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支架的力学分析.pdf
第 3 0卷第7期 2 0 0 9年 7月 煤矿机械 Co a l Mi n e Ma c h i n e r y Vo 1 . 3 0 No . 7 J u 1 .2 0 0 9 液压支架的力学分析 李厚常 西安科技大学 能源学院, 西安 7 1 0 0 5 4 摘要 介绍液压支架在我 国综合机械化采煤 中的应用, 以及两柱掩护式液压支架顶梁、 掩护 梁与底座的设计结构, 并对各结构件进行 了受力分析 , 分析结果对液压支架的设计和性能评估具有 参考价值。 关键词 液压 支架;力学分析 ;工作压力;受力模型 中图分类号 T G 3 5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3 0 7 9 4 2 0 0 9 0 7 0 0 6 9 0 3 F o r c e An a l y s i s o f Hy d r a u l i c S u p p o r t L I Ho uc h l u l g E n e r g y C o l l e g e , X i ’ a n S c i e n c e&T e c h n o l o gy U n i v e r s i t y , X i ’ an 7 1 0 0 5 4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h y d r a u l i c s u p p o rt i n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me c h a n i z e d c o a l mi n i n g i n C h i n a a n d d e s i g n s t r u c t u r e o f t o pb e a m ,s h i e l db e a m a n d b a s e f r a me o f t wop r o p s hi e l d h y d r a u l i c s u p p o r t wa s i n t r o d u c e d . As we l l a s a n a l y s e d t h e f o r c e o f s t r u c t u r a l c o mp o n e n t .T he a n aly s i s r e s u l t h as r e f e r e n c e v alu e f o r h y d r a u l i c s u pp o s i n d e s i gn a n d p e r f o r ma n c e a s s e s s me n t . Ke y wo r d s hy d r a u l i c s u p p o r t ;f o r c e a n aly s i s ;wo r k i n g pr e s s u r e;f o r c e mo d e l 、 、 、 、 , 法对液压支架工作阻力的变化进行分析 , 建立 了液 压支架工作阻力的预报模型。该模型能够实现多 步预测, 预测液压支架工作阻力 的变化情况, 据此 便可以根据系统所允许的误差来分析工作阻力的 变化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不符合设备所允许的误 使 阻 力使液压支架维持正常工作做下了铺垫, 从而 使安 全生产得到保证。 表 1 一步预测分布计算过程 参考文献 [ 1 ] 李飞谷. 煤矿液压支架故障分析及应用[ J ] . 科技信息, 2 0 0 8 1 O 3 0 4 . [ 2 ] 邵林波. 如何确定液压支架的工作阻力[ J ] .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 学校学报 , 2 0 0 2 9 l 4一l 5 . [ 3 ] 张璐璐, 陈晓怀, 程真英. 加工装置的精度动态损失贝叶斯建模 预报[ J ] . 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 。 2 0 0 6 2 1 0 21 0 6 . [ 4 ] 刘慧颖. M A T L A B R 2 0 0 6 a基础 教程 [ K】 . 北 京 清 华大 学 出版 社 , 2 0 o 7 . 作者简介 闵玉婷 1 9 7 4一 , 女 , 陕西渭 南人 , 1 9 9 7年毕业 于阜新矿业学院机械系 , 现任陕西能源 职业 技术学院讲师 , 从 事 机电教学工作. 一 6 9 一 收稿 日期 2 0 0 9 0 1 0 l 第3 0卷第7期 液压支架的力学分析李厚常 V 0 1 . 3 O N o . 7 0 引 言 随着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 的不断发展及应用 , 综采液压支架的研发 、 设计 与制造也有 了长足的进 展。回采工作面常用 自移式液压支架是 以高压液 体作为动力 , 并由液压元件与金属构件组成的一种 用来支撑和管理顶板 的设 备, 它不仅能实现支撑 、 切顶和隔离采空区, 而且还能使支架本身前移和推 动输送机 , 是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的重要设备之 一 ,因此, 通过对两柱掩护式液压支架 关键部位 的 受力分析, 对其科学设计、 合理应用及安全可靠都 有着重要的意义。 1 掩护式液压支架结构特点 在综采机械化采煤工艺下 , 掩护式液压支架的 应用越来越广泛, 图 1所示为两柱掩护式液压支架 一 般方案图, 两柱掩护式特点 支架配备一个整体 底座 , 底座的2个相互连接 的座箱被底座中间的过 桥分开 , 设有提架和调架装置 ; 掩护梁通过 四连杆 与底座相连, 四连杆是一种机械结构, 其作用是在 支架升降过程中使顶梁前端至煤壁的距离近似恒 定值 ; 顶梁下面 以球形铰接方式连接着 2根立柱 , 把立柱的支撑点传输给顶板 ; 支护性能好、 强度高、 移架速度快 、 安全可靠 。 图 1 两柱掩护式液压支 架 .底座 2 . 后连杆3 . 前连杆4 . 掩护梁5 . 平衡千斤顶6 . 立柱 7 . 顶梁8 . 护帮千斤顶9 . 护帮板 2顶 梁受力分 析 顶梁是液压支架的直接承载部件 , 对 防止顶板 冒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 顶梁除应具有一定 的刚 度和强度外 , 还要对顶板有较高的覆盖率 , 以满足 支护顶板的需要。此外 , 顶梁要尽可能适应顶板起 伏不平 的变化 , 与顶板 的接触性要好 , 接触应力在 顶梁上分布均匀 , 以防止其因局部受压过大而造成 损坏 ; 还要求其有稳定性 , 能有 效地支撑顶板。从 理论上分析 , 顶梁支撑力分布应与顶板载荷分 布一 致。但顶板载荷复杂 , 分布规律因支架顶梁与顶板 的接触情况而异, 因此将顶板受力简化为节点力。 顶梁的分离体受力如图 2所示 。 已知设计立柱推力 P8 5 0 0 k N, 平衡 千斤顶 P 1 3 2 0 k N, 顶梁与立柱铰接点h 。 1 2 0 mm, 顶梁 与掩护梁铰接点 h 2 5 2 mm, 顶梁 与立柱 角度 仅 。 5 . 8 。 。顶梁与平衡千斤顶角度 2 7 . 7 。 , 求顶 梁所能承受的极限力值 F, 受力点距离端点的距离 以及顶梁与掩护梁铰接点受力 , Y 。 ZF O , F 一 P s i n O t 1 一P k C O S a 2 0 ] EF 0,一F Y Ps i n l P k s i n 20 Zm 。 0 F 一P k s i n 2 Z 2一P k C O S 2 h kh 2 一P c o s l f I 1 2 一P k s i n 0 [ 1 h 1 一h 2 一F h 2 0 图 2 顶梁分离体受力 顶梁分离体受力图中有 4个未知数, 而 3个方程 不可解 , 所以要结合顶梁和掩护梁为分离体受力分析 所列方程联立求解 , 图 3为顶梁掩护梁分离体。 图 3顶梁和掩护梁分离体受力图 ∑Mo 0 F w h 2 h 3 P c o s l Z 1 Z 2 Z 3 一 P s i n h 3 h 2 一 h 1 一 F Z 3 O 整理得 。 P 1 3 c o s 0 【 一 3 s i n 1 一 P [ / a s i n a 2 c o s 0 f 2 k h 2 ] 一 一 当 P 为“” 平衡千斤顶为推力 ; W0时, F力最小 ; 当 P 为 “一” 平衡千斤顶 为拉 力 ; W0 . 3 时 , F力最大。 在验算顶梁强度 时, 按平衡 千斤顶拉 力, W 0 . 3 进行计算 , 此时 F最大 , 这个条件能满足 , 其他 条件都能满足 Ps i n 1Pk C O S O t F Y Pc o s O tPk s i n O t 2一F 求得结果 F 9 6 0 0 k N ; x1 2 5 9 m m ; 一 3 1 6 8 k N ; y 一1 5 5 2 k N, 这个结果说明 , 顶梁能 承受 9 6 0 0 k N的压力 , 压力发生地点距离顶梁右端 点 1 2 5 9 mm。 一 7 0 ~ 第3 0卷第 7期 2 0 0 9年 7月 煤矿机械 Co a l Mi n e Ma c h i n e r y V0 l I 3O No . 7 J u 1 .2 0 0 9 螺旋式旋风分离器分 离性能影响 因素的数值分析 水 高广德 ,张泽虎,何璐璐 三峡大学,湖北 宜昌 4 4 3 0 o 2 摘要借助 F U L E N T软件, 对颗粒相的操作条件及螺旋式旋风分离器的几何参数与其分离 性能 的关 系, 进行 了模拟研 究 , 结果显 示颗粒 的初 始位 置 、 入射 速度 、 颗 粒粒径 大 小及 分 离器的排 气 管直径 d 。 、 阿基米德螺旋线系数 , c 、 分 离区高度 h 。 均对其分离性能产生较大影响, 而排气管高度 h 影响较 小。 关键词 螺旋式旋风分离器;数值模拟;分离效率;压力损 失 中图分类号 T H1 2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 0 0 3 0 7 9 4 2 0 0 9 0 7 0 0 7 1 0 3 Nu m e r i c a l Va l u e An a l y s i s a b o u t Fa c t o r s o f Affe c t i n g Ca p a b i l i t y o f S p i r al Cy c l o n e S e p a r a t o r GAO Gu a n gd e ,ZHANG Zeh u,HE Lul u C h i n a S a n x i a U n i v e r s i t y , Y i c h a n g 4 4 3 0 o 2 , C h i n a Abs t r a c t T h e n u me r i c al v a l u e a n a l y s i s wh i c h i s a b o u t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e e n t h e p a r t i c l e o p e r a t i o n c o n d i t i o n, t h e g e o me t r y p a r a me t e r o f s p i r a l c y c l o n e s e p a r a t o r a n d t h e c o l l e c t i o n e f fi c i e n c y i s c a r r i e d o u t b y u s i n g t h e s o f t w a r e .A s a r e s u l t , t h e p a r t i c l e i n i t i al l o c a t i o n, t h e i n i t i al v e l oci t y, t h e p a r t i c l e d i a m e t e r ,a n d t h e s e p a r a t o r e x h a u s t p i pe d i am e t e r d l ,t h e a r c hime d e s s p i r a l c o r d c o e f fi c i e n t K,t h e s e p a r a t i o n a r e a alt i t u d e h l a l e ma i n f a c t o r s tha t a ff e c t the c a p a b i l i t y the sep a r a t o r ,b u t the e ff e c t o f t h e e xha u s t p i pe a l t i t u d e h i s l i t t e r . Ke y wo r d s s p i r al c y c l o n e s e p a r a t o r;n u me r i c al s i mu l a t i o n ; c o l l e c t i o n e f fi c i e n c y;p r e s s u r e d r o p {湖北省教育厅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 J 2 0 0 7 1 3 0 0 2 、 、 、 , 、 目 、 8 3 底座受力分析 液压支架的底座直接与底板接触, 承受通过顶梁、 立柱传递下来的顶板的垂直压力, 也承受由底板向上 作用力及四连杆传递的拉压、 扭曲力, 是与四连杆、 推 移框架、 推移千斤顶等部件连接的载体。因此 , 底座除 要满足一定的刚度和强度要求外, 还要适应起伏不平 的底板, 比压要小; 要有足够的空间便于人员操作和行 走; 图4为底座为分离体受力图, 已知设计立柱推力 P 8 5 0 0 k N , 通 过 图 2和 图 3计 算 得 到 R - 4 4 4 0 k N, R 2 一 5 4 1 5 k N , 底座与立柱角度 仪 , 5 . 8 。, 底座与前连杆角度 d 4 8 . 5 5 。 , 底座与后连杆角 度 8 0 。 , 底座底板与后连杆高度 h 3 0 0肼n , 底座 底板与前连杆高度 h 8 2 4 m n l , 底座底板与立柱铰接 点 h , 1 0 5 m r n, 底座与前后连杆两铰接点水平距离 厶 8 2 7 n l i n , 底座与立柱铰接点与底座与后连杆铰接点 水平距离 f 6 1 7 1 4 m i l l , 求底座能承受的最大力 以 及受力点位置 。 。经计算可得 图 4 底座分离体受 力图 FlPs i n O l lRl s i n 3一R2 s i n 4; 1 1 _ [ 1 5 R l s i n 3 R l h 6 一h 5 C O S O l 3 p f 6 c o s I ’I 仅 l - p h 7 一h 5 s i n O t l F l h 5 ] 由此求得结果 F , 9 2 0 0 k N; l 8 8 6 m m; 结 果说明, 底座能承受 9 2 0 0 k N的压力 , 压力发生地 点距离底座右端点 8 8 6 I n m。 4结语 液压支架实际工况环境复杂恶劣 , 载荷变化很 大 , 顶板和底板压力的大小和作用位置不确定 , 而 且支架顶梁 的接顶情况 和底座的接地情况都是随 时变化的。通过对两柱掩护式液压支架顶梁 、 掩护 梁与底座受力分析与计算, 掩护式液压支架的结构 设计较为合理, 性能稳定 , 质量可靠 , 能够在立柱额 定工作压力状态下正常工作。 参考文献 [ 1 ] 谢锡纯, 李晓豁. 矿山机械与设备[ M] . 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 出版 社 , 1 9 9 9 . [ 2 ] 丁绍南. 液压支架设计 [ M] . 北京 世界图书出版社 , 1 9 9 2 . [ 3 ] 曹必德. 液压支架虚拟样机模型研究与特征分析[ D ] . 郑州 郑 州大学, 2 0 0 6 . [ 4 ] 方慎权. 采掘机械与液压传动[ M] . 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 9 8 7 . 作者简介 李厚 常 1 9 8 1一 , 宁夏 石嘴山人 , 硕 士生 , 研究 方向为综合机械化开采 , 电子信箱 l i h o u c h a n g 1 2 6 . c o rn. 一 71 一 收稿 日期 2 0 0 9 0 3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