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利用测井曲线判识构造煤方法的认识_陈萍.pdf
第42卷第3期 2014年6月 煤田地质与勘探Vol. 42 No.3 Jun. 2014 COAL GEOLOOY tectonic coal; coal bed structure 我国DZ/T0215-2002煤、泥炭地质勘查规 范和原煤炭工业部制定的矿井地质规程,都只 要求判定煤层和煤层内的夹肝,并不要求判别纯煤 层内部的结构。由于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需要,人 们才详细研究纯煤层内部的结构。国家安全生产监 督管理总局于2009年发布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 定’.对原煤炭工业部制定的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 则作了修订。其中第13条仍然采用原细则第 26条的规定,将煤的破坏类型分为五类,其中第I 和第Jl类煤不具有突出危险性,第田、町、V类煤 被定为预测煤层突出危险性单项指标之一。这三类 破坏类型煤的共同特点是煤呈粒状或土状,用手 捻之成粉末,硬度低甚至疏松,煤的条带状结构、 层理和裂隙都不显现fl]。 向20世纪80年代,我国瓦斯地质研究者引进 构造地质学中的“构造岩”概念,将遭受地质构造作 用改造过的煤称为构造煤。研究者们提出过多种构 造煤分类方案,其称谓也不一。本文不讨论构造煤 收稿日期2013-01-ll 的概念与分类问题,所称构造煤仅指具有突出危险 性的煤,相当于田、四、V类破坏类型煤;而在一 些构造煤分类方案中所称的构造煤不仅仅指具有突 出危险性的煤,还包含不具有突出危险性的碎裂煤, 即相当II类破坏类型煤[2]。 构造煤或煤破坏类型的标志都是定性描述,没 有严格的可量化标志,而且也都只能用于在煤矿巷 道观测煤壁[1-2]。在煤层未被巷道揭露的新采区和新 水平,目前判识构造煤的唯一可行的方法是利用测 井曲线显示的特征予以判识。亚如孙四清等[3]指出 的“井下煤壁观测无法获取矿井未揭露区的构造软 煤资料;钻孔取心常因煤层打丢、打薄、取心率低 或煤心描述过分简洁而无法准确分析构造软煤的发 育程度及其分布状况。而测井曲线则客观真实地记 录了钻孔揭露的所有岩矿层的物理特征信息。”但在 DZ/T 0080一1993煤田地球物理测井规范里尚无 此项要求,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也没有列入此 项内容。 作者简介l练碎(1958一),女,黑龙江集贤人.教撞,硕士生导师,从事地质勘查研究与教学. ChaoXing 第3期陈萍等对利用测井曲线判识构造煤的认识 79 早在1978年,美国的S.W.兰伯特、M.A.特立 维茨利用密度测井曲线将煤体结构分为脆煤和硬 煤;1989年前苏联B.M.伊万诺夫利用地质勘探钻孔 的地球物理数据进行过预报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的 试验I飞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研究者开始探索 利用测井曲线判识构造煤的方法[5-9)。据已有发表的 文献资料,构造煤与共生的非构造煤的物性差异在 测井曲线上确有响应,但用于判识构造煤并非易事, 至今提出的判识方法还是判识人依靠自己的经验定 性判识构造煤。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曾经组织科研人员研究利用 测井曲线判识淮南和淮北煤矿构造煤的方法[9-10)。 最近笔者在曾庆华指导下参与研究淮南新集煤矿构 造煤,体会到,利用测井曲线判识构造煤是一项难 度较大的技术,需要对此项技术的特点和复杂性有 充分认识,还需澄清一些概念性问题,以利进一步 完善与应用此项技术。 1 j则井曲线判识构造煤的基本技术路线 王定武[町、龙王寅等[9)、严家平等[川]都是先取 得巷道煤壁观测资料,对照分析观测点附近的钻孔 测井曲线,发现构造煤的特殊物性在曲线上的响应 特征;经反复验证,总结出判识该煤矿构造煤的标 志。孙四清等[3)、王建国等[12)在淮南潘三煤矿和谢 桥煤矿不仅观测煤矿巷道煤壁,还在井下用直流电 法仪测定不同煤体结构类型煤分层的视电阻率,又 采集煤样品测定坚固性系数、密度等参数,进而得 到构造软煤(即构造煤)在测井曲线上的响应特征。 孟磊等[13]指出“在判识的过程中,先进行矿井采掘 区内钻孔测井曲线的构造软煤判识,经对采掘区构 造软煤判识结果与煤壁观测结果反复验证,不断校 正构造软煤测井曲线判识时的定性、定厚准则后, 再向未采区推广。”总之,这可以说是利用测井曲线 判识构造煤的基本技术路线。至今此项技术先在淮 南、淮北、平顶山,最近在湖安等矿区的几个大型煤 矿已经取得成效[3叫。今后判识煤矿的构造煤还是需 要遵循这一基本技术路线,从观测该煤矿井下巷道煤 壁入手,不能简单套用其他煤矿的经验。 必须指出,判识上述煤矿构造煤所利用的测井 曲线仍然是煤矿提供的模拟测井曲线。近来各煤矿 已经改用数字视lj井技术,如何利用数字测井资料判 识构造煤尚待研究。 煤层气开发部门也关注煤层内构造煤的发育情 况。据陈振宏等[15)、曹代勇等[16]的报道,采气目的 层内的构造煤将产生大量难以处理的煤粉。此外, 煤层内构造煤发育还将降低煤层渗透性,又使井壁 难以维护。在未采区的煤层气区块内,如何利用煤 层气井的数字测井曲线判识构造煤也待研究。姚军 鹏等[17]提出用测井资料求取煤孔隙结构指数的新方 法,所用实例像是某地区的煤层气井。这是一种探 索,但文献对方法本身和实例的陈述都过于简略。 如若在煤矿井田范围内打煤层气抽采井,此项技术 可为选择目的层、施工技术及采气方法提供基础资 料,对此李伟等[18]作了报道。 2 j则井曲线判识煤层内的构造煤分层方法 在一个煤矿井田范围内,同一煤层的沉积环境 相似,并处于相同的煤变质阶段(若有岩浆岩侵入煤 层,另当别论),因而该煤层具有一般正常的条带状 结构,层理构造和裂隙系统;该煤层的测井曲线形 态也呈现为一般正常的基本形态。例如,淮南潘一 煤矿8煤层的视电阻率电位曲线总体上具4种基本 形态特征[10]。这种正常测井曲线形态反映的是具有 正常结构煤层的物性。粉状构造煤是地质构造作用 改造煤层的产物,往往成为煤层内部厚度不大,分 布不稳定的分层。因其物性有别,现lj井曲线形态呈 现异常。所有研究者都发现,与相邻的具有正常结 构煤(有文献称之为原生结构煤)相比,构造煤在测 井曲线上表现为低电阻率、低密度、高声波时差、 井径扩径等异常。必需指出,这些异常都是相对比 较而言,只有在了解研究区内该煤层测井曲线正常 形态、特征基础上,通过对比,方可发现曲线异常。 龙王寅等[9-10]、傅雪海等[19]、王建国等[12]都指出过 这一点。这可以说是利用测井曲线判识构造煤的又 一技术路线。 还需指出,与相邻的正常煤相比,构造煤分层 的测井曲线异常既是相对的,又不十分明显。因此, 不仅要比较本钻孔本煤层内各分层的曲线特征,还 要比较同钻孔相邻煤层和相邻钻孔同一煤层的曲线 特征,如此通过多方比较,方可确认测井曲线相对 异常,判定构造煤[9-10.14]。 3 电位曲线和伽马一伽马曲线判识构造煤 煤矿提供的模拟测井资料主要有视电阻率电位 曲线,伽马一伽马曲线、自然伽马曲线和自然电位曲 线等4条参数测井曲线,少数钻孔还有井径和声波 时差曲线。所有研充者都认识到,与相邻的正常煤 比较.构造煤的电阻率较低是最明显的特征。所以, 视电阻率电位曲线被用作识别构造煤的主曲线。孙 四清等[3]还选择伽马伽马曲线作为辅助曲线。王建 ChaoXing 80 煤田地质与勘探第42卷 国等[12]、孟磊等[13]、严家平等川都采用视电阻率电 位曲线和伽马一伽马曲线作为判识构造煤的主曲线。 按曾庆华的经验,这两条曲线同等重要,没有主与 辅之分。在同一煤层层段这两条曲线必须都显示异 常,即视电阻率电位曲线幅值相对减小,伽马一伽马 曲线的幅值相对增大,方可作为判定该层段为构造 煤的必要依据[9-10,14]。如果测井资料中还有井径和声 波时差曲线,可作为辅助曲线。 影响各参数曲线的因素很多,既有自然因素又 有人为因素,煤层结构仅仅是自然因素之一。视电 阻率电位和伽马一伽马两条曲线可作为判识构造煤 的主曲线,但还不可忽略其他曲线反映的各种信息。 例如,很多研究者都注意到煤中矿物质含量差 异(有些文献用灰分一词,灰分产率可以近似表征煤 中矿物质含量)也能造成视电阻率电位曲线和伽马 伽马曲线的上述变化。为此曾庆华审视自然伽马曲 线对煤中矿物质的反映,当被判识的各煤层中矿物 质含量接近的前提下,方可依据上述两曲线的异常 判识构造煤;否则视电阻率电位和伽马-伽马两条曲 线即使呈现上述异常,也不能判定构造煤。 另外,测井仪器、技术和操作,以及钻孔内的 泥浆等人为因素都可能对各参数曲线形态产生影 响;应该审查钻孔测井资料的质量,如果发现人为 因素明显影响到了曲线形态,该钻孔的测井曲线不 能用于判识构造煤。 4 ;m1J井曲线判识多种煤层结构类型存在的问题 观测煤矿井下煤壁可以依据观测目的和条件将 煤层结构划分成若干类别。例如防治煤与瓦斯突 出细则将煤的破坏类型分为5类[l];焦作矿业学 院瓦斯地质研究所把煤分为原生结构煤和构造煤两 大类,又将构造煤划分为碎裂煤、碎粒煤和廉棱煤 等3类[2];踞宜文等[20]甚至将构造煤划分出10个类 型。利用测井曲线显然不可能判识出多种煤层结构 类型。有些研究者利用测井曲线将煤分为三类(11,17]。 汤友谊等(21]对此作了较详细研究,他们将煤层结构 只划分成两类,称硬煤(相当原生结构煤和碎裂煤) 和构造软煤(相当碎粒煤和廉棱煤)。他们采集淮南 煤田13-1煤层不同媒体结构类型煤的l18个煤样, 进行了坚固性系数扩值)测定,又使用DZII A型防 爆数字直流电法仪在井下掘进工作面煤壁对不同煤 体结构类型的煤分层进行了30组视电阻率值的测 定。两种测定结果都表明,仅可将煤体结构分为硬 煤和构造软煤两类。他们利用测井曲线只判识出这 两类煤(3,12-13]。 按曾庆华的意见,由于煤层的测井曲线形态复 杂多变,依据测井曲线既不可能判识出多种煤层结 构类型,也难以简单地把煤层结构仅仅区分出两类, 经常出现难以肯定非此即彼的情况,因而不得不划 分出三类称之为正常结构煤、构造煤和过渡性结 构煤[川,14]。对这三类煤层结构的概念需要作如下说明。 被称之为正常结构煤的测井曲线具有前述的正 常形态特征。经与煤矿井下煤壁观测的资料对比, 正常结构煤相当汤友谊等提出的硬煤(包含原生结 构煤和碎裂煤),也相当第I和第H类破坏类型煤。 所称构造煤的测井曲线具有前述形态异常特征,相 当汤友谊等提出的构造软煤(包含碎粒煤和廉棱 煤),以及相当具有突出危险性的第四、凹、V等三 类破坏类型煤。这两类煤的概念尚较易理解。难点 在于几条测井曲线显示的特征比较复杂,互有矛盾。 例如某煤分层视电阻率电位曲线相对减小,但是伽 马伽马曲线的幅值并未相对增大,两条曲线异常反 映的煤层结构不一样,难以判定曲线对应的煤分层 属于正常结构煤或者属于构造煤;因而不得不分出 另一类煤,称“过渡性结构煤气当然这种煤本身有 可能就是处于正常结构煤和构造煤结构之间过渡性 状态,即强碎裂状态,但这仅是一种可能。还应该 考虑到另一种可能,即未知的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 造成曲线的如此多样化。严格意义上讲,曾庆华所 定的过渡性结构是依据测井曲线难以判定的煤层结 构[弘10,14]。在淮南和淮北煤矿里这种情况并非偶见。 以淮北芦岭煤矿8煤层为例,被解释的45个钻孔测 井曲线中,28个钻孔里出现这种情况。 总之,一来因为自然界煤层结构本身就很复 杂,二来由于多种因素可造成曲线形态变化,测 井曲线常有可能出现多样变化,以致很难用以判 定煤层结构类型。曾庆华划分出过疲性结构煤符 合客观实际。 5结语 至今利用测井曲线判识构造煤的方法属人工定 性方法,依赖判识者个人的经验,要求判识者不仅 熟悉测井技术,还要了解并田地质;不同判识者识 别的结果常存在差异,这种状况显然是不完整的。 汤友谊等(22]曾研究测井曲线计算机识别构造 软煤的方法,他们研究的对象是淮南潘三煤矿13-1 煤层。汤友谊所在团队已经开展过煤矿井下煤壁观 测,现场和样品测试,以及测井曲线解释等大量工 作。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以视电阻率曲线为识别 构造软煤的主曲线,伽马伽马曲线为辅助曲线,应 ChaoXing 第3期陈萍等对利用测井曲线判识构造煤的认识 81 用斜率方差分层,概率计算识别的方法。这是一项 有意义的探索,但恐难以推广应用。正如作者指出的 “计算机自动识别构造软煤的技术难度较大......,有 待进一步研究、完善。”此文发表以后,在研究淮南 煤矿构造煤的文献中也未见此方法得到应用口,12-13]。 依据上述4点认识,利用煤矿提供的钻孔测井 曲线判识构造煤的变数太多,采用一条或两条参数 曲线,予以量化,探求计算机自动判识构造煤的方 法,即使在及其有限的范围内取得某种成效,也不 可能推广应用。今后研究与引进新的测井技术,或 有可能建立起判识构造煤的模型,定量和计算机自 动判识构造煤。 外国学者首先提出利用地球物理测井技术有可 能判识煤层结构,我国研究者做了比较多的研究。 虽然现今提出的判识方法不完善,但为探测煤矿区 内煤层未被揭露的新采区和新水平的构造煤,目前 尚无其他更好的方法。探测煤层气井内的粉状构造 煤也只有想办法应用测井技术了。 参考文献 川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M].北 京煤炭工业出版杜,199516一17. [2]张玉贵.媒体结构和构造煤[M]//张子敏.瓦斯地质学.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179-182. [3]孙四清,陈致胜,韩保山,等.测井曲线步lj识构造软煤技术预 狈1J;煤与瓦斯突出[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6,344 65 68. [4]傅雪海,陆国帧.测井曲线在预测煤与瓦斯突出中的作用[习. 中国煤田地质,1998,10(增刊I82-83 [5]杨为民利用训1J井曲线分析和判别构造煤[J].煤炭科投资料, 19914 1-6. [6]张玉赁,樊孝敏.王世国iJN井曲线在研究构造煤中的应用[J] 焦作矿业学院学报,1995,141 76一78. (上接第77页) 参考文献 [I]汪民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l[C.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 资源部,20川 2]陈高峰,程圣国,卢应发,等,基于均匀设计的边坡稳定性敏 感性分析[J].水利学报,2007, 3711 1397 1401. [3]王双,陈征宿,吴强,等.基于节理产状不确定性的边披 稳定性及敏感度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日,352 348- 354 [4]吴振君,王水林.汤华,等一种新的边披稳定性因素敏感性 分析方法一可靠度分析方法[J].岩石力学与t程学报.2010, 2910 2050-2055. 5]王建国,王振伟.力幅突变激扰作用的岩石边坡动力敏感性研 [7]附罔帧.张凤戚,傅雪海测井解释煤层甲炕含量与煤层结构 的研究[J].煤田地质与勘探,1997354-57. [8]王定武.利用模拟狈j井曲线判识构造煤的研究[J].中国煤田 地质噜1997,93 70-73. [9]龙王寅.朱文伟,徐静,等.利用jj]IJ井曲线步I]识媒体结构探 讨[J].中国煤田地质,1999,川(364-66 [IO]龙王寅,李东平.曾庆华,等添一矿8煤层媒体结构特征及 煤与瓦斯突出区域性预测[J].安徽地质,2003.13 I 70 73. [II]严家平.王定武.利用煤田钻孔测井信息判识祁东煤矿构造煤 的理论与实践[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3, 306 37 38. [12]王建国,汤友谊.xi]见宝钻孔iJIJJ中1IR线步I]识构造软煤的研 究(J].山东煤炭科技.20083 59-61. 13]孟森,刘明举,魏建平,等利用钻孔测井|||线判识构造煤在 i射桥矿的应用[J].现代矿业,20095)门2-115. [14]孙文卿,傅雪海.曾庆华.常村矿3#煤构造煤分布及其成因 探讨[J].煤矿安全.2011、422140-142. 15]陈振宏,王一兵,孙平煤粉产出对高煤阶煤层气井产能的影 响及其控制(J].煤炭学报,2009,342 229-232. [16]曹代勇,袁远,魏迎春.等煤粉的成因机制-产Hi位置综合 分类研究[J].中国煤炭地质,2012,211 10- 12 17]姚军朋,司马立强.张玉贵.构造煤地球物理测井定盘f.lJ识研 究[J].煤炭学报,2011,36(增刊I94-98. 18]李伟,吴建国构造煤分布区地面煤层气抽采井施r技术及方 法探讨[C//2008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地质出 版杜,2008260-266. [19]傅雪诲,姜波,秦勇.等用浪1J井曲线划分;煤体结构和预测煤 储层渗透率(J].测井技术,2003.272 140-143 [20]瑭宜文,姜液,侯泉林,等二构造煤结构-成因新分类及其地 质意义(J].煤炭学报,2004,295 513-517. [21]汤友谊,田高岭,孙四清,等.对媒体结构形态及成因分类的 改进和完善[几焦作工学院学报,2004, 233 I 61-164 22]汤友谊,孙四清,因高岭.IJ井内线计算机识别构造软煤的研 究[J].煤炭学报.2005, 303 293-296 究[J].岩土力学,20日,3461541- 1544. [6]姚爱军,苏永华复杂岩质边披铺固工程地,敏感性分析[J]. 土木工程学报,2003, 3611 34-37. [7]李荣伟,侯恩、科,文I]天林.基于三维数值模拟的露天煤矿复合 边坡稳定性分析(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8,362 43-46. [8]李荣伟.侯恩科,赵洲,等.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的 搁合应用[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8,363 52- 55. [9]王旭春,管晓明,-f.晓磊露天矿边坡稳定性与岩体参数敏感 性研究(J].煤炭学报,2011,3611 1806一1811. [10]李荣伟.侯恩科.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的敏感性正交 分析[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9,371 52- 55. II]张旭辉,龚晓商,徐日庆。边坡稳定影响因素敏感性的正交法 计算,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03,16 I 36-39. ChaoX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