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救护.ppt
,第七章矿山救护,第一节矿山救护队矿山救护队是处理矿井火灾、瓦斯、煤尘、水、顶板等灾害的专业性队伍,是职业性、技术性组织,严格实行军事化管理。一、矿山救护组织与任务(一)矿山救护队的组织1.区域矿山救护大队的组织各省区煤炭管理机构将本省区的产煤地区,以100km为服务半径,合理划分为若干区域。在每个区域选择一个交通位置适中、战斗力较强的矿山救护队,作为重点建设的矿山救护中心,即区域矿山救护大队。区域矿山救护大队由2个以上中队组成,是完备的联合作战单位。,2.矿山救护中队的组织矿山救护中队距服务矿井一般不超过10km或行车时间一般不超15min。矿山救护中队是独立作战的基层单位,由3个以上的小队组成,直属中队由4个以上的小队组成。3.兼职矿山救护队的组织辅助矿山救护队应根据矿井的生产规模、自然条件、灾害情况确定编制,原则上应由3个以上的小队组成。辅助矿山救护队应设专职队长及专职仪器装备维修工,负责日常工作。辅助救护队直属矿长领导,业务上受矿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和矿山救护队领导。(二)矿山救护队的任务矿山救护队的任务是1救护井下遇险遇难人员;2处理井下火、瓦斯、煤尘、水和顶板等灾害事故;3参加危及井下人员安全的地面灭火工作;4参加排放瓦斯、震动性放炮、启封火区、反风演习和其它需要佩用氧气呼吸器的安全技术工作;,5参加审查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协助矿井搞好安全和消除事故隐患的工作;6负责辅助救护队的培训和业务领导工作;7协助矿山搞好职工救护知识的教育。矿山救护队进行矿井预防性工作的主要内容有1经常深入服务矿井熟悉情况,了解各矿采掘布置、通风系统、保安设施、火区管理、运输、防水排水、输配电系统、洒水灭尘、消防管路系统及其设备的使用情况;各生产区队、班组的分布情况,机电峒室、火药室、安全出口的所在位置,事故隐患及安全生产动态等。2协助矿井搞好探查古窑,恢复旧巷等需要佩用氧气呼吸器的安全技术工作。3协助矿井训练井下职工、工程技术人员使用和管理自救器。4宣传党的安全生产方针,协助通风安全部门做好煤矿事故的预防工作。5帮助矿长、总工程师掌握救护仪器使用的基本知识。,二、矿山救护工作原则三、矿山救护队的常用技术装备为保证矿山救灾过程中救护指战员的自身安全和对遇险遇难人员施行人工呼吸急救,矿山救护队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氧气呼吸器、自动苏生器、氧气充填泵、氧气呼吸器校验仪、救护通讯器材、冰冷防热服和寻人仪等仪器设备。1.氧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是一种与外界空气隔绝的个体防护装置。国内生产的有AHG-2、AHG-3、AHG-4和AHY-6等型号,它们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其有效使用时间分别为2h、3h和4h。AHG-4A型氧气呼吸器,是带压缩氧气储备的隔绝再生式闭路循环呼吸保护器具,它由呼吸循环系统、氧气供应系统和辅助装置组成。其构造如图13-1-1所示。,,图13-1-1AHG-4A型氧气呼吸器1外壳;2手动补给接头;3氧气瓶左紧带;4氧气瓶右紧带;5开口销;6氧气瓶;7压力表导管;8氧气压力表;9垫圈;10降温器;11吸气阀;12右头带;13保护片;14自动排气阀;15呼吸软管组件;16口具组件或全面罩;17左头带;18输氧管;19调节器;20联调节器导管;21呼气阀;22清净罐;23清净罐束紧带;24呼吸袋;25分路器;26氧气瓶开关;27联氧气瓶导管;28调节带;29钩环螺帽;30手动补给按扭;31压力表开关;32联接螺丝;33保护管;34腰垫;35A型带;36联接钩环;37腰带;38哨子;39左肩带;40螺钉;41垫圈;42扣环;43右肩带。,AHG-4A型氧气呼吸器的呼吸联接器具有口具和呼吸面罩两种形式,见图13-1-2和图13-1-3。当在闷热的井巷里从事较重工作时,选用口具可使面部散热良好。而选用面罩则具有可同时用口鼻呼吸、能说话、对面部有保护作用等优点。,图13-1-2口具1口具主体;2扎紧线绳和保护套;3口片;4颏托软垫;5保护套,图13-1-3呼吸面罩1头带;2带扣;3手柄;4眼窗玻璃;5传声器;6呼吸软管;7擦水器;8阻水罩,2.自动苏生器自动苏生器是一种自动进行正负压人工呼吸的急救装置,它适于抢救如胸部外伤、中毒、溺水、触电等原因造成的呼吸抑制或窒息的伤员。我国救护队现用的ASZ-30型自动苏生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如图13-1-4所示。,图13-1-4自动苏生器工作原理示意图1氧气管;2氧气瓶;3压力表;4减压阀;5配气阀;6引射器;7吸引瓶;8自动肺;9面罩;10储气囊;11呼吸阀;12、13、14开关;15逆止阀;16安全阀,3.氧气充填泵4.氧气呼吸器校验仪5.矿山救护通讯设备6.冰冷防热服7.寻人仪,第二节矿工自救,所谓灾区,系指事故头、事故面、事故点、已经波及和可能波及到的区域,均视为灾区。灾区救护,系指当矿井发生灾害性事故后,一是指挥部令矿山救护队和医生迅速赴灾区进行抢救;二是在矿山救护队和医生到达灾区之前,灾区遇险人员,积极进行自救、互救。自救当灾害发生时,每个遇险人员,如何采取正确方法进行自我保护、安全撤离和妥善避灾,使之生存下来。,互救当灾害发生时一是,在救护队到达之前,若现场条件允许,灾区人员,如何采用正确方法,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现场事故抢救。二是,在医生到达之前,灾区人员,对伤员进行现场创伤急救处理。三是,把伤员安全的护送出灾区。,,以下就灾区救护相关问题,讲几点意见■灾区救护新技术■灾区人员行动原则■灾区人员避灾原则■灾区创伤急救原则和方法■发生重大爆炸或火灾事故时,遇险人员如何自救逃生,灾区救护新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装备水平的提高,近年来灾区救护新技术也有较快发展;发达国家在矿山救护领域采用了一些世界领先的新技术,而我国的矿山救护技术当前还没有重大突破。从发达国家灾区救护技术上,可以看到他们在职工培训、灾区自救、互救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如,1、灾区通讯技术在南非、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井下和灾区通讯,都广泛采用了“无线移动电话”,它发送的信号,可穿透煤层、岩层和土壤,实现远距离输送。达到了方便、快捷、安全、高效的要求。在事发的第一时间,灾区职工能够立即汇报灾情,指挥部能迅速制定有效的抢救方案、组织快速救援。这对减少事故伤亡、降低事故损失、防止灾变继发、组织成功抢救极为重要。1996年某国有矿井发生了掘进工作面瓦斯燃烧事故,三名救护队员在灾区执行任务时因迷路而遇难。如果当时装备有这种先进的“灾区无线移动电话”,事故就不会发生(详见教案十)。,2、灾区搜救技术安徽省某金属矿发生坍塌事故,采用“生命探测仪”实施了成功的救援,而这一技术目前在煤矿尚未推广应用。近年来发达国家,在灾区搜救方面,采取了声纳探测、地音探测、机器人搜救等多项先进新技术。以色列等国具有世界领先的矿井“人员定位搜救系统”。而我国某大城市施工地铁发生坍塌事故后,到第二天还不知道遇险人员被埋在哪里。2006年美国某矿的3000米深井,发生瓦斯爆炸事故,13名矿工被困,矿主采用了地面打钻,把机器人从钻孔内送入灾区执行搜救探查任务。因灾情严重,搜救多日,12人死亡,1人重伤。虽然这次机器人搜救失败,但已凸显其搜救技术的先进性。,职工自救装备职工自救装备,美国矿井,每个井下作业班组,都配有两个“便携式布帘”,做快速构建临时避难峒室应急使用。加拿大等国,入井人员佩用的自救氧,体积小,重量轻,氧量多,可在灾区使用1小时。美国2006年3月已通过立法,将入井人员的自救氧从现有的1小时增加到2小时,在两年内装备完毕。这就大大提高了灾区遇险人员自救生存机率。而我国国产自救器,在灾区使用时限,仅为30、40分钟,差距较大。,井下安全装备加某钾盐矿,除装备有先进的安全监测系统和完善的常规安全设施外,井下设有世界一流的“特别避灾峒室”,长45米,宽15米,设有安全门、照明、电话、饮水、食物、氧气、桌椅、床铺、厕所等设施和物品,可供数十人40小时避灾使用。其“安全门”可隔爆、防火、防水、密封,与灾区环境隔绝。特别避灾峒室,宽绰明亮,安全舒适。(见图一),,该钾盐矿,于2006年元月29日发生重大火灾事故,72人被困。灾区人员除立即用“无线移动电话”,向矿汇报灾情外-→并立即佩戴自救器-→迅速撤离到“特别避灾峒室”中避灾-→救护队快速出动-→并和灾区人员联系进一步了解灾情-→采用高科技灭火手段扑灭火灾-→恢复灾区通风-→成功营救出全部72名被困人员。从事发到处理结束仅用26小时。,,,,从加拿大钾盐矿重大火灾事故的成功处理,可给我们以下几点启示■高科技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必要前提。■高投入、高装备、严管理,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加强安全培训,人员高素质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保障。,灾区人员行动原则当事故发生时,灾区人员应遵循以下行动原则■立即汇报■积极抢救■安全撤离■妥善避灾,1、立即汇报汇报时,要实话实说,把事故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原因、性质和灾害程度汇报清楚;不清楚的情况不要乱说,以免误导领导决策。如某国有矿发生爆炸事故后,远离爆炸点,被爆波冲击到的职工,错误汇报了事故性质,导致领导决策失误,死亡40多人。1995年,某国有矿井,采煤工作面发生了瓦斯爆炸事故,井下职工误汇报“突出”,在抢救过程中发生了连续爆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死亡76人,其中13人是参与事故抢救人员。,2003年某国有矿井,发生“5.13”瓦斯爆炸事故,死亡86人。事发后,在远离爆炸点,-590大巷第三台皮带机的流动电钳工向矿调度汇报了灾情。矿立即令四个救护小队赴灾区救援。由于汇报及时,搜救及时,搜救出了28名烧伤人员,其中有9人重度烧伤,但伤后无一死亡。(详见教案十七)。所以事故发生后,灾区人员第一项行动原则“立即汇报”是重要的。,2、积极抢救讲两点安全注意事项一是,若现场条件允许,应立即实施现场抢救。如发生触电、冒顶等事故。二是,应采取有效措施,在确保抢救人员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去抢救他人,否则就会造成扩大伤亡。如2000年某矿采煤工作面冒顶埋一人,因未加强好周边支架,就急于去扒人,结果在处理过中,发生二次冒顶又埋4人,造成5人死亡。1987年,某矿,采面冒顶,包括跟班区长在内埋5人,班长组织抢救中,发生二次冒顶,包括班长在内,又埋4人,处理结果死亡8人,重伤1人。,3、安全撤离也讲两点安全注意事项一是,事发时条件不允许抢救,就进行自我保护,安全撤离。二是,在抢救过程中发生危及安全的紧急情况时,也应立即撤离。某矿皮带机火灾死亡17人,其中1人佩戴好自救器后,本可安全撤出灾区。但他没立即撤离,坐等同班好友,氧气耗完而死亡。某矿发生电缆火灾死亡21人,其中有2人属扩大伤亡。由于灾区内还有工人未撤离完,现场有一名副矿长,令其他人员立即撤离,他带着另一名职工,在没有佩戴自救器的情况,顶着浓烟,进入灾区去营救其他工人,结果一个人也未救出,2人却葬身灾区。,4、妥善避灾再讲两点安全注意事项一是,事发后,灾区灾情严重,既不允许抢救,又不允许撤离,就应妥善避灾。二是,撤退途中后路冒堵等,也应就近避灾。1982年某国有矿发生皮带机着火事故。事故发生后,灾区采取了断电措施。正在北二大巷岩头施工的7名工人,局扇停后走出工作面时,见大巷浓烟滚滚。当时进矿时间不长的三名新工人,心里素质差,不听班长等人劝阻,强行从烟雾中逃生,结果死于灾区。班长沉着冷静,率另外4人退回迎头避灾,并开压风自救,数小时后火灾扑灭,4人安全获救。,三、灾区避灾原则1、选择适宜峒室当事发后,灾区遇险人员不具备撤离条件或撤离后路被堵时,应就近选择适宜峒室避灾。如可利用变电所、机电峒室、两风门间巷道或临时构筑避难峒室。2、保持良好心态在避难峒室避灾时,遇险人员要沉着冷静、坚定信心、互相鼓励、克服困难、不悲观、不忧虑、静坐待救。严禁大哭大叫、焦躁乱跑。1961年某矿变电所着火,遇险53人,其中保持良好心态、静坐避灾的18人获救;其余35人均因哭叫乱跑死亡。3、加强安全防护可就地取材构建临时挡风墙、吊挂风帘,防止有害气体涌入。,4、改善生存条件遇险避难人员应服从领导,听从指挥,注意节灯、节食、节水。有条件时可利用压风自救,尽可能延长生存时间。解放前淮南大通煤矿冒顶一工人被堵,喝水沟水,吃自己的窑衣,坚持20天奇迹般获救。2005年河北某石膏矿发生冒顶事故,埋堵一人。抢救到第15天,已超过生存极限,竟奇迹的获救。其原因就是他除冷静、自信外,靠喝自己的小便,延长生存时间,终于得救。2007年湖南某地方煤矿发生突水事故,死亡9人,另有3人被困后,喝水沟水,坚持111小时成功获救。,5、积极联系求救如电话联系;在峒室门口挂工具等求救标志;用铁器有节奏敲击管路、铁道等发出求救信号;也可指派有经验的同志去探索新的撤退路线。6、集体探索求生在上述努力全部无效,弹尽粮绝、灯灭,奄奄一息的情况下,不要坐以待毙,可集体手挽手摸巷帮管路、铁道探索求生。,四、灾区人员自救、互救的原则和方法自救、互救前已讲述在此主要阐述在救护队和医生到达之前,灾区人员,应根据伤员伤情,就地取材,按照“三先三后”原则及时、正确的对伤员进行创伤急救处理。,三先三后”原则是◆对出血伤员应先止血,后护送。◆对骨折伤员应先临时固定,后护送。◆对呼吸停止的伤员应先进行人工呼吸,后护送。如,五、爆炸及重大火灾事故遇险人员如何自救逃生这是该专题的难点之一,是十分重要的安全知识,每位职工都应掌握。灾区遇险人员自救逃生时,应遵循以下四大要点、两大原则、三条路线。,1、撤退四大要点1)总的要求要沉着、冷静、不慌乱,服从领导,听从统一指挥,互救互助,按避灾路线有序撤离。严禁个人盲目逃生。2003年某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后,指挥部命令井下全部人员,立即实施紧急撤离。远离爆炸点的皮带机司机,接到紧急撤离命令后,吓得魂飞魄散,失去理智,连上井的路线都忘了;当他逃到盲巷口时,撕开栅栏,闯入盲巷窒息死亡。,2)当听到爆炸声或感到爆炸波时应迅速背朝爆波方向卧倒,脸朝下,头放低;若有水沟,应卧沟边,用湿巾捂住鼻口,瞬间屏住呼吸,避免呼吸道灼伤。3)当爆炸波过后应迅速配戴自救器,沿最佳路线,撤出灾区。,4)当撤退路线冒堵时应选临时避难峒室,静坐待救,并注意※就近选择支护良好、有毒有害气体少的峒室。※组织好节灯、节食、节水、互救;有条件时可利用压风自救。※室外要设求救标志如挂衣服、工具等。※发出求救信号可有节奏敲击管路、轨道、开关等。※必要时可派有经验的老同志探索新的撤退路线。※当时间很长,灯灭、粮尽时,可集体沿管线、巷帮探索求生。,2、自救逃生两大原则一是若人员位于“进风侧”应迎风撤出灾区。二是若人员位于“回风侧”要立即配戴自救器;绕捷径,从“最佳逃生路线;适速进入新鲜风流;迎风撤出灾区。,六、自救器佩用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自救器。自救器是一种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的矿工灾区自救的专用装备。自救器分“过滤式”、“隔离式”两大类。不同类别的自救器其构造、工作原理、适用条件和佩用操作方法也各不相同。每位职工都要熟练掌握本单位自救器的佩用操作方法,确保能在事发后的“30或40秒内”快速打开,正确佩戴完毕。只有这样,你才可能安全逃离灾区。,现就国产煤科总院重庆分院研制,并荣获ISO9001国际质量认证的“AZH-40型”化学氧自救器的佩用操作方法介绍如下1、要求每个下井工,句句要记清;会用自救器,安全有保证。,2、使用方法--七言口诀前转手托撕护套,拇指撬开封印条。丢掉上壳取主体,丢掉下壳带头套。拔掉口塞咬口具,拉开销环吹口气。鼻夹腰带夹系齐,适速捷径离灾区。,3、安全注意事项服从领导,听从指挥。沉着冷静,切勿绊碰。禁言闭嘴,咽掉口水。关爱当头,手语交流。罐热勿躁,生氧之道。适速捷径,安全逃生。,一、发生事故时在场人员的行动原则发生事故后,现场人员应尽量了解和判断事故的性质、地点和灾害程度,迅速向矿调度室报告。同时应根据灾情和现有条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及时进行现场抢救,制止灾害进一步扩大。在制止无效时,应由在场的负责人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选择安全路线迅速撤离危险区域。二、矿工自救设施与设备(一)避难硐室避难硐室是供矿工遇到事故无法撤退而躲避待救的一种设施。(二)压风自救装置压风自救装置是利用矿井已装备的压风系统,由管路、自救装置、防护罩急救袋三部分组成。,(三)自救器自救器是一种体积小、携带轻便,但作用时间较短的供矿工个人使用的呼吸保护仪器。自救器分为过滤式和隔离式两类,隔离式自救器又有化学氧和压缩氧两种1.AZL-60型过滤式自救器这种自救器是用于矿井发生火灾或瓦斯爆炸时防止CO中毒的呼吸保护装置,它适用于周围空气中O2浓度不低于18的条件下。当CO浓度小于1.5、环境温度在50℃以下时,使用时间可达60min。该自救器的外形如图13-2-1所示,过滤药罐的结构如图13-2-2所示。,图13-2-1自救器外形1上壳;2封口带;3号码牌;4下壳;5开启搬手;6腰带环,,图13-2-2自救器滤毒罐结构示意图1鼻夹;2呼气阀;3头带;4降温网;5牙垫;6口具;7口水挡板;8吸气阀;9滤尘层;10触媒层;11隔热纱带;12干燥剂;13补偿弹簧;14滤尘层;15减振垫,佩带自救器的方法步骤掀起保护罩,再用拇指掀起红色的开启搬手,拉断封印条;撕掉封口带,拨开外罐上部并扔掉;握住头带,把药罐从外罐中拉出,并扔掉外罐下部;从口具上拉开鼻夹,把口具片塞进牙齿与嘴唇之间,并咬住牙垫;用两手轻轻拉开鼻夹垫,夹在鼻子上,并立即用口呼吸;取下矿帽,把头带套在头顶上;戴上矿帽,撤离危险区。2.AZH-40型化学氧自救器这种自救器为隔离式自救器,可用于矿井发生各种灾害情况下矿工的自救。该自救器有效作用时间为步行速度5.5km/h或从事中等强度劳动196000Nm/h时,不少于40min,静坐条件下大于2h。3.自救器的选用原则对于流动性较大,可能会遇到各种灾害威胁的人员应选用隔离式自救器;在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或突出区域的采掘工作面,应选用隔离式自救器。其余情况下,一般应选用过滤式自救器。,4.自救器的佩戴注意事项1戴上自救器后,吸气温度逐渐升高,表明自救器工作正常。决不能因吸气干热而把自救器取下。2化学氧自救器佩戴初期生氧剂放氧速度慢,如条件允许,应缓慢行走,等氧足够呼吸时再加快速度。撤退时最好按每小时4~5km速度行走,呼吸要均匀,千万不要跑。3佩戴过程中口腔产生的唾液,可以咽下,也可任其自然流入口水盒降温器,严禁拿下口具往外吐。4在未到达安全地点前,严禁取下鼻夹和口具,以防有害气体的毒害。,第三节现场急救矿井发生水灾、火灾、爆炸、冒顶等事故后,可能会出现中毒、窒息、外伤等伤员。在场人员对这些伤员应根据伤情进行合适的处理与急救。救护指战员在灾区工作时,只要发现遇险受伤人员,都要把救人放在第一位。一、对中毒、窒息人员的急救在井下发现有害气体中毒者时,一般可采取下列措施(1)立即将伤员抢运到新鲜风流中,安置在安全、干燥和通风正常地点。(2)立即清除患者口、鼻内中的污物,解开上衣扣子和腰带,脱掉胶鞋。并用衣被等物盖在伤员身上以保暖。(3)根据心跳、呼吸、瞳孔、神志等方面,判断伤情的轻重。(4)人工呼吸持续的时间以伤员恢复自主性呼吸或真正死亡时为止。现场急救常用的人工呼吸和恢复心跳的方法1.口对口吹气法2.仰卧压胸法3.俯卧压背法4.心脏挤压法,二、对外伤人员的急救1.对烧伤人员的急救1.尽快扑灭伤员身上的火,缩短烧伤时间。2.检查伤员呼吸和心跳情况,查是否合并有其他外伤、有害气体中毒、内脏损伤和呼吸道烧伤等。3.要防止休克、窒息和疮面污染。伤员发生休克或窒息时,可进行人工呼吸等急救。4.用较干净的衣服把伤面包裹起来,防止感染。在现场除化学烧伤可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冲洗外,对疮面一般不作处理,尽量不弄破水泡以保护表皮。5.把重伤员迅速送往医院。搬运伤员时,动作要轻柔,行进要平稳。2.对出血人员的急救常用的暂时性动脉止血方法有1.指压止血法2.加压包扎止血法3.止血带止血法,3.对骨折人员的急救对骨折人员首先用毛巾或衣服作衬垫,然后根据现场条件用木棍、木板、竹笆等材料做成临时夹板,对受伤的肢体临时固定后,抬运升井,送往医院。三、对溺水者的急救发生水灾后,应首先抢救溺水人员。人员溺水时,由于水大量地灌入的肺部,可造成呼吸困难而窒息死亡。所以,对溺水人员应迅速采取下列急救措施1把溺水者从水中救出后,要立即送到比较温暖和空气流通的地方,脱掉湿衣服,盖上干衣服,不使受凉。2立即检查溺水者的口鼻,如果有泥沙等污物堵塞,应迅速清除,擦洗干净,以保持呼吸道通畅。3使溺水者取俯卧位,用木料、衣服等垫在溺水者肚子下面;或将左腿跪下,把溺水者的腹部放在救护者的右侧大腿上,使头朝下,并压其背部,迫使其体内的水由气管、口腔里流出。4上述方法控水效果不理想时,应立即做俯卧压背式人工呼吸或口对口吹气式人工呼吸,或体外心脏挤压。,四、对触电者的急救1立即切断电源。2迅速观察伤员的呼吸和心跳情况。如发现已停止呼吸或心音微弱,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体外心脏挤压。若呼吸和心跳都已停止时,应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挤压。3对触电者,如发现有其他损伤如跌伤、出血等,应作相应的急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