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孔留矿法采矿的实际应用.pdf
浅孔留矿法采矿的实际应用 王德义 新疆千鑫矿业有限公司富蕴 836500 小尖山铜矿地处鄯善县城东南约 150 km。该矿 属硫铜矿, 矿体走向东西倾向朝北, 倾角约 80 b, 出露 地表有氧化矿带, 矿体厚度 1. 2 m, 其中靠上盘靠上 盘有平均 30 cm 厚连续串珠状的硫铜矿富矿 5. 0 以 上。其余矿脉沿走向和富矿体附着, 平均品位 0. 5, 矿石体重 2. 8 t/ m 3。该矿系个体民采。竖井布置在 矿体下盘西侧, 竖井 95 m 深, 一中段距地表 30 m, 二 中段距地表 60 m。已采用了一中段和二中段。采矿 方法是用浅孔留矿法, 用传统的钢板制漏斗出矿。笔 者于 2006 年 6 月到该矿做技术指导工作, 到任后本 人分析了概况的现状, 该矿一中段、 二中段顶底柱及 间柱保留未采, 三中段马头门及部分石门已掘好, 由 于矿体走向东西, 竖井布置的位置可能考虑向西做坑 探的工作后来也没有考虑再向西做坑 探。参照一、 二中段的矿体走向, 决定三中段也向东追脉做平巷, 沿矿体向东追脉掘进 72 m 矿体歼灭由于矿主考虑 当时矿石价格较好的因素, 决定先采已探好的矿体。 由于探矿巷道探得矿体只有 70 m, 只能布置两 个采场。本来矿体较薄, 中段高度又小, 如果按常规 采场布置方法布置三个天井, 中间的天井的两边再留 间柱, 采出的矿量会减少很多, 如图 1 所示。 图 1 因为巷道是沿矿体追脉掘进, 用传统的侧上部钢 板制作漏斗装矿不好布置, 并且钢制漏斗遇大块矿石 二次破碎时, 人员操作有被矿石突然冒落或坍塌发生 伤亡事故的隐患, 而且漏斗经常被炸坏而影响正常出 矿, 所以本人设计了平底反爬漏斗, 如图所示。 图 2 矿房长度 35 m- 2. 4 m 32. 6 m, 高度 30 m- 10 m顶柱5 m, 底柱5 m 20 m, 厚度1. 2 m。一个 采场的采矿量 32. 6201. 2 2. 8 2190. 72 t, 两 个采场出矿量才 4381. 44 t。由于是小矿山, 采场的 上一个中段没有保留的价值, 所以这个采场的顶柱可 以完全回收。本人决定将两个采场合并成一个大采 场, 沿矿体从西向东布置三条天井, 采场钻工、 爆破工 从二中段沿 2 号天井下采场打眼崩矿 1 号天井的下 部出口也改做出矿口, 1 号天井和 2 号天井均不留间 柱, 东边的 3号天井留间柱, 天井保留, 对应一、 二中 段东边的安全出口。这样的话出矿量就可以增加 1 000多 t, 采场钻工、 爆破工进采场时背负钻具及火 工材料从上往下走劳动强度大大减小, 如图 3 所示。 图 3下转页 992010 年新疆有色金属 2 102 间;相对减少损失率, 矿房增大损失率相对减少; 采准天井的间柱厚度由 4 m 减少到 2. 5 m 即可, 见图 1。损失率见表3 顶柱按6 m, 间柱2. 5 m, 矿脉 厚度 12 m, 底柱 5 m 计算。 通过图表可以看出, 适当增加矿房长度, 增加回 采空间, 使可采矿房在合理的暴露空间, 增加长度 10 m, 损失率只有 18 增加部分, 另矿房矿柱占损失 矿量的 20 以上不可忽视。 图 1 表 3 40 m 长度矿房50 m 长度矿房 序号名称矿量t序号名称矿量t 1矿房矿量62707. 21矿房矿量78384 2顶柱矿量8179. 22顶柱矿量10224 3间柱矿量10653间柱矿量1065 4矿柱矿量34084矿柱矿量3408 5底柱矿量3322. 55底柱矿量3987 6可回采矿量46732. 56可回采矿量59700 损失率25损失率23 6存在的不足 采矿一工区是 2007 年 7 月 16 日正式达产, 在经 过两年多的实践中, 大家共同感受资源是不可再生资 源, 损失率太大造成很大浪费, 同时, 贫化率使出矿品 位在 3. 8 4. 3 g/ t, 降到 2. 5 3. 7 g/ t。2. 5 g/ t 是 后期放矿, 随着顶板暴露面积增大, 塌落现象频繁, 沿 矿脉走向长度上, 200 300 m 均为采空区, 随着暴露 时间的增加, 对沿脉巷道、 主运输巷道、 上下人行天井 都是很大的安全隐患, 所以空区的充填就显得尤为重 要。充填工作跟上, 损失、 贫化还能减少。这是我们 下一步思考和要做的事情。个别矿块资料的准确程 度还有一定误差, 使回采工程的掌握不好把握, 今后 都有待提高。 在降低贫化方面, 抓紧出矿时间, 减少堵漏斗时 间, 减少在漏斗中进行二次爆破, 减少爆破震动使顶 板塌落及对漏斗频繁维修, 这也是我们需要继续加强 管理的。 随着开采深度的加深, 地压现象明显增加, 要求 地、 测、 采技术人员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 加强合作, 增加对现场变化的预见能力, 为黄金矿山的经济效 益, 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打好基础。 收稿 2010- 04- 02 上接 99 页 众所周知, 采场崩矿时块度很难控制, 大块产生 的概率较高, 用上图所示的平底结构的漏斗出矿时, 对大块的爆破解块可以在出矿斗川进行, 而不影响其 它斗川出矿。这种浅孔留矿法的变形方案的使用, 如 果配以装岩机或移动式挖掘装岩机, 出矿效率大大高 于传统的漏斗出矿法。 收稿 102何红军 严格技术管理降低贫化损失增刊 1 2010- 07-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