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舍勒铜矿喷锚网支护主要参数的优化研究①_覃敏.pdf
阿舍勒铜矿喷锚网支护主要参数的优化研究 ① 覃 敏1,2, 文 兴1,2, 尚振华1,2 1.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 长沙 410012; 2.金属矿山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012 摘 要 基于施工安全、方便,以及降本增效的目的,以下盘沿脉巷道断面 4.7 3.7, 1/4 三心拱为例,在Ⅳ级和Ⅲ级围岩条件下, 对阿舍勒铜矿喷锚网支护的 2 个主要参数喷层厚度及锚杆间排距进行了优化研究。 结果表明,Ⅲ级围岩条件下,合理的锚杆间 排距为 1.0 m 1.0 m、 喷射混凝土厚度 60~80 mm;Ⅳ级围岩条件下,合理的锚杆间排距为 0.9 m 0.9 m、 喷射混凝土厚度 80 mm。 研究成果可在保证矿山安全开采的前提下,为矿山节约成本、创造经济效益。 关键词 埋深; 岩体; 巷道; 喷锚网支护; 支护参数; 成本 中图分类号 TD352文献标识码 Adoi10.3969/ j.issn.0253-6099.2018.04.006 文章编号 0253-6099201804-0022-05 Optimization of Main Parameters of Shotcrete-Bolt Supporting for Ashele Copper Mine QIN Min1,2, WEN Xing1,2, SHANG Zhen-hua1,2 1.Changsha Institute of Mining Research Co Ltd, Changsha 410012, Hunan, China; 2.Sate Key Laboratory of Safety Technologies for Metal Mines, Changsha 410012, Hunan,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ensure saf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as well as increase efficiency while cutting cost in the deep mining of Ashele Copper Mine, two main parameters of shotcrete-bolt supporting in Ashele Copper Mine were optimized based on the conditions of class Ⅳ and class Ⅲ surrounding wall for the footwall of headings along veins with section of 4.7 3.7, 1/4 three-centered arch. Results showed that it is rational arrangement with rock bolt spacing at 1.0 m 1.0 m and shotcrete thickness of 60~80 mm for class Ⅲ surrounding wall, and rock bolt spacing at 0.9 m 0.9 m and shotcrete thickness of 80 mm for class Ⅳ surrounding wall. Such research result can bring economic benefit to the mine by cutting cost while ensuring safe mining operation. Key words burial depth; rock mass; heading; shotcrete-bolt supporting; support parameters; cost 关于巷道喷锚网支护参数的研究,主要从混凝土 参数、锚杆参数两个方面来展开,其中混凝土参数包括 混凝土强度、喷层厚度等,而锚杆参数包括锚杆长度、 锚杆直径和锚杆间排距等,当然实际支护效果还与施 工工艺相关。 对于喷层厚度的计算主要有 3 种计算公 式① 按冲切计算;② 按粘结破坏计算;③ 按混凝土 层柔性控制计算。 其中按冲切计算,喷层厚度最小;按 混凝土层柔性控制计算,喷层厚度最大。 对于锚杆参 数的计算理论,Hoek 与 Brown 等提出确定锚杆长度的 一般经验准则;Lang 与 Bischoff 研究认为锚杆长度与 锚杆间距之比应为 1.2~1.5,锚杆长度可根据巷道宽 度的函数确定;Schach 等从拱形巷道顶部能够形成有 效的压力拱出发,认为锚杆长度与锚杆间距的比值应 接近 2;日本的经验表明,锚杆长度为巷道宽度或高度 的 0.6 倍;还有国内不同研究学者也提出了锚杆参数 的计算公式[1]。 目前,喷射混凝土支护和锚杆支护在国内外岩土 工程及矿山工程领域已被广泛应用,与传统的棚架支 护相比,喷锚网联合支护技术在技术、经济上有明显的 优越性,现已发展成为国内外矿山巷道以及其他地下 工程的一种主要支护方式[1-4]。 一般,不管采用哪种 支护方式,需要达到以下基本要求① 支护结构要适 应围岩变形破坏特征;② 支护能够提高围岩的整体 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围岩的自支承能力;③ 支护能够 符合巷道围岩的应力状态;④ 支护结构必须具有及时 速效的特点;⑤ 经济合理、施工方便。 ①收稿日期 2018-01-25 作者简介 覃 敏1986-,男,湖北赤壁人,硕士,主要从事矿山安全开采、地压监测方面的研究工作。 第 38 卷第 4 期 2018 年 08 月 矿矿 冶冶 工工 程程 MINING AND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Vol.38 №4 August 2018 ChaoXing 本文先参照国内外有关喷层厚度和锚杆参数的有 关规定和技术规范要求,对矿山深部支护参数的合理 性进行了验证,满足理论计算要求。 对影响喷锚网支 护效果的喷层厚度、锚杆长度、锚杆直径和锚杆间排距 等因素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喷层厚度和锚杆间排距为 主要影响因素;采用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在Ⅳ级和Ⅲ 级 2 种不同岩体质量巷道条件下,对喷锚网联合支护 的 2 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单因子优化分析,确定技术 可行、经济合理的技术参数。 1 矿山基本概况 1.1 工程概况 阿舍勒铜矿于 2002 年 4 月全面开工建设,2004 年 9 月正式投产,设计采用地下开采,分三期进行一 期开采 400 m 中段以上矿体,设计生产能力 4 000 t/ d; 二期开采 400~0 m 中段矿体,设计生产能力 6 000 t/ d; 三期开采 0~-600 m 中段矿体。 一期开采期间,经过 多次技改,矿山实际生产已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其采选 规模及铜产量已跃居全国同类矿山第二位[5]。 在矿山高强度开采下,矿山快速完成了一期矿床 的开采,二期开采阶段也已全面展开,目前开拓深度已 达 1 100 m。 受地质构造的影响,矿区构造裂隙较为发 育。 主要为原生结构面的层理、片理、软弱夹层及蚀变 破碎带;构造结构面的节理、断层破碎带;次生结构面 的风化裂隙。 而随着矿山开采深度增加,局部地应力 集中程度就会提高,岩体中储存的弹性应变能就会积 蓄更多,同时,伴随着高强度的采掘扰动,更易诱发岩 体变形、破裂,因而可能会对矿山工程的稳定性造成不 同程度的破坏。 为了保证矿山的安全开采,需要对矿 山不稳定区域进行有效支护。 1.2 矿山支护情况 深部开采区域主要有 3 种岩性凝灰岩、黄铁矿、 铜硫矿。 其中,Ⅲ级围岩以黄铁矿和铜硫矿为代表性 岩层;Ⅳ级围岩以凝灰岩为代表性岩层。 根据不同地 段不同的地质条件,阿舍勒铜矿分别采用喷射混凝土 支护、锚喷支护、锚喷网支护、砌碹支护等支护方 式[5]。 其中,喷锚网联合支护为矿山深部工程最主要 的支护形式,其次为喷射混凝土支护和锚网组合支护。 矿山喷锚网支护主要应用于主要运输巷道、穿脉、斜坡 道等。 矿山喷锚网支护相关参数和矿山支护成本单价 见表 1~2,对喷锚网支护不同喷层厚度和不同锚杆间 排距的成本单价按 10 m 长计算分析见表 3。 表 1 矿山喷锚网支护相关参数 喷砼厚度 / cm 锚杆间排距 / m 锚杆长度 / m 锚杆直径 / mm 金属网 / mm 800.8 0.82.040Φ6.5, 150 150 网格 表 2 矿山深部主要支护形式支护成本单价 支护构件规格成本价格 管缝式锚杆 Φ40 mm,L=2 m72 元/ 根 锚杆 螺纹钢水泥卷锚杆 Φ18 mm,L=2.8 m110 元/ 根 预应力螺纹钢水泥卷锚杆 Φ20 mm, L=2 m/ L=3 m 98 元/ 根 143 元/ 根 锚杆托板 80 mm 80 mm 10 mm预应力锚杆 100 mm 100 mm 4 mm 管锚 素喷砼C201 330 元/ m3 锚网喷砼C201 430 元/ m3 表 3 矿山喷锚网支护成本单价 喷层厚度 / mm 不同锚杆间排距m支护成本/ [元10 m -1 ] 0.6 0.60.7 0.70.8 0.80.9 0.91.0 1.0 5028 61525 37522 42319 75918 175 6030 05126 81123 85921 19519 611 7031 48828 24825 29622 63221 048 8032 92429 68426 73224 06822 484 9034 36131 12128 16925 50523 921 10035 79732 55729 60526 94125 357 2 数值模拟对比分析 2.1 喷锚网联合支护影响因素分析 喷锚网联合支护是矿山深部工程最主要的支护形 式,而合理的支护参数是确保最大化支护效果的重要 因素,主要包括喷层厚度、锚杆间排距、锚杆长度、锚杆 直径、材料强度、施工工艺等。 大量的工程实践和理论研究表明[2-7]喷锚网联 合支护的各个因素对巷道围岩的变形和破坏影响大小 顺序是喷层厚度>锚杆间排距>锚杆长度>锚杆直径> 其它。 其中,喷层厚度和锚杆间排距是影响巷道围岩 变形和破坏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喷层越薄,支护强 度不足易引起压裂或压剪破坏,而随着喷层厚度增加, 可以有效约束围岩变形。 锚杆间排距过大,锚杆对巷 道围岩的支护加固区域彼此孤立,无法形成整体支护 结构,巷道围岩变形大,屈服区域广。 随着锚杆间排距 减小,锚杆之间的支护加固区域相互连接,形成整体支 护结构,使得巷道围岩变形量和屈服区域均大幅减小, 保证了巷道的稳定性。 锚杆长度对巷道围岩的变形和 破坏作用相对次之,锚杆长度决定锚固区大小。 锚杆 太短,使锚杆锚固区厚度过小,锚固体强度低,不能使 巷道围岩保持稳定。 相反,锚杆长度增加到一定值后, 即超出了巷道围岩松动圈,增加锚杆长度对围岩的锚 固效果已无明显提高。 锚杆直径对巷道围岩的变形和 破坏作用相对较小,在锚杆材质一定的情况下,锚杆直 径决定了锚杆自身强度。 锚杆直径越大,锚固强度越 高,巷道变形越小,但是在满足支护强度的基础上,增 大锚杆直径,改善效果并不明显。 32第 4 期覃 敏等 阿舍勒铜矿喷锚网支护主要参数的优化研究 ChaoXing 由于锚杆直径和长度变化对巷道变形和破坏作用 较小,改善其支护效果的空间小,因此,结合矿山已经 较成熟的支护工艺,对锚杆直径和长度不作改变,仍采 用深部工程支护技术参数。 本文主要对喷层厚度和锚 杆间距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对比研究分析。 根据 GB50086-2011岩土锚固与喷射混凝土支 护工程技术规范 [8],喷射混凝土支护的设计厚度不 应低于 50 mm,最大不宜超过 200 mm。 因此,本次混 凝土厚度变化从 50 mm 这个基本参数开始计算。 2.2 Ⅲ级围岩下巷道喷锚网支护 Ⅲ级围岩条件下,锚杆间排距为 0.7 m 0.7 m 的 联合支护作用时,喷层厚度与巷道不同部位的位移、应 力、塑性区变化见图 1~3。 同样,模拟计算分析了锚杆间排距分别为 0.8 m 0.8 m、0.9 m 0.9 m 的联合支护作用时,不同喷层厚 度下巷道开挖边界的特征量,不同喷层厚度时巷道不 同部位的位移、应力、塑性区变化。 对比喷锚网支护方案下不同锚网间排距时喷层厚 喷层厚度/mm 7 6 5 4 3 2 1 0 5060708090110100120 位移量/m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拱墙 拱肩 拱顶 底板 图 1 巷道位移变化趋势 喷层厚度/mm 85 75 65 55 45 35 25 15 5 5060708090110100120 最大主应力/MP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拱墙 拱肩 拱顶 底板 图 2 巷道最大主应力变化趋势 喷层厚度/mm 0.6 0.5 0.4 0.3 0.2 0.1 0.0 5060708090110100120 围岩破坏深度/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拱墙 拱肩 拱顶 底板 图 3 围岩破坏深度变化趋势 度与巷道不同部位的位移、应力、塑性区变化,可以看 出,相同的锚杆间排距,随着喷层厚度增加,位移的变 化均呈小幅度减小的趋势, 0.7 m 0.7 m 间排距下, 喷层厚度在 50~60 mm 时,巷道开挖边界的位移变化 趋势明显减缓; 0.8 m 0.8 m 以及0.9 m 0.9 m 间排 距下,喷层厚度进一步增加至 60~70 mm 时,巷道开挖 边界的位移变化趋势出现明显减缓。 对比最大主应力和围岩破坏深度这两个特征量, 也不难发现几乎有相同的变化规律。 将变化趋势明显 减缓的喷层厚度拐点统计得表 4。 从表 4 可以看出,在 3 种不同的锚杆间排距下,开 挖边界的位移改变量仅为 0.3~0.4 mm,围岩破坏深度 增加量也只有 0.02 m 左右,变化的数值极小。 同样, 大于拐点的喷层厚度增加对围岩变形的影响更是微乎 其微,约为 0.1~0.2 mm。 喷锚网联合支护的支护效果虽然很好,但对Ⅲ级 巷道围岩稳定性特征参数的改变并不明显,说明Ⅲ级 围岩自稳性好,采用单一支护方式即可满足巷道稳定 和安全需要,如喷射混凝土支护或锚网支护即可满足 巷道稳定性要求。 如果采用喷锚网联合支护方案,可 适当降低支护强度。 因此,从经济角度考虑,建议喷锚 网联合支护方案的支护参数为锚杆间排距 1.0 m 1.0 m, 喷射混凝土厚度 60~80 mm。 根据优化参数,结合成本分析,Ⅲ级围岩下巷道喷 锚网支护成本由实际 26 732 元/10 m 减少为 22 484 元/10 m,矿山每年支护量约几百米,Ⅲ级围岩下巷道 喷锚网支护成本每年至少可以节约上百万元。 表 4 Ⅲ级围岩巷道喷锚网支护方案下各单因子拐点统计 锚杆间排距 / m 位移最大主应力围岩破坏深度 喷层厚度/ mm拱顶收敛值/ mm喷层厚度/ mm拱顶收敛值/ MPa喷层厚度/ mm拱顶收敛值/ m 0.7 0.760~703.270~806060~700.20 0.8 0.870~803.570~805570~800.22 0.9 0.970~803.670~805070~800.22 42矿 冶 工 程第 38 卷 ChaoXing 2.3 Ⅳ级围岩下巷道喷锚网支护 Ⅳ级围岩条件下,锚杆间排距为 0.7 m 0.7 m 的 联合支护作用时,喷层厚度与巷道不同部位的位移、最 大主应力、围岩破坏深度变化见图 4~6。 喷层厚度/mm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5060708090110100120 位移量/m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拱墙 拱肩 拱顶 底板 图 4 巷道位移变化趋势 喷层厚度/mm 35 30 25 20 15 10 5 5060708090110100120 最大主应力/MP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拱墙 拱肩 拱顶 底板 图 5 巷道最大主应力变化趋势 喷层厚度/mm 1.8 1.5 1.2 0.9 0.6 0.3 0.0 5060708090110100120 围岩破坏深度/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拱墙 拱肩 拱顶 底板 图 6 围岩破坏深度变化趋势 同样,模拟计算分析了锚杆间排距分别为 0.8 m 0.8 m、0.9 m 0.9 m 的联合支护作用时,不同喷层厚 度下巷道开挖边界的特征量,不同喷层厚度时巷道不 同部位的位移、应力、塑性区变化。 在Ⅳ级围岩条件下,对比分析不同锚网间排距联 合支护时的位移变化可以看出,相同的锚杆间排距,随 着喷层厚度增加,位移的变化均呈减小的趋势。 在 0.7 m 0.7 m 间排距下,喷层厚度 70~80 mm 时,巷道 开挖边界的位移变化趋势明显减缓;在 0.8 m 0.8 m 以及 0.9 m 0.9 m 间排距下,喷层厚度进一步增加至 80~90 mm 时,巷道开挖边界的位移变化趋势才会明显 减缓。 同样,对比最大主应力和围岩破坏深度这两个特 征量,也不难发现都有几乎相同的变化规律。 将这些明 显减缓变化趋势的喷层厚度拐点统计,得表 5。 表 5 Ⅳ级围岩巷道联合支护方案下各单因子拐点统计 锚杆间排距 / m 位移最大主应力围岩破坏深度 喷层厚度/ mm拱顶收敛值/ mm喷层厚度/ mm拱顶收敛值/ MPa喷层厚度/ mm拱顶收敛值/ m 0.7 0.770~809.0080~902070~800.85 0.8 0.880~9010.0080~901980~900.92 0.9 0.980~9010.5080~901880~901.00 从表 5 可以看出,在 3 种不同的锚杆间排距下,喷 层厚度分别在 70~90 mm 时,巷道稳定性特征数据趋 于收敛,但开挖边界的位移改变量仅为 1~1.5 mm,围 岩破坏深度改变量也只有 0.15 m 左右,数值变化较小, 说明锚杆间排距0.7 m 0.7 m、喷层厚度70 mm 的联合 支护效果和锚杆间排距 0.9 m 0.9 m、 喷层厚度80 mm 的支护效果相近,且都满足巷道稳定的需要。 但从经济 角度分析可知,锚杆间排距 0.9 m 0.9 m、 喷层厚度 80 mm 成本为 24 068 元/10 m,而锚杆间排距 0.7 m 0.7 m、 喷层厚度 70 mm 成本为 28 248 元/10 m,因此 从安全、经济和施工方便的角度考虑,推荐深部Ⅳ级围 岩条件下喷锚网联合支护的支护参数为喷层厚度 80 mm、锚杆间排距 0.9 m 0.9 m。 根据优化参数,结合成本分析,Ⅳ级围岩下巷道喷 锚网支护成本由实际 26 732 元/10 m 减少为 24 068 元/10 m,矿山每年支护量约几百米,Ⅳ级围岩下巷道 喷锚网支护成本每年至少也可以节约几十万元。 此外,此次数值模拟锚杆均按照全断面布置,对比 和分析Ⅳ级围岩巷道的位移、最大主应力和围岩破坏 深度趋势图发现与Ⅲ级围岩相比,拱墙部位的特征量 随支护强度变化较大,拱墙和拱顶几乎有相同的敏感 性和变化规律。 因此,Ⅳ级围岩巷道需要加强对拱墙 的支护,锚杆应按全断面布置。 3 结 论 阿舍勒铜矿深部由于围岩稳固性一般、地应力大、 52第 4 期覃 敏等 阿舍勒铜矿喷锚网支护主要参数的优化研究 ChaoXing 走向长及高强度开采等因素导致深部围岩变形破坏现 象较为普遍。 矿山主要采用喷锚网支护,除此之外,还 有锚网支护、素喷混凝土、砌碹支护、工字钢、U 型钢等 多种辅助支护形式,取得了较好的支护效果。 但是矿 山为了保证安全生产,提高了安全系数,牺牲了成本, 加大了支护力度。 通过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确定了 在Ⅲ级围岩条件下锚杆间排距 1.0 m 1.0 m、 喷射混 凝土厚度 60~80 mm;在Ⅳ级围岩条件下巷道联合支 护的支护参数为喷层厚度 80 mm、锚杆间排距 0.9 m 0.9 m。 根据优化后的支护参数,每年可为矿山节约支护 成本至少上百万元,因此,本文研究成果对矿山降本增 效有着重要作用,也为深部巷道分级合理支护参数的 确定提供了依据。 同时,对于类似矿山支护有着很好 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采矿手册编辑委员会. 采矿手册第二卷[M]. 北京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1989. [2] 康红普,王金华,林 健,等. 高预应力强力支护系统及其在深部 巷道中的应用[J]. 煤炭学报, 2007,32121233-1238. [3] 康红普,牛多龙,张 镇,等. 深部沿空留巷围岩变形特征与支护 技术[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29101977-1987. [4] 赵卫东,张再兴.喷锚网支护原理及应用实践[J]. 有色金属矿山 部分, 2010,62217-19. [5] 覃 敏,刘 畅. 阿舍勒铜矿深部岩爆倾向性综合分析应用研 究[J]. 矿冶工程, 2015,35639-41. [6] 颜志平,高玉峰. 喷锚网支护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J]. 矿山 压力与顶板管理, 2001245-46. [7] 张立伟,孙 瑜,阚卫国,等. 深基坑喷锚网支护技术探讨[J]. 西 部探矿工程, 2007,19521-23. [8] GB50086-2011. 岩土锚固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S]. 引用本文 覃 敏,文 兴,尚振华. 阿舍勒铜矿喷锚网支护主要参数 的优化研究[J]. 矿冶工程, 2018,38(4)22-26. 上接第 21 页 [3] 郝全明,朱振龙, 薛瑞雄,等. 基于 3DMine 的矿山三维地质建模 研究[J]. 煤炭技术, 2016,355112-114. [4] 荆永滨,孙光中. 矿体块段模型品位估值快速搜索算法研究[J]. 矿冶工程, 2016,3648-10. [5] 叶海旺,王 荣,韩亚民,等. 基于 3Dmine 的鄂西高磷赤铁矿凉水 井矿区三维建模[J]. 金属矿山, 2011189-92. [6] 厉美杰,岳 霆,韦 钊,等. 基于3DMine 软件的露天煤矿复杂条 件下表土模型的建立与应用[J]. 煤炭技术, 2016,351273- 75. [7] 郑文宝,黎枫佶,唐菊兴,等. 基于 Micromine 软件下地质统计学在 甲玛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储量计算中的应用[J]. 地质与勘探, 2011,474726-735. [8] 黄华高. Modelvision 软件在磁法勘探与激电中梯扫面中的几点研 究应用[J]. 安徽地质, 2015,252135-136. [9] 赵晓东,李利岗,彭林军,等. GIS 和 GOCAD 支持下的矿山 3D 地 质建模[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9,25234-38. [10] 周 邓,姜勇彪. 基于 3DMine 的邹家山铀矿床 3#矿带三维模型 构建[J]. 现代矿业, 20165106-110. [11] 王明华,白 云. 三维地质建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 土工 基础, 2006,20468-70. [12] Ross R Moore, Seott E Johnson.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and Modeling of Complexly olded Surfaces Using Mathematica[J]. Computers Geosciences, 2001,274401-418. [13] 柳 波,陈广平. 基于 3DMine 的贾家堡铁矿储量估算研究[J]. 现代矿业, 201011 1-4. [14] 于 倩. 基于3DMine 的大苏计钼矿三维地质建模及储量计算研 究[D]. 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2010. 引用本文 陶志刚,耿 强,高毓山,等. 基于 3DMine 的金属储量核算 及富集分区研究[J]. 矿冶工程, 2018,38(4)18-21. 62矿 冶 工 程第 38 卷 ChaoX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