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底栖古群落的识别与划分.pdf
第3 6 卷第1 期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V 0 1 .3 6N o .1 2 0 0 7 年1 月J o u r n a lo fC h i n aU n i v e r s i t yo fM i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J a n .2 0 0 7 文章编号1 0 0 0 一1 9 6 4 2 0 0 7 0 1 0 0 0 1 一0 6 海洋底栖古群落的识别与划分 曾勇,王占磊,孟祥芬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江苏徐州 2 2 1 1 1 6 摘要在分析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识别与划分古群落的5 条标准1 同一古群落应处于 相同的沉积环境中,时空分布上相邻的古群落形成于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2 古群落化石群为原 地埋藏;3 同一地层剖面中,属于同一古群落的不同层位中所含化石相似率应明显高于不同古群 落间的相似率;4 同一古群落的物种组成在不同地点或层位中可以重复出现;5 古群落划分可采 用单门类或多门类划分法.结果表明,采用回归分析图解对比法建立区域性复合标准剖面,可以 综合不同地层剖面的多种地质信息,最大限度地克服化石标本采集的不完备性和避免人为的主 观臆断.通过实例的检验,在古群落识别与划分研究中,J a c c a r d 相异系数是计算和判别古群落相 似率高低的有效公式. 关键词古群落;识别与戈I J 分;回归分析图解对比法;长兴期;腕足动物 中图分类号Q9 1 5 .8 1 6文献标识码A D i s t i n g u i s h i n ga n dD i v i d i n go f M a r i n eB e n t h o n i cP a l a e o c o m m u n i t i e s Z E N GY o n g ,W A N GZ h a n - l e i ,M E N GX i a n g f e n S c h o o lo fR e s o u r c e sa n dE a r t hS c i e n c e ,C h i n aU n i v e r s i t yo fM i n i n g8 LT e c h n o l o g y 。 X u z h o u ,J i a n g s u2 2 1 1 1 6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B a s e do nt h ep r e d e c e s s o r s ’r e s e a r c hr e s u l t s ,f i v ec r i t e r i o n st od i s t i n g u i s h i l l ga n dd i v i d i n gp a l a e o c o m m u n i t i e sw e r ep r o p o s e d 1 C o n g e n e rp a l a e o c o m m u n i t i e ss h o u l db ei nas a m e s e d i m e n t a r ye n v i r o n m e n t ,a n ds o m ea d i a c e n tp a l a e o c o m m u n i t i e so nt e m p o r a la n ds p a t i a ld i s t r i b u t i o ns h o u l db eg r o w ni nd i f f e r e n tp h y s i c a lg e o g r a p h ye n v i r o n m e n t s ;2 T h eo r y c t o c o e n o s eo f p a l a e o c o m m u n i t yi sb u r i e di ns i t u ;3 I nas a m es t r a t i g r a p h i cs e c t i o n ,t h es i m i l a r i t yr a t eo ff o s s i li nd i f f e r e n th o r i z o n so ft h es a m ep a l a e o c o m m u n i t i e si sh i g h e rt h a nt h a to ft h ev a r i o u sp a l a e o c o m m u n i t i e so b v i o u s l y ;4 S p e c i e sc o m p o s i t i o ni nt h es a m ep a l a e o c o m m u n i t i e sa p p e a r sr e p e a t 一 - e d l yi nd i f f e r e n tl o c a t i e sa n dh o r i z o n s ;5 M o n o - c a t e g o r ya n dm u l t i c a t e g o r i e sm e t h o d sc a nb e u s e dt od i v i d ep a l a e o c o m m u n i t i e s .T h er e s u l t si n d i c a t et h a tm a n yk i n d so fg e o l o g i c a li n f o r m a - t i o no fd i f f e r e n ts t r a t u ms e c t i o n sc a nb ec o l l i g a t e dt oc o n q u e rt h ei m p e r f e c t n e s so ff o s s i lc o l l e c t i o na n da v o i dt h eS U b je c t i v i t ya n df o r e ju d g m e n tf u r t h e s tu s i n gt h er e g r e s s i o na n a l y s i ss c h e m a t i cc o r r e l a t i o nt of o u n dat e r r i t o r i a lm u l t i p l e xs t a n d a r ds e c t i o n .J a c c a r dd i s s i m i l a r i t yc o e f f i c i e n t i sa ne f f e c t i v ef o r m u l at oc a l c u l a t ea n dd i s t i n g u i s ht h es i m i l a r i t yr a t ei nd i s t i n g u i s h i n ga n dd i v i d i n gp a l a e o c o m m u n i t i e s . 收稿日期2 0 0 6 0 3 一0 6 基金项目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课题 0 4 3 1 0 5 作者简介曾勇 1 9 4 3 - ,男,江西省南城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古生物与地层学、煤田地质学方面的研究 F - m a i l Z y Z y c u r e t .e d u .a l lT e l 0 5 1 6 8 3 8 8 4 0 8 6 万方数据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第3 6 卷 K e yw o r d s p a l a e o c o m m u n i t y ;d i s t i n g u i s h i n ga n dd i v i d i n g ;r e g r e s s i o na n a l y s i ss c h e m a t i cc orre l a t i o n ;c h a n g h s i n g i a na g e ;b r a c h i o p o d 作为生态地层学研究的核心,古群落在地层中 的存在已成为各家的共识.然而,在地层中如何识 别和划分古生物群落,则有多家观点.以美国学者 K a u f f m a n 等人为代表提出了整体群落 h o l i s t i c c o m m u n i t y 的概念,主张古生物群落的划分应同 现代生态学家研究现代生物群落那样,不仅要考虑 生物组成、环境要素、群落边界特征,还要研究群落 内各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能量流,并要求以群落 中所有的生物作为研究基础.但实际应用起来有很 大的难度.即使是现生群落也并非都按整体群落的 概念进行研究的,更何况研究具有特殊性的化石群 落,照此实施起来将更加困难.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F a g e r s t r o m 1 9 6 4 和B o u c o t 1 9 8 1 L 1 ≈1 先后提 出了确定化石群为化石群落的基本条件化石群必 须为原地保存;化石群面貌与相邻 上部地层 化石 群面貌有明显差异;化石群所保存的沉积环境与相 邻化石群保存的沉积环境明显不同. 戎嘉余 1 9 8 6 [ 3 ] 指出,群落的识别过程是,先 从同一地点、同一地层中采的样品建立组合,然后 在不同地点建立由若干含有类同属种群组合而组 成的集群.一个或若干集群才代表一个群落. 陈源仁 1 9 8 4 ,】9 9 2 [ 4 。5 1 综合分析了各家成果 基础上,指出古生物群落具平均时限性质,只是反 映这一阶段内整个生物群落系列的总体特征和概 貌.虽然由于化石资料的不完备性和其他种种因 素,古生物学家不能完全套用生物学家对群落研究 的全部理论和方法.但是根据硬体化石群落的研究 是可以而且能够得出某些有生态意义的结论,以恢 复生物当时生存的古环境面貌.划分群落从古生物 角度看,目前广泛采用的是以单一门类为主的划分 法,这从理论上讲,各门类生物都有他各自的环境 要求,因此单一门类群落的研究结果,同样能确切 反映它们当时的生存环境. J .R o b e r td o d d 和R o b e r tJ .s t a n t o n ,J R 1 9 8 9 [ 6 1 认为,用于识别生物群落的一个基本标准 是群落内平均样品相似性大于群落间平均样品的 相似性,同一群落内的样品之间的差异 异质性 小 于2 个群落问样品之间的差异. 殷鸿福等 1 9 9 5 口3 在研究所确立群落真实性 的数学检验时指出,检验群落是否确实存在的原则 是属于同一群落的不同采集样 不同层位或不同 地点 ,其属种组分有高相似率,不同群落间则相似 率低,同一群落的组分在不同地点 或层位 可重复 出现.为此,建议采用相似性检验,或最优分割法检 验,或聚类分析法进行数学检验. 1 基本标准与研究方法 前述的各家理论和方法都有独到之处,但大多 数仍停留在分析的基础上.少数学者应用数理统计 理论进行相似率等数学方法的验算,方法先进,但 计算繁琐、并因为缺乏整体性而无法克服化石采集 不完备性这一弊端. 正确识别和划分古群落是生态地层学中的基 础,是研究分析古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古群落演 化等问题的关键.因此,要充分重视古群落识别与 划分的研究工作,使其更符合客观规律、更加科学 化.为此,本文综合各家之长,提出在地层剖面中识 别和划分古群落的5 条基本标准. 1 根据古群落是地质历史时期在某一特定时 限内,特定自然环境下生活在一起,并能保存为化 石的生物这一定义,可以认为同一古群落应在大 体相同的沉积环境下形成,在时空分布中相邻的古 群落所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应明显不同. 2 古群落的化石群应未经过搬运作用,必须 为原地埋藏、原地保存. 3 在同一地层剖面中,属于同一古群落的不 同层位,所含化石物种的组成面貌具有高相似率, 不同古群落间则相似率低. 4 同一古群落的物种组成在不同地点或层位 可以重复出现,同一古群落在不同层位中出现反映 该古群落演替的不同阶段. 5 古群落的划分可以采用单一门类的划分 法,也可以采用多门类划分法. 传统识别与划分的方法基本上还是借助于地 层古生物工作者的经验进行定性分析,主要是根据 地层中化石的兴衰递变规律人为地进行划分.这样. 难免会带有或多或少的主观性、片面性.尤其是以 剖面的分析难以弥补化石采集不完备性这一缺陷. 因此,为了克服在纯定性分析中的主观片面性,增 强分析中的科学性、整体性和客观性,本文在提出 地层剖面中识别和划分古群落的5 条标准基础上, 借助在地层时间对比研究中有较大影响的S h a w 剖面复合对比回归分析原理,引入回归分析图解对 比法这一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L 8 ] ,进行古 万方数据 第1 期曾勇等海洋底栖古群落的识别与划分 群落的识别与划分研究. 2 回归分析图解对比法的应用 2 .1 基本内容及计算方法 地层学中的时间精确对比问题,是各国地层古 生物学家十分关注的问题,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 研究,并提出了许多方法.其中1 9 6 4 年A .B . S h a w [ 9 ] 提出的以回归分析作为原理的剖面复合对 比法和1 9 7 7 年M i l l e r [ 9 1 在S h a w 方法基础上提出 的图解法影响最大,并逐渐被人们所接受.鉴于 F .X .M i l l e r 的图解对比法虽比S h a w 的方法更为 简便直观,但对比线的选择只能根据实验,缺乏可 靠的理论依据.而且当化石资料特别丰富、剖面乃 较多时,这样的实验就太难了.为了使对比线的选 择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使其尽量符合客观实际情 况,本文作者之一曾勇结合S h a w 的回归分析原 理,提出了回归分析图解对比法,建立地区性复合 标准剖面,以此进行地层对比和确定剖面 钻孔 之 间时间关系.其计算方法和步骤包括回归方程的建 立、标准参考剖面的选择、剖面的对比和复合、化石 复合顺序地质历程图的绘制等[ 8 ] . 本文将此方法引入古群落的识别和划分的研 究中,并结合前述古群落识别与划分的基本标准, 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综合研究.以此达到科学 地识别与划分古群落的目的.运用该方法研究将在 以下3 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1 古群落 化石群落 是地质历史时期中,在 某一特定时限内特定环境下生活在一起并能保存 化石的群落[ 5 ] .生活在一个特定的自然环境之内的 生物群作为群落的基本概念已成为各家的共识.而 回归分析图解法就是要把在同一自然环境下不同 地点沉积的地层剖面,复合到一个标准剖面中来, 不同地层剖面中的各种地质信息得以综合,更能客 观地全面反映当时的沉积环境,从而使建立的古群 落更符合化石群落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2 通过化石建立起的复合标准剖面可以充分 地利用同一沉积环境下不同地方的各剖面的化石 资料,最大限度地克服化合标本采集的不完备性这 一弊端. 3 通过计算和作出化石复合顺序地质历程图 能直观地识别和划分古群落,既避免了人为主观臆 断的弊端,也克服了以数理统计为原理的数学检验 的烦琐计算.使古群落在地层剖面中的识别与划分 更趋合理、更具科学性. 2 .2 实例分析 选择川东南地区川堰剖面和叙永地区古宋剖 面为代表,进行长兴期腕足动物群落识别和划分的 综合研究.川堰剖面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岩系, 长兴期地层共分3 1 层,其中含煤4 层、灰岩1 0 层、 泥灰岩8 层、砂岩4 层,共3 7 .8 3m [ 1 ⋯.古宋剖面也 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岩系,长兴期地层共分1 1 层,其中含煤1 层、灰岩4 层、泥灰岩3 层、泥岩3 层,共厚4 6 .2 9m [ 1 1 | . 2 剖面在长兴期位于康滇古陆东侧,同属于海 陆过渡相沉积环境.具有相同的自然环境条件,符 合群落识别划分的5 条基本标准之一,因此可以进 行以群落识别划分为主题的复合标准剖面研究. 在2 条剖面中找出共有化石,并统计它们在各 自剖面中出现的最低、最高层位.然后以剖面长度 作为坐标轴,作出各化石点的散点图.经取舍后,选 择1 9 种化石参加回归计算,计算法为一元回归分 析,用最小二乘法配出回归方程 G 一2 .8 5 5 1 0 .9 4 8 C , 1 e 一一0 .7 8 2 3 0 .9 3 8 8 G . 2 式 1 是以川堰剖面各层位为自变量求古宋剖 面回归值的回归方程;式 2 是以古宋剖面各层位 为自变量求川堰剖面回归值的回归方程.选择厚度 较大的古宋剖面作为对比的标准参考剖面,即以式 1 为公式,将川堰剖面各层的化石资料复合到古 宋剖面,建立了复合标准剖面,并以复合剖面的1 1 2 1 岩层作为一个时间单位“Z ”L 9 ] . 利用上述复合标准剖面,计算出各化石的延续 时限和年代尺度 Z ,从而得出该复合标准剖面中 全部化石的复合顺序地质历程图 图1 . 从图1 可以看出,经过复合的标准剖面上共有 腕足类2 6 属5 1 种,以年代尺度1 9Z 为界线,可以 把腕足类物种划分为2 大类群.这2 大类群在性质 面貌、属种组成、沉积环境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区别 1 性质面貌和属种组成 第1 类群,长兴早期 从3Z 到1 9Z 期间 ,腕 足类包括2 3 属4 1 种,它们是 A c o s a r i n ad o r a s h a m e n s i s ,O r t h o t h e t i n ar u b e r , 0 .f r e c h i ,0 .r e g u l a r i s ,N e o c h o n e t e sc o n v e x a ,N . d e g a n s ,C h o n e t i n e l l as u b s t r o p h o m e n o d i e s ,胁v d e n e l l a k i a n g s i e n s i s ,S p i n o m a r g i n i f e r aa l p h a , S . 托口o z i s n 咒g 咒s i 5 ,S .c 矗P 竹g y a o y P 咒s i s ,S .k u e i c h o z o e n s i s ,P r e l i s s o r h y n c h i ap s e u d o u t a h ,C r u r i t h y r i s s p e c i o s a ,C o m p o s i t as p .,A r a x a t h y r i sa r a x e n s i s , A .t i m o r e n s i s ,A .m i n o r ,J u x a t h y r i sg u i z h o u e n s i s , 万方数据 4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第3 6 卷 z 值 物种 O 1 .2 0 .3 0 .4 0 .5 0 IA c o s a r i n ad o r a s h a m e n s i s 2 .O r t h o 抽e t i n ar u b e r 3 .0 f r e c h i 4 .0r e g u l a r i s 5 .N e o c h o n e t e sc o n v e x a 6 . e l e g a n s 7 .Ⅳz h o n g y i n g e n s i s 8 .C h o n e t i n e l l as a b s t r o p h o m e n o i d e s 9 .H a y d e n e l l ak i a n g s i e n s i s 1 0 .t L o r i e n t a l i s 11 .s p i n o m a r g i n i f e r aa l p h a 1 2 .S .f i a o z i s a n e n s i s 1 3 .S .c h e n g y a o y e n e n s i s 1 4 .S k u e i c h o w e n s i s 1 5 .T s c h e r n y s c h e w i as i n e n s i s 1 6 .P r e l i s s o r h v n c h i ap s e u d o u t a h 1 7P t r l i c a t a 1 8 .C r u r i t h y r i ss p e c i o s a 1 9C o m p o s i t as p 2 0 .K e y s e r l i n g i n as p . 2 1 .A r a x a t h v r i sa r a x e n s i s 2 2 .爿t i m o r e n s i s 2 3 .A .m i n o r 2 4 .Ak a n d e v a n i 2 5 .J u x a t h v r i sg u i z h o u e n s i s 2 6 .,c f .b i s u l c a t a 2 7 .D 把l a s m aa c u t a n g u l am i n o r 2 8C h u a n y a n e n s i sa p p 肠n a t a 2 9 .C c h u a n v a n e n s i s 3 0 .T e t h y o c h o n e t e sw o n g i a n a 31 .r s o o c h o w e n s i s 3 2 .M e e k e ,l ak u e i c h o w e n s i s 3 3 .M d o r s i s u l e a t a 3 4 .M a r a k e i a n i 3 5Ml a n d a i e n s i s 3 6C a t h a v s i ac o r c u l u m 3 7C c h o n e t o i d e s 3 8 .C s p e c i o s a 3 9 .D e r b y i aa c u t a n g u l a 4 0Dm u c r o n a t a 4 1 .P l i c o c h o n e t e sd i s s u l c a t a 4 2 .P a r a o r t h o t h e t i n ap r o v e c t a 4 3 .C o s t i s p i r i f e r as t r i a t a 4 4 .O l d h a m i n a s q u a m o s a 4 5 .Od e c 由i e n s 4 6O m i n o r[ 3 4 7 .O .s u b s a u a m o s a 4 8 .U n c i n u n e l l i n at i m o r e n s i s 4 9 .L e p t o d u sd e m i n u t u s 5 0 .C r e n i s p i r i f e ra l p h e u s 4 6 .C o c t o p H c a t a 图1复合标准剖面化石复合顺序地质历程 F i g .1R a n g ec h a r to ff o s s i l sc o m p l e xo r d e r i nc o m p l e xs t a n d a r ds e c t i o n s C h u a n y a n e l l aa p p l a n a t a ,T e t h y o c h o n e t e sS o o c h o w e n s i s ,M e e k e l l ak u e i c h o w e n s i s ,M .d o r s i s u l c a t a , M .a r a k e ja n i ,M .1 a n d a i e n s i s ,C a t h a y s i ac o r c u l 一 跏,C .c h o n e t o i d e s ,C .s p e c i o s a ,D e r b 3 ’i aa c u t a n g u l a ,D .m u c r o n a t a ,P l i c o c h o n e t e sd i s s u l c a t a ,P a r - a o r t h o t h e t i n a p r o v e c t a ,C o s t i s p i r i f e r a s t r i a t a , O l d h a m i n as q u a m o s a ,0 .d e c i p i e n s ,0 .m i n o r ,0 . s u b s q u a m o s a ,№c i n u n e l l i n at i m o r e n s i s ,L e p t o d u s d e m i n u t u s ,C r e n i s p i r i f e ra l p h e u s ,C .o c t o p l i c a t a 等.分属于正形贝目德姆贝亚目全形贝超科 1 种 、直形贝目直形贝亚目直形贝超科 1 0 种 、长 身贝目戟贝亚目戟贝超科 5 种 、长身贝亚目长身 贝超科 9 种 、里通贝亚目里通贝超科 5 种 、小咀 贝目韦勒贝超科 1 种 、钩形贝超科 1 种 、石燕目 石燕亚目双腔贝科 1 种 、准石燕目准石燕亚目翼 准石燕超科 2 种 、无窗贝目无窗贝亚目无窗贝超 科 5 种 、穿孔贝目穿孔贝亚目两板贝超科 1 种 . 其中里通贝超科的O l d h a m i n a 和直形贝超科的 M e e k e l l a 最为特征,不仅种的分异度较大,而且贝 体大而特殊,数量较多,可以作为此类群中的优势 属和特征属. 第2 类群,长兴晚期 从1 9 .1Z 到4 6 .1Z 期 间 ,腕足类计有1 7 属3 1 种,它们是 A c o s a r i n ad o r a s h a m e n s i s ,O r t h o t h e t i n ar u b e r , 0 .f r e c h i ,0 .r e g u l a r i s ,N e o c h o n e t e sc o n v e x a ,N . e l e g a n s ,N .z h o n g y i n g e n s i s ,C h o n g e t i n e l l as u b - s t r o P h o m e n o i d e s ,H a y d e n e l l ak i a n g s i e n s i s ,H . o r i e n t a l i s ,S p i n o m a r g i n i f e r aa l p h a ,S .j i a o z i s a n e n s i s ,S .c 矗已7 2 9 y 口o y P 咒e 靠s i s ,S .k u e i c h o w e n s i s ,T s c h e r n y s c h e w i as i n e n s i s ,P r e l i s s o r h y n c h i ap s e u d o u t a b ,P .t r i p l i c a t a ,C r u r i t h y r i s5 p e c i o s a ,C o m p o s i - t as p .,K e y s e r l i n g i n as p .,A r a x a t h y r i sa r a x e n s i s ,A .t i m o r e n s i s ,A .m i n o r ,A .k a n d e v a n i ,J u x a - t h y r i sg u i z h o u e n s i s ,J . c f .b /s u l c a t a ,D i e l a s m a a c u t a n g u l am i n o r ,C h u a n y a n e n e l l aa p p l a n a t a , C .c h u a n y a n e n s i s ,T e t h y o c h o n e t e sp , o n g i a n a ,C a t h a y s i ac o r c u l u m 等.分属于正形贝目德姆贝亚目 全形贝超科 1 种 、直形贝目直形贝亚目直形贝超 科 3 种 、长身贝目戟贝亚目戟贝超科 5 种 、长身 贝亚目长身贝超科 7 种 、扭面贝亚目管盖贝超科 1 种 、里通贝亚目里通贝超科 1 种 、小咀贝目韦 勒贝超科 2 种 、石燕目石燕亚目双腔贝超科 1 种 、无窗贝目无窗贝亚目无窗贝超科 7 种 、穿孔 贝目穿孔贝亚目两板贝超科 3 种 .其中韦勒贝超 科的P r e l i s s o r h y n c h i a 和无窗贝超科的 A r a x a t h y r i s 是类群中数量较多、物种分异度较大 的优势属.可以作为本类群中的代表. 第2 类群的属种数量较第1 类群为少,尤其是 第2 类群中缺少了在第1 类群中大量出现的如直 形贝超科米克贝科、长身贝超科欧尔通科、钩形贝 超科钩形贝科、翼准石燕超科锯齿石燕科、以及里 通贝超科里通贝科 O l d h a m i n a ,L e p t o d u s 等类 型.此外,第2 类群属种数分别占整个长兴期腕足 类属种数的6 5 .4 %和6 0 .8 %;而第1 类群属种数 则分别占8 8 .5 %和8 0 .4 %.可见,就腕足动物而 言,2 类群的性质面貌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2 类群之间经分析得出2 类群共有物种数为 2 2 个,在第1 类群中出现而第2 类群中没有出现 的物种数为2 0 个,在第2 类群中出现而在第1 类 万方数据 第1 期 曾勇等海洋底栖古群落的识别与划分 群中未见及的有1 0 个物种.本文引入J a c c a r d 相似 系数公式n 2 ] ,a 一羔。口十十C 式中盘为2 群落共有的物种数,b 为甲群落存在而 乙群落缺乏的物种数,C 为甲群落未发现而乙群落 存在的物种数.J a 越大,2 群落差异性越大,相似性 则为1 一J a . 统计计算后得本区第1 类群与第2 类群的相 异系数为5 8 .8 %,相似系数为4 1 .2 %,2 类群物种 的相异性要大与其相似性. 2 沉积环境 虽然2 大类群均位于康滇古陆东侧,同属于障 碍发育的华南陆表海西缘海域之中,据作者以前研 究口⋯,但是各自的小环境还是有差别的,以复合后 的川堰剖面为例分析如下. 第1 类群所存在的长兴早期剖面第2 层至第 1 3 层属于海侵开始阶段当龙潭期沉积了B 。煤 大 汉炭 之后,接着沉积了长兴初期的一套黑色钙质 泥岩.含有腕足动物化石,这是长兴期海侵的开始. 随后海水进退频繁,不仅沉积了泥坪相、混和坪相 和泥炭坪相的泥岩、粉砂岩和煤层,而且还沉积了 泻湖相、半闭塞碳酸盐台地相的泥灰岩、灰岩.其中 灰岩共有2 层 其中有1 层为与薄层泥岩互层 ,厚 1 .1 8r r l ,占本类群所在全部层位厚度的6 .9 %;泥 灰岩2 层厚3 .3 3m ,占1 9 .5 %;粉砂岩1 层,厚 2 .5 21 T I ,占1 4 .8 %;煤2 层,厚0 .4 6I T I ,占2 .7 %; 泥岩6 层 其中有1 层为与薄层灰岩互层 厚9 .5 8 r n ,占5 8 .8 %.从沉积岩岩性分析可知,碎屑岩占有 绝对优势;粉砂岩与泥岩共占的比例达到7 0 .9 %, 其中在5 8 .8 %的泥岩中,还有4 2 .6 %为粉砂质泥 岩.而灰岩和泥灰岩共占的比例仅为2 6 .4 %,大大 低于碎屑岩所占的比例.表明长兴早期,研究区是 以泥坪相、混和坪相为主,海水很浅,水动力条件较 强的一种沉积环境中.其中产出的腕足类化石,如 M e e k e l l a ,O l d h a m i n a 等大量出现,种的分异度较 高.前者不仅个体较大而且腹铰合面高耸,生活方 式为扎根型;后者壳体大而隆凸、壳壁厚实,生活方 式为附着型.这些特点充分佐证了第1 类群所处的 环境为水动力条件较强的近岸混和坪、泥坪相为 主,半封闭碳酸盐台地相为辅的一种沉积环境. 第2 类群所存在的长兴晚期 剖面第1 4 层至 第3 2 层 属于海侵稳定扩大的时期,沉积了半闭塞 碳酸盐台地相的灰岩、泥灰岩;同时也沉积了泥坪、 混和坪、泥炭坪的泥岩、粉砂岩和煤层.经岩性分 析,粉砂岩沉积了2 层,厚3 .2 7m ,占该时期总沉 积厚度的1 5 .8 %;泥岩3 层,总厚4 .2 31 T I ,占 2 0 .4 %;煤2 层,厚0 .3 1r f l ,占1 .5 %;灰岩9 层,共 厚9 .8 5r f l ,占4 7 .4 %;泥灰岩3 层,厚为3 .1 01 T I , 占1 4 .9 %.其中灰岩和泥灰岩总厚达到1 2 .9 5m , 占6 2 .3 %;而碎屑岩共厚7 .51 “ 1 3 .,占3 6 .2 %.表面 长兴晚期海侵有所扩大,相比早期而言,离岸相对 较远,海水较深、且比较稳定.例如从第1 4 层到第 2 0 层连续为半闭塞碳酸盐台地相的石灰岩和泥灰 岩沉积,厚度达到6 .7m ,占3 2 .3 %.说明从长兴晚 期开始阶段,本区海侵稳定扩大,并维持了相当长 的一段时期,大约占该段时期的三分之一左右时 间.同时,腕足动物群面貌也发生了大的变化,本类 群中未见有第1 类群中大量出现的M e e k e l l a , O l d h a m i n a 等属的物种,代之而起的大多属于以 基本锚型、自由躺卧浮桥型、自由躺卧平卧型为生 活方式的属种.例如S p i n o m a r g i n i f e r a , A c o s a r i n a ,A r a x a t h y r i s ,J u x a t h y r i s 等属的物种, 表明长兴晚期主要是以半闭塞碳酸盐台地相为主, 泥坪混和坪相为辅,海水较深,水动力条件较弱的 一种沉积环境. 3 埋藏条件 2 剖面中化石均较为丰富,而且化石保存完 好,壳面未见有遭受磨损现象;岩层中所见化石个 体大小混杂,没有发现分叠现象;绝大部分壳体闭 合,即使2 壳分离,其背壳与腹壳的数量接近1 1 .可见化石应属于原地埋藏无疑. 4 古群落的划分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发现长兴早期和长兴晚 期的2 类腕足动物在性质面貌、组成成分;沉积环 境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同时2 大类群的腕足动物 均属于原地埋藏.因此,可以认定2 大类群应分属 于2 个不同的腕足动物群落,根据它们各自特有的 性质特点和属种结构,分别命名为 长兴早期,称为O l d h a m i n a - M e e k e l l a 化石群 落;长兴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