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 141-2005 煤矿井下用塑料网假顶带.pdf
I CS 2 3 . 0 4 0 . 2 0 ; 8 3 . 1 4 0 . 3 0 G 3 3 备案号 1 6 7 8 2 -2 0 0 5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煤 炭 行 业 标 准 MT 1 4 1 - 2 0 0 5 代替 MT 1 4 1 -1 9 8 6 煤矿井下用塑料网假顶带 P l a s t i c n e t p r o t e c t i n g t o p - p l a n e i n c o a l mi n i n g 2 0 0 5 - 0 9 - 2 3 发布2 0 0 6 - 0 2 - 0 1实施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 布 M T 1 4 1 - 2 0 0 5 月 U吕 本标准的 4 . 4 , 4 . 5 , 4 . 6 , 4 . 7 , 4 . 8 , 4 . 9为强制性的, 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是对 MT 1 4 1 -1 9 8 6 煤矿井下塑料网假顶检验规范 的修订,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MT 1 4 1 -1 9 8 6 , 本标准与 MT 1 4 1 -1 9 8 6相比较, 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拉伸强度要求 见 4 . 7 ; 增加了对酒精喷灯火焰温度的测定 见 5 . 7 . 3 . 3 ; 增加了附录 A; 修改了型号编制方法 1 9 8 6 年版的 1 . 1 ; 本版的 3 ; 修改了表面涂有导电 层的 试样制备 1 9 8 6 年版的9 . 2 ; 本版的5 , 6 . 1 . 1 ; 删除了对燃料消耗量的内容 1 9 8 6 年版的 5 . 2 . 5 ; 取消了对塑料网带宽度和厚度的尺寸规定 1 9 8 6 年版的2 . 2 . 1 , 2 . 2 . 2 . 本标准的附录 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发展部提出。 本标准由煤炭工业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上海分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鞠庆华、 郑琪、 姜乃强、 袁开良。 本标准于 1 9 8 6年 7 月首次发布。 M T 1 4 1 - 2 0 0 5 煤矿井下用塑料网假顶带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井下用塑料网假顶带 2 0 0妻 2 2 0妻 2 4 0 2 6 0 2 8 0 4 . 8表面电阻值 假顶带上、 下两个表面的表面电阻算术平均值均应小于 1 . 0 X1 0 9 Q o 4 . 9阻燃性 4 . 9 . 1 酒精喷灯燃烧性能 假顶带经酒精喷灯燃烧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在移去喷灯后, 6 条试样的有焰燃烧时间的算术平均值应小于 3s , 其中任何一条试样的有焰 燃烧时间单值应小于1 0 s o 助从试样有焰熄灭开始计时, 6 条试样上的无焰燃烧时间的算术平均值应小于 1 0 s , 其中任何一 条试样的无焰燃烧时间单值应小于3 0 S , 4 . 9 . 2 酒精灯姗烧性能 假顶带经酒精灯燃烧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在移去酒精灯后, 6 条试样上的有焰燃烧时间的算术平均值应小于6s , 其中任何一条试样的 有焰燃烧时间单值应小于1 2 s , b 从试样有焰熄灭开始计时, 6 条试样的无焰燃烧时间的算术平均值应小于 1 0 s , 其中任何一条 试样的无焰燃烧时间单值应小于3 0 s o 4 . 1 0塑料网假顶规格 塑料网假顶的一般规格见附录 Ao 5 试 验方法 5 .1 试样制备 在产品制成2 4 h 后, 采取样品 5 . 2 外观质f 裁取长度不小于 1 0 m的试样 1 条, 目测检查。 5 . 3 规格尺寸检测 裁取 1 m长的试样 1 条, 用精度为0 . 0 2 m m的游标卡尺在平行方向上任测 5 个点的宽度, 然后取 算术平均值, 取小数点后 2 位, 修约至小数点后 1位, 用精度为 0 . 0 2 m m的游标卡尺任测 5个点的厚 度, 然后取它们的算术平均值, 取小数点后 2 位, 修约至小数点后 1 位。 5 . 4 偏斜度试验 5 . 4 . 1试样制备 裁取 1 m长试样 5 条 5 . 4 . 2 试验步骤 把试样一端固定, 自由平放 , 并用透明有机玻璃平板 或其他透明材质的平板 压平, 用直尺测量 1 m长试样偏斜水平方向的最大差距, 如图1 所示, 计算 5 个试样的偏斜度的算术平均值, 取整数。 5 . 5 拉伸试验 5 . 5 . 1 试群制备及处理 裁取 5 条 3 0 0 mm长的假顶带作为试样, 将试样在 2 5 士5 ℃的测试温度下放置4 h . 5 . 5 . 2仪器设备 5 . 5 . 2 . 1 拉力试验机的准确度为 1 0 0 , 其测量范围应满足所测试样极限值的要求。 5 . 5 . 2 . 2 夹持器 工作速度为 1 0 士5 mm / mi n , 在拉伸过程中, 试样夹持良好, 既无打滑, 又无剪断现象。 M T 1 4 1 - 2 0 0 5 偏 斜距 离妞 料 网带 有机 玻瑞 乒冬喊 了 万// 图 1 偏斜度测定方法示意图 5 . 5 . 3 试验步骤 5 . 5 . 3 . 1 试验时室温为 2 5 士5 0 C, 相对湿度为 4 5 - 7 5 . 5 . 5 . 3 . 2 将试样两端分别夹于拉力机的两个夹持器上, 试样纵向中心线应与施力线方向一致。 5 . 5 . 3 . 3 初始标距 L 。为 1 0 0 mm, 拉伸速度为 1 0 士5 mm / mi n , 读出试样断裂时最大的拉力值即为 单根拉断力, 计算5条试样的单根拉断力的算术平均值即为假顶带的拉断力 F , 5 . 5 . 3 . 4 当拉力增至试样断裂时, 记录两标线间的距离L 。 5 . 5 . 3 . 5 试样若发生打滑或剪断, 则该试样作废, 另取试样重做试验口 5 . 5 . 4结果表述 假顶带的拉断伸长率和拉伸强度测试结果表述如下 a 拉断伸长率按式 1 计算 L一 L,。 _ _ X t u u 石。 式 中 。 拉断伸长率, 单位为百分率 0 a ; L o 试样初始标距, 其值为 1 0 0 mm; L , 试样拉 断时的标距 , 单位为毫米 mm . b 拉伸强度按式 2 计算 F h .d . . . . . . . . . . .. 。 。 ⋯ ⋯ 2 式 中 一拉伸强度, 单位为兆帕 M P a ; F 拉断力, 单位为牛顿 N ; b 试样宽度, 单位为毫米 mm ; d 试样厚度, 单位为毫米 m m e c 分别计算每组 5 条试样的拉伸强度, 拉断伸长率, 并计算出每组试样拉伸强度的算术平均值和 拉断伸长率的算术平均值, 取整数。 5 . 6表面电阻试验 5 . 6 . 1 试样的制备 5 . 6 . 1 . , 取一定数量的假顶带, 用热压法制成表面平整光滑的圆形或正方形片状试样, 该试样厚度为 1 士。2 mm, 试样的直径或边长不小于 1 0 0 mm, 数量为3件, 如果试样表面涂有导电层, 应将假顶带 M T 1 41 - 2 0 0 5 并列排列成正方形状试样, 压平后即可作为测表面电阻试样。 5 . 6 . 1 . 2 用蘸有蒸馏水的干净绸布或消毒棉布清洗试样, 然后用洁净的干布将试样擦干, 置于干燥处 2 4 h以上 , 仲裁试验时, 试样置于干燥处 7 天后, 再作试验。 5 . 6 . 1 . 3 试验前, 将试样放置在温度为 2 5 士5 ℃和相对湿度为 6 0 0 0 7 0 的环境中至少 2 h o 5 . 6 . 2 导电液 导电液的成分 质量百分比 为 分子量为 6 0 0 的无水聚乙二醇7 9 . 9 软皂。 . 1 水2 0 . 。 5 . 6 . 3仪器 5 . 6 . 3 . 1 表面电阻测试仪 测量范围为 1 0 -1 0 0 S 2 , 准确度为 1 0 , 直流电源电压范围为5 0 5 0 0 V, 电压的选择以在试样中 的电能消耗不大于 1 W 为前提。 5 . 6 . 3 . 2 电极 用圆柱形同轴铜柱及铜环各一个作电极, 尺寸见图 2 , 其中内电极的基面为圆形, 外电极的基面为 环形, 两电极的基面应磨平抛光, 用两根外包绝缘屏蔽导线分别连接到每个电极上。 下二05410.1050 1 习丫卜一巡兰 0. 1 扛 \ \\一 月 互 二且 盆 , 1 笠 巴匆 ,,,尸尸尸” ,曳八,r, .弓 曳飞匕皿 二 至1 二 录宝 1 图2 电极测试示意图 5 . 6 . 4试脸条件 5 . 6 . 4 . 1 试验电压 5 0 0 士2 0 V, 1 0 0 士1 0 V, 5 0 士1 0 V, 5 . 6 . 4 . 2 试验环境 温度为 2 5 士5 0 c, 相对湿度为 6 0 -7 0 写。 5 . 6 . 5 试验步骤 将试样放在一块稍大于试样的绝缘平板上, 擦净电极基面, 将其放在试样上, 在电极与试样之间涂 导电液或可放置一层与电极同样尺寸、 平整光滑、 较薄、 邵尔氏硬度 A 4 0 -5 0 、 体积电阻系数不大于 3 0 0 ,f 2 “ c m的导电橡皮, 内电极连接到测试仪器的接地端或低压端上, 外电极接到高压端上, 测量电阻, 然后在试样的另一面上再重复上述试验。 注注意不要因呼吸作用使试样表面受潮。 5 . 6 . 6 结果表述 应记录和计算下列测定结果 a 每条试样上、 下两个表面的表面电阻单值; b 上表面电阻的算术平均值; M T 1 4 1 - 2 0 0 5 c 下表面电阻的算术平均值。 5 . 7酒精喷灯燃烧试验 5 . 7 . 1 试样制备 裁取 6条平直的假顶带作为一组试样, 每条试样长度为 2 5 0 m m, 吊挂在室温下, 使其 自由地暴露 在空气中至少6h 。 5 . 7 . 2 仪器、 设备 5 . 7 . 2 . 1 喷灯 应符合MT 1 8 2 -1 9 8 8的规定, 燃料为9 5 分析纯无水乙醇和 5 分析纯甲醇的混合 物或使用分析纯无水乙醇。 5 . 7 . 2 . 2 燃烧试验箱应符合 MT 1 1 3 -1 9 9 5中4 . 1 . 2 6的规定。 5 . 7 . 2 . 3 秒表 最小分度值为。 . 0 1 s o 5 . 7 . 3 试验步骤 5 . 7 . 3 . 1 酒精喷灯的操作和维修按 MT 1 8 2 -1 9 8 8的规定进行。 5 . 7 . 3 . 2 试验时酒精喷灯与试样检测位置应符合图3要求, 即试样应垂直放置, 其下端离酒精喷灯火 口中心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都应为5 0 m m, 酒精喷灯应倾斜 4 5 。 放置。 亥 」 度玻璃 管 透 明塑料 管 图 3试样酒精喷灯燃烧位置示意图 5 . 7 . 3 . 3 试验在弱光下的燃烧箱内进行, 点燃酒精喷灯调整其火焰高度为 1 5 0 - 1 8 0 mm, 在酒精喷灯 火1 1 中心 5 0 m m处的火焰温度为 9 6 。 士6 0 0C, 火焰温度是通过一根直径为。7 1 mm, 长约 1 0 0 mm的 裸铜丝来测定或能满足测温要求的测温仪来测定火焰稳定, 测定温度时将裸铜丝保持在离酒精喷火口 的高度为5 0 m m处, 若在 6s 内能熔断裸铜丝, 则为达到火焰温度。 5 . 7 . 3 . 4 试验时试样周围的空气流动应尽量小, 以不影响燃烧试样的火焰为准。 5 . 7 . 3 . 5 试验时容器内的燃料液面高度应保持在距离酒精喷灯口 6 0 。 士2 0 mm范围内, 见图 3 , 5 . 7 . 3 . 6 试验时将试样置于火焰中燃烧, 并适当移动试样 , 以保证试样与喷灯的相对位置始终保持图 3所示的检测位置 5 . 7 . 3 . 7火焰燃烧试样的时间最短为 5 s , 最长不超过 1 0 s , 但同一组 6 条试样的火焰燃烧时间应 一致 。 5 . 7 . 3 . 8在试验过程中, 落在平板上的滴落物有焰与无焰燃烧时间, 均计人该试样的燃烧试验时间 之 内。 5 . 7 . 4 结果表述 应记录 和计算下列试验结果 M T 1 4 1 - 2 0 0 5 a 各试样的有焰燃烧时间和无焰燃烧时间单值; b 6 条试样的有焰燃烧时间的算术平均值和无焰燃烧时间的算术平均值; c 燃烧时间平均值取小数点后两位, 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 5 . 8 酒精灯燃烧试验 5 . 8 . 1 试样制 备 剪取 6条平直假顶带作为一组试样, 每条长 2 5 0 m m, 吊在室温下, 使其自由地暴露在空气中至少 6h. 58 . 2 试验条件 5 . 8 . 2 . 1 试验设备由一盏容量为 2 5 0 ml的医用酒精灯和分辨率为 。 . 0 1 s的计时器组成。试验时酒 精灯内酒精数量应是酒精灯容量的一半, 酒精灯的火焰高度为 3 0 5 0 mm 5 . 8 . 2 . 2 测试应在无风的试验箱内弱光下进行。 5 . 8 . 2 . 3 燃料为9 5 的 分析纯无 水乙 醇和5 的分析纯甲 醇的 棍合物或使用分析纯无水乙 醇。 5 . 8 . 2 . 4 酒精灯的火焰温度应在 7 6 0 士6 0 ℃范围内。 5 . 8 . 3 试验步骤 5 . 8 . 3 . 1 试样垂直吊挂, 此时灯头顶端中心与试样下端中心的垂直距离为 1 9 m m. 5 . 8 . 3 . 2 试验时每条试样在火焰中燃烧, 火焰燃烧试样时间最短为5s , 最长为 1 0 s , 但同一组 6条试 样的火焰燃烧试样时间应一致, 然后移走不熄灭的酒精灯, 从这时起用计时器测定试样和滴落物的有焰 和无焰燃烧时间, 落在酒精灯玻璃表面和平板上等处的滴落物的有焰和无焰燃烧时间。 均计人该试样的 燃烧试验时 间值之内。 5 . 8 . 3 . 3 测试中应及时清除灯芯上的滴落物, 调整火焰高度后, 方可进行下次试验。 5 . 8 . 4结果表述 应记录和计算下列试验结果 a 各试样的有焰燃烧时间和无焰燃烧时间单值; b 6条试样的有焰燃烧时间和无焰燃烧时间的算术平均值; c 燃烧时间平均值取小数点后两位, 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 5 . 9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具有 以下 内容 a 制造厂名称; b 产品型号规格和生产日期; c 试验 日期 ; d 试验室温度和相对湿度; e 试验结果; f 试验结论; 只 试验者 。 6检验规则 6 . 1 出厂检验 6 . 1 . 1 假顶带应经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 并附有合格证, 方可出厂, 出厂检验项目见表 2 , 6 . 1 . 2 组批和抽样 同一配方和工艺连续生产的假顶带, 以 1 0 0 0 k g作为一批, 不足 1 0 0 0 k g视为一批; 抽样方式为随 机抽样 。 M T 1 4 1 - 2 0 0 5 表 2 检验项 目 序 号检 验 项 目出 厂检 验型 式 检 验 I 外 观 质 量了 2 宽度公差丫丫 3 厚 度 公 差JJ a 偏斜度J了 s 拉断力JJ s 拉断伸长率丫, / 7 抗 拉 强 度丫丫 a 表面电阻JJ s 酒精喷灯嫩烧试验J丫 1 0 酒精灯燃烧试验 丫丫 注 “ J” 表示进行检验, “ 一” 表示不进行检验 6 . 2 型式检验 6 . 2 . 1 有下列情况之一, 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时的试制定型鉴定; b 正式生产后, 如结构、 材料、 工艺有较大改变, 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正常生产时, 应每 2 年进行 1 次检验; d 产品停产 2 年后, 恢复生产时; 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4不符合时; f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等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6 . 2 . 2 型式检验样品应从出厂检验合格品中抽取; 型式检验项目见表 2 , 6 . 2 . 3 产品抽样方式为随机抽样, 产品抽样基数为 2 0 0 k g , 抽样数量为 2 k g , 6 . 3 判定规则 6 . 3 . 1 合格判定条件 符合以下任一条件的判定为合格 a 检 验 项目 全 部 合 格; b检验项目一项不合格, 取双倍试样对该项目进行复验后合格。 6 . 3 . 2 不合格判定条件 符合以下任一条件的, 判定为不合格 a 检验项目一项不合格, 取双倍试样对该项目进行复验后仍不合格; b 检验项 目两项及以上不合格。 7 标志、 包装、 运输和贮存 7 . 1 标志 7 . 1 . 1 每卷塑料网假顶带上均要有清晰的标志, 标志应包括以下内容 a “ 安全标志” 标识及其编号; b 生产厂名称; c 生产日期; d 型号 ; e 宽度 ; M T 1 4 1 - 2 0 0 5 f 厚 度。 示 例 M A xx1 8 0 M S 1 3x I 产 日期 产 厂 名 称 度, 单位为毫米 m m PP下 宽度, 单位为毫米 mm 阻燃抗静电 一 塑料网假顶带 一断面抗拉强度, 单位为兆帕 MP a 材 质 “ 安全标志” 标识及编号 下 一﹄11‘ 7 . 2包装 假顶带外包装用编织布包装, 每个包装件上应清晰标明以下内容 a 生产厂名称; b 产品名称、 规格、 用途; c 生产日期、 批号; d 产品数量 以千克计 ; e 出厂检验合格证 7 . 3 运输 在运输及装卸过程中, 应避免划伤、 挤压。 7 . 4 贮存 假顶带应贮存于通风阴凉仓库内, 防止太阳直接曝晒, 成品距离热源Zm以上, 自出厂日期起保管 期为一年半。 M T 1 4 1 - 2 0 0 5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塑料网假顶的一般规格 A . 1 塑料网假顶的长度范围 长度 5 - v 2 5 m A . 2 塑料网假顶的宽度范周 宽度 0 7 - 1 . 2 m A . 3 塑料网假顶的网孔及尺寸 塑料网假顶的网孔为六方孔或井字孔, 网孔尺寸为2 5 4 0 m m, 网边应编扎紧密牢固, 单根假顶带 抽出长度不得超过其长度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