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放工作面开切眼深孔预裂的理论和实践研究.pdf
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 其他个人或集体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己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 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重塾 [ 左日期圣型 厶篁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太原理工大学有关保管、.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其中包 括①学校有权保管、并向有关部门送交学位论文的原件与复印件i .②学 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复制并保存学位论文;③学校可允 许学位论文被查阅或借阅;④学校可以学术交流为目的,复制赠送和交换 学位论文;⑤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学位论文在 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 签名盗i 出 日期 导师签名毯鱼佥艺 日期 2 秒/午。6 。了 砷忏G .5 万方数据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综放工作面开切眼深孑L 预裂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摘要 坚硬顶板强度高,节理、裂隙不发育,具有整体性好和自稳能力强等 特点,在开采过程中容易形成大面积悬顶,特别是回采初期悬顶面积更大。 在该项板条件下采用综放开采,初采期间由于采空区顶板不能及时垮落, 极易导致顶煤破碎、支架不接项、移架困难及工作面漏风。突然大面积垮 落时,又会对支架造成大的冲击性破坏;同时将采空区内的有害气体瞬间 挤出,极易导致工作面瓦斯超限。因此,现场为防止这种大面积来压隐患, 初采期间往往不回收顶煤,资源浪费严重。因此,在坚硬项板煤层开采过 程中,有必要将顶板进行弱化,使其能够及时垮落,从而保证工作面的安 全生产,并提高资源回收率。 研究表明我国煤层赋存条件复杂,在我国有一半以上的矿区存在坚硬 顶板的威胁,可见属于坚硬项板的煤层相当普遍。就目前综采工作面中也 有3 8 %的属于坚硬顶板。目前,坚硬项板爆破弱化技术大多依靠经验,而 从理论上对顶板弱化技术进行系统研究的还不多。 本文以余吾煤业N 2 1 0 5 工作面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实验室物理力学 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计算和现场实践等方法,对坚硬顶板开切眼深 孔预裂爆破理论和实践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 1 通过矿井的实地调研和资料搜集,掌握在余吾煤业生产条件下采 空区处理方法、顶板控制管理技术,为项目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在此基础 上,对N 2 1 0 5 工作面煤层及顶、底板进行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研究,掌握N 2 1 0 5 工作面煤层及顶、底板岩石的物理力学参数。N 2 1 0 5 工作面老顶的单轴抗 压强度1 0 7 .9 6 M P a ,抗拉强度5 .7 7M P a ,属坚硬顶板,工作面初采期间, 易形成大面积悬顶。因此有必要提前弱化顶板,保证工作面生产安全。。 万方数据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2 在实验室所得岩石力学参数的基础上,理论分析N 2 1 0 5 坚硬项板 工作面开采的矿压显现规律以及安全隐患,并选取开切眼深孔预裂的方法 来弱化N 2 1 0 5 工作面项板。 3 在实验室所得岩石力学参数的基础上,通过理论计算N 2 1 0 5 工作 面深孔预裂的主要参数。本次爆破选用煤矿许用三级乳化炸药,药卷直径 6 0 m m ,炮孔直径7 5 m m ,炮孔间距7 m ,垂直深度1 5 .2 m ,炮孔仰角4 5 。, 炮眼深度2 1 .5 m ,连续不耦合装药,不耦合系数1 .2 5 ,每个炮孔装药量为 4 5 k g ,一次装药,每次起爆三个炮孔。 4 使用U D E C 软件分别数值模拟余吾煤业N 2 1 0 5 工作面未切顼与爆 破切顶砖种情况下顶板初次垮落情况。工作面未切顶时,直接顼初次垮落 步距为2 1 m ,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4 5 m ;工作面切顶后,直接项初次垮落步 距变为1 2 m ,基本顼初次来压步距变为3 3 m ,且初次来压强度明显降低。 5 根据以一L 结论制定出合理的开切眼深孔预裂方案,并根据现场经 验编制了合理的爆破工艺。最后进行现场实践。实践表明,采用该研究成 果,有效预防了工作面回采初期顶板大面积来压造成的隐患;同时,提前 回收了顶煤,经济、安全效益显著,为类似条件下的综放工作面开采提供 了借鉴。 关键词综放工作面,坚硬顶板,深孔爆破,初次来压,数值模拟 万方数据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T H ET H E o R YA N DP R A C T I C ER E S E A R C Ho ND E E PH o L E P R E S P L I TB L A S T I N G o Fo P E N .O F FC U TO FF U L L Y M E C H A N I Z E DC A V I N GF A C E A B S T R A C T H i g h s t r e n g t hh a r dr o o f , J o i n t s ,c r a c k sd on o td e v e l o p ;i th a sg o o di n t e g r i t y a n ds 仃o n gs e l f - s t a b i l i t y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mt h em i n i n gp r o c e s si ti se a s yt of o r ma l a r g ea r e ao f r o o fo v e r h a n g ,e s p e c i a l l yt h el a r g e ro v e r h a n ga r e ae a r l yr e c o v e r y . U n d e rt h ec o n d i t i o n st h eu s eo fr o o fi sc a v i n gm i n i n g ;s i n c et h ee a r l yp e r i o d o fm i n i n gg o a fr o o fc a nn o tc o l l a p s e ;i te a s i l yl e a dt o pc o a lc r u s h i n g ;b r a c k e td o n o tt a k et h et o pb r a c k e t ,a n df a c ed i f f i c t d t i e si n m o v i n gf r a m ea n dl e a k a g e . W h e ns u d d e n l yal a r g ea r e ao f c o l l a p s e ,t l l e yw o u l ds t a n d ab i gi m p a c t d e s t r u c t i o n ;W h i l et h em i n e do u ta r e ao f h a r m f u lg a s e s ,I te a s i l Yl e a dt of a c e g a sg a u g e . T h e r e f o r e ,t h i ss i t ei saI a r g ea r e at op r e v e n tp r e s s u r ep r o b l e m s ;i td o e s n ’t r e c o v e r e dd u r i n gt h ee a r l yt o pc o a lm i n i n g ,r e s o u r c ew a s t e .T h e r e f o r e ,i nt h e p r o c e s so f c o a lm i n i n gh a r dr o o f , i ti sn e c e s s a r yt ow e a k e nt h et o pp l a t e ,S Ot h a t i tC a np r o m p t l yc o l l a p s e ,t h u s e n s u r i n g t h ef a c eo fs a f e p r o d u c t i o n ,a n d i m p r o v i n g r e s o u r c er e c o v e r y . S t u d i e sh a v es h o w nt h a tt h ec o a ls e a mc o n d i t i o n si nO u rc o u n t r yi s c o m p l e x i t y ,t h e r ee x i s t st h et h r e a to fh a r d r o o fo v e rh a l fo fm i n e ,v i s i b l es e a m s a r eh a r dr o o fi sq u i t ec o r r l l /l o n .F o rn o wm e c h a n i z e dm i n i n gf a c ea l s oh a sa38 % b e l o n gt ot h eh a r dr o o f .C u r r e n t l y ,m o s to ft h eh a r dr o o fb l a s t i n gw e a k e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r e l i e s e x p e r i e n c e ,a n ds y s t e m a t i cs t u d yo ft h et h e o r y o fp l a t e I I I 万方数据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w e a k e n i n gt e c h n o l o g yi sn o t m u c h I nt h i sp a p e r ,y uW UC o a lN 210 5f a c ea st h em a i no b j e c to f s t u d y ,t h eu s eo f p h y s i c a l a n dm e c h a n i c a l t e s t i n gl a b o r a t o r y , t h e o r e t i c a la n a l y s i s ,n u m e r i c a l s i m u l a t i o na n df i e l dp r a c t i c e sa n do t h e rm e t h o d s ,h a st h eh a r dr o o fo p e nd e e p c u ti nt h ep r e - s p l i tb l a s t i n gt h e o r ya n dp r a c t i c eo ft h es y s t e mR e s e a r c h .T h e m a i nc o n t e n t sa n dc o n c l u s i o n sa r ea sf o l l o w s 1 T h r o u g ht h em i n ef i e l dr e s e a r c ha n dd a t ac o l l e c t i o n ,a n dp r o c e s s i n g m e t h o d st o g r a s p t h e e m p t y a r e a y um u C o a lm i n i n gu n d e rp r o d u c t i o n c o n d i t i o n s ,r o o fc o n t r o la n dm a n a g e m e n tt e c h n o l o g yt op r o v i d eb a s i cd a t af o r r e s e a r c hp r o j e c t s .O nt h i sb a s i s ,t h eN 210 5C o a lS e a ma n dr o o fa n df l o o rp i l o t s t u d yo fp h y s i c a la n dm e c h a n i c a lp r o p e r t i e s ,m a s t e rN 2 10 5C o a lS e a ma n dt o p , p h y s i c a la n dm e c h a n i c a lp a r a m e t e r so f r o c kb o t t o m .N 2 1 0 5f a c eo l dr o o f w h i c h u n i a x i a lc o m p r e s s i v es t r e n g t h10 7 .9 6 M P a ,t e n s i l es t r e n g t h5 .7 7M P ai sah a r d r o o t jl h c ei se a s yt of o r mal a r g ea r e ao fr o o fo v e r h a n gd u r i n gt h ei n i t i a l m i n i n g .T h e r e f o r ei t i sn e c e s s a r yt ow e a k e nt h er o o fi na d v a n c et oe n s u r e p r o d u c t i o ns a f e t yf a c e . 2 O nt h eb a s i so fl a b o r a t o r yp a r a m e t e r so nt h er e s u l t i n gr o c km e c h a n i c s , w et h e o r e t i c a l l y a n a l y s i sN 2 10 5m i n i n gf a c eh a r dr o o fS t r a t aB e h a v i o ra n d s e c u r i t yr i s k s ,a n ds e l e c tO p e nC u tD e e pP r e s p l i tw a yt ow e a k e nN 2 10 5f a c e r o o f . 3 O nt h eb a s i so ft h er e s u l t i n gr o c km e c h a n i c sla b o r a t o r yp a r a m e t e r s , t h r o u g ht h e o r e t i c a lc a l c u l a t i o n sw eg e tN 2 10 5F a c eD e e pP r e s p l i tt h em a i n p a r a m e t e r s .T h ec h o i c e o fm i n e b l a s t i n g u s e p e r m i s s i b l et h r e ee m u l s i o n e x p l o s i v e s ,d r u g sr o l l d i a m e t e r6 0 m m ,b l a s t h o l ed i a m e t e r7 5 t u r n ,h o l es p a c i n g g u n7 m ,v e r t i c a ld e p t ho f15 .2 m ,b l a s t h o l ee l e v a t i o n4 5O ,b o r e h o l ed e p t ho f 21 .5 m ,c o n t i n u o u sd e c o u p l i n gc h a r g e ,n oc o u p l ec o e f f i c i e n t1 .2 5 .e a c hb l a s t h o l e c h a r g ec a p a c i t yo f 4 5 k g ,ac h a r g e ,d e t o n a t i n gt h r e eg u n se a c hh o l e . r 4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 u s i n g s o f t w a r eU D E Cn u m e r i c a ls i m u l a t eC o a lN 210 5 o v e ry u m uf a c et h a td i dn o tc u tt h et o pa n dc u tt h et o pi nt W Oc a s e sb l a s t i n gr o o f T V 万方数据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b r e a k i n gd o w nt h es i t u a t i o n .W h e nn o tc u tt h et o pf a c e ,t h ei n m a e d i a t e r o o f c a v i n gf i r s ts t e pi s 21m ,b a s i cr o o ff i r s tw e i g h t i n gs t e p4 5 m ;t h ef a c et o p p e r s 、 i m m e d i a t er o o fc a v i n gs t e pm t ot h ef i r s t12 m ,b a s i cr o o ff i r s tw e i g h t i n gs t e p b e c o m e s3 3 m ,a n dt h ei n i t i a lp r e s s u r ei n t e n s i t yd e c r e a s e d . 5 D e v e l o par e a s o n a b l ec o n c l u s i o nb a s e do nt h ea b o v eC u tD e e pP r e s p l i t o p e np l a na n dp r e p a r ear e a s o n a b l eb l a s t i n gp r o c e s sb a s e do nf i e l de x p e r i e n c e . F i n a l l y , o n - s i t ep r a c t i c e .P r a c t i c es h o w st h a tt h eu s eo ft h er e s e a r c hr e s u l t s ,t h e e f f e c t i v ep r e v e n t i o no fe a r l ym i n i n gf a c ei sal a r g ea r e ao ft h er o o ft ot h e p r e s s u r e c a u s e db yh a z a r d s ;M e a n w h i l e ,a h e a do ft h e t o p c o a l r e c o v e r y ., e c o n o m i c ,s e c u r i t ya n de f f i c i e n c y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p r o v i d i n gf o rf u l l ym e c h a n i z e d c a v i n gm i n i n gf a c eu n d e rs i m i l a rc o n d i t i o n sr e f e r e n c e . K E YW O R D S m e c h a n i z e dc a v i n gw o r k p l a c e ,h a r dr o o f , h o l eb l a s t i n g ,i n i t i a l p r e s s u r e ,n u m e r i c a ls i m u l a t i o n V 万方数据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V I 万方数据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1 .1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1 1 .2 国内外研究现状⋯⋯⋯⋯⋯⋯⋯⋯⋯⋯⋯⋯⋯⋯⋯⋯⋯⋯2 1 .2 .1 坚硬顶板弱化技术研究现状⋯⋯⋯⋯⋯⋯⋯⋯⋯⋯⋯⋯⋯.2 1 .2 .2 深孔松动爆破技术的研究现状⋯⋯⋯⋯⋯⋯⋯⋯⋯⋯⋯⋯..4 1 .3 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6 1 .3 .1 研究目的⋯⋯⋯⋯⋯⋯⋯⋯⋯⋯⋯⋯⋯⋯⋯⋯⋯⋯..6 1 .3 .2 研究内容⋯⋯⋯⋯⋯⋯⋯⋯⋯⋯⋯⋯⋯⋯⋯⋯⋯⋯..6 1 .3 .3 研究方法⋯⋯⋯⋯⋯⋯⋯⋯⋯⋯⋯⋯⋯⋯⋯⋯⋯⋯..7 第二章工作面概况及实验室物理力学试验⋯⋯⋯⋯⋯⋯⋯⋯⋯⋯⋯⋯.9 2 .1 工作面位置及四邻情况⋯⋯⋯⋯⋯⋯⋯⋯⋯⋯⋯⋯⋯⋯⋯⋯9 2 .2 地质概况⋯⋯⋯⋯⋯⋯⋯⋯⋯⋯⋯⋯⋯⋯⋯⋯⋯⋯⋯⋯9 2 .2 .1 煤层情况⋯⋯⋯⋯⋯⋯⋯⋯⋯⋯⋯⋯⋯⋯⋯⋯⋯⋯..9 2 .2 .2 顶底板情况⋯⋯⋯⋯⋯⋯⋯⋯⋯⋯⋯⋯⋯⋯⋯⋯⋯⋯9 2 .2 .3 地质构造⋯⋯⋯⋯⋯⋯⋯⋯⋯⋯⋯⋯⋯⋯⋯⋯⋯⋯.1 0 2 .2 .4 水文地质条件⋯⋯⋯⋯⋯⋯⋯⋯⋯⋯⋯⋯⋯⋯⋯⋯⋯l l 2 .3 瓦斯、煤层及自燃发火情况⋯⋯⋯⋯⋯⋯⋯⋯⋯⋯⋯⋯⋯⋯.1 1 2 .4 工作面巷道布置及支护⋯⋯⋯⋯⋯⋯⋯⋯⋯⋯⋯⋯⋯⋯⋯..1 2 2 .5 工作面生产技术条件⋯⋯⋯⋯⋯⋯⋯⋯⋯⋯⋯⋯⋯⋯⋯⋯.1 3 2 .6 项板管理⋯⋯⋯⋯⋯⋯⋯⋯⋯⋯⋯⋯⋯⋯⋯⋯⋯⋯⋯..1 5 2 .6 .1 工作面支架的布置方式⋯⋯⋯⋯⋯⋯⋯⋯⋯⋯⋯⋯⋯⋯.1 5 2 .6 .2 端头支护⋯⋯⋯⋯⋯⋯⋯⋯⋯⋯⋯⋯⋯⋯⋯⋯⋯⋯.1 5 2 .6 .3 超前支护⋯⋯⋯⋯⋯⋯⋯⋯⋯⋯⋯⋯⋯⋯⋯⋯⋯⋯.1 6 2 .7 煤层和顶、底板岩石物理力学试验⋯⋯⋯⋯⋯⋯⋯⋯⋯⋯⋯⋯.1 7 V I I 万方数据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义 2 .7 .1 岩样密度的测定⋯⋯⋯⋯⋯⋯⋯⋯⋯⋯⋯⋯⋯⋯⋯⋯.1 7 2 .7 .2 岩样抗压强度的测定⋯⋯⋯⋯⋯⋯⋯⋯⋯⋯⋯⋯⋯⋯⋯1 7 2 .7 .3 岩样抗拉强度的测定⋯⋯⋯⋯⋯⋯⋯⋯⋯⋯⋯⋯⋯⋯⋯1 8 2 .7 .4 岩样内聚力和内摩擦角的测定⋯⋯⋯⋯⋯⋯⋯⋯⋯⋯⋯⋯.1 9 2 .7 .5 试验结果及分析⋯⋯⋯⋯⋯⋯⋯⋯⋯⋯⋯⋯⋯⋯⋯⋯.2 0 第三章N 2 1 0 5 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理论分析⋯⋯⋯⋯⋯⋯⋯⋯⋯⋯⋯.2 3 3 .1 关键层理论分析⋯⋯⋯⋯⋯⋯⋯⋯⋯⋯⋯⋯⋯⋯⋯⋯⋯..2 3 3 .2 老顶初次来压步距分析⋯⋯⋯⋯⋯⋯⋯⋯⋯⋯⋯⋯⋯⋯⋯..2 7 3 .3 老顶周期来压步距分析⋯⋯⋯⋯⋯⋯⋯⋯⋯⋯⋯⋯⋯⋯⋯..2 8 3 .4N 2 1 0 5 工作面初采期间采空区大面积悬顶的安全隐患⋯⋯⋯⋯⋯⋯⋯3 0 3 .4 .1N 2 1 0 5 工作面采空区自由空间高度分析⋯⋯⋯⋯⋯⋯⋯⋯⋯..3 1 3 .4 .2N 2 1 0 5 工作面采空区悬顶面积分析⋯⋯⋯⋯⋯⋯⋯⋯⋯⋯..3 2 3 .5N 2 1 0 5 工作面宜采用的顶板弱化处理方法⋯⋯⋯⋯⋯⋯⋯⋯⋯⋯.3 2 3 .6 本章小结⋯⋯⋯⋯⋯⋯⋯⋯⋯⋯⋯⋯⋯⋯⋯⋯⋯⋯⋯..3 3 第四章预裂爆破基本理论及主要参数的理论确定⋯⋯⋯⋯⋯⋯⋯⋯⋯..3 5 4 .1 爆破基本理论分析⋯⋯⋯⋯⋯⋯⋯⋯⋯⋯⋯⋯⋯⋯⋯⋯⋯3 5 4 .1 .1 无限介质中爆炸破坏机理⋯⋯⋯⋯⋯⋯⋯⋯⋯⋯⋯⋯⋯..3 5 4 .1 .2 煤岩体中柱状药包爆破产生的爆炸载荷⋯⋯⋯⋯⋯⋯⋯⋯⋯..3 6 4 .1 .3 爆炸载荷作用下的破坏准则⋯⋯⋯⋯⋯⋯⋯⋯⋯⋯⋯⋯⋯3 8 4 .1 .4 条形 柱状 药包爆破波作用区域的理论⋯⋯⋯⋯⋯⋯⋯⋯⋯..3 9 4 .2 影响爆破的主要因素分析⋯⋯⋯⋯⋯⋯⋯⋯⋯⋯⋯⋯⋯⋯⋯4 0 4 .3N 2 1 0 5 工作面预裂爆破材料确定⋯⋯⋯⋯⋯⋯⋯⋯⋯⋯⋯⋯⋯4 2 4 .4 顶板弱化合理高度确定⋯⋯⋯⋯⋯⋯⋯⋯⋯⋯⋯⋯⋯⋯⋯..4 3 4 .5N 2 1 0 5 工作面预裂爆破其它参数的理论确定⋯⋯⋯⋯⋯⋯⋯⋯⋯..4 4 4 .6 本章小结⋯⋯⋯⋯⋯⋯⋯⋯⋯⋯⋯⋯⋯⋯⋯⋯⋯⋯⋯..4 7 第五章顶板预裂效果的数值模拟研究⋯⋯⋯⋯⋯⋯⋯⋯⋯⋯⋯⋯⋯4 9 5 .1U D E C 介绍⋯⋯⋯⋯⋯⋯⋯⋯⋯⋯⋯⋯⋯⋯⋯⋯⋯⋯⋯.4 9 V I I 工 万方数据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5 .2U D E C 模拟岩体节理的基本方法⋯⋯⋯⋯⋯⋯⋯⋯⋯⋯⋯⋯⋯⋯⋯⋯⋯⋯⋯⋯4 9 5 .3 数值模型的建立⋯⋯⋯⋯⋯⋯⋯⋯⋯⋯⋯⋯⋯⋯⋯⋯⋯⋯⋯⋯⋯⋯⋯⋯⋯⋯⋯5 l 5 .4 模拟结果及其分析⋯⋯.. _ 5 .5 本章小结⋯⋯⋯⋯⋯⋯.. ⋯⋯⋯⋯..5 3 ⋯⋯⋯⋯..5 7 第六章项板深孔预裂爆破方案及爆破效果分析⋯⋯⋯⋯⋯⋯⋯⋯⋯⋯⋯⋯⋯⋯⋯⋯.5 9 6 .1 顶板深孔预裂爆破方案⋯⋯⋯⋯⋯⋯⋯⋯⋯⋯⋯⋯⋯⋯⋯⋯⋯⋯ 6 .1 .1 炮孔布置⋯⋯⋯⋯⋯⋯⋯⋯⋯⋯⋯⋯⋯⋯⋯⋯⋯⋯⋯⋯⋯⋯ 6 .1 .2 炮孔施工⋯⋯⋯⋯⋯⋯⋯⋯⋯⋯⋯⋯⋯⋯⋯⋯⋯⋯⋯⋯⋯⋯ 6 .1 .3 炮孔爆破工艺⋯⋯⋯⋯⋯⋯⋯⋯⋯⋯⋯⋯⋯⋯⋯⋯⋯⋯⋯ 6 .2 顶板预裂效果分析⋯⋯⋯⋯⋯⋯⋯⋯⋯⋯⋯⋯⋯⋯⋯⋯⋯⋯⋯⋯ 6 .2 .1 放炮前后支架阻力统计分析⋯⋯⋯⋯⋯⋯⋯⋯⋯⋯⋯⋯⋯⋯ 6 .2 .2 爆破期间有害气体监测⋯⋯⋯⋯⋯⋯⋯⋯⋯⋯⋯⋯⋯⋯⋯⋯ 6 .2 .3N 2 1 0 5 工作面与未预裂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对比⋯⋯⋯⋯⋯ 6 .2 .4 初采期间瓦斯浓度对比⋯⋯⋯⋯⋯⋯⋯⋯⋯⋯⋯⋯⋯⋯⋯⋯ 6 .2 .5 顶煤回收效益分析⋯⋯⋯⋯⋯⋯⋯⋯⋯⋯⋯⋯⋯⋯⋯⋯⋯⋯ 6 .3 本章小结⋯⋯⋯⋯⋯⋯⋯⋯⋯⋯⋯⋯⋯⋯⋯⋯⋯⋯⋯⋯⋯⋯⋯⋯⋯⋯⋯⋯⋯⋯7 6 第七章结论与展望⋯⋯⋯⋯⋯⋯⋯⋯⋯⋯⋯⋯⋯⋯⋯⋯⋯⋯⋯⋯⋯⋯⋯⋯⋯⋯⋯⋯.7 9 7 .1 结论⋯⋯⋯⋯⋯⋯⋯⋯⋯⋯⋯⋯⋯⋯⋯⋯⋯⋯⋯⋯⋯⋯⋯⋯ 7 .2 展望⋯⋯⋯⋯⋯⋯⋯⋯⋯⋯⋯⋯⋯⋯⋯⋯⋯⋯⋯⋯ 参考文献⋯⋯⋯⋯⋯⋯⋯⋯⋯⋯⋯⋯⋯⋯⋯⋯⋯⋯⋯⋯. ..7 9 ..8 0 ..8 l 致谢⋯⋯⋯⋯⋯⋯⋯⋯⋯⋯⋯⋯⋯⋯⋯⋯⋯⋯⋯⋯⋯⋯⋯⋯⋯⋯⋯⋯⋯⋯⋯⋯⋯⋯⋯⋯⋯8 3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8 5 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8 5 I X 鸲 的 龃 叭 鹇 鹋 % 盯 % 两 万方数据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X 万方数据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1 .1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第一章绪论 坚硬项板强度高,节理、裂隙不发育,具有整体性好和自稳能力强等特点,在开采 过程中容易形成大面积悬顶,特别是回采初期悬顶面积更大【】- 3 】。在该顶板条件下采用综 放开采,初采期间由于采空区顶板不能及时垮落,极易导致顶煤破碎、支架不接项、移 架困难及工作面漏风。突然大面积垮落时,又会对支架造成大的冲击性破坏.同时将采 空区内的大量有害气体瞬间挤出,从而导致工作面瓦斯超限,甚至形成破坏力极强的飓 风。例如 2 0 0 9 年三元王庄煤业3 0 4 3 工作面,初采时采空区悬顶面积大,煤壁大面积片帮, 项煤破碎,支架不接顼,移架困难,初采期间每天煤壁注浆费用高达3 0 多万元,采煤 成本严重增加; 2 0 0 0 年5 ~6 月份,鲍店矿5 3 0 8 综放工作面突然来压,压死2 3 个支架,压坏1 6 棵立柱,压坏上四连杆2 3 个,并把架间管路切断,给生产带来极大困难 2 0 11 年晋煤集团长平矿4 3 0 7 工作面,初采时采空区悬项面积大,工作面漏风严重, 导致工作面推进速度过慢,当工作面推进4 0 m 左右时,顶板突然大面积垮落,造成工作 面瓦斯连续三天超限,严重影响工作面正常生产 2 0 0 8 年5 月新疆库车县的夏库坦煤矿采煤工作面采空区悬顶面积达7 3 4 4m 2 ,原先 预留的3 道煤柱已经不能承受住顶板压力,导致面积达7 3 4 4m 2 的悬顶瞬问垮落,由于 采空区内没有任何填充物,4 .7 7 万m ,的有害气体被压出,巨大的冲击波瞬间冲毁了密 闭墙,并将正在进行采煤作业的悬移支架破坏,造成正在井下作业的8 名矿工因吸入有 害气体或被冲击波震荡死亡,6 人受重伤的重大事故1 4 1 。 潞安集团余吾煤业主要可采煤层为3 号煤层,煤层厚度一般在5 .O O ~7 .2 5 m ,平均 5 .9 9 m ,煤层埋藏深度为在4 5 0 “ - - - - 6 0 0 m 左右。直接顶为灰黑色泥岩与砂质泥岩,厚度一 般4 .5 m 左右,部分采区煤层直接顶厚度仅为1 .2 ~2 .5 m ;老顶为浅灰色细砂岩 局部相 变为厚层状灰白色中砂岩 ,厚度达7 .2 6 m1 7 .4 7 m 。理论和现场实测表明老顶初次垮 落步距一般在4 0 m ~5 0 m 左右,又余吾煤业3 号煤层工作面长度为3 0 0 m 左右,则初采 期间采空区悬顶面积可达1 2 0 0 0 m 2 - - - 1 5 0 0 0 m 2 。 1 万方数据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落步距一般在4 0 m - - 5 0 m 左右,又余吾煤业3 号煤层工作面长度为3 0 0 m 左右,则初采 期间采空区悬顶面积可达1 2 0 0 0 m 2 - ~l5 0 0 0 m 2 。 考虑老顶岩层弯曲沉降,初采期问顶煤若不回收,项煤和直接顶垮落后一般能够有 效充填采空区,老顶初次垮落对支架的冲击破坏性不大;若顼煤回收,采空区自由空间 高度为2 - - 3 m 左右,大面积垮落时会给工作面生产带来安全隐患。特别是,采空区约 2 .4 ~4 .5 万r n 3 的有害气体被瞬间压出极易导致工作面瓦斯浓度超限。因此,有必要研究 采前顶板弱化的方法,确保工作面生产安全。 1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2 .1 坚硬顶板弱化技术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主要有以下几种坚硬顶板弱化技术 1 注水弱化坚硬顼板 岩石注水弱化的机理是使注入岩体中的水与岩石矿物产生物理、化学的综合作用, 使岩石矿物向着分离、分散、松散、比重变小、硬度降低方向转化,从而导致岩体强度 降低。顶板岩体注水软化效果取决于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节理裂隙程度、胶结情况 及水质、软化时间等因素。由于岩石浸水后软化程度不一,因此只有达到~定软化效果 后才具有实际意义。注水弱化顼板有如下两种方式1 5 - 8 】 ①顶板高压注水 顶板高压注水是从工作面顺槽或专用巷道 工艺巷 向项板打深孔,进行高压注水。 利用高压水对顶板进行压裂,其作用是增加和扩展项板原始裂隙,高压水在岩体中 形成压力坡降,使水更好地在岩体中透过裂隙、节理、层理及其他弱向而渗流,从而在 岩体中产生水力的、机械的、物理和化学的作用。高压注水的压力变化,可引起岩体内 应力的重新分布,也可使岩体产生塑化作用。这种方法目前在国内处于试验阶段,在波 兰、澳大利亚已经成为坚硬项板处理的主要手段之一。 ②顶板静压预注水 顶板静压注水是使顶板含水率提高,降低顶板的强度,使项板垮落距离缩小,避免 顶板来压过于强烈。但该方法应用的前提必须是顶板岩石吸水性强,且吸水后其强度明 显降低,否则不能应用。 2 万方数据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可知,工作面顶板中致密坚硬的老项砂岩为主要弱化处理对象,由于高压注水压裂与注 水软化周期长,因此工作面顶板处理方法不宜选用注水弱化的方法处理项板。 2 注入静态破碎剂弱化坚硬顶板 静态破碎剂弱化坚硬顶板是使膨胀剂与水在项板深孔中发生反应,通过所产生的膨 胀压将顶板压裂。此方法具有安全、环保的优点,但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技术仍不 成熟 9 - t o ] ①反应开始时间不确定。工作人员不易把握破碎剂反应开始的时间,从而无法确定 撤离时问 ②反应时间长。静态破碎剂反应需要的时间较长,影响工作面生产; ③地压影响。膨胀剂会自然的选择压力低的方向发生膨胀,由于地压的影响,孔口 往往是压力最低的地方,如果封孔强度达不到要求,将导致膨胀剂发生冲孔,发生安全 事故; ④配套设备缺乏。目前,静态破碎剂弱化坚硬顶板还处在起步阶段,在井下环境中 配套机械设施还比较的缺乏,水灰的配比只能靠工人经验来决定,这样容易造成药剂浪 费,同时还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3 爆破弱化坚硬项板 爆破弱化坚硬顶板的方法在我国煤矿开采初始就已使用,各项措施完善,技术成熟。 目前爆破弱化坚硬顶板的方法主要有【m 11 2 】 ①循环式浅孔爆破。每隔一两个循环在切顼线位置像顶板打一部分浅孔,装药爆破, 使被处理部分顶板提早冒落,将采空区充填,缓和项板来压时的冲击,但此方法严重影 响生产,不适用于高推进速度的综采工作面。 ②步距式深孔爆破 步距式深孔爆破是在顶板周期来压前,从工作面向采空区方向项板打深孔,进行爆 破,使项板沿着爆破所形成的沟槽折断,从而将顶板切断,减顶板小冒落面积。 ③地面深孔爆破。从地面向井下采空区打深孔,到达工作面顶板位置,然后装药爆 破。此方法安全性高,但是当工作面埋深较大时,炮孔深度太大,打钻成本高,不易采 用。 。 ④超前深孔松动爆破。提前从两顺槽或工艺巷向顶板打深孔,装药爆破,切断顶板, 缩小顶板周期来压步距。 3 万方数据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③地面深孔爆破。从地面向井下采空区打深孔,到达工作面顶板位置,然后装药爆 破。此方法安全性高,但是当工作面埋深较大时,炮孔深度太大,打钻成本高,不易采 用。 ④超前深孔松动爆破。提前从两顺槽或工艺巷向顶板打深孔,装药爆破,切断顶板, 缩小顶板周期来压步距。 ⑤开切眼深孔预裂爆破。在工作面回采前,在支架后放打一排深孔,提前将顶板切 断,缩短顶板初次垮落步距,不影响工作面正常生产,有利于工作面生产能力的实现。 1 .2 .2 深孔松动爆破技术的研究现状 由于爆破的过程极其迅速,再加上岩石介质的非均匀性和研究手段的局限性,使得 人们对爆破机理的研究变的非常困难。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依靠各种先进的研 究方法,各国学者通过对爆破理论的认识建立各种不同的数学模型,对爆破的机理取得 了许多成果,但仍然未能形成统一的认识。爆破机理研究的主要内容有①爆破载荷的 作用形式;②爆炸载荷作用下岩石的破坏准则【1 - 1 4 1 。 1 爆破载荷的作用形式 ①应力波破坏理论 该理论认为,炸药爆炸时产生的应力波 入射波 向四周传播,被自由面反射形成 反射波。岩石受入射波和反射波的共同作用,入射波对岩石产生压缩作用,反射波形成 拉伸作用,而岩石是脆性材料,其抗拉强度远小于其抗压强度,当反射波形成的拉伸强 度大于岩石的抗拉强度时,岩石发生破坏,故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