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矿井热湿环境对人体机能的影响_聂兴信.pdf
收稿日期2019-12-04 基金项目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工业攻关项目编号2020GY-211 作者简介聂兴信 (1972) , 男, 副教授, 硕士。 总第 526 期 2020 年第 4 期 金属矿山 METAL MINE 高温矿井热湿环境对人体机能的影响 聂兴信王廷宇孙锋刚汪朝 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55) 摘要矿井高温热害及其治理已成为国内外采矿界公认的科技难题, 矿井降温技术已成为高温矿井正常安 全生产、 企业发展的瓶颈技术和关键技术。随着矿井开采深度逐渐增加, 作业人员的安全及职业健康问题愈加突 出, 尤其是高温高湿环境下矿工的健康问题。研究热湿环境对人体机能的影响尺度, 可为更好地调节高温矿井热湿 环境提供依据和借鉴。针对3个高温金属矿井, 选取不同中段的5个作业点 (其环境温度范围分别为23~26 ℃、 27~ 30 ℃、 31~34 ℃、 35~38 ℃、 39~42 ℃, 湿度范围介于60~70、 70~80、 80~90三个区间, 风速调控为0.5 m/s、 1.5 m/s、 2.5 m/s) , 对50名矿工 (10个作业小组) 进行生理、 心理及行为测量。通过测量及数据分析得到热湿环境下人体各 机能参数的变化趋势, 结论为温度27 ℃以下、 湿度60~70、 风速0.5 m/s为矿工作业环境的舒适范围。温度超过 27℃, 湿度超过70时, 需采取降温除湿措施改善井下作业条件。 关键词高温矿井热湿环境人体机能生理心理及行为影响 中图分类号TD7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1250 (2020) -04-186-08 DOI10.19614/ki.jsks.202004029 Influence of Heat and Humidity Environment on Function of Human Body in High Temperature Mine Nie XingxinWang TingyuSun FenggangWang Zhao2 (School of Management,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Xian 710055, China) AbstractHeat damage and treatment of high temperature in mine has become a recognize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blem in the mining industry at home and abroad. Mine cooling technology has become the technical bottleneck and keys for normal safety production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of high temperature mine. With the gradual increase of mining depth,the safety and occupational health of the workers were seriously threatened,especially the health of the miners under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humidity. The study on the influence level of thermal and humid environment on function of human body can provide basis and reference for better regulating the thermal and humid environment in a high-temperature mine. Physical,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measurements were pered on 50 miners 10 working groups at five operating points in different middle sections of three high-temperature metal mines the temperature ranges from 23~26 ℃,27~30 ℃, 31~34 ℃,35~38 ℃ and 39~42 ℃ respectively;the humidity ranges from 60~70,70~80 and 80~90 ; the wind speed was adjusted at 0.5 m/s,1.5 m/s and 2.5 m/s. Through measurement and data analysis,the variation trend of various functional parameters of human body in the hot and humid environment was obtained, and the conclusion was that the temper- ature below 27 ℃,humidity of 60~70 and wind speed at 0.5 m/s were the comfortable environment for miners. When the temperature exceeds 27 ℃ and the humidity exceeds 70,it is necessary to take cooling and dehumidifying measures to im- prove operating conditions underground. KeywordsHigh temperature mine, Thermal and humid environment, Function of human body, Physical and psychologi- cal and behavioral effect Series No. 526 April 2020 由于高温矿井的特殊环境, 温度往往会比较高, 生产环境的温度甚至常年超过32 ℃ [1-2]。矿井的高 温、 高湿环境, 会导致人体出现许多不良症状, 比如 体温调节系统出现紊乱致使体温和皮肤温度升高, 汗腺分泌增加从而导致人体的水盐代谢紊乱, 机体 大量失水导致循环、 消化、 泌尿等神经系统出现紊乱 186 ChaoXing 甚至病变等。据矿井调查统计, 长期工作在高温高 湿环境条件下, 人更容易患风湿病、 皮肤病、 皮肤癌 和心脏病等职业疾病 [3-5]。基于此, 需要进行高温矿 井热湿环境对人体生理、 心理及行为的影响研究。 孔嘉莉 [6]通过人工环境舱模拟高温高湿环境, 测试受 试者在运动后的反应力和记忆力变化, 结果表明两 者在运动之初呈现小幅度上升趋势, 随着运动时间 的增长逐渐下降。张景钢等 [7]通过实验研究了矿井 工人工作效率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在高温高湿条 件下工作会使人的疲劳感加重、 动作出错机率明显 增加。张超等 [8]通过监测人员心率和主观疲劳程度 指标, 计算人员心血管负荷 (CVL)和主观疲劳程度, 找出高温作业环境下人员生理、 心理变化规律。上 述研究多基于实验条件下的模拟分析, 而高温矿井 实际作业环境的温湿度多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 与 实验室环境还是有明显出入, 因此有必要深入井下 生产作业现场, 研究高温高湿环境下矿工生理、 心理 及行为指标的变化规律, 为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保 障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9]。本研究基于人体热交换 和人机工效学理论基础, 通过现场测量定量分析高 温矿井热湿环境对矿工生理、 心理及行为的影响, 为 矿山企业改善井下工人作业环境、 降低矿工的职业 危害、 提升工作效率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1测定环境与装置 1. 1研究对象 选取3个矿井 (河南金渠铜矿、 铜陵狮子山铜矿 和承德铜兴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的50名井下工人为 研究对象 (10 个作业小组, 每组 5 人) , 平均年龄为 31.2岁, 平均工龄为8.6 a。 1. 2环境测定 选取上述3个典型金属矿井不同中段的5个作 业点, 参数范围为环境温度23~42 ℃、 相对湿度60~ 90、 风速0.5~2.5 m/s。 1. 3仪器设备 需测定的人体生理指标有核心温度、 皮肤温度、 心率、 血压、 出汗量和新陈代谢率。所需仪器设备如 表1所示。图1和图2为测量核心温度和皮肤温度所 需仪器。 需测定的人体心理指标有热感觉、 湿感觉和疲 劳度。测量方法为主观判定法, 如表2~表4所示。 需测定的行为指标有反应力和臂力。反应力通 过游戏软件进行测试, 臂力通过记录装载3 t矿车1 车次所需的时间进行测定。 1. 4研究方法 将受试者分为 10 组, 每组 5 人, 填写个人信息 表, 每组均在一定的环境下, 测量工作90 min后的机 能指标, 记录生理和行为实测数据及填写心理主观 感觉调查表。测量的内容主要包括温度、 湿度和风 速的控制和测量, 矿工在不同环境下的生理、 心理及 2020年第4期聂兴信等 高温矿井热湿环境对人体机能的影响 187 ChaoXing 行为指标。选取矿井不同中段的5个作业点 (其温度 范围分别为23~26 ℃、 27~30 ℃、 31~34 ℃、 35~38 ℃、 39~42 ℃; 湿度范围分别为 60~70、 70~80、 80~90; 风速调控为0.5 m/s、 1.5 m/s、 2.5 m/s) 。 2实测数据分析 2. 1人体生理指标实测数据分析 选取所测50名矿工的数据进行分析, 得出作业 环境与人体核心温度、 皮肤温度、 心率、 血压、 出汗量 和新陈代谢率的关系图, 分析如下。 2. 1. 1核心温度 人体核心温度是判断人体在热湿环境中热平衡 是否受到破坏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通过核磁测温 技术和直肠、 耳蜗、 食道、 肺动脉等侵入式测温进行 直接测量, 也可通过单、 双通道热量流动模型及人体 双、 多节点测量模型进行间接估算 [10]。临床上通常 采用直肠温度作为核心温度, 但直肠温度的测量需 要被测人员长时间地保持静止状态, 在高温矿井作 业过程中, 无法对矿工进行直肠测量。人体中口腔 是最容易获取体温的部位, 人体口腔的温度比直肠 温度低0.4 ℃, 可以通过测量口腔的温度得到直肠温 度。 图3中, 空气湿度为60~70时, 当矿工处于环 境温度 23~30 ℃, 核心温度在 36~37.3 ℃之间, 机体 可以通过出汗正常散热; 温度为31~38 ℃, 风速大于 1.5 m/s, 可将矿工的核心温度降到正常范围。空气湿 度为70~80, 温度低于30 ℃时, 仍可提高风速降 低核心温度。空气湿度为80~90和70~80且 温度达到30 ℃以上和湿度为60~70且温度超过 38 ℃时, 人体核心温度超过38℃, 必须停止工作。 2. 1. 2皮肤温度 皮肤温度会因为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产生的 较大差异, 不仅变化幅度大, 而且各部位差异也很大。 当人体处于高温高湿环境下, 皮肤的散热会受到阻 碍, 导致皮肤温度的逐渐升高 [11]。通过测量人体不同 部位的温度, 按相应部位的皮肤面积计算人体皮肤温 度的平均值。图4中, 空气湿度为60~70和70~ 90 且环境温度为 23~34℃时, 人体平均温度低于 37 ℃。温度为35~38 ℃时, 皮肤温度接近矿井温度, 无法与环境正常换热, 风速大于1.5 m/s, 皮肤温度降 到37 ℃以下。温度达到39 ℃, 皮肤温度超过人体正 常温度, 环境最恶劣时体温达到38.4 ℃。 2. 1. 3心率 心率易于测量, 在高温矿井热湿环境中被当做重 要的研究指标。心率测量的方法一般是在一定时间 内对人体脉搏跳动次数的测定。图5中, 心率随环境 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温度从第3阶段到第4阶段, 趋于 平缓, 第4阶段升到第5阶段心率急剧增加。风速为 2.5 m/s, 湿度为60~80且温度低于27 ℃时, 心率 低于100 次/min, 属于正常范围。风速为0.5 m/s, 湿度 为60~80且温度为23~34℃之间; 风速为1.5 m/s, 温度为23~38℃之间; 风速为2.5 m/s 温度为27~38 ℃ 金属矿山2020年第4期总第526期 188 ChaoXing 之间, 心率处于100~140 次/min之间, 心率过速。当 温度为 35~38 ℃时, 心率达到 148 次/min, 接近于人 体过速心率范围的最大值, 若继续工作, 人体生命受 到威胁。 2. 1. 4血压 人体在高温矿井热湿环境中作业时, 保持稳定 正常的血压是非常必要的。热湿环境下的体力劳动 需要消耗能量, 血液的运氧量增大, 血管扩张, 导致 人体血压产生变化, 当血压变化波动幅度较大时, 要 立即采取措施, 脱离热湿环境 [12]。图6与图7所示为 人体的血压情况。 图6中, 风速为0.5 m/s、 环境温度为23~26 ℃和 27~30 ℃且湿度为60~80时, 风速为1.5 m/s、 环境 温度为23~30 ℃和31~38 ℃且湿度为60~80时, 风 速为2.5 m/s、 环境温度为23~34 ℃和35~38℃且湿度 为60~80时, 收缩压低于130 mmHg, 属于正常范 围。当风速为0.5 m/s、 环境温度为31~34 ℃且湿度为 60~80和温度为35~38 ℃且湿度为60~70, 风 速超过1.5 m/s、 环境温度为39~42 ℃且湿度为60~ 80时, 收缩压介于130~140 mmHg之间, 达到临界高 血压。环境温度为35~38℃且湿度为80~90, 温度 为39~42℃、 风速为0.5 m/s和风速为1.5 m/s以上且湿 度为80~90时, 收缩压超过140 mmHg, 人体处于 高压状态。在环境温度31~34℃时最大值接近人体 临界高压范围的最大值, 可将35℃视为高压临界值。 图7中, 湿度为60~70、 风速大于1.5 m/s且温 度为23~30 ℃和风速为2.5 m/s且温度为31~34 ℃, 湿 度为70~80、 风速大于1.5 m/s且温度为23~26 ℃ 和风速为 2.5 m/s 且温度为 27~30 ℃, 湿度为 80~ 2020年第4期聂兴信等 高温矿井热湿环境对人体机能的影响 189 ChaoXing 90、 风速为2.5 m/s且温度为23~26 ℃时, 舒张压低 于80 mmHg。当温度为23~30 ℃、 风速为0.5 m/s, 温 度为31~34 ℃、 风速小于1.5 m/s, 温度为35~38 ℃、 风 速为0.5 m/s且湿度为60~80和风速大于1.5 m/s, 温度为39~42 ℃、 风速为2.5 m/s且湿度为60~70 时, 舒张压介于80~89 mmHg之间, 视为高血压前期。 温度为 35~38 ℃、 风速为 0.5 m/s 且湿度为 80~ 90, 温度为 39~42 ℃、 风速小于 1.5 m/s 和风速为 2.5 m/s 且湿度大于 70 时, 舒张压高于 90 mmHg。 舒张压在 35~38 ℃时最大值已经达到 91 mmHg, 超 过人体舒张压正常范围的最大值, 且温度从第 4阶 段到第5阶段, 舒张压急剧增加, 湿度处于70~80 下, 增加较快。 2. 1. 5出汗量 出汗是人体向外界散热的重要途径。出汗量的 测定方法有裸体体重差法、 着装体重差法和纱布增重 法 [13]。体重差法对实验仪器要求较高, 误差过大, 不 适宜在高温矿井下进行测量。可以采用纱布增重法 对人体各个部位进行测量, 结合加权系数法得到人体 的出汗量。如图8所示, 23~34 ℃之间, 湿度和风速对 人体出汗量的影响较小, 出汗量低于800g, 对人体没 有影响。当温度达到35 ℃及以上, 出汗量急剧增加, 出现明显的失水症状, 且湿度从 70~80 上升到 80~90时, 身上大面积排汗, 出汗量达到1.5倍。 2. 1. 6新陈代谢率 新陈代谢率M是影响人体热舒适的主要因素之 一。作业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对新陈代谢有重要的影 响 [14]。温度升高, 代谢量也会增加。新陈代谢率通 过呼吸熵和耗氧量来体现。计算公式如下 M 0.23RQ 0.77 5.88 VO 2 AD ,(1) AD 0.202m0.425 b H0.725,(2) 式中,mb为体重, kg;H为身高, m;AD为人体皮肤表面 积, m2;RQ为呼吸熵, 单位时间内呼出的二氧化碳和 吸入氧气摩尔比;VO 2为单位时间内消耗的氧气体积, L/h。 图 9 所示, 风速的增加对新陈代谢率的影响较 小。湿度为60~80且温度在38 ℃以下时, 新陈代 谢率基本稳定, 保持在 144~202 W/m2。温度超过 38℃时, 新陈代谢率急剧增加, 湿度越大, 增速越明 显, 单位时间内消耗的氧气体积增多, 呼吸沉重。总 体上湿度介于60~70之间, 人体的代谢指标正常。 金属矿山2020年第4期总第526期 190 ChaoXing 2. 2人体心理指标实测数据分析 人体心理指标为热感觉、 湿感觉和疲劳程度。 2. 2. 1热感觉与湿感觉 热感觉与湿感觉无法直接测量, 是人体对周围 环境的主观评价。矿工通过对自己感觉打分的方 式, 定量分析获得人体心理状态的变化规律。图10 中, 温度低于27 ℃, 湿度为60~70时, 人体热感觉 最舒适。温度在31~34 ℃时, 矿工热感觉分值最低达 到2.5, 随着温度的升高, 人体热感觉增加明显, 超过 35 ℃时, 人体逐渐出现恍惚、 神经麻痹等状态, 分值 趋于4以上。图11中, 湿度为60~70, 风速为0.5 m/s且温度低于30 ℃和风速超过1.5 m/s且温度低于 34 ℃时, 湿感觉分值接近2。湿度大于70, 温度越 高, 人体排汗量越大, 湿感觉较明显。风速对热感觉 与湿感觉的影响较小, 空气流通性差, 矿工处于热湿 环境中, 环境越恶劣, 热湿感觉越明显。 2. 2. 2疲劳度 疲劳是主观意识上的一种疲乏劳累的感觉。疲 劳的测定方法有疲劳症状问卷调查法、 两点阈法、 分 析脑电图、 精神测验法、 测定闪频值法 [11]。由于高温 矿井的作业环境, 可以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得矿工的 疲劳程度。将疲劳症状分为30种, 为了方便分析, 每 种症状分值为1, 取50名矿工在不同环境下的得分平 均值。图12中, 可以发现疲劳症状的增多与温度和 湿度的升高呈规律性, 与风速关系不明显。温度为 23~26 ℃且湿度为60~70时, 疲劳度得分低于6, 还未感到疲劳。温度低于26 ℃且湿度为70~80 和温度为27~30 ℃且湿度为60~80时, 疲劳度分 值介于6~12之间, 矿工感到疲劳但可继续劳动。温 度在35 ℃以下, 疲劳度分值低于18, 感到疲劳仍可 以坚持, 并且湿度越大, 疲劳反应症状越多。相同湿 度下, 温度从第3阶段到第5阶段, 出现的疲劳症状 越来越多, 可以认为35 ℃为停止工作的临界值。 2. 3人体行为指标实测数据分析 人体行为指标分脑力和体力, 分别通过反应力 和臂力来体现。 反应时间是人体接受外界刺激, 引起行为反应 所需的时间。通过测量矿工的反应时间, 可以分析 在热湿环境下, 矿工的脑力状态 [15]。采用软件测试 的方法测量矿工的反应力, 当电脑屏幕上的红色圆 变为黄色时, 摁下结束键的时间作为反应时间, 如图 13所示。臂力通过记录装载3 t矿车1车次所需的时 间进行测定。 2. 3. 1反应力 图14中, 矿工的反应能力呈现规律性波动, 作业 环境的恶劣导致反应能力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反 2020年第4期聂兴信等 高温矿井热湿环境对人体机能的影响 191 ChaoXing 应能力下降的幅度与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升高成正 比。相较于 23~30 ℃的反应时间的变化来说, 31~ 42 ℃的反应时间变化趋于平稳。同一湿度和风速 下, 温度在第5阶段比第1阶段时, 反应时间延长了 0.9 s以上。风速和湿度对反应能力的影响较小, 矿 工的反应时间在2~4 s之间, 最长达到3.8 s。 2. 3. 2臂力 臂力是指臂部肌肉收缩紧绷产生的力量。当作 业环境温度过高时, 肌肉细胞中水分减少及电解质 平衡的破坏都会影响肌肉的收缩能力及新陈代谢的 能力, 影响胳膊的操纵行为与体力行为 [16]。图15中, 人体的体力随温度和湿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 装载3 t矿车1车次所需要的时间越来越长, 尤其是温度达 到35℃, 体力消耗过大。矿工装载1车矿石消耗的时 间在19~43 s之间波动。 3结论 (1) 根据现场测量不同环境温度湿度及风速的情 况下, 矿工的核心温度、 皮肤温度、 心率、 血压、 出汗量、 新陈代谢率、 热感觉、 湿感觉、 主观疲劳度、 反应能力和 臂力等指标, 获得各指标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规律。 (2) 生理指标方面, 环境温度湿度的上升与各指 标的升高成正比, 风速的增加与各指标的升高成反 比。心率和血压受温度的影响较为明显, 出汗量受 温度和湿度的影响较大, 新陈代谢率的变化趋势与 人体核心温度和皮肤温度变化趋势接近。 (3) 心理指标方面, 热感觉受环境温度影响, 湿 感觉受湿度影响, 环境越恶劣, 热湿感觉越明显。疲 金属矿山2020年第4期总第526期 192 ChaoXin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劳度受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双重影响, 随着温度和湿 度的升高, 疲劳症状出现的越来越多。风速对人体 心理影响较小, 主观变化不明显。 (4) 行为指标方面, 反应力和臂力都随着环境温 度和湿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 且温度越高, 反应时间 和铲装矿石所需时间越多。 (5) 环境温度27℃以下且湿度60~70, 可通过 排汗降低人体温度, 热湿感觉舒适, 各机能指标正 常。温度31℃以上且湿度70~80, 矿工的核心温 度超过38℃, 血压达到临界高血压, 热湿感觉变化明 显。温度35℃以上且湿度80~90, 矿工的身体机 能指标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 血压和心率接近正常 范围的最大值, 出汗量急剧增加, 安全度降低。 参 考 文 献 何学秋.安全工程学 [M] .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0. He Xueqiu. Safety Engineering[M] . Beiji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Press, 2000. 李亚洁, 廖晓艳, 李利.高温高湿环境热应激研究进展 [J] .护 理研究, 2004 (17) 1514-1517. Li Yajie, Liao Xiaoyan, Li Li. Research progress on heat stress in environment of high humidity and high temperature[J] . Chinese Nursing Research, 2004 (17) 1514-1517. 张广鹏. 工效学原理与应用 [M] .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Zhang Guangpeng.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Ergonomics[M] . Beijing Machinery Industry Press, 2008. 刘金娥, 王培植, 姚东.矿井高温高湿环境危害分析及治理措 施 [J]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08 (9) 27-28. Liu Jine, Wang Peizhi, Yao Dong. Mine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humidity environment hazard analysis and treatment measures[J] . Industrial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08 (9) 27-28. 刘卫东.高温环境对煤矿井下作业人员影响的调查研究 [J] .中 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7 (3) 43-45. Liu Weidong. Survey of effect for coal mine workers in heat stress [J] . 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7 (3) 43-45. 孔嘉莉. 矿井高温高湿环境对人体机能影响的研究 [D] .湘潭 湖南科技大学, 2014. Kong Jiali.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Humidity Environment on Human Body Function [D] . Xiang- tan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4. 张景钢, 杨诗涵, 索诚宇.高温高湿环境对矿工生理心理影响试 验研究 [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5, 25 (1) 23-28. Zhang Jinggang, Yang Shihan, Suo Chengyu.Research on effects of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humidity environment on miners physi- ology and psychology[J] .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2015, 25 (1) 23-28. 张超, 唐仕川, 李东明, 等.高温高湿环境下人员劳动负荷与 疲劳水平试验研究 [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5, 15 (4) 176-180. Zhang Chao, Tang Shichuan, Li Dongming,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heavy-duty working condition and intensified fatigue grade for the workmen under high temperature and great humidity environment [J] . Journal of Safety and Environment, 2015, 15 (4) 176-180. 程琛, 张驎, 徐阿猛, 等.高温作业环境中人的不安全行为 实验研究 [J]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 11 (9) 79-82. Cheng Chen, Zhang Lin, Xu Ameng,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unsafe human behavior in hot operating environment [J] . Journal of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4, 11 (9) 79- 82. 刘博, 唐晓英, 刘伟峰, 等.人体核心温度的测量方法研究进 展 [J]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7, 36 (05) 608-614. Liu Bo , Tang Xiaoying , Liu Weifeng, et al. Review on human core body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J] . Chinese Journal of Bio- medical Engineering, 2017, 36 (05) 608-614. 吴建松, 付明, 童兴, 等.高温高湿矿井作业人员热应激评 价 [J] .煤炭科学技术, 2015, 43 (9) 30-36. Wu Jiansong, Fu Ming, Tong Xing, et al. uation on heat strain of mine worker in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humidity mine[J] . Coal Science and Technolog, 2015, 43 (9) 30-36. 屈金涛, 曾凡星, 封文平, 等.高温高湿环境与常温环境运动中 能量消耗的差异 [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5, 34 (2) 164-169. Qu Jintao, Zeng Fanxing, Feng Wenping, et al. Difference of ener- gy consumption between high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environ- ment and normal temperature environment[J] .Chinese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2015, 34 (2) 164-169. 魏洋.人体出汗量的测定研究 [J] .中国个体防护装备, 2011 (3) 40-43. Wei Yang. Study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human sweating measure [J] . China Personal Protection Equipment, 2011 (3) 40-43. 王美楠, 王海英, 胡松涛, 等.低气压环境下人体新陈代谢变化 规律的实验研究 [J]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14, 35 (5) 87-91. Wang Meinan,Wang Haiying, Hu Songtao,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change rule of human body metabolism in low pressure en- vironment[J] . Journal of Qingdao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2014, 35 (5) 87-91. 马辉, 袁晓雨, 张超.高温高湿环境对作业者反应时间的影 响研究 [J]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 11 (6) 68-72. Ma Hui, Yuan Xiaoyu, Zhang Chao. Study on Reaction time of oper- atro under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humidity environment[J] . Journal of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4, 11 (6) 68-72. 张超, 秦挺鑫, 刘阳.人体热应变预测方法标准在热安全评 价中的应用 [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6, 12 (2) 118-122. Zhang Chao, Qin Tingxin, Liu Yang. Application of the standard on human heat strain prediction in heat safety uation [J] . 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6, 12 (2) 118-122. 2020年第4期聂兴信等 高温矿井热湿环境对人体机能的影响 193 ChaoX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