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煤炭回采率 遏制煤炭源头浪费.pdf
,] 提高煤炭回采率 遏制煤炭源头 西河 北省邯郸县 国土资源 局郭 忠玉 田 原 撮 3O 国土 资源 -一 目前 ,我国煤炭 回采率普便偏低 .国 有煤矿煤炭资源回采率一般在5 0 % 或者略高 至6 0 %.小煤矿 煤炭资源 回采率仅在 1 s %~ 2 0 % 在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今 天 .中国能源十分 紧缺 这个问题 已经得到 政府高度 重视。造成煤 炭回采率低 的原因 是很复杂 的 .除 了受采矿方法和 回采 工艺 选择不合理 ,以及矿 山企业 自身 管理 不到 位和资源配 置不匹配 等因素外 ,法律 制度 和监督机 制不完备 ,也 是影响和制 约煤炭 资源 回采率低的重要因素 。 f f 水快流”特殊J J j 时期.对煤 炭资源, I 发锊 U 度的冲. 我国煤炭 资源开发 管理 法律制 度,大 部分是上个 世纪5 0 年代 ,比照前苏联 矿产 资源开发管理 制度模式 而制定的 。在 我国 实行计划 经济时期 ,对 煤炭资源开发 管理 起 到积极 的作 用。 自我 国实行改革再放 . 市场经济基 本确立及其逐 步完菩 .国民经 济 得到了迅 速发展 ,对能 源矿产需求 日益 增 长 .尤其煤 炭在现阶 段作为我国工 业乃 至 国 民经 济发 展 的主 要能 源类 型 增长 迅 速 .截至2 0 0 4 年 煤矿 开采 量 已达 I 9 .5 6 1L 吨。为确保煤 炭资源的合 理开发 ,国 家对 煤 炭资源丹发 中不适应 市场经济的 法律 制 度亟待修改充实。于上世纪B D 年代.I 台了 “ 有水快流”发展经 济的过热敢j 煤矿嫡地开花 。小煤矿 办矿 者多是矿 j 民 ,部分人法制观念淡薄 ,采矿技术j 对本束正在修改和重新确立的煤炭 资; 管理法律制度可谓 “ 雪上加霜 ,致1 律制 度重新 确立和 实施 一度 失控 o 现 一是导致了国有煤矿对资源 回采j 标准的降低 ,因为很多小煤矿都建在 I 矿井田生产区域或准备采 区内。显 然 煤矿对该部分单位块段面积煤炭 资源 I 失去核定的意义 ,同时也影响 了国有J 身回采率工作管理 二是严重制约 了【 地方政府主管部 门对煤矿 企业资源回 监督管理。三是近些年来 .在煤炭供 下 ,小煤矿蜂拥而上 ,超 能力开采, 瘦 。采寓弃贫 ,造成 回采 率低 下 .对 矿资源回采率核定处于 “ 断层”空 自 矿产资源法 仪对矿产资源 牢挺IJ j 原则性 要求,缺乏叮操 技术弩核标准和航骨符耻配套 1 9 8 6 年 矿产资源法的颁布实 此确立了由计划经济过渡 到市场经济 本形成时期的矿产资源开 发管理 法律 第一部 宪法 。随之依 照 矿产资 维普资讯 确立的由原来政 企合 一的主管部 门承担的 矿产资源开发管理职能,调整 为国务院至 县级以上政府矿政 主管部门及现在的 国土 资源部门统一管理 的职能要求 。需要重新 制订一系列与之相应配套的煤炭资源开发 管理的技术规范 标准l 考核 办法的管理制 度 .可至今国家没有做这方面的工作。国 有煤矿仍然适用计划经济时期的煤炭资源 回采率考核技术标准等管理制度 ,体现的 是行政手段。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煤炭资 源回采率管理制度 ,主要通过市场配鼹赍 源 ,体现经济法律法规的法律制度米完成 对资源回采率 的管理 。所以 ,煤炭资源回 采率管理制度亟待修改和重新确立。 煤炭资源丌发靛僭臀p lI 职能,术 肜成i 【 常接续和 Il Ii 到位 有关地 方未按规定的时间和程序形成 监督职能的正常接续和全面到位 .主要原 因一是受机构改革的影响 .政府机构改 革是一项政策性强且涉及方方面面利益的 改革。每进行一次机构改革所制定的分流 或内退政 策一般规定在3 ~5 年时间完成, 对现从事矿政管理 岗位按机构改革政策分 流或内退人员 ,就此而言在工作态度上受 到影响.因为所接替的人员有一个熟悉业 务的过程。再就是行业主管部门的台茹与 分离,导致有关业务职能移交缓慢或者新 组建的部门对工作业务职能的接续过程 . 影响了对矿 山企业的管理。二是受编制的 制约,矿政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和政策性 融 一 体的岗位.人事主管部门往往下达给矿 政部门及现在 的国土资源行政部门的行政 编制很少,尤其是县级矿政部门岗位 .近 几年该 类人员缺 乏 .只 能从其 它岗位调 配,对矿政管理工作只好边学边千。三是 受矿业整顿的影响 。有的省份或地方处于 对矿业整顿工作的统一管理 .将煤炭资源 开发的资源 回采率等职能 ,仍归行业主管 部门承担。鉴于此 ,对矿政管理工作的实 施和政策研究也就滞后了。 加伙制 订煤炭资源 采牢符 法律制度的 法 1从国家立法层面上讲 ,在 矿 产盗 源法中。应增加矿山企业自身、行业主 管部门及乡镇 人民政府对 乡镇矿山企业矿 产资源回采率监督管理职能的内容。其理 由 一是现在执行的 煤炭 资源 回采率考 核办法对矿山企业自身没有制订 按操作 技术规程形式实现资源回采率考核技术指 标 或矿山企业对日常资源 回采率考核技 术指标管理完不成 或因其它 因素造成资 源丢失浪赞行为的.未能及时给予纠正或 处罚 应急救援的法律 制度不完善 ,导致 了资源浪费丢失行 为甚至演变违法采矿行 为的继续发生。二是增加强化行业主管部 门对矿山企业采矿方法选择或变更等 。矿 井设计方寨修 改审批并与采矿现场核定以 及所履行的法定职责 ,这是实现资源回采 率技术指标设置 的一道制度保障。三是增 加乡镇 人民政府对 乡镇矿山企业资源回采 率 的监督职能 .这是符合对乡镇矿山企业 当前 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管理现状的需要 。 四是矿 产资源 系不可再生资源 .所节约的 资源留给子孙后代 .既利国利民又符台我 国矿 产资源相对不足的国情a 2 现 行的 煤 炭资源 回 采率考 核 办 法 ,所修改和补充内容 ,一要突出体现 矿山企业对 资源 回采率管理的连续性 ,即 资源 回采率技术指标核定以每 日每月每季 度相关 管理工作 资料圈件 之 间的连续 完 整 。二要突 出体现对 日常资源回采率 管理 中影响 资源 回采率的地质构造、煤层厚 度 变化和矿柱 留设采矿现场实测等技术指标 数据 的勘测 、审批和整理归档要求;三要 突出体现 以单位采矿块段面积涉及采矿 方 法和 回采工艺的变更的矿产储量增减注销 报批工作 四要突出体现矿 山企业所必备 相 关图件绘制和交换报批与之应承担的责 任五要 突出体现资源回采率管理各个环 节全过程的公示制度 。 3要制定 矿 山企业煤炭 舞源 回采率 管理操作规程。其 目的和内容主要体现 从采矿设计 、回采工艺、采矿各工序选择 和确 立.与之对应矿长、副矿长、工程技 术人 员和采煤班组至矿工 .实现瓷源回采 率技术指标的完成 ,应具备的业务知识和 采矿技能及其操作方法 ,以及资源回采率 管理验收技术标准和 方法。 4 . 要制定 煤炭资源 回采率监 督管理 规定 .其 目的和主要内容一要突出各级 行业 主管部 门对采矿方法和回采工艺选择 审批和现场核查的职责及应承担责任;二 要突出各级 国土 资源行政部 门对资源回采 率 监督管理 的职责和办法 ;三要突出乡镇 人 民政府矿 山企业 的监督职责 四要突出 考核 的程序和 方法五要 突出对矿 山企业 采矿造成 资源浪费各种行 为的及时纠正和 处罚的法律责任 . 及时制止和整改 业主管部门、国土 府因工作失职和渎 5建立和 完善 的立法。一是对现 的方法 .对现剩余 的制度.确定采矿 权价款 等其 它费用.采 取分期交纳的方式 .这样解决了国有煤矿 受历史原因而形 成的欠账二是对新设置 的国有 煤矿 严格 实行指标挂 牌程序 三是 对乡镇 煤矿 国家投 资的矿进行评估后 ,接 规定交纳采矿价款等各种费用。 建 f n 完 爵煤 炭b I 采率l腽 肾臀坪 机制 1 煤矿 企业内部建立由矿长、主管副 矿长 、工程技术人 员、采煤班组至矿工参 与的煤炭 资源 回采率监 督网络。凡涉及 资 源 回采率考核指标 的每道采矿工序的 ,矿 工或其他人员有权拒绝 因违背技术作业规 程 造成 资源 回采率指标 完不 成的工 作任 务 。以形成与安全生产管理相辅相成的全 员性煤炭资源回采率达标的管理机制。 2 _ 各级行 业主管部门建立和强化对煤 矿矿 井设计方案审批或变更审批及与之相 应采矿现场核查的监督机制 .确保每季度 至少对辖 区国有煤矿 ,每月对 乡镇煤矿进 行 一次矿井设计 方寨实施执行 的核查及不 定期抽查监督机制。 3 .各级 国土 资源 主管部 门应建立辖 区 内煤矿企业 资源 回采率长效监管机制 建 议可将 内设 的矿 产储量管理机构单设或增 加人员并延伸到国土资源 所.确保煤矿企 业及其他类型矿 山企 业资源 回采率全过程 的现场监督。 简言之,煤炭 资源开 发监督管理乃至 矿 产资源开发监督管理 .在实际操作中 , 一 是严把 “ 门槛 准人条件 二是强化采 矿 现场监督 这 是对 采矿生 产过程资源开 发台理 台法性现场监督 a且后者是资源监 督职 能重中之重 。矿政管理职能都是 围绕 这一主线而运作.如 果这一职能失衡 ,矿 政监督管理就失去 了意义。 I 31 维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