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药、填塞、起爆网络设计.doc
目录 工程概况2 爆破方案的选择2 爆破参数选择与计算2 装药、填塞、起爆网络设计3 安全距离计算4 安全技术措施及注意事项4 爆破组织工作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7 附图8 1 工程概况 某露天矿,采剥总量300万t/a,台阶高度12m,年工作300天,每天2班制,岩石为石灰岩,坚固性系数f810,松散系数为1.5。爆破点200m外有居民房屋(砖房)。(设钻机效率为60m/台班) 2 爆破方案的选择 已知台阶高度12m,该矿山为中小型矿山,钻孔设备采用潜孔钻机,钻孔直径150mm,钻机效率为30m/台班,采用倾斜深孔布置形式; 石灰石的容重为2.46 -2.65,取,则采剥矿岩体积为,由此可得需要的钻机台数120104/37.5/30/6001.78台,取2台, 37.5为延米爆破量; 按每5天爆破一次一次爆破规模为120/30052万m3; 选用铵油炸药,起爆药包选用铵油膨化炸药;有水炮孔选用乳化炸药,孔外导爆管毫秒起爆。 3 爆破参数选择与计算 3.1 底盘抵抗线 (1)按以下公式确定 式中,孔径,取装药系数,炮孔密集系数,装药密度,矿石为中硬岩石,取单位炸药消耗量,计算底盘抵抗线为 (2)按以下经验公式计算 取 选取底盘抵抗线W4.5m。 3.2孔深 倾斜深孔,倾角按计算,孔深为 超深,取,取1m; 则孔深为 。 3.3孔距与排距 孔距,排距。 3.4单孔装药量 单位炸药消耗量 单孔装药量 ,取131.2Kg。 3.5装药长度与填塞长度 装药长度 填塞长度 。 根据经验,填塞长度一般取孔径的12-32倍,,满足填塞要求。 3.6一次爆破规模 单孔爆破岩石体积为 按每5天爆破一次,一次爆破岩石量为1.67万,中硬岩石的松散系数为1.3-1.5,则得一次爆破崩落前的岩石体积 万。 一次爆破孔数 ,为了便于补孔连线,取。 一次爆破总装药量 一次崩落岩石量 4 装药、填塞、起爆网路设计 采用连续装药,钻孔岩屑填塞,每孔装起爆药包(弹)一个。如图1所示。 选用导爆管起爆。 最大一段爆破药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R为爆破点至居民房屋的距离,为,v为房屋的安全振动速度,深孔爆破,一般砖房取,取,。 计算的最大一段爆破药量为。 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毫秒爆破,每段起爆不超过4个孔,每段药量。孔外毫秒延期起爆。 爆破网络及起爆顺序如图2所示。 5 安全距离计算 5.1飞石的安全距离 根据爆破安全规程,露天深孔爆破个别飞散物对人员的安全距离不小于,取个别飞石的安全距离为。 5.2爆破地震安全距离 爆破地震安全距离按下式计算 式中为最大一段装药量,为,为房屋的安全振动速度,,取,,计算得爆破地震安全距离为183.72m。 6 安全技术措施及注意事项 6.1钻孔 钻孔前,技术人员应首先确定孔位、倾角,钻孔时严格按确定的孔位和倾角钻孔。钻孔结束由技术人员进行验收,验孔时,应将孔口周围范围内的碎石、杂物清除干净,孔口岩壁不稳者,应进行维护。 深孔验收标准孔深为,间距为,方位角和倾角为; 发现不合格时应酌情采取补孔、补钻、清空、填塞等处理措施。 6.2装药 爆破工程技术人员在装药前应对第一排各钻孔的最小抵抗线进行测定,对形成反坡或有大裂隙的部位应考虑调整药量或间隔填塞。底盘抵抗线过大的部位,应进行清理,使其符合设计要求。 装药前应对作业场地、爆破器材堆放场地进行清理,装药人员应对准备装要的全部炮孔进行检查。 从炸药运入现场开始,应划定装运警戒区,警戒区内应禁止烟火;搬运爆破器材应轻拿轻放,不应冲撞起爆药包。 各种爆破作业都应做好装药原始记录。记录应包括装药基本情况、出现问题及处理措施。 有水炮孔使用乳化炸药。 爆破员应按爆破设计说明书的规定进行操作,不应自行增减药量或改变填塞长度;如果确需调整,应争得现场爆破技术人员同意并做好变更记录。 在装药和填塞过程中,应保护好起爆网络;如发生装药阻塞,不应用钻杆捣捅药包。 使用木质或竹制炮棍。不应投掷起爆药包,起爆药包装入后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后续药卷直接冲击起爆药包。 炸药发生卡塞时,若在雷管和起爆药包放入之前,可用非金属长杆处理。装入起爆药包后,不应用任何工具冲击、挤压。 在装药过程中,不应拔出或硬拉起爆药包中的导爆管。 6.3填塞 使用岩屑进行填塞,不应使用石块和易燃材料填塞炮孔。不应捣鼓直接接触药包的填塞材料冲击起爆药包。 填塞作业应避免夹扁、挤压和拉扯导爆管。填塞水孔时,应放慢填塞速度,让水排出孔外,避免产生悬料。 6.4起爆网络 严格按设计联接导爆管起爆网络,导爆管网络中不应有死结,炮孔内不应有接头,孔外相邻传爆雷管之间有足够的距离。 起爆导爆管的雷管与导爆管捆扎端端头的距离应不小于,雷管聚能穴方向与导爆管传爆方向方向,以免炸断导爆管,导爆管应均匀的敷设在雷管周围并有胶布等捆扎牢固。 应对导爆管起爆网络进行检查,主要检查有无漏接或中断、破损,有无打结或打圈,雷管捆扎是否符合要求,线路连接方式是否正确、雷管段数是否与设计相符,网路保护措施是否可靠。 6.5爆破警戒 在危险区边界的主要路口,设立明显标志,并派出岗哨。执行警戒任务的人员,应按指令到达指定地点并坚守工作岗位。 使用警报器信号作为爆破信号,分为预警信号、起爆信号和解除信号。 预警信号该信号发出后爆破警戒范围内开始清场工作。 起爆信号起爆信号应在确认人员、设备等全部撤离爆破警戒区,所有警戒人员到位,具备安全起爆条件时发出。起爆信号发出后,准许负责起爆的人员起爆。 解除信号安全等待时间过后,检查人员进入爆破警戒范围内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发出接触爆破警戒信号。在此之前,岗哨不得撤离,不允许非检查人员进入爆破警戒范围。 6.6爆后检查 爆后应超过,方准检查人员进入爆区。经检查确认爆破点安全后,经当班爆破班长同意,放准许作业人员进入爆区。爆后检查内容包括确认有无盲炮,爆堆是否稳定,有无危坡危石。 检查人员发现盲炮及其他险情,应及时上报或处理;处理前应在现场设立危险标志,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无关人员不应接近。 发现残余爆破器材应收集上缴,集中销毁。 6.7盲炮处理 处理盲炮前应由爆破领导人定出警戒范围,并在该区域边界设置警戒,处理盲炮时无关人员不准进入警戒区。 派有经验的爆破员处理盲炮。 不应拉出或掏出炮孔中的起爆药包。 爆破网络未受破坏,且最小抵抗线无变化者,可重新联线起爆;最小抵抗线有变化者,应验算安全距离,应加大警戒范围后,再联线起爆。 可在距盲炮孔口不少于10倍炮孔直径处另打平行孔装药起爆。爆破参数由爆破工程技术人员确定并经爆破领导人批准。 盲孔处理后,应仔细检查爆堆,将残余的爆破器材收集起来销毁;在不能确认爆堆无残留的爆破器材之前,应采取预防措施。 盲炮处理后应由处理者填写登记卡片或提交报告,说明产生盲炮的原因、处理方法和结果、预防措施。 7 爆破组织工作 爆破工作总负责人为矿长;技术负责人为总工程师。总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全面领导和指挥爆破设计和施工的各项工作,负责人员和材料的总体安排,协调各部门的关系。 施工队长为爆破的执行负责人,负责组织爆破施工,发出警戒、起爆、和解除警戒指令。 爆破施工队技术组、施工组、安全保卫组和抢险救护组。 技术组负责确定孔位、进行炮孔验收、起爆药加工、联线、起爆和爆后检查等工作,向施工人员讲解施工要点并指挥施工组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施工组负责钻孔和装药工作。 安全保卫组负责爆破器材的运输、储存保管和发放,警戒,人员撤离等工作。负责向爆破区附近的单位、居民和有关人员进行宣传解除工作。 抢险救护组负责突发事件的抢险救护工作。 8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单位炸药消耗量 Kg/ m3 0.45 平均单孔装药量 Kg 131.2 一次爆破孔数 个 40 一次爆破炸药总消耗量 Kg 5 248 起爆弹 个 40 导爆管雷管 3段 发 9 8段 发 40 电雷管 发 1 一次爆破岩石量 m3 17 496 虚方 一次炮孔总长度 552 延米爆破量 m3/m 37.5 9附图 装药及填塞结构图; 起爆网路敷设图; 图1 装药结构示意图 图2 起爆网路连线图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