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生物脱硫的电化学作用机理.pdf
第3 6 卷第4 期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V 0 1 .3 6N o .4 2 0 0 7 年7 月 J o u r n a lo fC h i n aU n i v e r s i t yo fM i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J u l y2 0 0 7 文章编号1 0 0 0 1 9 6 4 2 0 0 7 0 4 0 4 3 1 0 5 煤炭生物脱硫的电化学作用机理 陶秀祥1 ,巩冠群2 ,刘金艳1 ,梅健1 ,陈增强1 ,陈建中1 1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江苏徐州2 2 1 1 1 6 ;2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徐州2 2 1 1 4 0 摘要讨论了微生物生长的电化行为和特性,描述了生物电化学作用机理及反应模型,对煤炭生 物脱硫过程的细菌Z e t a 电位、铁离子的变化及外控电位下的细菌生长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 果表明氧化亚铁硫杆菌 T .f . 的Z e t a 电位在p H 2 .0 左右时,达到峰值5m V ,在此条件下有 比较大的活性;细菌生长是通过将F e 2 氧化为F e 3 - 过程中获取能量,随着F e 2 逐渐被氧化,其 浓度相应下降,F e 抖浓度缓慢地上升,而溶液中的总铁浓度先下降而后又平缓上升;在一5 0 0m V 电位下,T .f .茵的生长期缩短,浓度增加5 ~1 0 倍. 关键词氧化亚铁硫杆菌 T .f . ;黄铁矿;电化学;煤炭;脱硫 中图分类号T D9 4 ;Q8 1 ;T Q1 5 文献标识码A E l e c t r o c h e m i c a lM e c h a n i s mo fC o a lB i o d e s u l p h u r i z a t i o n T A OX i u - x i a n 9 1 ,G O N GG u a n q u n 2 ,L I UJ i n y a n l , M E IJ i a n l ,C H E NZ e n g q i a n 9 1 ,C H E NJ i a n z h o n 9 1 1 .S c h o o lo fC h e m i c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C h i n aU n i v e r s i t yo fM i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X u z h o u , J i a n g s u2 2 1 1 1 6 ,C h i n a ;2 .X u z h o uC o l l e g eo fI n d u s t r i a lT e c h n o l o g y ,X u z h o u ,J i a n g s u2 2 1 1 4 0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h ee l e c t r o c h e m i s t r yb e h a v i o r ,b i o e l e c t r o c h e m i c a lm e c h a n i s ma n dr e a c t i o nm o d e lo f t h i o b a c i l l u sf e r r o o x i d a n s T .f . w e r ed e s c r i b e d .D u r i n gc o a lb i o d e s u l p h u r i z a t i o n ,t h eb a c t e r i a l Z e t ap o t e n t i a l ,v a r i a t i o n so fi r o ni o n sa n db a c t e r i a lg r o w t hu n d e ra p p l i e dp o t e n t i a lw e r ei n v e s t i g a t e d .T h er e s u l t ss h o wt h a tT .f .k e e p sm o r ea c t i v i t yw h e nZ e t ap o t e n t i a li s5m Va n dp Hi s a r o u n d2 .0 .T .f .a c q u i r e se n e r g yt og r o wb yt h eo x i d a t i o no fF e 2 t oF e 3 十.F e 2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d e c r e a s e sw i t hi t sg r a d u a lo x i d a t i o n ,w h i l et h eF e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s l o w l yr i s e s ,a n dt h e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o ft o t a li r o ni o n sd e c r e a s e sa n dt h e ns m o o t h l yi n c r e a s e s .T h eg r o w i n gp e r i o do fT .f . w a ss h o r t e n e d ,a n dt h e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o fi ti n c r e a s e db y5 ~10t i m e s . K e yw o r d s t h i o b a c i l l u sf e r r o o x i d a n s T .f . ;p y r i t e ;e l e c t r o c h e m i s t r y ;c o a l ;d e s u l p h u r i z a t i o n 煤炭的生物脱硫技术是目前燃前脱硫的热门 研究领域之一,具有环境友好、反应条件温和、投资 少、操作费用低等优点.微生物法脱除煤中黄铁矿 硫采用的主要菌种为氧化亚铁硫杆菌 T h i o b a c i l l u sf e r r o o x i d a n s ,简称T .f . ,脱硫原理主要是利 用T .f .菌的直接氧化作用或间接氧化作用,分别 如下式所示[ 1 ] . 4 F e S 2 1 5 0 2 2 H 2 0 驾2 F e 2 S 0 4 3 2 H 2 S 0 4 , F e S 2 1 4 F e 3 8 H 2 0 _ 1 5 F e 2 2 S O 一 1 6 H , 1 5 F e 2 1 5 /4 0 2 1 5 H 翌1 5 F e 。 1 5 /2 H2O . 微生物浸出法脱除煤中黄铁矿的过程,是一个 复杂的具有电子转移的电化学过程,在此过程中, 伴随着微生物生长代谢、生物氧化、浸出液及黄铁 收稿日期2 0 0 6 1 1 2 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5 0 3 7 4 0 6 8 ;中国矿业大学科技基金项目 O H 4 5 0 7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 C P E U K F 0 6 1 2 作者简介陶秀祥 1 9 5 7 一 ,男,江苏省盐城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煤炭生物脱硫及洁净煤技术方面的研究. E - m a i l t a o x x l 6 3 1 6 3 .c o r nT e l 0 5 1 6 - 8 3 8 8 3 1 9 4. 万方数据 4 3 2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第3 6 卷 矿界面的电化学行为特征和现象.细菌生长的能量 来源于电子沿电子传递链转移时释放的能量[ 2 ] , T .f .菌生长和脱硫过程中,矿浆氧化一还原电位变 化受p H 值、氧含量及体系中氧化一还原组分浓度 的影响,同时,F e 2 /F e 3 浓度变化直接关系到生 物浸出体系的反应行为和脱硫效率[ 3 ] .应用电化学 原理强化和调控煤炭的生物脱硫,提高其脱硫速度 和效率,寻求煤炭温和净化脱硫的新方法,对解决 我国燃煤造成的S O 。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获得较好的电化学强化煤炭生物脱硫效果, 本文考察了煤炭生物脱硫过程中T .f .菌的电化学 行为和Z e t a 电位特性,细菌驯化脱硫过程中 F e 2 /F e 3 浓度变化规律,以及在外加电场激励 下,对生物脱硫的电化学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 .1 实验材料 实验菌种为氧化亚铁硫杆菌,分离自山东淄博 矿务局酸性矿井水,为中国矿业大学生物工程实验 中心保藏菌种.T .f .菌采用9K 培养基进行培养, 试剂均为分析纯,用去离子水配制,根据需要用5 m o l /L 的H 。S O 。调节培养基的p H 值.细菌前期 培养是用摇床在2 7 ℃,1 5 0r /r a i n ,初始p H 一1 .8 5 的条件下进行的.电化学驯化培养是在特制密闭的 恒温反应槽中进行,通过外加电场进行催化驯化, 温度为2 7 ℃,溶氧为0 .5 ,p H 为1 .8 5 . 1 .2 实验系统及设备 实验系统主要由C H l 6 0 1 B 电化学分析仪、组 合电极、电催化培养槽、恒温循环水槽、p H 及溶氧 控制仪等组成,见图1 所示. 驯器差差槽 驯化反应槽 鬲叵 J 厂丽 卜、I 爿里婆查塑 i H 探头I 图1生物电化学驯化催化反应系统 F i g .1 B a c t e r i ad o m e s t i c a t i o nf l o w s h e e t u n d e re l e c t r o c h e m i c a lc o n d i t i o n s 脱硫细菌从上部加入驯化器,电化学催化驯化 器装上催化三电极、p H 反馈传感器和充气混合 器,附设电脑控制的C H l 6 0 1 B 控制装置与电极接 通,并实现串行通讯.T .f .菌经过催化驯化达到一 定浓度后,加入预处理高硫煤,进行煤炭的生物电 化学脱硫.电化学调控煤炭生物脱硫过程是通过电 化学、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作用对脱硫细菌进行催 化驯化,在合适的电位一p H 范围内,依据微生物 电特性进行脱硫性能调控优化. 1 .3分析仪器及方法 游离菌数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测定.采用重铬酸 钾滴定法测F e 抖和F e 抖浓度.p H 值由P H S 一3 C A 型精密酸度仪测定.为了监测细菌及其对驯化脱硫 环境酸碱性引起的生物电生理反应,在细菌驯化脱 硫的生长过程中利用J S 9 4 G 型微电泳仪测定细 菌的Z e t a 电位.利用外加电位的方法来研究T .f . 菌的变化情况,通过电化学分析仪器C H l 6 0 1 B ,利 用循环伏安扫描法和开路电压时间法来检测试验 结果.电化学催化研究中的稳态极化曲线、循环伏 安曲线、开路电压时间曲线等的测定采用典型的三 电极体系,以银电极为工作电极,饱和氯化钾甘汞 电极为参比电极,铂丝电极为对电极,自制的反应 槽通过内夹套恒温在2 7 ℃. 2 结果与讨论 2 .1细菌生长的电化学行为 T .f .菌为煤炭脱硫的主导菌种,属无机化能 自养菌,可通过氧化硫及亚铁获得能量,但其氧化 亚铁的速度远远高于氧化硫的速度,其氧化lt o o l 的硫所需时间大概可氧化1 0 4t o o l 的亚铁,故T .f . 菌主要通过氧化大量F e 抖获得能量完成其生理代 谢,并靠此能量合成腺苷三磷酸 A T P [ 2 ] . 当细菌细胞进入含有F e 3 或F e 2 的溶液中 时,溶液中的铁离子与细胞外聚合层中的葡萄糖酸 的H 发生离子交换,铁离子进入外聚合层.由于 外聚合层中的F e 3 浓度比溶液本体高得多,则吸 附细胞一矿物表面界面处的氧化反应比溶液本体 中F e 3 氧化黄铁矿要快得多. 在细菌浸出过程中,F e 抖通过细胞壁上的微 孔渗透到细胞壁内进入周质间隔,在那里把电子传 给呼吸链,自身变为F e 抖然后反渗透出细胞壁.电 子通过呼吸链最后传递到细胞膜内侧的溶于细胞 质中的氧.在细胞内,T .f .菌的氧化还原电位呼吸 链由几种细胞色素C ,一种特化的细胞色素氧化酶 a 。和一种褐铜蛋白所组成.此链呈方向性排列,它 们位于细胞质表面、壁膜间隙及其表面.这种氧化 还原壁催化电子由F e 2 到氧,在跨膜电子传递的 同时伴有在细胞另一侧的质子消耗[ 4 ] . 微生物浸出法脱除煤中黄铁矿的过程,是一个 可逆的涉及电子得失的电化学氧化还原过程[ 5 ] ,在 这个过程中微生物作为催化剂将不溶性无机物黄 铁矿转化为可溶形式,从而获得生长代谢所必需的 瑾一 萄叮 糕亘 万方数据 第4 期陶秀祥等煤炭生物脱硫的电化学作用机理 能量.煤炭生物浸出过程的电化学效应见图2 . ’2 糕 衄 一0 .6 04 - 0 .20 .00 .20 40 .6 电压/V 图2 细菌浸出氧化作用电化学分析仪在线跟踪分析结果 F i g .2E l e c t r o c h e m i s t r ya n a l y z e dr e s u l t sf o r b a c t e r i al e a c h i n g 由图2 可以看出,在煤炭脱硫时,生物电反馈。 迅速,细菌浸滤氧化出峰,而且过渡缓和,氧化峰峰 型正态明显,回归电流平稳,还原峰回归正常,可见 细菌在煤浆中显示良好的氧化脱硫作用. 2 .2 细菌的Z e t a 电位特性 为了确定T .f .菌及其对驯化脱硫环境酸碱性 引起的生物电生理反应,在细菌驯化脱硫的生长过 程中测定细菌的Z e t a 电位,在第3 ,5 ,7 天电位与 P H 的关系如图3 所示. 乓 趟 硼 暑 N 图3不I 司时间Z e t a 电位一p H 的曲线 F i g .3 R e l a t i o nc u r v e sb e t w e e nZ e t aa n dp H 从图3 可以看出,氧化亚铁硫杆菌的Z e t a p H 具有一定的规律,Z e t a 电位均在p H 一1 .5 左右开 始上升,达到一个峰值后开始下降,直至达到某个 特定水平后开始平缓.比较不同时问所测的电位 图,可以发现电位的变化过程中,由上升开始转向 下降的时间不同,其等电点也不同,基本规律是随 着培养天数的增长等电点逐渐减小,到第7 天时等 电点为3 .2 .曲线下降的程度也随时间增长越来越 陡峭.因为随着时间的增长,培养液中的细胞浓度 越来越大,培养基中的离子成分也产生了变化, H 浓度增大,F e 2 。浓度降低,电子转移到细胞上, 细胞负电荷增高,要达到细胞电荷状态为0 ,则溶 液中p H 就减小,等电点减小.从图3 中还可以看 到,3 条曲线都有一个峰值,它们都在p H 达1 .8 5 左右达到峰值5m V ,说明细菌在这个条件下保持 有比较大的活性,生长比较旺盛.而黄铁矿在这个 p H 时带有负电荷,所以在培养环境p H 为1 .8 5 左 右时最适合细菌和黄铁矿结合,能够很好地提高接 触表面积,提高脱硫效率. 2 .3 F e 2 /F e 3 浓度变化规律 考虑黄铁矿氧化脱出过程中铁离子变化的影 响,在细菌驯化脱硫过程中,分析测得的F e 2 / F e 3 浓度以及细菌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4 所示. f 一 奄 g 毯 避 № 褪 蝼 0 8 0 7 0 6 0 5 0 4 0 3 0 2 O l O J3456 培养时间/d 3 .0o 2 .5 召 2 .0 , 1 .5o ,.o 篓 0 .5 掘 0 器 图4 铁离子及细菌浓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F i g .4 R e l a t i o nc u r v e so fi r o ni o na n d b a c t e r i a l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w i t ht i m e 从图4 中可以得到,细菌浓度随着培养时间延 长呈上升趋势,T .f .菌在9K 培养基中生长是通 过将F e 2 斗氧化为F e 3 过程中获取能量,从而F e 2 浓度下降,F e 3 十浓度则有着缓慢的上升趋势.在培 养的第1 ~5 天内细菌处于指数生长期,浓度直线 上升,而相应地F e 2 浓度急剧下降,这正好验证了 该菌的生长规律.从理论上分析,F e 抖浓度应该与 细菌浓度相对应地上升,但是溶液中总铁浓度开始 呈较快的下降趋势,而后开始慢速上升. 在实验中发现,摇瓶内壁和底部有一层黄色粉 末状沉淀生成,提取沉淀物进行分析,其主要成分 为黄铵铁矾[ N H 。F e 。 S O 。 。 O H 。] 和黄钾铁矾 [ - K F e 。 s o 。 。 o H 。] .这是因为在F e 抖氧化成 F e 3 的过程中,一部分F e 3 发生了水解反应,水解 生成了铁的沉淀物所致.在脱硫过程中,由于沉淀 物的生成将会阻碍生物氧化进行,因此,如何减少 和去除这些沉淀对提高脱硫效率十分重要,根据前 人研究,通过调整培养基中K 和N H4 ’。的含量可 以减少沉淀的生成. 2 .4 外电场对细菌驯化生长的激励作用 研究发现,外电场对细菌生长驯化可起到积极 的激励作用.图5 为水、9 K 培养基及T .f .菌液的 C V 在线跟踪扫描响应图. 不同外加电位和电流的催化激励,使微生物产 生了相应的生理影响,为寻求最佳的外加电场响应 值,利用电化学分析系统,对菌体施加外电场设置 在较大的生理可承受区间,分别对水、9K 培养基 和T .f 。菌液进行C V 在线跟踪扫描分析.电场电 压为1 0V ,电流为一1 .5 1 0 叫~ 4 .0 1 0 叫 A ,一1 .5 x 1 0 1 ~ 4 .0 1 0 _ 4A .灵敏度 A /V 自动调节于5 1 0 _ 5 ~5 1 0,水C V 在线跟踪扫 万方数据 4 3 4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第3 6 卷 描响应图谱只显示微量电解水使得电流随电压缓 慢上升,9 K 培养基C V 在线跟踪扫描响应图谱呈 现在一0 .2 1 9 ~一o j2 5V 有一氧化峰,其电量为 一3 .4 41 1 0 C ,电流较强.T .f .菌液C V 在线 跟踪扫描响应图谱在 0 .2 ~ 0 .6V , - - 0 .2 ~一o .6 5V 各有一对氧化还原峰,正电位峰 3 .5 0 2 .5 0 b1 .5 0 建0 .5 0 脚一0 .5 0 .1 .5 0 - 2 .5 q 值小,负电位峰值大,接近一倍,值得注意的是这2 对峰所对应的均为氧化还原反应,表明对T .f .菌 驯化生长的特殊作用.对比9 K 培养基C V 在线跟 踪扫描响应图谱电流强度相对缓和,氧化峰值向低 电位移动,为一0 .2 8 4V ,多次试验结果为一0 .3 0 0 .0 5V . 电压/v b 9 K 培养基 寸2 媛 脚 图5C V 在线跟踪扫描响应图谱 F i g .5S c a n n i n gg r a p ha n a l y s i so fw a t e rC Vo n - l i n er e s p o n s e 图6 为不同外加电位下细菌生长的变化关系 曲线.初始菌液浓度为1 .5 1 0 6 个/m L ,催化反 应装置温度控制在2 7 ℃,在p H 为1 .8 5 条件下, 并选择在一1 ~1V 电位范围进行试验.从图6 中 看出,在其它条件相同情况下,外界通以负电压时 对细菌生长起着促进作用在外加⋯5 0 0 6 5 0 m V 时细菌生长速度加快,平均比摇床培养快5 ~ 1 0 倍.负电位能激发细菌酶的活性,同时有利于 F e 3 的电化学还原,保证了作为细菌能源基质的 F e 2 的不断供给,从而增加其活性和生长速度. f J 搴 , 2 删 籁 艇 器 2 46 8 1 0 驯化时间m 图6不I 司电位条件F 细菌生长的变化关系 F i g .6 R e l a t i o nb e t w e e nc e l la m o u n ta n dt i m e u n d e rd i f f e r e n tp o t e n t i a lc o n d i t i o n s 在外晁通以正电压时对细菌的生长有抑制作 用.从图6 中看出,在通以6 0 0 和10 0 0m V 的条件 下,细菌数目呈直线下降趋势,不仅如此,在连续通 电到9h 后,细菌几乎全部死亡;另外,在通电7h 后溶液中几乎没有氧化峰和还原峰产生[ 5 ] .在外加 正电位时,细菌活力降低是由酸性介质在电解条件 下产生新生氧所致,铁以F e 3 状态存在.新生氧和 作为中间产物的H O 。会干扰细胞的新陈代谢和 再生,氧化电位 正电位 使F e 3 比F e 2 稳定,不能 保证细菌的能量供给. 2 .5 生物电化学作用模型分析 图7 显示了煤炭生物脱硫过程的生物电化学 作用模型,细粒高硫煤表面暴露出的黑色部分为黄 铁矿成分,高硫煤粒表面显露的黄铁矿在生物调浆 环境下首先被生物和化学作用氧化,获得亚铁离子 及一些氢离子,并提供能量电子. F e S z 7 /2 0 2 H 2 0 ,F e 2 2 s o i 一 2 H . 1 \e F e S 2 H 2 0 \. 0 2 1 S O 。2 - H 细 粒 高 硫 煤 图7煤炭脱硫酸的生物化学作用模型 F i g .7 M o d e ld i a g r a mo fc o a lb i o d e s u l f u r i z a t i o n u n d e re l e c t r o c h e m i c a lc o n t r o l 然后在电场作用的阴极区氢离子获得电子,首 先放电,2 H O 。 2 H O ,4 0 H 一 H 2 十,细菌 得到能量,产生代谢酶携带较高活化能,在酸性供 氧环境中催化氧化亚铁离子为高价铁.图8 显示了 在电化学调控作用下优化设置条件中发生的氧化 还原反应. 4 F e 2 T O , 4 H 一4 F e 3 2 H ,O . 2 电压/V 图8电化学调控作用催化氧化还原反应 F i g .8 R e d o xr e a c t i o nu n d e r e l e c t r o c h e m i c a lc o n t r o lc a t a l y s i s 7 l 5 9 3 3 9 { 2 2 ●0 0 O O ● 4 8 2 6 0 6 2 8 ㈤M%o%他o 毛一\烬脚 万方数据 第4 期 陶秀祥等煤炭生物脱硫的电化学作用机理4 3 5 与此同时,T .f .细菌从外界获取的能量一部 分通过细菌膜上的电子传递链传人体内,在液质内 与A D P 结合,A D P P A T P ,形成A T P ,并储存 能量,体内大部分生化反应获得能量得以进行,细 菌自身生长和复制又加快了代谢分解与合成,产生 大量生化酶. 在阳极区,系统环境获取的F e 2 在电场的高 电势作用下,直接失去电子生成大量的F e ”,与此 同时,打破了反应式 1 的化学平衡,进一步促进了 反应的发生,加速了黄铁矿的氧化分解. F e 2 一e F e 计. 3 反应生成的F e 件开始直接作用黄铁矿,并失 去电子. 2 F e 3 十 F e S 2 3 F e 2 2 S . 4 酸性环境下,F e 3 和氧还协同把低价硫S x 部 分转化成单质硫和较高态硫s o ,s 7 S x S o S 7 . 5 部分s o 和S x ,S 7 又在T .f .细菌催化氧化作用 下生成硫酸 S o ;S x ,S y H 2 0 0 2 一S O r H . 6 产生的H 又使得酸性升高,p H 值下降,所以 这一过程既耗酸又产酸,当F e 2 转化成F e 抖,累积 达到一定值,硫酸高铁就显示强烈的氧化性[ 6 ] .这 样,在T .f .细菌对煤炭脱硫机理的解释就可以统 一为溶解氧、电场作用、细菌催化、F e 3 的协同作 用.上述结论,通过电化学调控微生物驯化时间与 p H 值函数关系 图9 得到验证.研究表明系统起 始p H 值1 .8 5 ,最终p H 值最小值将维持在1 .2 以 上.从不同温度下的p H 与t 的关系来看,在2 5 , 2 7 ,3 0 ℃培养环境下并无明显差异,但其脱硫率 以2 7 ℃为佳. 驯化时间/d 图9不同温度下p H 与时间的关系 F i g .9 R e l a t i o nb e t w e e np Ha n dt i m e u n d e rd i f f e r e n tt e m p e r a t u r e s 3 结论 1 T .f .菌在9 K 培养基中生长是通过将F e 2 氧化为F e 3 干过程中获取能量,随着细菌的生长 F e 2 逐渐被氧化,其浓度相应下降,而F e 抖浓度缓 慢地上升.同时,因部分铁离子生成黄钾铁钒等沉 淀物,则溶液中总铁浓度先下降而后又平缓上升. 2 p H 2 .0 左右时,T .f .菌的Z e t a 电位达到 峰值5m V ,细菌保持有比较大的活性,生长比较 旺盛.而黄铁矿在这个p H 时带有负电荷,所以最 适合细菌和黄铁矿结合,能够提高细菌在黄铁矿表 面的吸附能力.随着培养天数的增长等电点的p H 逐渐减小,到第7 天时等电点为3 .2 . 3 在一5 0 0m V 电位下,T .f .菌的生长期缩 短,浓度增加5 ~1 0 倍. 4 T .f .菌对煤炭脱硫的机理是溶解氧、电场 作用、细菌催化和F e 3 的协同作用. 参考文献 [ 1 ] 杨显万.微生物湿法冶金[ M ]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 社,2 0 0 3 3 4 4 7 . [ 2 ] 李宏煦,王淀佐.硫化矿细菌浸出过程的电化学 I [ J ] .矿冶,2 0 0 2 ,1 l 4 4 9 5 1 . L IH o n g X U ,W A N GD i a n Z U O .E l e c t r o c h e m i s t r yo f s u l f i d eb i o l e a c h i n g I [ J ] .M i n i n ga n dM e t a l l u r g y , 2 0 0 2 ,1 1 4 4 9 5 1 . r 3 ]M O U S A V ISM ,Y A G H M A E IS ,S A L I M IF ,e ta 1 . I n f l u e n c eo fp r o c e s sv a r i a b l e sonb i o o x i d a t i o no ff e r r o u sa c i d i t h i o b a c i l 】u sf e r r o o x i d a n s ,p a r tI F l a s ke x - p e r i m e n t s [ J ] .F u e l ,2 0 0 6 ,8 5 2 5 5 5 2 5 6 0 , [ 4 ] 张在海,胡民华,邱冠周,等.从细菌学角度探讨硫化 矿物的细菌浸出[ J ] .矿冶工程,2 0 0 0 ,2 0 2 1 5 1 8 . Z H A N GZ a i - h a i ,H UY u e h u a ,Q I UG u a n z h o u ,e t a 1 .D i s c u s so nt h eb a c t e r i a ll e a c h i n go fs u l f i d eo r e s f r o mp o i n to fv i e wo fb a c t e r i o l o g y [ J - I .M i n i n ga n d M e t a l l u r g i c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 ,2 0 0 0 ,2 0 2 1 5 1 8 . [ 5 ] 陶秀祥,巩冠群,文杨明,等.煤炭脱硫微生物生长代 谢的电化学调控[ J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 0 0 5 ,3 4 6 6 9 8 - 7 0 2 . T A 0X i u x i a n g ,G O N GG u a n - q u n 。W E NY a n g m i n g ,e ta 1 .E l e c t r o c h e m i c a lc o n t r o lo ng r o w t ha n d m e t a b o l i s mo fb a c t e r i af o rc o a ld e s u l f u r i z a t i o n [ J ] . J o u r n a lo fC h i n aU n i v e r s i t yo fM i n i n g8 LT e c h n o l o g Y ,2 0 0 5 ,3 4 6 6 9 8 7 0 2 . [ 6 ] 巩冠群,陶秀祥,张兴,等.氧化亚铁硫杆菌优化培 养及脱硫的研究[ J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 0 0 6 ,3 5 4 5 1 0 - 5 1 4 . G O N GG u a n q u n ,T A OX i u x i a n g ,Z H A N GX i n g , e ta 1 .R e s e a r c ho no p t i m a ld o m e s t i c a t i o no ft h i o b a c i l l u sf e r r o o x i d a n sa n dd e s u l f u r i z a t i o n [ J ] . J o u r n a lo f C h i n aU n i v e r s i t yo fM i n i n g8 LT e c h n o l o g y ,2 0 0 6 ,35 4 5 1 0 5 1 4 . 责任编辑骆振福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