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应急预案及案例.pdf
施工现场施工现场 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 应急预案及案例应急预案及案例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编著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编著 1 内容提要内容提要 本书应用建筑施工安全、环境应急救援经验及其最新研究成果,突破了我国传统建筑业 安全、环境管理的空白,增加了安全、环境应急救援的技术需求、人体功效、心理活动及沟 通协商等创新内容,通过对如何实施施工项目安全、环境应急管理的研究,有效降低施工工 序风险,赋予未来建筑业安全、环境应急管理的趋势和预期,为引导中国建筑业安全、环境 管理按国际标准运行提供了前瞻性思路。 本书阐述了职业健康安全、环境应急准备与响应在建筑施工项目的实际运用,介绍了职 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对应急准备与响应的要求,明确了应急准备与响应的内容, 应急预案编制、交底、培训、监测以及改进、修订的要求等,并附 24 种工程类别、25 个具 体实施案例,对提高施工现场的职业健康安全、环境应急救援有效性,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实用性和针对性。 本书适用于下列人员 ●建筑施工企业从事职业健康安全、环境工作的综合管理人员、施工技术人员; ●建筑施工企业推行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内部审核人员; ●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咨询、认证机构从事建筑业咨询、认证审核人员; ●从事建筑行业项目管理,建筑领域安全管理、环境保护研究的相关人员; ●大中专院校建筑类、安全类、环境保护类专业和从事安全、环境教育理论与运用研究 的相关人员。 顾问顾问 徐徐 波波 编委会主任孙文杰编委会主任孙文杰 副主任刘锦章副主任刘锦章 编委会委员编委会委员毛志兵 杨龙 焦润明 卢彦斌 顾锡明 易文权 马义俊 蒋立红 季万年 李义 焦安亮 刘力群 李健 郜烈阳 安大庆 胡 勤 杨曰胜 总编辑总编辑 刘锦章刘锦章 执行策划执行策划 杨杨 龙龙 李李 君君 刘刘 巍巍 预案主编人员预案主编人员 李君 姚晓东 聂仁明 吴益 葛海斌 王振海 冯永强 鲍延波 刘津芝 蒲 怡 鲍晓红 赵源畴 预案参编人员预案参编人员陈蕾 刘旭 高芳 李兰 张志山 吴延宏 张晓建 朱燕飞 刘华松 蔡广 陈代光 邓平 袁银书 罗献一 刘玉梅 郭俊峰 宋长红 刘永福 刘建华 郑剑 审定人员审定人员 刘 巍 陈 蕾 2 序序 党中央十分关心我国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所提出的建立“和谐社会”的 大政方针, 正是确保广大劳动者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符合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根本要 求。作为一个历史悠久,勘称古老的行业,建筑业的职业健康安全及环境保护却是长期以来 没有真正解决的重大问题。 在我国建筑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 施工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和环 境管理越来越成为社会和公众关注的焦点。 进入世界 500 强的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始终以履行建筑行业特大型骨干国有企业的 社会责任为己任, 把实现社会承诺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义务。 为切实强化职业健康安全和环 境管理,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立足于中国建筑业发展的基本运行需求,组织专家、学者和工 程技术管理人员编制出版了施工现场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应急预案及案例研究 ,对 我国建筑企业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起到指导和推动作用, 从而产生对广大建筑企业施工 现场的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起到典型引路的示范作用。 施工现场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应急预案及案例研究 体现了持续改进的思想, 在 编写理念、思想、形式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在体现“以人为本”这一人文关怀的 基础上,涵盖人体功效、心理活动、沟通协商及技术需求等方面的内容,着眼于对施工现场 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进行研究,并解决施工现场急需的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方案、 应急预案问题,提出对防范施工现场各种可能风险的可行、有效的控制措施,赋予未来施工 现场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的趋势把握和预期, 并规范和创新建筑企业施工现场职业健康 安全行为和环境行为, 防范和降低各类安全和环境风险, 确保建筑企业社会责任的有效落实, 从而提升施工企业的管理创新能力。 希望本书的出版发行,尤其是它所赋有的风险预防理念和控制措施,会激发更多的专 家、 学者, 特别是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人员积极加入到对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积极探索、 勇于创新的行业中来,为中国建筑业的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副总经理 刘锦章 2006年8月1日 3 前前 言言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我国企业的和谐建设和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完整的战略思想和 举措,如何尽快提高我国建筑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强化生存和发展的 能力,是我国建筑企业在建立和谐社会进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当前,建筑施工 活动普遍存在从业人员能力素质偏低,生产投入不足,技术管理落后,安全保证能力 低,环境保护意识差,环境和安全事故应急能力不足等等问题,因此造成的环境污染 和安全事故受到了社会和公众的普通关注。而且,由于环境和安全事故的应急管理不 到位,加大了施工企业人身安全、财产及环境损失。随着全国环保系统接受对建筑施 工的投诉持续增多,建筑施工造成的安全事故和人员伤亡居高不下,加强施工现场环 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应急管理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为实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方针,做到环境和安全事故发生后能及时应急,最大程度地减少相应损失,需要建筑 企业围绕建筑施工常见或可能突发的环境和安全问题进行有益的探讨,从而实现对应 急管理的创新。 一、编写目的一、编写目的 本书立足于解决应急管理措施滞后于施工生产和日常管理需求,环境和安全的策 划和实施过程忽略环境和安全管理系统性的客观要求,使技术管理与环境、安全管理 在理念产生错位,突出应急管理的以下内容 1、介绍建筑施工企业对环境及安全预案的正确理解,尤其是应急预案如何体现 应有的管理思路及要求, 如何围绕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制定应急目标, 做好应急准备, 并使控制措施满足施工现场应急控制的实际需要。 2、针对不同工程类别、不同伤害或污染类别的不同影响,介绍如何突出应急管 理的针对性,对应急预案的编制和二次伤害和二次污染的预防提出建设性意见。 3、阐述应急预案与其它技术和管理文件的不同编制、实施要求,指明施工项目 多个管理文件的相互关系,并通过列举典型案例,为强化现场的环境和安全管理提供 参考。 二、编写依据二、编写依据 本书主要依据国家和建筑施工行业现行的安全生产和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规 范、规程,并参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 (GB/T 280012001) 、 环境管 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 240012004)要求编写。 使用本书时,应充分理解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 (GB/T 280012001) 、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 240012004)的相关要求,理解其有关应 急准备和响应的基本内容。本书条款与国家现行法律、法规、标准冲突时,应执行国 家现行法律、法规、标准。 三、适用范围三、适用范围 本书一至三章阐述了建筑施工应急管理的基本要求,第四章按不同专业,列举房 屋建筑、土木建筑、建筑安装、建筑装饰等不同工程类别的环境和安全应急案例,可 供下列组织及相关人员参考、使用 建筑施工企业从事环境、安全工作的技术、管理人员; 从事建筑工程施工,建筑施工企业推行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建筑施工企业实施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人员;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咨询、认证机构从事建筑业咨询、认证审核人 员; 建筑行业从事项目管理、建筑领域环境保护研究的相关人员。 建筑类、环境保护类、安全类大中专院校从事环境或职业健康安全教育理论 与运用研究的相关人员。 四、主要特点四、主要特点 本书以针对紧急环境和安全事故的及时响应,并充分预防二次污染和二次伤害为 核心,在继承传统应急管理优点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以下特点 1、突出人体工效的作用和影响,即充分应用人体工效理论,识别和确定应急人 4 员的生理特点,从而确定应急的风险范围和风险程度,制定符合人的不同生理、心理 要求的应急准则,如应急的动作要求、设施设计、工具配置等,有效安排应急救援, 最大程度地降低环境和安全风险。 2、突出心理管理内容,即充分发挥心理辅导、心理安慰及心灵沟通在应急响应 活动的功效,针对不同风险所面临的不同抢险人员在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不同 经验和不同时期的心理活动,使抢险人员的心理保持积极、健康的状态,有效降低事 故损失。 3、突出施工现场和相关方在应急管理中的沟通和协商控制,如强化相关方危险 源的识别和管理策划,对施工和管理活动全过程风险通过协商和沟通进行有机控制, 确定具体沟通协商的方式和方法等。 4、突出技术措施在应急准备与响应中的作用,即有意识的把技术方案融入应急 管理及其应急预案中,使应急管理因为具有一定的技术支撑而实现降低风险的目标。 五、使用方法五、使用方法 使用本书时,应关注以下内容 1、了解编制应急预案的编写思路、方法,并在正确理解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 系 规范 (GB/T 280012001) 、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 24001 2004)两个标准要求的基础上,系统理解项目安全和环境应急管理的内在要求。 2、现场管理人员应根据施工专业和工程项目的具体特点,参考借鉴案例部分的 控制措施并做到举一反三。 3、各层次管理人员应理解本书的基本理念,从社会责任和以人为本的高度进行 分析和借鉴,真正了解书中所举案例中文化和技术的结合用意,从而有效地指导实际 工作。 六、编写说明六、编写说明 本书由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施工现场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应急预案案例汇编 编委会策划, 由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项目管理部组织中国建筑一局 (集团) 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二局、中国建筑三局、中国建筑四局、中国建筑五局、中国建筑六局、中国 建筑七局、中国建筑八局等单位的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建造师、国家注册安全工程 师、国家注册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员,以及部分外聘环境/职业健康安 全管理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对我国不同地区建筑施工项目的环境、安全应急管理 经验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我国建筑业环境、安全管理应急现状及发展趋势,反复进行 讨论、编写和审定成稿。 本书系统总结了施工行业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的成功经验和教训,是我国建 筑业第一部系统描述施工现场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应急管理的专著,由于编写难度 大,时间仓促,编写人员水平有限且缺乏经验,疏漏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 和专家批评指正。 5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第一章 总 则 .........................................................1 1、术语和定义..............................................................................................................2 1.1 项目经理部..................................................................................................2 1.2 顾客..............................................................................................................2 1.3 持续改进..........................................................................................................2 1.4 纠正措施.........................................................................................................2 1.5 文件.................................................................................................................2 1.6 环境.................................................................................................................2 1.7 环境因素.........................................................................................................2 1.8 环境影响.........................................................................................................2 1.9 环境管理体系(EMS)..................................................................................2 1.10 目标................................................................................................................3 1.11 绩效................................................................................................................3 1.12 环境方针........................................................................................................3 1.13 环境指标........................................................................................................3 1.14 相关方............................................................................................................3 1.15 不符合............................................................................................................3 1.16 组织................................................................................................................3 1.17 预防措施........................................................................................................3 1.18 污染预防........................................................................................................3 1.19 程序................................................................................................................4 1.20 记录................................................................................................................4 1.21 事故................................................................................................................4 1.22 危险源............................................................................................................4 1.23 危险源辨识....................................................................................................4 1.24 事件................................................................................................................4 1.25 职业健康安全(OHS)................................................................................4 1.26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4 1.27 风险................................................................................................................5 1.28 风险评价........................................................................................................5 1.29 安全................................................................................................................5 1.30 可容许风险....................................................................................................5 1.31 法律法规要求................................................................................................5 1.32 员工................................................................................................................5 1.33 重大危险源可能产生企业所不可容许风险的这类危险源。................5 1.34 管理方案........................................................................................................5 2、危险源、职业病及环境因素识别..........................................................................5 2.1 危险源的辨识..................................................................................................5 2.2 职业病分类......................................................................................................6 2.3 环境因素辨识..................................................................................................7 3、应急预案与管理体系其他要求、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的关系..........8 3.1 应急预案与管理体系其他要求的关系..........................................................8 6 3.2 应急预案与施工组织设计的关系..................................................................9 3.3 应急预案与专项施工方案的关系..................................................................9 第二章 建筑工程及管理特点第二章 建筑工程及管理特点..............................................9 第三章 工程项目应急预案的编制第三章 工程项目应急预案的编制.........................................11 1 标准要求................................................................................................................11 1.1 GB/T24001-2004 4.4.7 ...............................................................................11 1.2 GB/T28001-2001 4.4.7 ...............................................................................12 1.3 GB/T24001-2004和GB/T28001-2001 4.4.7的不同特点对应急预案的要 求..........................................................................................................................12 2 应急预案的编制要求..........................................................................................13 2.1 应急预案编制的人员要求.......................................................................13 2.2 应急预案的编制及审批要求.......................................................................13 3 应急预案的交底......................................................................................................14 4 应急预案的培训....................................................................................................14 5 一般应急预案应包括的内容..................................................................................15 5.1 项目场景描述...............................................................................................15 5.2 施工部署及主要施工工艺...........................................................................15 5.3 可能发生的潜在事件和紧急情况...............................................................15 5.4 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15 5.5 应急准备和响应的目标...............................................................................16 5.6 应急准备.......................................................................................................16 5.7 应急响应.......................................................................................................20 5.8 监视与测量..................................................................................................27 5.9 应急预案的评估........................................................................................28 6 应急预案的测试....................................................................................................28 6.1 编写演习方案...............................................................................................29 6.2 演习现场规则...............................................................................................30 6.3 应急演习总结与追踪....................................................................................32 7 应急预案的改进和修订..........................................................................................32 第四章 案 例.....................................................33 案例一、奥运场馆工程应急预案..............................................................................33 案例二 宾馆工程应急预案......................................................................................46 案例三 教学楼工程应急预案..............................................................................65 案例四 医院工程应急预案......................................................................................76 案例五 机场航站区及配套设施工程应急预案......................................................91 案例六 住宅楼工程应急预案..................................................................................99 案例七化工安装工程应急预案............................................................................109 案例八电厂应急预案............................................................................................124 案例九水泥厂工程应急预案................................................................................135 案例十酒店装修工程应急预案............................................................................144 案例十一体育场馆装修工程应急预案................................................................151 案例十二公路工程应急预案................................................................................160 案例十三地基加固工程应急预案........................................................................172 案例十四桥梁工程应急预案................................................................................181 案例十五隧道工程应急预案................................................................................192 7 案例十六 市政工程应急预案................................................................................201 案例十七-1水坝....................................................................................................208 案例十七-1 水工大坝工程环境应急预案..........................................................228 案例十八地铁工程应急预案................................................................................253 案例十九电力工程外电架空线路工程应急预案................................................264 案例二十拆除工程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应急预案............................................277 案例二十一污水处理厂卵形消化池工程应急预案................................................283 案例二十二 港口工程应急预案............................................................................296 案例二十三钢结构工程应急预案........................................................................317 案例二十四 仿古建筑工程应急预案....................................................................326 案例二十五园林绿化作业应急预案....................................................................342 后记 348 1 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则则 概述 概述 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国内的建筑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各大中型城 市加快了城市建设开发的进程。 各大城市均加快城市改造及开发的步伐, 一大批 “高、 大、精、新”的项目不断涌现,成为城市的亮点,建筑行业成为国家的基础行业之一, 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建筑市场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建筑施 工中普遍存在的不足,如从业人员能力素质偏低,生产投入不足,生产技术的管理和 开发落后于市场发展,安全保证能力低,环境保护意识差等,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健康 发展,特别是一些重大生产安全及环境事故频发,给人民人身安全及财产造成重大损 失。 目前,国内工程建设行业在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特别是应急准备和响应中普 遍存在缺乏对人体工效科学的应用,主要是在运用人体工效理论识别和确定各种施工 和管理人员的生理特点,确定风险范围和控制方法,制定符合人的不同生理和心理需 求的控制准则, 包括动作要求、 环境和安全设施设计、 工具配置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 使施工现场各项策划活动没有有效发挥人体工效在环境和安全管理活动中有效降低 风险的作用。 其次,缺乏心理辅导、心理安慰及心灵沟通在施工现场环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