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doc
***花岗岩矿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目 录 第一章 概述1 1.1 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1 1.2 编制依据4 第二章 花岗岩需求现状和预测7 2.1 产品市场分析7 2.2 产品竞争力分析11 第三章 矿产资源概况13 3.1 矿区采矿权设置13 3.2 地质勘探工作概况14 3.3 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14 3.4 矿床与矿体特征15 3.5 矿石地质特征16 3.6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16 3.7 资源量/储量17 3.8 对地质勘探报告评述19 3.9 地质工作建议和生产地质勘探工作22 第四章 主要建设方案的确定23 4.1 开采方案23 4.2 防水、治水方案30 第五章 矿床开采32 5.1 矿区开采境界32 5.2 露天采场工作面参数36 5.3 工作线布置及推进方向37 5.4 采剥方法与采石工艺37 5.5 起重机工作台数41 5.6 荒料检测42 第六章 废石综合利用方案43 6.1 废石综合利用方案43 6.2 工艺流程43 6.3 设备选型45 第七章 环境保护47 7.1 矿山地质环境报告47 7.2 水土保持50 7.3 土地复垦方案53 第八章 简要结论55 8.1 矿产资源储量55 8.2 生产规模、产品方案及服务年限55 8.3 开采方式、开拓运输方案56 8.4 采石工艺56 8.5 综合利用56 8.6 工程项目综合评价56 8.7 主要问题与建议57 第九章 矿山安全设施及措施要求58 9.1 建设项目危险有害因素分析58 9.2 项目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60 9.3 安全管理对策措施63 附件 1、委托书; 2、***国土资源局颁发的***花岗岩矿区采矿许可证副本(证号6107002010057120067026); 3、******花岗岩矿区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4、***省******饰面用花岗石矿资源储量检测说明书(封面); 5、***省******饰面用花岗石矿资源储量检测说明书(2008年)资源储量备案证明,汉市国土资储备〔2008〕18号; 6、***省******饰面用花岗石矿资源储量检测说明书(2008年)核定意见书。 附图 附图1***花岗岩矿区地形地质及总平面布置图; 附图2***花岗岩矿区大喜矿段开采终了平面图; 附图3***花岗岩矿区魏家湾矿段开采终了平面图; 附图4***花岗岩矿区陈家院矿段开采终了平面图; 附图5***花岗岩矿区碾盘湾矿段开采终了平面图; 附图6***花岗岩矿区碾盘湾矿段13号矿体采场剖面图; 附图7***花岗岩矿区大喜矿段1号矿体采场剖面图; 附图8***花岗岩矿区魏家湾矿段10号矿体采场剖面图; 附图9***花岗岩矿区陈家院矿段11号矿体采场剖面图; 附图10***花岗岩矿区露天控制爆破示意图; 附图11***花岗岩矿区矿山公路设计图。 72 湖北盛源矿山设计有限公司 第一章 概述 1.1 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1.1.1矿区位置 ***花岗岩矿位于***城北***一带。隶属***村管辖。地理坐标东经10744′38″10747′00″,北纬3302′16″3303′56″。从矿区有简易公路与陈丰公路相连,直通***城。矿区南侧有316国道横跨***城。距阳(关平)安(康)铁路西乡火车站10km,交通较为方便(见图1-1)。 图1-1 交通位置示意图 矿区位于西乡盆地北侧,属低山丘陵地带,海拔高程在537m-1169.53m之间,相对高差632.53m,区内地形起伏,沟谷纵横,杂灌丛生,沟溪发育,雨季有水,***由北往南汇入牧马河。区内气候温暖湿润,属凉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4.5℃,一月最冷,平均气温2.2℃,七月最热,平均气温26.6℃,极端最高气温39.7℃,极端最低气温-10.6℃。年平均降雨量1186mm,春季易旱,夏季多暴雨,秋季阴雨连绵。三月中旬到十一月下旬为无霜期,无霜期245天,年日照1698小时。 区内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小麦、玉米、薯类次之,油菜、木耳、香菇、烟叶、茶叶为主要经济作物是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以装饰板材和建筑石料为主的矿业开发是当地村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1.1.2 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采矿权人为******花岗岩矿,矿山名称为***花岗岩矿,属于私营企业性质,位于***城北部。属******管辖。采矿证确定的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生产规模为0.5万m3/a,矿区面积为2.2465km2,有效期限为3年,自2012年5月22日至2015年5月22日,发证单位为***国土资源局。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见表1-1。 表1-1 采矿权矿区范围拐点坐标 矿 段 名 称 点号 1954北京坐标 1980西安坐标 X Y X Y 大 喜 矿 段 1 3663350.00 18756700.00 3659961.9579 36476424.8437 2 3663448.00 18757065.00 3660049.4190 36476792.2013 3 3662785.00 18757938.00 3659362.2994 36477645.2172 4 3662195.00 18757922.00 3658773.4720 36477612.3959 5 3662198.00 18757242.00 3658795.8765 36476933.3049 6 3662140.00 18756860.00 3658748.8493 36476550.1107 7 3662308.00 18756358.00 3658930.9750 36476053.5102 魏 家 湾 矿 段 8 3662595.00 18758870.00 3659145.9270 36478570.6598 9 3662732.00 18759375.00 3659268.3448 36479078.9535 10 3662228.00 18759590.00 3658758.8250 36479279.3045 11 3661975.00 18759258.00 3658515.6099 36478940.4899 12 3662105.00 18758855.00 3658656.9528 36478541.6923 陈 家 院 矿 段 13 3661415.00 18758010.00 3657991.9071 36477678.0288 14 3661485.00 18758118.00 3658058.7402 36477787.8952 15 3661018.00 18758513.00 3657581.0367 36478169.0892 16 3660898.00 18758385.00 3657464.8349 36478037.8210 碾 盘 湾 矿 段 17 3661210.00 18759552.00 3657743.1559 36479212.2994 18 3661164.00 18760050.00 3657683.0024 36479708.3762 19 3660448.00 18759833.00 3656974.0721 36479471.2140 20 3660480.00 18759485.00 3657015.9610 36479124.5531 开采深度由1160m至630m。 1.1.3矿山现状、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花岗岩矿是2005年经***国土资源局批准由9户企业整合而成,于2006年在市国土资源局申请办理了采矿许可证,有效期4年,当年开了8个采场,但因岩石破碎程度较高,多数矿石不能被利用,矿石回采率仅为60左右,仅采出矿石量2.5万m3。 经采矿权人年度检测,截止2009年底,矿山资源储量年末保有资源量203.5万m3(没有地质资源报告),因此企业又于2010年申请办理了采矿许可证。 ***花岗岩矿床范围较大,区内矿山企业较多,采矿权范围较近,均从事花岗岩矿开采,但采矿证范围无重叠,矿权无争议。 企业现已将矿山开拓系统、总平面布置基本完成,目前矿山处于停产整顿状态,露天开采形成的不稳定边坡易形成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采场占地面积较大,对地形地貌景观及土地资源影响较严重。 1.2 编制依据 1.2.1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1)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西北地质局区域地质测量大队进行过120万区域地质及矿产地质勘查。 2)70年代至80年代,陕二队,陕四队,西冶七一一队等单位在其周边地区做过金属及非金属矿产勘查。 3)80年代至90年代初核工业西北地质局二一四大队在周边做过金矿普查。 4)1996年***地勘局区域地质矿产研究院对15万白龙塘幅进行过地质测量,编制了15万白龙塘幅地质图及说明书,这些地质勘查工作对了解区内地质特征奠定了基础。 5)2005年6月,***核工业地质局二一四大队受******采石场的委托,对***地区花岗石饰面石材进行过地质调查,大致查明了区内花岗石矿(辉长岩)的分布出露范围,矿体形态,规模及矿石特征,初步圈定了矿体范围和进行了储量计算。 1.2.2编制依据 ***花岗岩矿区采矿许可证于2012年5月已延期至2015年5月,但单位未完成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的编制,按照国家国土资源部门规定,需补交编制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本方案编制主要依据如下 1、设计委托书; 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国土资源部1999年4月19日; 3、***国土资源局颁发的***花岗岩矿区采矿许可证副本(证号6107002010057120067026); 4、******花岗岩矿区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5、***省******饰面用花岗石矿资源储量检测说明书(2008年); 6、***省******饰面用花岗石矿资源储量检测说明书(2008年)资源储量备案证明,汉市国土资储备〔2008〕18号。 7、***省******饰面用花岗石矿资源储量检测说明书(2008年)核定意见书。 9、***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99年11月30日);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修改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八届第74号)公布,1996年8月29日; 11、工程岩体分级标准; 1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13、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规程; 14、国土资发[1999]98号“关于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的通知”;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6.29); 16、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1992.11.7); 17、矿山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 本方案编制的资源量主要依据为2008年***省核工业地质局二一四大队编写的***省******饰面用花岗石矿资源储量检测说明书。 第二章 花岗岩需求现状和预测 2.1 产品市场分析 2.1.1 生产现状 花岗岩的使用有悠久的历史,但工业化生产仅有几十年的历史。特别是本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现代科学技术新成果用于石材业,如人造金刚石工具、自动化设备和电脑技术的应用,使得加工坚硬的花岗岩也像加工木料一样随心所欲,世界花岗岩产量、用量迅速增长。 花岗岩矿山在中国分布很广,开采技术相对于其他矿产较为容易,随着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花岗岩开采业迅猛发展,在全国各地建起了各种形式的花岗岩开采、加工、销售企业。所有制形式有全民、集体、私营、中外合资、独资、联营等。 中国已发现的花岗岩有近200个品种,各地尚有未经地质勘探工作,但已开采并有产品供应市场的品种,据石材杂志统计资料,中国实际生产的花岗岩有410多个品种。福建省所产花岗岩有80多个品种,山东省有45个品种,浙江省有40多个品种,广东省有30多个品种。 表2-1 花岗岩主要用途 应用方面 制品形式 主 要 用 途 建筑材料 建筑石雕 高级建筑及仿古建筑的柱栏、桥涌、台阶、纪念碑等 粗面装饰板 室外装修 抛光装饰板及板石 室内外地面、窗台、公用建筑装饰贴面等 料石、块石、毛石 砌筑毛石基础、毛石混凝土、堤坝、桥墩、路基等 石渣、石米、石粉 人造石材、水磨石及其它饰面材料的填料、骨料等 艺术装饰 石雕、石刻品 各种石雕工艺品 生活用具 石刻品、板材 石桌、茶几、卫洗具、花瓶等 墓葬用品 石雕、碑材 墓碑座等 环境保护 花岗石制品 用于废水、油、气处理的各种废夜池、除尘器、排毒塔等 化工、轻工 花岗石制品 电解槽、漂洗槽、反应塔等 机械、精密仪器 花岗石制品 天文、航空工业用测量仪器部件 农业 花岗石制品 简易电线杆等 2.1.2 生产布局 中国花岗岩开采业与加工业遍布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华东区是最重要产区,其花岗岩产量约占全国60,其次是中南区。 在华东区,福建是中国最重要的花岗岩生产基地,现有矿山开采点5000多个,板材加工企业2500多个,其中“三资”石材企业160多个,花岗岩板材年产量达5300多万 m2,花岗岩石雕工艺品年产几十万件,日式墓碑及配件10多万套,以上三类产品产量均居全国首位。20多家骨干企业已经具有合理的经济规模,如厦门汇兴石材有限公司与其子公司全套引进意大利生产线,花岗岩板材生产能力达72万m2/a;福州磊磊石材有限公司花岗岩板材生产能力达25万m2/a。福建省生产的花岗岩有80多个品种,较著名的有“厦门白”、“峰白石”、“福鼎黑”、“龙田黄”、“高平青”、“天皇石”等,以产浅色系列花岗岩著称。 在华中区,广东有大小石材企业4000多个,花岗岩矿山开采点700多个,规模较大的有深圳、封开、惠州、台山、阳江、廉江、信宜、高州、揭阳、潮阳、增城等地的一批矿点。全省花岗岩板材年产量达3700多万 m2,居全国第2位。所产花岗岩品种有30多个,较著名的有“西丽红”、“翡翠绿”、“中国白麻”、“芝麻白”、“连州红”、“青花玉”等。规模较大的花岗岩企业有云浮石料总厂、汕头市建兴石材有限公司、中山花岗岩开发有限公司、亚洲大理石花岗岩有限公司、深圳辰华石料公司、揭阳花岗岩厂等。 在西南区四川是最大的花岗岩产地,有石材企业1300多个,主要花岗岩企业分布在荥经、汉源、芦山、石棉、雅安、西昌、米易、旺苍、郫县、双流等县市。全省花岗岩板材产量860万㎡,所产花岗岩有58个品种,较著名的有“中国红”、“中华绿”、“攀西蓝”、“四川红”、“黑冰花”、“荥经红”等,四川多名优品种。雅安地区是较集中的花岗岩产地,有矿山开采点280多个,加工厂1000多个,年产花岗岩荒料13万m3、板材590万m2。规模较大的企业有汉源县石材公司、石棉县华康石材工业公司、四川省石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 中国华北、东北、西北三区花岗岩产量较少,花岗岩板材年产量约870多万 m2,仅占全国总产量的5.4,但有多种名优花岗岩闻名中外,如太行山区内蒙古的“丰镇黑”、山西的“太白青”、河北的“阜平黑”、“易县黑”等是制墓碑的上乘石材;内蒙古的“诺尔红”、山西灵丘的“贵妃红”、应县的“应山红”、河北承德的“燕山绿”等是著名优质花岗岩。 2.1.3市场供需形势 花岗岩的消费与建筑业发展息息相关。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建筑业蓬勃发展,各地宾馆、饭店、银行、商场、游乐场、体育设施等的新建或重新装饰,特别是室外装修,人们更乐于选用花岗岩,常见整幢大厦及楼前广场、路面完全用花岗岩装修。 从有关的预测资料看,中国建筑装饰业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仍会以较高的速度增长,特别是旅游设施,公共建筑等装饰工程总产值年增长速度在20以上;商业、服务行业年重新改造装修率在10以上;随着人民居住水平的提高,花岗岩已开始进入住宅装饰。建筑装饰业的发展必将促使花岗岩需求市场不断发展扩大。 1 供应与消费 中国花岗岩开采和加工企业日趋成熟,在各大花岗岩产区已陆续建起了较大经济规模的矿山和加工厂,使花岗岩的供应能够稳定发展。花岗岩荒料的年可供量大约300万m3,花岗岩板材年可供量大约1.6亿m2。花岗岩不仅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而且能大量出口换汇。 花岗岩的供应特点是产于沿海省份的普通浅色系列花岗岩供应量大、块度大、质量稳定。由于开采条件好,运输成本低,因此花岗岩的价格也较低,市场竞争能力较强;优质高档花岗岩主要产于内地,有些在边远山区,大多数矿床规模较小,开采难度较大,所产荒料块度小,同花色荒料批量小,运输成本高,花岗岩价格也较高,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中国花岗岩供应来源,普通浅色系列花岗岩主要来自福建、广东、山东三省,供应量约占全国的76;红色系列花岗岩主要来自四川、广西、山东;黑色系列花岗岩主要来自山西、内蒙古、河北、山东;稀有彩色花岗岩主要来自四川、新疆、河北等地。进口花岗岩主要来自意大利占进口量的54、印度占17、我国台湾省占8、西班牙占7,还有一部分来自南非、巴西、加拿大等国家。 花岗岩的消费用项从总体看多用于室外装饰,按应用分类大体如下室外地面占29、室内地面占7.5、外墙饰面占19.5、内墙饰面占5、楼梯占5.5、结构件占8、墓碑工程占15、特殊工程占6.8、其他占3.7。 2 对外贸易 2011年前11月福建花岗岩出口增长17,达1301.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3.7%。满洲里口岸2011年1-12月份,花岗岩石材及制品等商品呈现良好出口增长势头。花岗岩石材及制品出口2.6万吨,同比增加61.9,价值916.2万美元,同比增长64.1,市场前景良好。 2.2 产品竞争力分析 2.2.1 外运条件 西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地处***东大门,是西安、成都、武汉、重庆的结合部,316、210国道在此交汇,阳安铁路纵贯全境,乘火车可直达北京、上海、成都、武汉、青岛、广州、西安等地。公路交通便捷迅速,西汉高速距西乡50公里;十天高速县境内总里程68公里,途经西乡8个镇;即将开工的西安至成都铁路客运专线距西乡仅80公里,建成后从西乡通过高速公路、铁路3个小时可到成都、西安,一日之内可达武汉、重庆,将极大地提升西乡的区位优势。 2.2.2矿石品质 本区矿石为辉长岩,呈灰黑色,灰微绿黑色中粒等粒结构,致密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辉石、基性斜长石,次为橄榄石,角闪石等,矿石工业类型属饰面用花岗石。矿石磨光面成材面呈青灰黑色,其色调,花纹较均匀、协调、稳定,具隐花或显花花纹,代表产品为菊花青,可拼性强,光泽度在80度以上,属中档以上产品。该地区所产的“新乡黑”有较长的历史,在西北地区有较高的著名度。 综上所述,我国饰面花岗岩资源开发利用有成熟的技术和广阔的市场,而且需求量呈上升趋势。而西北地区特别是***省由于成规模的花岗岩加工企业较少,市场缺口较大。本项目以******地区丰富的特色花岗岩为对象,建设5000m3/a荒料,具有稳定的市场前景。同时项目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将采场开采废料加工成不同规格建筑石料,既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又增加了企业效益。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品品质优良独特,矿山交通运输便利,市场竞争力强,销售风险小,企业经济效益有保证。 第三章 矿产资源概况 3.1 矿区采矿权设置 ***花岗岩矿床范围较大,区内矿山企业较多,采矿权范围较近(如图3-1),均从事花岗岩矿开采,但采矿证范围无重叠,矿权无争议。 图3-1 ***花岗岩矿区及周边矿权设置图 本项目***矿区为***最大的花岗岩矿区,其中大喜矿段面积最大。***矿区与***白龙何家山采石厂、***垭豁梁花岗岩矿相邻,构成了***花岗岩主体矿山。 本区辉长岩矿矿石的硬度、比重、孔隙度、磨耗率、抗压强度、耐酸度、耐碱度等均达到国家对饰面石材、建筑石材工业要求指标值,同时还具有放射性强度低、热稳定性高之优点,所以本区辉长岩矿石是较好的饰面装饰石材、建筑石材石料。 3.2 地质勘探工作概况 本区从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曾有多家地勘单位分别做过区域地质调查和矿产普查、地质勘探,取得了丰富的地质成果,发现了不少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对望江山基性岩作了较为详细的划分,但对矿区内辉长岩矿未进行详细勘查工作。 3.3 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 区内位于扬子准地台、龙门大巴台缘隆褶带,汉南米仓台拱东部地段,地层简单,岩浆岩分布广泛,仅沟谷见有第四系冲洪积砂、砾石及亚粘土外,其它均为岩浆岩分布区。 区内岩浆岩属望江山基性岩体的组成部分,为扬子早期侵入产物。 望江山基性岩体属扬子早期第一阶段侵入产物,岩体侵入前震旦纪变质岩系中,被扬子早期第二阶段侵入基性岩穿插吞蚀,多呈椭圆形,北东向展布。该岩体由同源多次侵入形成,相带清楚。岩体岩石类型繁杂,主要有辉长岩类、苏长岩类、橄长岩类,而大量出现的岩石种属,多为上述岩类的过度型岩石,岩体内分异脉岩发育,有辉绿岩脉、辉长岩脉、斜长岩脉、闪斜煌斑岩脉等。矿区主要有张家湾单元(V23-1Z)中细粒辉斑橄榄苏长辉长岩,分布于矿区西北部;陈家沟单元(V23-1C)中粒苏长岩,出露于矿区东南部;范家营单元(V23-1F)层状单斜辉石苏长岩,分布于矿区中部。矿体主要产于范家营单元,陈家沟单元亦有矿体产出。 区内断裂构造有NNE向及NE向两组,多为脆性正断层,NNE向较晚,近地表局部裂隙较发育,但密集程度低。 3.4 矿床与矿体特征 区内矿体主要产于范家营单元,陈家沟单元亦有矿体产出,矿体受球状分异及似层状辉长岩控制,含矿岩性为橄榄石单斜辉长岩、苏长辉长岩,岩石为粒状结构,块状构造,岩石坚硬,不易风化,围岩为砂粒状蚀变辉长岩,球状风化及似层状风化明显。矿体规模较小,形态不规则,多呈椭球状及似层状产出。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楚。 矿区内分为大喜矿段、魏家湾矿段、陈家院矿段和碾盘湾四个矿段,共圈出13个矿体。在大喜矿段内有8个矿体,均产在范家营单元的层状单斜辉石苏长岩中,与围岩界限清楚,矿体规模较小,最大者长约130m宽约60m,最小者长约70m宽约40m,形态不规则,地表多呈椭圆状,与围岩呈侵入接触,出露标高820m1665m左右;在魏家湾矿段中有矿体两个,产在陈家沟单元中粒辉长岩中,与围岩界限清楚,矿体规模长约160m180m,宽约70m,呈似透镜状产出,与围岩呈侵入接触,出露标高800m870m左右;陈家院矿段有两个矿体,产在陈家沟单元中粒辉长岩中,与围岩界限清晰,矿体呈椭球状,规模长约80m宽约40m,与围岩呈侵入接触,出露标高706m756m左右;碾盘湾矿段有一个矿体,呈透镜状,产于陈家沟单元中粒辉长岩之中与围岩界限清晰,呈侵入接触,是13个矿体中规模最大的一个,长约550m宽约180m,出露标高682m800m左右。 3.5 矿石地质特征 区内矿石类型为辉长岩矿石,矿石坚硬,不易风化,矿石多为灰黑色粒状结构,局部地段为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局部显流面构造,主要矿物成分辉石约占3565;斜长石约占30-50;次为橄榄石,角闪石等,局部偶见金属矿化矿物。 矿石化学成分SiO2含量53.98;Al2O3含量14.0;Fe2O3含量0.37;MgO含量1.20;CaO含量0.20;Na2O含量4.10。 3.6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工程地质 区内矿石属辉长岩类矿石,矿体多受球状分异作用而形成,矿石致密坚硬,属硬质岩类矿石。矿区断裂构造多为脆性构造,仅形成规模不大的构造破碎带,矿体中裂隙不发育,矿石比较完整,不会产生大的崩塌现象。围岩多为蚀变辉长岩,地表风化较强,风化深度大致在1-10m左右,大部分在3-5m之间,球状风化、层状风化较明显,风化后多呈砂粒状,虽然比较松散,但透水性好,有利于探采矿施工,同时不会造成大的崩落、崩塌现象。 矿区地震烈度为Ⅵ度,矿体表层为辉长岩风化层,下部为结构致密、较硬的花岗石原岩。矿山自见矿以来未发生过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总体上看区内应属于工程地质条件良好地区。 (2)水文地质 区内属中低山丘陵区,地处汉南凸起,长期风化剥蚀,风化层透水性好,局部低洼、沟谷中有风化堆积层孔隙水,为区内主要含水层,矿区地下水不发育,无岩溶水和泉水涌出,局部有浅层裂隙水渗出,一般在当地侵蚀基准面(530m)以下。矿区内沟溪均属季节性水系,仅雨季时形成地表径流。***由北向南汇流入汉江一级支流牧马河,区内地表水径流排泄条件好,矿体多裸露于地表,处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水流排泄条件好,故矿区属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地区。 3.7 资源量/储量 根据***省核工业地质局二一四大队提供的地质报告,******矿区资源量计算采用垂直平行断面法计算储量。断面面积用几何分解法进行计算,块段体积由相邻两段面的平均面积与断面间距相乘求得。大喜矿段和陈家矿段的小矿体仅有的断面面积与断面到尖灭点的距离相乘的1/3计算。 由于本区地质勘探程度低,没有做系统的钻探、槽探、坑探等工作,矿体的圈定主要依据天然露头和少量人工露头圈定矿体与围岩的界线,没有按工程间距做有限或无限外推。 根据***省******饰面用花岗石矿资源储量检测说明书(已评审备案,汉市国土资源储备[2008]18号),以2007年5月31日为估算基准日,***花岗岩矿在采矿许可证范围内保有资源储量为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矿石量为339.4万m3。 可采矿石量的确定是本项目设计的关键内容,需要依据矿体赋存状态、开采技术条件、矿岩接触关系、开采方式和采矿方法以及经济因素综合决定。鉴于***省******饰面用花岗石矿资源储量检测说明书已通过有关部门评审,根据333类资源储量可信度系数取值在0.6-0.8,本矿山地质勘查程度低,储量可行度系数取0.6,且已通过储量核实评审认可,因此本方案设计可利用储量与可采矿石量也参考采用上述说明书通过的相关数据,可采矿石量为203.9万m3。评审通过的资源量分布及可采矿石量见表3-1。 表3-1 ***矿区资源量及可采矿石量分布 矿段 序号 矿体编号 保有矿石量万m3 可采矿石量/万m3 大 喜 矿 段 1 1 2.2 1.3 2 2 6.7 4.0 3 3 6.8 4.1 4 4 11.9 7.2 5 5 5.4 3.3 6 6 7.1 4.3 7 7 1.3 0.8 8 8 2.6 1.7 魏家湾矿段 9 9 17.2 10.3 10 10 34.8 20.9 陈家院矿段 11 11 3.9 2.3 12 12 2.5 1.5 碾盘湾矿段 13 13 237.0 142.2 合计 339.4 203.9 从上表看出,***矿区339.4万m3资源量分布13个矿体中,其中碾盘湾13号矿体资源量就达237.0万m3,占整个资源量的69.8,是开采的主要对象。 3.8 对地质勘探报告评述 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于1990年颁发饰面石材矿地质勘探暂行规定储发1990字第113号,其中对花岗岩类饰面石材的地质勘探要求如下。 一 勘探类型 花岗岩包括各类岩浆岩及部分变质岩饰面石材矿床勘探类型划分如下 1 Ⅰ勘探类型矿床矿体长度大于1000m,形态简单,品种单一或主要品种分布规则,不含或少含析离体、捕虏体、混杂斑团、后期脉岩,构造简单,节理裂隙发育情况简单。 2 Ⅱ勘探类型矿床矿体长度500~1000m,形态较简单,主要品种不甚规则,含较少不连续夹石,含较少析离体、捕虏体、混杂斑团、后期脉岩,构造简单,节理裂隙发育情况简单。 3 Ⅲ勘探类型矿床矿体长200~500m,形态较复杂或主要品种分布不规则,或含较多不连续夹石,含较多析离体、捕虏体、混杂斑团、后期岩脉,构造较复杂,节理裂隙发展情况较复杂。 二 勘探研究程度的要求 花岗岩矿床的勘探,应在区域调查、矿产普查的基础上选择条件较好的矿床矿区进行勘探。 (1)区域地质研究 研究区域所属大地构造位置,区域内地层、岩浆岩和变质岩的特征及其分布,区域地质构造,矿层矿体赋存层位或岩浆岩期次和相带,矿床矿区所处区域地质构造的位置、成矿及控矿因素,花岗岩矿及其他矿产在区域内的分布等。 (2)矿床矿区地质研究 对花岗岩类饰面石材矿体应研究其岩浆岩种类、期次和岩浆岩相带;研究矿体的数量、空间分布,各矿体的形态、厚度、延展情况及其变化规律。研究矿石品种、赋存情况、变化情况,矿石的矿物性质、物理性质。 研究矿体中的夹石、节理裂隙、析离体、残留体、色斑色线等对荒料块度,荒料率的影响。研究并控制矿区内影响和破坏矿体的各种不利因素。花岗岩矿床地质研究程度应与所探求的储量级别相一致。 (3)矿石加工技术性能研究 应测试研究的技术性能,一般包括矿石在锯、磨、抛光、切等方面的技术性能及光泽度、板材率。 (4)矿山开采技术条件研究 应研究矿区水文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地震地质、共生伴生矿产的综合勘探、综合评价。 三勘查手段与网度 勘探手段应尽可能利用地表探矿工程主要是槽探、剥土工程和浅钻对矿体进行系统揭露和研究;钻探的矿心采取率按连续5m计算不低于80,岩心采取率不低于70。凡具备物探前提条件的矿区,应进行物探,还可以通过试采作必要的补充。 四工业指标要求 荒料与荒料率对于年产3000m3以上荒料的矿山,荒料一般划分三类Ⅰ类大于或等于3m3;Ⅱ类大于或等于1m3;Ⅲ类大于或等于0.5m3。荒料边长不小于0.5m,中档以下荒料块度大于1m3。中档花岗岩的荒料率不小于20%,高档可相应降低,一般石材荒料率可相应提高。 板材率中档花岗岩荒料每m3加工成板材不小于18m2。 矿山开采一般要求矿体可采厚度不小于3m;夹石剔除厚度不小于2m;最低开采标高不低于矿区当地侵蚀基准面;露天采场最终边坡角一般为50~90,松散状岩体边坡角一般不大于45;露天采矿场最小底盘宽度一般不小于20m;剥采比视矿床开发总经济效益而定。 本区地质工作程度相对较低,主要进行的工作为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区域地质调查和普查找矿工作,以及***省地质矿产局第二地质队于1991年12月编写的“***省******饰面花岗石矿床地质技术经济评价报告”。 ***省核工业地质局二一四大队编写的***省******饰面用花岗石矿资源储量检测说明书,评述了矿区概况、区域地质、矿床地质特征、矿石化学成分,以及开采技术条件;并在此基础上估算了矿山保有资源量。该报告已评审备案,汉市国土资源储备[2008]18号。 根据花岗岩勘探勘查规定和矿山已有的地质工作,本区矿床所出露的规模都较小,走向长度超过200m的矿体只有13号,因此勘探类型属于Ⅲ类以下。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矿区大多为不适用于大规模开采的小型矿体;各类地质报告对矿区地层、构造、矿石性质都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但对影响成品率和成材率的节理、裂隙展布规律未做详细的地质统计;报告中也未见矿石加工、抛光、切面等方面的特性描述;矿床开采技术条件方面的论述基本上符合规范要求;勘探手段和勘探网度方面各类报告均没有详细论述,特别是岩芯采取率关键数据均没有,矿山建设开始后,应补充这方面的工作。本项目设计完全按国家相关规定确定荒料率为20,并将产品确定为三个等级,一级品≥3m3,二级品≥1m3,三级品≥0.5m3。 3.9 地质工作建议和生产地质勘探工作 ***花岗岩资源虽然较为丰富,但规模均较小,难以形成支柱产业,今后建议加强地质勘探工作,在找大矿、找好矿方面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找出千万m3的有陕南特色的大型花岗岩矿山,为把***的饰面建材做大、做强作出贡献。 矿山投入生产后,始终把地质工作做出企业发展的基础,安排专有资金和队伍进行生产地质勘探工作,而且要做到超前勘探,以提高储量级别并对生产给予指导。 生产勘探工作主要布置在13号矿体,建设期设计施工探槽200~300m3,浅钻400m,控制网度200m100m,并对矿石成分、性质、完整性进行详细编录,形成建设期地质勘探地质报告,作为生产持续发展的依据。 第四章 主要建设方案的确定 4.1 开采方案 4.1.1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矿山分为二期开采,一期生产荒料0.5万m3/a,生产建筑石料2m3/a,采出矿石量2.5万m3/a;二期采出生产荒料2.0万m3/a,生产建筑石料8万m3/a,采出矿石量10万m3/a,服务年限23年。 本设计一、二期衔接时间3年,一期工程以大喜矿段为开采对象,并加强碾盘湾13号矿体的地质勘探,完成后开始建设二期工程。大喜矿段可采矿石量26.7m3,服务年限为10.7年,魏家湾矿段9、10号矿体31.2万m3以2.5万m3/a计算,服务年限为12.5年,陈家院11、12号矿体可采矿石量3.8万m3以2.5万m3/a计算,服务年限为1.5年左右。为使各矿段服务年限与总体年限相一致,可相应调整生产能力与规模。 2)合理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论证 ①市场需求状况 该矿山花岗石矿,呈青灰黑色,其色调、花纹较均匀、协调、稳定,具隐花或显花花纹,可拼性较强,光泽度在80度以上,属于中高档产品,***又是一个缺少花岗岩制品的省份,市场销售有保证,无论哪种建设方案都是市场可接受的。 ②开采技术条件 矿区内的矿体都赋存在山坡上,展布条件较好;矿体上方覆盖层表土不厚,剥离量不大;矿体分布连续,开发利用条件好。两种建设方案的实质就是13号矿体开采的投入时期问题,在矿山的开采技术条件和开采方式,没有大的差别。 ③采矿证认可的生产规模 企业已获得的采可许可证认可的生产能力为生产荒料0.5万m3/a,有效期限为2012年5月22日至2015年5月22日,生产规模符合采矿证能力要求。 ④建设生产可靠性 由于全矿地质勘查程度不高,提交的资源量未得到验证,除13号矿体外均为长度小于100m的小矿体,13号矿体也没有钻孔控制,大规模投入还是存在一定的风险,采用分期开采,在有较详尽的地质资料并经评审后,再加大规模可提高企业规避免风险的能力。 4.1.2开采储量 (1)储量确定的依据 根据DZ/T02072002玻璃硅质原料、饰面石材、石膏、温石棉、硅灰石、滑石、石墨矿产地质勘查规范和GB/T177661999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花岗岩矿规模小,大多数矿体的延展长度小于500m,分布无规律,形态不规则,多呈椭球状、透镜状,厚度不稳定,矿体中节理发育,据此确定该矿床为第Ⅲ勘查类型。采用垂直平行断面法计算储量。 由于本区地质勘查程度低,没有做过工程揭露,所以矿体的圈定主要依据天然露头及少量人工露头圈定矿体与围岩的界线,根据***省******饰面用花岗石矿资源储量检测说明书(已评审备案,汉市国土资源储备[2008]18号),以2007年5月31日为估算基准日,***花岗岩矿在采矿许可证范围内保有资源储量为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矿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