分的质量分数为6 %~1 7 %,硫的质量 分数为0 .3 %一0 .8 %。澳大利亚煤炭工业主要集 中在东澳的新南威尔士州和昆士兰州,全国现有开 采煤矿1 0 5 个,地下和露天开采几乎各占一半,新 万方数据 石智军等澳大利亚煤层气开发现状2 0 0 8 年第5 期 南威尔士州的地下开采矿为3 2 个,露天开采矿为 2 4 个;昆士兰州的地下开采矿为1 3 个,露天开采 矿为3 1 个。除优质的煤炭资源外,澳大利亚拥有 世界先进的煤炭生产技术装备和很高的生产效率。 煤矿机械化程度已达到1 0 0 %。2 0 0 5 年澳大利亚的 煤炭产量为3 亿t ,从业人员人均年产量为1 36 3 5 t 。一般情况下,实行一矿一面采煤。工作面宽度 为2 5 0 3 5 0m ,最大宽度4 0 0m ,而工作面长度为 20 0 0 ~30 0 0m 。 在澳大利亚,煤层本身的瓦斯含量为1 ~1 7 m 3 /t ,而一氧化碳的含量很低。就井工开采煤矿瓦 斯排放而言,5 9 %的瓦斯为井下通风排放,2 0 %的 瓦斯为地面或井下钻孔预抽,2 1 %的瓦斯为采空区 钻孔抽放。一般要求瓦斯的钻孔预抽期为6 个月。 对于采煤而言,甲烷的含量要降到9m ’/t 以下, 二氧化碳的含量要降到5n 1 3 /t 以下才允许开采。 在澳大利亚,地面预抽瓦斯工作开展得较好,但也 有利用高位钻孔和顺层钻孑L 预抽瓦斯的。在采空区 钻孑L 抽放瓦斯方面,一般钻孔布置在回风巷位置, 间距2 0 0m 左右。抽出的瓦斯有5 0 %被用来发电 或通过管道送到最终用户而利用,未被利用的 5 0 %则被燃烧掉,以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由于技术的进步和采煤的机械化,也使澳大利 亚成为世界上采煤业安全状况最好的国家,其中百 万吨死亡率1 9 9 7 年为0 .0 2 ,2 0 0 4 - - 2 0 0 5 年为零。 2 煤层气地面开发井的设计与施工 在澳大利亚,煤层气地面开发井的设计采用了 地质导向井的施工方法,而不是采用石油上施工羽 状分支孔的施工方法。施工这种瓦斯抽放井时,首 先在预抽工作面的合适位置施工一口垂直井,并将 煤层孔段扩大到1 .5 ~2 .0m ,然后下人筛管,筛 管和扩大了的井壁之间填人砾料。这种垂直井的井 身结构如图1 所示。垂直井施工结束后,沿工作面 方向向这口垂直井打中曲率半径 曲率半径2 0 0m 左右 的定向井,进入煤层后沿煤层钻进,快接 近垂直井时在垂直井的煤层孔段放入电磁信号源, 装在水平孔定向钻具前端的导向系统接收其信号, 测量水平孔的钻孔轨迹,并测出水平孔的钻孔轨迹 和垂直井扩大段的相对位置和距离,指导水平孔的 定向钻进,确保水平孔在煤层扩大段和垂直井对 接。由于采用先进的导向钻进系统和垂直井煤层段 孔径扩大,所以相对而言,2 口井较容易对接。如 果一次未能贯通,则把水平孔中的定向钻具提离孔 底一定距离,在提离孔底的过程中,根据导向系统 接收到的电磁信号,重新精确计算水平孑L 的钻孔轨 迹各点和垂直井扩大段的相对位置和距离,然后再 在适当位置造斜钻进定向分支孔,确保水平孔和垂 直井贯通,其过程如图2 所示。正常情况下,一口 井8 1 0d 完工。 图1垂直井井身结构 图2水平孔和垂直井贯通示意 一般情况下,同方向的3 口水平井打到同一垂 直井内,水平井口距垂直井的地面距离为10 0 0 ~ 15 0 0m 。而3 口水平井,既可从一个位置施工垂 直孔段,在煤层孔段再施工3 个水平定向分支孔, 并和预先施工的1 个垂直瓦斯抽放井贯通,也能在 地面施工3 个中曲率半径的定向井和预先施工的一 个垂直瓦斯抽放井贯通。采用的方式和每个钻井公 司的施工习惯以及每个地区的地层、煤层条件有 2 1 万方数据 2 0 0 8 年第5 期煤炭科学技术第3 6 卷 关。同一工作面要打的瓦斯抽放井数根据需要确 定。如果遇到软煤地层塌孔无法钻进时,不会花太 高的代价去采煤层气。澳大利亚钻井公司使用的地 面定向钻进钻具和导向钻进系统是美国的产品和技 术。采用上述技术,某公司已在澳大利亚打了3 5 0 口煤层气开发井,且全部成功。 在澳大利亚,目前正在进行T R D 极小半径 钻进 技术的工业性试验。这项技术的关键是利 用高压水的能量来完成钻孑L 过程。施工这种钻孑L 时,首先施工一个直径不小于2 0 0m m 的垂直孔并 穿过煤层,将煤层段的孔径扩大至2m ,再用双壁 钻杆将T R D 钻具的引导柄下到扩孔位置,用液压 油将引导柄打开,使引导柄完成9 0 。的变向,而带 有高压管 耐压1 2 0M P a ,由大型绞车驱动 的喷 射头从双壁钻杆的中心下到孔底,通过引导柄,使 钻孔由垂直方向转到水平方向,再通过高压水利用 喷射头来完成碎岩成孔工作。这套装置的关键是利 用高压水的巨大能量,向前喷水,用水力切割煤层 或岩石;向后喷水则利用喷射反力推动喷射头而带 动其后的高压胶管向前运动;向侧面喷水则使喷头 产生偏斜力,从而改变钻孔轨迹的方向。经过喷射 头的水及切削下来的岩煤粉,经双壁钻杆的外环间 隙返回地面,水经沉淀后再重复利用。一个钻孔结 束后,用高压胶管将喷射头提到引导柄内,通过在 地面转动双壁钻杆使引导柄方向发生变化,从而为 同一煤层下一个钻孔的施工创造条件。装置的测量 传感器装在喷头部位,用电池供电,用电磁波传输 测量信号,整个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数据采集工作全 部由计算机监控。设备的工作水量为2 3 5L /m i n , 工作水压为8 0 9 0M P a ,孔径不小于1 0 0m m ,现 最大孔深2 3 0m ,正常钻进速度2m /m i n 。目前在 硬煤中取得了较好的使用效果,但在软煤中的钻进 效果则不理想。 3 煤矿井下瓦斯抽放钻孑L 的设计与施工 澳大利亚煤矿井下瓦斯抽放一般采用本煤层钻 孔的设计。在煤矿井下,一般设计有3 种类型的煤 层瓦斯抽放钻孔一种是为巷道掘进服务的水平定 向长钻孔,一种是为煤层回采服务的水平定向钻 孔,还有一种是为煤层回采服务的普通钻孔。为巷 道掘进服务的水平定向长钻孔一般深度较大,在可 能的情况下,尽量向深部钻进,有的孔深可能达到 2 2 10 0 0m ,以便减少巷道掘进过程中的打孔次数。 而为煤层回采服务的瓦斯抽放钻孔,无论是定向钻 孔还是普通钻孔,一般沿工作面倾向布置,为了减 少施工难度,提高工作效率,钻孔穿过本工作面和 下一条巷道,进入下一个工作面十余米后终孔,深 度在4 0 0m 左右。这类钻孔中,水平定向钻孔使用 孔底马达配D G S 导向钻进系统施工,在一个钻孔 中可以钻进几个甚至十几个定向分支孔,以满足瓦 斯抽放的需要;而普通钻孔则采用钻机动力回转钻 进方法成孑L ,钻孑L 深度也在4 0 0m 左右,以满足瓦 斯抽放需要的问距施工一组平行的直孔。 在澳大利亚,煤矿井下瓦斯抽放钻孑乙的施工一 般采用近水平全液压履带式钻机。该钻机采用全液 压动力头,油缸一链条给进,既能进行孔口回转钻 进,也能满足孔底马达定向钻进的需要。定向钻进 所需的孔底马达一般从美国进口,D G S 导向钻进 系统由澳大利亚自行研制生产。图3 为D G S 导向 钻进系统的整体连接示意。仪器外管及其两侧的无 磁钻杆材料为铍铜合金,它可以保证在受到冲击时 不产生火花,满足煤矿井下的防爆要求。该仪器所 测量的钻孔倾角、方位角、孔底马达的工具面向 角、钻孑L 轨迹的上下和左右偏差均可实时显示在导 向钻进系统的显示屏上。 钻头 l 控剑矍卜_ 一电源 图3D G S 导向钻进系统整体连接示意 目前在国内亚美大宁煤矿应用效果良好的 V L D l 0 0 0 钻机,由澳大利亚某公司设计和生产。 1 9 9 7 年该公司使用另一种钻机,在河南平顶山进 行了生产试验,但由于地质原因而以失败告终。 2 0 0 2 年,根据亚美大宁的煤矿实际,再对该钻机 进行了改造,应用于沿煤层定向钻进。在亚美大宁 特定的煤层条件下,在测斜定向仪可靠的工作性能 及孔底马达的配合下,取得成功。 4 煤层气及其抽放水的利用 澳大利亚的煤层气开发,一般由专门的煤层气 万方数据 石智军等澳大利亚煤层气开发现状2 0 0 8 年第5 期 公司进行。正常情况下,他们取得某一煤矿的煤层 气开采权后,便设计煤层气抽放井,然后由专业的 钻井公司来施工。施工完成后,将地面煤层气井及 有关煤矿抽出的瓦斯收集起来,建立供气管网,然 后批发给分销商销售或用来发电。煤矿井下瓦斯抽 放孔,一般沿煤层倾向设计,多数情况下,孔深为 3 0 0 4 0 0m ;而地面煤层气定向开发井,一般沿煤 层走向设计,孔深为l0 0 0 1 5 0 0m 。由于垂直井 的费用较低,所以多数情况下,煤层气开发商设计 垂直井,而在煤层段把孔扩大,在相应位置下人套 管或筛管后在管外下人砾料,从而保持煤层气的正 常抽放,然后下泵抽水采气,煤层气进人管道,而 抽出的水则进入井旁的小水库。尽管澳大利亚四面 环洋,但干旱少雨,所以水资源奇缺,一般情况 下,都在煤层气井旁建一个小水库,抽放煤层气时 抽出的地下水送入小水库,来满足生产、生活或灌 溉的需要。 5结 语 澳大利亚通过煤矿井下近钻孔和地面对接井抽 放瓦斯,有效地降低了煤层回采前的瓦斯含量,并 通过回采过程中采空区抽放瓦斯,结合煤矿生产过 程中的风排瓦斯,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这种地面 井下、采前采后相结合的全方位瓦斯治理方法,特 别是地面瓦斯抽放对接井的设计与施工方法、瓦斯 抽放副产品抽出地下水的有效利用,值得我们 学习和借鉴,以提高我国地面瓦斯抽放的效率,降 低抽放成本,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 1 ] 石智军,董书宁,庞海容,等.澳大利亚技术考察报告 [ R ] .西安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2 0 0 7 . [ 2 ]石智军.煤矿坑道近水平孔钻探机具与定向钻进技术 [ A ] .现代煤炭科学技术理论与实践[ C ] .北京煤炭工 业出版社,2 0 0 7 . [ 3 ] A u s t r a l i a nA r r o wE n e r g yN L .A n n u a lR e p o r t2 0 0 6 [ R ] . Q u e e n s l a n d A u s t r a l i a nA l l O WE n e r g yN L ,2 0 0 7 . [ 4 ] A u s t r a l i a nV a l l e yL o n g w a UD r i l l i n g .V a l l e yL o n g w a Ui nC t d n a [ R ] .N S W A u s t r a l i a nV a l l e yl m n g w a UD r i u i l l g ,2 0 0 7 . [ 5 ] A u s t r a l i a nC S I R O .A u s t r a l i a nC o a lI n d u s t r y [ R ] . Q u e e n s l a n d A u s t r a l i a nC S I R O ,2 0 0 7 . [ 6 ] A u s t r a l i a nA d v a n c e dM i n i n gT e c h n o l o g i e sG e n e r a lP r o d u c t s .A d v a n c e dM i n i n gT e c h n o l o g i e s [ R ] .Q u e e n s l a n d A u s t r a l i a nA d v a n c e dM i n i n gT e c h n o l o g i e sG e n e r a lP r o d u c t s ,2 0 0 6 . 作者简介石智军 1 9 5 5 一 男,陕西富平人,研究员,博 士生导师,从事地质工程和安全技术的研究及推广工作。T e l 1 3 9 0 9 2 5 4 4 3 9 .E m a i l s t h i 一2 4 2 0 2 6 3 .n e t 收稿日期2 0 0 8 - 0 1 1 2 ;责任编辑王晓珍 上接第1 9 页 发育主要受基本顶关键层控制。在导水裂隙发展 期,由于基本顶岩层上下层位拉伸裂隙并未贯通, 导水裂隙未发育至松散含水层,而在基本顶第一次 周期来压期间迅速贯通至松散含水层底部。 2 随工作面推进,覆岩导水裂隙的演化经历 导水裂隙发展期、贯通期和压实闭合期。导水裂隙 贯通期,裂隙发育较充分,为涌水溃沙高危险期。 在压实闭合期,工作面后方1 2 个周期来压步距 后,覆岩导水裂隙逐渐压实闭合。 3 如采取一定措施,如加快工作面推进速 度,使破断岩块尽快朝反方向与工作面一侧未断岩 块在断面下铰接并挤压闭合,从而可有效地防止工 作面涌水溃砂。 参考文献 [ 1 ]钱鸣高,石平五.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 M ] .徐州中国 矿业大学出版社,2 0 0 3 . [ 2 ]黄庆享.浅埋煤层长壁开采顶板结构及岩层控制[ M ] .徐 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 0 0 0 . [ 3 ]聂伟雄.浅埋煤层长壁保水开采探究[ J ] .煤矿现代化, 2 0 0 5 4 . [ 4 ]钱鸣高.缪协兴,许家林,等.岩层控制的关键层理论 [ M ]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 0 0 3 . [ 5 ]张东升,马立强.特厚坚硬岩层组下保水采煤技术[ J ] .采 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 0 0 6 1 . [ 6 ] 李鸿昌.矿山压力的相似模拟试验[ M ] .徐州中国矿业 大学出版社,1 9 8 8 . [ 7 ]崔广心.相似理论与模型试验[ M ]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 出版社,1 9 9 0 . 作者简介范钢伟 1 9 8 5 一 ,男,河南汝州人,中国矿业大 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矿山压力控制与绿色开采方向的研究。 T e l 1 3 6 5 5 2 0 3 6 9 3 ,E m a i l f g w c u m t 1 2 6 .c o r n 收稿日期2 0 0 8 - 0 1 1 8 ;责任编辑曾康生 2 3 万方数据 澳大利亚煤层气开发现状澳大利亚煤层气开发现状 作者石智军, 董书宁, SHI Zhi-jun, DONG Shu-ning 作者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54 刊名 煤炭科学技术 英文刊名CO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2008,365 被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6条参考文献6条 1.石智军.董书宁.庞海容 澳大利亚技术考察报告 2007 2.石智军 煤矿坑道近水平孔钻探机具与定向钻进技术 2007 3.Australian Arrow Energy NL Annual Report 2006 2007 4.Australian Valley Langwall Drilling Valley Longwall in China 2007 5.Australian CSIRO Australian Coal Industry 2007 6.Australian Advanced Mining Technologies General Products Ad-ranted Mining Technologies 2006 相似文献10条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吴丽壹.WU Liyi 2009年全球煤炭贸易格局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煤炭2009,353 阐述了当前国际煤炭贸易格局、世界主要煤炭生产国和出口国的煤炭生产及出口能力预期、我国煤炭进出口形势分析以及利用当前国际经济发展的 机遇,加强从澳大利亚进口煤炭的可行性. 2.期刊论文 刘振民.LIU Zhen-min 澳大利亚煤炭洗选加工一瞥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73 介绍了赴澳大利亚考察QCC资源有限公司和麦夸里洗煤厂的情况,提出了在山西省建设新洗煤厂的思路. 3.会议论文 孙玉芹 煤炭洗选技术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发展趋势 2005 在美国和澳大利亚,自1995年以来建设的新型选煤厂均采用重介质洗选工艺处理块煤、末煤;用浮选处理极细粒度煤0.15mm.而浮选柱已取代了传统 的多室式浮选装置. 4.期刊论文 L布瑞姆.郭茜 澳大利亚煤炭出口分析与展望 -中国煤炭2003,296 1澳大利亚煤炭出口优势明显但也面临挑战 2002年,澳大利亚煤炭行业的结构日趋合理化,新技术的普遍运用和煤炭生产能力的提高,使得澳大利亚2002年煤炭出口价格更具有竞争性. 5.期刊论文 课题组 澳大利亚煤炭工业 -煤炭科学技术1999,276 澳大利亚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力发展外向型煤炭工业,煤炭产量和出口量逐年上升.本文介绍了澳大利亚煤炭开采技术、生产效率、管理体制、煤 炭出口政策、吸引外资和煤层气开发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 6.期刊论文 靖士俭.Jing Shijian 澳大利亚煤炭资源开发动向与面临的问题 -中国煤炭2000,267 澳大利亚依旧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供应国.1998~1999年度澳大利亚的煤炭出口量为19690万t,比前一年增长4.7.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的增长,原有煤 矿与新建煤矿正不断设法扩大其生产能力. 7.学位论文 李春雨 NHWH型澳大利亚煤炭漏斗车的研制 2008 基于国内、外铁路既有煤漏斗车现状,以及我国批量出口澳大利亚的C32型煤炭漏斗车设计经验和运用情况,通过采用新的设计方法和新技术、试验 手段,进行结构优化,研究NHWH型澳大利亚煤漏斗车,以达到车辆自重25.4t、载重95t、自重系数0.267,提高车辆的承载能力和安全可靠性的设计目 标。 论文首先阐述了国内、外铁路煤炭漏斗车的发展现状,介绍了不同年代设计、制造的煤漏斗车的结构和参数。随着铁路货车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 艺的发展,加之车辆配件技术不断提升,铁路大轴重煤炭漏斗车的研制、开发势在必行。 从设计参数和结构的选取入手,通过对国内、外既有煤炭漏斗车的调研分析、结构优化、计算分析等,确定了该车的设计方案。 论文认为,铁路货车的设计已从单一满足强度要求发展到进行疲劳寿命预测,以提高车辆运用可靠性。论文讨论了疲劳破坏是铁路车辆主要失效形 式之一,以及设计阶段进行抗疲劳设计意义。论文在车体静强度计算、车辆动力学分析计算的基础上,基于AAR标准铁路货车疲劳寿命预测系统,利用有 限元数值分析技术,以AAR标准中各类载荷谱为依据,获得时间历程动态应力,然后以AAR标准中S-N曲线,基于Miner损伤理论计算疲劳寿命,对该车应 力状态和使用寿命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由此获得一个可靠性理想的设计方案。 最后,论文详细介绍了车体静强度试验及车辆动力试验的方法、试验过程及试验结果,并与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从计算和试验两个方面保证了该 车的设计科学、合理。从而提高车辆性能和运用可靠性,上述研究对满足我国铁路货运对新型大轴重煤炭漏斗车的发展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8.期刊论文 于文珂 澳大利亚的煤炭加工与利用技术 -中国煤炭工业2007,““7 燃煤发电量占澳大利亚发电量的80以上,这种低成本的燃料资源成为澳大利亚能源业的主导力量.但是,人们对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变暖问题日 益关注,要求通过新的途径,确保煤炭在未来的能源中继续起到应有的作用. 9.期刊论文 比塞洛斯采煤机刷新澳大利亚全国煤炭生产记录/推出“矿用防爆型干式变压器“,降低煤矿安全事故发 生率中电电气“特变“荣获“十佳煤炭安全设备企业“奖/宜禾职业装让科技关怀生活的细节 -中国煤炭 2008,344 10.期刊论文 孙玉芹 煤炭洗选技术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发展趋势 -山西焦煤科技2004,““11 本文将对过去15~20年期间选煤技术的发展趋势,包括原煤预先脱泥、旋流器参数结构、脱水、脱介、介质回收、检验、监测系统控制,和在该技术 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作一介绍. 引证文献1条引证文献1条 1.徐凤银.李曙光.王德桂 煤层气勘探开发的理论与技术发展方向[期刊论文]-中国石油勘探 20085 本文链接 授权使用黑龙江科技学院hljkjxy,授权号0f5fe064-55e0-4356-87e2-9e11013294bb 下载时间2010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