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ppt
欢迎各位领导和专家光临,河南省鑫鼎泰商贸有限公司嵩县凡台沟武松川金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河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报告主要内容,前言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第二章矿山地质环境条件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原则、目标和任务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第七章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第八章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第九章结论与建议,附图目录,1、河南嵩县凡台沟武松川金矿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估图(110000)2、河南嵩县凡台沟武松川金矿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图(110000)3、河南嵩县凡台沟武松川金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部署图(110000),附,1、河南嵩县凡台沟武松川金矿矿区地质环境现状野外调查表2、河南嵩县凡台沟武松川金矿矿区内村庄地质环境现状野外调查表3、河南省鑫鼎泰商贸有限公司嵩县凡台沟武松川金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缴存承诺书4、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甲级资质(国土资地灾评估资字第[2005116001]号)5、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国土资地灾设资字第[2005316002]号)6、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甲级资质(国土资地灾勘资字第[20062116014]号)7、国土资源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培训证书,0.0序言,一、任务由来受河南省鑫鼎泰商贸有限公司委托,河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承担了河南省鑫鼎泰商贸有限公司嵩县凡台沟武松川金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工作。,0.0序言,二、目的任务(一)目的河南省鑫鼎泰商贸有限公司嵩县凡台沟武松川金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的主要目的是及时开展本矿山环境影响调查与评估,制定本矿山企业在建设、开采、闭坑各阶段的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最大限度地减轻矿业活动对地质环境的不利影响,实现矿山地质环境的有效保护与恢复治理,建设绿色矿山、和谐矿山,落实矿山企业的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义务,不仅为矿山企业实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技术依据,而且为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办理采矿许可证和对矿山地质环境的有效监督管理提供依据。,0.0序言,二、目的任务(二)任务1、收集资料,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查明矿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确定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级别与评估范围。2、根据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3、在现状评估的基础上,根据矿山开发利用方案、采矿地质环境条件,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4、根据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5、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预防和治理恢复技术措施。6、安排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程。7、制定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作方案。,0.0序言,三、方案编制依据(一)法律、法规(二)政策文件(三)技术规范(四)其他,0.0序言,四、方案的适用年限根据河南省鑫鼎泰商贸有限公司嵩县凡台沟武松川金矿可行性研究告,该矿山为新建矿山,可采储量388327.4t,设计生产规模4.5万吨/年。矿山服务年限为10.8年(含一年基建),加上1.2年闭坑期。因此,本方案的使用年限为11年,分近、远两期实施,其中近期目标为5年(2011年2015年),远期目标为6年(20162021年)。,0.0序言,五、完成的工作量接到任务后,我院立即成立了项目组,收集了矿区内资源勘查报告、开发利用方案、水土保持方案报告、土地利用现状图、嵩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随后,我院技术人员仔细研究资料、熟悉技术要求后。开展了野外现场调查。共完成调查面积19.5521km2。走访矿区内32个自然村,实地调查了地质灾害现状及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分布特征及危害性,区内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水量及污染情况,了解了区内土地利用现状、植被发育程度等。在此基础上,拍摄照片38张,野外调查成果及收集资料满足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修订版)(DZ/T223-2009)要求。经编制单位初步评价,方案编制完成了预期的编制任务,达到了规范要求的质量。,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一、矿山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概况(一)矿山地里位置及交通河南省鑫鼎泰商贸有限公司嵩县凡台沟武松川金矿位于嵩县西南约10km处,行政区划隶属何村乡和德亭乡管辖。矿区至嵩县县城有公路相通,矿区内修建有村村通公路,交通较为方便。,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一、矿山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概况(二)矿山范围根据河南省国土资源厅于2009年12月4日以豫国土资矿划字【2009】0062号对划定嵩县凡台沟武松川金矿矿区范围的批复。矿区范围北起箭口河,南至凡台沟,东起胡岭,西至蛮峪岭。矿区由20个拐点圈定(图12),面积约19.5521km2,开采标高从+670m至+320m,,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一、矿山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概况(三)社会经济概况1、嵩县社会经济概况2、矿区经济概况3、矿区范围内可能影响的文物古迹及交通工程、村镇、农田情况,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二、矿山地质工作与开采概况(一)矿区以往地质工作情况(二)矿山开采概况嵩县凡台沟武松川金矿在探矿时分别在S01、S02矿体上部形成两条探矿平硐,矿山未进行开采,属新建矿山。,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一)开采范围及资源储量矿区内共圈出3个金矿脉S01、S02、S10,分别对应3个金矿体Ⅰ、Ⅱ、Ⅲ。矿山保有资源储量矿石量636548.9t,金金属量3312.6kg。开采损失率10,损失储量矿石量43147.5t,金金属量224.0kg。可采储量矿石量388327.4t,金金属量2015.5kg。,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二)矿山建设规模及服务年限根据河南省鑫鼎泰商贸有限公司嵩县凡台沟武松川金矿行性研究报告,矿山设计开采规模4.5万t/年,矿山生产服务年限9.8年,基建期1.0年,矿山总服务年限为10.8年。,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三)矿山开采方案1、开采对象及开采方式2、采区划分(1)一采区,(2)二采区3、矿山地面总体布置4、井口、硐口5、井巷工程6、中段高度7、开拓运输方案,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四)开采方式与开采顺序(五)矿井通风系统与通风方式(六)地表水、地下水防治(七)固体废弃物和废水排放量及处置,第二章矿山地质环境条件,一、自然地理(一)气象嵩县凡台沟武松川金矿矿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最大降雨量为1101.7mm,年最小降雨量为489.6mm。降雨量呈现年际分配不均,6、7、8、9四个月降雨量较为集中。(二)水文矿区属黄河水系,伊河支流。区内地势南高北低,山脉沟谷呈梳状由南向北低缓延伸至伊河边。矿区内主要河流为伊河支流武松川。,第二章矿山地质环境条件,二、地形地貌(一)区域地貌区域地貌分为中山、低山、丘陵、河流阶地及漫滩。(二)矿区地貌矿区地势南高北低,山脉沟谷呈梳状由南向北低缓延伸至伊河边。主要山脊在矿区中部呈东西向展布,山脊两侧山势逐渐变低。地形切割强烈,沟系发育,属V型沟谷区。区内植被发育,山梁多黄土覆盖,山坡基岩裸露。海拔标高380m至748m,相对高差约368m。地势南高北低,主要为低山地貌,只在矿区的东北部为丘陵地貌海拔245~500m。,第二章地质环境条件,三、地层岩性区域上出露地层主要有太古界太华群、中元古界长城系熊耳群、蓟县系官道口群、新生界第三系和第四系。,第二章地质环境条件,四、地质构造与地震1、地质构造矿区内构造简单,地层呈单斜分布,倾向20~45,倾角18~32。2、地震据嵩县县志记载,该县从未发生过大的地震,1960年-1983年的24年间,该县共发生地震11次,仅在1960年3月10日本县车村一带发生过震级3.5级地震,其余均在3级以下,地震作用对矿区岩体稳固性及矿山生产安全不会产生大的影响。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县境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当于地震基本裂度Ⅵ度。,第二章地质环境条件,五、水文地质条件矿区地下水类型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大类。断裂构造带为弱含水带,富水性不均一。水文地质条件属于简单类型。六、矿山工程地质条件矿山工程地质条件总体属于中等良好类型,稳固性较好。一般情况下竖井坑道施工中无须支护,在施工过程中如遇成矿后构造活动,使矿(岩)体造成破碎地段应采取支护,确保施工安全。故矿区属于工程地质条件中等。,第二章地质环境条件,七、矿体地质特征八、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工程活动情况嵩县凡台沟武松川金矿矿区面积共19.5521km2。矿区范围内涉大小32个自然村,其中只有8个村庄曾经出现过零星采矿行为,多为露天开采,规模在1~3m2,规模较小。现在已经全部停止开挖,开采迹象已经不明显,洞口矿渣堆积量较少,对当地地质环境的破坏较轻。除此之外人类工程活动局限于农耕和小规模的建筑,无其他大型人类工程活动,故现状条件下评估区内影响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一般。,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一、评估范围和评估级别(一)评估范围根据矿山开发利用方案,矿区有10条金矿脉,但具备开采条件的只有S01、S02、S10三条金矿脉,三条矿脉的开采不会对矿区以外的地区产生影响。因此,根据开采矿体埋藏情况、开采方案、周边地形地貌及地质环境条件确定本次评估范围以采矿权范围(矿区)为界,面积19.5521km2。(二)评估级别。本评估区为较重要区,矿山规模为小型,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确定评估级别为二级。,矿山地质环境评估分级表,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标准与指标体系(一)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标准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DZ/t223-2009),从地质灾害、含水层、地形地貌景观、土地资源等4个影响因素将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划分为严重、较严重、一般3个级别。,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标准与指标体系(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析指标体系的确定以定量~半定量方式开展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指标的选择以表3-4为主要依据,同时考虑矿山的实际条件综合确定。根据评估分区的不同(现状评估或预测评估),区分指标的重要程度赋于不同的权重,从而构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析指标体系,用以指导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估分区或预测评估分区。现状评估以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结果为基础。根据矿山实际情况,结合规范要求,该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因素包括如下7个方面(1)开采方式;(2)实际生产能力;(3)引发地质灾害;(4)矿区地形地貌景观破坏;(5)含水层破坏;(6)矿区土地资源占用与破坏;(7)废物排放影响或污染地质环境。,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标准与指标体系(三)分区方法1、单元网络的划分将评估区地理底图按300m300m大小进行网络剖分,评估区面积19.5521km2,共剖分为217个单元。2、单要素(指标层)分区在计算机上,将剖分的每个网格分别进行6要素(指标层)计算赋值,分别得出6个指标层的地质环境影响严重程度分区。3、综合分区与分区优化在上述单要素(指标层)评价的基础上,在计算机上对各指标层依据不同的权重进行赋值叠加,从而得出各单元格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严重程度综合结果。,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三、现状评估(一)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1、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1)现状评估灾种为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及地面沉降6种。(2)地质灾害现状评估嵩县凡台沟武松川金矿矿区面积共19.5521km2。本次调查滑坡2处、崩塌2处。其规模小,危害性小。没有发现地面塌陷、泥石流、地裂缝及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因此,现状条件下评估区地质灾害发育有崩塌、滑坡两种地质灾害,其规模小,危害性小。现状条件下评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一般。,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三、现状评估(一)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2、矿山开采对含水层的影响或破坏情况现状评估根据本次调查及收集资料显示,凡台沟武松川金矿矿山处于建设初期,未进行开采,矿区及周围地表水体未见漏失,矿区及周围浅层地下水位无明显变化。现状条件下矿山开采对含水层的影响程度一般。,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三、现状评估(一)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3、矿山开采对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或破坏情况现状评估凡台沟武松川金矿处于建设期,未进行开采活动,对原生地形地貌景观影响不明显,破坏程度小。村民的零星采矿活动,多为露天开采,规模在1~3m2,现在已经全部停止开挖,开采迹象已经不明显,洞口矿渣堆积量较少,对当地地质环境的破坏较轻。现状条件下,矿山开采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程度一般。,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三、现状评估(一)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4、矿山开采对土地资源的影响或破坏情况现状评估由于矿山为新建矿山,没有开始生产,没有工业广场建设,只是在S01、S02、S10三个矿体上有探矿时留下的探矿平硐及探槽,没有占压和毁坏耕地及林地,只占用少量荒地。现状条件下,矿山开采对土地资源的影响一般。,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三、现状评估(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分区根据上述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分析结果,通过图层叠加与优化,在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图上进行分区,按分区结果可知,评估区内现状条件下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为较轻区。,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四、预测评估(一)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1、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采矿活动可能遭受地面塌陷、地裂缝地质灾害的危害,其中矿山建设本身遭受地面塌陷、地裂缝危险性小;塌陷区内耕地、林地、荒地、乡间道路及其他简易设施在预测塌陷区内遭受地面塌陷地裂缝危险性为中等,评估区其他地区遭受地面塌陷、地裂缝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小;居民点遭受地面塌陷地裂缝地质灾害危险性小。,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四、预测评估(一)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1、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一采区、二采区极其影响范围为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较严重;评估区内其它地段,地质灾害危险性为小区,地质环境影响程度一般。评估区分为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和小区。矿山建设场地内基本适宜河南省鑫鼎泰商贸有限公司嵩县凡台沟武松川金矿矿山开采项目。但应采取必要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以避免或减少因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四、预测评估(一)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2、含水层影响预测Ⅰ矿体赋存标高430643m。Ⅱ矿体赋存标高320662m。Ⅲ赋存标高400645m。大部分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最低侵蚀基准面378.4m)。矿床充水主要来源于断裂构造带及其近侧裂隙所赋存的地下水,由于断裂带宽度较小,富水性弱,对矿床充水影响不大。当地年降雨量不大,地表没有大的水体,单个矿井,矿坑涌水量小于30m3/d,综上所述,预测采矿活动对含水层的影响程度一般。,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四、预测评估(一)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3、地形地貌景观影响预测评估由于该矿山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及平硐开采,采矿活动结束后将形成地面塌陷,预测两个采区将形成地面塌陷区面积231509m2,将对原生的地形地貌景观产生影响。但由于地面塌陷在地表的多以裂缝的形式表现,只是在局部有可能出现陷坑,深度小于0.5m,因此,对原生的地形地貌景观影响较轻。矿山生产期内,在一采区的西部沟谷中建有废石堆积场地,由于年废石排放量14826m3,其对原生地形地貌景观有影响。在一采区至牛王屯之间修建简易公路三条,受地形地貌的限制由部分切坡工程,对地形地貌有一定的影响。综合评估认为采矿活动对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和破坏在一采区和二采区及其周围地区为中等,评估区其他地区影响一般。,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四、预测评估(一)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4、土地资源影响评估随着采矿活动的加剧,对矿区土地资源的影响程度将持续,受影响和破坏的范围增大。两个采区所在区域基本为荒地,只有少量耕地,预测采矿活动结束后,一采区出现裂缝的耕地约30亩,荒地约267亩,修建简易道路占用荒地15亩,排土场占用22亩;二采区出现裂缝耕地5亩,荒地45亩。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DZ/T223-2009)的界定标准,一采区采矿活动占用破坏土地资源影响严重,二采区采矿活动占用破坏土地资源较严重;评估区的其他地区占用破坏土地资源影响一般,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四、预测评估(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分区1、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区位于矿区西部的一采区,影响面积0.88km2,存在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有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资源的影响和破坏等。2、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较严重区位于矿区东部的二采区,影响面积0.88km2,存在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有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资源的影响和破坏等。3、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一般区指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区和较严重区以外的区域,影响面积18.5821km2。其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为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一般。,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一、分区原则及方法(一)分区原则1、“以人为本”原则,重点考虑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对人居环境的影响程度;2、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具有可操作性原则;3、矿产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4、区内相似,区际相异原则;5、紧密结合矿山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原则。,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一、分区原则及方法(二)分区方法根据矿山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分析、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结果,在充分考虑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对人居环境、工农业生产、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前提下,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防治区划分为重点防治区(Ⅰ)、次重点防治区(Ⅱ)和一般防治区(Ⅲ)。,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二、分区评述(一)重点防治区(Ⅰ)面积将达0.88km2,分布在一采区及其影响范围,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为开采活动引发的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土地占用破坏严重。(二)矿山地质环境次重点防治区(Ⅱ)面积将达0.09km2,分布在二采区及其影响范围,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为开采活动引发的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等。(三)矿山地质环境一般防治区(Ⅲ)一般防治区指评估治理区内重点、次重点防治区以外的其它区域,面积约18.5821km2。受采矿影响较小,该区域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严重程度一般,确定为矿山地质环境一般防治区,可一般防治。,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原则、目标和任务,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原则(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原则(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原则,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原则、目标和任务,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目标和任务1、采矿开采过程中引发的地面塌陷、地裂缝、边坡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地质灾害得到有效治理,矿区及其周边得到相应的环保措施,确保矿山安全、正常生产。2、对采矿造成的地形地貌破坏进行恢复或治理,实施植树造林,恢复植被,绿化率达到90。3、矿山闭坑后矿山地质环境与周边生态环境相协调,达到与区位条件相适应的环境功能。,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原则、目标和任务,近期任务2011-2015年1、一采区东部影响村庄实施避让工程,不得在预测塌陷区内规划建设房屋。2、对本矿山炸药库所在的沟谷的废石堆进行综合治理工程。3、对矿山修建的矿山至炸药库的简易道路两处边坡进行加固、除险工程,以免崩塌灾害的发生,威胁人员及车辆安全。4、对一采区内沟谷两侧边坡进行除险工程,除去上面风化破碎岩石,避免崩塌、滑坡灾害的发生。5、对一采区的排土场实施绿化工程。6、建立塌陷区地面变形观测和预警预报体系。,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原则、目标和任务,远期任务2016-2021年按开发利用方案,两个采区将同时结束开采。据此,安排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程如下1、二采区采矿活动影响范围内实施避让工程,不得在预测塌陷区内规划建设房屋。2、对矿区内实施地面塌陷地裂缝治理工程。3、提高废矿石山综合治理或利用率到100。4、对二采区内沟谷两侧边坡进行除险工程,除去上面风化破碎岩石,避免崩塌、滑坡灾害的发生。5、完善矿山地质灾害与矿山环境监测网络,优化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体系。,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原则、目标和任务,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部署(一)总体部署1、边坡清理、加固工程对一采区、二采区及炸药库所在沟谷的边坡进行清理,把边坡上面的风化碎石进行清理、加固,防止崩塌、滑坡灾害的发生。2、废石、矿渣治理工程对矿山产生的废石、废渣进行综合治理。3、边坡治理工程姜岭至炸药库道路两侧在修建公路的时候,有部分地段进行了切坡,边坡坡度达到90,致使坡体失稳,已经发生崩塌1处。崩塌体物质组成为风化物,碎石含量为40。周围植被发育一般。为了保证运送炸药车辆的安全,应对该段边坡进行工程治理。4、地面塌陷及地裂缝治理工程两个采区的面塌陷地裂缝治理工程。5、生态修复工程对两个采区的塌陷区进行植树,使矿区生态环境逐步变好。6、地质环境监测预警工程,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原则、目标和任务,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部署(二)年度实施计划1、2011-2012年一采区避让工程;一采区沟谷边坡除险工程;姜岭至炸药库道路两侧边坡治理工程;2、2012-2013年开始布置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炸药库所在沟谷两侧边坡上废石清理、加固工程;3、2014-2015年开始实施一采区排土场废石综合治理工程,根据矿山开采进度,继续实施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4、2016-2020年继续实施一采区排土场废石综合治理工程,开始实施二采区排土场废石综合治理工程,继续实施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开始实施二采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5、2021年实施两个采区的面塌陷地裂缝治理工程。继续实施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结束。,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程(一)边坡清理工程两个采区都位于低山区,高差在41~213m之间,边坡坡度在30~70之间,表层为风化层,岩石破碎,在机械震动和爆破震动下,有发生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可能;本矿山的炸药库位于姜岭村东300m的沟谷中,在炸药库对面的山坡上,在长300m,宽60m的范围内,留有废弃采洞、采坑5处,小型规模,每处采坑附近都堆积有废弃矿渣。需对坡面进行清理,以防废弃矿渣下滑对炸药库形成威胁。,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程(二)废石、矿渣治理工程根据开发利用方案资料,该矿山采用地下开采方式,设计有1个排土场,位于一采区西南角沟谷中。在竖井口附近,利用地势布置,在废石堆场上部设置截水导流沟,在其下部设置挡墙,防止废石外流。闭坑后将废石场进行植被固化。,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程(三)矿山通往炸药库自建公路两侧边坡除险加固工程姜岭至炸药库道路两侧在修建公路的时候,有部分地段进行了切坡,边坡坡度达到90,坡高2~6m,致使坡体失稳,已经发生崩塌1处。崩塌体物质组成为风化物,碎石含量为40。周围植被发育一般。为了保证运送炸药车辆的安全,应对该段边坡进行工程治理。,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程(四)地面塌陷、地裂缝综合治理工程由于拟建金矿的3个矿体均为隐伏矿体,本矿拟采用竖井开拓方法加平硐开采方式。随着矿山生产的持续,矿体地下采空区的范围将不断扩大,最终将形成大致和矿体范围相同的采空区,由于地下采空区面积较大,其在重力、降水等诱因作用下易发生坍塌,形成地面塌陷,在地面塌陷的外围会形成地裂缝。需要工程治理。预测地面塌陷面积231509m2。其中可能出现塌陷裂缝的耕地耕地26680m2,可能出现塌陷裂缝荒坡地204829m2。,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程(五)生态环境修复工程矿山开采形成的地面塌陷和地裂缝对原生的地形地貌景观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和破坏,由于采矿活动占用和破坏了部分耕地和草地,直接破坏了地表植被和地貌景观,同时矿区工程建设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区域内的地形地貌景观及生态环境。拟采用绿化方法结合塌陷、裂缝填埋工程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填埋工程结束后,即可实施绿化工程,绿化主要采取适宜当地生长的速生树主,恢复生态,美化环境。,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二、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一)排土场监测在排土场处布置监测点1个。监测排土场的排量、堆放位置、现有废石堆的环境状况等,每月监测1次。(二)地表水质监测在箭坡沟村和张家村河段各设水质监测点1个,共2个。检测伊河支流武松川是否受采矿的影响,每三个月取样化验一次,检测河水是否污染。(三)地面塌陷及地裂缝监测在塌陷区中心、过渡区和边缘地方采用十字型布设,在地裂缝变化较大的地方布设,共5个点。两个采区各一个,周围的东杨庄村、西杨庄村、石灰沟村每村一个。每半年监测一次。,第七章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一、工作量估算经费估算须依据工程量的统计,具体工程量如下(不含安全防护与避让工程)1、边坡清理工程量为218000m2;2、废石、矿渣处理工程量为41274m3;3、炸药库路段需要治理的路段长为150m;4、治理塌陷区面积231509m2;5、设计栽种树木3000棵;6、拆除、运送废弃建筑500m3、平整土地2000m2;7、设置各类监测点8个。,第七章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二、经费估算河南省嵩县凡台沟武松川金矿综合治理费用为204.9万元。其中采区边坡清理工程22万元;废石、矿渣治理工程费用84万元;炸药库道路边坡治理工程15万元;地面塌陷及地裂缝治理工程41.5万元;生态修复工程15万元;场地占压土地恢复治理费用4.6万元;地质环境监测预警工程16万元;其他费用6.8万元。该矿山可采储量矿石量388327.4t,则每吨矿石应收环境治理保证金为5.28元。,矿山治理恢复方案治理工程进度安排一览表,第八章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一、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二)技术保障(三)保证金缴存方案二、效益分析(一)环境效益(二)社会效益(三)经济效益,第九章结论与建议,一、结论1、河南省鑫鼎泰商贸有限公司嵩县凡台沟武松川金矿是新建矿山,为年生产规模4.5104t的小型矿山。评估区面积为19.5521km2,评估区重要程度为较重要区,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确定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精度分级为二级。,第九章结论与建议,2、现状评估表明评估区内调查滑坡2处、崩塌2处,均为小型,现状条件下,危险性小;未发现地面塌陷、地裂缝、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采矿活动对地形地貌景观、含水层、土地资源的影响程度均为较轻;现状条件下评估区内采矿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一般。3、预测评估表明预测评估表明,预测一采区及其采矿影响范围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区;二采区及其采矿影响范围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较严重区;其他区域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一般区。,第九章结论与建议,4、根据矿产资源开发方案,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类型、分布特征及其危害性,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结果,将矿区划分1个矿山地质环境重点防治区、1个矿山地质环境次重点防治区和1个一般防治区。5、主要治理恢复措施是地质灾害防护措施、废石堆进行综合治理措施、矿渣治理措施、尾矿综合治理措施和矿山地质环境监测预警措施等。,第九章结论与建议,6、共部署治理恢复工程6项。分别是采区边坡清理过程1项;废石、矿渣治理工程1项;道路边坡治理工程1项;地面塌陷及地裂缝治理工程1项;生态修复工程1项;和地质环境监测预警工程1项(8处监测点)。避让工程在开采前完成,废石治理工程应在采矿过程中同时实施,地面塌陷地裂缝治理工程要求矿段开采结束至塌陷区稳定后开展。7、按照洛阳市2010年4-6月份价格水平,预计本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费用约需要199.3万元。,第九章结论与建议,二、建议1、对于矿山开发中出现有可能的新问题应编制应急预案,发生重大问题时能够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做到防患于未然。2、本方案不代替矿山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设计,建议矿山企业在进行工程治理时,委托相关单位对矿山环境影响区进行专项工程勘察、设计。3、矿山地质环境工程完成后应加强维护管理,确保发挥长期效益。4、根据实施情况,建议于2015年以后对本方案进行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