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东上二叠统煤层煤岩特征及其对瓦斯涌出量的控制_苗琦.pdf
第41卷第4期 2013年8月 煤田地质与勘探Vol. 41 No.4 Aug. 2013 COALGEOLOOY regional coal mine; gas emission; Upper Permian; eastern Yunnan 煤岩特征是影响区域内煤层瓦斯赋存和煤矿瓦 斯涌出差异性的重要因素,国外学者已经从不同角度 进行了探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Clarkson 等发现煤的岩石学组成决定了煤的孔隙率和孔径分 布,进而决定着烟煤吸附煤层气能力的高低Pl;Bustin 等发现随煤级增高,煤的微孔孔容和表面积先减后 增,在烟煤阶段出现最小值,对于同煤级煤系列,镜 质组含量与甲烧吸附量之间具有拟合程度不等的正 相关关系C2l;Clarkson等发现与高镜质组含量、低灰 分产率的亮煤或条带状亮煤相比,高惰质组、高灰分 产率暗煤的中孔比例较高,而微孔比例相对较低[3-4]; Laxminarayana等发现矿物质没有吸附性,“稀释”了 煤的吸附能力[5]。我国一些学者也从不同角度研究了 不同区域煤岩学和煤地球化学对瓦斯分布的影响。滇 收稿日期2013-03-18 东上二叠统区域内煤矿瓦斯涌出存在较大差异,但因 过去勘探程度低,缺乏对该问题的系统深入研究。本 文拟通过对区域性煤化作用特征、煤岩特征以及区域 内煤矿瓦斯涌出量的比对研究,分析煤岩特征与煤矿 瓦斯涌出的关联规律,以期为区域内煤层气资源开发 和煤矿瓦斯灾害防治提供理论借鉴。 1 滇东上二叠统煤层赋存地质背景 滇东上二叠统分布于扬子陆块滇东台裙带,西以 小江断裂为界,东以省界为边界,是一个南北向展布 的上二叠统含煤建造区域[6-7]。从南向北,按地质构 造类型及赋煤情况可分为南盘江断裂以南的开远一 文山含煤中等构造区;南盘江以北、富源一陆良断裂 以南的圭山一老厂一恩洪一羊场富煤复杂构造区;富 作者简介苗琦(1964一),男,云南宜良人,高级工程师,从事煤田地质勘探、瓦斯地质及煤矿安全评价工作. ChaoXing 6 煤田地质与勘探第41卷 源一陆良断裂以北、五星一雨禄断裂以南的沾益一宣 威富煤中等构造区;五星一雨禄断裂以北的镇雄一威 信赋煤复杂构造区。上二叠统含煤地层总体形态沿扬 子陆块东缘南北向展布,主体构造呈NE-SW向展布。 2 滇东上二叠统煤的岩石学特征 2.1 煤化作用区域性变化特征 滇东上二叠统煤级较为齐全,从气煤到无烟煤均 有发育。以恩洪一老厂一带为典型剖面分析,恩洪矿 区南部区上一中部煤层一般为焦煤,下部一底部煤层 变为瘦煤甚至贫煤;北部区的大坪矿区上一中部煤层 为肥煤,下部煤层变为焦煤;老厂矿区虽因地下热储 层影响使所有煤层均为低级无烟煤(3号无烟煤),但 随层位降低,挥发分产率明显降低,镜质组最大反射 率趋于增高,表明研究区域内随煤层层位的降低,煤 化作用程度有所增高,煤化作用程度基本上定型于目 前构造格局形成之前。从区域上看,低煤化烟煤主要 沿牛首山古隆起(后所、罗木)和越北古隆起周边分 布,远离古隆起向塌陷区方向煤级逐渐增高。煤级分 布总体特征为南、北以高变质煤为主,局部为中变 质煤;中部以中变质煤主,局部为低变质煤。煤级分 带界线与主体构造及古陆边缘方向基本一致,呈北东 南西向展布,但受煤岩成分、还原程度和煤的成因类 型的影响,局部区段有一定的差异。 2.2 煤的岩石学组成 滇东上二叠统宏观煤岩类型特征主要表现为开 远一文山区以暗煤为主,亮煤次之;圭山矿区以半亮 煤为主、半暗煤次之;老厂矿区东部一中部地段主要 为光亮煤,中部地段出现以半亮煤为主的煤层,西部 边缘则以半暗煤和半亮煤为主;恩洪矿区以半亮煤和 半暗型煤为主,暗煤次之;羊场矿区以半暗煤和半亮 煤为主;沾益一宣威区以半暗及暗煤为主;威信一镇 雄区以半暗及半亮型煤为主。 滇东上二叠统显微煤岩特征为镜质组质量分数 为50.3~97.8,一般为58.2~82.2;半镜质组为 0.8~18.6;惰质组为1.0~41.1,一般18;壳 质组含量很少;矿物以黠土矿为主(一般12左右), 氧化物矿物次之(一般4.6),碳酸相加组及硫化物组 含量很少,但下含煤段煤层中硫化物含量较高(局部 大于3),各主要区段煤的显微煤岩组分见表l。 2.3 媒体结构区域性变化特征 煤体结构是煤层各组成部分的颗粒大小、形态特 征及其相互关系。将煤的自然粒级进行筛分,分别计 算各粒级煤所占的比重,是研究煤的破坏程度的方法 之一。按粉级煤(<6mm)、粒级煤(6-13mm)和块级 表1滇东上二叠统各主要区段媒的显微媒岩组分 Table 1 Coal maceral of each main section of Upper Permian in eastern Yunnan 区段名(样点)镜质组惰质组壳质组矿物 威信-镇雄区(1258.59 13.46 27.95 1占益-宜威区(3151 21.87 1.13 26 羊场矿区(2272.83 14.8 8.13 4 恩洪矿区(2365 17 6 12 老厂矿区东部(1491 8 老厂矿区中部(981 9.4 9.6 老厂矿区西部(662.3 14.6 23.1 圭山矿区(13}82 14 1.8 2.3 开远-文山区(356.2 10 33.8 煤(>13mm)分级,对滇东上二叠统区域内199件煤 层大样的筛分试验结果进行分类发现,恩洪、圭山和 老厂区段及威信一镇雄局部区段平均粉级煤产率大 于50;其余区段均以块级煤为主。通过勘探测井资 料识别,恩洪矿区原生结构和过渡结构煤占总煤厚比 例为12.24~100,平均70.36;老厂矿区原生结 构和过渡结构煤占总煤厚比例为20.21~90.98,平 均60.46;威信矿区原生结构和过渡结构煤占总煤 厚比例为0.24~100,平均41.64。恩洪矿区、老 厂矿区原生结构和过渡结构煤较构造煤发育,新庄矿 区构造煤类较原生结构和过渡结构煤发育。 本区一些特征矿区(或煤矿)煤的孔隙度差异较 大罗木矿区气煤孔隙率为0.6~10.1,平均6.0; 恩洪矿区顺源煤矿焦煤孔隙率为0.7~4.4,平均 2.8;老厂矿区四勘区无烟煤孔隙率为0.5←9.0, 平均4.4;牛场以古矿区无烟煤孔隙率为4.5俨9.1, 平均5.2。本区主要矿区煤的平均孔隙度见表2。 表2滇东主要矿区上二叠统媒的孔隙度 Table 2 Porosity of Upper Permian coal in eastern Yunnan 矿区名威信倘塘宝山来宾宣威羊场 孔隙度/5.8 6.1 4.8 4.8 8.5 6.4 样品数量/个6 3 3 2 II 13 矿区名庆云后所罗木富源恩洪老厂圭山 孔隙度/10.71 8.3 10.1 5.1 4.8 5.1 4.9 样品数量/个2 5 2 12 8 12 6 3 滇东上二叠统煤层瓦斯涌出类型划分 根据煤阶及煤体结构、孔隙度、瓦斯涌出量均 匀性,本次研究将滇东;t二叠统煤矿瓦斯涌出类型 划分为5种类型(表3)。滇东上二叠统瓦斯涌出类 型总体上以中煤阶均匀涌出型为主,该类型煤矿占 总数的42,主要分布在倘塘、宣威和富源等煤矿 区;其次为高煤阶非均匀突出型,占26,主要分 布在威信、镇雄和老厂煤矿区;中煤阶非均匀突出 ChaoXing 第4期苗琦滇东上二叠统煤层煤岩特征及其对瓦斯涌出量的控制 7 型占19,主要分布于羊场、田坝及恩洪煤矿区;高 煤阶均匀涌出型占6,主要分布于盐津、开远及文山 煤矿区;低煤阶均匀涌出型占6,主要分布在后所、 罗木煤矿区。不同瓦斯涌出类型区域分布见图1。 表3滇东上二叠统媒层媒岩学特征与瓦斯涌出类型关联规律袤 Table 3 Association rule of pet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as emission of Upper Permian coal in eastern Yunnan 煤岩学特征 煤矿瓦斯涌出类型 煤化作用煤层平均镜质组平均 程度孔隙率/质量分数/ 低阶均匀涌出型低6.02 46.73 中阶均匀涌出型中4.98 56.08 中阶非均匀突出型中3.81 70.63 高阶均匀涌出型高5.02 55.30 高阶非均匀突出型高6.89 67.31 A 0 60km 』国.. 国.. - 图l滇东上二叠统煤层瓦斯涌出类型分布区域图 Fig. I Gas emission types of Upper Permian coal in ea如mYunnan 4 煤岩特征对瓦斯涌出量的控制作用 从北向南,沿威信一镇雄一倘塘一来宾一宣威 一羊场一后所一罗木一富源一恩洪一老厂一阿岗一 师宗一圭山剖面,通过对56个井田(煤矿)的瓦斯含 量及263个主要矿井的瓦斯涌出量与区域煤岩学主 要特征参数的比对(图2),发现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a.煤化作用是控制区域煤层孔隙率的主要因 素。随着煤演化程度加强,物理压实作用使大孔破 碎,水分排出,使得原生孔隙减少,孔隙度下降[8]。 平均瓦斯含量平均瓦斯涌出量 自然筛分试验粉级煤 /mJCt /mJCt 平均产率/ 28.49 5.842 0.63 50.62 10.02 3.98 59.66 12.19 2.62 38.49 7.24 1.08 47.57 16.48 2.32 据实测资料统计,区域内总体呈现出平均孔隙率在 低煤阶最高,焦煤阶段最低,向无烟煤方向有重新 增高的趋势。 b.显微煤岩组分是控制区域煤层媒体结构的 主要因素。滇东上二叠统煤层的媒体结构总体以原 生结构煤和过渡结构煤为主,自然筛分粒级成果表 明粉级煤(<6mm)产出率与显微煤岩组分中镜质组 含量呈极为吻合的正相关性,表明在滇东上二叠统 成煤原始植物及煤化过程中镜质组产率对后期煤体 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镜质组所占权重大小决定着 煤体结构类型现状;块级煤(>13mm)产出率与显微煤 岩组分中惰质组、壳质组和矿物含量呈吻合正相关 性,与惰质组、壳质组和矿物质相对稳定的特性相关。 c.煤化作用是控制区域煤层瓦斯含量的主要 因素。研究显示,后所和罗木低变质区的煤层瓦斯 含量最低;富源、恩洪、羊场一梢塘中变质区的瓦 斯含量较低变质区有明显的增加;威信一镇雄、老厂 高变质区的煤层瓦斯含量最高。从区域性分析,煤层 瓦斯含量变化呈现后所和罗木中部低,向南、北增高, 具有明显的分带规律,并与煤级区域分布保持一致, 中变质区煤层瓦斯含量有一定幅度的波动。 d.煤体结构及煤的孔隙率是控制区域中变质 以上煤级瓦斯成藏的主要因素。比对成果表现出中 变质以上煤级的煤层瓦斯含量与自然筛分粒级中的 粉级煤及煤层孔隙率呈较好的正相关性。这表明煤 的变质程度提高,镜质组含量增加,挥发分降低, 使煤中有机质挥发,留下很多密集成群的浑圆状或 管状气孔,提高了储层的孔隙度,且比表面积增大, 提基和援基官能团大量脱落,煤的亲甲烧能力显著 增加[坷,有利于瓦斯的生成与储藏。 综上所述,滇东上二叠统煤层煤岩特征对瓦斯 涌出类型的控制规律为(表3a.低煤阶均匀涌出 型,煤层孔隙率较大,粉级煤产率低,利于瓦斯涌 ChaoXing 第41卷 滇东上二叠统赋煤区地质构造类型跨度较大, 区域内煤级较为齐全,煤岩学特征存在较大变化。 煤化作用控制了显微煤岩组分,进而控制了煤层的 煤体结构、煤层孔隙率等煤岩学特征及煤层瓦斯含 量。由于区域性煤岩学特征的差异,造成煤矿瓦斯 涌出呈现区域性差异。按照瓦斯涌出差异性分类, 滇东上二叠统煤矿瓦斯涌出类型可分为低煤阶均匀 涌出型、中煤阶均匀涌出型、中煤阶非均匀突出型、 高煤阶均匀涌出型和高煤阶非均匀突出型,且以中 煤阶均匀涌出型为主。 [1] BUSTIN RM, CLARKSON CR. Geological controls on coal- bed methane reservoir capacity and gas content [J]. International JoumalofCoalGeology, 1998, 381/2 3-26. [2] CLARKSON CR, BUSTIN RM. Effect of pore structure and gas press町eupon也etransport properties of coal A laboratory and modeling study. 1. so也ermsand pore volume distnbutions [J]. Fuel, 1999, 7811 1333-1344. [3] LAXMINARAYANA C, CROSDALE P J. Role of coal type and rank on methane 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Bowen Basin , Australia coals [几InternationalJournal of Coal Geology, 1999, 404 309-325. [4] LAX如fiNARAYANAC, CROSDALE P J. Controls on methane sorption capacity of Indian coals [J]. AAPG Bulletin, 2002, 862 201-212. [5] CROSDALE P J, BEAMISH B B, VALIX M. Coalbed me也姐e sorption related to coal composi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 1998, 351/4 147-158. [6]云南省地质矿产局.云南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 丰士,1990 572-597. [7]云南省地质矿产局.云南省岩石地层阴].武汉中国地质大 学出版社,1996100-168. [8]张建博,王红岩,赵庆波.中国煤层气地质[M].北京地质 出版社,200034-58. [9]陈振宏,王一兵,宋岩,等.不同煤阶煤层气吸附、解吸特征 差异对比[月.天然气工业,2008,283 30-33. [10]张丽薄,苏现波,曾策树.媒体性质对煤吸附容量的控制作用 探讨[巧.地质学报,2006,806 910-915. [11]傅雪海,秦勇,张万红.高煤级煤基质力学效应与煤储层渗透 率藕合关系分析[巧高校地质学报,2003,93 373-377. [12]隆清明,赵旭生,孙东玲,等.吸附作用对煤的渗透率影响规 律实验研究[巧.煤炭学报,2008,339 1030-1034. 区域煤体结构及孔隙率变化较大,造成因瓦斯被不 均匀吸附而使瓦斯集中度不均匀,瓦斯涌出多以小 区域内煤与瓦斯突出形式表现。 结论 参考文献 煤田地质与勘探 5 中H 8 圭 J .IJ 图2不同矿区煤岩特征与瓦斯特征关联性对比图 Fig. 2 Contrast of gas emission based on coal petrology characteristics 师 刀飞 思老阿 洪厂岗 羊后罗富 场所木源 倘来 搪宾 镇 雄 威信 出,由于煤化作用程度低,镜质组含量较低,瓦斯 含量较少,瓦斯涌出量较低;b.中煤阶均匀涌出型, 粉级煤产率、镜质组含量和瓦斯含量介于低煤阶均 匀涌出型与中煤阶非均匀突出型之间,煤层孔隙率 高于中煤阶非均匀突出型,利于瓦斯均匀涌出,在 区域内瓦斯涌出量最高;c.中煤阶非均匀突出型, 镜质组含量最大,粉级煤产率和瓦斯含量均高于中 煤阶非均匀突出型,孔隙率较之有所下降,煤的吸 附能力增强,不利于瓦斯涌出,瓦斯涌出多以小区 域内煤与瓦斯突出形式表现;d.高煤阶均匀涌出 型,由于成煤沉积的制约,赋煤条件差,瓦斯含量 低,瓦斯涌出量较低;e.高煤阶非均匀突出型,在 区域内煤化作用最高,煤体结构变化较大,粉级煤 产率不均匀,瓦斯含量最高,受煤化作用影响,进 人无烟煤阶段,煤中的微裂隙继续增多,煤的中孔 和微孔体积达到最大,相应煤的吸附能力也达到极 大值[叫,随着煤层瓦斯的解吸与抽采,煤储层渗透 率显著持续减小[II];并且,因煤的吸附作用加强, 瓦斯含量加大,瓦斯压力增高,煤的渗透性变小[12], 这均不利于造成瓦斯均匀涌出。1991-2011年,滇 东上二叠统煤矿瓦斯突出统计分析发现,区域内高 变质的威信一镇雄、老厂区段占滇东上二叠统瓦斯 突出事故总量的65.65,说明滇东上二叠统高煤阶 ChaoX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