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黄泥灌将防灭火系统.doc
⑩ 建立黄泥灌将防灭火系统。 〈煤矿安全规程第232条规定“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的煤层时,必须对采空区、突出和冒落孔洞等空隙采取预防性灌浆等措施,编制相应的防灭火设计,防止自燃发火。”预防性灌浆是防止自燃发火最有效、应最广泛的一项措施。 根据我国各矿区使用的灌浆系统,基本上可归为两类集中灌浆、分散灌浆。使用的预防性灌浆方法有采前预灌、随采随灌和采后灌浆3种。 A. 灌浆系统及方法的确定 根据该矿煤层自燃的特点及采煤方法,为保证防火效果,本设计采用集中灌浆系统和随采随灌埋管灌浆的灌浆方案。即在回采前沿回风巷道采空区预先埋好灌浆管(一般预埋5~8m钢管,钻孔直径一般为75mm或100mm),预埋管一端通采空区,一端接胶管,胶管长一般为20~30m,放顶后立即开始灌浆。随工作面的推进,按放顶步距用回柱绞车逐渐牵引灌浆管,牵引一定距离灌一次浆。工作面停采前一般实行“多轮适量,间隔进行”,停采后实行“连续足量,充分灌注”。管理布置示意图如下 B. 灌浆参数设计 1)灌浆材料的选择 对灌浆材料要求如下 ① 颗粒要小于2mm,而且细小颗粒(粘土≤0.005mm者应占60~70%)。 ② 密度为2.4~2.8; 塑性指数为9~11(亚粘土); 胶体混合物(按Mgo含量计)为25%~30%; 含砂量为25%-30%(粒径为0.5~0.25mm以下); 容易脱水和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③ 不含有(或少含有)可燃物。 在煤矿里,传统的灌浆材料是含砂量不超过25~30%的地表黄土。根据实际需要,也可就地取材采用适当的代用材料,如砂土、粉煤灰等。故本设计灌浆材料选用粉煤灰作为灌浆材料。灌注浆灰水比详见表6-3-1。 表6-3-1 灌 注 浆 灰 水 比 时间 一般 夏季 冬季 比例 12~13 11.5~12 13~14 2)地面制浆工艺流程 常用的制浆工艺主要有两种水力取土机械制浆法和机械搅拌制浆。水力取土机械制浆法,多采用于制备黄泥浆,可就地取材;机械搅拌制浆常用于制浆材料距生产源距矿井较远的材料。本设计采用机械搅拌制浆工艺。工艺流程如下 粉煤灰的采集→泥浆搅拌池(搅拌机)→沉淀池(滤网)→注浆池(砂浆泵)→灌浆管。 ① 主要设备 该系统主要有搅拌池、减速器、搅拌器、沉淀池、滤网、下液式泥浆泵等设备组成。 ② 系统参数及性能指标 a. 制浆料输送量20t/h; b. 水量>30m3/h; c. 灰水比13~110; d. 搅拌泵BLD2-43-3kW; e. 离心式液下泥砂泵80NYL60-9GE,流量为60m m3/h; f. 搅拌器焊接件; g. 减速器 XL.XLD1-12/3kW。 ③ 灌浆参数 地面灌浆站在正常情况下与矿井工作制度一致,年工作日为330d,每天2班灌浆,1班准备,每班纯灌浆时间为5h,每天纯灌浆时间为10h。 a. 日灌浆所需材料量 Qt2=KmLHC 式中 Qt2日灌浆所需土量,m3/d; m煤层采高,m, 10号煤层平均厚5.06m; L工作面日推时度,m/d,L=1.8m; H灌浆区的倾斜长度,m,80m; C采煤回收率,95%; K灌浆系数,为灌浆、材料的固体积与需要灌浆的采空区容积之比,取0.07。 10号煤1个回采面日需材料量为 Qt2=0.075.061.8800.95=48.45(m3/d) b. 日灌浆所需实际土量 Qt3=αQt2 式中 Qt3日灌浆所需实际土量, α取材料系数(考虑杂质和开采运输损失,取α=1.1); Qt2意义同上。 Qt3=l.1Qt2=l.148.45=53.3(m3/d) c. 每日制浆用水量 Qs1=Qt2δ 式中 Qs1制备泥浆用水量,m /d △泥水比的倒数,根据经验泥水或浆灰水的比取13,则δ=3;泥浆密度为γj=1.20; Qs1=Qt2δ=48.453=145.36(m3/d) d. 每日灌浆用水量 Qs2=KsQt2δ 式中 Qs2灌浆用水量,m3/d; Ks用于冲洗管路防止堵塞的水量备用系数,取1.10; Qs2=1.148.453=159.9(m3/d) e. 每日灌浆量 Qj1=(Qs1+Qt2)M 式中 Qj1日灌浆量,m3/d; M泥浆制成率,取0.880; Qj1=(145.36+48.45)0.880=170.55(m3/d) f. 每小时灌浆量 Qj2=Qj1/nt 式中 Qj2每小时灌浆量,m3/h; n每日灌浆班数,班/d,n=2班/d; t每班纯灌浆时间,h/班,t=5h/班; Qj2=170.55/210=8.5(m3/h) g. 每小时最大灌浆量 考虑到今后生产规模扩大和煤层发火不确定等因素,灌浆主管路按目前所需能力的1.5倍设计,则每小时候最大灌浆量为 Qjmax=1.5Qj2=1.58.5=12.79(m3/h) 式中 Qjmax每小时最大灌浆量,m3/h。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灌浆系统的灌浆系数、泥水比等各项参数在实际生产中必须根据煤层发火情况、输送距离、煤层倾角、灌浆方式及灌浆材料和季节等因素通过实验确定,以确保灌浆效果和生产的安全。 C. 灌浆设备选型 设计选用80NYL60-9GE型离心式液下泥砂泵2台,1台工作l台备用,该泵流量60m3/h。灌浆管路选用Φl00mm无缝钢管,支管选用Φ75mm无缝钢管,工作面管道直径选用Φ50mn无缝钢管。 D. 灌浆管理 为了使灌浆防灭火工作取得预期的效果,加强管理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1 编制灌浆设计 灌浆区域在进行灌浆之前应编制灌浆设计,设计内容包括灌浆区概况、防火墙要求、钻孔布置、灌浆数量、水土比例、各钻孔灌浆量的分布、灌浆顺序、灌浆期限及安全措施等。施工区要严格按照设计的要求及安全技术措施进行灌浆施工。 2 合理确定灌浆量 灌浆质量的主要标志是泥浆的灌浆数量,应根据灌浆参数计算区域灌浆量及土量,各个钻孔的灌浆量要求分配均匀合理。 3 加强对灌浆水灰比的控制 提高灌浆效果,就必须保持合适的泥浆浓度。在灌浆期间要随时测量泥浆浓度(波美度),埋管灌浆的泥浆浓度以注浆管的出浆口到采煤地工作面的距离确定,原则是距离小浓度大,反之要小些。 4 加强气体采样分析和温度检测 5 建立健全灌浆记录台帐 各项记录各帐是灌浆管理工作中的关键的原始资料,是分析灌浆工作的基础。其中包括钻孔工程记录台帐;灌浆工程记录台帐;防火墙工程记录台帐;气体分析记录台帐等。 Ⅱ)建立火灾预报束管监测系统 矿井配备DMH型胶带机硐室自动灭火系统,系统通过地面总站,对接收到的井下数据进行处理,显示测点报警信息。从而对主要运输大巷的胶带机发火进行不同阶段监测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