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石煤中钒的氧化浸出动力学①_华骏.pdf
湘西石煤中钒的氧化浸出动力学 ① 华 骏1,2,3, 颜文斌1,2,3, 陈益超1,2,3, 高 峰1,2,3, 赵丹妮1,2,3 (1.吉首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2.湖南省 2011 计划“锰锌钒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湖南 吉首 416000; 3.矿物清洁生产与绿色功 能材料开发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 吉首 416000) 摘 要 在石煤提钒酸浸过程中加入助浸剂硝酸钠,研究了石煤氧化浸出机理。 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浸出温度 95 ℃、固 液比 1∶2、硫酸用量 27%、浸出时间 11 h、搅拌速度 600 r/ min、硝酸钠用量 1%时,钒浸出率为 93.04%。 直接酸浸和氧化酸浸动力学 研究表明,直接酸浸过程钒浸出属于化学反应控制,表观活化能为 70.41 kJ/ mol;氧化酸浸过程钒浸出属于化学反应控制,表观活化 能为 47.43 kJ/ mol。 氧化酸浸可以降低活化能,有利于石煤中钒的浸出。 关键词 石煤钒矿; 氧化浸出; 酸浸; 动力学; 活化能; 钒 中图分类号 TF841.3,O643.12文献标识码 Adoi10.3969/ j.issn.0253-6099.2018.05.024 文章编号 0253-6099(2018)05-0092-04 Kinetics of Oxidative Leaching of Vanadium from Stone Coal of Xiangxi in Hunan Province HUA Jun1,2,3, YAN Wen⁃bin1,2,3, CHEN Yi⁃chao1,2,3, GAO Feng1,2,3, ZHAO Dan⁃ni1,2,3 (1.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Jishou University, Jishou 416000, Hunan, China; 2.Innovation Center of Manganese-Zinc-Vanadium Industrial Technology (2011 Plan of Hunan Province), Jishou 416000, Hunan, China; 3.Key Laboratory of Cleaner Production of Minerals and Development of Green Functional Materials in Hunan Province, Jishou 416000, Hunan, China) Abstract A leaching aid, sodium nitrate was added into the acid leaching process of vanadium from stone coal for investigating the mechanism of oxidative leaching of stone coal. The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 and orthogonal test showed that leaching at 95 ℃ for 11 h with solid⁃liquid ratio at 1 ∶2, stirring speed at 600 r/ min, dosage of sulfuric acid and sodium nitrate at 27% and 1%, respectively, resulted in the leaching rate of vanadium reaching 93.04%. Kinetics of direct acid leaching and oxidative acid leaching indicated that vanadium extraction in direct acid leaching process was controlled by chemical reaction, and the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was estimated to be 70.41 kJ/ mol. And vanadium extraction in oxidative acid leaching was also controlled by chemical reaction with the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estimated to be 47.43 kJ/ mol. It is concluded that oxidative acid leaching could lower the activation energy, thus beneficial to the leaching of vanadium from stone coal. Key words stone coal vanadium ore; oxidative leaching; acid leaching; kinetics; activation energy; vanadium 石煤钒矿是我国重要的钒资源。 湘西有“钒海” 之称,钒资源丰富、品位高,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1-3]。 钒在石煤中大多存在于硅氧八面体的晶格中,结构稳 定[4]。 目前石煤提钒常用焙烧浸出和直接酸浸。 直 接酸浸是石煤提钒的主要发展方向,为了降低硫酸用 量,通常在硫酸溶液中加入一种或几种助浸剂,在浸出 过程中协同硫酸溶液强化对石煤中硅氧八面体晶格的 破坏程度,从而提高钒浸出率[5-10]。 石煤湿法提钒浸 出过程符合缩芯模型,在高速搅拌下,反应速率取决于 固膜扩散速度或化学反应速度[11-12]。 确定浸出工艺 后,可考察不同的浸出温度对石煤矿直接酸浸、氧化酸 浸过程动力学的影响,确定其反应机理。 本文以硝酸钠为助浸剂,从动力学角度分析了石 煤氧化浸出机理,为湘西石煤提钒工艺提供理论基础。 ①收稿日期 2018-04-01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566010);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6C1305);2017 年“锰锌钒产业技术”湖南省 2011 协同创新中心开放 基金项目(JSK2017MZV013) 作者简介 华 骏(1986-),男,湖南新宁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矿产资源加工、无机功能材料方面研究。 第 38 卷第 5 期 2018 年 10 月 矿矿 冶冶 工工 程程 MINING AND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Vol.38 №5 October 2018 ChaoXing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原料、仪器与试剂 实验仪器包括 X 射线衍射仪(Y-2000 型,丹东奥 龙射线仪器公司),数显搅拌器(SXTQ-1 型,郑州长城 科工贸有限公司),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DF- 101S,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等离子发射光 谱仪(iCAP6300,美国热电公司)等。 石煤钒矿取自湘西古丈某矿山。 实验试剂包括硫 酸、硝酸钠(分析纯,湖南邵阳市万华化工有限公司)。 1.2 实验方法 1.2.1 石煤钒矿的物相分析和化学成分测定 用粉碎机将钒矿石磨碎至 200 目(74 μm),用高 锰酸钾氧化⁃硫酸亚铁铵滴定法测定钒含量,用 X 射线 衍射仪进行物相分析,用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分析主要 化学成分。 1.2.2 浸出实验 称取矿粉 50 g,考察硫酸体系以及硫酸加助浸剂 体系浸出温度、浸出时间、硫酸用量、助浸剂用量对钒 浸出率的影响。 2 结果与讨论 2.1 矿物分析 实验所用石煤的 X 射线衍射分析结果以及主要 化学成分如图 1 和表 1 所示。 3020104050607080 2 / θ ■ ● ■ ■ ■ ■ ● ● ● ●● ●● ● ● ● ● ● ●● 石英 含钒云母 图 1 石煤 XRD 分析结果 表 1 石煤主要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质量分数) / % V2O5SiO2BaCrTiKA1CuFe 3.1875.600.670.130.332.105.500.181.80 由图 1 和表 1 可知,该矿样中主要物相为石英和 云母,二氧化硅含量高。 2.2 湘西石煤氧化浸出动力学机理研究 2.2.1 直接酸浸时 H2SO4用量对钒浸出率的影响 设定固液比(g ∶mL)1 ∶2、搅拌速度 600 r/ min、浸 出温度 90 ℃、浸出时间 10 h,硫酸用量(酸矿质量比) 对钒浸出率的影响见图 2。 由图 2 可知,在直接酸浸 提钒工艺中,硫酸用量对钒浸出率影响很大,要获得高 的钒浸出率,需要消耗较多硫酸。 当硫酸用量达到 45%时,钒浸出率为 83.99%。 硫酸用量/ ■ ■ ■ ■ ■ 85 80 75 70 65 60 55 2530354045 钒浸出率/ 图 2 直接酸浸时硫酸用量对钒浸出率的影响 2.2.2 硝酸钠用量对钒浸出率的影响 设定硫酸用量 30%,其他条件不变,硝酸钠用量 (与矿石质量比)对钒浸出率的影响见图 3。 从图 3 可 以看出,加入硝酸钠后钒浸出率明显提高,硝酸钠用量 达到 1% 后,钒浸出率趋于稳定,此时钒浸出率为 86.28%,较未加硝酸钠时的浸出率提高了 24.07 个百 分点。 直接酸浸时,硫酸用量达到 45%时钒的浸出率 才 83.99%,表明加入硝酸钠后钒浸出率明显提高,硫 酸用量大幅下降。 硝酸钠用量/ ■ ■ ■ ■ ■ 90 85 80 75 70 65 60 0.00.51.01.52.0 钒浸出率/ 图 3 硝酸钠用量对钒浸出率的影响 氢离子可破坏石煤硅铝酸盐晶体结构释放出钒, 石煤中的三价钒属于强还原剂,性质不稳定且微溶于 酸性溶液,要从石煤中提取钒,需将 V(Ⅲ)氧化成酸 溶性的 V(Ⅳ)化合物,或水溶性的 V(Ⅴ)化合物[13], 而四价和五价钒盐易溶于酸性溶液,在酸性溶液中, φθ NO3-/ HNO2 = 0.94, φθ NO3-/ NO = 0.957, φθ VO 2+ / V 3+ = 0.359, φθ NO3-/ HNO2>φ θ VO 2+ / V 3+ ,φθ NO3-/ NO>φ θ VO 2+ / V 3+ ,硝酸钠有能力将 三价的钒氧化成四价,提高钒浸出率。 39第 5 期华 骏等 湘西石煤中钒的氧化浸出动力学 ChaoXing 2.2.3 固液比对钒浸出率的影响 硝酸钠用量 1%、硫酸用量 30%,其他条件不变,固 液比对钒浸出率的影响见图 4。 从图 4 可知,固液比为 1∶2时浸出率最大。 固液比太小,不利于搅拌,固液比 太大,溶液中硫酸浓度降低,影响钒的浸出。 故选择固 液比为 1∶2。 液固比 ■ ■ ■ ■ ■ 90 85 80 75 70 钒浸出率/ ∶1 1∶1 1.5∶1 2∶1 2.5∶1 3 图 4 固液比对钒浸出率的影响 2.2.4 搅拌速度对钒浸出率的影响 固液比 1∶2,其他条件不变,搅拌速度对钒浸出率 的影响见图 5。 从图 5 可知,搅拌速度提高至 600 r/ min 时,浸出率最大,再增加搅拌强度,浸出率反而稍有下 降。 随着搅拌速度增加,石煤颗粒悬浮于溶液中,与浸 出剂充分接触,浸出率增加;而搅拌强度太大,固液两 相界面的传质速度会减小,不利于浸出。 故选择搅拌 速度 600 r/ min。 搅拌速度/r min-1 ■ ■ ■ ■■ ■ 90 85 80 75 700 2004006008001000 钒浸出率/ 图 5 搅拌速度对钒浸出率的影响 2.2.5 优化条件实验 硝酸钠用量 1%,固液比 1 ∶2,搅拌速度 600 r/ min, 硫酸用量、浸出温度、浸出时间为变量,进行 3 因素 3 水平正交实验,正交实验因素与水平如表 2 所示,实验 结果见表 3。 从表 3 可知,对浸出率而言,影响因素作 用大小顺序依次为浸出温度>硫酸用量>浸出时间。 最佳工艺条件为浸出温度 95 ℃,硫酸用量 27%,浸出 时间 11 h,此时浸出率为 93.04%。 表 2 正交实验因素与水平表 水平 浸出温度(A) / ℃ 硫酸用量(B) / % 浸出时间(C) / h 185279 2903010 3953311 表 3 正交试验结果 编号ABC浸出率/ % 111163.61 212274.64 313376.33 421268.72 522383.97 623183.37 731393.04 832187.41 933288.26 均值 171.5375.1278.13 均值 278.6982.0177.21 均值 388.5782.6584.45 极差17.047.537.24 2.2.6 石煤钒矿直接浸出动力学 确定硫酸用量 27%、固液比 1 ∶2、搅拌速度 600 r/ min,原矿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浸出,分别利用公式 1-(1-η) 1 3、 1- 2 3 η-(1-η) 2 3对钒浸出率进行处理,并 分析所得数据与时间 t 的关系。 通过计算分析表明, 1-(1-η) 1 3与时间 t 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如图 6 所 示),说明该石煤矿直接酸浸过程属于化学反应控制 过程。 t/h ■ ■ ■ ■ ■ 0.35 0.30 0.25 0.20 0.15 0.10 0.05 0.00 42681012 ● ● ● ● ● ▲ ▲ ▲ ▲ ▲ ▲ ▲ ▲ ▲ ▲ 60 ℃ 70 ℃ 80 ℃ 90 ℃ ■ ● ▲ ▲ 1-1- 1 3 η 图 6 不同温度条件下直接酸浸浸出动力学曲线 固⁃液多相反应时,浸出温度对浸出反应速度的影 响也可以通过不同温度条件下浸出过程的反应活化能 来呈现。 根据 Arrhenius 公式 k = Aexp( - Ea/ RT)(1) 49矿 冶 工 程第 38 卷 ChaoXing 式中 A 为频率因子;Ea为表观活化能;R 为气体常数; T 为热力学温度。 式(1)可变形为 lnk =- Ea/ RT + B 当浸出温度从 60 ℃提高到 90 ℃时,以 lnk 对 1/ T 作图,如图 7 所示。 T -1 ■ ■ ■ ■ -3.0 -3.5 -4.0 -4.5 -5.0 -5.5 -6.0 0.002720.002800.002880.002960.00304 lnk 图 7 直接酸浸 lnk⁃1/ T 曲线 从直线方程中可以求出原矿直接酸浸(硫酸用量 27%)过程中活化能为 70.41 kJ/ mol。 由浸出理论可 知,当表观活化能大于 41.8 kJ/ mol 时,此反应处于化 学反应控制区[14]。 通过反应活化能的计算,进一步证 明了该石煤钒矿直接酸浸的浸出过程为化学反应控制 过程。 2.2.7 石煤钒矿氧化浸出动力学 确定硫酸用量 27%、固液比 1∶2、硝酸钠用量 1%、 搅拌速度 600 r/ min ,原矿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浸出,分 别利用公式 1-(1-η) 1 3、 1- 2 3 η-(1-η) 2 3对钒浸出率 进行处理,并分析所得数据与时间 t 的关系。 当温度 为 60~90 ℃时,1-(1-η) 1 3与 t 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如 图 8 所示)。 这说明氧化酸浸出过程中,钒的浸出属 于化学反应控制过程,此时提高温度对提高浸出反应 速度作用明显。 t/h ■■■ ■ ■ 0.40 0.32 0.24 0.16 0.08 0.00 42681012 ● ● ● ● ● ▲ ▲ ▲ ▲ ▲ ▲ ▲ ▲ ▲ ▲ 60 ℃ 70 ℃ 80 ℃ 90 ℃ ■ ● ▲ ▲ 1-1- 1 3 η 图 8 不同温度下氧化浸出动力学曲线 当浸出温度从 60 ℃提高到 90 ℃,使用 lnk 对1/ T 作图,如图 9 所示。 T -1 ■ ■ ■ ■ -3.0 -3.5 -4.0 -4.5 -5.0 -5.5 -6.0 0.002720.002800.002880.002960.003040.00312 lnk 图 9 氧化浸出 lnk⁃1/ T 曲线 从直线方程中可以求出原矿氧化酸浸过程中反应 活化能为 47.435 kJ/ mol,此反应处于化学反应控制 区。 通过反应活化能的计算,进一步证明了该石煤钒 矿氧化酸浸的浸出过程为化学反应控制过程。 3 结 论 1) 在直接酸浸过程中加入助浸剂硝酸钠,可提高 钒浸出率,降低硫酸用量,在 95 ℃、固液比 1 ∶2、硫酸 用量 27%、浸出时间 11 h、搅拌速度 600 r/ min、硝酸钠 用量 1%时,钒浸出率为 93.04%。 2) 直接酸浸和氧化酸浸动力学分析表明,直接 酸浸过程钒浸出属于化学反应控制,表观活化能为 70.41 kJ/ mol;氧化酸浸过程钒浸出属于化学反应控 制,表观活化能为 47.43 kJ/ mol。 氧化酸浸的活化能 降低,有利于石煤中钒的浸出。 参考文献 [1] 钟楚彬,刘耀驰. 石煤复合碱循环浸出提钒研究[J]. 矿冶工程, 2017,37(4)98-103. [2] 陈明辉,胡详昭,孙际茂,等. 湖南省寒武系黑色岩系页岩型钒矿 概论[J]. 地质找矿论丛, 2012,27(4)410-419. [3] 高 峰,颜文斌,华 骏,等. 石煤浸出液分离富集钒的研究[J]. 矿冶工程, 2013,33(5)98-100. [4] 梁泰然,谭立新. 复合型助浸剂对钒浸出率的影响[J]. 材料研究 与应用, 2016,10(4)255-257. [5] 戴子林,张恩普. 从石煤钒矿中浸钒技术的研究现状[J]. 矿冶工 程, 2015,35(6)85-88. [6] 蒋京航,叶国华,张世民,等. 石煤直接酸浸提钒工艺研究进展[J]. 矿冶, 2016,25(6)35-39. [7] 颜文斌,胡蓝双,高 峰,等. 二氧化锰对石煤钒矿酸性浸出的影 响[J]. 稀有金属, 2013,37(1)130-134. [8] 陈 放,张一敏,黄 晶,等. 二氧化锰对石煤提钒直接酸浸的影 响[J]. 化工进展, 2017,36(3)1126-1133. [9] 杨 晓,张一敏,刘 涛,等. 含氟助浸剂对石煤提钒酸浸动力学 的影响[J]. 化学工程, 2013,41(5)59-63. (下转第 99 页) 59第 5 期华 骏等 湘西石煤中钒的氧化浸出动力学 ChaoXing 少且多为闭孔结构。 对比 1#、3#和 5#样品发现,同一 温度下,随着煤矸石含量增加,煤矸石的助熔效果增 强,玻璃相和钙长石晶粒增加,但高温液相粘度过大, 阻塞孔洞,使气孔闭合。 这也恰好解释了气孔率随煤 矸石含量增多而减小、抗压强度却随之增大的原因。 图 5 不同条件下烧结样品 SEM 照片 (a) 3#样品,1 100 ℃ 烧结; (b) 3#样品,1 120 ℃ 烧结; (c) 3#样品, 1 160 ℃烧结; (d) 1#样品,1 120 ℃烧结; (e) 5#样品,1 120 ℃烧结 3 结 论 1) 同一原料配方的多孔陶粒样品,随着烧结温度 升高,液相含量增加,导致样品气孔率下降、抗压碎强 度增大。 2) 同一烧结温度下的多孔陶粒样品,随着煤矸石 添加量增加,烧结程度加深,气孔率下降,抗压碎强度 增大。 但煤矸石添加量过高,会导致液相粘度较大,致 使气孔闭合,甚至出现过烧及结构坍塌现象;另外还使 烧结温度范围变窄,不利于工业操作。 推荐粉煤灰与 煤矸石质量比为 46.2∶19.8。 3) 当粉煤灰与煤矸石质量比为 46.2 ∶19.8、硬脂 酸添加量为30%时,1120 ℃下烧结得到的多孔陶粒抗 压碎强度和气孔率都较高,晶相组成稳定,且内部多为 三维贯通的通孔结构,是性能较优的多孔陶粒。 参考文献 [1] 伊武军.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M]. 北京环境出版社, 2001. [2] 王立刚. 粉煤灰的环境危害与利用[J]. 中国矿业, 2001,10(4) 25-34. [3] 黎飞虎,翟建平. 长兴电厂粉煤灰的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安全性评 价[J]. 粉煤灰综合利用, 2005(4)6-8. [4] 边炳鑫,解 强,赵由才,等. 煤系同体废物资源化技术[M]. 北 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5] 郭常颖,李多松,万田英. 粉煤灰资源化现状研究[J]. 煤炭工程, 2005(11)68-69. [6] Isobe T, Kameshim a Y, Nakajmia A, et al.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porous alumina ceramics with undirectionally oriented pores by extru⁃ sion method using a plastic substance as a pore former[J]. Eur Ceram Soc, 2007,27(1)61-62. [7] 白佳海. 莫来石/ SiC 复相多孔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 硅酸 盐通报, 2006,25(6)92-93. [8] Xu G R, Zou J L, Li G B. Effect of sintering temperature on the char⁃ acteristics of sludge ceramsite[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08,150(2)394-400. [9] Zou J L, Xu G R, Li G B. Ceramsite obtained from water and wastewater sludge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affected by Fe2O3,CaO and MgO[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09,165(1-3)995-1001. [10] 吴建锋,冷光辉. 用 Bayer 法赤泥制备的多孔陶瓷滤料的结构与 性能[J]. 硅酸盐学报, 2008,36(12)1775-1780. [11] 熊 林,刘晓荣. 粉煤灰基多孔陶瓷过滤材料的制备和性能[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011,33(3)318-322. [12] 吴庆波,刘立强. 用粉煤灰和赤泥为原料制备多孔陶瓷的研 究[J]. 粉煤灰综合利用, 2013(4)44-47. [13] 万 军,刘恒波,宋 美,等. 利用赤泥制备高强陶粒的试验研 究[J]. 矿冶工程, 2011,31(5)111-113. [14] GBT19661996. 多孔陶瓷显气孔率、容重实验方法[S]. 引用本文 杨艳茹,麻永林,王 军. 粉煤灰⁃煤矸石质多孔陶粒的制备 研究[J]. 矿冶工程, 2018,38(5)96-99. (上接第 95 页) [10] 华 骏,颜文斌,高 峰,等. 湘西石煤湿法提钒中复合添加剂的 研究[J]. 矿冶工程, 2016,36(1)72-75. [11] 张国范,闫继武,刘 琨,等. 石煤脱硅渣中钒的浸出动力学[J].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2012(6)1-3. [12] 徐耀兵,骆仲泱,王勤辉,等. 石煤灰渣酸浸提钒工艺中钒的浸出 动力学[J]. 过程工程学报, 2010,10(1)60-64. [13] Yi⁃Min Zhang, Shen⁃Xu Bao, Tao Liu, et al. The technology of extracting vanadium from stone coal in China History, currentstatus and future prospects[J]. Hydrometallurgy, 2011,109116-124. [14] 李浩然,冯雅丽,罗小兵,等. 湿法浸出粘土矿中钒的动力学[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39(6)1181-1184. 引用本文 华 骏,颜文斌,陈益超,等. 湘西石煤中钒的氧化浸出动力 学[J]. 矿冶工程, 2018,38(5)92-95. 99第 5 期杨艳茹等 粉煤灰⁃煤矸石质多孔陶粒的制备研究 ChaoX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