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靖县地下水警戒保护蓝线划定初探_陈加喜.pdf
2021年第1期西部探矿工程 * 收稿日期 2020-04-18修回日期 2020-04-21 作者简介 陈加喜 (1985-) , 男 (汉族) , 福建漳州人, 工程师, 现从事水文地质类相关工作。 南靖县地下水警戒保护蓝线划定初探 陈加喜* (福建省闽南地质大队, 福建 漳州363000) 摘要 地下水警戒保护蓝线划定对地下水资源的调查、 开发利用和监督管理具有积极意义, 通过南 靖县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分析、 保护分区规划、 地下水应急水源地圈定等工作, 科学划定南靖县地下 水蓝线, 并提出地下水开采利用保护建议, 以期促进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利用。 关键词 蓝线划定; 地下水资源; 可持续发展; 南靖县 中图分类号 P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716202101-0129-03 南靖县位于福建省东南部, 闽南金三角的西缘, 九 龙江西溪上游, 是福建沿海地区的山区县。境内主要 河流有船场溪、 龙山溪、 永丰溪三大支流。本县处在博 平岭山脉东南坡, 其主脊通过西北边境, 地势从西北向 东南呈明显倾斜, 南东部丘陵起伏, 在河流两岸发育有 冲洪积阶地。 1南靖县地下水资源概况 地下水主要赋存于断裂破碎带, 围岩接触带, 以及 基岩的风化、 构造、 节理等裂隙之中。以HCO3-Na Ca、 HCO3Cl- CaNa 型水为主, 低硬度水, 矿化度 20.64~337.97mg/L, pH 值 5.70~8.03, 区内水热活动 较为强烈, 共有15处天然温泉。测区地下水天然补给 资源量为 123104m3/d, 偏枯水年的补给量为 92 104m3/d, 按偏枯水年天然补给量的50计算, 地下水允 许开采量为46104m3/d。目前, 区内地下水大多用于 洗涤, 部分自来水供应不足的山区乡镇, 多以施工机井 方式, 采用基岩裂隙水。 1.1地下水开采潜力分析 地下水开采潜力依据地下水开采潜力指数PQ允/Q采 作为判定标准, P>1.2, 有开采潜力, 可扩大开采区; 1.2≥P≥0.8, 采补平衡区; P<0.8, 潜力不足, 已超采区。 区内仅在山城镇南部小部分侵入岩区域, 为采补平衡 区, 由于面积小, 人口分布密集, 用水量大, 划为开采潜 力较小区。其余大部分基岩地区、 残积台地以及冲积、 冲洪积阶地区大部分具有开采潜力, 划为有开采潜力 区, 区未见超采区域。 1.2地下水开采利用 利用地下水允许开采量和地下水现状开采量的比 值计算实际开采系数, 实际开采系数小于0.75的区域 以及温泉水水源地、 地热资源开采区划分为可采区, 实 际开采系数为0.75~1.0范围内的区域及应急水源地划 分为限采区, 该区域地下水资源与潜力评价中的采补 平衡基本一致, 区内无禁采区, 见图1。 1.3应急地下水源地 129 2021年第1期西部探矿工程 主城区内划定山城镇溪边鸿坪、 靖城镇靖安 郑店两个应急地下水源地, 面积分别为 12.01km2、 14.46km2, 见图1。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 含水层岩性为第四系冲积层中卵石层, 承压水, 总的应 急开采资源量为3.87104m3/d, 可应急38.7万人。补给 源主要为大气降水且存在沿溪河两岸地下水与地表水 互补关系。地下水补给来源丰富, 防污性能较好, 开采 条件好。区内地下水超标离子是铁、 锰及pH值, 铁、 锰 离子经处理可作为应急生活用水, pH值一般化学指标 可适当放宽, 对于饮用水影响不大。由于存在上覆盖的 隔水层, 其补给条件相对较差, 高强度应急开采可能造 成局部区域的地下水水位骤降, 引发环境工程问题。 1.4地下水质量保护分区 地下水质量劣质区主要分布于南靖山城东侧, 可 能污染区分布于山城、 龙山、 丰田、 靖城、 船场、 梅林一 带, 由于存在潜在污染源分布, 将其周边及下游可能污 染的水文地质单元划分为可能污染区, 其它为未污染 区, 未发现污染区, 见图2。 2地下水警戒保护蓝线划定初探 地下水警戒保护蓝线主要为保障饮水、 供水安全, 完善地下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机制, 处理好地下水资源 开发与保护关系, 切实提高水资源、 水生态、 水环境承 载能力, 实行的地下水取用水总量控制和水位控制的 界线。实施地下水警戒保护蓝线制度, 将地下水作为 战略和应急水源, 逐步取消城镇饮用水地下水源。 2.1划定的意义 我国实行的地下水可开采量的管理模式主要是依 据地下水资源评价结果, 把管理分区按照不同的地下水 可开采条件, 划分成不同的地下水可开采模数分区, 以 地下水可开采模数确定是否批准新建开采井的取水许 可。但单一的地下水可开采量指标管理存在有不足和 缺陷, 表现在地下水可开采量难以直接测量, 可能在短 期内引起地下水位的剧烈变化, 造成不可逆转的地面沉 降与环境地质灾害。地下水警戒蓝线的划定则是实行 的地下水取用水总量控制和水位控制的界线二元管理 新模式, 因此地下水警戒保护蓝线划定具有重要意义。 2.2划定原则 (1) 符合法律法规、 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的原 则。蓝线的划定应遵循法律法规等相关要求, 实施地下 水警戒保护蓝线制度。以对地下水蓝线范围内进行的 各种活动和行为进行约束, 实施强制性管制和保护。 (2) 坚持以人为本, 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 接最现实的水资源问题; 坚持人水和谐, 尊重自然规律 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坚持统筹兼顾, 坚持改革创新, 处理好地下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关系, 量水而行、 因水制 宜, 切实提高水资源、 水生态、 水环境承载能力。 (3) 通过水文地质条件、 赋存特征调查, 地下水径 流量、 允许开采量估算、 现状开采量普查, 经地下水资 源调查评价列入可采区、 禁采区、 限采区的区域, 划入 地下水警戒保护蓝线内, 逐步削减开采量, 限期关闭在 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自备水井。 2.3划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 防治法 、福建省水法实施办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 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 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的通知 、水利 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 实施方案 、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 通知 以及其它相关规划及规范。符合下述任一条件 者, 均列入地下水警戒保护蓝线范围, 限制开采利用地 下水, 并限期关闭自备水井。 (1) 地下水开采量超过允许开采量区域; (2) 地下水位埋深较大区域, 低于历史水位均值, 改变了地下水补给、 径流、 排泄条件; 130 2021年第1期西部探矿工程 (3) 水质呈较差级及以下, 经处理才能饮用; (4) 化工基地、 电镀集控区、 漂染集控区等高污染 行业分布区域; (5) 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 3南靖县地下水警戒保护蓝线划定 南靖县域内水文地质单元较多、 地下水资源分布不 均, 确定南靖县地下水警戒保护蓝线, 划分禁采区、 限采 区和可采区, 考虑地下水开采利用控制包括 各地层分 布的总体水位变化不大, 控制水位埋深不超过残积土厚 度的1/2; 冲洪积平原区控制水位埋深不超过含水层厚 度的1/2。地下水开采量按允许开采量估算的80控 制。地下水水质可采区为地下水水质较好级以上的分 布区域, 水质较差级及以下的限制开采区, 在恢复地下 水自然径流、 排泄, 经自净作用后水质达标的, 可在区划 修编时调整。地下水开采及用途主要为城镇生活用水、 农村用水、 灌溉用水、 饮用 (商业) 用水。确定公共供水 管网覆盖区限制开采地下水, 地下水作为应急战略水 源, 以期划定的地下水警戒保护蓝线见图3。 4南靖县地下水开采利用保护建议 健全相关法律机制, 加强取用水许可登记制度; 稳 步推进用水计价改革, 加强对取水用户的监督; 加强地 下水监测工程建设, 进行地下水水位、 水质动态的实时 监控, 建立地下水监测信息采集、 传输、 处理和服务信 息管理系统, 实现地下水蓝线保护与控制的规范化、 信 息化和标准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张福凝.浅议廊坊河流水系现代化管理[J].河北水利,20174 26-27. [2]赵娜,万宝春,冯海波,曹阳,赵宪伟.城市蓝线规划与城市集 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划的协调性分析[J].三峡环境与生态, 2013,35351-54. [3]郭宁. 辽河口城镇水系规划中蓝线控制研究[D].沈阳建筑大 学,2012. [4]宫爱玺. 天津市地下水资源水位水量 “二元” 管理体系研 究[D].天津大学,2012. (上接第128页) 区寻找石墨矿是有效可行的, 同时在同类型矿种勘查 方面是值得推广的。 参考文献 [1]解立发, 等.激电中梯在晶质石墨找矿中的应用探讨[J]. 中 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11261-63. [2]李超,王登红,赵鸿,裴浩翔,李欣尉,周利敏,杜安道,屈文 俊. 中国石墨矿床成矿规律概要[J]. 矿床地质,2015, 346 1223-1236. [3]宋彪,李锦轶,牛宝贵,徐文喜.黑龙江省东部麻山群黑云斜长 片麻岩中锆石的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地球学报,1997, 18 3306-312. [4]刘平华,刘福来,王舫,刘建辉.山东半岛荆山群富铝片麻岩锆石 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J].岩石矿物学, 2011, 305829-843. [5]耿元生,柳永清,高林志,彭楠,江小均.扬子克拉通西南缘中 元古代通安组的形成时代锆石LA-ICP MS U-Pb年龄 [J].地质学报,2012, 8691479-1490. [6]李光辉,黄永卫,吴润堂,徐大杰.鸡西柳毛石墨矿碳质来源及 铂、 钒的富集机制[J]. 世界地质,2008, 27119-22. [7]莫如爵,刘绍斌,黄翠蓉,张光荣,谭冠民,王宝娴,肖祥章.中国 石墨矿床地质[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65-80. [8]王克勤.山东南墅石墨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的新认识 [J].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198861-9. [9]李山坡,刘宝宏,张丽娜.河南省鲁山县背孜矿区石墨矿床地质 特征及其成因探讨[J]. 化工矿产地质,2009, 312207-212. [10]王时麒.内蒙兴和石墨矿含矿建造特征与矿床成因[J]. 矿 床地质,1989, 8185-96.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