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镍矿富矿采矿方法的生产与实践.pdf
1 4 新疆有色金属 2 0 0 3年 铜镍矿富矿采矿方法的生产与实践 王 兵 新疆喀拉通克铜镍矿 富蕴县 8 3 6 1 0 7 摘 要 详细介绍r 喀拉通克l f j 镍矿采矿方法的试验应川现状, 具体分析r富矿采矿办法在生产实践中存在钓问题, 并对存在的问题 从采矿方法选择、 采场结构参数、 圊采工艺、 充填上艺及生产管 等 蹰, 提出 厂功实埘行的改进措施 , 较好的完善了采矿工艺 ,为矿山优化栗 . 矿方法, 提I岚生产篦力, 奠定了良好基础。 关键词采矿_方法应用问题研究措施 1 简述 新疆喀拉通克铜镍矿是新疆有色金属公司骨干 矿山企业。矿区位于阿勒泰地区东部富蕴县境内, 处 在阿勒泰内生矿产成矿带的铬 、 铜镍及贵金属铂族元 素成矿带上。矿区内共有 l 0 个含矿岩体 , 其中一期 工程开采的对象为 I 号岩体的特富矿部分, 矿山于 1 9 8 8 年建成投产, 一期工程只采特富矿, 采用上向水 平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法, 分矿房矿柱两步回采, 采场 充填采用地表制备的戈壁集料混凝土, 由钻孔下放到 井下, 经电耙耙入采场充填; 二期技改扩建工程于 1 9 9 8 年开工, 2 0 0 1 年 4月建成投产。二期工程的开 采对象主要为富矿体。富矿回采采用盘区进路水平 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法, 设计年开采特富矿3万 t , 富矿 2 7万 t 。经过近一年多的试生产, 采矿逐步形成规模 生产, 回采富矿8万 t , 部分盘区实现转层回采, 采矿 方法得到实践。现就采矿方法在生产实践中存在的 问题及改进措施, 作一论述。 2 矿床地质概况 2 . 1 地质简介 矿体与中基性岩体紧密共生, 主要与黑云母橄榄 辉长岩相及黑云母辉长岩相有关。富矿蛰组主要由 橄榄辉岩、 辉绿长岩和苏长岩组成。工业类型为中等 一 稠密浸染状富铜镍矿石 、 稀疏浸染状贫矿石、 稀疏 浸染状表外矿石, 其中以富铜镍矿石 Ⅱ1 为主, 位 于l 岩体膨胀部位的中下部, 特富矿体与贫矿体之 间, 总体呈脉状展布, 有分枝, 走向北西, 倾向北东, 倾 角 7 O 。 左右。 2 . 2 开采技术条件 按照工程地质岩组分为致密块状岩组、 Y 1基性 杂岩组 、 碳质沉凝灰岩组以及以富矿为主的碎裂岩 组。碳质沉凝灰岩组稳定性最好, 其次是特富矿岩 组 , 以富矿岩组最差 。 而构造破碎蚀变带对工程稳定 性影响很大。富矿岩体整 体强 度低 , 自稳 时问短 , 特 别是上盘直接裂隙充水, 更加恶化了其工程地质条 件。矿床工程地质条件属中等到复杂型之问。 影响开采稳定性的不利因素是一些不利结构面, 特别是 4条n f4 Ⅲ级断裂面内含较厚的软弱夹层, 将直接制约富矿 开采 过程中采 矿工程 的稳定性。它 与 Ⅳ级结构 面组合切割 , 造 成采场 以及巷道 冒顶 、 片 帮。由于一期工程特富矿的开采, 使岩体的完整性得 到破坏, 富矿岩体所受地压更为集中, 特别是 7 7 0 水 平主井附近的岩体稳定状况较差, 布置工程时应采取 相应控制措施。 根据岩体 C S I R分类 的 R M R评分值, 认为在富 矿岩组掘进工程 3 5 m跨度, 不支护, 稳定期仅5~ 2 0 d 。从现场已揭露情况分析, 富矿岩组在下盘与特 富矿接触处 , 受构造断裂挤压破碎带影响 , 遇水膨胀 , 出现过严重塌方 。 矿岩物理机械性质 富矿 体重 3 . 1 1 t / , r n 3 , f 1 1 ~ 1 3 , 松散系数 1 . 6 3 。 岩石 体重 2 . 7 2 t / , 。 f 1 1 ~ 1 5 , 松散系数 1 . 5 。 . 2 . 3 地质储量 故验地段为 7 1 0 7 7 0/ / 1 中段 2 9~ 3 3线之间, 划 分为两个矿 块 , 即矿块 7 1 0 2 、 7 1 0 3 。矿 块沿 走 向布 置, 长5 0 m、 高6 0 m, 宽为矿体厚度。矿体走向3 3 0 。 . 倾角 6 5 。 ~ 8 5 。 。2 9 3 l 勘探线间为7 1 0 3 矿块, 平均 厚度为 5 7 . 2 m, 3 13 3线间为 7 1 0 2矿块 , 平均厚度 为 3 3 . 2 m。 试验地段地质储量为 7 4 . 4 2万 t , 地质品位为 1 . 3 6 %/ 0 . 7 0 % C u / N i , 金属量为 C u 1 0 1 4 3 . 0 3 t ; N i 维普资讯 2 0 0 3年 新疆有色金属 1 5 5 2 3 5 . 4 8 t ; N i / C u O . 5 1 6 2 。 2 . 4 风井保安矿柱的划分 原风井位于 3 3线 , 距 富矿 最近为 1 12 0 n l , 现 已改造为箕斗井, 服务年限为 5年。根据其用途, 可 划为 Ⅱ 级保护对象, 保护安全距离为 1 5 m, 开采过程 中予以注意。 3 采矿方案选择 根据矿体赋存条件、 矿山开采现状, 利用现有井 巷工程及地表设施不允许陷落等条件限制, 考虑到西 部矿体厚度较大, 开采中地应力较为集中。为了安全 可行 , 经论证选择 , 富矿开采采用盘 区进路式胶结充 填法, 并决定 2 7线以西采用下向式进路开采, 1 9线 以东采用上向式进路开采。 采矿方案有以下主要特点 1 进路上下分层间交错布置, 有利于充填体顶 板的整体安全稳定。 2 进路采场尺寸小, 采场顶板暴露面积小, 顶板 整体安全稳定。 3 矿块不留间柱和底柱, 第一分层仅留 6 IT I 厚 的顶板, 并于上中段下向回采时加以回收, 有利于富 矿的回采 。 4 采准方式为上下盘脉外天井, 有力于通风出 矿等生产管理。 5 采取隔一采一的方式, 最大限度地增加同时 工作面数量。 6 设备为 C C , 一 1 2型装运机, 提高出矿效率, 同 时为了保证生产能力, 有利于矿块内两个水平同时回 采。 但此种采矿方法也有以下主要缺点 1 采矿工艺比较复杂, 采切工程量大, 采矿强度 低, 出矿能力低。 2 采矿成本高, 劳动生产率低。 矿山现有出矿设备为电耙, 适用于上向分层充填 法以及空场法等大放矿条件, 而进路式采场 、 撑子面 每个循环矿量小, 且无法储存矿量, 劳动强度大, 矿块 需设置数台电耙, 出矿效率低。 为解决这些问题, 就必须从优化采矿方法、 提高 出矿设备机械化水平 、 降低充填成本等方面人手, 提 高采矿生产效率, 降低采矿生产成本, 因此, 试验选择 出矿设备为机动灵活、 操作方便、 维修简单的 C Gl 2 型装运机, 以提高出矿效率。 4 采切工程 4 . 1 采准工程 采准方式为脉外天井采准方式。采准工程包括 上盘运输平巷 、 中段出矿穿脉、 上盘溜矿井、 下盘人材 井。试验地段采准工程量为 3 8 8 . 3 m, 采场总量为 8 6 3 . 3 m。 7 1 0中段为环形 出矿 运输水平, 断面形状 为 2 . 6 2 . 6 m 三心拱, 出矿穿脉位于3 2 线和3 0 线上, 断 面形状为2 . 0 2 . 0 m的1 / 3 B圆弧拱 7 7 o中段 为充填水平, 运 输平巷规格 为2 . 6 2 . 0 IT I , 运输穿脉规格为 2 . 0 2 . 0 m, 形状为I / 3 B 圆弧 拱, 采准工程视具体情况分另 q 采用锚、 网、 喷等支护形 式。 溜矿井和人材井均采用 啦 . 0 m圆形井 , 倾角 7 O 。 一 9 O 。 , 溜矿井在上盘兼作设备、 回风井; 人材井在 下盘, 兼用进风、 充填、 泄水井之用。 4 . 2 切割工程 切割工程即分层平巷, 脉外部分为 2 . 0 2 . 0 m, 脉内为 3 . 0 3 . 0 m, 断面形状第一分层为 1 / 5圆弧 拱, 其它分层脉内为矩形。脉外断面形状均为 1 / 3圆 弧拱。当进路沿走向布置时, 分层平巷为连通上下盘 开进的转层穿脉巷道; 当进路垂直走向布置, 还应在 矿块中央增加一条沿脉平巷。 4 . 3采切 比 . 。 采龇K I T 三0 5 5 m/ k t I 2 3 . 2 4 m3 / k t 删比 TE L -3 8 5 m / k t I 2 2 6 . 0 3 m3 / k t 采切比K I ” K I Ⅺ 0 . 5 5 3 . 8 5 4 . 4 0m/ k t K 2 “ K 2 , 3 . 3 4 簋 ∞ 2 4 l 【 t 4 . 4采切工程改进 由于第一分层平巷是沿地质堪探线布置, 使分层 进路采场开口与进路斜交, 使开口段容易造成塌方, 支护困难, 对此我们决定转层时, 将分层平巷改为垂 直矿体走向布置, 以减少进路开口段支护量。 5 回采工艺 5 . 1 回采顺序 回采顺序自上而下逐层进行, 分层内实行隔一采 维普资讯 1 6 王兵 铜镍矿富矿采矿方法的生产与实践 第4期 一 ,顶柱厚度为6 . 0 m。第一分层沿走向布置, 圆采进 路长2 5 m左右; 第二分层垂直走向布置进路, 以此循 环, 上下分层交错布置。进路规格为 3 3 . 5 3 m, 断面形状第一分层为 I / S B三心拱, 其它分层为矩形, 分层高度为3 . 0 m。 5 . 2 凿岩 凿岩采用 Y T一 2 8型凿岩机, 孔径 m m, 孔深 2 . 0 m。光爆孔间距为5 0 0 6 0 0 I 11/ I1 , 内装 O 2 2 I 11/ I1 小 直径2 j;}岩石药卷; 边孔距充填体为4 0 0 I 11/ I1 左右, 既可 以防止充填体混入, 又防止留下矿皮。进路掘进采用 光面爆破技术, 每炮炮孔在 2 2 3 0个之间, 出矿采用 C G l 2 型装运机出矿, 支护以锚网支护为主。 由于试验地段中夹有特富矿 I 3 规模小, 可进行 分采。富矿内含有贫矿夹石, 可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剔 除, 或缩小进路规格, 减小贫化。富矿边界布置进路 时, 可降低损失率在 4 %以内, 使贫矿混入率控制在 5 %以内。 5 . 3 爆破 爆破采用非电导爆管正向起爆 2 嚣 岩石炸药, 采 场爆破应采用光面爆破技术, 以保护顶板充填体及两 帮围岩稳定性。装药结构为连续柱状形式, 采用孔底 正向起爆方式, 孔口必须用“ 炮泥” 堵塞。起爆网络 采用 火雷管传爆雷管微差毫秒雷管一孔 内炸 药。顶板及两帮炮孔炸药为 I2 2 m /n 小直径药卷, 其 余孔为 ∞ 2 m /l l 普通药卷。 5 . 4通风 采场采用 自然通风方式, 新鲜风流由下中段平巷 经人材井进入分层平巷, 污风由充填井排至上中段回 风平巷, 通风时间为4 h 。 5 . 5 支护 矿块支护分为两部分 一是分层平巷支护; 二是进 路支护。分层平巷由于服务时间长, 必须采用锚网加 强支护, 锚杆为管锲式锚杆 , 长1 . 6 m, 网度为0 . 8 1 . 0 m 。金属网为钢丝编制而成, 网度3 0 3 0 r n m。 下向式进路转层采场顶板为高强度尾砂胶体, 一 般不用支护, 局部采用锚网支护。 5 . 6 出矿 矿块出矿采用 C G一1 2型装运机出矿。矿石经 溜井漏斗装入矿车, 在7 1 0 m中段倒人风井箕斗装矿 硐室. 由箕斗井提升至地表, 但由于采矿外包后, 采矿 队采用手推车出矿, 未能实现设计要求, 这对提高出 矿效率十分不利。 5 . 7回采工艺的改进 第一 水 平进 路 采用 减 小 进 路 断 面 尺 寸 为 2 2 m, 开口段预先支护。采取强采强充的方法, 减 小采场暴露时间, 尽快通过第一分层水平进路回采, 同时, 加强对破碎段喷锚网的支护。 6 充填工艺 采场充填采用管道自流输送充填技术, 充填工艺 为尾砂胶结充填工艺 。充填之前 , 每条进路需构筑钢 筋桁架假底结构, 并在分层内、 分层问构成一个整体。 采场端部构筑木挡墙, 并在顶部架设充填管路。采矿 工艺要求充填体底部为 4 M P a , 其它部位为 l一 2 M P a , 充填中确保充填浓度, 提高充填质量, 控制胶结 材料单耗在 2 0 0 k g / m 左右。 6 . 1 充填材料 胶结剂 试验期以4 2 5 普通硅酸盐水泥为主, 以 快凝胶结材料试验为辅。 骨料 以新建选厂的分级尾砂为主, 加河砂和戈 壁风化砂 粒径小于 5 m m 。 6 . 2 充填 系统 充填系统由两部分组成, 即地表制备站和井下充 填管路。 地表制备站在原有的基础上改建 而成 , 原水泥浆 制备系统 、 筛砂输送系统和搅拌系统不变 , 仅增加一 套尾砂砂浆制备系统, 制备出合格的浆料后经管道 自 流输送到充填采场。 井下充填系统由充填钻孔 、 充填平巷、 充填天井 以及充填管道组成。充填钻孔直径 I 8 7 I11 /I 1 , 孔深 2 2 5 m。 各中段充填管道采用 1 0 o m m加厚钢管, 进 路内允填管道为 l 0 o m i ll 普通塑料管道。 7 1 0 2 矿块充填管道总长 3 3 0 m, 充填倍线 2 . 8 7 ; 7 1 0 3矿块充填 管道总长 2 6 5 m, 充填 倍线 2 . 3 O 。尾 砂胶结充填工艺如图 l所示。 童 『- , 旦 l墼 i星 董 鋈 鎏 水 砂石仓 立式砂仓厂 水泥仓 I 涡阶 皮带运输机 胶管阕 2 水泥搅拌机J T一丁._下一I 流量计 鎏玉 熟丁 滚 筒 式 搅 拌 机 l 图 1 尾砂胶结充填工艺 维普资讯 2 0 0 3年 新疆有色金属 1 7 6 . 3 充填参数 对于下向进路式充填采矿法采场 , 采场底部强度 为4 M P a , 其它部位 12 M P a , 其 中腰线 以下为4 MP a , 腰线 以上为 l 一2 MP a 。 充填参数为 充填流量 8 0~1 0 0 m / h ; 充填浓度 6 5 % 一 7 0 %。采场充填配比如表 l 所示。 表 l 采场充填配比 充填 灰砂 部位 比 砂浆 充填 单位材料J { 】 量 k g / m 3 浓度 浓度 4 2 5水泥 分级尾砂河砂 水 6 . 4 充填准备工作 采场充填准备工作分为三部分 一是假底铺设; 二是挡墙架设; 三是充填管道架设。 假底铺设首先将最后两炮矿石均匀铺设在采场 底板上 , 厚为 2 5 0 11 1 1 1 1 。在碎矿石堆表面上 , 铺没钢筋 桁架。桁架之间为钢筋网, 每一桁架用两根吊筋固定 在采场顶板上。钢筋假底还必须在 同一分层连成一 个整体, 一步进路用锚杆固定在采场两帮, 二步进路 与相邻进路桁架连接。 挡墙架设是铺设假底之后进行, 试验初期采用木 材构筑, 最终用空心砖代替。木挡墙结构由立柱 、 横 撑 、 斜撑、 木板、 草袋组成, 最后用砂浆将挡墙与岩壁 之间的缝隙堵塞严实。 充填管道架设是将充填管道用管接头连接好, 并 悬吊在充填平巷顶板和采场顶板上。 充填平巷顶板每隔 5 I l l 用锚杆 固定 , 采场可固定 在钢筋桁架上。 6 . 5 充填作业 管道自流输送料浆充填时, 先放清水引流, 当井下 见到清水后, 用充填专用电话通知制备站下料。充填 时, 砂浆浓度慢慢升高, 约5 1 0 m i n 后稳定在充填指 令范围内, 即充填浓度稳定在7 0 %左右。充填结束后, 必须用清水冲洗管道, 防止管道内料浆沉积堵塞。 充填过程中, 采场应派专人观察充填情况, 若发生 跑浆事故, 及时停止充填, 处理后再重新充填。充填作 业必须有充填指令方能进行。充填前后的引流水和冲 洗水不能进入采场, 用三通阀排至人材井下沉淀池内。 下向充填采场, 一步进路充填体养护期采厢快凝 材料为 l 天, 采用水泥时为7天; 下一分层在充填体 下作业 , 采用水泥快凝不少于 2 8天, 采用快凝材料 为 7天 。 6 . 6采场排水、 排泥设施 各中段平巷及运输穿脉必须施工成 3 % o 的坡 度, 在巷道一侧设水沟, 断面形状为矩形, 规格为 2 5 0 2 9 0 IT I IT I 。各矿块在人材井一侧脉外设一沉淀池, 规 格为4 . 2 X 2 . 0 X 1 . 5 m , 充填后可安排人工清理, 以 减轻各中段水仓清理工作量。 6 . 7 作业循环 年工作日3 0 1 天, 实行--J k 制工作制度, 保证一 个作业面一天掘进一炮 , 实行一天一个作业循环, 同 时回采作业盘区 4个 , 每个作业盘区进路采场 3个。 6 . 8 充填工艺的优化 . 1 改水平进路充填为倾斜进路充填。在水平进 路充填中, 充填管下料 口应放置在进路采场挡墙 口 中, 以便观察是否下料不均, 充填离析, 接顶效率低, 特别是采场靠掌子面部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 改水平进路为倾斜上山进路, 采用预留充填道, 从倾 斜进路最高点充填, 以提高充填解决接顶率, 同时, 在 充填操作上采用多点放料和多次充填方法, 以便解决 这一问题 。 2 改分层平巷垂直矿体布置。原分层平巷是沿 3 0 / 3 2线布置和矿体斜交, 进路采场开 口掘进时, 容 易造成开 口塌 方, 并且 不易 支护 , 因此 , 在 分层转层 中, 改分层平巷垂直矿体布置, 以解决开 口塌方支护 及采场不好布置这一问题 。 7 采场生产管理措施 1 施工队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由于采 用隔一采一的方式, 进路不得随意改变方向, 不要超 采或欠采, 加强贫损管理。 2 地采人员经常到现场指导施工, 搞好分层编 录工作。 3 测量人员测绘进路空问形态, 为采场二次圈 定提供资料。 4 每一分层建立生产台帐, 计算每一分层贫损 指标 , 加强现场生产管理 。 5 每条进路充填前 , 地 、 测 、 采三方人员 同时验 收合格后 , 方能进行充填作业。 6 进路假底铺设工作要认真负责, 确保假底铺 设质量, 应把检查假底铺设质量作为充填前验收的一 项 主要内容。 7 定期充填体取样测试强度, 保证安全生产。 下转 2 1页 4 4 4 们 4 7 叭 伽 昭豁 昭 獬 4 0 5 m m j 均 榔螂 平 维普资讯 2 0 0 3年 新疆有色金属 化率的难选矿石, 人选后导致铜回收率大幅度下降, 但增产了 3 0 0 k g左右的黄金。 鉴于上述现状 , 建议从 以下几方 面加强伴生金的 回收 1 弁去生产 经营决策 以铜 为主 的“ 单打 一” 思 想, 建立铜、 钼、 金 、 银、 硫 、 铼、 A元素等系统经济数学 模型, 以系统效益最大化为生产决策依据。 2 改善金矿物与脉石矿物的解离, 降低金在尾矿 中的损失, 一段磨矿由于侧重照顾铜矿物与脉石的解 离, 细粒金的解离度低, 而二段磨矿是粗精再磨, 即考 虑铜矿物与硫矿物的解离, 实际上, 原矿中 1 / 3 左右的 金损失在尾矿 中, 这是提高金回收率的潜力所在。 3 研制和应用新药剂, 减少或不用石灰, 实行低 碱度下的铜硫分离, 大量的石灰会造成金进入尾矿。 4 强化粗粒金的回收, 一是采用 闪速浮选技术 , 早收快收铜、 金矿物, 二是添加强力捕收剂和起泡剂, 如 Y一 8 9系列黄药等。 上接 l 7页 8 采矿生产的几点认识 1 进路回采顺序的确定。矿块分层 内, 进路回 采顺序采用从中央向两翼推进, 有利于矿块地压管 理, 但在软弱结构面时, 优先回采软弱结构面附近进 路, 同时进路规格取小值, 并加强支护。 2 进路结构尺寸的控制。进路长度控制在2 0 3 0 m范围内, 减少矿岩暴露时间和暴露面积有利于 实行快采快充。 3 转层布置的确定。矿块第一分层采用 , 从穿 脉向两翼沿走向进路布设, 第二分层交错走向布设进 路 , 提高充填体顶板整体稳定性。 4 进路回采实行光面爆破技术, 减少爆破对两 帮矿岩和顶板充填体的破坏, 维护岩体自身稳定性。 5 提高充填质量。充填时应注意提高充填体浓 度, 从而保证充填质量。采取多次充填等措施提高采 5 氧化矿的处理。采矿、 运输 、 储存 、 选矿能否 单独处理这样可采用不 同于现有的 、 适宜于氧化矿 的工艺药剂条件 , 达到同时提高铜和金的回收率的目 的 。 6 结语 德兴铜矿伴生金的回收 7 0多年来开展了近 l O 项科研, 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果 , 有些已应用于生产 中, 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伴生金的产量也持续稳步增 长, 1 9 9 8年已超过4 t , 但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非常有 必要总结科研成果与生产实践经验, 寻找继续提高伴 生金的回收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 1 ] 胡熙庚. 有色金属硫化矿选矿.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 社 , 1 9 9 2 , 1 6 2~1 6 5 . 收 稿 2 0 0 20 3一l 4 场充填接顶率, 减小充填体下沉率。 6 分层平巷 的开 口位置在溜矿井内相互交错 , 严禁开口位置集中在同一剖面上。 7 详细调查矿块附近的断层面分布情况, 并将 断层分布落实到分层回采设计中来, 设计中合理布置 进路的方位, 转扭不利因素, 并采取综合支护措施, 确 保安全。 9 结束语 富矿回采盘区进路胶结充填采矿法, 在我矿是第 一 次应用, 虽然取得富矿充填采矿法应用的成功, 但 还存在着许多技术问题, 如提高爆破效率, 提高生产 能力, 降低充填成本, 确保充填质量等。这需要我们 在富矿生产实践研究中, 不断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 施, 优化采矿方法, 完善采矿工艺, 为提高生产能力, 奠定好技术基础。 收 稿 2 0 0 20 4一l 0 维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