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王府凹陷的沉积充填及生储盖组合.pdf
第3 0 卷第1 期 2 0 0 1 年1 月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J o u r n a lo fC h i n aU n i v e r m t yo fM i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V 0 1 .3 0N o .1 J a n .2 0 0 1 文章编号;1 0 0 0 1 9 6 4 2 0 0 1 0 1 0 0 3 0 0 5 松辽盆地王府凹陷的沉积充填及生储盖组合 郭英海一,李壮福1 ,李熙哲,冉启贵z ,韦重韬,奚砚涛- 1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江苏徐州2 2 1 0 0 8 { 2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廊坊分院,河北廊坊0 6 5 0 0 7 摘要通过岩芯观察、测井分析,研究了王府凹陷沉积环境及充填层序.结果表明,王府凹陷中 生代经历了裂陷期和凹陷期两个充填阶段,裂陷期包括2 个充填层序,主要发育冲积扇、扇三角 洲、湖泊沉积组合;凹陷期包括3 个充填层序,以河流和湖泊沉积为主.王府凹陷发育良好的生储 盖组合,青山口组、嫩江组半深湖一深湖相暗色泥岩丰富,构成主要烃源岩;储集层以泉头组河道 砂体和营城组扇三角洲砂体为主,烃源岩及储层发育和展布受沉积环境及充填层序控制. 关键词沉积环境;充填层序;生储盖组合;王府凹陷 中图分类号P5 12 .4文献标识码A 王府凹陷位于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的西北部, 是在晚古生代变质岩、岩浆岩基底上,于燕山期发 展定型的沉积凹 断 陷,其发育经历了“隆起、裂 谷、坳陷、抬升”4 个阶段。,形成了下断上坳的双层 沉积结构,西缘王府断裂是同沉积控制断层 图 1 .发育地层由老到新依次为上侏罗统火石岭组、 沙河子组、营城组和下白垩统登娄库组、泉头组、青 山口组、姚家组、嫩江组[ 1 ] ,其中登娄库组仅残余于 局部地区.王府凹陷被认为是松辽盆地南部很有希 望的生油凹陷之一,近年来在多口探井获油气显 示,开展沉积、体系沉积演化及生储盖组合研究对 进一步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K b .姚家组;K l ,青山c I 1 t ;K i q .泉头组;K 小登娄库组 J ≈.营城组;J 3 “.抄河子组;J ”, Y .N t 辛f l t ;、.1 t i 睁i N - 图l王府凹陷地质横剖面图 F i g .1 T r a n s v e r s ep r o f i l eo fW a n g f ud e p r e s s i o n 1 充填沉积类型 根据岩芯观察、岩性共生组合测井响应、连井 剖面及过井地震反射剖面研究,上侏罗统是以冲积 扇、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为主的裂陷充填;下白垩统 为以河流、湖泊沉积为主的凹陷充填 图2 地层 沉积环境 f 体系域『;f 茬蔷统I 组l 段 界面特征 第四系地层底冲剐 釜b 削叠 半探嘲罐湖 j L L 滨{ 戋期一半深瑚 大 下 蜣家组上趋T l曲漉河 黯 白 青口l2 十3局邮削番 半耀澍一潭期 裂 罡 山组ll 滨拽瑚半洋期 咎 统 上超 曲橇河 后 i 睦 滨浅期一曲蕊阿 沉 矗 曲流河 上超T ‘辫状河 L 营城组削誓冲积扇一囊三角洲 同 粜 南三角洲滨洼潮 囊 罗 沙河子组 谷 境 上超扇三角洲 沉 业石特鲳恍山岩及A 山雌属岩克埘 降 前E,生代地层沉积基底 图2 王府凹陷沉积环境及层序划分 F i g .2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o fs e d i m e n t a r ys e q u e n c ea n d e n v i r o n m e n t so fW a n g f ud e p r e s s i o n L S T .低位体系域fT S T .期进体系域{ F I S T .高位体系域} Y S T .火山碎屑岩层序 1 .1裂陷期充填冲积扇一扇三角洲沉积 晚侏罗世,本区为边缘断裂控制的断陷箕状盆 地.断陷初期,因断裂活动及周边地区的火山喷出 作用,形成火石岭组火山碎屑岩、火山岩为主的沉 积岩系;随湖泊扩张,气候变得温热”] ,沙河子组、 营城组主要为一套冲积扇、扇三角洲、湖泊沉积,属 快速补偿式充填. 收藕日期} 2 0 0 0 一0 4 2 1 作者筒介郭英湃 1 9 6 3 一 .男,河北省戚县人,中国矿业大学剐教授.工学博士,从事煤田、油气地质与勘探方面的研究 万方数据 第1 期 郭英海等橙辽盆地王府凹陷的沉积充填及生储盖组合 冲积扇沉积见于营城组,以城8 、城4 井较为典型, 由杂色及灰色砾岩夹杂色砂质泥岩构成,测井响应 为块状高一特高阻值,自然电位呈块状中一高幅度 负异常.其中,扇根扇中沉积由杂色中砾岩构成, 砾石成分复杂,分选差.次园一次棱角状,填隙物以 泥质为主;扇端沉积由浅灰色细砾岩与褐色泥岩不 等厚互层组成,包括辫状河道和扇间洪泛平原沉积 两部分.冲积扇与活动构造背景有关.受控于盆缘 断裂. 扇三角洲沉积发育在沙河子组和营城组.钻井 揭露的营城组上部主要为扇三角洲平原沉积,包括 辫状分流河道、岸后洪泛平原沉积 图3 a .辫状分 流河道沉积由中厚一厚层状含砾不等粒砂岩及砂 砾岩组成,岩芯及薄片观察表明.砾石成分包括石 英、钾长石、斜长石以及中一酸性喷出岩、千枚岩、 片岩、泥岩、石灰岩等,砾石呈次棱角一次棱角状、 分选差,长轴与层面斜交或平行;填隙物为砂、粉 砂、泥质及铁质,以泥质为主.岸后洪泛平原沉积由 褐、褐灰色含砾一砂质泥岩及灰色泥岩组成,偶见 碳化植物根碎片,常夹砂质团块或透镜体.扇三角 洲发育在盆地边缘与冲积扇共生,发育程度受较陡 的沉积基底和活动的边缘断裂控制. 深度,m 盈“O 由流涉坝 矗砸 洪泛平厚 。趔噬旦 曲流廿坝 耍蹶 洪泛平原 a 扇三角洲平原 b 辫状河沉积 0 曲流河沉积 d 湖泊沉积 目一目国,国一国s 囝s 国,国s 国,目- o 目- t 目- 目t ,国,一 图3 王府凹陷主要沉积体系类型 F i g .3M a i nt y p e so fs e d i m e n t a r ys y s t e m sa tW a n f ud e p r e s s i o n 1 .水平层理l2 .波状层理;3 .平行层理} 4 .板状交错层理;5 .楔状交错层理} 6 .沙纹层理;7 .泥岩 B .油页岩,9 .糟砂质泥岩“o .粉砂岩} u .细砂岩I1 2 中砂岩“3 .粗砂岩;1 4 .砂砾岩 晚侏罗世研究区为同裂谷沉降背景下的断陷 盆地充填,充填受控于西侧王府断裂,沉积区与源 区相对高差较大,物源供给充分,碎屑物质主要来 自西部;东部斜坡带也有物源供给,从城8 到城4 井自西而东营城组泥质含量升高可支持这一推断. 1 .2 凹陷期充填;河流一湖泊沉积 晚侏罗世末,受早期燕山运动第二幕影响,断 陷反转隆起并遭受风化剥蚀形成区域不整合面 圈 1 ,本区大部分缺失了下白垩统登娄库组.晚期燕 山运动第一幕后,本区重新下沉进入凹陷发育期, 形成河流一湖泊充填.其中,河流沉积按河道型式 可区分出辫状河和曲流河沉积,湖泊沉积了包括滨 浅湖一深湖各种沉积类型. 辫状河沉积发育于泉头组底部,以粗粒河道充 填为主,洪泛平原沉积相对不发育 圈3 b .河道充 填沉积由灰白色厚层状砂砾岩组成,砾石呈次园一 次棱角状,分选差,成分包括石英、长石以及灰岩、 中性和酸性喷出岩等,填隙物以泥质为主;砂体垂 向上粒序变化不明显,局部夹粉砂岩及砂质泥岩条 带.洪泛平原沉积由紫红色、褐色薄层一中厚层状 粉砂质泥岩组成.辫状河沉积出现在区域不整合面 之上,是盆地由断陷反转隆起并遭受剥蚀后,重新 下沉接受沉积的结果,属凹陷初期的低位充填. 曲流河沉积见于泉头组和姚家组。与辫状河相 比,沉积序列中洪泛平原沉积较为发育.垂向上具 向上粒度变细旋回,包括河道充填、河道边缘和洪 泛平原沉积3 部分 图3 c .河道充填底部为由中 一细砾岩、砂砾岩透镜体组成的河道底滞留沉积, 与下伏地层冲刷接触;上部曲流沙坝沉积由灰白色 厚层状中一细砂岩和含砾不等粒砂岩组成,发育板 状交错层理及前积纹层倾角低缓的单斜层理,自下 而上构造规模变小、层厚变薄、粒度变细.位于河道 边缘的天然堤沉积由细砂岩、粉砂岩及其互层组 成,沉积物富泥质,分选较差l 决口扇沉积夹于岸后 丁半罐朔,探期l,4川引演满期。“圳鼍,;玉越刮 显爹篷g嚣 蒸 .伊昼 萋釜竺 。麟甚醪B一瞎一 垂等兰旦 一霹霄一 万方数据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第3 0 卷 洪泛平原泥质沉积物中,由灰色含砾不等粒砂岩组 成,沉积物成熟度低,发育变形层理和正粒序层理, 与下伏地层明显接触.洪泛平原沉积与辫状河相 似,垂向上覆于河道充填沉积之上,在河流沉积成 因的储盖组合中是重要的盖层部分. 湖泊沉积发育在青山口组和嫩江组,由厚层细 粒沉积物组成。自然电位、视电阻率曲线组合模式 为幅度平缓的锯齿状,包括滨湖沙坝、浅湖和半深 湖一深湖沉积 图3 d .滨湖沙坝沉积由细砂岩、粉 砂岩及其互层组成,砂岩成熟度较高,录井显示碎 屑成分以石英为主,长石少量,分选磨圆较好.浅湖 沉积由紫红、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夹粉砂岩组成; 半深湖深湖沉积由绿灰色泥岩、灰色泥岩夹油页 岩组成.是湖泊高水位期的产物,也是气候温热、碎 屑物质供给匮乏、凹陷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早白垩世,本区是统一的松辽巨型坳陷盆地的 一部分,为大陆裂谷后热沉降背景下的凹陷发育过 程,边缘断裂控制作用明显减弱,构造背景相对稳 定,以河湖沉积为主,碎屑物质主要来自北东方向. 2 充填层序及发育特征 晚侏罗世末,受早期燕山运动第二幕影响,本 区由断陷反转隆起并遭受风化剥蚀 对应地震T 。 反射界面 ,泉头组与营城组不整合接触,在界面上 下分别形成构造背景不同的充填沉积.依此将王府 凹陷上侏罗统一下白垩统划分为2 个超层序即断 陷超层序和凹陷超层序,前者包括2 个充填层序. 后者含3 个充填层序 图1 ,图4 . 图4 王府凹陷层序地层格架 F i g .4S e q u e n c es t r a t i g r a p h yo tW a n g f ud e p r e s s i o n 1 ,崩三角洲平原或辫状河揽积} 2 扇三角洲前缘或曲流河沉积 3 ,湖泊沉积I4 .层序界面| 5 .量大湖泛面 层序I 相当火石岭组,为一套以中性火山岩为 主的火山碎屑岩一火山岩充填层序 Y S T ,在地震 剖面上除见前积结构外,内部无不协调性,属同裂 谷初期充填[ 3 ] . 层序I 相当于沙河子组和营城组,本区钻遇不 全,仅见营城组中上部地层.区域上本区该层序包 括低位体系域、湖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低位体 系域发育于断陷边部和斜坡部位,以沙河子组底部 冲积扇、湖底扇和缓坡扇三角洲沉积为主 东北油 气勘探项目经理部,1 9 9 8 ;湖进体系域对应沙河子 组中上部扇三角洲一滨浅湖含煤沉积;高位体系域 为营城组冲积扇一扇三角洲一湖泊沉积. 层序1 相当泉头组一段至三段地层,形成于盆 地反转凹陷初期.底界为T 。反射界,在城8 井,城 4 井区登娄库组缺失,泉头组上超于营城组之上. 泉一段形成时期,河流回春下切,在不整合面之上 形成辫状河充填构成低位体系域;随湖盆扩张、湖 平面上升形成曲流河充填,自下而上曲流河弯度变 大,在垂向序列上洪泛平原沉积所占比例增大,构 成湖进体系域;高位体系域由泉三段滨浅湖和曲流 河沉积构成,上部曲流河沉积是高水位后逐渐湖退 的结果.滨浅湖沉积代表了最大湖泛期的沉积. 层序Ⅳ相当泉四段和青山口组.底界为T z 反 射界面的下部即泉四段底部的河道下切面.据研 究,在一些地震剖面上,T 。反射波下部相位具有某 些对称或非对称性的上凸或下凹结构,为下切谷充 填“] .低位体系域由泉四段下部的河流下切谷充填 沉积组成;湖进体系域由泉四段上部和青一段滨浅 湖一半深湖沉积组成,垂向上由褐灰色滨浅湖相泥 岩夹粉砂岩向上变为半深湖一深湖相灰色泥岩夹 油页岩,反映了水体逐渐变深、气候变温湿的过程; 高位体系域由青2 3 段半深湖一深湖相灰色泥岩 夹灰黑色油页岩组成,底部油页岩代表了最大湖泛 期的沉积,区域上相当层位出现了生活在淡水至半 咸水的生物种属,如介形虫、瓣鳃类、沟鞭藻类 等o ] ,表明该时期盆地水体与海水存在暂短的沟 通‘“. 层序v 相当姚家组和嫩江组.底界为青山口组 与姚家组之间的局部不整合面 T 。 ,在松辽盆地西 部青山口组上部地层存在削截现象,姚家组上超于 青山口组上部不同的层位之上[ “,在盆地中部表现 为下超或整合,是晚期燕山运动第二幕的响应“] . 低位体系域由姚家组曲流河沉积组成;湖进体系域 对应嫩一段,由灰、暗灰色浅湖相泥岩夹含粉砂泥 岩及深灰色半深湖相泥岩构成 高位体系域由半深 湖一深湖相泥岩和滨浅湖相含粉砂泥岩组成,底部 油页岩代表现了最大湖泛期沉积.层序Ⅳ是湖平面 持续上升的沉积响应,区域上湖平面达到最高水位 时.相当层位有鱼化石及瓣鳃类化石出现o “] ,湖泊 面积扩大至超出现今的盆地边界,湖盆再次与海水 有暂短的沟通,是松辽盆地的最大湖侵期o ] . 万方数据 第1 期郭英海等松_ i 工盆地王府凹陷的沉积充填及生储盖组合 晚期燕山运动第三幕本区隆起遭受剥蚀,缺失 了嫩江组4 ,5 段及上白垩统,结束了盆地充填史. 3 层序地层格架内的生储盖组合 3 .1 烃源岩 王府凹陷暗色泥岩分布在下白垩统嫩江组、青 山口组和上侏罗统营城组,从邻区来看沙河子组也 有分布.在层序地层格架内主要发育在湖进及早期 高位体系域.嫩江组残余厚度2 0 0 ~2 7 0m ,烃源岩 厚1 0 0 ~2 0 2m ,主要为湖泊相灰、深灰色泥岩及灰 绿色泥岩.青山口组厚度2 7 3 ~3 5 0i s f t ,烃源岩厚 2 3 ~8 8m ,城8 井最厚达1 2 01 3 2 .为半深湖一深湖 相油页岩和深灰、灰黑色泥岩及灰绿色泥岩.营城 组在城8 井钻厚7 9 5 .5r t 3 ,烃源岩厚2 0 .5r l l ,为滨 浅湖相暗色泥岩及碳质泥岩.沙河子组是区域含煤 地层,推测暗色泥岩占地层的3 0 %左右,具备形成 较好的生烃地质条件 东北油气勘探项目经理部, I9 9 8 .从烃源岩地化特征来看 表1 ,嫩江组、青 山口组镜质体反射率R 。值在0 .5 2 %~o .5 9 %,f 。。 值为4 3 0 ~4 4 1 ,表明下白垩统处于低成熟阶段,以 产油为主,营城组R 。值在o .8 3 %~1 .1 7 %,£一值 为4 3 0 ~5 0 9 ,反映上侏罗统处于成熟一高成熟阶 段,以产气为主.总之,王府凹陷烃源岩较发育,有 机碳含量较高,但生烃能力较低,以青山口组较好, 千酪根以Ⅱ为主,厚度较大,是区域上主要烃源岩. 裹1王府凹陷泥岩地化特征统计结果 T a b l e1M u d s t o n e ’sg e o c h e m i c a lc h a r a c t e r b t ks t a t i s t i c so fW a n g f ud e p r e s s i o n 3 .2 储集层 储集层发育受控于充填层序.在层序地层格架 内王府凹陷储集层不同程度的发育在各低位体系 域中.低位体系域形成于湖平面上升初期,因周缘 构造活动加剧,碎屑物质供给通量的增量远大于可 容纳空间的增长量,形成由河流沉积 如泉一段底 部和姚家组 及冲积扇、湖底扇、扇三角洲沉积 如 沙河子组底部 ,构成规模储集层;湖进体系域形成 于湖平面上升期,可容纳空间向陆迁移,形成退积 的河道砂体 如泉一段 及滨湖砂体,并与湖相泥岩 交叉形成良好的岩性圈闭.早期高位体系域以泥质 沉积为主,晚期高位体系域随湖平面下降、周缘构 造活动趋于活跃,可容纳空问向湖迁移,在盆地边 缘形成进积的河道或扇三角洲砂体 如营城组 .其 中,泉头组河道砂体和营城组扇三角洲砂体是区域 重要的储集层. 储集层物性主要受沉积环境控制.研究表明. 砂体岩石类型以长石砂岩和岩屑砂岩为主,成熟度 较低.城8 井营城组一泉头组砂岩储集空间有粒间 孔、晶间孔、粒内溶孔、微裂缝等类型,以粒间孔为 主.泉头组河道砂岩的物性特征优于营城组和沙河 子组扇三角洲辫状分流河道砂岩 表2 .城8 井泉 头组平均喉道半径0 .0 3 15 ~1 .1 8 56p m ,营城组 未测出,砂岩属低孔低渗极细喉型储层.砂岩成岩 作用显著,为晚成岩A 期,机械压实和化学胶结作 用导致了砂岩孔隙度的降低和储集性能的变差;后 期受构造应力作用,矿物破裂、构造裂缝形成一定 的孔隙空问,并提高了粒间孔的连通性. 裹2 王府凹陷储屡袖性分析结果 T a b l e2A n a l y t i cr e s n l to fr e s e r v o i r ’sp h y s i c a l p r o p e r t i e so fW a n g f ud e p r e s s i o n 3 .3 盖层 盖层主要分布在下白垩统嫩江组和青山口组。 在层序地层格架内,主要发育在湖进体系域以及高 位体系域早期.嫩江组泥岩厚度2 1 5m ,占地层的 7 9 %.单层最厚达1 0 5m ;青山口组泥岩厚度 2 5 6m ,占7 4 %,单层最厚达1 3 9m ,主要为湖泊相 泥岩,区域分布稳定,封闭能力强,是研究区主要的 区域盖层.泉头组、上侏罗统营城组泥岩单层厚度 较小,一般在2 0 ~5 0m ,为滨浅湖或河流洪泛平 原、扇间平原沉积,横向连续性较差,可作为局部盖 层,对深部油气源的封盖具有重要意义. 王府凹陷为一复合型含油气区.生储盖组合匹 配良好,垂向包括两套含油气组合。上部组合由青 山口组和泉头组上部组成、下部组合由泉头组中下 部与上侏罗统组成.近年来在城4 井和城5 井获 工业气流,展现了本区良好的油气勘探和开发前 景,具有进一步勘探开发的价值.因此,应继续查明 万方数据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第3 0 卷 储集体展布规律,寻找构造高点和有利圈闭,重点 [ 3 3 是泉头组和营城组,并查明沙河子组含油气情况. ●考文献; [ 1 ] 吉林油田石油地质志编写组,中国石油地质志 卷2 下册 一吉林油田[ M ]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杜, 1 9 9 3 . [ 2 3 高璃琪,何承金.乔秀云.松辽盆地白垩纪两次海侵的 沟鞭藻类新属种[ J 3 .古生物学报.1 9 9 2 ,3 1 1 1 7 2 9 . [ 4 3 E 5 3 [ 6 ] 李想,程日辉,郭少斌,等.松南西部斜坡区层序地 层格架中的油气勘探模型[ 3 3 .古地理学报,1 9 9 9 ,1 4 7 0 _ 7 8 . 魏魁生.非海相层序地层学以松辽盆地为倒 [ M ] .北京地质出版社.1 9 9 6 . 王东波,刘招君.刘立,松辽盆地演化与海平面变化 [ M ] .北京地质出版社,1 9 9 4 , 张薪曼,周家健,剂智威.东北白垩纪含鱼化石地层时 代和沉积环境[ J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 9 7 7 . 3 1 9 4 1 9 7 . S e d i m e n t a r yF i l l i n ga n dS o u r c e R e s e r v o i r - S e a l C o m b i n a t i o na tW a n g f uD e p r e s s i o n G U OY i n g h a i l ,L IZ h u a n g f u l ,L IX i z h e 2 , R A NQ i g i n 2 。W E IC h o n g t a 0 1 ,X IY a n t a 0 1 1 C o l l e g eo fM i n e r a lR e s o u r c ea n dE n v i r o n m e n tS c i e n c e s ,C U M T ,X u z h o u ,J i a n g s u2 2 1 0 0 8 ,C h i n a ‘ 2 .L a n g h n gB r a n c h ,S c i e n t i f i cR e s e a r c hI n s t i t u t eo fP e t r o l e u mE x p l o r a t i o n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 , C N P C 。L a n g f a n g H e b e i0 6 5 0 0 7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h r o u g ht h ec o r eo b s e r v a t i o na n dl o ga n a l y s i s ,t h es e d i m e n t a r ye n v i r o n m e n t sa n df i l l i n gs e q u e n c e o fW a n g f ud e p r e s s i o nw e r es t u d i e ds y n t h e t i c a l l y .T h er e s u l ts h o w st h a tt h eW a n g f ud e p r e s s i o nu n d e r g o n e t W Of i n i n gs t a g e so fr i f ta n dd e p r e s s i o ni nm e s o z o i ce r a .T w of .d l i n gs e q u e n c e s .m a i n l yt h ef l u v i a lf a n ,f a n d e l t aa n dl a k es e d i m e n t a r ya s s e m b l a g ew e r ed e v e l o p e di nt h er i f ts t a g e .T h r e ef i l l i n gs e q u e n c e so ft h ef l u v i a l a n dl a k ed e p o s i t s ,w e r ed e v e l o p e d .Aw e l ld e v e l o p e ds o u r c e r e s e r v o i r s e a lc o m b i n a t i o nw a sf o u n di nW a n g f u d e p r e s s i o n .S e m i d e e ph k ea n dd e e pl a k eh c i e sd a r km u d s t o n ei sa b u n d a n ti nQ i n g s h a n k o uf o r m a t i o na n d N e n i h n gf o r m a t i o n ,w h i c hi st h em a i nh y d r o c a r b o n8 0 u F e er o c k ,a n dt h er e s e r v o i rr o c k so r ed o m i n a t e db y c h a n n e lf a n c i e ss a n d s t o n eb o d i e so fQ u a n t o uf o r m a t i o na n df a nd e l t as a n d s t o n eb e d i e so fY i n g c h e n gf o r m a - t i o n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s o u r c er o c ka n dr e s e r v o i ra r ec o n t r o l l e db ys e d i m e n t a r ye n v i r o n - m e n t sa n df i l l i n gs e q u e n c e . K e yw o r d s s e d i m e n t a r ye n v i r o n m e n t ;f i l h n gs e q u e n c e ;s o u r c e r e s e r v o i r s e a lc o m b i n a t i o n ;W a n g f ud e p r e s - s i o n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