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害评价的意义.doc
第一部分水害评价的意义 一、郑州矿区水害基本情况及特点 1、矿区水文地质特征 矿区主采二叠系二1煤和石炭系一1煤,属“三软”不稳定煤层,基底为奥陶系强含水层,大多数矿井处于地下水强径流带上,开采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主要表现在 ①矿区受纬向构造影响,煤层及其顶底板破碎,构造控水条件复杂,规模不等、序期不同的构造网络不但构成了直接的矿井充水通道,构造作用对地层结构的扰动破坏也降低了顶底板岩层的阻水能力,一定程度加强了各含水层组间的水力联系; ②二1煤底板隔水层薄,特别是太原组上部灰岩L7-8灰距二1煤层仅10米左右;矿区西部煤层顶板滑动构造普遍发育,巨厚松散层砂岩含水层直接压煤; ③矿井浅部小井众多,老空水、底板灰岩水、顶板砂岩水威胁严重。 2、水害基本情况 从1959年到2007年,郑煤集团公司所属的各矿发生井下60m3/h以上的充水事故达70多次,其中导致淹井、淹采区及水害伤亡事故21次,最大一次突水淹井是1997年5月7日芦沟矿因断层导通深部寒武、奥陶系灰岩突水,突水量最大达7680m3/h,稳定水量3440 m3/h 。2000年以来,随着开采深度增大,水害事故频率较前明显增加。 为了遏制水害事故的发生,集团公司从2005年开始强制推行水害评价,进一步强化防治水技术管理和现场管理,使水害事故得到明显的遏制。 二、水害评价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落实水情水害的预测预报制度,强化采掘工作面水害防治安全管理,防止水害事故发生,保证安全生产。为此我们通过水害评价手段,对各采掘工作面的可能出现的各种水害隐患危险源进行辩识,针对查出的水害隐患,制定措施,责任落实到人,进而达到防止水害事故发生的目的。 三、评价范围 集团公司直管矿井、各分公司管理的整合矿井所有的采掘工作面逐月评价,新开工的采掘工作面先评价后施工。所有采、掘进工作面未通过评价和审核不准施工。 四、水害评价的内容 各生产矿井每月末通过对下月各采、掘工作面的周边情况、构造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老空区、物探异常区等进行分析预测是否存在突水可能性,防排水系统是否可靠、防治措施是否合理等各个环节逐一进行排查评价。具体内容见附件填表说明及附表。 五、评价办法 (1)集团公司直管矿井以生产矿井为单位进行评价,报集团公司审核。(2)分公司管理的矿井整合矿井评价后报分公司审核,审核后一并报集团公司审核。 六、评价的组织 1、矿井评价由矿长统一负责,总工程师具体组织,成立水害评价工作小组,严格按照集团公司水害防治评价要求,对水害评价进行会审,查出水害隐患和监控重点,制定防范措施,由矿长、总工程师、安全矿长及各业务部门技术人员签字确认后,于每月29日前上报集团公司防治水技术管理部审核。(三级矿井评价后报公司审核,分公司审于每月29日前上报集团公司资源整合部审核。) 2、集团公司每月5日前由地测副总负责,防治水管理部(资源整合部)组织,生产、地测、机电、安监、调度等部门参加,对各矿上报的水害评价进行再次会审,审核施工地点是否存在突水可能性,并对防治水措施提出意见和建议,预测、辨识本月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防治水重大安全隐患,提出当月水害监控重点,最后签字确认。对采、掘工作面评价没有通过的,及时通知矿方停产重新评价。每月5日由防治水技术管理部(资源整合部)把综合评价意见和水害监控重点,在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网上通报。各矿根据评价通报和水害隐患监控重点,进一步完善、落实防治水措施。 3、矿井(分公司)评价或审核人员为部门主管技术人员,集团公司审核人员为部门主任工程师或副处级以上人员,实行谁评价(审核)、谁签字、谁负责的技术管理责任制。 七、评价的监督和监控 1、生产矿井业务主管部门对评价工作直接管理,评价出的隐患及措施落实到人。凡没有参与评价或未通过评价的掘进工作面不准发放施工通知单,不准测量放线,没有参与评价或未通过评价的采煤工作面不准开帮采煤。生产过程中发现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变化,必须立即组织修订方案或措施,重新进行评价和审核,并及时调整水害监控重点。 2、生产矿井安监部门(各分公司主管部门)对采掘工作面的水害评价和安全技术方案措施的执行进行监督管理,发现没有评价或评价未通过及安全技术措施执行不到位的采掘工作面,要求施工单位必须立即停止施工。 3、集团公司业务部门根据评价提出重点监控明细表,并将监控对象落实到个人。业务部门及时对条件复杂、需要采取特殊措施的重点采掘工作面进行督导、对技术方案及措施执行情况进行抽查及电话询问,发现隐患或条件变化立即提出具体意见。每周通过对下矿检查或电话询问采掘地点的水害隐患防治措施落实进展情况,对没有按期整改的进行处罚,直至隐患消除,及确保评价的及时性、准确性、有效性、可靠性和评价的真正落实。 4、集团公司安全监察局对评价的组织和评价结果及安全技术方案、措施的执行进行重点监督检查,每周四召开隐患处理会议,督促落实进展情况。 第二部分水害防治评价表填表方法 水害评价表分三种,分别为回采工作面月水害防治评价表(表一)、掘进工作面月水害防治评价表(表二)、新开巷道水害防治评价表(表三)。表中相关评价内容填写如下 一、前方地质构造、老空及其它 1、前方地质构造 主是针对采掘工作面前方可能揭露的各种地质构造,作出评价。 A、有无断层,断层两盘对接层位、断层导水性分析; b、有无褶曲、煤层顶底板起伏,是否造成打底等; c、对上述构造进行危害性评价。 2、老空 采掘工作面前方是否存在老空老巷,并对空区或老巷内可能的积水范围、位置及水位、积水量作出分析判断和危害性评价。 3、其它 采掘工作面前方是否存在各种含水体及导水通道,如水井、钻孔封闭情况及地表水体下渗等,并作出评价。 二、物探异常区分布 1、物探异常区分布情况 2、异常区危害程度评价 三、突水可能性分析 1、主要结合工作面内部及附近钻孔,并参照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中隔水层等厚线图,分析底板隔水层厚度变化。 2、在对工作面进行突水可能性评价时,隔水层的厚度应取从二1煤底到L4灰的顶面,而不应取到O2灰的顶面,并结合本区域水位标高和采动破坏深度,用“突水系数”计算公式对回采工作面底板隔水层作出安全评价;对煤巷掘进行头应针对L7-8灰进行突水评价;对岩巷掘进头应针对L5-6灰和L1-4灰进行评价用根据斯列沙列夫公式计 算临界水压值和隔水层厚度与实际进行比较作出安全评价。不但要对底板水评价,还要对老空水及顶板水进行评价。 (1)、根据斯列沙列夫公式 计算公式H临2Kpt实2/L2rt实 t临 式中t临临界隔水厚度(m); t实实际隔水厚度(m); Kp煤层底板隔水层抗张强度t/m2),取42.6t/m2; L巷道宽度5或回采工作面最大控顶距15m); H实作用于二1煤底板的实际水压值t/m2; H临隔水层底板的临界水压值t/m2; r底板隔水层岩石容重t/m3 取2.6t/m3。 (2)“突水系数”计算公式 式中 Ts-----突水系数〔kgf/cm2.m〕; P-------隔水层承受的水压(kgf/cm2); M-------底板隔水厚度(m); CP------采矿对底板隔以的扰动破坏厚度(m)。 按式(1)计算,如底板隔水层实际厚度小于计算值时,就是不安全的。按式(2)计算,就全国实际资料看,底板受构造破坏块段突水系数一般不大于0.6,正常块段不大于1.5。 四、水量及变化趋势分析 1、采掘工作面现有的水量、水源、出水形式、出水点位置。 2、随着工作面的采掘,分析预测出水点位置、水源、水量变化趋势,并作出危害程度评价。 五、排水线路及设备 主要是说明采掘工作面及采区的及设备排水线路情况,如水泵﹑排水管路 ﹑排水沟、水管、水槽、临时排水水仓、等是否满足要求。 六、水害防范措施 针对采掘工作面及开口巷道前方上述各类水害因素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水措施。是否需要⑴超前探放水;⑵底板加固; ⑶截流堵源;⑷顶、底板疏水降压;⑸铺底及巷道联锁加固; ⑹水沟、水槽铺设;⑺排水系统改造等。 七、综合评价 根据以上水害分析及防范措施,安全矿长、总工程师对采掘工作面及巷道开口进行水害综合评价。 第三部分探放水设计及措施编制方法 一、概况 主要内容应有探放水巷道或回采工作面周围的水文地质条件,如老空水积水范围、原回采时的充水状况,现积水量、积水高度(水压)、正常涌水量预计,老空与上、下采空区、相邻积水区、地表河流、断层构造的水力联系程度;探放水巷道的开拓方向、施工次序和支护形式。 二、探放水工程设计 (一)主要内容(1)探水钻场位置(含各回次);(2)钻探工具型号;(3)设计钻孔帮距、超前距和探水线确定;(4)探放水钻孔组数、个数、方向、角度、孔径、深度;(5)套管规格长度、孔径及管壁厚度,孔口阀规格及耐压要求;(6)探水点迎头密闭规格、方式等。 (二)探水钻孔的布置 在了解探水钻孔布置时,要明确主要探水参数的意义。 1、探放水的主要参数 (1)超前距。探水时从探水线开始向前方打钻孔,一次打透积水的情况少见,常是探水掘进再探水再掘进,循环进行。而探水钻孔终孔位置应始终超前掘进工作面一段距离,该距离称超前距(见图1)。 图1 探水钻孔得主要参数示意图 (2)允许掘进距离。经探水证实无水害威胁,可以安全掘进的长度称允许掘进距离。 (3)帮距。帮距是指使巷道两帮与可能存在的老窑积水之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即呈扇形布置的最外侧探水孔所控制的范围与巷道帮的距离。其值应与超前距相同,超前距一般采用20 m (4)钻孔密度(孔间距)。它指允许掘进距离终点横剖面上探水钻孔之间的间距,不超过3 m,以免漏掉老窑巷道。 2、探放水孔布置方式 探水钻孔的布置方式和巷道类型、煤层厚度与产状有关,情况不同时,布置方式也有所不同。总的说来,探水钻孔的布置从平面上看,主要有扇形和半扇形两种。 (1)扇形布置。巷道处于三面受水威胁的地区,进行搜索性探放老窑水,其探水钻孔多按扇形布置(见图2), 图2 扇形探水钻孔 探水钻孔之间的平面夹角,一般在7~15,使巷道前进方向及左右两侧需要保护的煤层空间均有钻孔控制。 (2)半扇形布置。对于积水肯定在巷道一侧的探水地区,探水钻孔可呈半扇形布置(见图3)。半扇形的钻孔向巷道一侧撒开,使巷道一侧需要保护范围内的煤层空间有钻孔控制。 图3 半扇形探水钻孔 附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第20条 探水钻孔超前距离和止水套管长度应符合以下要求 探放小窑老空积水和本矿老空积水的超前钻孔,一般超前距不得小于10~20m,各局矿可根据水压情况具体规定超前距。 沿岩层探岩层水或断层水时可按表1要求进行。 表1 水压kgf/cm2 钻孔超前距m 止水套管长m 20~30 水平20 垂直15 15 30 水平20 垂直15 15 三、探放水设计附图 主要附图图件 (1)钻场设计、探放水钻孔布置平面图(11000);(2)钻孔布置断面图(1100);(3)分组钻孔剖面图(1500);(4)单孔设计。 以上图纸也可作在同一幅上。 四、安全技术措施 (一)安装钻机探水前的准备工作 (1)钻孔标定程序,即钻场施工钻孔参数标定的人员、标定方法和所使用的工具;探放水钻机稳固方式、稳固钻机施工次序;(2)探水点后方巷道排水水沟规格、水沟工程质量要求、巷道内浮煤杂物清理状况,排水路线;(3)通讯联络方式、通讯工具位置及完好状态;(4)临时水仓、采区水仓、排水管路状态检查及施工组织安排;(5)探水作业地点及下部区域受水威胁人员避灾线路的确定;(6)煤巷不沿底处的编织袋铺底情况、后方巷道十字头丁字口联锁加固落实情况;(7)巷道内机电电器设备防爆性能检查。 (二)、打钻时注意事项 (1)对抽探队人员施工技术要求及纪律要求;(2)钻进时钻杆质量检查、钻机试运转状况、钻杆安接程序;(3)钻进钻机性能检查(压力控制、转速控制、钻孔振动、送水排水情况等);(4)对现场探水操作人员具体要求(衣着、动作、位置、防护意识、水情识别等);(5)通风措施和瓦斯有害气体检查制度;(6)探放水现场跟班制度、探水时汇报制度;(7)探放水前的验收要求;(8)放水准备及要求;(9)打钻结束后对无水钻孔的封孔要求。 (三)避灾线路及灾害处理措施 (1)施工地点井下主要大巷安全地点(或地面),撤人路线要具体、明确、安全、便捷。 防治水培训复习题 1、水害评价的目的和范围是什么 答水害评价的目的为了进一步落实水情水害的预测预报制度,强化采掘工作面水害防治安全管理,防止水害事故发生,保证安全生产。 范围集团公司直管矿井、各分公司管理的整合矿井当月施工的所有采掘工作面。 2、水害评价的内容是什么 答各生产矿井每月末通过对下月各采、掘工作面的周边情况、构造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老空区、物探异常区等进行分析预测是否存在突水可能性,防排水系统是否可靠、防治措施是否合理等各个环节逐一进行排查评价。 3、水害评价表中“前方地质构造、老空及其它”一栏填写哪些内容 答(1)、前方地质构造主是针对采掘工作面前方可能揭露的各种地质构造,作出评价。 A、有无断层,断层两盘对接层位、断层导水性分析; b、有无褶曲、煤层顶底板起伏,是否造成打底等; c、对上述构造进行危害性评价。 (2)、老空采掘工作面前方是否存在老空老巷,并对空区或老巷内可能的积水范围、位置及水位、积水量作出分析判断和危害性评价。 (3)、其它采掘工作面前方是否存在各种含水体及导水通道,如水井、钻孔封闭情况及地表水体下渗等,并作出评价。 4、回采工作面与掘进工作面水害评价表“突水可能性分析”一栏主要有哪些区别 答回采工作面水害评价表“突水可能性分析”一栏主要应用“突水系数”计算公式对煤层底板水进行评价分析,掘进工作面水害评价表“突水可能性分析”一栏主要应用“斯列沙列夫”计算公式对煤层底板水进行评价分析。 5、一矿井O2、L1-4灰岩水位标高为+87.5米,二1开采标高为-280米,煤层底板破碎、构造发育,底板L1-4灰岩含水层厚度13.89~17.34米,平均厚度15.58米,距二1煤底板平均为48.14米,请应用“突水系数”计算工作面能否安全回采 6、水害评价表“水害防范措施”一栏主要填写哪些内容 答根据需要填写⑴超前探放水;⑵底板加固; ⑶截流堵源;⑷顶、底板疏水降压;⑸铺底及巷道联锁加固; ⑹水沟、水槽铺设;⑺排水系统改造等。 7、探放水工程设计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1)探水钻场位置(含各回次);(2)钻探工具型号;(3)设计钻孔帮距、超前距和探水线确定;(4)探放水钻孔组数、个数、方向、角度、孔径、深度;(5)套管规格长度、孔径及管壁厚度,孔口阀规格及耐压要求;(6)探水点迎头密闭规格、方式等。 8、郑煤集团公司探老空水钻孔的布置必须遵守哪些原则 答(1)不明老巷、非壁式工作面采空区、越界小窑不明采空区积水的探放水钻孔应成组布设,并在平面上呈扇形。在保证钻孔孔口不塌孔、不串孔前提下尽可能地缩小终孔平距,钻孔终孔平距以3 m为准,厚煤层内各钻孔终孔的垂距不得超过1.5 m,并至少各有一个见煤层顶板和底板的钻孔。 (2)钻孔超前距离和帮距均不小于20m。 (3)探水前必须下入套管,固结牢靠,套管口应安装闸阀。 (4)探出水后,应保持钻孔出水畅通。若钻孔堵塞要及时捅孔,继续排放。要有专人观测放水量变化情况,并做好观测记录,直至确认水已放完。 (5)回次放水结束的标准是必须有两个以上在原出水孔下方的钻孔证实无水后,方可结束放水工程。 (6)只准使用探水钻机进行探放水。积水放净,恢复掘进时,若终孔平距和垂距较大,可用短钻补探。 9、矿井突水有哪些预兆 答采掘工作面或其它地点发现有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突水预兆。 10、根据郑煤集团公司防治水管理规定,掘进工作面前方有老空或地质异常区时要采取哪些防治水原则 答掘进工作面前方有老空或地质异常区时,要严格执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物探先行、钻探验证(注浆加固)”的防治水原则。 22 附表 ( )月份回采工作面水害防治评价表 矿井 工作面编号 工作面名称 布置方式 回采工艺 已回采 长度(米) 预计本月 推进(米) 煤层平均厚度(米) 工作面水量 (m3/h) 出水层位 前方地质构造、老空及其他 物探异常区分布情况及采取措施 本月回采范围内突水可能性评价 顶底板水量 及变化趋势 排水线路及设备 水害防治措施 综合评价 隔 水 层 厚 度 水 位 安检部门 最 低 标 高 水 压 值 (O2) 安全矿长 突 水 系 数 计算 TP/M-Cp 是否有突水可能 评价人 评价人 评价人 评价人 评价人 评价人 总工程师 地质科长 安检科长 副总工程师 总工程师 矿长 日期 ( )月份掘进工作面水害防治评价表 矿井 工作面编号 巷道名称 支护形式 掘进断面 (米2) 掘进层位 设计长度 (米) 预计本月掘进(米) 掘进头标高 (米) 迎头坡度 (度) 实揭地质构造 现水量水源 前方地质构造、老空及其他 水量及变化趋势 本月掘进范围内突水可能性评价 排水线路及设备 水害防范措施 综合评价 底板隔水 层厚度 安检部门 水压值 安全矿长 突水评价 评价人 评价人 评价人 评价人 评价人 总工程师 地质科长 安检科长 副总工程师 总工程师 矿长 日期 新开口巷道水害防治评价表 矿井 工作面编号 巷道名称 用 途 开工日期 开口坐标及标高 方位 设计长度 开口层位 穿越层位 X Y Z 前方地质构造、老空及其他 水量及变化趋势 本月掘进范围内突水可能性评价 排水线路及设备 水害防范措施 综合评价 底板隔水层 厚度 安全矿长 水压 突水评价 总工程师 评价人 评价人 评价人 评价人 评价人 地质科长 安检科长 副总工程师 总工程师 矿长 日期 郑煤集团公司采掘工作面水害防治评价会审表 单位 日期 序 号 工作面名称 基本情况及隐患辨识 水害防治技术 措施评价 结论意见 重点监控 地质预报 水文地质 顶板水 底板水 老巷、空水 排水系统 调度 通讯 会审签字 回采工作面水害防治评价表 矿别超化矿 编号20080602 工作面名称 布 置 方 式 回 采 工 艺 已回采长度 (米) 预计本月 推进(米) 煤层平均厚度(米) 工作面水量 (吨/时) 出 水 层 位 21072(东) 工作面 走向长壁 综采 198 100 4.2 0.5 老空水 前方地质构造、 老空及其他 物探异常区 分布情况 本月回采范围内 突水可能性评价 顶底板水量 及变化趋势 排水线路 及 设 备 水害防治 措 施 综 合 评 价 在下月计划回采的100米范围内,煤层处在一向斜构造上,向斜北翼煤层倾向205,南翼倾向354,煤层倾角313。煤层为复采煤层,平均厚度4.2米。煤层顶板为再生顶板由泥岩、细粒砂岩和砂质泥岩组成,直接底板为砂质泥岩。在下月回采范围内全区为21071工作面采空区,工作面北部为21051工作面采空区,南部为21091东工作面采空区,回采时上付巷过21072东上付巷北邦探放水钻场3个,无断裂构造。 本月回采范围内工作面底板无低阻异常区。 隔 水 层 厚 度 m 61.41 下月回采区域为21071东工作面复采区。上下付巷掘进时已对采空区进行了探放水,根据钻探结果分析,工作面内无大面积老空积水,但不排除小范围积水的可能。预计下月回采范围内工作面正常涌水量为15m3/h,最大涌水量30m3/h。 1、排水路线 21072东工作面→21072东下付巷→东四车场→-100水沟。 2、排水设施铺设0.30.35㎡水槽,排水能力为132m3/h。 3、排水设施及能力满足要求。 1、总工办和施工队加强对老空水的观测和管理,发现涌水异常要用风动钻超前钻探,并保持不小于5米超前距。 2、沿途水沟要及时清挖,确保排水通畅。 3、沿途的十头均进行了连锁加固,坡度大于8的不沿底巷道均进行了铺底。 4、回采过程中要加强超前护顶,防止局部小范围积水突然溃出,造成水害事故。 安全矿长 同意 李爱斌 O2水 位 m 87.2 最低标高m -10.0 O2 水压Mpa 实测1.59 突 水 系 数 0.38 是否有突水可能 经计算,突水系数0.380.6;实际水压值1.59Mpa小于临界水压值2.48Mpa,有效隔水层厚度41.41米大于临界隔水层厚度26.50米,因此正常情况下无底板突水可能;有老空突水可能;无顶板突水可能。 总工程师 同意 李占五 评价 李本涛 评价 李本涛 评价 李本涛 评价 李本涛 评价 张继伟 评价 李本涛 审核李新芳 总工办王兴富 安检科宋文献 调度室李守振 矿长任守中 2008年5月 22日 掘进工作面水害防治评价表 巷道名称 支护形式 掘进断面 (米2) 掘进层位 设计长度(米) 预计本月掘进(米) 掘进头标高 (米) 迎头 坡度 实揭地质构造 现水量 水 源 11022A上付巷及切巷 U型钢 10.5 复采煤 526 150 -0.5 -3 无 无 前方地质构造 老 空 及 其 他 水量及变化 趋 势 本月掘进范围内突水 可 能 性 评 价 排水线路 及设备 水害防治措施 综合评价 在下月计划施工150米范围内,煤层整体处在一单斜构造上,煤层走向85~135,倾向175~225,倾角8~10,主要施工层位为12011工作面复采煤层,煤层厚度1.0~3.0米,平均厚度2.0米,部分为半煤半碴,煤层直接顶板为再生顶板,直接底板为砂质泥岩。施工时过12011上付巷老巷。预计施工前方无断裂构造。 1、本巷在施工时会有少量老空涌水,预计正常涌水量10m3/h最大涌水量20m3/h。 2、进行探放水时放水期间正常涌水量40m3/h最大涌水量80m3/h。 L7~8水压 0Mpa 1、排水线路11022A切巷→11022A上付巷→+10车场→11轨道上山→-100大巷水沟→中央水仓。 2、排水设备安装BQK180/15-22型和BS2201.690Ht型2台潜水泵(1用1备),铺设一趟DN150水管,排水能力140m3/h。 3、排水设备与管路满足排水要求 1、按集团公司批复的探放水设计要求,掘进期间用直流电法超前物探,发现低阻异常区、煤层变潮等征兆或补钻发现钻孔出水异常时立即停头进行长距离钻探,正常情况下由施工队用风钻补钻,每循环保持不小于5米超前距,补钻时发现异常立即向调度室及总工办汇报。 2、加强排水设备管理,确保正常运行。 3、对沿途的十头均要进行连锁加固,坡度大于8的不沿底巷道按要求进行铺底。 安全矿长 同意 李爱斌 底板隔水层 厚 度 m 11.01 突水评价 无水压不会出现底板突水,不会出现顶板突水,有老空突水可能。 总工程师 同意 李占五 评价 李本涛 评价 李本涛 评价 李本涛 评价 张继伟 评价 李本涛 矿别超化矿 编号20080605 审核王兴富 总工办王兴富 安检科宋文献 调度室李守振 矿长任守中 2008年5月 22日 掘进工作面水害防治评价表 巷道名称 支护形式 掘进断面 (米2) 掘进层位 设计长度(米) 预计本月掘进(米) 掘进头标高 (米) 迎头 坡度 实揭地质构造 现水量 水 源 31皮带下山 U型钢 16.0 L7-8灰岩 667 40 -388 -23 无 20m3/h L78灰岩水 前方地质构造 老 空 及 其 他 水量及变化 趋 势 本月掘进范围内突水 可 能 性 评 价 排水线路 及设备 水害防治措施 综合评价 在下月计划施工40米范围内,煤层整体处在一单斜构造上,主要施工层位为L7-8灰岩,巷顶距煤层12.016.0米。煤层走向287312,倾向197222,倾角1322,煤层厚度10.0米。预计施工前方无断裂构造。 在揭露L78灰岩或受裂隙构造影响导通L78时会有底板水涌出,预计正常涌水量30m3/h,最大涌水量60m3/h。 O2水压 4.73Mpa 1、排水设备迎头安装BQK30/22/5.5型潜水泵2台,中间安装BQS80/70/37和BS2201.690HT潜水泵各一台,现用二级串联排水,建议尽快施工中间水仓,安装临时排水阵地。 2、排水管路采用一趟DN150排水管,排水能力140m3/h。 3、排水线路 31皮带下山→31皮带下山联巷→-300大巷→21水仓。 4、排水设备及管路排水能力满足需要。 1、掘进时要保证排水设备运行正常。 2、在掘进过程中,坚持用物探和钻探相结合的手段,先探后掘,探清前方煤层赋存情况、构造发育及导水情况,而后方可掘进,每循环保持20米超前距。掘进中若发现层位或涌水异常,要停头钻探只有把问题分析清楚后方可掘进。 3、施工中加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观测。 4、建议施工时对迎头后方涌水进行截流,以减轻迎头施工时排水压力。 安全矿长 同意 李爱斌 底板隔水层 厚 度 m 15.95 突水评价 经计算,实际水压值4.91Mpa小于临界水压值20.77Mpa,隔水层厚度15.95米大于临界隔水层厚7.53米,因此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底板突水。不会出现老空及顶板突水。 总工程师 同意 李占五 评价 李本涛 评价 李本涛 评价 李本涛 评价 张继伟 评价 李本涛 矿别超化矿 编号20080613 审核赵保才 总工办王兴富 安检科宋文献 调度室李守振 矿长任守中 2008年5月 22日 新开巷道水害防治评价表 矿别超化矿 编号20080606 巷道名称 用 途 开工日期 开口坐标及标高 方位 设计长度 开口层位 穿越层位 15071回风联巷 回风 待定 X3811626.231 Y38448849.126 Z-7(底板) 160 312米 煤层 煤层及采空区 前方地质构造 老空及其他 水量及变化趋势 本月掘进范围内突水可能性评价 排水线路及设备 水害防治措施 综合评价 在下月施工的80米范围内,主要施工层位为煤层及采空区,煤层走向120,倾向210,倾角69,煤层厚度36米。该巷北部有桑树岗断层,H025m,受该断层影响,预计施工范围内小型构造较发育,煤层赋存变化较大。施工时过FS10断层H010m,过断层后由煤层进入煤层底板。施工过蓝盾煤矿老巷和采空区。 1、受蓝盾煤矿采空区的影响,施工时会有老空水涌出,预计正常涌水量30m3/h最大涌水量60m3/h。 2、放水期间预计正常涌水量100m3/h最大涌水量200m3/h。 L78水压 0Mpa 1、排水线路 15071回风联巷→15071上付巷→15轨道运输巷→23轨道上平台→东轨大巷→-100水仓。 2、不需要排水设备,施工中铺设0.30.35㎡铁水槽,正常排水能力为226m3/h。 3、排水能力满足需要。 1、要加强对东部小煤矿的调查,尽可能详细地掌握其采掘情况。 2、严格按集团公司防治水部批复的探放水措施和设计要求,用物探和钻探相结合的方法,先探后进,每循环保持不小于20米超前距。掘进中要坚持用风钻补探,每循环保持不小于5米超前距,并对低阻异常区及老巷进行重点补探。 3、在掘进中加强地质、水文地质及老空水的观测。 4、排水线路沿途的十头要全部进行连锁加固,坡度大于8的不沿底巷道均进行铺底。 5、15071上付巷、回风联巷和下付巷不能同时探放水。 安全矿长 同意 李爱斌 底板隔水层 厚 度 m 11.92 突水评价 无水压,因此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底板突水。不会出现顶板突水,有老空突水可能。 总工程师 同意 李占五 评价 李本涛 评价 李本涛 评价 李本涛 评价 张继伟 评价 李本涛 审核王兴富 总工办王兴富 安检科宋文献 调度室李守振 矿长任守中 2008年5月 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