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埃尔.特尼恩特矿的矿块崩落法.pdf
撬 要 I 埃尔 特尼恩特矿 目前日产绚1 0 万I 锕钼矿石 ,是世界上最大的直用矿块崩落怯的 矿 山. f 矿床赋存于氰岩应力很高的区域内,随着轼嚣捷生矿的采完,开采正朝踩部硬岩延伸.这就对新开采水 平的设计提出一些特殊的问题,特别是岩鼍灾害.在某区,1 9 7 6 1 9 B 0 年同发 生了一系烈 岩 爆,致 使 2 3 4 6 m水平的生产不得不放弃 I若干年后又恢复生产 ,1 9 8 7 年I 2 月在访水平下l 2 m弛又遭到一 岩爆 . 摧毁面积达 1 8 0 0 0 m . 岩爆是由矿拄戟荷 由压变剪i f丘 产生的,盈而直加大矿柱柏厚度.对故矿点间距的加大进行了分析 . 结果表明加大间距还将改善成本效果,困为在连犊崩落中产生的不均匀科巍有利于故矿点教的减少. 但是最省钱的特点是矿堍高度加大到2 6 0 ~3 0 0 m,这既加大了矿石在重力流动过程中的破碎,又取消了 一 十中间开采水平 ,可节省‘ 亿多美元.另井 .本文 对矿挂和巷遭加固的选择也重新进行了评甘 r . 埃尔 特尼恩特是智利国营铜钼采矿公 司 c 0 DEL C O的一个分 部,矿 山位于 首 都圣地 亚哥 东南 ,在兰 卡瓦东 北 约6 0 k in处 图 1 。 图 1 矿 山位 置 特尼 思特 斑岩铜钼矿体大体呈三 角形, 长约3 0 0 0 m,宽约 1 5 0 O re,垂 深1 0 0 0 多m 图 2 。矿体中部为~圆锥状布瑞登角砾岩建 造 , 上部直 径为8 0 0 m, 由上往下 逐渐缩小。 矿 有 色矿 山_ 一 1 9 9 2 . 2 山的主要设施 竖井 、 卷扬机房 , 主溜矿井, 破 碎站等都在该建造 之内。该矿床于 1 7 6 0 年发现,为安第斯 山脉中最 大的矿床之一。 田2 T - 付6 水平开采范围 维普资讯 该矿床是由十分剧烈的构造作用 岩浆 后,基性热液后所形成,导致现在原岩应 力很 高。由于太平洋板 块被南美板块西缘所 冲击,即使是现在,安第斯 山脉西坡,即南 美整个西海岸,包括智利和特尼恩特,仍遭 受着 巨大构造力 的作 用。这种 冲击作用使 得 一 触形成 了深深 的海淘,另一侧则 高高隆起 了安第斯 山脉,这个过 程伴随着地 震、火山 活动以及 区域应力在数 量和方 向上 的变化 。 经过几十年简易和不正规的次生矿露天 开采之后 ,到1 9 1 0 年随 着上 向回采法 和房 柱 法 的采 用 , 特尼 恩特矿 的产 量达 到1 0 0 0 t / d 。 从1 9 4 0 年 起,该矿 成功地应用 了一 种典 型 的 重力放矿矿块崩落法,由于松软次生矿 的特 性很适合于矿块崩落法开采,所以,这种方 法 不断地得到改进 ,到1 9 5 0 年矿 山达到了很 高的产量 。 随 着向深部开采 ,松软 的次生 矿量逐 渐 减少,硬 安山岩和很硬 闲长岩和英安 岩 的原生 矿量逐渐增 加。将来的开采将 全 部在坚 硬 的原生矿 中进 行,而且其品位还低 于次生矿 。 矿 山的主通道在海拔1 9 8 3 m, 为一太 断 面由电机车牵引列车从山外通向T _ 8 水 平 。 目前所 有 的和将来很 长一段时 间的矿 石生产 都在该 水平 之上。最 高的开采水 平 为 海 拔 ’ 2 7 0 0 m 。各开采 水平 的结构 和主要坑 内系 统 见 图 3、 4和 5。 由于开始开采坚硬的原生矿,为了保 证 特尼 恩 特矿将来的繁荣 昌盛 ,所 以,矿 山 制 定 了一 个新 的战略计 划,其 目标 是;尽管 原 生 矿 比次生 矿更硬 、更难开采 ,但 由于原生 矿品位有所下降,所以还得不断 地 提 高产 量 J最 大 限度 地降低生产成 本J 即使在 更复 杂 的开采条件下,也必须确保安全生产。表 1 为生产 递增 的情 况,1 9 9 0 年要 达到 1 1 万 t / d 。到1 9 9 0 年底 ,次生 矿生产将 全部 结 束 , 所有生产将全部为坚硬的原生矿。 // 、 墨垮铷誊 穗聱 唧 t 粤 j ; 氇毫 尊童囊饕 惑 T P .;N廿5 熙蓼≥ 警 T 品 B 1 0 一 一 . 。 簟 T 6 l ; T 蹦 脚 瓤 誊 圈3市璃登t造中心东西向创面圈 圈4特尼恩特矿各水平一览圈 一 、地质构形、性质、应力、 试验和开采概况 原 生矿 硬岩 为安 山岩 ,中 间夹杂 闲长岩 。 囊 或。 岛 状 在 矿休 北部还有一 条连续 的英安岩脉 从 布瑞 登建 造向 北延伸到矿体 有 色矿 山一 1 9 9 2 . 2 维普资讯 圈 5 特尼 ■特矿三 肇投影筒图 特尼息特的日产量越增情况,h 裹1 顶j暑 } 。除布瑞登和英安岩脉外,原生矿中 的闪长岩 区在不 同水平 形状 有所不 同。图 6 为T 一 4 水平地质图,图 7为T 一 付 6 水平地质 / 、 席 生 安 山 E 安山岩\ 新 布翮 } 建造 I 1 √ 护 图6 T- 4 水平 地质 固 有 色矿 山一 1 9 9 2 . 2 图。图中在布瑞登和矿体北端之间可清楚地 看到一条英安岩咏。主要的岩石 特 性 见 图 7 。 . 『 ~ 篓 然 Ts- S M .1 _ _ 一 I 、 粪 器 紧 图T T一 付6 水平地质 图殛岩 石特 性圈 为了简便,可将软岩看作 为次生矿,其 他岩石按强度 由软到硬依次 为布 瑞 登 建 造 , 环绕该建造 的角砾岩 , 原生矿 主要 为原 一 3一 Dl ㈩ ∞ 维普资讯 生安山岩,原生闶长岩和原生英安岩。 根据套 钻取 芯确 定 ,该矿 的 自然 原岩应 力非常 高。特尼恩特矿做过 多次套 钻取芯应 力 测量 ,由于篇幅有 限 ,表 2中仅列 出中部 和 南部 矿 区的平 均应力特性值 。 主 应力寰 MPa 寰2 中部 矿区的最大主应力方 向 大 约 为 北 西 ,而 北部矿 区的部分 地区的最大主应力方 向几乎为 东西 。 由于 可崩性和 块度 极隹,松软 的次生 矿 非常适台于矿块崩落法开采。为了测试将来 在 硬岩中 的开采 条件,1 9 7 0 年开始开 拓第一 个 试验矿块 约 1 5 0 m长 ,7 5 m宽 。它 的下 部为原生矿,上部为次生矿。该矿块的设计 布置 与次生 矿中 的相似 ,仍采用重 力 出矿 。 然而 ,由于生 产水平几何 尺寸太小 ,无 法处 理大块 原生矿 。 1 9 7 2 年 5月开始 出矿 ,到 1 9 8 2 年 4月 出 矿一 直毫 无规律 ,生产 或 长或短地 停顿 过多 次。劳动力耗费 极大 ,到处 出现 问题 。圉 8 归纳了耗费 劳力 的生产状 况。 v 口 年份 圉8 试验矿块历 年生产情 况 尽管生产 上存在许多 问题 ,但 通过 对试 验矿 块的详 细分析仍 I 丁以得 出一些 对原生矿 开采 至关 重要 的规 律 。首先 ,在试验矿 块生 产水平上约 1 2 5 m处的观 察表明,原 生 矿 崩 4~ 落得很快,过程均匀。其次,即使 出矿长时 间停顿 一 次长达两年,崩落 的原生矿石 也不会 压实 。第三 ,即使碎矿 和粉矿 的比例 比较小 ,仍能使 大块发生翻 转j在压 力作 用 下 ,这将有 利于矿石的重力流动 和放 矿点中 松 散矿 石的处理 。第 四,即使是 原生 矿,在 它 向放 矿点流动的过程 中也会 受到破碎 。所 以,矿 石流动 的起始点越 高,矿 石的破碎 和 开 裂作 用就 越强烈 ,特 别是 高矿 块上 部的矿 石 。高矿 块 高达3 0 0 m 的另一个 优 点 是 取 消了一个 开采 中段, 这对特尼 恩特 来说就 意 味着 可节省约4 ~5 亿美元 。因此,1 9 8 2 年 矿山决定在T一 4 和T一 付6 水 平原生矿 中 采 用 高 矿 块 2 6 0 3 0 0 m 。 很明显 ,重力放 矿系统不适 用 于 原 生 矿,必须用强 制性 放矿法 即需要使用大 型铲运机。崩落块度大要求有大尺寸的放矿 点,放矿巷道 和运输逋。特 尼恩特 的工程技 术人员傲 了一 套新 的,简单的 、效 率高的出 矿水平设计 圉 9 。放矿进路轴线间 的距 离为 1 4 m,运输道间距为3 0 m。为了使 出 矿 期间矿流发生有效 的相 互作用 ,放矿点要形 成放矿漏 斗 圉 9中 的插 图 。放 矿 进 路 圉9 T一 4 水平底部 结构 有 色矿 山~ 1 9 9 2 . 2 维普资讯 宽 4 m,高3 . 6 m。拉 底爆 落的矿石 出 尽 后, 使 出现崩 落 最 初从崩落带底部 落一 的最大块 原生 矿 这 1 O m。 以后,块度 逐渐 减小 。 以前 ,设计 出矿水平 的巷道 方位 时 ,没 有改 虑最大 主应力方向 。所 以,在巷 道某些 部位 出现 了严重的 垮落 。这是 由 于垂 直最大 主应力方 向的巷道 壁 的剪切 破 坏 所 致 。图 1 0 、a 显 示 了圆孔 钻 孔受 剪切破 坏 的 原理, 图1 0 、b 是将该 原理用 于巷道实 际。 当最大主应力方 向如 图 l 1 所示 时,放矿进 路 与运输巷道 的交叉部位也会 出现垮落 。在这 种情况下 ,最大 主应力方向在放矿进 路与运 输巷道 1 2 0 。 交 角的平 分线上 参 见图 9 。重 型 支护 的放矿点 也 出现 了垮落 。 图1 0 巷 道关键部位 的垮落 圈 1 1 运输道和放矿进路 上的垮藩 最大主应力方向如箭头所示 为了尽量减小垮落及其恶 果 降低 巷道 的稳定性 ,矿山对装 矿巷道和运矿巷 道的 方位进行 了调整 ,如 图1 2 所 示 。现 已证实 , 有 色矿 山一 1 9 9 2 . 2 u 童 誊 E1 2运输 巷道与放 矿透路 的方位 新 的方法对 减少 垮落 的发生是成 功的 二、 矿柱中的岩爆及其机理 当开采进入具有很 高 自然和 次 生 应 力 的、坚硬的原生闪长岩区时,岩 爆 开 始 出 现。这种易于发生岩爆的地质条 件 出 现 在 T 一 4 水 平1 4 川 ~3 l 』 J i 之间 , 试 验矿 块 的北面 。 该区的东面与底盘废石相接 ,所 以该矿块和 该地 区在 特尼 恩特被称为 “ 帕提 拉” 。多次 发生岩爆的区域与原生闪长岩 区相重叠 图 6和 图1 3 。在该区内,第一次小规 模岩爆 发生在 1 9 7 6 年7 月 ,另一 次较 大 的岩爆 发 生 在 1 9 7 7 年 8月 ,之 后,1 9 7 9 年 5月发生 了一 次特大 的岩爆 ,最 后一 次岩爆发生在 1 9 8 0 年 1 1 , q。图1 3 是该 区所有 岩爆 的复 合 图。1 ~ 4表 示从小 到大 的巷道 破坏程度 。 一 般认为,岩爆不会在某一区域内重复 发生 ,因 为一 次岩 爆释 放 了大量 的潜在应变 能。但在特尼恩特并非如此,四次岩爆都发 生在约1 5 0 0 9 m。 的同一区域内 图1 4 。 几年 以后 ,依 据时间也能释 放应变能 的 假想.矿山在2 3 3 4 m标 高,即在被 岩爆 摧 毁 的老生产水平之 下l 2 m处又开拓了一个新 的 一0 一 维普资讯 凰1 3 T- 4 水平 帕提 拉区岩 爆 的情 况 注 ‘ 类 为轻 嫩礁 坏 ;2 类 为巾等 破坏 1 3 类 为严 重破 坏 ; 4 类为垮落 开采水平 , 也就是说 , 老生产水平 的底板与新 水平 顶板之间 的岩石厚度 仅为 9 m 图A A 剖面 。然而 ,1 9 8 7 年1 2 月 I 7日,仅 一 次 大规 模岩爆 的摧毁面积就 达 到I 8 0 0 0 m ,其 强度 远远 大于老水平上 的岩爆 。 A A 剖 面简图表示 1 9 8 7 年 1 2 月1 7 日的 大规模 岩爆 的位置和 以前 的岩 爆 区 位 置 。 左 为东,右为西 。 1 9 8 7 年岩爆区与 以前 的 1 9 7 6 1 9 8 9 年 岩爆 区在 闲长岩 区内 的水平位置相 同, 形状 很相 似。在 4个点上用套钻取 芯设备 测量了 摄大 主应力值 M表示最大主应 力,B表 示 方位 有,见 图1 4 和 I 5 。 从上述岩爆如此集 中的情 况来看 ,用传 统的定 义或预想无法解释特尼 恩特 的岩爆 。 两水 平 的岩爆主要都 发生在巷 道问 的矿 柱中。矿 柱 的破坏不是对称 的,但都集 中在 矿柱 的某 个部位 上。岩爆 的发生不是 由于载 荷增加超过矿 柱抗压强度 的极 限,而是 由于 9 0 0 H 4 喊 凰1 4 帕提 拉区1 9 7 6 年7 月至 1 9 8 0 年 l 1 月发生 岩爆 的范圈。 育毒矿山一1 9 9 2 。 2 维普资讯 享 ’ 圈1 5 帕提拉 区太规 横岩 爆 平面 圈 1 8 0 0 0 m 覆盖岩休的侧向移动,使原来的压应力变为 剪切应力 的结果 。 在各种载荷的作用下,岩石 或其它固 态物料会积累一定量的潜在应变能。三轴 承载的岩石聚集的能量要比单轴承压的岩石 大得 多,单轴承压的岩石所承受 的应变 能量 又要 比它承受剪切 时大得 多 。载荷性质发生 某种变化 时,就会引 起岩 爆。图1 6 、l 7 说明 了 其 原 理 。 图1 6 a 显 示了一幅 矿柱在 承压时 的 光 弹 模 型筒 图。等 色线代表应力分布 ,表 明矿 柱 受 压的特 点 。图1 曲 表示相同 的模型 在 相 同 压力载荷情况下,外加了一个侧 向 力s ,于 是 f B 现 了剪切载 荷和 剪切变形。 图1 7 a 的受压情 况与图1 6 a 相同,矿柱上 积累了大量 的应变能,用 长方 形E p 表示。图 1 7 b 表示相同受压情况下又受侧向 力 由 覆 有 色矿 山一 1 9 驰 . 2 擀 二 s 七 戆 圈 盖岩部分移去而引起 的而产生的变形,即 受到了图1 6 b 中的剪切载 荷。这 时,该岩块 只积累有少量 的应变能, 用正方 形E n 表示 。 随着这种变化,一部分能量 E v E v E p 维普资讯 E n “ 游离”了,产生了引起岩 石 突 然破 坏,即岩爆的条件。应该强调载荷种类的 变化导致大量应变能释放,将改变岩石的性 质和作用。在大量能量释放的临 界 条 件 下 使岩石发生碎裂,任何固态物料都会变 成脆性物料 ,丽在矿山,岩石将以岩爆的形 式发生碎裂。 载荷性质由压变 剪这一 原理也 已被用米 解释世界上最大 的岩爆 , 即1 9 5 8 年 7月 8日 发生在德国墨克斯绍曼钾盐矿 的岩爆。在那 次岩爆中,上水平的摧毁面积均为3 k in , 下 水平约为2 . 1 k m。 图1 8 。2 0 0 0 k in以 外 的 圈1 8 世界上最 大的岩 爆 微 震仪都记录到了那次大规模岩爆 。 当一个 矿柱上 的载荷由单轴压应力变为 侧 向剪切应力时,矿柱与顶板相 接处的岩体 会 明显 地发生损坏 图2 0 如果剪 切应力 高度 集 中,该 处就会 发生应变能 突然释放 。在相 同应 力集中的情 况下,巷道 左下 角的岩爆 将 轻微一 些,因为 底板使裂隙岩体 互相结 合。 } 圉1 9 矿 柱和顶扳 的破 坏模型 三、硬岩开采 的设计修改 1 . 加 大放矿点 间距 加大放矿 点间距, 原因有三 ;其一 ,作 一 8 一 用在放 矿进 路间柱上 的残 余应力 和次生 应力 很 高,会 引起矿 柱损坏 或开 裂,加大 其厚度 可减小这种损坏 ,也会降低矿柱 维 护 的成 本 。其 二,矿柱上潜在 应变能的积 累与矿柱 的厚度成反 比,所 以,增 加矿柱厚度 将减小 岩爆 的危险性 。其三 ,运输道间 的 距 离 不 变 , 仍为3 0 m, 只 加大 放矿 进道间 的距离。这 对矿 山底部 结构 的其 它方 面没 有多大影响。 很 自然,增 加放矿进 路间的距 离将减少生产 水平的开拓 工程 量 巷遘 和放矿漏 斗。 , 在矿块崩 落法中 ,必须 利用 矿 岩的 “ 整体 流动”。 这种整体流动 是通过放矿点 同时放矿获得的 ,而 这些 放矿 点的布置形式 必须保 证崩落矿石的流动区相互重叠。当放 矿点间距加大到某个限度时,整体流动就会 停止,因为每个放矿点有各 自的 重 力 流 动 区,被 不流 动的 死区分割。 整体流 动有两种均匀 整 体 流 动 图 2 0 和不 均匀整 体流 动 图2 1 。如 果放矿 点间距增加超过某个限度时,沿垂直轴下降 的 均 匀整体流动就会被破坏 ,结 果很 快 出现 育色矿 山一1 9 9 2 . 2 维普资讯 严重贫化和大量矿石损失。不均匀整体流动 的特点是出矿水平上面的所有碎裂或崩落矿 石全部移 动,所 以在放 矿过 程中没有不 活动 区。但是 这种流 动不是 由同时放矿产生 的, 而是由放 矿点 逐次放矿 而产生 的 , . 不均 匀整 体流 动的轴 不是垂 直的 ,而是朝 阻力最小的 方 向弯 曲 见 图2 1 。 图2 2 显示 矿流轴的弯 曲和放矿点 矿流影 响范围的重叠情 况。 圉2 O 均 匀整 体漉动 圈2 1 不均匀整体漉动 这一 出矿理论是在连续崩落中 盘区崩 落产生的 。如 果控 制得 当,它也可以应用 于增加放矿点间距的实践 中。 目前 ,特尼恩 特新 采区的设计 已经应 用 了这一理论 ,放矿 进路的间距由原 来 的1 4 1 5 m加 大 到1 7 ~ 1 8 m。这意味着相 同矿块的崩落法开 采 , 放矿进路和放矿漏 斗可减少2 O ,矿拄支 撑 面增加,开拓成本 降低 等。新的设计 以特尼 有 色矿 山一 1 9 9 2 . 2 圉2 2 由不均匀整体漉动g I 起的矿流轴青曲 恩特原生 矿重 力流 动参数 和分 析为依据 ,确 定最 大实 际放矿进路 问距 的全面试验不久将 开始 。 2 . 加固 出矿 水平 的稳 定性 加大 放矿间 矿柱的厚度会 增 加 其 稳 定 性 ,但在 出矿水 平中仍 有一些 大 的 开 采 问 题。首先 ,原生 矿岩体的残余 应力和次生 应 力很高 ,而 且是 非均质的 ,所 以会 导致 各放 矿点的块度大小 不一。第 二,放矿点要 承受 强烈的磨蚀,巨块落下的冲击和对其进行二 次破碎所产生 的剧烈震 动。因此 ,要 达 到T 一 4和T -6生产水平 的完 全稳定 也是不 现实 的 图2 3 。 固2 8 应用 不均匀整 体流动理论加 大放矿点 问距 一 0一 维普资讯 3 . 巷道 许多矿山通常对生产巷道 特别在稳定 性较 差的岩体 中浇注很厚的 砼拱。但 是 , 这种支护却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因为这样 厚的砼拱容易损坏。令很多人惊奇的是,破 坏是由与拱曲线近乎平行的裂缝造成的。实 际上,厚砼 衬砌 的开 裂是很容 易解释 的。 由 于砼拱太厚,顶部无法向上发生变形 拱顶 岩石 比砼更 硬,唯一可变形的 地方 就是 底 板隆起。砼拱的外周边受到岩体的 限制,变 形只能从拱脚开始, 出现在厚厚的拱墙之内。 剪切应力高时,在硅中会产生裂缝,如圈2 t 所示。因此,用岩石锚杆加几层钢网和喷射 砼并设浅的底拱可获得报好 的 稳 定 性 图 2 S ,它比刚性 砼厚拱支护 有这 样 一 个 优 点t 随时都可以补加锚杆 、 注浆等进行加同。 f 】 当矿 或 体发 于 硬 的岩 一 一 圈 £ 5 甩锚弁 铜用 嚷射 砼底横加圉 维普资讯 多次进行,所以最好在裂缝剐一出现时就拜 始注浆。注浆有极住的效果,尤 其 是 裂 缝 “ 洁净 的时候 ,因为 最终会使琉 橙的岩石 重新成为一体。由于岩块本身不会移置和转 动,所以禽裂缝岩体的静摩擦会增加,承载 能力也会 得到改 善。 已损坏的 、注过 浆的硬 岩矿柱不是 刚性 的,多少有些 挠性 支护 作用。注浆 加局部锚 杆,特别在有可髓反复注浆的地方,是一种 非常实际的保持开裂岩体稳定的快速低耗帕 方法。在有利的条件下,而且岩体刚一开裂 就开始注浆,效果板佳。例如 ,适当的注浆 加锚杆使扎伊尔卡姆勃夫矿的上部泵站和水 仓 稳定 了好 多年,尽管该设 施位于不断 发展 的塌陷 区内 。用 注浆的方 法保 持地层稳 定 , 过去使该矿藏得以开发,现在使重新安置泵 站以下各水平的所有采矿设备成为可能。 4 . 放矿点 另一个问题是放矿点的稳定性。在特尼 恩特矿 ,由于自然应力和次生应力 由拉底 和整 个回采期阃产生 的的缘 故 ,放矿 点承 受了很高的应力。放矿点损坏的其它原因有 硬岩矿柱高,服务年限长 矿块 高 达2 6 O ~ 3 0 0 m等 。 为 了尽 量减 小放矿点的损坏 ,下 面将对 改进措施进行分析,并根据实际测试加以评 价。 特尼恩特的放矿漏 斗的长度为 1 5 m。即 使 漏斗 口加几圈 钢拱,生产一定 的矿量 和持 续 一段 时 间后,斗 口处的岩石也会损坏 ,解 决的办法是 t第一 阶段 ,在 出矿 3 O ~ 4 O 之 前 ,放矿漏 斗 的 长 度 为 1 0 m,而 不 是 1 5 m 图2 7 ,第一 阶段 。到第二 阶段 再把 漏斗 扩大到l 5 m。 为 了保 持最 终1 5 m长的放 矿 漏 斗 的 稳 定,旃斗开凿之前,在其两端安装矿浆锚杆 图2 8 ,很 自然 ,把图2 7 ,2 8 所示的稳定 方法结合起来,应该能够得到最 佳效果。 有 色矿 山一 1 9 9 2 . 2 圈2 T 蠼 次增加嗣斗长度的方法 圈 2 8 四、归纳与结论 特尼恩特目前的矿石 产 量 为 9 5 0 0 0 t / d 相当于约 5 5 0 0 0 m。 崩落矿石,它是 世 界 上最大的栗甩连续崩落法开采的地下矿山。 它的另一个独特之处是靠坚硬原生矿中的极 高附残余应力和次生应力来自然崴落矿石。 矿块崩落法是一种费用最省 的 采 矿 方 法 ,即使是 硬岩 但 品位 需中等矿床也是 如此 。尽管崩落矿块很高,会引 起 一 些 问 题 , 但它仍不失为一种好的出矿方法。 其次, 高逸2 6 0 --3 0 0 zn 的矿块取消了整个一个中 问 水平,这将节省大量资金,矿块高,矿块上 部的岩石将受到更为强烈的破碎和开裂,垂 直 流 动的距离越大 ,受 破 碎力的 时 间 就 越 长。第三 ,底部 结 构简 单,适应 性强,为 修 正放矿点损坏和放矿进路间矿柱的稳定性等 问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而这些问题的 维普资讯 解决需要新的技术和矿山 及 公 司 C O D E L C O 的大 力支持 。 在岩 石力 学,崩落和 矿石重 力流动 以及 在采 矿方法改进方 面所做的 研究和开发是特 尼恩特采矿工程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 岩石力学 的基 础工作主要 有;系 统的地质构 造分类,岩石和岩体性质的确定,原岩应力 分析 ,微震 监测,岩体移 动,巷道 内收 敛仪 和载荷仪的铡量等等 。这项基 础工作是 在很 多年前建立的,一直到现在不断地在做 象其 它高应 力矿山一样 ,特尼恩特需要 对付岩爆 问题。发生岩爆的巷遭位于岩体强 度差别很大的接触面或滑动面附近。在特尼 恩特一些未开采矿块底部的拉底或生产水平 的矿柱 和底 柱中也 发生过 大 规 模 的 岩 爆 由于应变能没释放完,所以在 同一地区 反复发生了岩爆。 发生岩爆的帕提拉区呈三角形,其斜边 为山基完整岩俸,而南边和西边分别与已采 完 或正 在开采 的矿块相接。 这种状况说明它 对岩体移动的制约力最小,意味着生产水平 矿柱上原来的压载荷变成了剪切载荷 即使 少量移动皖会形成变化,产生脆性,导致 积 累舶 应变 能突然释放 。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尽量减少大规模岩 爆 的危 险 出现 的次数和强烈的程度 ,最 合逻辑的方法是增加放矿点间矿柱的厚度。 这样做既减少了矿柱单位面积上的应力,同 时又增加了矿柱承载能力 稳定性和抵抗 剪切力的能力。 生产 水平上 的矿柱尺 寸必须 与崩 落的原 生矿重力料流参数联系起来。传统的崩落矿 面均 匀接体 流的概念一直在 特尼 恩特采用, 但矿山实际上并没有依赖古典的 崩 落 方 法 即从各自独立的矿块回采,丽是应用连 续崩落法,从中引出了崩落矿面不均匀整体 流动这一概 念。在这 种矿石 流中,矿石流动 轴朝 阻力最小 的方 向 出矿量大的方 向弯 曲。由 予下部 矿 面流出现重台 ,所 以这种不 一 1 2 一 均匀接体流动使放矿进诸的间距可以增加。 分析表明,在绝对安全的情况下,放矿进路 的 闻距 可以 加大 到1 8 m。 目前 ,这 个阃距 正 在应 用于新 的采 区。 从模型试 验和分析来看 ,进一步 加大放 矿进路的 间距 很 明显是可行的 ,但在 生产采 用之前, 必须 经现场实验加 以证实 。由于运 输道间距是3 0 m,固定不变 ,所 以放矿进 路 间距很容易改变,而不会对运输系统和下部 采矿结构有任何影响,生产水平新的底部结 构尺 寸见 图2 3 。 放 矿进 路间距加大 1 8 m使矿柱的 承 载面积增加了3 0 左右。这是一个巨大的进 步 ,因为 它会大大 减少 岩爆 发生的次数 ,降 低岩爆 的强度。 同时,由于厚大矿柱上的单位面积应力 大大减小 ,放矿进路间的矿柱的稳定性得 到 加强。很 自然 , 由于矿柱达到1 3 m厚 而 不 是 1 0 m ,所 以放 矿进路的稳定性也 将得到 改善,巷道和放矿点的维修量也随之减小 许多矿山都对运输道和放矿进路做很厚 的砼村砌 拱形支护,但效果并不好。而 用岩石锚杆,多层钢网、喷射砼、在底板傲 倒拱 以减 轻底板变形的支护方法 ,效果要 好 得 多。 在特尼恩特矿的条件下使甩 矿 块 崩 落 法 ,放矿进 路问的矿柱会受 到破坏 ,甚至倒 塌。破坏 主要 是 由负 载和拉底推进的应 力集 中造成 的。如果在生产水 平开 凿之前就进行 拉底,这个 问题 就不存在 了。但 到 目 前 为 止,尚未有在开拓之前先行拉底的打算。不 过理想的方法并来找到,尽管得到很好的控 制,矿柱破 裂状 态如 此之不 同,仍然表 明这 种状态的特征 。 使用辱 砼衬砌的 目的,此处楚为 了保持 岩体的稳定, 但结果适得其反, 因为古裂缝的 矿柱在垂直压力下会侧向膨胀。该力很大, 足以摧毁砼衬砌。砼顶板和两帮或者与岩体 分离 ,或者 断裂,或者兼 而有之 。对 多次开 有 色矿 山一 1 9 9 2 . 2 维普资讯 裂的矿柱用低压注浆的方法来弥台裂缝,效 粜要好得多,因为它能使矿柱 重 新 成 为一 体。注浆比厚砼衬砌快得多,也便宜褥多, 而 且矿柱的让 压性 仍很 有效。 由于特尼恩特矿的矿块很高,坚硬原生 矿的块度很大,所以放矿点受到很强烈的磨 蚀 和动力冲击。 因此 ,在 第一阶段,放矿漏 斗的实 际长度为 1 0 m,以控制漏华两端的岩 体。当两端的岩石受到破坏后,再用后退爆 破法把放 矿漏 斗扩成1 5 m长的最 终尺寸。除 此 之外 ,在 掘进时就在放矿漏 斗两徊l 预先安 设矿浆锚杆,这样,漏斗最终成形后,两端 的岩石可以保持稳定。 开采顺 序 问题 以尽量 减少 应 力 的 影 响、确定岩爆兜害区的方法、在很脆的英 安岩中凿岩成巷的方法,等等,将在 后的 另一篇文章中加以评述。 作者简历及参考文献 A R kv 日p wh o h ol d s d o c t ct t e s i a e z h ni c a ]二 c j f c 2 Ed j l n h g 已 n g l t g or r L t he _U t “ 0 Bm。 ∞ d K0 k{ . Cz c c hos e c t 盯 I bdy, , i Q e c h os lov fl fiaunt i I l 9 6 3 , hew e mpby e d t h eRo y a lI n s fiv a t o f Te c h n0 ky ,St oc kh o I m Swe de t i he a d 0 r o c k m e c ha rtks un t [ L 1 9 7 0 ,wh e n h e jo i n e d Gc .n l a e s ,Z a i r e - - q n h i a l l y a s d i z .t c o f o f mini n g r 衄 肺眦d m n m d e s i g n , “, h e n a s r e c t 0 r o f mi n l n 8 H e h al be 啦 i nt he U SA. s 1 9 7 5. L , H a e z a g r a d u a t e d i a mJ n g n n e e fi n g f r o m t h e Un i v e r s i t y o f S u da g o dc C 2 i l e .He h ol ds p os i do u o f g e ae r a l l n c s up e dn. r e ff a de nt o f勖 Ta ni e nt e mi ne -f rayi ng wo c l 6 f 3 t a s h e a d of r o c k r n h a n i c a n d t h e n 2 s u p e d nr c n d e m o f the C札啪 I mi n e . I - Ro 3 也3 l , g d , a t ei nmi n l n e n g i n e e rin g £un 1 r s l 竹 o f Sa nt i a g o de Chi l e ,wo r k e d s upe rin t e nd en t of m i ne pl a nn i ng a nd e u g i n e u r i . g a t E ; Te n i .mt c mi n e b e 抽 b d n g a p p o i mc d辄口 c r . t e nd c n c of t he S o U出 mi ne G F l e m g r a d v t ed i n mi n g} n 0 ; n c 口i g f r o m the Un i v e r s i t y o f Studi o dc 刚c He ’ wc . r ked 出 c p 胡 n g dc pA 帕 l ’ 1 £of 1’ 州 t rit e r mne be f o r e b e k a , a pc oi . t e dt.oh R m p s ffi o a h c ,t 6 o f t h e G n c h ,_ n i c z I Gr 。 9 o f E Te a e n *. e . 冀ef e t } n缁 ’ E mi o n e A. “ . P6 r fi d o c u p r i f e o E 1 Tc n i e n t e . Co mp lyf e Co d e J c o . E l Te n l e e ,1 9 8 0 . 2 Cb r d v a N. a n d B a 国L. E d 。a c 【 瑚 j r n wd o d e t p l o t a c i f r LHD e n M i n a El Te n i a t t P a p e r p r e n t .- i l ∞l n s t i t u to d t l g e z de r os d e M a5 3 4 fl An nua l Coz t ve ndo 1 9 8 3 . 3 Ba e z a I .Ev a l umi 6 n E m1 e c n; 曲 a l t e . r na d va I d e e x plot i 6 s F t t a Nl y e l 1‘ 吼 i 龃 e 4 .哪M i na El Tm l e nt .I V Si po s i o d l r n 2 s Uni v r dda d 如 Sm c a 曲 0 ,1 9 5 5 张小并译 自 I n s t i t u t i o n o f Mi n i n g A 4 3 A5 B。 于润仓投 {B妊矗 L a n d Fl o r e s G , S i s t e ma d ei n f o t m a c i 6 n g e o me c S n i c a亡 n Mi ∞ E l Te n | t e . A p l i c i 0 n C o m t a d o n a l a l a Mi n e r l a . Un j v e s d a d d e Sa n e a g o de Ch ne 。I 9 8 4. 5 . Di d y k L a n d B 4 L.Ge m c dm] c a e n M i n n Ei Te nle n t o , , f i n a r a t * s ,S c mo ,4 0 - 41 . Oc t .I g S S - - Ma r c h 1 9 8 6 , 1 3 . 一6 , Kv a p i l R- “a L[ Gc o r n l n e sl n c . 巨i Te n i e n t emi n e c o n e e p a n d iS e s i gu i a p r ima r y o r e . Te fl x t fi c Re i r t f o r Co a d∞- E l Te a i e a t % 一1 98 2 Da v y M c K*E v a I u 2 c ; t c ni c o . e c o n b m c a d e b I o q s d e ma y o r a t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