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面回撤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docx
工作面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 2019 年 3 月 8 日 工作面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会审意见 时间年月日地点调度会议室 主 持 人 会审意见 1、车辆运输严格按照矿行人不行车制度执行,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确认, 消除隐患和风险后,班评估安全后方可作业。 2、施工过程中若出现透水征兆、气体、帮顶严重破碎等异常情况,应立即 停止施工并向调度室汇报, 情况紧急时应当立即撤人, 待查明原因后方可恢复生产。 3、按照风险的四个级别(重大、较大、一般、低)进行安全风险辨识。 生产技术部 地质测量部 调度室 安全监察部 机电设备管理部 机电队 通风队 准备队 运转队 地测副总 机电副总 机电副总 通风副总 采掘副总 安全矿长 机电矿长 生产矿长 总工程师 第一部分专项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及标准 为进一步做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准确辨识安全生产风险, 评价安全风险危害程度, 进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现事前预防,有效控制的目的,彻底消除安全风险给安全生产带来的不利因素,特制定本制度。 专项辨识 ①新水平、新采(盘)区、新工作面设计前,由总工程师组织相关副总工程师、业务科室,重点对地质条件和隐蔽致灾因素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一次 专项辨识,辨识评估结果用于完善设计方案, 指导生产工艺选择、 生产系统布置、设备选型、劳动组织确定等。 ②在生产系统、生产工艺、主要设施设备、重大灾害因素等发生重大变化时, 由分管副矿长组织相关副总工程师、业务科室、区队,重点对作业环境、生产过程、隐蔽致灾因素和设施设备运行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一次专项评估,辨识评估结果用于指导重新编制或修订完善作业规程、操作规程。 ③启封火区、 排放瓦斯及石门揭煤等高危作业实施前,新技术、新材料试验或推广新应用前的风险辨识, 由分管副矿长组织相关副总工程师、业务科室、区队,重点对作业环境、工程技术、 设备设施、 现场操作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一次专项评估,辨识评估结果作为安全技术措施编制依据。 ④本矿发生死亡事故或涉险事故、 出现重大事故隐患或山西省发生重大事故后,由矿长组织分管副矿长、 副总工程师和业务科室、 区队,从汲取事故教训和消除事故隐患的角度, 开展一次针对性的专项辨识, 辨识评估结果用于识别之前的安全风险辨识结果及管控措施是否存在漏洞、盲区,指导修订完善设计方案、 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 第一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机构 (一)成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组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下设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监部, 主任由安监部主管兼任,全面协调与督导各系统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小组及区队进行安全风险辨识、 评估、预警等工作。 (二)成立各系统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小组 1、采煤系统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小组组长 副组长 成员生产技术部采煤组人员 2、机电运转系统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小组组长 副组长 成员设备管理部全体员工 3、辅助运输系统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小组组长 副组长 成员准备队全体员工 4、一通三防系统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小组组长 副组长 成员通风队全体员工 5、地测防治水系统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小组组长 副组长 成员地测部全体员工 6、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综合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安监部全体员工第三条 安全风险分类 根据中煤集团公司相关安全风险文件要求将安全风险归为管理、一通三防、水害、顶板、机电、提升运输、其它等类型。 第四条安全风险分级 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 2016】11 号)规定,将安全风险分为重大安全风险等级 (用红色代表)、较大安全风险等级 (用橙色代表),一般安全风险等级 (用黄色 代表),低风险等级(用蓝色代表) 。第五条安全风险辨识方法 根据中煤集团公司相关要求并给合我矿实际主要采用计算法和查图法来分 析安全风险因素, 对安全风险进行分级, 评估出重大安全风险。 安全风险分级办法如下 一、计算法 首先确定煤矿安全风险评估因素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E、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C。 再利用 DLEC确定风险评估值,式中 D风 险 评 估 值 ; L煤矿事故发生可能性分值L(查表 1-1 ); E煤矿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分值E(查表 1-2 ); C煤矿事故造成的后果分值C(查表 1-3 )。 表 1-1事故发生可能性分值L 事故发生可 完全会被 相当 可能但 完全意外很 可以设想很 极不 实际上 能性 预料到 可能 不经常 少可能 少可能 可能 不可能 分数值106310.50.20.1 表 1-2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分值E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连续每天工作时 暴露间内暴露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每月一次暴露 每年几次暴露 非常罕见地暴露 分数值1063210.5 表 1-3事故造成的后果分值C 事故造成的后果 10 人 包括 10 人 以上死亡 10 人以下死亡 1 人死亡严重伤残有伤残 轻伤,需救护 分数值1004015731 根据煤矿风险评估值的大小,将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个等级,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如 表 1-4 ) 表 1-4风险评估值等级划分标准 危险程度 极度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高度危险, 需要立即整改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危险,需要注意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危险分值D≥ 320≥ 160~ 320≥ 70~ 160≥ 20~ 7020 风险分级 1 级(重大风险, 红色) 2 级(较大风险,橙色) 3 级(一般风险, 黄色) 4 级(低风险,蓝色) 第六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流程 1、红色 由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办公室呈报给矿长、由矿长负责组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副组长及成员对相关安全风险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相关防范措 施,并向平朔集团公司安监部门及时汇报, 必要时可请求平朔集团公司参与解决。 2、橙色 由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办公室呈报给安全副矿长、由安全副矿长组 织机电副矿长、 总工程师、各副总工程师及技术部、 地测、设备管理部、 调度室、通风、机电、运转、 准备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安全风险防 范措施,并严格落实,必要时可提请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领导组组长参与解决。 3、黄色 由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办公室主任牵头,组织技术部、地测、设备管理部、调度室、通风、机电、运转、准备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对相关风险检查、防范措施制定及落实情况进行督查, 同时将相关安全风险防范措施落实情况上报至安全副矿长。 4、蓝色 由各系统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小组成员对相关风险进行检查、制定防范措施,并落实措施执行情况,对已消除的安全风险及时进行销号处理。 第二部分工作面基本情况 1、工作面位置、范围及与四邻和地面的关系 工作面北部与 14111工作面相邻,东部是太西区三条大巷及保护煤柱,南部 为14113工作面,西部为本工作面采空区。 地表建筑物有 太西二号大桥 ; 道路有 康马公路、马蹄沟到太西村公路和通往各村庄乡村小路, 道路和线路的附属设施 ; 线路地面有高压电线 , 通讯线路及电线杆。 地表为低山丘陵 , 沟谷发育, 多呈树枝状分布 , 工作面上部有近东西向大路门沟横穿工作面,其它为坟地、荒地和少 量耕地。工作面设计长度 198.0 米,工作面净宽度 320米,工作面面积 63360m 2, 工作面标高 1005~1057m ,地面标高 1310.5 ~1331.0m。 表 1-1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水平名称4 煤采区名称太西区 地面标高1310.5 ~ 1331.0m井下标高1005 ~ 1057m 地面的相对 位 置 回采对地面设施的影响井下位置及与四邻关系 白家辛窑向斜与太西东背斜之间 太西二号大桥; 道路有 康马公路、 马蹄沟到太西村公路和通往各村庄乡村小路, 道路和线路的附属设施; 线路地面有高压电线, 通讯线路及电线杆。 北部与 14111 工作面相邻, 东部是太西区三条大巷及保护煤柱,南部为 14113 工作面,西部为本工作面采空区。 2 走向长度m198倾斜长度m320 m面积 m 2、煤层赋存情况 63360 本工作面所采煤层为 4煤,经钻孔和周边巷道实际揭露;4-1 煤层最大厚度10.5m,最小厚度为 8.5m,平均为 9.64m。4-2 煤层最大厚度 3.83m,最小厚度为 1.21 m,平均为 2.22m。煤层中含夹矸 2-3 层,夹矸为深灰 -- 黑色泥岩, 4-1 与4-2 煤夹矸平均厚 3.84m左右。煤层厚度变化不大, 煤层以半亮煤为主,弱玻璃光泽, 条带状结构,内生裂隙发育。工作面内煤层稳定可采。 表 1-2 煤层情况表 度 1.21m,平均为2.22m 表 1-3 主要煤质指标汇总表 干燥基低位发热量 (MJ/kg ) 全水分灰分硫分 挥发分 固定碳 氢 21.44 4.534.760.48 45.89 43.02 煤层厚度m 8.5 ~10.5 9.64 4-1,4-2 工作面所采煤层为 煤层结构 4-1,4-2 煤层倾角(度) 3-12 开采煤层 煤层情况描述 煤 种 气煤 稳定程度 稳定 4-1 煤和 4-2 煤,煤层硬度 2~ 4,煤种气煤,煤层容重1.45t/m3, 经钻孔和周边巷道实际接露,该煤层结构较复杂; 4-1煤最大厚度10.5m,最小厚度 为 8.5m,平均为9.64m,煤层厚度赋存稳定,煤层中含夹矸 2-3 层,夹矸为深灰- 黑 色泥岩,半暗型,块状,油脂光泽,细条带状结构,性脆, 4-2 煤最大 3.8m,最小厚 3、地质构造 根据工作面主辅运巷及跳面切眼掘进时地质资料 工作面回采时揭露 f94 H1.3m,∠35;f95H8.3m,∠45;f83H1.5~ 3.7m ,∠ 45 ;f97H1.8m, ∠45;f63H7.8m,∠45 ;DF2-1 H1.3m,∠ 70;f218H1.2m,∠ 65工 作面回采到断层附近时可能出现工作面顶板破碎漏顶、煤层变薄等现象。 工作面回采时要加强对断层带处维护。 4、水文地质 1、直接充水含水层 为山西组 K3砂岩裂隙含水层 , 该含水层位于煤层顶板上部中粗砂岩(在本工作面厚 13.07 米左右 ,富水性弱, 以静储量为主, 水力联系差,易于疏干,消耗量 1.515m3/h,钻孔单位涌水量 0.00150.1389m3/h 。 2、位于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距K3砂岩23.1 米左右)为所掘巷道间接充含水层,厚度较大 , 富水性不均匀,一般较弱。 3、回采工作面主要隔水层位于掘进巷道上部砂岩之间的泥岩隔水层,厚度较大, 沉积稳定,和上部的棕红色粘土。 4、根据调查和走访地表大路门沟,沟谷两侧或河床底部均有大面积下石盒 组砂岩裸露, 洪水期间地表水排水流经此处流量明显减少,表明地表水已经下渗补给下伏含水层, 由于该工作面整体呈东高西低, 工作面回采时要加强初采初放 时顶板水和回采后老塘水观测,发现老塘出水时,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 5、工作面回采时最大平均涌水量80m3/小时,最小平均涌水量为5m3/小时。 6、工作面突水危险性评价 1)顶板砂岩水害 跳采工作面直接充水含水层为山西组 K3砂岩裂隙含水层, 该含水层总体富水性弱, 以静储量为主, 水力联系差,易于疏干。但在回采工作面地表有大路门沟, 根据调查和走访地表大路门沟, 沟谷两侧或河床底部均有大面积砂岩裸露,雨季时地表水已经下渗补给下伏含水 层,但工作面回采前已对上部砂岩水进行了疏放。顶板孔均无水, 工作面回采时不受顶板砂岩水影响, 2)奥灰水水害井工一矿奥灰水水位标高约为1060米,工作面回采范围内标高均低于1060米,根据井工一矿带压开采安全性评价及安全 技术措施报告,该回采段属于带压区,但属于较安全区,巷道掘进和回采前已 设计底板孔进行了验证。 工作面回采时不受奥灰水影响。3)老空区水害跳面工作面回采北部为 14111工作面采空区,西部为采空区,由于地黄土覆盖,对工作面补给量很少, 采空区无地表水补给, 所以采空区无积水, 工作面回采时不受采空积水区影响。 4 工作面回采通过物探 3异常区,工作面回采前已对该异常区 进行了钻探,钻孔结果该异常区为无异常区,工作面回采时不受该异常区影响。 第三部分主要安全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 一、主要风险 1、工作面揭露 7条断层,这 7条断层落差在 1.2-8.3米之间,在过断层期间, 工作面顶板和帮部较破碎,存在掉顶和片帮伤人风险。 1)风险辨识 根据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 LEC)可知, 事故发生可能性分值 L为相当可能,分值为6分;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分值E为每年几次暴露, 分值为 1分;事故造成的后果分值C为 1人死亡,分值为 15分。综上可以得出风险评估值为 DLE C61 1590分,在查表 1-4 可知此安全风险等级为一般安全风险。 2、工作面回撤期间存在回风隅角气体超限、工作面煤尘超标风险。 1)风险辨识 根据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 LEC)可知, 事故发生可能性分值 L为相当可能,分值为6分;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分值E为每年几次暴露, 分值为 1分;事故造成的后果分值C为 1人死亡,分值为 15分。综上可以得出风险评估值为 DLE C61 1590分,在查表 1-4 可知此安全风险等级为一般安全风险。 3、工作面在回采期间采用人工搬运设备物料、装车过程中存在用力不齐没有统一指挥、车辆在井下运输各种设备和交接班时人行车运送人员存在运输风险。 1)风险辨识 根据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 LEC)可知, 事故发生可能性分值 L为完全被预料到,分值为 10分;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分值E为每年几次暴露, 分值为 1分;事故造成的后果分值C为 1人死亡,分值为 15分。综上可以得出风险评估值为 DLE C10115150分,在查表 1-4 可知此安全风险等级为一般安全风险。 4、工作面初采初放,工作面两巷的隅角及老塘悬顶面积大,突然垮落存在顶板安全风险。 1)风险辨识 根据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 LEC)可知, 事故发生可能性分值 L为相当可能,分值为6分;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分值E为每月一次暴露, 分值为 2分;事故造成的后果分值C为严重伤残,分值为7分。综上可以得出风险评 估值为 DLE C62 784分,在查表 1-4 可知此安全风险等级为一般安全风险。 5、工作面的采空积水和上部的裂隙导致的裂隙水存在水害风险。 1)风险辨识 根据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 LEC)可知, 事故发生可能性分值 L为可能但不经常,分值为 3分;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分值 E为非常罕见的暴露, 分值为 0.5 分;事故造成的后果分值 C为 10人 包括10人 以上死亡,分值为 100分。综上可以得出风险评估值为 DLEC3 0.5 100150分,在查表 1-4 可知此安全风险等级为一般安全风险。 工作面煤层自燃倾向等级为二类自燃倾向,自燃发火期 3-6 个月,工作面存在煤层自燃发火风险。 1)风险辨识 根据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 LEC)可知, 事故发生可能性分值 L为完全被预料到, 分值为 10分;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分值E为非常罕见的暴露, 分值为 0.5 分;事故造成的后果分值C为 10人 包括10人 以上死亡,分值为 100分综上可以得出风险评估值为DL EC100.5 100500分,在查表 1-4 可知此安全风险等级为重大安全风险。 由以上安全风险辨识可知 一般安全风险 1、工作面顶板和帮部较破碎,存在掉顶和片帮伤人风险。 2、工作面回撤期间存在回风隅角气体超限、工作面煤尘超标风险。 3、工作面在回采期间采用人工搬运设备物料、装车过程中存在用力不齐没有统一指挥、车辆在井下运输各种设备和交接班时人行车运送人员存在运输风险。 4、工作面初采初放,工作面两巷的隅角及老塘悬顶面积大,突然垮落存在顶板安全风险。 5、工作面的采空积水和上部的裂隙导致的裂隙水存在水害风险。重大安全风险 工作面煤层自燃倾向等级为二类自燃倾向,自燃发火期3-6 个月,工作面存在煤层自燃发火风险。 二、防范措施 针对工作面回撤辨识出的安全风险,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1、将过断层的专项措施和回撤作业规程并向每位职工学习贯彻,确保安全 措施落实到位。 每班施工前安排 2名有经验的工人按照规程要求 “敲帮问顶”,找掉危矸悬岩,补强支护人员施工时站在支架下面或已经支护好的顶板下的安全地 点。在顶板破碎段按照综放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施工。 2、工作面回撤期间在回风隅角设置一氧化碳和氧气探测传感器,在 5架设置引风帐,人员若进入回风隅角作业必须佩戴便携仪。 每个转载点设置喷雾装置, 煤机和支架设置喷雾装置。 认真做好“一通三防” 管理工作。加强巷道防尘工作, 保证巷道无积尘。 3、工作面回撤期间人工搬运设备物料和设备装车时提前说好,一起用力一 起放下,相互之间呼叫呼应, 一次只能搬运一件设备或多件连接固定在一起的设备,并且有班组长统一指挥, 装车后用葫芦和铁链封车牢固,车辆入井前进行检查和试运行, 无误后方可入井, 人行车上职工抓好把手, 并严格按照人行车司机操作规程执行。 4、初采初放按照综放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中的初采放顶煤安全技术措施执行,防止初次来压造成设备和人员危害。当工作面上下隅角顶板面积超过10m2时,采取退锚措施,控制悬顶面积,及时让顶板垮落。 5、传达地测部下发的工作面地质预测预报,每天检修风泵保证正常运转, 工作面配备 2台水泵,用于排流入工作面的采空积水,同时预防裂隙水造成水害事故。每班接班前安排专人观测工作面是否有突水预兆,若有停止施工汇报调度室,等处理完并确认无突水时方可开工。 6、严格防治煤层自燃发火按照措施执行。 序 号 风险地 点 风险描述 风险 类型 风险等级 管控措施 表 3-1工作面主要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表 1 工作面 2 工作面及两巷 3 工作面 工作面 工作面煤层自燃倾向等级为二类自燃倾向,自 火灾 燃发火期 3-6 个月,工作 风险 面存在煤层自燃发火风 险。 过断层期间顶板破碎, 顶板 煤壁片帮存在掉顶和片 风险 帮伤人风险。 “一 工作面回采期间存在回 通三 风隅角气体超限、工作 防” 面煤尘超标风险。 风险 4112 工作面在回采期 间采用人工搬运设备物料、装车过程中存在用 运输 重大风险严格按照措施执行。利用束管监测自燃发火预兆。 将过断层的专项措施和回撤作业规程并向每位职工学习贯彻,确保安全措施落实到位。每班施工前安 排 2 名有经验的工人按照规程要求“敲帮问顶” ,找 一般风险 掉危矸悬岩,补强支护人员施工时站在支架下面或 已经支护好的顶板下的安全地点。在顶板破碎段按照综放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施工。 工作面回撤期间在回风隅角设置一氧化碳和氧 气探测传感器,在5架设置引风帐,人员若进入回 风隅角作业必须佩戴便携仪。每个转载点设置喷雾 一般风险 装置,煤机和支架设置喷雾装置。认真做好“一通 三防”管理工作。加强巷道防尘工作,保证巷道无积尘。 工作面回撤期间人工搬运设备物料和设备装车时提前说好,一起用力一起放下,相互之间呼叫呼应, 一次只能搬运一件设备或多件连接固定在一起的设 4 车辆在井下运输各种设 备和交接班时人行车运送人员存在运输风险。 工作面 工作面初采初放,工作面两巷的隅角及老塘悬 顶板 及两巷 顶面积大,突然垮落存 在顶板安全风险。 风险 及两巷 5 工作面 6 及两巷 力不齐没有统一指挥、 工作面的采空积水和上部的裂隙导致的裂隙水存在水害风险 一般风险 风险 一般风险 水害 一般风险 风险 备,并且有班组长统一指挥,装车后用葫芦和铁链 封车牢固,车辆入井前进行检查和试运行,无误后方可入井,人行车上职工抓好把手,并严格按照人 行车司机操作规程执行。 初采初放按照综放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中的初采放顶煤安全技术措施执行,防止初次来压造成设备和人员危害。当工作面上下隅角顶板面积超过10m2时,采取退锚措施,控制悬顶面积,及时让顶 板垮落。 传达地测部下发的工作面地质预测预报,每天检修 风泵保证正常运转,工作面配备2 台水泵,用于排流入工作面的采空积水,同时预防裂隙水造成水害 事故。每班接班前安排专人观测工作面是否有突水 预兆,若有停止施工汇报调度室,等处理完并确认 无突水时方可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