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煤与渣油共处理制高等级道路沥青的研究.pdf
收稿日期“ “ 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8 7 A B C2 D 8 8 EFG H O OC J E C C F F E H J I E C G H E D P F E J DF E N D B QC D E P K F H E G P I E J C I E H KRI E I DF E C I 差减法 S E 共处理反应 共处理反应在体积为FO的高压釜中进行E在 反 应釜中加 入一定比例的煤 和 渣 油T加 样 量 为 F I IU E在室温下加压至一定压力后T开始升温T并 在预定温度下恒温一小时E在升温和恒温过程中T 搅拌速度设定为P I IV 6 WX Y E反应完毕后T从加热器 中提出反应釜T用电扇吹风冷却至室温E然后T放出 气体T釜内产物用甲苯洗出E共处理产物经处理后 分为四个部分Z残渣[沥青[油品以及气体E其中沥 青产品为经过J H I \蒸馏后的重质甲苯可溶物E 本文所考察的条件包括Z共处理温度P I I \T 冷态氢压K和P] T煤与渣油比H _ F和G _ F E S E ‘ 沥青性质分析 分 别 采 用 国 家 标 准 A 5 6 a P N I G b C P TA 5 6 a P N I K b C P和A 5 6 a P N I C b C P分析沥青软化点[针入 度和延度E 沥青样品的四组分用日本太阳株式会社的 c d V e f g Ya d k V d l f j [芳香分i mV e W d X g f j [树脂i n l f X Y f j T剩 余未展开的组分为沥青质 i mf o p q d l Y l f j E氢气流 速为F K NWO 6 WX Y T空气流速为H I I IWO 6 WX Y T色谱 柱扫描速度为J If 6 f g Y E a O 8分析数据利用上海 计算技术研究所的8 B ]8 H F色谱工作站处理E 沥 青 的 ]n分 析 在 瑞 士 布 鲁 克 公 司 i 5 V k r l V j核磁共振仪B nsJ I I]H为溶剂T 样品浓度为u i 8 Hj vF 7wH 7T 以氘 代氯仿i 8 B 8 O Jj 为外标T测试工作频率为J I I E F J ] O D E F G H E A I G E J KJ LA B C A ; B D ; C E6 A F 6 D ; B G ; E B C H I C A B C I ; JI C 6 K D FB ; 渣油 沥青产率L M 针入度 N O* L P -QQ R软化点L O S延度 - N OL T Q U0V N P W P XY P N XN NZ- P [ \ P]N _- . ‘ ab c]b N_- . / 0b - PY P bZ- N P . /b b ] _- \ db N]b c_- W [ e L f - N - P V c 中国高等级道路沥青标准未检测* 从这两种压力下沥青的组分分布对比来看 见表 * 高压和低压所得结果有轻微的变化但 这种变化对其四组分分布影响不大因而对沥青质 量也不会产生大的影响 虽然氢压对沥青质量的影响不显著但压力的 不同必然将导致共处理体系中加氢能力的不同从 而对煤的转化率以及产品分布产生影响图-为兖 州煤与N种渣油在不同氢压下共处理所得沥青收 率的比较很明显高的氢气压力意味着高的供氢 和稳定自由基的能力因此在共处理过程中可以减 少缩聚从而提高了沥青收率 表g不同氢气压力下共处理沥青的3组分分布比较 8 6 9 ;g 8 h i D B 9 j D C C E3 k I C HA C ; D I C A B C I ; ; 6 A F 6 D j ; B E E ; B ; D A B ; j B ; C EF l B C J ; meL M n0L 4 ’ ’ ; ’ , 7 8 1 2 4 / A B B A C D E AF E G C / 张秋民A覃志忠A赵树昌A等/煤沥青与石油沥青共 混作筑路材料 H /煤炭转化AF E E G A B F I B J K“ “ L “ D / M N OPQA Q1 6HN / 8 9’3 * 8 O 6 * 3 8 3 * ’ 3 1 3 ’ 6 R8 ; , ’ 3 8 1 2 2 S O ’ ; 1 3 8 0 /4 8 ’ ’ , 6 8 ;3 * ’F M 3 * 0 O 1 2 T 3 ’ 1 3 8 1 2 4 3 3 U O 6 *7 8 1 2 7 8 ; ’ ’ ’ 7 / 4 3 3 U O 6 * KF E E G A F L F G / V 梁文杰/重质油化学 /东营K石油大学出版社A B C C C A“ L “ M B / D 阙国和A刘晨光A陈月珠A等/道路沥青化学组成和实 用性质间关系I二J H /石油炼制AF E G D I V J K “ B L “ D / G 柳永行A范耀华A张昌祥/石油沥青 /北京K石油 工业出版社/F E G A “ D L “ G / E N 8 ’ U ’ N AO 2 2 ’ WA8 ’ 2H A’ 31 2 /X 3 O 9’ 8 2 2 8 , 1 2 ’ ’ K * ’ 9 1 2 A 3 O 3 O 1 2 1 , * ’ 8 2 8 6 1 2 1 6 7 /-1 * 6 3 8 Z / 7 /[ 1 R 2 8 \. 1 /F E E G / F F 7 8 U ’ 3 3N-/Z O 9U U ’ 2 2 9 ]; 8 U ’ 3 3 ’ 1 8 1 O 8 4 ’ 7 8 1 2 7 8 5 ’ 8 AT 3 3 O 3 ’8 ; 7 8 1 2 7 * ’ 9 3 R A 7 * ’ ’0 1 , ’ 9R8 ; ’ ’ A[ 1 R O 1 C “ C C C F A7 * 1 J d e f g h i j g K7 8 5 ’3 R 8 3 ’ 6 ’ ,1 ’ O 1 2 ; 8 3 * ’S O 1 2 3 R8 ; 1 8 1 2 ‘ 3 * N 2 O R A‘* ** 1 2 8 ‘’ k 7 1 3 8 A* 6 * ’ 1 8 91 3 8 3 ’ 3 1 , * 8 3 ’ 1 2 3 * ’ 8 3 * ’ ; 8 O ’ , A 1 ’ ,1 1 3 8 8 ; * 6 *6 1 , ’ 7 * 1 3 * ’ ’91 8 1 2 3 8 ’ ,I 2 O R J 1 2 8 ‘’ 3 * ’S O 1 2 3 R8 ; 1 * 1 2 3 / lm no p h q f K 8 1 2 Y ’ , Y 8 8 ’ 6 Y1 * 1 2 3 I责任编辑 李成俊J BM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第“ B卷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