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射器二维流场与性能的数值分析.pdf
第 2 9卷第 6 期 2 0 0 8年 6月 煤矿机械 Co a l Mi n e Ma c h i n e 1 v o I . 2 9 No. 6 J u n.2 00 8 喷射器 二维流场 与性能 的数 值分 析 陈辉 ,陈修娟 ,肖立 川 江苏工业学院 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江苏 常州 2 1 3 0 1 6 摘要 用 C F D数值模拟的方法实现 了蒸汽喷射 器二 维流场的分布和变工况特性。结果表 明 喷嘴 出口后工作蒸汽与引射 蒸汽并非等压混合, 速度值与压力值呈现 出连续振荡逐渐趋于稳定 的趋势。同时分析了工作流体压力、 引射流体压力以及出口压力对喷射器性能的影响, 并探讨了各 参数对喷射器工作性能产生影响的原 因。 关键词 蒸汽喷射器;数值模拟 ;喷射 系数 ;变工况 中图分类号T K 2 6 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3 . 0 7 9 4 2 0 0 8 o 6 一 O 0 5 7 0 4 Nu m e r i c a l An a l y s i s o n Two Di m e n s i o n a l Fl o w Fi e l d a nd Pe r f o r m a n c e 0 f E j e c t o r C HE N Hu i , C H E N X i uj u a n ,X I A O L i c h u a n C o U e g e o f M e c h a n i c a l a n d E n e r g y E n g i n e e r i n g , J i ang s u P o l y t e c h n i c U n i v e r s i t y , C h a n g z h o u 2 1 3 0 1 6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R e a l i z e d t h e t w o d i m e n s i o n a l fl o w fi e l d o f s t e a m e j e c t o r b y the m e t h o d o f C F D n u m e r i c al s i m u l a t i o n , a n d d i s c u s s e d the m a n e u v e ri n g c o n d i t i o n o f e j e c t o r . e r e s u l t s o f the ana l y s i s i n d i c a t e t h a t w h e n i e t fl o w s c o mmi x e d t o the i e t fl o ws ,i t i sn o t i n e q u p r e s s u r e m o d e 1 . e n u mb e r o f v e l o c i t y and p r e s s u r e i s c o n c u s s i o n fi r s t and the n g 0 t o s t a b i l i z a t i o n.I n a d d i ti o n ,an an al y s i s w a s c o n d u c t e d o f the i mp a c t of s u c h p a r a me t e r s as th e o p e rati n g s t e am p r e s s u r e ,th e p r e s s u r e o f j e t fl o w s and m i x e d fl u i d s o n th e o p e r a t i n g p e r f o r m anc e o f the e j e c t o r ,and a n a l y z e d i t s r e a s o n . K e y w o r d s s t e am e j e c t o r ;n um e r i c al s i m u l a t i o n ; e j e c t c o e fi q c i e n t ; m ane u v e r i n g c o n d i t i o n 1 喷射器的结构和简化模型 喷射器的结构原理见 图 1 。工作流体经过缩放 喷嘴后形成超音速 的射流 , 同时压力降低对 引射流 体产生抽吸作用 , 引射流体进入吸收室后 在工作流 体高速射流的作用下加速, 2股流体在混合室里逐 渐形成单一均匀的流体 , 在扩压室 中扩压、 减速后达 到一定背压 。 工作 流体 图 1 喷射器结构原理 图 考虑到引射流体人口段气体流速与喷嘴出口工 作气体的流速相 比很小, 所以可以将引射流体的侧 向入口简化成轴向环形人口, 从而将喷射器的三维 结构简化成二维轴对称模型 。模型的建立和网格的 划分是在 F lu e n t 的前处理模块 G a m b it 软件中生成 的, 模型见图 2 。 图 2 用 G a mb i t 软件建立的简化模型与 网格划分 2 数学模型及数值计算 1 控制方程 流体流动要受物理守恒定律的支配, 基本的守 4结语 采用 T e r m i n a l 滑模变结构控制设计, 可使整个 系统反应快速、 灵敏, 而且抗干扰能力显著提高。仿 真实验中也发现, 对滑模控制参数需要多次反复地 选取 , 并找到一个最好的参数组合 , 在有多个滑模参 数的情况下, 对于实际控制系统来说, 这是一件费时 费力的工作。如果参数选择不当, 滑模控制的质量 和效果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比如会加剧滑模控制所 固有的抖振现象 。 参考文献 [ 1 ] J . Wa n g ,C. M.G o s s e l i n .M o d e l i n g a n d S i m u l a t i o n o f R o b o ti c S y s t e m w i t h C l o s e d K i n e m a t i c C lan s U s i n g th e V i r t u a l S p ri n g A p p r o a c h [ J ] . M u l ti b o d y S y s t e mD y l l a n l i e s ,2 0 0 2 7 1 4 51 7 0 . [ 2 ] 王晓宁, 苏学成, 樊炳辉. 用约束条件进行解耦的喷浆机器人大 臂动力学方程[ J ] . 煤矿机械, 2 0 0 7 , 2 8 4 5 1 5 3 . 1 3 ] Y.F e a g ,X. H. Y u ,z . H. Ma n .N o ns i I l ; a r t e r min a l s l i d i n g mo d e c o n t r o l o f ri g i dm a n i p u l a t o r s [ J J . A u t o m a t i e a , 2 0 0 2 3 8 2 1 5 92 I 6 7 . 作者简介 王晓宁 1 9 6 3一 , 山东潍坊人 , 副教授 , 博士 , 1 9 8 5年 本科毕业 于南开大学 物理系 , 主要研究 方 向为 检测技术 及机器 人控 制 , 曾获 山东省科技进步 ~等奖 , 已发表 论著 近 2 0篇 , 电话 0 5 3 2 8 6 0 5 7 9 7 0 , 电子信箱 w a n g x n i n g 1 6 3 . c o ir 1 . 一 5 7 一 收稿 日期 2 0 0 8 0 1 1 7 维普资讯 V o 1 . 2 9 N 。 . 6 喷射器二维流场号眭 能的数值 查 吁 _二 笠 箜 鲞箜 羔 塑 恒定律包括 质量守恒定律 、 动量守恒定律 、 能量守 恒定律 。 连续性方程 0 d t dx j 动量方程 一 器一 A 。 去 c吾 , 3 x j 式中 0 压力梯度换算方法的控制变量; A 。 层流与湍流的控制变量 ; 湍流脉动动能 ; 湍流黏性应力张量 。 能量方程 丢 K 3 T 一 ij 一 一 J, 十 , 式中 E 比内能 ; 卜有效导热系数 ; 组分 的扩散通量 。 方程右边前 3项分别是导热项 、 组分扩散项和黏性 耗散项。 2 控制方程的离散化 区域和方程的离散是采用有限体积法 F i n it e V o l u m e M e th o d , 硎 进行的。具体方法是将计算区 域划分成 网格 , 并使各个 网格点周围有一个互不重 复的控制体积, 将每一个待解方程 控制方程 对每 一 个控制体积积分, 从而得到一组离散方程组, 其中 的未知量就是网格点上的因变量。有限体积法可以 视为传统离散方法有 限差分法和有 限元法的中间产 物, 具有计算效率高的优点, 目前在 C F D领域得到 了广泛应用 。 3 湍流模型 由于喷射器流体流动为湍流状态, 还需遵守附 加的湍流输运方程 。湍流模型采用标准 ke两方 程模型, 其湍动能 k 和耗散率e 方程分别为 lD dk 麦 差 ] G G b 一 一 面d e 杀 [ 蠹] c c , ; 6 一 F 2 c2 e l D 式中 平均速度梯度引起的湍动能; ; 6 浮力影响引起 的湍动能; 可压缩湍流脉动膨胀对总的耗散率的 影响。 湍流黏性系数 10 C c 、 c 、 C , 与湍动 能和耗散率的普朗特数t7 tT 均为常数。 4 边界条件和流体物性 工作流体和引射流体的进 口 采用压力人口边界 条件, 同时给定相应的温度和湍流条件; 混合流体出 口采用压力出口边界 , 给定静压和适当的回流条件 ; 固体壁面采用不可渗透和无滑移绝热边界; 中心采 用轴对称条件 ; 时间离散采用 多重 R u n g eK u t t a显 式格式迭代; 并采用多重网格法加速迭代收敛, 自 适 应网格法捕捉激波。流体介质用空气代替过热水蒸 气, 密度按理想气体法则处理, 黏度由温度的指数函 数形式确定。 3 模拟结果与分析 . 在模拟 中, 工作蒸 汽压力 P 。 0 . 1 5 MP a , 温度 2 1 0℃; 引射蒸汽压力 P 0 . 0 3 5 MP a , 温度 1 4 5℃; 混合蒸汽压力 P 0 . 0 5 5 MP a , 温度 1 6 0℃。 1 内部流场分布 流场分布云图见图 3 。从图 3 a 可以看出, 工 作流体经过喷嘴喷出后形成超音速的高速射流, 高 速射流射人吸收室低速流动的引射流体中, 由于射 流边界层的紊动扩散和径向压力差作用使得高速射 流与周围引射流体发生混合。高速射流与低速引射 流体问有一速度梯度并发生动量交换, 动量变换的 结果使低速引射流体流动加速 , 高速射流减速。在 混合室中混合流体得到充分发展, 2 股流体速度渐 趋一致, 完成混合过程。混合流体在扩压室中流速 进一步降低, 动压转化为静压, 压力升高达到背压要 求。同时从图4 a 中可以看出, 工作蒸汽从喷嘴喷 出后并非均匀减速 , 速度值呈现 出连续 的振荡后逐 渐趋于稳定下降的趋势, 压力值也有着相似的情况。 图 3喷射器 内部流场分布 云图 2 速度振荡现象分析 从图3 b 和图4 b 可以看出, 工作蒸汽喷出喷 嘴后压力低于周围的引射蒸汽, 由可压缩气体动力 学可知 , 当喷嘴出 口为超音速而出 口周 围环境压力 维普资讯 第l2 9 卷第6 期 喷射器三维流拯 丝堂 鱼 堑二隧 竖 箜 2 鱼 高于喷嘴出口压力时 , 将从喷嘴出 口边缘产生斜激 波, 以使流动方向转向中心 见图 5 。斜激波穿过 流动核心截面, 到达对面的混合剪切层, 被反射为膨 胀波。波连续地反射、 转换, 喷嘴出来的超音速工作 流体相应地出现, 经斜激波压缩、 经膨胀波扩散的过 程, 直到黏性耗散和混合将波能耗尽。从本文模拟 出的流体压力及速度分布 , 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这一 现象。同时从图 4 b 还可 以看 出, 喷嘴出 口后的工 作蒸汽压力并不等于引射蒸汽压力 , 只是 围绕引射 蒸汽压力值出现反复的振荡, 平均值与引射蒸汽压 力大体相等, 所以一维理论 中的等压混合假设并不 完全成立。 轴 向尺寸/ 珊 a 轴心速度分布曲线 轴向尺寸/ 珊 b 轴心压力分布 曲线 图4 喷射器轴心参数变化曲线 图5 喷嘴出口射流的斜激波现象 1 . 压缩波2 . 膨胀波 4 喷射器的变工况特性 n Q 1 4 n 1 6u 1 8 n2 0 U u2 4n U ub 1 u 工作蒸汽压; 0 / a r m 图6 工作蒸汽对喷射器性能的影响曲线 1 . P 0. 4 0 2. P 0. 3 5 P O. 3 0 从图 6 中可见, 在相同的 p 和 P 。 条件下, 引射 蒸汽压力越大, 喷射系数越高。当 P 低于某一值 时, 其喷射系数为负值, 喷射器并不能正常工作, 这 是因为工作蒸汽 的抽射能力 不足 , 喷射器 的背压反 而将蒸汽从引射蒸汽入 口压出。随着工作蒸汽的逐 渐增加 , 喷射系数也 随之增大 , 但是当 P 。 超过某一 临界值 p 后, 喷射系数反而随工作蒸汽的压力升 高而降低 , 这是因为工作蒸汽压力越高, 喷嘴出口的 临界压力也越高, 径向压力差降低引起卷吸能力下 降, 同时随着工作蒸汽压力的提高, 喷嘴出口激波越 强烈, 经激波损失的机械能也越大, 从而使得喷射系 数降低。由此可见, 当P 。 超过临界值后, 盲目地增 加工作蒸汽压力并不能增强喷射器的工作性能, 反 而增加了工作蒸汽的消耗量。 2 引射蒸汽的影响 P 0 . 1 5 M P a 、 P 。 0 . 0 5 5 MP a时 , 喷射 系数与 引射蒸汽压力关系见图7 。当引射蒸汽压力过低时, 喷射系数为负值, 喷射器不能正常工作。随着引射蒸 汽压力逐渐升高, 喷射系数也随之增加。这是因为随 着引射蒸汽压力的增大, 喷嘴出口处的径向压力差也 增大, 加强了2 股流体混合的卷席程度, 同时进 口压 力提高, 也增加了流体克服喷射器背压的能力, 从而 使得喷射系数增大。但在实际应用中, 引射蒸汽参数 往往由现场参数决定, 所以一般不能考虑用提高引射 蒸汽压力的方法来改善喷射器的性能。 喷射器 的工作能力用喷射系数来表示 , 它表示 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 , 单位质量的工作流体能输运 引射蒸汽的质量, 在数值上等于引射流体质量流量 与工作蒸汽质量流量之 比, 即 G / G 。 1 工作蒸汽的影响 混和蒸汽压力保持不变, 考虑引射蒸汽压力 p 分别为 0 . 0 3 M P a 、 0 . 0 3 5 M P a 、 0 . 0 4 0 M P a 时工作蒸汽 对喷射系数的影 响, 工作蒸汽压力 p 由 0 . 1 2 5 MP a . 逐渐增加到 0 . 3 M P a , 喷射器的变化规律见图 6 。 一 5 9 一 引射 蒸汽压 ; 0 / 肝 图7 引射蒸汽对喷射器性能的影响曲线 3 混和蒸汽压力的影响 5 4 3 2 l O l 2 3 眦 ㈣ 鞴 朵替 维普资讯 V o 1 . 2 9 N o . 6 喷射器二维流场与性能的数值分析陈辉 , 等 第 2 9 卷第 6 期 考虑工作蒸汽压力 P 0 . 1 5 M P a 、 0 . 2 5 MP a , 分 别对应引射蒸汽压力 P 0 . 0 3 MP a和 0 . 0 4 MP a 时 喷射器性 能随 混和蒸 汽 出 口压力 变化 规律 见 图 8 。出口压力从一个较低值升高时, 喷射系数没有 太大变化, 基本保持一个定值, 但当超过某一临界值 p 后, 喷射系数急剧下降, 甚至达到负值, 工作状 况非常不稳定。所以喷射器只能在一定的背压范围 内工作 , 背压低于临界压力 p 时 , 喷射系数与出 口 背压无关 , 但超过临界值时, 工作性能急剧下降。同 时还可 以看到 , 背压 临界值 的大小与工作蒸汽压力 P 和引射蒸汽压力 P 。 密切相关, 当 P 和 P 。 较大 时, 背压临界值亦较大, 喷射器可以工作的背压范围 也较宽 。背压临界值可 以看成是喷射器工作的最佳 背压 , 在相 同的喷射系数下 , 可以获得最大的出 口压 力 , 在实际应用时, 可以取背压略低于临界值 , 防止 因背压波动而引起喷射系数频繁下降。 U U 白 U 0 1 0 UO g bU b UU ff J 6 U【 段jn【 髓UU U 0 7 5 n 出12 1压力/ Y 2 a 图 8 出口压力对喷射器性能的影响曲线 1 . P p0. 1 5 MP a , m o. 0 4 MP a 2. PpO. 2 5 MP a, P hO. 0 4 MP a 3 P p 0 . 1 5 M P a , P h O . 0 3 M P a 4 . P p O . 2 5 M P a , p h O . 0 4 M P a 5结语 1 用 C F D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喷射器是行之有 效的, 可以实现喷射器的内部流场分布以及外部工 况对喷射器性能的影响, 这对于优化喷射器的运行、 降低不可逆损失有重要的意义。 2 工作蒸汽从喷嘴进入吸收室后 , 速度并非均 匀降低, 而是呈连续地振荡后逐渐下降的趋势; 压力 值并不等于引射蒸汽压力 , 而是围绕引射压力值连 续波动。速度和压力的连续波动是 由超音速喷嘴出 口射流的斜激波现象引起 的。 3 增加工作蒸 汽的压力可以增大喷射系数 , 但 是当工作蒸汽压力超过一个临界值后, 继续增加反 而引起喷射系数的下降, 这是因为径向压力差降低 和激波损失加大造成 的。 4 引射蒸汽压力 越大 , 喷射系数越 大, 但一 般 不能考虑用提高引射蒸汽压力的方法来改善喷射器 的性能 。 5 当混合蒸汽的出口压力低于临界值时, 对喷 射系数没有影响, 喷射系数保持一个固定值。但超 过临界值后, 喷射系数对背压变化极为敏感, 出口压 力稍有变化就能引起喷射器性能的急剧下降。背压 临界值 的大小与工作蒸汽压力以及引射蒸汽压力有 关 。 参 考文献 [ 1 ] A N JH, N E U MA N NEP . A s i m p l e a i r e j e c t o r[ J ] . J o u r n a l o f a p p l i e d m e c h a n i c s ,T r a n s A S ME,1 9 4 2 6 4 7 58 1 . [ 2 ] E L R O D H G. T h e t h e o r y o f e j e c t o r[ J ] .J o u r n a l o f a p p l i e d m e c h a n i c s , T r a n s A S ME ,1 945 6 7 A1 7 01 7 4 . [ 3 ] 索洛科夫 , 津格尔 . 喷射器 [ M]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 1 9 7 7 . [ 4 ] 徐海涛 , 桑芝富 . 蒸汽 喷射式热泵变 工况性能分析 [ J ] . 热 能动力 程 , 2 0 0 3 , 1 8 4 3 9 53 9 8 . [ 5 ] 杨燕 勤, 安 志强 , 经树栋 . 进 出 口压力 对喷射 器性 能影 响的研 究 [ J ] . 矿 山机械 , 2 0 0 4 ,3 2 1 2 1 1 1 3 . [ 6 ] t福军. 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一c F D软件原理与应用[ M ] . 北京 清华 大学出版社 , 2 0 0 4 . [ 7 ] 李海军, 沈胜强 , 张博, 等. 蒸汽喷射器流动参数与性能的数值分 析[ J ] . 热科学 与技术 , 2 0 0 5 , 4 1 5 25 7 . 作者简介 陈辉 1 9 8 1 一 , 江苏 灌南人 , 硕士研 究生 , 毕 业 于山 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主要从事喷射装置数值模拟的研究, 电 子信箱 D A c h e n m a r1 . s d u . e d u . e n . 收稿 日期 2 0 0 8 一 O 1 2 1 本千I J 声明 煤矿机械 杂志连续 4 次被认定为中文核心期刊, 黑龙江省优秀期刊, 列入 剑桥科学文摘 、 文摘杂志 来源期刊。本刊 已加入“ 中国期刊网” 、 “ 万方数据网” 和“ 重庆维普网” , 作者稿酬由本杂志社一次付清。本杂志社属 自负盈亏单位 ,在本刊发表 文章收发表费, 同时也付给作者稿酬, 如有不同意上面所述者 , 请来函说明, 本杂志社将做适当处理。投稿必须通过电子信箱 发来 , 投稿只能用 w o r d 排双栏版并请仔细阅读, 字数在 3 o o o ~ 5 o o o 字为宜。投稿之前 , 请查看 m .。 网址投稿须知, 在第 作者简介文末留下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2 0 0 8 年本刊仍为国际标准 A 4 开本 , 2 0 8 页, 定价每册 1 5 元, 全年 1 2 册 1 8 0 元 , 订阅者可到当地邮局订阅, 也可来函索取征 订单, 欢迎订阅、 投稿。 2 0 0 8 年本刊发布广告价格如下 老客户老价格, 新客户执行新价格, 多登优惠 元/ 版 封面 彩色 1 0 0 0 0 封二 彩色 8 0 0 0 插页 彩色 7 o o o 封底 彩色 9 0 0 0 封三 彩色 7 5 0 0 插页 黑白 4 0 0 0 插页 黑白半版 2 4 0 0 内页 黑白 2 4 0 0 内页 半版 1 2 0 0 6 0 维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