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某极低品位伴生稀有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研究 sup ① _sup _邹坚坚.pdf
粤北某极低品位伴生稀有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研究 ① 邹坚坚1,2, 胡 真1,2, 汪 泰1,2, 李沛伦1,2, 王成行1,2 1.广东省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 稀有金属分离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51; 2.广东省矿产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51 摘 要 针对粤北某极低品位伴生稀有金属矿石,采用由“分级-粗粒跳汰-细粒摇床”重选预富集工艺、“钨硫枱浮分组-分类磨矿- 异步浮选分离”钨硫分离工艺和“加温脱药-钼优先浮选-铋银重选-铜银浮选”硫化矿相互分离工艺 3 部分组成的工艺流程,生产实 践结果显示,在原矿钨、铜、钼、铋、银品位分别为 0.417%、0.111%、0.017%、0.072%和 9.909 g/ t 时,获得了钨、铜、钼、铋、硫品位分别 为 61.96%、21.69%、51.89%、25.18%和 44.51%,回收率分别为 80.21%、72.28%、64.01%、56.40%和 60.41%的合格产品,银在铜、铋精 矿中品位分别为 353.31 g/ t 和 3 391.49 g/ t,总回收率为 68.27%,充分回收了铜、钼、铋、硫、钨等有价金属元素,实现了极低品位伴生 稀有金属矿产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 关键词 极低品位; 伴生稀有金属; 钨; 铋; 铜; 钼; 银 中图分类号 TD983文献标识码 Adoi10.3969/ j.issn.0253-6099.2019.04.015 文章编号 0253-6099201904-0063-05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Ultra-lean Associated Rare Metals Ore from Northern Guangdong ZOU Jian-jian1,2, HU Zhen1,2, WANG Tai1,2, LI Pei-lun1,2, WANG Cheng-hang1,2 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Rare Metals Separation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Guangdong Institute of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Guangzhou 510651, Guangdong, China; 2.Guangdo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Development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 Guangzhou 510651, Guangdong,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properties of a ultra-lean associated rare metals ore from northern Guangdong, a three-stage beneficiation flowsheet is adopted, that is, a pre-enrichment gravity separation process consisting of classification, jigging of coarse fraction and shaking table separation of fine fraction, a flotation process to separate sulfides from tungsten consisting of pulp splitting by table floating, separate grinding and asynchronous flotation, and a sulfide separation process consisting of reagent removal by heating, selective flotation of Mo, Bi-Ag gravity separation and Cu-Ag flotation. The commercial practice shows that from the raw ore grading 0.417% WO3, 0.111% Cu, 0.017% Mo, 0.072% Bi and 9.909 g/ t Ag, a tungsten concentrate assaying 61.96% WO3at 80.21% recovery, a copper concentrate assaying 21.69% Cu at 72.28% recovery, a molybdenum concentrate assaying 51.89% Mo at 64.01% recovery, a bismuth concentrate assaying 25.18% Bi at 56.40% recovery, and a sulfur concentrate assaying 44.51% S at 60.41% recovery are obtained. Silver is mainly enriched into the bismuth concentrate 3 391.49 g/ t and copper concentrate 353.31 g/ t with a total recovery of 68.27%.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ultra-lean associated rare metals ore is attained with valuable metals of Ag, Cu, Mo, Bi, S and WO3all adequately recovered. Key words ultralean; associated rare metal minerals; tungsten; bismuth; copper; molybdenum; silver 长期大规模无序开采,导致我国高品位易选矿产 资源逐步消耗殆尽,低品位难选矿产资源正逐步成为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对象[1]。 广东省素称“稀有金属之乡”,粤北地区分布着大 量钨矿床,伴生有铜、钼、铋、银等有价及稀有金属,但 含量仅为边界品位的 1/5~1/3,过去一直归为围岩和 夹石,综合利用程度极低。 随着国家对稀有金属需求 的不断增加,如何加强对这部分极低品位稀有金属矿 ①收稿日期 2019-02-18 基金项目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707020005 作者简介 邹坚坚1987-,男,贵州兴仁人,工程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有色、稀有、贵金属的选冶理论与工艺。 第 39 卷第 4 期 2019 年 08 月 矿矿 冶冶 工工 程程 MINING AND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Vol.39 №4 August 2019 ChaoXing 产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就愈发显得重要,此时选矿技 术的突破极为关键[2]。 为了突破极低品位稀有金属矿产资源开发过程技 术瓶颈,本文以粤北某极低品位伴生稀有金属矿山为 例,通过“分流分类-依性集约-综合回收”的整体研究 思路,最终研发了适宜该矿石的选矿工艺流程和药剂, 不仅盘活了原属于“呆矿”的大量稀有金属资源,而且 在矿业经济极端低迷、矿产品价格大幅下滑的情况下, 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可为国内外同类型极低品位 矿山的工业化开采提供参考和借鉴。 1 矿石性质 粤北某极低品位伴生稀有金属矿原矿化学多元素 分析结果见表 1。 由表 1 可知,原矿中有价组分含量 较多,但远未达到低品位矿石的开采标准,属极低品位 矿石。 表 1 原矿化学多元素分析结果质量分数 / WO3SCuMoBi Ag1 SiO2CaOMgOAl2O3 0.150.520.090.010.058.1079.951.120.4110.98 1 单位为 g/ t。 采用矿物自动检测分析仪简称 MLA进行了矿 物组成定量检测,结果见表 2。 结果表明,虽然铜、钼、 铋、钨品位极低,但仍主要以独立矿物形式存在,具有 较高回收价值。 表 2 原矿矿物组成质量分数 / 白钨矿 黑钨矿 辉钼矿 黄铁矿 磁黄铁矿 黄铜矿铜蓝阳起石 0.120.100.0260.4500.0240.2760.0010.035 磷钇矿 铬铁矿石英长石绢云母黑云母 次透辉石 绿泥石 0.0020.00250.95824.26219.4150.5540.0521.809 白云石 方解石 重晶石石膏榍石高岭土其它合计 0.0290.2880.0170.0020.0590.1011.353100.00 2 试验研究 2.1 重选预富集 根据矿物种类、含量及组成,判断该矿属于石英 脉-云英岩-矽卡岩复合型钨矿床。 该类型矿中有用矿 物常呈毗连嵌布型关系,与石英等脉石矿物之间连生 界面平直,易解离。 原矿主要矿物密度测定结果见表3。 结果表明,钨、钼、铋、铜等有用矿物的密度整体在 4.5 g/ cm3以上,而种类相对单一且占有率约 95%的脉 石矿物密度却均在 2.7 g/ cm3以下,矿石的重选可选 性系数大于 1.75,属于重选易选范围,采用重选可以实 现有用矿物的同步预富集[3]。 表 3 主要矿物密度/ gcm -3 白钨矿黑钨矿黄铁矿磁黄铁矿 辉铅铋矿石英辉钼矿 5.8~6.26.7~7.34.9~5.24.6~4.77.02.655.0 黄铜矿长石绢云母自然铋辉铋矿绿泥石 4.1~4.32.5~2.62.6~2.79.7~9.86.82.7 基于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的密度差异,采用“分 级-粗粒跳汰-细粒摇床”的重选流程实现有用矿物的 同步富集,试验流程见图 1,小型试验结果见表 4。 结 果表明,采用以重选为主的工艺流程,可有效抛除合计 产率为 98.03%的脉石矿物,尾矿中各有价元素含量均 可达到双零级别,实现了有价矿物的低成本高效预富集。 尾矿粗钨精矿 细 粒 跳 汰 细 粒 摇 床 螺旋 分级 FG-1000 5 mm-2 mm -52 mm 跳 汰 棒磨12002400 分 级 原矿 跳 汰跳 汰 摇 床 跳 汰 单层 振动筛 9001800 摇 床 图 1 重选预富集工艺流程 表 4 重选预富集小型试验结果 产品 名称 产率 / % 品位/ %回收率/ % WO3CuMoBi Ag1S WO3CuMoBiAgS 粗钨精矿1.976.453.380.431.88311.626.1786.6382.9176.8779.0779.2588.25 尾矿98.030.020.0140.0030.0101.640.0713.3717.0923.1320.9320.7511.75 原矿100.000.150.080.0110.0477.750.52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 1 单位为 g/ t。 46矿 冶 工 程第 39 卷 ChaoXing 2.2 钨与硫化矿的异步分离 粗钨精矿主要有价元素的分析结果见表 5。 结果 表明,粗钨精矿中除了以钨为主的氧化矿以外,仍含有 大量铜、钼、铋、硫等硫化矿物,硫含量高达 26.17%,对 于此类硫含量极高的粗钨精矿,如何在保证钨矿物有 效回收的情况下,实现深度脱硫是关键,如何实现性脆 易碎钨矿物与硫化矿的分离是关键技术难点。 表 5 粗钨精矿主要化学元素分析结果质量分数 / CuMoBiWO3SAsCaF2Pb 3.380.431.886.4526.171.063.360.11 Fe Al2O3SiO2 CaOMgOAg1Zn 27.822.1211.246.041.99311.630.39 1 单位为 g/ t。 为了进一步查明钨、硫的嵌布特征,对钨、硫嵌布 关系进行了测定,结果见图 2。 结果表明,钨与硫矿物 的嵌布关系包括 3 种,可分别定义为富钨贫硫集合体、 富钨富硫集合体和贫钨富硫集合体。 由于上述 3 种不 同钨硫集合体的存在,大大加剧了钨硫分离难度,极易 导致钨硫混杂严重,必须采用针对性的磨矿和选别技 术,才能实现钨与硫化矿的高效分离。 图 2 钨与硫化矿的嵌布特征关系 a 富钨贫硫集合体; b 富钨富硫集合体; c 贫钨浮硫集合体 粗钨精矿中钨矿物普遍性脆易碎,而硫化矿的嵌 布粒度一般又细于钨矿物。 为了防止粗粒钨在磨矿过 程中被过磨至难以回收的微细粒级,基于钨矿物密度 大于硫化矿、疏水性小于硫化矿的矿石性质,目前普遍 的处理流程是将给矿分级后,加入浮选药剂,分别给入 枱浮作业[4]。 然而,对于本矿石,富钨贫硫集合体将 在枱浮精矿中富集,而富钨富硫集合体和贫钨富硫集 合体将分别在枱浮中矿和枱浮尾矿中富集。 因此,在 如此高硫含量情况下,若仍然采用单一的传统枱浮工 艺,极易导致钨粗精矿中硫杂质偏高,严重影响钨的回 收,也不利于硫化矿的富集与回收。 针对上述矿石特点,分别从工艺选择、加药方法和 磨矿方式提出了 3 个解决方案,如图 3 所示。 2 mm-2 mm 枱浮 摇床 预先 筛分 给矿粗钨精矿 对辊 棒磨球磨 -0.2 mm0.2 mm分 级 强搅拌 硫酸 丁基黄药 煤油 分两段添加 富钨贫硫集合体富钨富硫集合体贫钨富硫集合体 再 磨 浮 选 枱 浮 分 级 -0.25 mm0.25 mm 扫 选 丁基黄药 2油 精 选 粗 选 扫 选 丁基黄药 2油 丁基黄药 2油 丁基黄药 2油 精 选 硫化矿混合精矿钨粗精矿 粗 选 图 3 钨与硫化矿的异步分离工艺流程 工艺选择提出了枱浮与浮选相结合的深度脱硫 组合技术,针对钨硫混杂严重的枱浮中矿和尾矿,分别 新增一段浮选深度脱硫作业。 加药方法为了控制枱浮作业的总药剂用量,在枱 浮作业采用了梯度控制技术,通过“饥饿”给药,有效 增加了药剂与矿物的作用时间和作用面积。 磨矿方式为了实现细粒钨矿物与硫化矿的分离, 针对富钨富硫集合体和贫钨富硫集合体,根据钨硫嵌 布关系,提出了“分类磨矿”的技术思路针对钨含量 略高的富钨富硫集合体,采用具有选择性磨碎作用的 棒磨机,并设置检查筛分作业来防止性脆易碎钨矿物 的过磨;针对钨含量略低的贫钨富硫集合体,采用普通 球磨机即可。 最终获得的小型试验结果见表 6。 结果表明,通 过枱浮和浮选相结合的深度脱硫技术、枱浮给药的梯 度控制技术和枱浮中矿尾矿的分类磨矿技术,在不必 大量增加枱浮药剂总用量的前提下,在粗钨精矿含硫 56第 4 期邹坚坚等 粤北某极低品位伴生稀有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研究 ChaoXing 表 6 钨与硫化矿的异步分离小型试验结果 产品 名称 产率 / % 品位/ %作业回收率/ % WO3CuMoBi Ag1S WO3CuMoBiAgS 硫化矿混合精矿54.960.125.860.733.32520.545.930.9195.2193.8097.0191.8096.46 钨粗精矿45.0416.000.360.060.1256.762.0699.094.796.202.998.203.54 给矿粗钨精矿100.007.273.380.431.88311.626.17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 1 单位为 g/ t。 高达 25%以上、钨硫嵌布粒度粗细不均的情况下,最 终获得了硫含量仅为 2.06%的钨粗精矿,脱硫率高达 96.46%,获得的硫化矿混合精矿中铜、钼、铋、银、硫作 业回收率均大于 90%,铜、钼、铋、银、硫含量也大幅度 提高,成功实现了钨与硫化矿的异步分离。 硫化矿混合精矿主要有价元素分析结果见表 7。 结果表明,经过钨硫的异步分离作业后,钨含量可降至 0.17%,而钼、铋、银、铜含量分别达到了 0.74%、3.32%、 520.50 g/ t 和 5.86%,铜、钼、铋、银品位得到了进一步 富集与提高。 表 7 硫化矿混合精矿主要元素分析结果质量分数 / WO3CuMoBi Ag1SFe 0.175.860.743.32520.5045.9336.26 1 单位为 g/ t。 2.3 硫化矿相互分离工艺 为了实现银资源最大价值地综合利用,拟定了 “综合回收载体银,强化回收独立银”的技术思路,采 用加温脱药[5]、优先浮钼、重选回收铋、浮选回收铜的 工艺流程,以铋矿物为载体的银矿物将在铋重选过程 中富集,而独立银矿物将主要在铜浮选过程中富集,为 了保证独立银矿物尽可能进入到铜精矿中,在铜浮选 作业中采用了高选择性的铜银捕收剂,只需加入少量石 灰,在弱碱介质下成功抑制硫矿物,实现银的导向回 收[6-7]。 最终确定的钼铋铜银硫高效分离工艺流程见 图 4,结果见表 8。 试验结果表明,经加温脱药-优先浮 钼-重选回收铋-浮选回收铜的工艺流程,可获得 Mo 品位 47.76%、作业回收率 90.15%的钼精矿,Cu 品位 21.34%、 Ag 含量 352.47 g/ t、铜银作业回收率分别为 91.51%和 14.96%的铜银精矿、Bi 品位 25.96%、Ag 含量 4 393.90 g/ t、铋银作业回收率分别为 70.57%和 69.60%的铋银 精矿,钼、铋、铜、银分离效果显著。 粗 选 浓缩 脱药 3 min 2.5 min 2 min 1.5 min 2 min 微细泥 摇床选铋 硫化矿混合精矿 加温脱药 药剂单位g/t 扫选 1 精选 1 精选 2 扫选 2 脱药水 TY MB 10000 110 3 min 2 min TY 1500 3 min MB 302 min MB 202 min TY10003 min 2 min 精选 3 TY 5003 min 钼精矿 1.5 min 铋银精矿 浓 缩 溢流水 精选 4 铜硫 分离粗选 pH8.5~9.5 5 min 4 min4 min 3 min3.5 min 扫选 1精选 1 精选 2扫选 2 TB302 min TB182 min 硫精矿铜银精矿 石灰 TB 3000 117 3 min 2 min 石灰 TB 1800 18 3 min 2 min 石灰 TB 1080 11 3 min 2 min 图 4 铜钼铋银硫化矿相互分离工艺流程 表 8 铜钼铋银硫化矿相互分离小型试验结果 产品 名称 产率 / % 品位/ %作业回收率/ % CuMoBiAg1SCuMoBiAgS 钼精矿1.420.4447.760.49182.4137.990.1190.150.210.461.17 铜银精矿24.1521.340.131.22352.4738.1791.514.318.8914.9620.07 铋银精矿9.011.390.1025.964 393.9039.282.221.2070.5769.607.70 硫精矿65.420.530.051.03130.3049.896.164.3420.3314.9871.05 硫化矿混合精矿100.005.630.753.31568.8545.93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 1 单位为 g/ t。 66矿 冶 工 程第 39 卷 ChaoXing 3 工业化应用研究 3.1 工业试验指标 根据上述研究成果,最终确定的生产流程由“分 级-粗粒跳汰-细粒摇床”的重选预富集工艺,“钨硫枱 浮分组-分类磨矿-异步浮选分离”的钨硫分离工艺和 “加温脱药-钼优先浮选-铋银重选-铜银浮选”的硫化 矿相互分离工艺 3 部分组成,最终获得的工业试验指 标见表 9。 结果表明,工业试验成功获得了合格的钼精 矿、铋精矿和铜精矿,钼、铋、铜回收率分别为 62.23%、 57.53%和 75.74%,银总体回收率也达到了 69.25%,成 功验证了小型试验指标。 3.2 生产指标 工业试验结束后,选矿厂在 2013 年进入了正常的 稳定生产阶段。 工业化应用生产指标统计见表 10。 结果表明,在伴生铜铋钼银品位极低的情况下,获得了 高品位铜、钼、铋、硫精矿,实现了极低品位伴生稀有金 属矿产资源的高效利用。 表 9 工业试验稳定阶段的平均班指标统计结果 产品 名称 产率 / % 品位/ %回收率/ % WO3CuBiMo Ag1 WO3CuBiMoAg 总钨精矿20.59363.290.2120.7950.05633.6481.881.226.792.182.13 钼精矿0.0190.780.7130.57849.67242.670.030.130.1662.230.50 铋银精矿0.1492.891.1626.790.2533 501.280.941.6857.532.4855.82 铜银精矿0.3720.7220.932.070.216336.960.5975.7411.115.2813.43 硫精矿0.7250.890.120.290.029135.671.410.843.031.3810.51 存放中矿0.3163.930.7340.9250.08651.292.712.254.211.781.73 精选尾矿0.1720.790.0730.1270.0296.590.300.120.320.330.12 粗选尾矿97.6510.0570.0190.0120.00381.5112.1418.0116.8624.3415.76 原矿100.000.4580.1030.0690.0159.358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 1 单位为 g/ t; 2 选厂原自带钨重选精选车间。 表 10 生产指标统计结果 产品 名称 产率 / % 品位/ %回收率/ % WO3CuBiMo Ag1S WO3CuBiMoAgS 总钨精矿0.5461.960.210.840.0630.441.2180.211.006.281.871.661.09 钼精矿0.020.660.670.5951.89229.8531.260.030.120.1764.010.481.05 铋精矿0.162.671.1325.180.263 391.4936.491.031.6456.402.5255.099.78 铜精矿0.370.6521.692.270.23353.3135.160.5872.2811.685.0513.1821.80 硫精矿0.810.840.130.310.02156.3844.511.630.953.491.1112.7760.41 存放中矿0.314.390.870.960.1056.341.633.282.444.181.911.770.85 精选尾矿0.170.720.070.130.037.130.420.290.110.300.320.120.12 粗选尾矿97.620.060.020.010.001.630.0312.9421.4617.5223.2214.924.91 原矿100.000.4170.1110.0720.0179.9090.6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 1 单位为 g/ t。 4 结 语 1 针对粤北某极低品位伴生稀有金属矿石,采用 “分级-粗粒跳汰-细粒摇床”的重选流程,抛除了合计 产率 98%以上的尾矿,钨、铜、钼、铋、银富集比均在 50 倍以上,实现了极低品位有用矿物低成本高效预富集。 2 采用“钨硫分组-分类磨矿-异步浮选分离”的 重-浮联合流程,在不影响钨回收指标的前提下,钨粗 精矿中硫含量可由原来的 16%以上降至 1%左右,不 仅满足了钨精矿的冶炼标准要求,而且使原本属于杂 质的硫化矿一跃成为可综合利用的伴生资源。 3 采用“加温脱药-钼优先浮选-铋银重选-铜银浮 选”的浮-重联合工艺,成功获得了合格的钼精矿、铜精 矿、铋精矿产品,产品方案更加丰富,而且附加值也明 显提高。 4 工业化应用结果显示,在原矿钨、铜、钼、铋、银 品位分别为 0.417%、0.111%、0.017%、0.072%和 9.909 g/ t 时,获得了钨品位 61.96%、回收率 80.21%的钨精矿,铜 品位 21.69%、回收率 72.28%的铜精矿,钼品位 51.89%、 回收率64.01%的钼精矿,铋品位 25.18%、回收率 56.40% 的铋精矿,银在铜、铋精矿中品位分别为 353.31 g/ t 和 3 391.49 g/ t,总回收率为 68.27%。 该研究可为我国此 类极低品位矿石的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下转第 71 页 76第 4 期邹坚坚等 粤北某极低品位伴生稀有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研究 ChaoXing 3.5 流程试验 在条件试验基础上,进行了不同方案流程试验,结 果见表 14。 流程试验结果表明,3 个流程选别指标相 近,但磨矿能耗相差较大,磨矿能耗最低的是磨矿-弱 磁-重选-再磨-弱磁选流程。 此流程可以作为云南某低 品位磁铁矿开发利用的推荐流程。 表 14 流程试验结果 试验流程磨矿细度精矿产率/ %精矿 TFe 品位/ %回收率/ % 连续磨矿-三次弱磁选-0.075 mm 95.33%-0.045 mm 71.98%23.9265.6070.20 两段阶磨-三次弱磁选 一段 -0.075 mm 50.18% 二段 -0.075 mm 95.33%-0.045 mm 70.39% 23.9565.5870.27 磨矿-弱磁-重选-再磨-弱磁选 一段 -0.075 mm 50.18% 二段 -0.075 mm 97.04%-0.045 mm 77.76% 23.8965.7070.28 4 结 论 1 云南某低品位磁铁矿原矿 TFe 品位 22.35%, 磁性铁占 69.71%,赤褐铁矿中铁占 24.16%,硅酸盐中 铁占 5.37%,铁矿物嵌布粗细不匀,探索试验证明对弱 磁性铁的回收经济意义不大。 2 采用预选工艺处理-15 mm 粒级可行,在保证 98%的磁性铁回收率条件下抛出 15%以上的粗粒尾 矿,而细粒-6 mm湿式预选效果更好,可以抛出近 30%的尾矿,磁性铁品位提高近 6.5 个百分点。 3 采用阶磨阶选流程,在最终磨矿细度-0.075 mm 粒级占 95.33%条件下可以得到 TFe 品位 65.58%、回 收率 70.27%的精矿。 采用磨矿-弱磁选-重选-再磨-弱 磁选流程,可以得到精矿 TFe 品位 65.70%、回收率 70.28%的选矿指标,需要细磨的矿量约为阶磨阶选的 66%,可以大幅度降低磨矿成本。 此流程可以作为该 矿开发利用的高效低成本选矿流程。 参考文献 [1] 李厚民,王瑞江,肖克炎,等. 我国铁矿找矿潜力分析[J]. 矿物学 报,2009S1537-538. [2] 罗良飞. 低品位铁矿高效开发利用研究及工业应用[C]∥中国矿 业科技文汇,2016116-118. [3] 王永章,罗良飞. 太钢袁家村难选铁矿石选矿工艺研究[J]. 矿冶 工程,2016553-56. [4] 罗良飞. 袁家村闪石型磁铁选矿技术开发[J].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18161-65. [5] 王永刚,杨云虎. 镜铁山周边某微细粒磁铁矿选矿工艺研究[J]. 矿冶工程, 2016,36461-63. 引用本文 李煊生,罗良飞. 云南某低品位磁铁矿选矿试验研究[J]. 矿 冶工程, 2019,39(4)68-71. 上接第 67 页 参考文献 [1] 宋宝旭,付 华,冉金城,等. 某铜金矿床中伴生极低品位铅资源 的综合回收工艺[J]. 矿冶工程, 2017,37372-75. [2] 邱显扬,宋宝旭,胡 真,等. 某极低品位多金属共伴生矿资源综 合利用研究及产业化[J].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13S1115 -118. [3] 刘玫华,刘四清,曹 烨,等. 某低品位锡矿重选抛尾工艺研究[J].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09334-36. [4] 陆朝波,孙翊洲,王万忠. 广西某锡选厂提高枱浮摇床回收率的试 验研究[J].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13425-28. [5] 曹 攀,王 军,胡 喆,等. 大厂铅锌多金属硫化矿混合精矿浮 选新工艺探索[J]. 矿冶工程, 2016,36544-48. [6] 韩兆元,管则皋,卢毅屏,等. 铜铋分离研究现状[J]. 金属矿山, 2008475-76. [7] 邹坚坚,胡 真,李汉文. 高效捕收剂 ZA 在铜硫分离浮选中的应 用[J]. 金属矿山, 2015687-91. 引用本文 邹坚坚,胡 真,汪 泰,等. 粤北某极低品位伴生稀有金属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研究[J]. 矿冶工程, 2019,39(4)63-67. 17第 4 期李煊生等 云南某低品位磁铁矿选矿试验研究 ChaoX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