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选工艺常用药剂.pdf
S e r i a lN o .4 7 2 A u g u s t .2 0 0 8 矿业快报 E X P R E S SI N F O R M A T l 0 N 0 FM I N I N GI N D U S T R Y 总第4 7 2 期 2 0 0 8 年8 月第8 期 浮选工艺常用药剂 崔学茹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 刘厚乾 丹东东方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概述了目前浮选药剂及国外各种浮选药剂的进展状况。列出了一些重要的药剂种类, 这些药剂占选矿工业药剂市场的9 5 %,指出了我国各类工业药荆具大的市场潜力。 关键词浮选药剂;种类;特性;应用 中图分类号T D 9 2 3 .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 0 0 9 - 5 6 8 3 2 0 0 8 0 8 - 0 0 9 0 - 0 2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矿产资源的需求越来越 大,矿石品位日趋降低,浮选在选矿加工工艺中占有 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有色金属、黄金、稀土的选 矿加工过程中,浮选成为必选工艺。在黑色金属选 矿过程中,为生产高质量精矿产品,浮选和反浮选为 越来越多的厂家所采用。浮选药剂的研究和发展, 成为引领浮选工艺发展的重要因素。 1 目前所用药剂 见表1 l 表1 重要的浮选药剂 药剂种类药剂名称 p H 调整刑白灰,氢氧化谖,苏打.可性钢,氮,硫酸,盐般 黄药,硫逐氨基甲酸酯,硫代磷酸盐,硫醇,多硫 硫化矿物捕收剂化物,对称二本硫脲,黄原酸甲酸盐,黄酸酯,硫 醇苯并噻唑,亚磷酸盐,甲酸盐 胺类捕收剂脂肪胺,醚胺,胺.有机酸缩合物 脂肪酸捕收剂 誓篓’亚油酸 棕榈酸葵酸月桂酸 肉豆蔻 硬 磺酸盐捕收剂烷基黄酸盐,石油磺酸盐,专用磺酸盐聚合物 烃类捕收剂 璧料油,蜡,石脑油煤油茶,石蜡油,烯烃,芳香 起泡剂 荔銎三驽醇’聚乙二醚醇’甲酚’烷氧基化 絮凝剂 嚣臻淀粉 古耳胶’石灰’聚丙烯酰胺’丙烯盐 表面活化剂 萋篱瓣酸 烃乙基化物 丙氧基化物黄酸 多糖,古耳胶.淀粉.纤维索,糊精,白雀树皮胶, 删黝蓁瓣竺揪’熬萎篙 酸盐.铬酸盐,高锰酸盐 分散剂蓁黝劂壤绷执麟戡栅醚’ 溶剂萃取剂胺,硫酸盐,磺酸盐.羧酸盐,膦,肟 固体萃取剂活性炭.专用离子交换树脂 崔学茹,副处长,高级讲师,1 1 8 0 0 8 辽宁省丹东市。 刘厚乾,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1 1 8 0 0 0 辽宁省丹东市。 2 各类浮选药剂使用研究及特性 2 .1 硫化物捕收剂 在硫化矿浮选中,通常使用的捕收剂是黄原酸 盐、二硫化磷酸盐以及二硫化氨基甲酸盐。 黄药是最早使用、选择性最差的硫化矿物捕收 剂,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捕收效果较好。一般来说, 随着碳氢链的增加,黄药的捕收能力增强,但选择性 降低,因此,乙基黄药的捕收能力比戊基黄药弱,但 其选择性比戊基黄药好。 二硫化磷酸盐是使用最广的硫化矿选择性促进 剂,为满足特定条件的需要将其分子结构改变,提高 选择性和捕收能力。二硫化磷酸盐是五硫化二磷和 醇、酚作用的产物,可以酸的形式或与氢氧化钠、钾 或铵中和使用。二硫化氨基甲酸盐和其它类捕收剂 也一样,均需为满足个别选厂生产的特殊捕收剂。 硫的氨基甲酸盐是胺、二硫化碳以及氢氧化钠、 钾的反应产物,该药通常不大溶于水,通常不以掺水 的形式或者以乳浊液的形式加入磨机中,工作p H 值4 9 ,在黄铁矿存在的情况下,是铜矿物或铜离 子活化的锌矿物浮选时非常好的选择性捕收剂。 硫醇类捕收剂的捕收能力较强,但选择性较差, 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碳链长度的增加而降低,但其 钠盐是水溶性的。 黄原酸酯的主要优点是在酸性p H 值下很稳 定,因而该类药剂广泛应用于酸性环境中,不溶于 水,通常以有机溶液的形式或以纯物质的形式添加, 不能与硫氮类或黑药一起使用。 大多数硫化矿促进剂具有很低的或没有起泡特 性,因而需要单独的起泡剂。 2 .2 非金属矿捕收剂 氧化矿和非金属矿捕收剂,可以广义地将其分 为阴离子型和阳离子型,从硫酸、磷酸、碳酸、膦酸和 崔学茹刘厚乾浮选工艺常用药剂2 0 0 8 年8 月第8 期 砷酸衍生出来的有机酸和盐组成了主要的阴离子捕 收剂。典型使用的是8 6 到2 0 ~2 2 原子的碳链, 一般具有较强的起泡特性,而对泡沫的控制是一个 问题。 阳离子捕收剂是从氨衍生出来的有机化合物, 胺和有机胺以及吡啶盐构成了大多数阳离子捕收 剂,广泛应用于硅酸盐的浮选中,碱式胺不能有效地 溶于水但可以通过醋酸和盐酸处理溶于水。 阴离子和阳离子捕收剂的剂量变化值比硫化矿 浮选时要大,通常在5 0 一5 0 0 9 /t ,也可达15 0 0g /t 。 2 .3 起泡剂 起泡剂在浮选中起着关键作用,泡沫必须足够 的稳定以使机械夹杂的脉石能够被带走,而在泡沫 到达沉矿槽时又能立即破裂。 起泡剂包括脂肪醇和芳香醇类,天然铀、烷氧基 和聚乙二醇类起泡剂。最为普遍的是脂肪酸,如 M I B C 、甲基异丁基甲醇,它们趋于形成小的、脆的、 选择性相对好的气泡。 聚乙二醇类起泡剂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类型。 通常根据分子量将其分类,该种起泡剂产生的泡沫 性脆,能完全溶于水。 烷氧基性起泡剂是醇类起泡剂的一个发展,起 泡力强,选择性好。 2 .4 调整剂 在浮选中,矿物的选择性分离很少仅通过使用 单一的捕收剂就能实现,需使用无机物和有机物化 学试剂来增强或抑制矿物可浮性。 2 .5 絮凝剂 此类试剂大多数是高分子量的合成高聚合物, 产品特征由其离子电荷和分子量决定,在高聚物生 产中,聚合反应对高聚物的结构影响重大。 大多数产品以粉末的形式销售,这样就可以制 成溶液,而由于其黏度,所以溶液的浓度很少超过 0 .5 %。 2 .6 索维克斯试剂 螯合试剂是第一组萃取剂。一般来说,对铜铁 表现出很高的选择性,对铜有显著的转移速度,但是 在这一组中,水养杨醛肟较不稳定。在实践中许多 选厂将对酮肟和水养杨醛肟混合使用。 第二组萃取剂建立在离子联合的基础上,使用 这些离子对萃取剂,在一个荷正电的有机分子将一 个金属络合物阴离子提取到有机相的同时立即向水 相释放一个阴离子。 .第三组是中性或溶剂萃取剂,这类萃取剂本质 上是碱性的,结合一个中性金属络合物并导致有机- 金属络合物成为有机可溶性物质。 3 结语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越来 越大,矿石品位日趋降低,人选矿石中难选矿石愈来 愈多贫矿多、富矿少,嵌布粒度细,伴生元素多,类 型复杂。要将有限的资源综合回收利用,尤其是复 杂多金属共伴生矿高效开发利用,成为支持国民经 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高效的、选择性好的浮 选药剂的研究和发展,成为引领浮选工艺发展的重 要因素。 参考文献 [ 1 】朱建光.浮选药剂[ M ]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 9 9 3 .4 . [ 2 】朱玉霜,朱建光.浮选药剂的化学原理[ M ] .中南工业大学出 版社.1 9 8 7 . [ 3 ]北京矿冶总院.有机浮选药荆分析[ 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 社.1 9 8 7 . [ 4 】梁为民.凝聚与絮凝[ M ]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 9 8 7 . 【5 ]中国冶金百科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冶金百科全书[ M 】.北京 冶金.x - l k 出版社,2 0 0 0 .2 . 收稿日期2 0 0 8 讲聊 飞矿遵多太多氐稳步飞步飞乒皋矿毡乒曳萨强多冬乎龟乒龟多孓乒龟乒龟乒吣乒孓乒龟庐每乒飞乒飞乒龟声憨声毽步太乎强乒乒龟乒飞声冬乒太乒强公手强杰矿飞乒曳乒强步飞多蕊矿遵乒≮乒强严吣矿 上接第8 6 页 源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 J 】.矿业快报,2 0 0 7 ,9 研究[ J 】有色金属 选矿部分 2 0 0 5 2 1 3 _ 1 6 l 一4 . [ 2 】曾懋华。颜美风.奚长生等.从凡口铅锌矿尾矿中回收铅锌 【】] .金属矿山,2 0 0 7 ,9 1 2 3 1 2 6 . [ 3 ]罗仙平,王淀佐,孙体昌等.会理难选铅锌矿石电位调控抑锌 浮铅优先浮选新工艺[ J 】.有色金属,2 0 0 6 3 9 4 - 9 8 . [ 4 】汪云峰,何炳林等.浙江遂昌花园岭四号铅锌矿物质选矿试验 [ 5 ] 魏宗武。陈建华,艾光华等.硫化铅锌矿无氰浮选工艺流程及 技术进展[ J ] .矿产保护与利用,2 0 0 7 ,4 3 9 4 4 . [ 6 ]张宗华,张桂芳.缅甸铅锌混合粗精矿铅锌分离试验研究[ J 】。 有色金属 选矿部分 。2 0 0 3 。 4 1 l 一1 4 . 收稿日期2 0 0 8 舶- 1 3 9 1 浮选工艺常用药剂浮选工艺常用药剂 作者崔学茹, 刘厚乾 作者单位崔学茹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 刘厚乾丹东东方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刊名 矿业快报 英文刊名EXPRESS INATION OF MINING INDUSTRY 年,卷期2008,248 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5条参考文献5条 1.朱建光 浮选药剂 1993 2.朱玉霜.朱建光 浮选药剂的化学原理 1987 3.北京矿冶总院 有机浮选药剂分析 1987 4.梁为民 凝聚与絮凝 1987 5.中国冶金百科总编辑委员会 中国冶金百科全书 2000 相似文献10条相似文献10条 1.学位论文 邹安华 不同水质中磷酸铵镁的结晶形态及回收研究 2006 利用生物法脱氮除磷的污水处理厂经常出现磷酸铵镁MAP自发结晶造成堵塞管道,影响其安全运行;利用沉淀气浮对废水进行脱氮除磷并回收 MAP时,结晶物的性质决定浮选药剂的种类和用量,因此本论文对不同条件下MAP的结晶形态进行系统的试验研究,通过探索结晶物的成分和形貌变化规 律,为解决污水处理厂MAP结晶问题和浮选药剂的选择奠定理论基础。 在去离子水中研究了不同条件下MAP的结晶形态。XRD和SEM分析表明,当药 剂配比nNH4nMg2nPO43-111时,pH值控制在8~10之间可以生成较纯净的MAP晶体;随着pH值的升高,结晶物的粒度增大,形状多样化 。不同药剂配比时MAP的结晶形态不同当N配比增加时,结晶物由Mg3PO42晶体转变为晶态MAP,粒度逐渐增大;当Mg配比增加时,结晶物都是晶态 MAP,粒度逐渐减小;当P配比增加时,结晶物由非晶态MAP转变为晶态MAP,粒度逐渐增加。药剂种类、结晶温度、结晶时间、搅拌速度和浮选药剂等对 MAP结晶形态的影响相对较小。 对污水处理厂回流液中MAP的结晶形态试验研究表明,直接调整其pH值可得到非晶态MAP。随着pH值升高,结晶物由 晶态MAP转变为Mg3PO42晶体,粒度逐渐增加。在pH值为11时,各药剂配比增加,结晶物分别为非晶态或晶态的MAP;粒度随药剂配比增加逐渐增大。当 pH值为9时,P配比增加,晶粒不存在择优取向。 对化肥厂废水中MAP的结晶形态进行了研究。同时对不同水质中的MAP的结晶形态进行了比较。分 析表明,相似条件下回流液中结晶物的结晶度较差,去离子水中的较好,化肥厂废水中的最好;不同水质中得到的结晶物形貌也不同,并存在一定的变 化规律。 MAP回收试验结果表明,在氨氮浓度为200mg/L的去离子水中,pH值为10,药剂配比nNH4nMg2nPO43-11.41是回收的适 宜条件;在氨氮浓度为345.6mg几的回流液中回收MAP,pH值为10时,保持药剂配比nNH4nMg2nPO43-111的条件下得到的产物纯度高 ,实际结晶量为5.30g/L,氨氮沉淀率为90.86%。其他条件时结晶量和氨氮沉淀率增加不明显,而产物纯度降低,或药剂用量增大。分析认为,回收 MAP可以产生一定的价值,能够实现废水资源化,但其实际应用还有赖于工艺、药剂、设备的发展以及MAP利用和销售渠道的建立。 2.期刊论文 АМ维艾拉.张兴仁.木子 胺的种类、pH和矿粒粒度对石英浮选的影响 -国外金属矿选矿 2007,4412 对于分选铁英岩铁矿石以生产球团矿给料来说,阳离子反浮选石英是一种最重要的方法.选矿工作者在着手解决这一工艺过程时,常面临着下述两个难 题1粗粒的石英不能很好地与胺类捕收剂发生反应;2细粒的氧化铁颗粒不能很好地被胶凝化的玉米淀粉所抑制.本文探讨了解决第一个难题的一些措施 .在常规的机械搅拌式浮选机中进行实验室规模的试验,以研究在三种pH值和四种不同用量的醚单胺和醚二胺捕收剂的条件下,不同粒度范围石英的浮选性 能.可以看出,在浮选中等粒度和粗粒的石英时,醚二胺捕收剂更为有效,而在浮选细粒的石英时则是醚单胺的捕收效果更好.并且还发现,浮选矿浆中有一 定数量的细粒石英的存在能提高中等粒度和粗粒的石英的浮选效果. 3.学位论文 余爱国 大冶铁矿分离浮选药剂对铜、硫精矿脱水过程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1998 该论文研究了大冶铁矿分离浮经剂对铜、硫精矿脱水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抑制剂石灰是影响铜、硫精矿滤饼水分的主要因素,一是由于石灰溶解度 低而形成的絮状沉淀物,二是矿浆的高pH值; 捕收剂Z-200对两种精矿的水分也有不利影响,但其程序比石灰小.通过改变石灰的加入方式,并在此基 础上调整两种精矿矿浆pH值可以降低铜、硫精矿滤饼水分.调整剂的种类是最重要的因素,试验表明,硫酸是最有效的调整剂.机理研究表明,黄铜矿表面 ζ-电位高低不是影响铜精矿滤饼水分的主要原因.而石灰能使黄铜矿表面生成大量亲水硫酸钙并使表面金属氢氧化物浓度增加,从而削弱其表面疏水性 ,导致铜精矿滤饼水分升高.硫酸可降低黄铜矿表面金属氢氧化物的浓度,并使黄铜矿表面的硫酸钙溶解,增强了矿物表面疏水性,从而使铜精矿滤饼水分降 低. 4.期刊论文 刘静.张建强.刘炯天.Liu Jing.Zhang Jianqiang.Liu Jiongtian 铁矿浮选药剂现状综述 -中国矿业 2007,162 概述了铁矿浮选基本流程及铁矿浮选药剂种类.介绍了铁矿浮选药剂的的研究开发状况,对新型铁矿浮选药剂的性能进行了评述并指出铁矿浮选药剂 的发展趋势. 5.学位论文 陈远道 高效铝土矿浮选捕收剂的研究与应用 2006 本论文从浮选药剂分子设计的角度出发,运用量子化学方法,结合表面张力、表面电性、红外光谱及单矿物浮选,对铝土矿主要组成矿物及其表面 、常用浮选药剂及表面一药剂相互作用体系进行详细研究,围绕捕收剂选择性、硬水适应性和低温浮选等性能的改善进行筛选和设计,开发出了高效、 实用的铝土矿浮选脱硅捕收剂KL,实现了KL捕收剂的工业化生产,并在“铝土矿选矿-拜尔法生产氧化铝”国家高新技术示范工程项目中得到了工业应用 。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 1.铝土矿主要组成矿物表面电子结构差异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赝势DFT-pseudopotential的量子化学方法 ,对铝土矿主要组成矿物表面电子结构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一水硬铝石010表面和高岭石001表面的电子结构有明显的差异,一水硬铝石 010表面的前线分子轨道LUMO主要由表面铝原子和氢原子共同构成,而高岭石001表面的LUMO主要由表面氢原子构成,铝原子的贡献极小。所以,阴 离子捕收剂如脂肪酸与一水硬铝石表面铝原子作用而可能产生化学吸附,而在高岭石表面只能与氢原子作用。 量子化学计算结果也表明,一水 硬铝石010表面的Al原子并没有直接暴露在表层,发生反应时存在一定立体位阻,所以阴离子捕收剂与一水硬铝石010表面铝原子较难发生化学反应 ,而可能与表面氢原子作用,如通过氢键方式产生特性吸附。 2.铝土矿主要组成矿物与捕收剂的相互作用 采用单矿物浮选、动电位测试、 红外光谱等方法对铝土矿主要组成矿务与捕收剂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阴、阳离子捕收剂在矿物表面均发生明显的物理吸附 ,而且一水硬铝石表面可能产生了氢键吸附,但没有观测到表示化学吸附的特征峰位移;另外,运用半经验分子轨道理论量子化学方法对矿物表面-捕收 剂相互作用体系进行模拟,计算结果显示,阴离子捕收剂氧原子与一水硬铝石表面铝原子能产生化学作用而吸附,但需要克服较高的能垒,而与高岭石 表面则不能产生化学作用;捕收剂氧原子与矿物表面氢原子有可能以氢键方式相互作用,这与试验研究结果基本相符。 3.常用阴离子捕收剂的结 构性能关系 采用量子化学从头算对常用阴离子捕收剂极性基的化学反应活性进行计算,结果显示当捕收剂以分子形式存在时,化学反应活性顺 序为烷基羧酸烷基羟肟酸烷基砷酸烷基瞵酸烷基磺酸烷基硫酸;当捕收剂由分子变成离子后,化学反应活性顺序变为烷基羟肟酸烷基砷酸烷 基瞵酸≈烷基羧酸烷基磺酸烷基硫酸。这与单矿物浮选试验中油酸和苯甲羟肟酸浮选性能较好的结果一致。 考察了捕收剂非极性基结构对极性 基反应活性、捕收剂疏水能力及浮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了提供必要的疏水能力之外,非极性基种类和碳链长度对极性基的反应活性均有一定影 响,但是对浮选捕收能力的影响不明显;羧酸根离子的化学反应活性随着不饱和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同时在水中的溶解分散能力增加,所以非极性基 中存在双键是油酸具有良好浮选捕收能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4.羧酸类捕收剂浮选性能的改善 浮选试验表明,药剂改性和组合用药两种方式 都能改善羧酸类捕收剂的浮选性能。氯化改性能大大拓宽羧酸类捕收剂的浮选pH范围,磺化改性能获得更高的浮选回收率,改性羧酸仍然没有克服药剂 用量较大的缺点;带有聚氧乙烯官能团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及Triton系列,对低浓度油酸有着良好的浮选增效效果,少量添加便能明显提高一水硬 铝石的浮选回收率。 5.组合捕收剂的浮选性能和作用机理 以油酸为捕收剂主要组分,添加一些表面活性剂进行组合称为组合捕收剂。单 矿物浮选试验表明,组合捕收剂比油酸具有更好的抗硬水能力和较好的低温浮选性能;人工混合矿浮选试验中,组合捕收剂能在保证精矿铝硅比的情况 下,获得比油酸捕收剂更好的精矿产率和AlO回收率; 根据表面张力测试结果、捕收剂与矿物作用前后的红外光谱,对组合捕收剂的作用 机理做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OL4显著降低了油酸钠的水解浓度和CMC,相当于提高了油酸钠的有效作用浓度,进而由物理吸附或氢键吸附 转化为化学吸附,使得油酸的浮选性能提高;而OL2和OL3对油酸的浮选增效作用可能与其本身的浮选能力有一定关系,可能是通过互补吸附和共吸附的 方式提高药效。 6.KL捕收剂的工业生产与应用 根据理论和试验研究结果,设计了一种高效铝土矿浮选捕收剂KL,按照中铝中州分公司第一 条选矿拜尔法氧化铝生产线设计规模,完成了捕收剂KL工业生产的工艺流程设计、设备选型、安装调试,制定了严格的生产操作规程,建立了原材料、 中间产品及成品的一系列质量控制标准,生产出了合格的产品,各项指标均达到质量标准的要求。实际矿石小型浮选试验表明,捕收剂KL不仅具有良好 的铝土矿浮选性能,而且对生产现场的水质条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并且拥有较好的稳定性,可以保证工业生产稳定运行。 捕收剂KL成功地应用 于世界上第一条铝土矿选矿脱硅工业生产线,经过近7个月的连续运行,共处理铝硅比4.5~6.5的原矿25万吨,获得铝硅比10.5~12.0的选精矿20多万吨 ,尾矿铝硅比为1.4~1.9,AlO回收率为80%~88%,达到了设计指标,为解决目前面临的铝土矿资源危机,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 6.期刊论文 魏以和.陈保锋.李冬莲.WEI Yi-he.CHENG Bao-feng.LI Dong-lian 磷矿浮选药剂对尾矿澄清性能的影 响 -化工矿物与加工2006,356 采用一种简易方法考察了常用磷矿浮选药剂对浮选尾矿澄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试验方法误差较小,可以用于评价浮选药剂对浮选尾矿澄清性能 的影响.在海口磷矿浮选药剂中,调整剂水玻璃对浮选尾矿澄清性能影响最大,其次为MW.捕收剂用量对浮选尾矿澄清性能影响较小,但捕收剂的种类则对浮 选尾矿的澄清性能影响较大.使用工业捕收剂H969浮选的尾矿澄清性能要远低于使用工业油酸时尾矿的澄清性能.增效剂的使用可提高浮选尾矿的澄清性 能. 7.期刊论文 许红伟.张瑞文.唐兵.刘文礼 煤泥浮选药剂的优化研究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094 望峰岗选煤厂煤泥浮选系统存在浮选精煤灰分高、药剂消耗量高的问题;通过采用4种典型的国内外浮选药剂进行一系列的单元浮选试验及分步释放 试验,确定了适合于望峰岗选煤厂煤泥浮选的最佳药剂种类和用量. 8.学位论文 李禄宏 铁精矿提铁降硫工艺研究 2006 近年来我国钢铁产量增加迅猛,每年以15%20%的速度增加。炼铁企业为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及利润,对铁精矿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 国际上优质球团矿的主要质量指标已提高到铁含量≥65%,SiO2含量≤3%,P含量≤0.05%,S含量<0.1%。某铁矿选矿厂由于原矿石性质复杂,铁矿 物嵌布粒度较细,选矿最终铁精矿品位仅65%左右,硫含量却高达0.33%,不能满足集团公司对铁精矿质量的要求。本课题的目标就是通过提铁降硫工 艺研究,将铁精矿中铁品位提高到67%以上,硫含量降低到0.1%以下,为选矿厂进行全流程技术改造提供依据。 取现场弱磁铁精矿为试验样品 ,对其中硫的矿物种类、赋存状态及其与铁的镶嵌关系进行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找出弱磁铁精矿铁品位低硫含量高的原因。 取现场弱磁铁精 矿为试验样品,进行细筛筛上再磨弱磁选流程、全部再磨弱磁选流程研究,探索将矿样分为两个级别,降低选别粒级宽度,采用弱磁选提铁降硫 的可能性。 在工艺矿物学研究及粒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详细的浮选药剂制度研究,开展了全浮选流程试验、浮选弱磁选流程试验、浮选 分级弱磁选流程试验、弱磁选浮选流程试验及预先分级弱磁选浮选流程试验。通过几种提铁降硫流程试验对比研究,为选矿厂改造提供最优 工艺。对主要矿物磁铁矿和磁黄铁矿特性等进行了研究,揭示了提铁降硫机理。 本研究表明,采用预先分级磁选浮选流程,再磨量19%左右 ,磨矿量少,再磨费用低,流程简单;可获得最终铁精矿品位Tfe 68.24%、S 0.084%,铁回收率94.32%的技术指标。同时还表明复合捕收剂TSY是种 捕收能力强,选择性较好的降硫药剂。 9.会议论文 孙体昌.松全元.李定一 大冶铁矿铜精矿和硫精矿脱水过程影响因素的研究 2000 研究了大冶铁矿分离浮选药剂对铜精矿和硫精矿脱水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影响铜精矿和硫精硫脱水过程的主要是石灰,石灰的加入可使铜精矿和硫 精矿的水分明显提高.但石灰对两种精矿的沉降都有好处,可使上清液的浊度降低.用氢氧化钠代替石灰做抑制剂也能实现铜硫分离,同时也可以降低铜精 矿和硫精矿的水分.调整矿浆的pH值可以降低两种精矿的水分,但调整剂的种类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用不同酸做调整剂时滤饼水分的变化规律不同,硫酸是 最好的调整剂.硫酸做调整剂能降低滤饼水分,不仅仅是降低矿浆的pH值,还与酸根离子的种类有关.对硫酸降低铜精矿滤饼水分的机理也进行了研究. 10.学位论文 甘顺鹏 难选胶磷矿新型高效复配脱镁捕收剂的研究 2007 磷是工农业的重要原料,我国只有少数磷矿属于易选矿石,其中难选的海相沉积磷块岩即胶磷矿占75%以上。由于胶磷矿多含有白云石且两者可浮 性相近,因此运用浮选方法一直没能很好地解决胶磷矿中白云石的分离问题。 本文针对这一难题,着眼于胶磷矿和白云石的一些表面物理化学性 质的差异,选择来源广且价格便宜的原料,通过实验研究合成出新型高效复配脱镁捕收剂MG。该药剂用于实际矿物的浮选时与油酸钠、SR等药剂的 对比表明,它是适合于胶磷矿的反浮选工艺的,是一种优良的捕收剂。通过红外光谱分析、Zeta-电位测定、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一些分析测试手段 ,研究了MG的浮选作用机理。通过一系列药剂合成试验,确定了MG的最佳合成方法为直接皂化法,最佳合成反应条件为原料油不精制,反应时间 60h,反应温度90℃,原料配比油NaOH102.5,此外还需要添加表面活性剂TL,添加量为TLMG15。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确定了MG药剂分子结构中 含有羧基和羟基官能团。对白云石和胶磷矿的Zeta-电位测定、红外光谱分析MG药剂在矿物上面的吸附情况、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定矿物上MG的吸附量 等,研究了MG药剂反浮选白云石的浮选作用机理,表明在弱酸性条件下,由于白云石表面荷正电而胶磷矿表面荷负电,带有羧基和羟基官能团的MG药剂 更容易吸附在白云石上,使其周围吸附有大量的MG负离子,而MG负离子的另一端为烃基憎水基,这就改变了白云石的疏水性,使其矿粒容易附着于气 泡上浮。 矿物浮选试验表明,MG的选择性和捕收性优于油酸钠和SR。对于辽宁某地胶磷矿原矿含PO 19.50%,MgO 6.87%,使用MG药 剂及单一反浮选工艺,可获得PO品位24.68%的精矿,较传统的油酸钠提高约3个品位,磷回收率83.20%,而尾矿PO品位仅为10%左右 ,比油酸钠等的尾矿PO有明显下降。若采用正-反浮选工艺,在开路试验中,除了反浮选中捕收剂种类不同外,其它所有条件全部相同的情况下 ,使用MG比使用SR在精矿PO品位均达到32%以上时,最终精矿产率高出4.5个百分点,达到52.04%,回收率则高出8个百分点,达到 86.15%,尾矿PO品位明显降低,仅为3.67%。 本文链接 下载时间2010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