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儿山金矿南风井贯通方案探讨.pdf
2 0 0 2年 6月 第 3 1卷第 3期 有色矿 山 No n f e r r o u s M i ne s J u n. , 2 0 0 2 Vo 1 . 31 NO. 3 望儿山金矿南风井贯通方案探讨 邓红 卫 ,路增 祥2 1 . 长沙矿山研究院,湖南 长沙 4 1 0 0 1 2 ; 2 . 莱州金仓矿业有限公司望儿山金矿,山东 莱州 2 6 1 4 4 1 [ 关键词 ]南风 井 ;贯通 工程 ;方案 [ 摘要】根据望儿山金矿南风井区域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具体情况。 结合贯通工程的施工提出了该矿南风 井的贯通 恢复方 案, 并讨论 了施工 中可能 出现 的问题 和贯通 施 工过 程 中的注 意 事项 , 对该 工 程 的决策 与施 工起 了 指导 作用。 [ 中圉分类号】T D 2 6 3 . 2 [ 文献标识码]B [ 文章编号]1 0 0 2 8 9 5 1 2 0 0 2 0 3 0 0 1 1 0 5 Di s c u s s i o n o n c o nn e c t i o n pl a n i n s o ut h v e nt i l a t i o n s ha f t o f W a n g’ e r s ha n Go l d M i n e DENG Ho ng we i . LU Ze n g xi a n g 1 . C h a n g s h a I n s t i t u t e o f Mi n i n g Re s e a r c h ,C h a n g s h a 4 1 0 0 1 2 ,C h i n a; 2 . Wa n g ’ e r s h a n G o l d Mi n e ,L a i z h o u J i n c a n g Mi n i n g Lt d.C o. ,L a i z h o u 2 6 1 4 4 1 ,C h i n a Ke y wo r d s s o u t h v e n t i l a t i o n s h a f t ;c o n n e c t i o n p r o j e c t ;p l a n Ab s t r a c t A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c on c r e t e c o nd i t i o n s o f e ng i n e e r i ng ge o l o gy a nd hy d r o g e ol o g y i n t he z on e o f so u t h v e n t i l a t i o n s ha f t o f W a n g’ e r s ha n Gol d M i n e ,a n d c o mbi ne d wi t h t he s t a t e s o f c o n ne c t i o n c o ns t r uc t i o n,t he c o n n e c t i n g p l a n i n sou t h v e n t i l a t i o n s h a f t a r e g i v e n ,t h e p r o b l e ms a n d ma t t e r s n e e d i n g a t t e n t i o n i n c o n n e c t i o n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 r e a n a l y s e d ,wh i c h p l a y s r e f e r e n c e a n d g u i d a n c e r o l e i n t h e e n g i n e e r i n g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1 引言 望儿 山 金 矿 深 部 扩 建 工 程 设 计 规 模 为 采 选 5 0 0 t / d , 井下开拓采 用北翼 主竖井 与南翼 回风井的 两侧翼开拓方式 。工程于 1 9 9 6年 1 0月开始进行建 设, 2 0 0 1 年 1月进入试生产阶段 。深部井巷工程开 拓过程中, 由于深部构造裂隙发育, 矿坑涌水量远远 超 过 地 质 部 门 预 测 的 涌 水 量。 在 主 竖 井 侧 的 一 3 1 0 m平巷掘进 过程 中, 多次 突水。 其 中两次 穿越 含水 构 造,涌 水 量 达 8 0 m3 / h ; 风 井 井 筒 下 掘 至 一 1 9 5 m时, 涌水量约 5 0 m0 / h , 向下继续 开拓过程 中 涌水量不断增大, 且出水频繁 几乎每放一次炮 后, 都须进行工作面注浆堵水 。1 9 9 8年 6月南风井在 一 2 3 0 m 一3 1 0 m两水平中段拉开 5 2 、 5 8 m左右巷道 [ 收稿 日期 ]2 0 0 2 0 4 . 1 2 [ 作者简介 ]邓红卫 1 9 6 9一 , 男, 工程 师, 湖南 岳 阳人。 现任长 沙矿 山研 究院课题 责任专家 。 后, 涌水量 已达 3 2 9 m0 / h 。考虑到井 下涌水量过大。 导致工程施工速度缓慢 , 施工成本 居高不下和建设 单位工程投资大幅度增 加等方面的原 因, 而暂时放 弃了南风井一侧 的平 巷开拓 工程施工, 南风井承担 的平巷开拓工程旋 工任务改 由主竖井侧在 一3 1 0 m 中段施工, 最后实现主竖井与南风井的全面贯通。 望儿山金矿深部扩建工程在进入试生产以前。 为保证深部系统工程顺 利转入试生产 阶段, 贯通 了 深部开拓系统与浅部 开拓 系统, 临时解决 了深部开 拓系统 的通风问题 。深部系统工程顺利转入试 生产 阶段后 , 矿山积极组织 一3 1 0 m 中段贯通工 程施工, 加快了工程施工速度, 同时与科研院所合作, 解决 了 贯通工程施工过程 中的水文地质调查研究和南风井 的贯通方案等问题。 2 工 程概况 及水文 地质概况 2 . 1 工程概况 南风井井筒设计 净直径为 巾 3 . 5 m, 井 口标高为 维普资讯 1 2 有色矿 山 2 0 0 2年 第 3 1卷 6 4 . 8 m, 井底 标 高 为 一3 1 0 m。根 据 开 拓 工 程设 计, 分别 在 一2 3 0 m 和 一3 1 0 m 标高 设计 有 一2 3 0 m 中段 回风巷和 一3 1 0 m 中段 回风巷。在 1 9 9 8年暂时 放弃南风井一侧基建工程施工时, 两 中段巷道 已分 别施工 了 5 2 m和 5 8 m 巷道。 目前整个南风井 一侧 工程处于淹没状态。根据近一年多时间对风井井筒 中水位的定期观测情况来看, 井筒 中水位高低 受季 节 影 响 变 化 较 大, 雨 季 风 井 井 筒 内水 位 高 度 为 3 0 0 m, 而旱季, 井筒 内的水位高度为 2 6 0 m。 1 9 9 8年 1 1月, 矿 山与设计部 门共同对开拓 系 统进 行了重大调整, 取消了 一2 3 0 m 中段与南风井的 贯通, 一3 1 0 m 中段剩 余 回风巷工 程 由主竖井侧 施 工, 并与南风井贯道。 一3 1 0 m 中段 回风平巷位于该 中段南部 1 8线以南 1 8 m 处开 口, 目前施工 长度为 2 1 0 m, 工作面距离 南风井 一3 1 0 m 中段 回风 巷原工 作面仅剩 4 8 m。 矿井主泵房设计安 装有 4台 D 2 8 06 59型 主水泵, 电机功率 为 8 0 0 k W, 并留有第五 台泵的安 装余地。设计 正常排水能力 为 1 0 0 0 0 m / d , 最大排 水 能 力 为 1 5 0 0 0 m3 / d 。 2 . 2 水文地质概况 为便于分析对 比, 本文沿用 目前该矿进行矿 区 水文地质调查与综合防治研究工作 的方法 , 将开拓 范围划分为三个 水文地质 区段 一是主竖井 附近 至 矿床北翼为主竖井区, 二是矿床范围为矿体区, 三是 矿床南翼至南风井段为南风井区。 根据井下现场调查和研究, 构造裂 隙脉状 含水 带是望儿山金矿地下水的主要含水 带, 主要分布 于 I号蚀变带上盘, 在 I号与 V号蚀变带之 间呈近 S N 向展布, 且被近 E W 向的构造交 错, 形成 了地 下水 构造 网络系统, 该 系统的含 、 导水特征在垂直及平面 上都 存在 差 异。掘进 过 程 出水 情况 可 概 括 为 ① NW 与 NE向压扭性断裂, 揭露 时沿走 向形 成弱滴 水, 局部为强滴水, 只有 当两者交汇时, 才形成淋、 流 水, 涌水量不大 ; ②近 E W 向的张性 张扭性 断裂 , 沿主断面方 向尖灭较快, 揭露时形成涌水点. 流量较 大, 特别是与 E W、 N W 或 NE构 造交 汇时, 形 成股 状涌水, 水流量较大 ; ③对应地表沟系发育地段及含 矿蚀变带与围岩接触地段, 往往是岩石破碎带, 裂 隙 发育, 常常是多组节理裂 隙交汇, 揭露 时, 涌水量大 。 2 . 2 . 1 南风 井 井 筒水 文 地质 概 况 望儿 山金矿南风井位于望儿山南麓 1 . 2 k m 处. 自 1 9 9 8年 8月 至今, 一直处于淹井状态. 当时淹井 时 的 静 止 水 位 为 1 0 m,目前 的 静 止 水 位 为 一 5 2. 27 m 。 在南 风井施工过 程中, 工程揭露围岩岩性为混 合花岗岩, 节理裂 隙发育。在 一1 7 0 m 标高以上, 分 别揭露 NNE 、 NNW 和近 E W 向节理裂 隙及它 们的 组合形式 时, 均形 成 出水点, 出水状 态 为淋水 至涌 水, 水量为 1 . 8 ~2 2 m / h 。其 中在 一1 2 1 m、 一1 7 0 m 标高左右, 因涌水量分别达 2 2 m3 / h和 9 m / h , 井筒 采用工作面预注浆方式掘进通过 。 从 一1 9 0 m 以下几乎每掘几米就揭露裂 隙含水 带。涌水裂隙主要为 NNW 向、 NNE向和近 E W 向 三组裂 隙, 以及它 们的相交组合形式。涌水量 最小 一 般为 5 ~6 m / h , 最大 约 3 5 m / h , 较大涌水量的地 段均 进 行注 浆 通过 。井筒 施 工 到底 , 总涌 水 量达 6 0 m / h左右。 2 . 2 . 2南风井一侧回风平巷水文地质概况 设计在南 风井 一侧 施工 一2 3 0 m 和 一3 1 0 m 中 段平巷, 在这两条 回风平巷施工过程中, 每隔 3 ~5 m 或 8 ~1 0 m就有含水构造裂 隙。含水构造 裂隙产状 一 般近 E W 向, 多为 张性或 张扭性 , 常 以裂 隙破 碎 带的形式 出现, 破碎带 内发育 的裂隙少则 4 ~5条, 多则 1 0条 以上。可分为一组 、 二组、 三组。通 常裂 隙破碎带的富水性 和透水性都较 好, 一般 涌水量为 1 0 --3 0 m3 / h , 最大可达 6 0 m / h , 个别组段 裂隙紧 闭 无水。 一 般揭露 一条 或同组 近 E W 向含 水构造 裂 隙 时, 裂隙开启度较好, 当裂面宽在 5 ~1 0 mm, 揭露 时 涌水量一般较大, 为 2 0 m3 / h左右, 揭露 初期有 时水 质混浊 , 伴有泥砂涌 出。揭露 多组裂隙含水带 时, 裂 面宽 为 0 . 1 ~2 mm, 个别达 5 mm左右, 间距为 1 0 0 ~ 1 5 0 mm不等, 揭露时形成多个出水点, 水压较高, 一 般达 2 MP a以上, 最大达 3 . 2 MP a , 涌水量大。 当 一2 3 0 、 一3 1 0 m 两中段回风平巷各施工 5 2 m 和 5 8 m左右, 井 下临时排水 系统 尚未 形成 时, 南 风 井全矿井的 总涌水量达到 3 2 9 m / h 。此 时, 因井 下 涌水量过大, 考虑到工程施工速度、 施工成本和工程 投资等方面的诸 多因素, 矿 山决 定暂时放弃 了南风 井侧的平巷开拓工程 施工, 并通过 施工单位撤 除施 工设施, 停止施工。造成南风井最终淹井。 2 . 2 . 3主竖井一侧回风平巷水文地质概况 一 3 1 0 m 中段从主竖井一侧开拓 的回风平 巷范 围揭露 的含 水 构造 主 要是 近 E W 向构 造, 其 次 为 NNW 和 NNE向含 水构造。其 出水特征 与其 它地 维普资讯 第 3期 邓红卫等 望儿 山金矿南风井贯通方案探讨 1 3 段的出水特征相 同, 其富水性 和透水性在垂 直和平 面上存在 明显差异。 一 3 1 0 m 中段 回风平巷位于该中段南部 1 8线以 南 1 8 m 处开 口, 方位 2 4 1 。 , 目前 已施工巷道 长度为 2 1 0 m, 工程贯通距离为 4 8 m。工作面揭露一含水构 造, 其走 向约 3 4 0 。 左右, 断裂 内大 量涌水, 涌水量约 6 0 ~7 0 m / h 。在 已施工 的 2 1 0 m 回风 巷施工 中, 大 部分地段构造裂隙发育 , 前 3 5 m属 I号蚀变带, 3 5 m 处为主断裂 , 断裂破碎带宽 约 2 . 5 m, 主断裂处涌水 量约 5 m / h左右 ; 在主断裂上盘 1 2 5 m 巷道 内, 主要 发育有 4处构造裂 隙破 碎带, 裂 隙破 碎带呈近等距 性 出现, 间距约 2 5 m左 右, 破碎带宽约 l O m左右, 均 有强滴水现 象, 回风巷 在距 开 口处 1 6 0~1 7 0 m 位 置, 所揭露的构造 裂 隙含水带 , 其涌水 呈股状喷射, 具有一定的压力, 水量约 2 5 m / h 。 目前 , 井下涌水量过大, 坑 内水泵房的排水负荷 已接近设计排水 能力, 考虑到 回风平巷继续 向前 施 工仍有揭露含水 带的可能, 会导 致井下涌水量继 续 增加, 危及到矿井安全 等问题 , 矿山暂时停止 了回风 平巷的施工, 以寻求合理的贯通方案, 确保贯通安全 和 矿 井安 全 。 3 贯通方案 为使矿井永久通风 系统及早形 成, 防止在贯通 瞬间因水压过大或瞬时涌水量过大给矿井安全造成 威胁, 确保矿井安全, 矿 山在参考有关专家意见的基 础上, 与科研单位研讨 , 形成了两种主要方案。 3 . 1 方 案 I南 风 井 地 表 强 排 与 主 竖 井 侧 一 3 1 0 m中段放水相结合贯通方案 由于 回风平巷与南风井井筒贯通时工作面承受 的水压较大, 为了保证安全 , 同时减轻主泵房的排水 压力. 方案 I采用了在南风井井筒中布置排水设施, 强排井筒积水的方法 , 配合井下工 作面的注浆掘进 施工和钻孔放水, 进行工程贯通. 力求最大限度将井 筒中的水位降低 , 将井下放 水量减少到最小量, 既可 降低水压, 又能减缓主泵房的排水压力, 更重要 的是 提高了工程贯通的安全可靠程度。方案 I具体分 四 步骤 实施。 第一步 在南风井地表布置相应的设备设施. 在 风井井筒 中布设 2台深井潜水 泵强 排, 尽可能 降低 南风井 目前地下水位。由于井筒外 围地下水的补给 通道不十分畅通 , 补给量有限. 但持续补给时间长且 总量不少 。潜水泵的排水能力设计为补给量 的 2 ~ 3倍, 不 少于 2 0 0 m / h 。在潜 水泵扬 程允 许 的前 提 下尽可能把潜水泵放置井底 , 以确保 降低风井井筒 中的水位。在可能达到的条件 下, 力争 使井下水位 维持在 一2 9 0 m 标高左右, 直至安全贯通 ; 其次, 由于 井筒与 已开拓的 一3 1 0 m 平巷仍有一定量的储水, 须 从井下施工放水孔进行放水, 加之 随开 拓范围的扩 大, 地下涌水量仍会增加。因此, 矿井主泵房必须增 设第五台水泵, 以增加矿井排水能力, 提高矿井的抗 水患能力 ; 再次是对主竖井侧 一3 1 0 m 中段 已施工的 2 1 0 m 回风平巷中所揭露的三处 含水构造带 的涌 水 总涌水量约 1 0 0 m3 / h 进行 注浆封 堵, 以减轻工程 贯通 时主泵房的排水压力。 上述三项工作可以同时进行, 待其全部完成后, 方可开始下一步工作。 第二步 强排过程中为 了进一步查清 南风井区 水文地质条 件及南 风井 区与矿 体 区地 下 水水 力联 系, 需做简易的定流量单孔抽水实验, 分别在一台水 泵开始运行后的前 3 0分钟 内和 两台水泵开始 同时 运行后的前 3 0分钟 内, 观测井筒 中的水位降深, 尽 可能准确记录较 多的数据, 以便做 出定流 量与降深 的关 系曲线等来查 明水文地质条件 , 确定含 水层的 富水性 、 渗透性及流量与水位下降的关系。 第三 在第一步工作展开 的同时, 一3 1 0 m 回风 平巷按照“ 有疑必探 、 探 掘结合” 的超前探 水掘进原 则继续向南掘进, 掘进过程遇水必须进行注浆封堵。 当掘进 至距离 贯通点 5 m 时停止掘进 , 进行 水平放 水孔施工 , 以释放南风井井筒及 一3 1 0 m 中段巷道 内 的残余储 水。放水孔的放 水能力应大于原揭露出水 裂隙的动态补给水量与贯通施工所要求的残余储水 的释放能力之和。由于此时南风井井筒 中的水位高 度已降低到 l O m左右 . 所 以放水作业可 以按常规方 式进行。当残余储水泄 出后, 即可继 续进 行掘进贯 通施 工 。 第 四步 掘进 贯通后, 为 减少矿井的总涌 水量, 降低矿 山排水成本, 提高企业效益, 须对原风井侧掘 进的井筒及巷道 工程所揭露 的出水裂隙地段 , 及 时 进行注浆封堵。其封堵工艺在工 程贯通后, 对原工 程所揭露 的出水裂隙进行认真地 编录、 分 析后根据 具体情况另行确定。 3 . 2 方案 Ⅱ 一3 1 0 m 中段注浆掘进钻孔直接放 水贯通方案 一 3 1 0 m 中段 注浆掘进钻孔直接放水贯通方案 是 将 目前巷道采 用注浆掘进 的方式 施工至保安岩 维普资讯 1 4 有色矿 山 2 0 0 2年 第 3 1卷 柱附近, 然后施工放水钻孔硐室和放水钻孔, 最后进 行保安岩柱段贯通施工 的方法。在通过对钻孔定向 施工技术、 钻孔施工 时的防推、 防喷技 术的查询 、 研 讨和分析论证, 目前 国内在这 些方面的技 术发 展很 快 , 也 比较成熟 , 只是 尚未进行过类似于望儿山金矿 工程条件下的工程施工。只要在施工 中采取相应的 措施, 防范得 当, 是可 以保证贯通安全的。方案 Ⅱ分 以下四步实施 。 第一步 类似于方案 I, 首先是增设主泵房 的第 五台水泵, 以增加矿井排水能力, 提高矿井的抗水患 能力 ; 其 次 是对 主 竖井 侧 一3 1 0 m 中段 已施 工 的 2 1 0 m 回风平巷 中所揭露的三处含 水构 造带的涌水 总涌水量约 l O O m3 / h 进行注浆封堵 ; 再次 是为 防 止意外情况发生, 需在 一3 1 0 m 中段 回风巷适 当位置 施工装有放水阀门的防水门, 以备在 紧急情况下 的 阻水和放水, 确保主排水系统安全。 第二步 ; 首先计算 出保安岩柱 的厚度, 遵循 “ 有 疑必探, 先探 后掘” 的超前探放水原则, 继续 向前掘 进 一3 1 0 m 回风平巷, 掘进过程遇水必须进行注浆封 堵。 当掘进 至保安岩柱附近时, 停止巷道掘进, 在巷 道左侧如图 1所示位置 图中虚线为待施工工程 施 1 一 风井井筒 ; 2 一风 井侧回风平巷 ; 3 一 主井侧 回风平 巷 ; 4 -- 放水钻孔硐室 ; 5 一放 水钻孔 4 , 1 0 8 mm 图 1 南 风井贯通方 案示意 图 工放水钻孔硐室。 放水钻孔硐室施工结束后, 在其内 安装带有止推装置和 自动退卸钻杆功能 的钻机, 进 行放水钻 孔施工。放 水钻孔 施工 时, 先施工 深 1 . 5 ~ 2 m、 直径为 1 5 0 mm的大直径孔, 并在孔 内下 内径 为 1 2 8 mm、 外侧带法兰的套管 。套管外壁 与钻 孔之 间注水泥浆进行充填与加固, 同时 , 用多根锚杆将套 管固在坚固岩壁 上, 多根锚 杆的总拔拉力必须大 于 钻孔揭露水体后, 高水 头水压作用在高压 闸阀上的 压力。待水泥浆凝固后, 在法兰上安装高压闸阀 ; 然 后通过高压闸阀及套管施工直径 为 1 0 8 mm 的放 水 钻孔 , 直透水体 , 释放南风井井筒巷道 内的静储水及 动态补给水。钻孔 的数量 或放水能力 必须能够满 足释放风井侧静储水及动态补给水的需求。 第三步 当南风井井筒 中的水位高度降低到 1 0 ~ 1 5 m左右时, 根据井筒中水位的下降速度, 适时安 排进行保安岩柱段的掘进贯通施工。当水位下降到 钻孔标高位置时, 巷道即可进行正常贯通, 巷道内的 残余积水在贯通 时 自然泄出。 第 四步 同方案 I, 即对原风井侧掘进 的井筒及 巷道工程所揭露 的出水裂隙地段, 及 时进行注浆封 堵。 4 方 案优 缺点对 比 上述 两方案在技术上均具有可行性, 设备 上有 保障, 对方案优缺点对 比分析如下 。 1 采用方案 I时, 由于南风井在 设施 回撤 时 时间紧迫 , 无法全面清除井筒中的凿井设施, 在井筒 中留下了较多的障碍物, 这 些障碍物均淹 没在 井筒 中, 给排水设施的布置和下放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地 表排水变得相 当复杂。 采用方案 Ⅱ时, 风井静储水及动态补给水全部 由井下主泵房排 出, 虽然增加 了主泵房 的排水工作 压力, 但很大程度上简化了排水工艺。 2 方案 I与方案 Ⅱ相 比, 具 有较高 的工 程投 资。矿 山曾与有相应能力的施工单位就实施方案 I 进行商谈, 不包括排水 电费、 井下贯通工程投资和工 程贯通后的注浆堵水费用在 内, 仅维持工程贯通, 排 水其它方面的费用就达 1 7 0多万元 。而实施方案 Ⅱ 时, 井下贯通工程投资、 放水钻孔施工费用和工程贯 通后的部分工程 不含风井井筒 注浆堵水费用仅需 1 5 0 ~1 7 0万 元 。 3 方案 I与方 案 Ⅱ相 比, 由于施工 环节 的增 加, 前者施工组织管理较为复杂 。 4 采用方案 I可 以大大降低南风井井筒中的 水位高度, 因而也就大大 降低了工程贯通 时工 作面 的水压, 同时也缓解了主泵房的排水压力, 安全检查 可靠程度高 。方案 Ⅱ采用 井下钻孔放水直接贯通 , 其安全程度相对于方案 I较 低, 但采用 了一定的设 备和技术保 障措施后, 其贯通安全也可保证 。 5 实施方 案 I时 , 风井排水 与井下贯通 施工 可以同时进行。而实施方 案 Ⅱ时, 保安岩柱 的最后 贯通施工必须等到放水钻孔控制放水结束后 才能施 工, 工程受放 水时 间、 主泵房 的设备 状况 等影 响较 大。因而实施方案 I的工程工期相对较短。 6 实施方 案 Ⅱ时, 井下需增加放水钻孔硐室、 防水 门等工程 , 而 且放 水钻孔的工程量也 比方案 I 大 。 维普资讯 第 3期 邓红卫等 望儿 山金矿南风井贯通方案探讨 1 5 5 结论 1 望儿山金矿深部扩建工程 的南风井贯通工 程在其特定工程条 件下, 成 为影响该矿南风 井贯通 工程施工 的一大技术难题 。受大 气降雨 的影 响, 在 雨季风井井筒 内水位高度达 3 0 0 m, 而在旱季, 井筒 内的水位高度也达 2 6 0 m, 回风平巷与风井井筒贯通 时水压大, 动水补给量 大, 工程施工 难度大, 危 险程 度高等 。工程能 否顺 利实现贯通 , 对于解决矿井通 风和维持矿 山正常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方案实施前 , 为确保矿井安全 , 要正确认识 工程的复杂性和危 险性 , 充分估计 到方案 实施过 程 中可能出现的各种 问题, 以及由此带来 的后果, 设计 制定出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案及措施, 以备不测, 做到 防患于末燃。 3 实现工程全线 贯通后, 为减少 矿井的总涌 水量, 降低矿 山排水费用, 提高企业效 益, 矿 山必须 对原风 井侧掘进 的工程所揭露的出水裂隙进行注浆 封堵 , 以减少井下的无效 排水 。 4 方案的选定不仅要考虑方案技术上的可行 性和安全上的可靠性 , 同时也要考虑 不 同方案 实旋 时所消耗的工期和费用 授资 , 必须进行全面的综 合技术分析。必要 时组 织专家会议, 对方案进行 咨 询或论证 , 确保方案具有较强 的可操作性, 确保工程 施工 万 无 一 失 。 本 文所给 出 的两 种方 案在技术 上均具 有可行 性 。但综合 比较 , 方案 Ⅱ具有工程费用低, 旋工工艺 相对简单等特点, 宜作为首选方案。经过最终权衡, 该矿正在积极按方案 Ⅱ的思路组织, 准备 工程 的旋 工 矿石质量预算公式解难题 福建省上杭县紫金山金矿利用矿体平均品位、 矿体水平厚度 、 矿体倾角、 边际品位 、 围岩 品位、 采矿 台阶 高度、 开拓方向与矿体之间夹角 、 岩石与矿石安息角、 地质矿量等 9项参数, 在全国露采矿山企业 中首创可以 准确预算 出出矿品位 、 贫化率 、 损失率和出矿量等 4种指标 的矿石质量预算公式, 并经一年的露采生产应用,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矿石品位 、 贫化率 , 损失率和矿量等组成的矿石质量指标, 广泛应用于露天开采矿山的不 同时期 、 不 同阶 段以及矿山设计和生产计划 中。这些指标直接反映了矿山地质技术管理水平 的高低。以往一般露采矿山在 确定这些指标时均采取经验类 比法 , 这种定性 的方法 很容易与实际 生产相脱节, 给矿 山各种计划 、 规划的编 制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难 。为解决这一难题, 2 0 0 1年 1月, 紫金 山金矿地质科科长 蓝岳彰 开始着手研究这一 课题。根据多年矿 山地 质工作经验 , 结合紫金山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和露采工艺特点, 通过几何切面分析法建 立分析模型图, 首次推导出露采矿石质量预算公式, 并于 2 0 0 1年 2月正式运用于露天开采实际 中。该预算 公式不仅可以用于准确编制矿石质量计划, 事前确定矿石质量指标, 而且可 以进行品位指标 的优化分析, 同 时还可以提出降低矿石贫化的具体措施, 能够做到按需要 向选 厂提供出矿品位 , 提高编制生产计划的准确性 和可预见性。 据 了解, 紫金山金矿通过应用该矿石质量预算公式 , 进一步提高 了矿石质量, 其 中贫化率、 损失率分别 比 2 0 0 0年同期 下 降 了 7 . 3 %、 1 . 9 2 %, 出矿 品位 提 高 了 0 . 0 7 2 g / t 。按 此 推 算, 仅 去年 就 为该 矿 多 产 黄 金 3 8 3 . 5 k g , 为企业 多创利润 7 6 7万元, 取得 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张 文如 丰山铜矿运用导爆索起爆法 大冶有色金属公司 丰山铜矿首次在南缘运用 了导爆索孔串联起爆方法, 效果 良好。 鉴于岩石性质复杂多变等特性, 该矿南采工区改变传统的矿山炸 药起爆方式。以往都是将导爆索放 入 孔底并联起爆, 这样产生的爆轰波冲击过大 , 对巷道 眉线破坏严重 , 增 加了不安全 隐患。导爆索孔 口串联起 爆法, 不但有效地避免了这一弊病, 还可节约大量导爆线。 吴建军曾华刚 维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