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道如何通过断层.doc
巷道如何通过断层 掘一区 袁立志 断层对巷道施工的影响主要是岩层破碎,其次是断层周围的应力较复杂。施工中应正确判断断层的性质,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及制定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 一、易发生的问题 1.冒顶,导致巷道掘进困难,巷至难以通过。 2.支架变形严重,甚至损坏,埋下安全隐患。 3.断面缩小,影响安全使用,甚至无法使用。 二、 断层影响分析。 如何顺利通过断层,就必须全面掌握断层的性质,断层性质对巷道施工影响较大的几个方面 1.断层的破碎带宽窄,破碎程度。破碎带宽,破碎程度高的情况下,采用超前支护,必要时应采取预加固后再掘进。 2.断层周围的应力状态,应力的大小及方向。应重视监测,及时当调整支护强度、支护结构及断面形状来适应。 3.断层的含水及导水情况。水的存在,一方面降低了岩石的强度、增大了岩石的容重,另一方面降低了岩块间的摩擦系数,使岩块易于滑动,加剧了顶板冒落程度,甚至使其上方难于形成自然平衡拱。必要时要采取堵水措施。 4.断层的倾向,倾角。倾向、倾角对应力的方向影响较显著;应力方向作用于前方时,可降低对工作面支架的推力。顺向、倾角大利于施工。反之则难。条件具备时,对巷道的掘进方向应予以考虑。 三、破岩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巷道在穿过断层破坏区时,破岩的原则是要尽量减轻震动。 1.爆破,要浅打眼,少装药,分次起爆,以减轻对围岩的震动。 2.放开心炮。周边用手镐或风镐修整,以降低围岩爆震裂缝的形成。 3.用风镐破岩,避免爆破产生的震动。但此法工效较低,劳动强度高。 4当破碎特别严重时,则应采用先稳固岩层的特殊施工法 撞楔法、注浆法、钢骨架等。 三、支护方式与支护结构 1.支护方式应采用及时支护或采用超前支护。临时支护要紧跟迎头,顶、帮要背实背严。注浆锚杆性能较好,支护工艺也易于掌握,而传统的混凝土砌碹支护应尽可能不用。 2.支护结构,应采用“先柔后刚”的支护结构,通常采用爆破后立即先喷一层(2030mm)混凝土,然后再打緢杆,挂网,钢带或桁架,复合支护是较有效的结构型式。对应力较大、变形量大的围岩则应用二次支护的方式。 只要对断层性质掌握准确,施工方法及支护结构合理,措施得当,施工巷道都能顺利穿过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