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倾斜中厚硅石矿体采矿方法研究.pdf
S e r i e s No . 4 7 9 Ma v 201 6 金 氍 矿 山 METAL MI NE 总 第 4 7 9 期 2 0 1 6年第 5期 采矿 工 程 急倾斜 中厚硅石矿体 采矿方 法研 究 张文方 王文丽 中国有色金属_ r - ,3 k 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 云南 昆明 6 5 0 0 5 1 摘要选择符合急倾斜中厚硅石矿体条件的上棉谷硅矿为试验基地, 通过研究矿岩地质结构、 物理力学性质 以及矿山原有采矿方案, 总结出硅石矿体回采时遇到的难题。针对硅石矿易碎, 矿体顶板、 底板稳定性差等采矿条件, 提出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进行回采 , 同时提出溜矿井中留矿的方案, 来减轻矿石的二次冲击磨损, 最后通过采场试 采证明了其适用于急倾斜中厚硅石矿体的回采 , 且效果良好。 关键 词硅 石矿急倾斜无底 柱分段 崩 落法 中厚矿体溜矿 井 中图分类号T D 8 5 3 . 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0 0 1 1 2 5 0 2 0 1 6 - 0 5 0 0 1 0 5 S t u dy o n M i ni ng M e t ho d s f o r St e e pl y I nc l i n e d M e d i um Thi c k ne s s Or e Bo dy Z ha n g W e n f a n g W a n g W e nl i K u n mi n g P r o s p e c t i n g D e s i g n I n s t i t u t e o fC h i n a N o n f e r r o u s Me t a l s I n d ust r y , K u n mi n g 6 5 0 0 5 1 ,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T h e S h a n g mi a n v a l l e y s i l i c o n mi n e w i t h s t e e p l y i n c l i n e d t h i c k s i l i c a o r e i s c h o s e n a s t h e t e s t b a s e . Di ffic u l t i e s i n e x p l o r a t i o n o f mi n e s i l i c a o r e a r e s u mma riz e d t h r o u g h t h e s t u d y o f g e o l o g i c a l s t r u c t u r e , p h y s i c a l a n d me c h a n i c a l p r o p e r t i e s a n d o ri g i n a l mi n i n g s c h e me o f mi n e . F o r t h e mi n i n g c o n d i t i o n s i n s i l i c a mi n e s u c h a s e a s y f r a l e, p o o r s t a b i l i t y o f o r e r o o f a n d f l o o r , t h e p i l l a r l e s s s u b l e v e l c a v i n g me t h o d i s p u t f o r w a r d . At t h e s a me t i me , a s c h e me t h a t o r e s a r e r e ma i n e d a t o r e c h u t e i s p r o p o s e d t o r e d u e e t h e s e c o n d a r y i mp a c t we a r o f o r e . T h e p r o d u c t i o n t e s t o f mi n e p r o v e d t h a t t h e s c h e me w a s s u i t a b l e f o r s t o p i n g o f s t e e p l y i n c l i n e d t h i c k s i l i c a o r e w i t h g o o d e f f e c t . Ke y wo r d s S i l i c a mi n e , S t e e p i n c l i n a t i o n, N o n p i l l a r s u b l e v e l c a v i n g me t h o d, Me d i u m t h i c k n e s s o r e b o d y , O r e c h u t e 硅石矿体具有易碎的特点 , 常赋存于不稳定的岩 层中 , 开采难度大 , 尤其是急倾斜 中厚硅石矿体 的开 采难度更大 。为寻求经济适用的采矿方法 , 以上棉谷 硅矿为研究基地进行研究 。采矿方 法是否合理决定 了矿 山的经济效益 , 如瓦厂铁 铜矿 J 、 新塘铜矿 J 、 雷家寨铜多金属矿 等都进行过采 矿方法 的研 究。 针对倾斜 、 中厚到厚矿体 , 岩体松散破碎 , 围岩稳固性 差等情况有大量研究 。 , 急倾斜中厚硅石矿体采矿 方法的研究鲜见报道。 1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1 . 1 矿岩地质结构特征 1 矿石结构。矿石结构主要为他形粒状结构 , 由 1~ 7 mi l l 大小的他形粒状石英和极少量绢云 母 、 铁泥质组成 。石英重结 晶, 彼此紧密镶嵌接触 , 而绢 云母 、 铁泥质充填 于石英颗粒 间或局部不规则 裂纹 中。矿石构造以块状构造为主 , 部分具 晶簇状构造。 矿体产于元古界高黎贡 山群下亚群 P t g l 1 混合岩 、 收稿 日期2 0 1 6 0 2 1 7 作者简介张文方 1 9 7 2 一 , 男 , 高级工程师 , 硕士。 变粒岩中, 呈透镜状产出, 属酸I 生 侵人体 ; 矿体总体产 状为 2 9 8 。 ~ 3 0 6 。 /_ _ 8 1 。~8 3 。 , 属陡倾斜矿体 ; 矿体厚 为 1 2 . 4 1 ~1 8 . 8 9 n l , 平均厚 1 5 . 6 5 I n , 厚度变化 系数 2 8 . 6 2 %, 属厚度变化稳定矿体。 2 围岩结构 。矿体 间接顶 板、 底板完整 性、 稳 定性 中等 ; 直接顶板、 底板为条带 、 条痕状混合岩 、 变 粒岩 , 局部受风化、 变质作用的影 响, 节理裂 隙发育 , 岩体破碎 , 强度较低 , 稳定性较差 。 1 . 2 矿岩物理力学性质 矿岩 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是矿 山开采的重要影 响因素 , 其决定了采矿方法 、 巷道支护方式 、 回采工艺 等的选择 , 单轴压缩、 冲击荷载、 频繁动态扰动下岩石 力学特性的研究有助于矿山开采 。为进行急倾斜 中厚硅石矿体采矿方法研究, 以上棉谷硅石矿为研究 对象 , 其矿体特征满足急倾斜 中厚矿体的特征。经化 学分析及基本物理力学试验 , 测定 了矿岩的化学成分 及基本的物理力学性质 , 结果见表 1 及表 2 。 张文方等 急倾斜 中厚硅石矿体采矿方法研 究 2 0 1 6年第 5期 表 3 浅孔留矿法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Ta b l e 3 Th e ma i n t e c h n i c a l a n d e c o n o mi c pa r a me t e r s o f s ha l l o w- ho l e s hr i nkag e mi n i ng 及采矿劳动生产率较低, 最终造成采矿直接成本较高。 3 新 采矿法研究 3 . 1 采矿方法确定依据 采矿方法决定 了矿 山生产的安全性与经济效益。 目前我 国矿山开采主要采用空场法 、 崩落法 、 充填法 , 随着采矿技术 的进步 , 各种新 型采矿方法 也陆续面 世 , 但每种采矿方法都有具体 的适用条件 , 矿 山选择 采矿方法都必须遵 守一定 的依据 。上棉谷硅矿新采 矿方法选择必须满足以下几条主要条件 1 矿山以往开采过程中易发生坍塌事故, 新采 矿方法 的选择必须确保安全 、 可靠 , 尽量保证作业 面 顶板的暴露面积小 , 使其处在安全暴露面积 内。 2 由于矿山对矿石 S i O 含量要求高 , 要选择损 失率较小的采矿方法 , 或者采取 必要手段 , 降低 采矿 损失率 。 3 由于矿山对出坑矿石块度要求高 , 矿石转运 加重矿块相互之间的磨损 , 造成二次损失 , 故 选择的 采矿方法要减轻矿石运输时产生的磨损。 4 选择 的采矿 方法要具 有灵 活性 强 、 便于 管 理、 经济效益好等的优点。 3 . 2采矿方法确定 上棉谷硅矿硅石矿体产于元古界高黎贡山群下 亚群 P t g l 混合岩 、 变粒岩 中, 其总体产状为 2 9 8 。~ 3 0 6 。 L8 1 。 一 8 3 。 , 厚度为 1 2 . 4 1~1 8 . 8 9 m, 为典 型的 急倾斜 中厚矿体。同时由于硅石矿体易碎 , 再加上矿 体顶底板节理裂隙发育 , 岩体破碎、 强度较低 、 稳定性 较差的特点 , 选择的采矿方法必须确保作业面暴露面 积较小。矿山原采用浅孔留矿法进行开采 , 经开采效 果证实, 采矿安全和经济效益都得不到保障。综合矿 山工程地质和矿岩具体特性以及矿 山对 出坑矿石 的 具体要求 , 最终 确定采用无底柱分段 崩落法进行开 采 。 3 . 3采矿方法设计 1 采场结构参数 。参照矿 山原有采矿方 法的 采场结构参数 , 采场仍然沿矿体走向布置。新设采场 长度及垂直高度都为 5 0 m, 矿房进行分段 回采 , 每个 分段的垂直高度设计为 1 0 m。与原采矿方法不 同之 处为采场 内不留顶柱 、 底柱 、 间柱 。详细 的采场结构 参数见图 2 a 。 2 采切 工程布置。采切工程 布置在 下盘岩石 移动线外 , 首先每个矿块从 中段运输平巷 向矿块一侧 掘进阶段装矿穿脉 , 阶段装矿穿脉间隔距离为 5 0 m。 阶段装矿穿脉掘进完成后 , 在穿 脉一侧距矿体 下盘 1 6 . 2 m处和 2 4 . 2 m处 向上分别掘进放矿溜井至第 一 分段水平和人行通风材料天井 , 且联通上中段装矿 穿脉 , 然后再掘进分段联络平巷通达矿体 中部 , 最后 掘进回采进路。为确保爆破时所需的补偿空间 , 在未 采矿块边界、 回采进路端 部掘进切割横巷 和切割天 井 。具体的采切工程布置情况见图 2 b 。 a 采场结构参数 b 采切工程布置 图 2 无底柱分段 崩落 法采场结构参数及采切工程布 置 Fi g . 2 Th e s t o p e s t r u c t u r e p a r a me t e r s a n d mi n i n g - c u t t i n g e n g i n e e rin g i n n o n- p i l l a r s u b l e v e l c a v i n g me t ho d 1 一阶段运输巷道; 2 一装矿穿脉; 3 一人行材料通风天井; 4 一溜矿井; 5 一分段回采进路 ; 6 一炮孑 L ; 7 一分段联络巷道; 8 一崩落围岩; 9 一崩落矿石; 1 O 一切割天井; l 1 一切割横巷 ; 1 2 一下盘岩石移动线 总第4 7 9期 金 离 矽 山 2 0 1 6年第 5期 材 料 通 风 天 井 图 3采 场 通风 线 路 F i g . 3 S t o p e v e n t i l a t i o n l i n e o 争一 新鲜风 流 ; 一污 风风 流 ; 日一 局扇 ; ⋯风筒 5 采矿方法评价。相对 于矿 山原来 采用 的浅 孑 L 留矿法 ,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具有安全性高、 经济效 益高 、 通风难度较大 的优缺点 , 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几 点 ①安全性高。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整个 回采工作 都是在分段回采进路 内进行 的, 包括凿岩、 装药 、 装矿 等 , 工作面暴露面积小 , 提高了安全性。②经济效益 高。每个分段的矿 石最终都运至溜井 , 进行统一 出 矿, 由于溜井 出矿严格控制出矿量 , 减少 了矿石的损 失 、 贫化 , 使出坑矿石的利用率高 , 提高了矿山的经济 效益。③通风难度较大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的分段 回采进路为独头巷道 , 使得通风难度提高 , 但采用局 扇辅助通风, 同时由于矿山生产规模小 , 可以确保通 风安全。④管理难度较大。由于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采用溜井统一出矿 , 同时又采用局扇进行压抽混合式 通风, 导致管理难度提高 , 但该方面可人为进行控制 , 加强管理, 可确保矿 山安全有序地进行生产。 4 采矿工业试验 4 . 1采场位置选定 上棉谷 硅矿 划分 1 7 8 5 m、 l 7 3 5 m、 1 6 8 5 m、 1 6 3 5 m这 4个中段进行开采 , 目前 1 7 8 5 m中段基 本开 采 结 束 , 遵 循 由 上 到 下 的 开 采 顺 序 , 选 定 1 7 3 5 m中段进行采场试采。为确保 采场试采工作 顺利进行,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采场布置。 4 . 2 试 验采场 施 工 严格按照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标准矿块设计方案 进行施工 , 即先掘进阶段装矿穿脉 , 然后 溜矿井和人 行通风材料井同时掘进 , 接着掘进分段联络平巷和分 段回采进路 , 最后掘进切割横巷 、 切割天井 , 整个施工 过程委派专人进行监督 、 管理 , 确保施工质量达标。 4 . 3 试验采场技术指标 试验采场有效工作 日为3 0 d , 共 6 0个工班 , 每班 工作时问为 8 h 。试验采场 回采结束后 , 整理各项经 济指标 , 结果见表 4 。 表 4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场工业试验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Ta b l e 4 Th e ma i n t e c h n i c a l p a r a m e t e r s o f n o n- p i l l a r s ubl e v e l c a v i ng me t ho d i n s t o pe i n dus t r i a l t e s t 4 . 4 试采结果分析 通过监测采场的生产情况 , 发现 回采过程中无坍 塌现象出现 , 采场通风也可满足生产要求 。对 比采用 浅孔留矿法和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进行 矿体 回采时的 主要技术经济 指标 , 得出后者 的各项指标都 优于前 者 , 尤其是降低了采矿的直接成本 , 提高了矿石 的利 用率 , 为矿山带来了较高 的经济效益 。总体来说 , 采 场的试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 5 结论 针对急倾斜中厚硅石矿体 , 以上棉谷硅矿为对象 进行采矿方法研 究。综合考虑硅石 矿易碎 , 矿 体顶 板 、 底板稳定性差等条件 , 选择并设计无底柱分段崩 落法进行矿体 回采。通过采场工业试验证 明了无底 柱分段崩落法适用于回采急倾斜中厚硅石矿体, 同时 提出溜矿井 中留矿的方案来减轻矿石之间的冲击 、 磨 损 , 有效降低了硅石矿的二次破损 , 提高 了出坑硅矿 石的利用率。 张文方等 急倾斜 中厚硅石矿体采矿方法研 究 2 0 1 6年第 5期 参考文献 [ 1 ] 王春 , 周宗 红 .分层崩落 采矿法在 瓦厂铁铜矿 的应用 [ J ] . 矿 冶 , 2 0 1 3 , 2 2 1 3 3 3 6 . W a n g C h u n, Zh o u Z o n g h o n g . Ap p l i c a t i o n o f t o p s l i c i ng c a v i n g me t h o d a t Wa c h a n g I r o n a n d C o p p e r Mi n e [ J ] . Mi n i n g& Me t a l l u r g y , 2 0 1 3, 2 2 1 3 3 - 3 6 . [ 2 ] 王 文丽 , 王春. 新塘铜 矿大 凹子 矿段 采矿方 法方 案探讨 [ J ] . 矿 冶, 2 0 1 3 , 2 2 2 2 9 - 3 2 . W an g W e n l i , Wan g Ch u n . Di s c u s s i o n o n mi ning me t h o d o f Da a o z i o r e s e c t i o n o f Xin t a n g C o p p e r Mi n e [ J ] . Mi n i n g&Me t a l l u r gy, 2 0 1 3 , 2 2 2 2 9 3 2 3 3 - 3 6 . [ 3 ] 王文丽 , 王春 . 雷家寨铜 多金属 矿采矿 方法 选择探 讨 [ J ] . 有 色金属 矿 山部分 , 2 0 1 3, 6 5 3 2 9 3 2 . W a ng We n l i , W a n g Ch u n . Di s c u s s i o n o n mi n i n g me t h o d s e l e c t i o n f o r L e ij i a z h a i C o p p e r P o l y m e t al l i e Mi n e [ J ] . N o n f e r r o u s Me t a l s Mi n i n g S e c t i o n , 2 0 1 3, 6 5 3 2 9 - 3 2 . [ 4 ] 李广 , 刘奇川 , 刘文彦 . 川 西龙 门山 中段 天然硅 石资源 地质特 征及评价 [ J ] . 四川地质学报 , 2 0 1 2, 3 2 1 6 1 - 6 5 . L i Gu a n g , “u Q i c h u a n , L i u We n y a n . G e o l o g i c al f e a t u r e s a n d a s s e s s me n t o f s i l i c e o us ma t e ria l r e s o u r c e s i n t he mi d d l e L o n g me n Mo u n t a i n s , We s t S i c h u a n【 J ] .A c t a G e o l o g i c a S i c h u a n, 2 0 1 2 , 3 2 1 6 1 - 6 5 . [ 5 ] 崔松 , 鲁忠 华 , 董 凯程 , 等. 复杂 第 四系条件 下急倾 斜厚 大破 碎矿体采矿方法研究 [ J ] . 有色金属 矿 山部分 , 2 0 1 4, 6 6 1 1 0 一 l 3. Cu i S o n g,L u Z h o n g h u a,Do n g Ka i c h e n g,e t a 1 . S t u d y o n mi n i n g me t h o d f o r t h i c k an d b mk e n o r e b o d y wi t h s t e e p d i p a n g l e i n c o mp l i c a t e d q u a t e r n a r y s y s t e m[ J ] . N o n f e r r o u s Me t als Mi n e S e c t i o n , 2 0 1 4 , 6 6 1 l O 一 1 3 . [ 6 ] 董凯程 , 陈何 , 黄丹, 等. 缓倾斜多层复杂沉积型磷块岩矿 体采矿方法研究 [ J ] . 中国矿业 , 2 0 1 4, 2 3 Z 2 1 7 8 - 1 8 1 . Do n g Ka i c h e n g, Ch e n He, Hu a n g Da n, e t a1.S t u d y o n mi n i n g me t h o d for c o mp l i c a t e d s l i g h fl y i n c l i n e d mu l t i l a y e r s e d i me n t a r y t y p e o f p h o s p h a t e o r e b o d i e s [ J ] . C h i n a M i n i n g M a g a z i n e , 2 0 1 4 , 2 3 1 78 . 1 8 1. [ 7 ] 李海洪 . 黄沙坪铅 锌矿多金属矿采矿 方法研究 [ J ] . 矿业研究 与 开发 , 2 0 1 0 , 3 0 3 4 - 6 . L i Ha i h o n g . S t u d y o n mi n i n g me t h o d o f p o l y me t a l l i c o r e b o d y i n H u a n g s h a p i n g L e a d z i n c Mi n e [ J ] . Mi n i n g R e s e a r c h 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 2 0 1 0, 3 0 3 4 6 . [ 8 ] 崔曙忠. 某铁矿中厚及以上缓倾斜矿体 采矿方法研究 [ J ] . 金属 矿山 , 2 0 1 2 8 2 1 2 4 . C u i S h u z h o n g . S t u d y o n mi n i n g me t h o d s for t h i c k an d mo r e t h an s l o w i n c l i n e d o r e b o d y i n a n i r o n mi n e [ J ] . Me t a l Mi n e , 2 0 1 2 8 2 1 2 4 . [ 9 ] 马毅敏, 连民杰. 倾斜中厚低品位铁矿采矿方法选择与优化研 究[ J ] . 金属矿山, 2 0 1 1 9 1 2 1 5 . Ma Y i m i n, L i a n Mi n j i e . C h o i c e and o p t i mi z a t i o n s t u d y o n m i n i n g m e t h o d s f o r d i p p i n g mi d t h i c k n e s s l o w g r a d e i r o n mi n e [ J ] . M e t a l Mi n e , 2 0 1 1 9 1 2 1 5 . [ 1 O ] 谢成彬. 上下盘均不稳固缓倾斜 中厚矿体采矿方法研究[ J ] . 中国矿山工程 , 2 0 1 1 , 4 0 2 3 4 . Xi e Ch e n g b i n . S t u d y o n mi n i n g me t h o d o f g e n tl y i n c l i n e d me d i u m t h i c k n e s s o r e b o d y w i t h h e a v y h a n g i n g w all a n d f o o t w al l [ J ] . C h i n a Mi n e E n gi n e e ri n g , 2 0 1 1 , 4 O 2 3 4 . [ 1 1 ] 何春林. 松散破碎矿体采矿方法探讨 [ J ] . 南华大学学报 自然 科学版 , 2 0 0 7 , 2 1 2 8 9 9 2 . H e C h u n l i n . Di s c u s s i o n o n mi n i n g m e t h o d o f r e l a x b rok e n o r e 『 J ] . J o u r n a l o f Un i v e r s i t y o f S o u t h Ch i n a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2 0 0 7 , 2 1 2 8 9 9 2 . [ 1 2 ] 肖柏林 , 杨志强 , 高谦. 下向进路式充填采 矿方法在毛坪铅锌 矿的应用研究 [ J ] . 有色金属 矿 山部分 , 2 0 1 4, 6 6 6 4 - 8 . X i a o B o l i n , Y a n g Z h i q i a n g ,G a o Q i a n . S t u d y o n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d o w n w a r d d ri f t c u t a n d fi l l i n g s t o p i n g i n M a o p i n g P b Z n M i n e [ J ] . N o nfe r r o u s Me t als Mi n e S e c t i o n , 2 0 1 4, 6 6 6 4 8 . [ 1 3 ] 刘晓光, 李启月, 苏环, 等. 新城金矿深部矿体采矿方法研究 [ J ] . 矿冶工程 , 2 0 1 5 , 2 5 1 2 7 3 0 . L i u X i a o g u a n g , L i Q i y u e , S u H u a n, e t a1. Mi n i n g m e t h o d for d e e p o r e b o d y i n Xi n e h e n g G o l d Mi n e [ J ] . Mi n i n g a n d Me t a l l u r g i c a l E n g i n e e ri n g , 2 0 1 5 , 2 5 1 2 7 3 0 . [ 1 4] 王春. 会泽铅锌矿 白云质灰岩力 学特性试验研究 [ D] . 昆明 昆明理工大学 , 2 0 1 3 . W a n g Ch u n . Ex p e rime n t a l S t u d y o f C h ar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Do l o mi t i c L i m e s t o n e i n H u i z e Z n P b M i n e [ D ] . K u n m i n g K u n m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v o f Sc i e n c e an d T e c h n o l o g y. 2 01 3. 责任编辑徐志宏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