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铁山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放矿方法的实践.pdf
S e r i e sN o .4 0 4 F e b r u a r y 2 0 1 0 金属矽 灿 M E T A LM I N E 总第4 0 4 期 2 0 1 0 年第2 期 镜铁山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放矿方法的实践 吕向东杨作华 酒泉钢铁 集团 公司 摘要结合镜铁山矿桦树沟矿区应用截止品位放矿和无 低 贫化放矿工艺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截止品位放 矿、无 低 贫化放矿的缺陷。总结提出了截止品位和出矿总量控制相结合的放矿方法,经过6 年的实践证明,矿石 出矿品位稳定,回采率得以大幅度提高,可供同类矿山借鉴参考。 关键词地下铁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放矿 P r a c t i c eo nO r e - d r a w i n gM e t h o d 、 l r i t hP i i l a r l e s sS u b l e v e lC a v i n gi nJ i n g t i e s h a nM i n e L vX i a n g d o n g Y a n gZ u o h u a J i u q u a nI r o na n dS t e e lG r o u pC o r p o r a t i o n A b s t r a c tI nc o m b i n a t i o nw i t hs o m ep r o b l e m so na p p l i c a t i o no fc u t o f fg r a d eo r ed r a w i n ga n dn o 1 0 w d i l u t i o no 犯一 d r a w i n gp r o c e s si nH u a s h u g o um i n i n ga r e ao fJ i n g t i e s h a nM i n e ,t h ed e f e c t so nt h ec u t o f fg r a d eO r e ,n o 1 0 w d i l u t i o n d r a w i n ga r ea n a l y z e d .Ac o m b i n e dO l e - d r a w i n gm e t h o do ft h ec u t o f fo r eg r a d ea n do r eo u t l e tc o n t r o lW a Sp r o p o s e d .A f t e rs i x y e a r so fp r a c t i c e ,t h eo r eg r 踟l ef r o mm i n ei sk e p ts t a b l ya n dt h er e c o v e r yr a t e sa l e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i n c r e a s e d ,w h i c hi sa v a i l a - b l ef o rr e f e r e n c eo fs i m i l a rm i n e . K e y w o r d sU n d e r g r o u n di r o no r e ,P i l l a r l e s ss u b l e v e lc a v i n g ,O r ed r a w i n g 镜铁山铁矿包括桦树沟矿区和黑沟矿区,是酒 泉钢铁 集团 公司铁矿石原料主要生产基地。桦 树沟矿区于1 9 7 0 年建成投产,目前设计生产规模为 年产铁矿石3 6 0 万t ,采用平硐一溜井一斜坡道一斜 井联合开拓系统,采矿方法为无底柱崩落采矿法。 l 截止品位放矿和无 低 贫化放在桦树沟 矿区的实践 按业界通常认识,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放矿方式 分为3 种一是现在普遍采用的截止品位放矿,二是 无贫化放矿,这两种放矿方式是基本形式。第三种 是处于两种基本形式之间的低贫化放矿,低贫化放 矿是由现行截止品位放矿向无贫化放矿的过渡形 式。 在2 0 0 3 年9 月份之前,桦树沟矿区一直沿用传 统的截止品位放矿方式;1 9 9 3 - - 1 9 9 6 年,在桦树沟 矿区Ⅱ矿体进行了无 低 贫化放矿方式现场试验。 1 .1 截止品位放矿 截止品位就是以步距为单元停止放矿时当次放 出的矿石品位,用截止品位控制放矿的方式称为截 止品位放矿。其经济原理是当次放出矿石收支平衡 时矿石的边际品位。 .4 6 桦树沟矿区开采3 0 多年来,出矿截止品位要求 为2 0 %~2 5 %,是按我国铁矿石一般工业指标边界 品位T F e ≥2 0 %、工业品位T F e t 2 5 %确定的。按截 止品位2 0 %,桦树沟矿区停止放矿时出矿掌子面岩 石比例应达到5 0 %以上,但为保证选矿获得较好的 技术经济指标,酒钢规定镜铁山矿输出矿石的综合 品位不得低于3 2 .5 %或3 3 %,为此实际操作时当出 矿掌子面岩石比例一般达到4 0 %就停止出矿。这 样使得桦树沟矿区贫化率指标远低于全国同类矿山 平均水平。桦树沟各矿体使用截止品位放矿历年矿 石回收结果见表1 。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单纯应用截止品位出矿存在 如下的缺陷 1 它以一个放矿步距作为一独立的研究对 象,对于一个步距的影响来考察,这种结论无疑是正 确的,但是这种方法是有缺陷的,即没有考虑崩落矿 岩移动在空间上是连续的,上下分段放矿、前后步距 的放矿、相邻进路的放矿都存在着相互联系和制约。 吕向东 1 9 6 9 一 ,男,酒泉钢铁 集团 公司,高级工程师,7 3 5 1 0 0 肃 省嘉峪关市。 万方数据 吕向东等镜铁山.r C - L 底柱分段崩落法放矿方法的实践 2 0 1 0 年第2 期 表1 桦树沟各矿体使用截止品位放矿矿石回收结果% 即上分段残留的矿石在下分段可以回收,前一排炮 残留的矿石,后一排炮也可以回收,相邻进路的矿石 彼此也可回收,所以仅用一个步距掌子面截止品位 判定是否终止当次出矿是片面的。 2 由于截止品位放矿要求以每个放矿步距单 元内的矿石被充分回收为核心,使得每个步距在出 矿过程中的矿、岩石得以充分的混合,因此,贫化率 高、输出矿品位低是其必然的结果。 3 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矿石被提 前贫化的现象经常存在,这种情况下仅靠截止品位 判定终止出矿显然不合适,造成部分矿石在该分段 损失,靠在下分段回收没有保证。 4 截止品位放矿要求在放矿过程中必须随时 掌握采场的品位变化,以此来指导采场的出矿,但由 于目前没有矿石品位现场检测仪器,是否达到截止 品位点的现场确认是靠人的肉眼来鉴定,不同质检 人员、现场操作人员受专业知识、实践经验、责任心 等因素影响,肉眼鉴定偏差很大,取样化验又受取样 代表性、化验及时性的制约,实际生产过程中截止品 位点的准确识别缺乏有效的相关控制与指导,加大 了管理的难度。 5 酒钢历年来要求镜铁山矿矿石输出品位 T F e 3 3 2 .5 %或3 3 %,按截止品位放矿矿石品位波 动较大,为控制品位波动,人为地提前封J i l ,导致回 采率下降。 虽然该方法具有某些缺点,但是对于那些需要 一次性回收的矿石和再没有机会回收的矿石,截止 品位放矿法是适用的。 1 .2 无 低 贫化放矿 为解决镜铁山矿桦树沟矿区采出矿石贫化大、 输出矿石品位低的问题,由东北大学、西南工学院与 酒钢合作,于1 9 9 3 年8 月至1 9 9 6 年3 月在桦树沟 矿区Ⅱ矿体28 2 0m 水平、28 1 0m 水平及28 0 0I l f l 水平的3 7 4 7 穿进行了无贫化放矿试验,在生产过 程中均采用见到围岩就停止出矿的方式,进行了矿 块试验。 试验的桦树沟矿区Ⅱ矿体倾角8 0 。一9 0 。,平均 厚度为5 2m ,地质品位3 5 %一3 6 %。该矿体应用无 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阶段高度6 0m ,分段高度1 0 1 2m ,进路间距1 0m ,崩矿步距1 .5 1 .8m I 矿 体27 6 0m 水平以下,Ⅱ矿体27 7 5I n 水平以下分段 高度改为1 5m ;进路间距改为1 2m 。1 9 9 3 年l _ 7 月份实际生产指标 实施无贫化放矿前 ,岩石混入 率为1 3 .7 l %,矿石回采率为8 1 .2 6 %,出矿品位为 3 1 .9 l % 地质品位3 6 .2 6 % 。经过近3 年3 个分 段回采的无贫化放矿试验,试验期间累计矿石回采 率达8 5 .1 8 %,累计岩石混入率为7 .6 4 %,出矿品位 为3 2 .7 2 %。无贫化放矿在降低矿石贫化、减少岩 石混入及提高输出矿品位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见表2 。 表2 桦树沟矿区Ⅱ矿体1 9 9 3 年8 月一1 9 9 6 年3 月 无贫化放矿矿石回收结果 二 无贫化放矿在镜铁山矿的生产实践,截止品位 控制尺度有意放宽些,其实质是低贫化放矿方案。 由截止品位放矿改为无 低 贫化放矿,开始2 个分 段的矿石回采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在进行到 第3 个分段时,无 低 贫化放矿的分段矿石回采率 接近甚至超过了原截止品位放矿的矿石回采率。 由于无贫化放矿工艺的特点所限定,虽然试验 降低了采出矿石贫化,但正常无贫化放矿要求以矿 石作为顶部覆盖层,开始准备阶段,进路步距放矿要 求见到围岩就停,在采场内残留了大量的已崩落矿 石。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回采进路上下分段是交错布 置的,因而需要至少2 个分段进行无贫化放矿后,才 .4 7 万方数据 总第4 0 4 期金氍矽山 2 0 1 0 年第2 期 能在整个采场范围内形成正常无贫化放矿回收的条 件,第3 个分段无贫化放矿方可得以实现,因此形成 无贫化放矿条件周期长,造成前2 个分段矿石回采 率低,设备效率难以发挥,采准巷道、深孔消耗增加, 导致矿石产量大大降低、采矿成本急剧增大。同时 要求矿山三级矿量有较多的贮备,给矿山在应用初 期形成了较大困难,因此而使无贫化放矿工艺在桦 树沟矿区未能进行全面推广应用。 2 截止品位和出矿总量控制相结合的放矿 方法在镜铁山矿的实践 无贫化放矿法的主要技术思路一为充分考虑 覆岩下放矿和崩落矿岩移动空间连续性条件,综合 分析矿石回收指标与经济效益;二是保持矿岩界面 完整性,不使矿岩界面破裂,不能像现行截止品位放 矿从破裂处放出大量岩石。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在正常步距 出矿量很低的情况下,出矿掌子面混入大量围岩而 造成矿石提前贫化,此时很难单纯用截止品位来判 定是否终止当次回采出矿,进行下一轮回采爆破;而 此现象已说明矿岩界面严重破裂,在下一分段也很 难取得满意的回采效果。上述放矿方式在实践中的 局限性要求我们必须对其进行优化,以更好地提高 矿石回采率。 2 0 0 3 年,酒钢投资新建了镜铁山矿桦树沟铁矿 石预选工程,其目的是通过预选设施有效抛除矿石 中混入的围岩,同时减少原矿运输费、磨矿和选别作 业的矿量,使选矿效率提高。 凭借预选设施的启用,我们在总结分析桦树沟 矿区过去在出矿方式上取得的效果的基础上,大胆 提出了实行截止品位出矿和出矿总量控制相结合的 方法,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2 0 0 3 年9 月开 始,通过适度加大贫化率,强化采场配矿,充分发挥 预选工艺效果,对采场和预选实行精细化管理,提高 了矿石回采率,同时满足了用户对输出矿石产品质 量的要求。 2 .1 放矿总量控制出矿的机理 放矿总量控制出矿方式是针对镜铁山矿应用截 止品位放矿与无 低 贫化放矿实际操作方式中存 在的问题而提出的。 桦树沟矿区应用截止品位放矿,虽然每个矿块 保证4 条以上进路生产,但在1 个步距爆破后常常 在单一进路中出矿2 0 0 3 0 0t 后,在相邻进路再出 矿,如此交替 均为2 0 0 3 0 0t ,至某一进路不能满 .4 8 足边界品位要求时停止出矿,通常1 个步距的出矿 3 次完成,基本属于各漏斗单独放矿。在每一进路 爆破后的开始出矿为单一漏斗放矿,之后的出矿虽 交替进行,但相邻漏斗的放出漏斗和松动椭球体产 生相互影响小,放出椭球体表面上的矿岩大致同时 达到漏斗口,而且不能移到相邻的另一个放出椭球 体上去,因为放矿时放出椭球体表面是逐渐收缩的, 这样导致2 条进路之间的矿石脊部残留体回收很少 或没有回收;同时单一漏斗放矿容易使放出椭球体 发育瘦长,甚至成管状空间,漏斗影响范围缩小,引 起大量的矿石损失贫化,这也是崩落矿石尚未采完, 出矿掌子面混入大量围岩造成矿石提前贫化的主要 原因。 无 低 贫化放矿工艺要求进路步距放矿见到 废石 或出少量废石 就停,此现象已说明矿岩界面 破裂,虽不像现行截止品位放矿从破裂处放出大量 废石,但放出漏斗已充满废石,矿岩界面完整性较 差,呈波浪状起伏,通常待2 个分段后,才能使矿岩 界面保持较好的连续性。在实践过程中,漏斗放矿 效果与崩落矿岩的孔隙度、压实度、湿度、块度、自然 安息角、外摩擦角、内摩擦角、粘聚力等物理特性有 关,还与出矿方式等因素有关,受这些因素的影响, 常常在2 个分段后,矿岩界面的连续性尚不能得到 改善。因为相邻进路崩落矿岩物理特性相似,我们 分析这主要是由于无 低 贫化放矿工艺现场使用 单一漏斗放矿或近似单一漏斗放矿所致。 在生产实践中,崩落采场一般是从多个漏斗进 行放矿的。实践证明多个漏斗进行放矿时,松动椭 球体有不相互影响和相互影响两种基本情况 1 相邻松动椭球体不相互影响。在这种情况 下,当放出与崩落矿石层同高度的放出椭球体全部 体积后,相邻漏斗所形成的最终松动椭球体和放出 漏斗不相交 或相切 。这时,各个漏斗进行放矿互 不影响,处于各漏斗单独放矿的条件,放矿一开始, 崩落矿岩接触面便产生漏斗状凹坑,漏斗间脊部残 留大量矿石,引起很大矿石损失。这时,放出漏斗间 脊部高度等于崩落矿石层的高度,生产中是不允许 在这种情况下放矿的。其实质上就是处于单一漏斗 放矿,各漏斗在放矿时,互不影响,矿岩接触面成漏 斗状凹坑,无法保持水平接触面放矿。 2 相邻松动椭球体相互影响。在这种情况 下,当放出一定量矿石以后,放出椭球体高度远远小 万方数据 吕向东等镜铁山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放矿方法的实践2 0 1 0 年第2 期 于崩落矿石层高度时,相邻放出椭球体彼此相切。 相邻松动椭球体和放出漏斗在崩落矿石层范围内相 互相交,这时相邻漏斗放矿上部崩落的矿岩将产生 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可以使矿岩接触面保持水平下 降,漏斗间脊部矿石可以得到较好的回收。 多漏斗放矿时的矿岩界面移动及矿石残留体情 况主要与漏斗采取的放矿方式 放矿顺序 有关,由 于每个相邻漏斗实行等量均匀放矿,放矿时相邻漏 斗间的相互影响基本相同,矿岩接触面最小,正常情 况下放矿产生的矿石损失贫化也最小。基于以上认 识,提出多漏斗放矿总量控制的出矿方式。 放矿总量控制出矿就是当放出矿石达到预期目 标回采率时即终止当次步距出矿。其技术思路是 I 当步距放矿量达到目标回采率时,一般情 况下,是否到达截止品位都应终止出矿,以照顾上下 分段、左右相邻进路、前后步距出矿口均匀落矿,保 证矿岩界面平行均匀移动; 2 同一步距出矿量不应连续一次性达到目标 回采率才终止出矿,应与相邻回采进路掌子面矿石 多次搭配出矿至目标回采率为止; 3 矿块相邻进路间退采要尽量保持平行,使 各放矿口压力均衡释放,以提高爆破效果,保持矿岩 接触面在空间上的完整性,尽可能避免因矿岩界面 凹凸塌陷等,使矿岩接触面提前破裂,造成提前贫 化。 2 .2 截止品位与出矿总量控制相结合的出矿方式 崩落法放矿移动空间条件是影响矿石损失贫 化,特别是损失的重要因素。故不能只按1 个分段 更不能按1 个步距放矿情况确定放矿截止品位。必 须从整体 矿体、矿块 出发,综合考虑矿石回收指 标与经济效益来确定截止放矿条件。出矿品位控制 和矿量控制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取长补短,出矿过 程中对出矿品位和出矿总量相互比对,加以控制,以 解决出现“提前贫化”、“矿石回收不充分”等造成矿 石损失和连续一次性出矿影响矿石质量波动的问 题。 其工艺要点是 1 当步距出矿量达到事先确定的目标回采率 时即终止出矿。 2 当步距出矿量尚未达到目标回采率时,已 经达到截止品位出矿点,此时应根据相邻进路、前后 步距、上下分段回采情况放出部分贫化较大的矿量, 实行总量控制,以最大限度回收残留矿石。 3 实行采场矿块相邻进路之间的多次搭配出 矿。该出矿管理方式要求做好采场出矿配矿质量记 录,在此基础上操作人员根据掌子面围岩混入情况 和出矿总量两个要素衡量搭配出矿,简单明了,从而 实现定性管理和定量管理的有机结合。 为尽可能使覆盖层中矿岩混合体均匀下降,桦 树沟矿区各矿体严格采用同一矿块内进路间循环出 矿、进路内定量出矿的均衡放矿控制方式。结合现 场实际,以铲运机斗数为计量单位,每步距放矿量按 单步距采场配矿表 见表3 执行。加强生产现场管 理和指标考核工作,重点控制单个步距的出矿量,严 格按测算出来的指标组织生产,避免因个别区段出 矿量过大造成矿岩覆盖层的破坏和无序流动,以取 得较好的综合损失贫化指标。在铲运机出矿操作 上,坚持沿进路全宽均衡出矿。 表3 桦树沟矿区采矿作业单步距采场配矿 桦树沟各矿体、各分段步距崩矿量和按目标回 采率出矿量如表4 。表中目标回采率出矿量是取平 均围岩混入率9 .O %计算得到的,是基本的控制原 则。实际操作中可根据不同矿体、不同地段的地质 品位及产品质量要求适当限制或放宽围岩混入率, 尽量提高回采率。 需要说明的是,围岩混入率与回采率不是简单 的直线关系,矿石贫化率大,其总体矿石回采率不一 定高;分段的矿石贫化率小,其总体的矿石回收率不 一定低。如果把这种关系误认为是简单的线性关 系,不加限制地回采大量矿岩,不仅使矿石质量产生 很大的损失,引起产品质量波动,而且破坏了矿岩覆 - 4 9 万方数据 总第4 0 4 期 金 属 矿山 2 0 1 0 年第2 期 盖层,对正常放矿规律和放矿秩序产生很大的破坏 作用,因此要严禁违章出岩。 2 .3 截止品位和出矿总量控制相结合出矿方式的 技术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技术方案得以正确实施的保证。桦 树沟矿区实行截止品位与出矿总量控制相结合的出 矿方式遵循以下基本管理制度 1 矿块进路之间要保持平行退采原则;每个矿 块至少保证4 条以上进路同时退采以备配矿。特殊 地段由质量管理部门现场确认并出具书面意见,生产 单位根据质量管理部门出具书面意见组织生产。 2 步距出矿不应连续一次性出至截止品位或 目标回采率到达才终止,应分多次进行出矿,与相邻 进路步距矿量交替搭配,均衡出矿,做到“贫富搭 配,粉矿与块矿搭配,难易兼采”。 3 切割、岩石夹层部位应尽量控制出岩量,无 法外排岩石地段要与步距放出的纯矿石按l 5 进行 搭配,搭配出岩量应控制在2 0 ~3 0 斗 铲运机 ,能 满足下一轮回采爆破补偿空间即可。 4 正常情况下若步距出矿量不足崩落矿量的 3 0 %,甚至一开始就出现大量覆岩,应视为放矿异 常,一般情况下应继续与其它进路搭配出矿,在出矿 量已达到崩矿量的3 0 %~4 0 %时,若仍无改善的趋 势,可终止出矿。 5 步距累计出矿量已达到目标回采率时,即 可终止本次出矿,防止超采、超挖。 6 当放矿口出现大面积、大块片状围岩时,标 志着矿岩界面已经移动到出矿口,应立即停止出矿, 进行下一轮回采爆破;当放矿口从两边或中间流出 较大块度片状围岩时,往往标志矿岩界面弯曲破裂, 此时应停止出矿,待相邻进路放出一定矿量后再继 5 0 续搭配出矿或视情况终止出矿。 7 提高爆破质量,减少悬顶、大块堵漏等引起 的矿石损失、贫化。对出现悬顶等爆破事故,应及时 处理,以减少矿石损失,并保证出矿量不少于崩矿量 的1 /3 ,以确保后续步距的爆破效果。 8 重视采准、深孔 硐室 等工序质量,进路布 置方向和断面要符合设计要求,上下分段要严格按 菱形原则交错布置。分段内进路间距相等并保持平 行,不能弯弯曲曲,宽窄不一、高低不平等。 9 做好采场出矿记录,如实反映步距出矿数 量和质鼍状况。 2 .4 截止品位和出总矿量控制相结合出矿方式的 应用效果 截止品位和出矿总量控制相结合的出矿管理制 度自2 0 0 3 年9 月开始在桦树沟矿区I 一Ⅱ矿体试 行,2 0 0 4 年推广至各矿体,效果较为明显,矿石回采 率较之前有较大幅度提高 见表5 ,矿山采矿成本 大幅下降;同时采出矿石品位波动明显减小,满足了 选厂对矿石质量要求。 表5 近年来桦树沟矿区井下掌子面矿石回收结果% 3 结语 通过镜铁山矿桦树沟矿区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放 下转第5 4 页 万方数据 总第4 0 4 期垒砥茸灿2 0 1 0 年第2 期 为6 1 2 .6k m 的情况下,采用改进的蚁群算法,取蚂 蚁数为8 ,最大循环次数r /, c 为1 0 ,取0 [ 0 .5 ,口 2 , Q 0 .9 ,r /, c 6 时取1 一p 0 .0 5 ,A 1 ,r /, C ≥1 0 时取l - p 0 .5 ,A 2 。随机求解1 0 次,得到1 0 次 计算结果为最短路径为5 3 4 .4k m ,最优路径值为 5 4 9 .6k m ,同时得到巷道、溜井路径最优调度路线如 图4 和图5 所示,试验结果比较理想。 量 键 鹫 01 02 03 04 0 5 06 07 0 ∞9 01 0 0 距离/k m 图4 最优调度路线 图5 3 3 0k m 的运输水平路线 表2A C A 和改进的A C A 结果比较 根据要求的矿石品位和1 个班次矿石生产产量 的限制,随机求解5 0 次,从得到最优调度路线可知, 需要铲运机3 台,每辆电机车的具体行走路线如下。 第l 辆电机车1 棚一一 l O “叶l ; 第2 辆电机车1 _ 1 2 越川q 硝. l ; 第3 辆电机车l 粕一1 l _ l 。 ’ 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A C A 的理想结果,这在一 定程度上说明解决地下矿车辆生产调度路径优化问 题使用这种改进的A C A 是比较有效的。 5 结论 本文用蚁群算法完成了物流配送车辆路径问题 的求解,根据物流配送的特殊性,对蚁群算法进行了 改进,并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1 与基本蚁群算法相比,改进的蚁群算法可 大幅度节省时间,同时得到全局较优结果。 2 在改进蚁群算法中经过较少步数的迭代过 程,就可以在不显著增加时间代价的情况下得到较 好全局解。 本文提出的改进蚁群算法从例证中可以看出是 有效的,实用的。它对于其他的调度问题也有借鉴 意义,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 1 ] 段海滨.蚁群算法原理及其应用[ M ] .北京科学出版社, 2 0 0 5 . [ 2 ] D o f i g oM ,G a m b a r d e l l aLM .A n tC o l o n yS y s t e m AC o o p e r a t i v e 1 .e a m i n gA p p r o a c ht ot h eT r a v e l i n gS a l e s m a nP r o b l e m [ J ] .I E E E T r a n s a c t i o n so nE v o l u t i o n a r yC o p u t a t i o n ,1 9 9 7 ,1 1 5 3 - 5 5 . [ 3 ] 崔雪丽,马良,范炳全.车辆路径问题 V R P 的蚂蚁搜索算 法[ J ] .系统工程,2 0 0 4 4 4 1 8 - 4 2 2 . [ 4 ] 李继玲,卢才武,李金成.基于蚁群算法的有时间窗车辆调度 问题的研究[ J ] .信息技术,2 0 0 6 5 1 2 8 1 3 1 . [ 5 ]张志霞,邵必林.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运输调度规划[ J ] .公路 交通科技,2 0 0 8 4 1 3 7 .1 4 0 . [ 6 ]曹浪财,罗健,李天成.智能蚂蚁算法蚁群算法的改进 [ J ] .计算机应用研究,2 0 0 3 1 0 6 2 - 6 4 . [ 7 ] 覃刚力,杨家本.自适应调整信息素的改进蚁群算法[ J ] 。信息 与控制,2 0 0 2 ,3 1 3 1 9 8 - 2 1 0 . 收稿日期2 0 0 9 1 2 1 7 忡 - - - _ 叫_ 卜 一 卜卜卜一 - _ - - 斗 即●呻- - 卜 呻卜卜 卜- - - ..■呻- 卜卜 - ■叫- 卜 即 - 呻- _ 上接第5 0 页 矿方法的实践结果表明 1 截止品位和出矿总量控制相结合的出矿管 理制度是可行的,通过适度加大贫化率的手段实现 了矿石回采率的提高和矿石质量的稳定,且达到了 成本降低的目的; 2 从采出矿石的技术经济指标分析对比,截 止品位和出矿总量控制相结合的出矿方式优于传统 的截止品位放矿方式; 5 4 3 与无 低 贫化放矿方式比较,采用截止品 位和出矿总量控制相结合的出矿方式出矿,效果显 现快,员工易接受,便于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1 ]胡杏保,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合理放矿方式探讨[ J ] .金属矿山, 2 0 0 4 2 8 1 o . [ 2 ]张志贵,等.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无贫化放矿[ M ] .沈阳东北大 学出版社,2 0 0 7 . 收稿日期2 0 0 9 - l l - 2 9 ∞∞∞∞∞∞m O 万方数据 镜铁山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放矿方法的实践镜铁山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放矿方法的实践 作者吕向东, 杨作华, Lv Xiangdong, Yang Zuohua 作者单位酒泉钢铁集团公司 刊名 金属矿山 英文刊名METAL MINE 年,卷期20102 参考文献2条参考文献2条 1.胡杏保.牛有奎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合理放矿方式探讨[期刊论文]-金属矿山 20042 2.张志贵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无贫化放矿 2007 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