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矿房法在脉钨深部开采的工程地质问题.pdf
阶段矿房法在脉钨深部开采的工程地质问题 f [{, 大 吉 山 钨 矿 大吉t i t 大型脉钨矿床,位子南岭纬向构 造 与新 华厦构造复 合部位 ,大吉山背斜 西翼 寒武系变质砂板岩中。自1 9 1 8 年开采至今巳 7 O 多 年之久 。6 O 年代起,在 没部 6 6 2 ~4 6 7 m I 期 工程 网脉群 中, 广泛使用 深孔阶 段 ⋯⋯㈨、 ≈ 矿房法 简称大采合采,至今3 3 年。该法 为矿 山持续 ,安全 、稳产 ,高产 ,提高矿产 资源回采率,延 长寿命作 出了重要 贡献,今 后在深部 4 6 7 m以上Ⅱ期工程仍 是 主要 开采方法。实践发现,该法随着采深增大, ㈨****m***m** 仅 2 4 0 人 ,但 维修人 员就 占三分 之 一, 他们 主要从事 于设 备的 日常性检修 ,而 大 修则外 委或由制造厂家进行 。矿山列设备的维修保 养有严 格的设备 操作和 维修制度 ,维修人 员 技 术熟 练,素 质较 高,保 证 了设备 的利用率 与完好率 较高,设备 寿 命 也 相 应地 得到延 长,从而 保 证了机械 化开 采和 正常 生产 。 2 . 3 计算机在矿 山 发挥 巨大作 用 如 阿尔 马登汞矿 , 有 自 己开 发的软件 包 ,建 立 了 自己的地质数据 库。 矿山技术人 员根据本矿实际,利羽 计 算 机 进行模拟生 产 、多方 案设 计的综 合比 较 , 编 制矿山短 期 、中期及 长期采 掘计划 及采矿 进度,甚 至 采场的爆破设计也由计算机进行,大大优化 了矿 山生产管理及技术方案。萨英恩特钾盐 矿则在 坑内设有 集 中控制 室,通过计算机对 各主要环节 、各胶带输 送机进 行监控,并对 一 些数据 及时进行 检测 、分析 ,在控制 室显 示其结果 , 以便及 时给 以罚整。 2 . 4 灵活应用规程 就 一般矿 山而 言,副井 人 员上 下是 不能作为回风井的,但萨英恩特钾盐矿却将 主井作为避风井,而副井作为出风井,我们 认 为这是 灵活运用规 程的结果。据矿 山有关 人 员介绍,西 班牙也有 严 格 的 矿 山安全规 程,但考虑到萨英恩特矿的特殊情况,即矿 山粉尘中无有 害 物质,坑 内设 备中能产 生废 气的载人吉普车均离副井较近,且无爆破采 矿也不产 生其它 污染源,空气中 各种 气体 及 粉尘含量 符合环保要求 ,故采用了这一 灵话 佧祛,这对于我国的矿山设计与建设是有一 定借 鉴意 义的。 2 . 5 适用 的高效 、安全采矿方 法 是确保矿 山 高产 稳产 的关 键 2 . 6 管理水平 高低对矿 山生产 至关藿要 如在 开采工 艺方法上我国 的矿 山并不 比 西方国家的工艺技术落后多少,设备也具有 一 定的先进 性, 但为什,厶矿山的劳动 生产 率 与先进 国家的矿 山相 比差距较大 呢显然在 管理 及矿 山的经营机制方 面必须有 较大 的改 善,才 能不 断缩小我 国矿 山与世界先进矿 山 之间在技术经济指标等方面的差距 。 执笔彭怀生 责任编 辑王 家骧 一 z g 一 有色矿山~l 9 蛆 维普资讯 也出现些 工程 地质 问题,有 待重视和注 意。 1 矿 山工程地质概述 矿体属黑钨矿石英太脉型,有 矿 脉1 0 3 条,分NWW和N 偏E 两组 , 向N偏E 和NWW 倾斜,倾角6 5 8 0 。 。两组中间直角相交 。 其 中 。NWW组分 北 、中 、南三 组,中 组 l~ 6 ,南组1 8 2 0 成网状脉群。水平 形 态, 向西 收敛, 向东 撒开 。矿 化 面 积 l k m ,垂 高 9 6 0 ~2 0 O m,水平延伸e O O l 1 5 0 m,赋存 围岩 为寒武系变质 砂板岩,此外 还有 泥盆 系 粗粒石英砂岩和燕山期侵位的闲长岩 、细粒 白云母花岗岩 6 9 矿体等 1 1 岩石建造与岩组划分 大采区工程 地质岩组 划分,根据 成因 , 岩性 、稳定性,分 为 4个建造和岩组 。 1 1 1 变质砂 板岩 互层组 {中等 稳 定,具 有层状 与碎裂结构 ,易 风化,含裂 隙水 ,分 布 全 矿 区} 1 1 2 闲长脉岩组 岩 性较 稳定 , 易 风化, 分布于中组 / 1 1 3花岗岩组 由中粗粒二云母花 岗 岩 及 细粒 自云母花 岗岩 建造 组 成,岩 性 较 稳 定,硬度大,抗风化力 强,分 布 在4 6 7 m以 下 } 1 1 4 风化残,坡积组具有碎裂散 体结 构 ,岩性不 稳定 与极不 稳定,渗水 性 强,风 化程度高,分布表层 0 3 0 m。 l 2 结构 面 体 与岩体 稳定性 结构 面划分成 5 个 等级 l级 区域性 深 大断裂和挤压 带Ew、NNE 、 Ⅱ级 矿内规模最大断层 、不整合面 岩脉壁 , Ⅲ级 矿内较大断层及矿 脉壁 ,Ⅵ级 规 模较小断层和延展性较好的层理 ,节理面 、 V级 延 伸短 少的节理 面 、劈理 。其特征 见袭 1 各种结 构 面大小不 一,作用不 同。东 西 有 两个 Ⅱ级结 构 面控 制矿体 的走向延伸J南 北有 4 个 I级结构 面 2 1 . 走,l 3 。 走、 l l 走 2 6 走划分岩体稳定与软弱的 边 界 线 图 表 1 结构面 特征 裹 结 构 面 级别 结构规模 力学属性和力学效应 代 表 性 结 构 面 地 质类型 走 向延 展 数 十 公 区域性深 太型软弱结构面构成独立的力学 区域性的 NNE向构造带厦矿 里 .硅锞数岔里,破 太断裂或挤 模型 ,划分地块断块的边界,澎响 屋北边的E W 向挤压 带. 1 碎带 宽几 米 至 数 十 压 带 . 区域稳定性与山体稳定性.控制区 米 . 埔应力场. 走向 廷 长 l O m 以 区内规模 厘软弱结 构面 .形成 块 裂 体 边 矿区来部、西部 .NE向断裂 上,延瀑5 0 0 m以上, 最 大 的 断 界 ,控翩山俸稳定,控制岩体破坏 带.闪长岩 石英斑岩等岩脉, Ⅱ 宽几 十匡米 至数米 . 层 .不整台 边界和方式,构成次一级应力场边 祀盐系地层与寒武系地层不整台 面 . 岩脉 壁 . 界 . 接 触 面。 I 走 向 延长数百米 延 伸 几百 米 宽 几 厘米 至 几十厘米 。 区 内较 大 的 断层 、矿 脉 壁。 属一般性轼弱结构面。少数为硬 性结构面,成头裂岩体边界 , 是划 分可能先稳班体的主要边界 . 蓐响 局部应力集中,构成次级应力场的 边界 . EW“ 向断 层有 F w.NE向断层 有 F7 .F 0 .F1 I 、Fl a 等 近S N 向 断层 有F } 、 F ; F 、 F 、 F 0 等 ,NW W方 向的 断 层 主 要 为2 1 、1 3 ’ 沿脉断屠 . 另外 还有 矿脉 壁 、层 间错动 面等 . 段矿寿_磕在脉鹞深部开采的工程地质问题赣毽前 维普资讯 续表 1 结构 面 代 表 性培 构 面 级别 结构规模 力学 属性和 力学教 应 地质 类型 廷伸短 小 的 节 理 连续性 较 硬性 结 构面 .影响 岩体 内应力集 细小 剪性裂 隙 、张 性节 理 、阻 面 .劈理面、绍教裂 差 的 小 节 率.是岩块力学性质 结构效应的 厦板岩.千牧岩中的小扳理和片 理 。微 { 匠 节 基 础 。 理面 。 V 理 、劈理 、 片 理面。 1, 中间有数个 Ⅳ级结构 面 E W 向F 、 S N向的F。 串联其他结 构 面,岩 矿体 中有 许多 V级结构 面,把岩石 碎裂 成小 块。 上述 结构 集合体 聚集 , 自然形成 中、南 组两 个不 稳 定、易变 形、渗透水性强 ,有 自 由面 出露时,便于应力 释放和 移动的楔 形软 弱 结构带 图 1。 萎 5 03 0 0 3 6 回 圈 \ 、 \ l 。\ 一 F 5 0 6 00 D I 3 地应力分布特 征 地应力是岩体形变、结构面产生、不稳 定岩体差 异移 动的根本 原因。1 9 7 4 年长 沙矿 冶研究所 ,根据 当时 出现 的地应 力再分 配 i 可 题 称 地 压 ,在 6 2 5 ,5 6 7 、5 1 7 、4 6 7、 4 1 7 、3 6 7 等 6 个 中段 进行 地应力 测试 ,测试 数据 见表 2。 从表2 看出下 列规律 地应力随 深度而 递 增 。6 2 5 m中段最 大主应力 3 . 8 MP a , 5 7 6 m中 段 5 . 4 MP a , 比6 2 5 m中 段 增 大4 2 ,5 l 7 , 6 7 ,4 1 7 、3 6 7 m中段 ,每 降一 中 段,地 应 力 增大3 5 5 个 巾段平均增 加3 6 o 南组 3 6 7 m中段和 6 2 5 m中 段 比 1 1 . 7 / 4 . 92 . 3 9 倍| 中组 3 6 7 m中段和6 2 5 m中段 比 1 0 . 4 /3 . 6 2 . 8 9倍|此 组3 6 7 m 中 段 和 6 2 5 m中段 比 9 . 6 / 2 . 0 4 . 8 倍 ,中段对 比 算术 平均增长3 . 3 6 倍 。 1 4 水 文地质 特征 矿 区山脉为 褶 皱 山,呈NNE --S S W脉 群 排列,东 西绵延相 连, 高山与 中 高 山 地 貌,山谷多呈V字型,海拔最高1 0 4 3 m, 亚热 带气候,潮湿多雨,降雨量1 6 3 2 m m/a ,地 下水 补给来源主要 为大气 降雨。矿 内岩 体水 文地质特征 与岩体水 文地质结构关 系密切 。 大气降水和季节性关 系密切,雨季的大气降 水 通过 统一含水体 渗透,迅速 到达裂隙含水 体,在重力作用下通过裂隙汇聚于下面,当 工程 揭露 裂隙 时, 地下水 迅速 沿裂 隙泄放, 成 为坑 道涌水, 当涌水 量大于排水量 时,造 成 坑道被淹 。 2 浅部 4 6 7 m以上的工程地 质 问题 在上述工程 地质条件 下, 自1 9 6 0 年 起, 浅部 5 6 7 m中段 南组 西三大采 试 用 深 孔 阶段矿 房法开采网脉群 。试 采成功后 ,广泛 用 于中 、南组和 5 1 7 m、4 7 6 m中段的 网脉 群 开采和6 6 2 m、 6 2 5 m中段 的网 脉群残矿 回收 , 连续使用至 今。 3 3 年 的实 践过程 中,也出现 一 些工程地质 问题,主要是震 动效应 大 、空 场大 、再分 配的地应力大 ,地 下 的 泥 沙 水 大 。分 述如下 有色矿山I 铂3 . 6 尝 维普资讯 阶殷 矿 房佳 在脉 钨 深部开 采的工 程 地质 问题 曾德桁 一 2l 一 喜糖 露 靛餐 梃苣窜 愈 廿 6 l 藉 * 耧 矬 霞 婶. 逝 崔 .R 呻 斗 H.N 呻 趾 . R 翻 晤 瞄 稍 则醚 目 浏岬抖 .N 障 疆. R斗 H . R丑 卜 恒 鲻 叫 普 丧 扭 碑 电 碗 . R 卜 博 赫 e 啦 睡 堪 州 . R 野聪丑 捌 坤猫. N 茸 趾 R州. R丑 。上 赵 挂 耧 叫 普 柬 啦 呻 趾 罐. R 卜 怛 藏 叫 普 丧 扭 邪 唾 峨 . R 刊聪目 求 悄J 『 『 鲁 昙 呻趾 R R ∞ ∞ 卜 呕 糍 叫 普 隶 璋 阻捌 -R L 恒 蒜 q 普 啦 部 毯 嘲 一 鞋 目 V 蒹 / 露 E , t 是 辩 基智 恻霹R趟田求障锅釉 肝R 脚州 l 豇 嚣 暑帅 N 噼 维普资讯 2 - 1 松动失稳,垮塌陷落 大爆破 --次装药量迭数l O t 至数百吨 的巨大震动波,使周围被密集结构面分割的 岩体 ,产生 差异 移动而失稳 。爆 破中,产 生 的震动效应,影响范围 比 小 采 大 5 ~1 0 倍 小采一般0 。 8 ~1 . 6 m ,大采沿巷谴临空 面 可达l O 2 0 ra 。这些采区,周是多组结 构 面集中区,大爆破震动效应,破坏了原岩结 构面应力的稳定平衡,形成高应力点,超越 极限强度 ,产生突发性的应力 释放而失 稳。 如5 6 7 m中段南组西三,有横切矿脉 的 大 断 层 3 条 I级结构面、小断层 7 条 Ⅵ级 结构面,较发育节理 5 组 V 级结构面 。 1 9 6 2 年上采到3 0 m时,有两个打好 眼的水 平 分层,沿大断层软弱结构面垮落,井下突然 产生强裂的冲击气浪,把数1 0 m之外在平 巷 作业的人员吹倒}1 9 6 4 年6 2 5 m中段 西 二 大 采,突然发生落盘冲击气浪,把停放在西一 横平 巷的矿车推 动 1 0 余 米J 5 6 7 m中 段 ,西 三大采底部 西二横巷,沿F z 结构面的上 下盘岩 体, 一天内滑动 了 l I Z l 多 。种 种迹 象 表明,大爆破震动效应,使围岩应力重新分 配, 而使 工程 发生变 形、断裂 ,产 生差异移 动等破 坏。其规 律是 t顶 板及 上盘 铅垂力升 高 产生崩落、垮塌和井下 风暴 I下 盘 铅垂力 沿结构 面产 生滑动 }底盘压应力升 高 构造应力,还有铅垂陷落的突发性冲 击力。 2 2 地应力再分配时,普遍超过岩休 极 限 强度 大采开采过程,实质上就是二次应力再 分配过程。1 9 8 2 年,李俊英同志的 大吉山 巷 道地压及 稳定趋势的 铡定 一文中提 到, 矿体采动后二次分配的铅垂应力普遍超过岩 休极 限强度5 4 MP a ,根据其测定数据,绘制 采动 铅垂力和 深度 的正态 分布图 图2 。 从图 2可以看 出t 5 6 7 m中段 以下矿体 采 动后, 再分 配应 力值6 0 ,在岩体 稳定 强 度 之 内,虽有如 超过极 限强度 ,但 幅度都 在 O 。 。 。。 2 ,1 掘 b、 g o。5 4 0 k g 蛐% ‘ ‘ 图2 采动铅垂 力和深度正态分布 圈 一 倍内}5 1 7 m中段再分 配应力超 过 与 未 超 过 各半J 而到4 6 7 m中段 以下,采 动后 , 8 9 的再分配应力超过稳定强度,最 大 值1 2 6 . 7 MP a , 为极 限强度的2 . 3 7 倍 。 2 3 形成移动式迭 加应力场 大采应力苒分配,随着采掘顺序下延而 迭增。第一次采 后, 首先 聚集予顶 、底 部。 随着下部 中段 的开 采,应 力下 移重新分 配a 经验与测试 资料 证明, 留有 矿柱 ,应力 聚集 于矿柱上f不 留矿柱,应力位移聚集于底部 图 3,图 4。 圆矿 弥 及 编 号 臣断 层 [ 薯 皇 要圈寒 武 岩 层 细 莲 岗 岩L ’ 一 ‘ 图3 南组网状脉群地质构造横剖面图 一 2 2 一 有色矿 一l 9 9 3 . 6 。 咖 咖 ~ g 维普资讯 田空场 连 贯陷 落区 田地直 力 圃碎 裂陷落 区 回空 场 圃裂除 移 动区 团连 界线 .矿 脉 图4 南组大采 空塌连贯地应力聚 集剖 蔚图 据江西冶金研究所傅军同志 对 该 矿 的 工程地质模型的数值计算与 分 析” 2 0 1 剖 面。 大采的稳定性随采幅 、阶段矿柱和 采场 高度 的变化而变 化。 阶段矿柱是 空场应 力集 中的主要部位。 同一 矿 脉,深 度 增 加 5 O m,地应力 升高0 . 3 8 ~O . 3 9 倍} 每下 降 一 中段,应力系 数增 加3 5 %。而 阶段矿柱下 降 一 中段,应力系 数为1 . 8 8 ~1 . 9 6 倍 ,它与中 段原岩应力升高数之 比为 { 旦 上 主 U d 0 5 . 4 9 倍 o 4 1 7 m中段 尚未 开 采,4 6 7 m中 段底部是现大采底部 。由于地应力 沿空场 向底部聚 集,在 底部形 成重应 力 d 构造应力 d 形成迭 加应力场 图 4。 2 4 空场连贯 、成盆 成带 大采上采到 5~ 6分层 时,矿房的补偿 空间达到爆破设计要求后,对顶、问、底柱 进行一次性强制崩落,让上部围岩和低品位 矿石充填空区,达到消除空场、连贯地表的 目的。这 样4 6 7 m以上 至地表 ,空 场 连 贯, 成盆、成带,形成2 个长6 0 0 m、 宽2 0 ~4 0 m, 高2 0 0 3 0 0 m的大采空场陷 落连贯带 I , 其 体积6 0 0 m3 0 m2 5 0 m4 5 0 万m 。空 场 两帮岩 体 因再分 配拉应 力大增, 形成碎裂陷 落区 Ⅱ和裂 隙移动区 I 见 图 3、 图 4,使应力 沿着 大采两 帮的 临空面,下 聚于底柱 上 楔形体的 底 边。 据 测 定 6 2 5 m以上为自动应力场,6 2 5 4 6 7 m以自动 应力 为主 水平应 力 向下 呈增大 趋势 的应 力扬 ,4 6 7 ~3 6 7 m则表现 为 自重应 力与 水平 构造 应力 迭加的控制性应力场 。矿 带的应力 分 布,随开 采深度 的增加而递增 ,尤以水平 应力最突出,采空区沿倾斜方向的应力聚集 于底 部。 园地应力 的再 分 配 ,1 9 6 9 年,5 6 7 m 中 段 1~6 东部 6大采场, 顶板下 沉 、闯柱开 裂 ,天井 硐室受损,6 2 5 m中段相应 部 位 坑 道下 沉, 出矿运输系 统遭到破 坏。 为此 ,提 前对该 区矿 房,间 、顶 、底柱实行 一次性爆 破回采 药量 达1 0 2 t 。这 样5 6 7 m的大采场 与6 2 5 m以上的小 采空场都 连贯 直 通 地 表。 地表 自由陷 落在 空场 内, 形成盆地 见 图2 、 图 3 。1 9 7 8 年 对中,南组盆地 测量面积达 5 7 万 m 矿 区汇水 面积0 . 8 1 7 Km 。 2 5 盆带汇水,形成 灾害 地表盆 地形成后, 四周 雨水 沿分水 岭及 沟渠向盆地中央汇集,通过软弱结构带,向 下渗透,使处于 “ V 字形低谷 的4 6 7 m中段 地下水 大增 , 7 o 年代 比6 O 年 代 增 加 近1 O 倍 。 地下水夹带泥石流 ,形成灾害 。1 9 7 3 年 4月 且,4 6 7 m中段 2 ‘ 溜矿 井, 因 大 采 陷落地表的掘 沙矿 石,使井 筒结 块, 造成一 次 冒矿9 0 0 余吨的重 大事 故,轻伤1 人, 死亡 2人,全 矿停产 7天j 1 9 7 4 年 4月2 9 且~ 5 月 B日, 矿区连续降雨1 0 天,其 中 5月 1日 最 高 达1 9 2 . 7 ram/d , 南 组 最 大 涌 水 量 1 9 1 6 . 5 m。 /h ,一天 涌水 量数 万m。 ,主平 窿 水 深0 . 5 m 下 部中段被淹 ,全 矿 停产 7 天。针对此 问题 ,矿 与有 关部 门采取下 列措 阶段矿房法在脉铸深部开采的工程地质问题曾德行 一 2 3 维普资讯 施 1 成立地 压 科’ 2在5 1 7 m中 段开掘一条拦截上部 中段地下渗水的放水窿 工程 } 3在地 面 砌 防 洪 沟’ 4在 4 6 7 m中段 的右侧 下部平行 开掘一条 长3 2 0 0 m 投 资5 O 万元 的放水 平窿。采取 上述 措施 后,使损 失大大减少 ,但 仍造成部分损 失。 主要 是 1 1 9 7 6 年 6月放 水工程砌璇 尚 未完工 , 发生暴雨 最大 流 量2 5 1 3 . 7 9 m。 / h , 提前使 用,使巷道 垮塌 、泥 沙淤塞,重新组 织清理,耗资3 O 万元’ 2深部竖井的设 备、电缆被 泥沙水淹 没 未及 时疏干腐 蚀 报 废 ,浪费资金数 十万元’ 此外 ,1 9 8 9 年 5 月 8日晚的暴 雨, 静水 沟尾 沿东 部大断层的 风化层 形成泥石流 滑坡,把 住在 山坡下的 9 个 民工工 栅,一个代销 店, 4个 民窿 口的3 8 人 淹埋 ,死 亡1 5 人,重 伤 4 人 。上述 事实证 明,泥石流灾 害,是矿区及深 部工 程要 预防 的 主要灾 害。 3 深部工程地质 问题 浅部 、深部 是矿 区的上下部位 ,浅部的 工程地 质问题, 必然延伸到深部 ,根 据 浅部 问题 ,预测深 部的j 珂题 有 1大爆 破震 动效 应对岩 矿体的碎裂散体作用 及产生 突 发性 差异 移动仍 然存在 ’ 2结 构面数 量较前 减少,但 大部分 已延伸到深部 ,给地 应力下移 以条件,给地下重力水 位 移 以 通 道} 3 地 应力 场随 着深度的增大而 递增 } 4迭加应力场随开采深度下移而下移, 岩体局部高应力点的突发性释放的差移移动 依然存在 } 5结构 面连贯, 空场穿通, 形成深大 软弱结构带 。地 表 雨水直 接往 深部 汇聚, 雨季存 在形成 泥沙水淹 没灾害的危 险 性 比浅部大’ 6浅部平巷开 拓,深部竖 肓井开拓,只有两个安全出口,遇有突 发灾害,人 员撤 出困难 。 4 建 议 根 据上述 问题 ,为确保深部 工 程 的 安 全, 预防灾害的 发生,建 议 1 控制大采采幅, 减少一次性药量, 以降低 爆破震动效应 的负作用 ’ 2尽 量选择能保 留浅部有效平巷排 水系统的最佳采矿方法 4 6 7 m中段 要 留 底 柱, 以防深部 发生泥沙水淹 灾害} 3 继续完善4 6 7 m以上地 下 水 截, 引流强排系统,使4 6 7 m以上 的地下 水 能 通 过 大采空场平巷 排出,减少下 部淹 没的 可能 性 } 4 在4 6 7 m中段开辟低品位 残 存 矿 石 的选别场,回收矿石,选 出废 石 作 充 填 料 ,以利安 全, 又充分 回收 了资源,提 高了 经 济效益| 5深部 防排水系统 涌水 量预测。 参考文献 略 责任编辑肖泽 枯 矿冶工程 杂志1 9 9 4 年征订启事 矿冶工程是 中 国金 属学会和 长沙矿冶研究 院共 同主办 ,国 内外公开 发行 。连续 4次 荣获湖 南优 秀科技期刊一 等奖, 1 9 9 2 年被 评为 全 国优秀科技 期刊。美 国 化 学文 摘 摘录率 为7 8 %, 英国 矿冶文摘摘录 率为8 5 %。 Ⅸ 矿 冶工程 杂志主 要报道采矿 、选矿 、冶金, 材料和分析等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 、每期定价 3 元,全年总计l 2 元。欢迎广大读者到当地邮 局订阅 代号4 2 5 8 ,如在当地邮局订不到,请与本刊编辑部联系,地址4 1 0 0 1 2 湖南 长沙麓 山南路 1号。 一 2 4一 有 一l 0 9 3 .6 维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