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沟倾斜极薄铜矿脉采矿方法.pdf
第 6 8 卷第 4 期 有 色 金 属 矿山部分 2 0 1 6 年 7 月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1 - 4 1 7 2 . 2 01 6 . 0 4 . 0 0 3 冷水沟倾斜极薄铜矿脉采矿方法 张 文 方 , 王 文 丽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 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 昆明 6 5 0 0 5 1 摘 要 冷水沟倾斜极薄铜矿 体开采时 , 遇到 了放 矿难 、 作业空 间不 足、 贫化 率高等难题 。以此为 出发点 , 通过 研究 矿山开采技术条件 , 提 出留矿全面法 、 伪倾斜 削壁 充填法两种采矿方法进行 回采 。经过 试采发现 , 二者 都可用 于回采冷 水沟倾斜极薄铜矿体 , 但 留矿全面法在作业空 间、 降低贫化率 、 采矿安全性等方 面劣于伪倾 斜削壁 充填采 矿法 。最后综合考虑二者试采后的各项经济指标 , 证明伪倾斜削壁充填采矿法更适合冷水沟倾斜极薄铜矿体的开采 。 关键词 倾斜极 薄矿体 ; 留矿全 面法 ; 伪倾斜削壁充填 法 ; 回采工艺 ; 采场通风 中图分类号 TD 8 5 3 . 2 文献标 志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1 4 l 7 2 2 0 1 6 0 4 0 0 0 8 0 5 M i n i n g me t h o d s f o r i n c l i n e d a n d v e r y t h i n o r e v e i n i n Le n g s h u i g o u Co p p e r M i n e ZHANG W e nf a n g。W ANG W e n l i Ku n mi n g Pr o s p e c t i n g De s i g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Ch i n a No n f e r r o u s M e t a l s I n d u s t r y,Ku n mi n g 6 5 0 0 5 1 ,Ch i n a Ab s t r a c t Du r i n g t h e mi n i n g p r o c e s s o f i n c l i n e d a n d v e r y t h i n o r e v e i n i n Le n g s h u i g o u Co p p e r M i n e,t h e d i f f i c u l t o r e d r a wi n g,i n s u f f i c i e n t o p e r a t i n g s p a c e a n d h i g h d i l u t i o n a p p e a r .Th o u g h t h e s t u d y o f mi n e s mi n i n g t e c h n i c a l c o n d i t i o n s ,t wo k i n d s o f mi n i n g me t h o d t h a t t h e f u l l s h r i n k a g e me t h o d a n d f a l s e i n c l i n e wa s t e l i f t i n g f i l l i n g me t h o d a r e p r o p o s e d f o r mi n i n g b a s e d o n t h e a b o v e s t a r t i n g p o i n t .Af t e r t h e t e s t f o u n d ,b o t h c a n b e u s e d f o r mi n i n g i n c l i n e d a nd ve r y t hi n or e ve i n i n Le ngs hui go u Copp e r M i ne . But t he f u l l s hr i nk a ge me t ho d i n t he r e s pe c t s of o pe r a t i on s p a c e,r e d u c e d i l u t i o n r a t e a n d m i n i n g s a f e t y i s i n f e r i o r t o f a l s e i n c l i n e wa s t e l i f t i n g f i l l i n g me t h o d .F i n a l l y。 v a r i o u s e c o n o mi c i n d i c a t o r s o f p r o d u c t i o n t e s t a r e c o n s i d e r e d t o p r o v e t h a t f a l s e i n c l i n e wa s t e l i f t i n g f i l l i n g me t h o d i s mo r e s ui t a bl e f or mi ni ng t he i n c l i ne d a nd v e r y t hi n o r e v e i n i n Le n gs hu i gou Co pp er M i n e . Ke y wo r d s i n c l i n e d a n d v e r y t h i n o r e ; f u l l s h r i n k a g e me t h o d; f a l s e i n c l i n e wa s t e l i f t i n g f i l l i n g me t h o d; mi ni ng t e c h no l o gy;s t o pe v e nt i l at i o n 采矿方法是地下开采 的核心 , 其选择 的合理性 直接影响矿山经济效益 、 安全性 。由于每个矿 山的 开采 技 术条 件都 存 在 差异 , 故 需对 采 矿 方 法 进 行 研 究 , 如雷家寨铜多金属矿l 1 ] 、 新塘铜 矿_ 2 ] 、 瓦厂铁铜 矿_ 3 等开采前都进行过采矿方法的探讨 。采矿方法 的合理选择是矿 山建设必须 攻克的难题 , 尤其是倾 斜 极薄 矿 脉 的 开 采 , 面 临 矿 石 无 法 自溜 、 作 业 空 间 小 、 采矿成本高等难题_ 4 。加强倾斜极 薄矿脉采 矿方法 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故 以冷水 沟铜矿 为对 象进行该方面的研究 。 作者简介 张文方 1 9 7 2 一 , 男 , 高级工程师 , 硕士 , 采矿工程专业 , 主 要从事采矿技术管理工作 。 1 矿 山 概 况 冷水沟铜矿位 于云南省马关县 , 隶属马关县南 劳乡管辖 。矿区地形属 中等切割 中山地形 , 地势总 体上北西端较高 , 南东端相对 较低 , 相 对高差高 达 5 2 0 m。矿 山年 产 矿 石 量 3万 t , 为 小 型 矿 山 , 矿 区 内赋存 V 至 V 共 6条小矿体 。 目前, 冷水沟铜矿 采用浅孔 留矿法进行开采 , 由于矿体倾角较小 , 采场 内崩落矿石无法靠 自重完全放 出, 导致矿石的损失 率非常大。为提高矿 山的经济效益 , 充分利用矿石 资源 , 必须寻求更加合理的采矿方法 。 第 4期 张文方 等 冷水沟倾斜极 薄铜矿脉采矿方法 9 2开采技 术条件 2 . 1 矿岩地 质 结构 特征 1 矿石地质结构 矿石 的结构主要为它形粒状 、 自形 一半 自形 粒 状 结 构 , 构 造 主 要 为 星 点 状 、 角 砾 状 、 浸 染 状 、 细 脉 状 。矿 石 中主 要 金 属 矿 物 有 黄 铜 矿 、 黄铁矿、 闪锌矿及少量锡石 、 黑钨矿等 。矿体赋 存于中寒武统 田逢组第一 、 二层 e 白云母石 英片岩中, 其形态较规整 , 与围岩界线清楚 , 呈似层 状产 出。矿体走 向北 2 0 。 ~4 5 。 西 , 倾 向北 东 , 倾 角 3 0 。 --4 5 。 , 厚度 O . 5 5 ~1 . 2 5 m, 平 均厚 度 O . 7 1 IT I 。 2 围岩地质结构 矿体顶板 、 底板主要为石英千 枚岩 , 结 构致 密坚 硬 , 厚 层 状产 出 , 稳 固性 好 , 力学 强 度高 , 不易发生不 良工程地质现象。 2 . 2 矿 岩基 本物 理 力学 性质 矿岩开挖过程 中, 尤其是矿山开采时, 必须测定 矿岩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 , 以此为基础 , 预测矿岩的 稳定性 , 确定最终采用的开挖、 采矿方案以及合理的 支护方式等。国内外专家针对矿岩基本物理力学特 性进行了大量研究, 如单轴压缩、 冲击荷载、 频繁动 态扰动下岩石的力学特性的研究『 ] ] , 为工程实践 提供了大量的理论基础 。为选出适合冷水沟倾斜极 薄铜矿脉 回采的采矿方法 , 前提条件便是测定矿岩 的基 本物 理力 学性 质 , 测试 结果 详 见表 1 。 表 1 矿岩基本物 理力学参数 Ta b l e 1 Th e b a s i c ph y s i c a l a nd me c ha ni c a l pa r a me t e r s o f o r e - r o c k 2 . 3矿 体 回采难 题 冷水沟铜矿 目前采用 的采矿方法 为浅孔 留矿 法 , 矿岩结构致密坚硬 、 稳 固性好 , 开采过程 中不易 出现坍塌事故 , 但 由于矿体平均厚度仅为 0 . 7 1 m, 且倾 角 为 3 0 。 ~4 5 。 , 给矿 石开挖 、 运 输等 造 成 了重 大 困难 。经开采 效 果 分 析 , 目前 矿 山 遇 到 的 主要 难 题 如下 1 开挖 难 由于 矿 体 均 厚 仅 为 0 . 7 1 m, 部 分 地 段仅为 0 . 5 5 m, 工作 面空间较小, 开挖设备无法摆 设 , 造成 凿岩 困难 。 2 出矿难 由于矿体倾角为 3 O 。 ~4 5 。 , 采场内的 矿 石靠 自重 放矿 时 , 无 法 完全 放 出 , 造成 了采场 出矿 难度大 , 矿石损失率高。 3 贫化率高 为了满足足够的工作空间, 开挖时 部分围岩混入矿石内, 同时由于出矿时未采取措施 , 造成 回采 的矿石 贫化 率较 高 。 3 采矿 方案选择 与设 计 3 . 1采矿 方法 选择 1 选择依据 采矿方法是冷水沟铜 矿回采工艺 的核心 , 其决定 了矿山的安全性及经济效益。冷水 沟铜矿采矿方法的确定必 须遵守一定 的依据 , 满足 一 定 的条件 。通过对矿山工程地质 、 环境、 水文等开 采条件的分析, 结合矿 山生产经验 , 最终总结 出矿 山 采矿方法的选择必须满足 以下条件 1 选择确定的采矿方法要具有灵活性强、 便于 管理 、 经济效益好等优点。 2 确保采矿工作面的空间, 使其能满足开采设 备的摆设 , 降低凿岩难度。 3 采场 出矿 方 式 合 理 , 采 用 自重 放 矿 、 电耙 出 矿相结合的方式 , 确保采场内残 留的矿石量少。 4 采用矿石 、 围岩分批处理 , 降低 回采矿石 的 贫化 率 。 2 采矿方法确定 冷水沟铜矿为原生硫化矿 , 矿 体顶 、 底板都是千枚岩, 结构致密坚硬 , 厚层状产 出, 稳固性好 , 抗力学强度高 , 不易发生不 良工程地质现 象。同时根据采矿方法选择依据 , 综合考虑矿体 的 赋存条件、 开采技术条件 , 参照矿山以往开采经验和 类似矿山生产实践经验 , 排 除崩落采矿方法 。由于 矿体 倾角 为 3 0 。 ~4 5 。 , 且厚 度 较小 , 最终 确 定 采用 留 矿全面法 、 伪倾斜削壁充填法进行试采 , 该两种采矿 方法工艺较简单 、 操作较方便 , 比较适应小型矿山的 开采 。 3 . 2留矿全 面 法 1 采场结构参数 沿矿体走 向布置采场 , 沿走 向长 5 0 IT I 划分为 一 个矿块 , 矿块斜长为 4 O ~6 0 m, 矿块高度为 2 0 ~ 3 0 m, 回采工作面高度为矿体厚度 , 矿块间留一条 6 m宽的间柱 , 顶柱厚 2 m, 底柱厚 3 V I I , 在每个矿房两 侧各布置一个 电耙硐室及放矿溜井 , 放矿溜井距离间 1 O 有 色 金 属 矿山部分 第 6 8 卷 柱的距离为 5 m, 天井 内的采场联络道间距为 5 m。详 细的采场结构参数详见 图 1 a , 图中单位为 m。 2 采 切工 程 布置 中段运输平巷布置在靠近矿体下盘 中, 通风人 行材料天井布置在问柱中央, 且每间隔 5 m掘采场 I J 联 络道 。从 中段运 输 巷道 每 隔 4 O ~5 0 m 掘采 场联 络巷, 在问柱 中央沿矿体倾 向掘进人行材料通风天 井 , 并在矿房底部掘进切割平巷 , 扩帮至矿体全厚 , 形 成 高 2 m 的拉底 层 , 同时在 矿 房 两侧 各 掘一 个 放 矿 溜井 。采 切工 程布 置情 况详 见 图 1 b 。 Ⅲ一Ⅲ 狳 l 一 阶段运输巷道; 6 一 电耙绞车; 一 钢丝绳 ; 2 一 溜矿小井; 7 一 炮孔; 1 2 一 电耙; 3 一 隔离墙;8 一 底柱; 1 3 一 放矿闸门; 4 一 切割平巷; 9 一 顶柱; J 4 一 电耙硐室; 5 一 人行材料通风井; l 0 一 问柱; 1 5 一 采场联络道 a 采场结构参数主视图 b 采切工程 布置 图 图 1 留矿全面法采场结构参数及采切工程布置 图 Fi g .1 Th e v i e w o f s t o p e s t r u c t u r e pa r a me t e r s a n d mi ni n g an d c ut e ng i n e e r i n g i n f u l l s hr i n ka g e me t ho d 3 回采 工 艺 采场切割平巷形成后 , 以 2 ~2 . 5 m 的分层高 度 , 自下而 上分 层 进 行 回采 。 回采 凿 岩 采用 上 向凿 岩方式 , 凿岩时直接在采场顶板下作业 , 凿岩设备选 用 Ys P 一4 5型向上式高频凿岩机。炮孔钻凿完工 后 , 以人工装药的方式进行装药 , 最后采用孔内导爆 管 、 孔外导爆索 的毫秒微差起爆 网络进行爆破。爆 落的矿石以电耙 出矿为主、 自重落矿为辅的方式进 行 出 矿 。 4 采 场通 风 主要依靠主扇形成的风压 , 使得整个采矿系统 内 出现风 流 。新鲜 风 流 经 中 段 运输 平 巷 、 人 行 通 风 材料井进入采场工作面 , 洗刷工作面后 , 污染风流经 采 场 另一翼 人 行通 风 材 料 井 排 至上 中段 , 最后 排 出 地 表 , 如果 矿房 内出现通 风不 畅 的情况 , 采 用局 扇辅 助通风, 确保通风安全。 3 . 3伪倾斜削壁充填法 1 采场结构参数 根据勘探程度和矿体赋存高度 , 中段高为 2 O ~ 3 0 m。采场沿矿体走 向布置, 采场长度根据矿体赋 存状况确定为 5 0 m, 采场宽度为矿体水平厚度加削 壁厚度, 采场斜长 为 4 0 ~6 0 m。矿柱尺寸设计为 间柱 宽 2 m, 顶柱 厚 2 m, 底柱 厚 2 m, 同时视采 场顶 板稳定情况 , 在采场内预留直径约为 3 m 的不规则 矿柱 。设计采场结构参数详见图 2 , 图中单位为 m。 2 采 切工 程 布置 掘进 阶段 运输 巷 道 后 , 在 矿块 一 侧 掘 进 1个 采 场上山 , 作为开切 自由面, 然后在矿块底部掘进切割 平巷 , 接着 在 底 柱 中每 隔 8 m 开一 个 采 场 联 络 道 。 电耙绞车硐室布置在阶段运输巷道的另一侧。为了 满足 通风 通 畅 , 采 场上 山布 置一条 回风巷 , 贯通 相邻 采场 的上 山。 3 回采工 艺 矿块 内的采场 上 山 、 底 部切 割平 巷 、 顶 部 回风平 巷形成后 , 从矿房一侧向另一侧 回采 , 采场工作面伪 倾斜 布置 , 推进 方 向沿 走 向。 回采 凿 岩 采 用水 平 凿 岩方式 , 凿岩设备选 用 YT 2 6型水 平浅孔 凿岩机 。 炮孔钻凿完工后 , 以人工装药的方式进行装药 , 最后 采用孔内导爆管 、 孔外导爆 索的毫秒微差起爆网络 进行爆破 。爆落的矿石 以电耙 出矿、 人工装矿相结 合的方式装入阶段运输巷道 内的矿车中, 然后运 至 坑 口。为保证采场安全作业必要的作业 空间, 削壁 厚度为 0 . 2 2 ~0 . 9 0 m, 保证采场的作业空间高度为 1 . 5 m。出矿时, 废石 、 矿 石分别处理 , 矿石耙运 至 阶段 运输 巷道 的 矿车 内 , 废 石则倒 运 至采 空 区 内 , 用 于充 填采 空 区 。 4 采 场通 风 主要依靠主扇形成 的风压 , 使得整个采矿系统 第 4期 张文方等 冷 水沟倾斜极薄铜矿脉采 矿方 法 I 说明 I 1 一 阶段运输巷道; 5 一 间柱; 9 一 围岩; 1 3 一 钢丝绳 2 一 隔离板; 6 一 采场联络道 ; 1 O 一 废石; 1 4 一 点柱; 3 一 采场上山; 7 一 拉底巷道; l J 一 电耙硐室;1 5 一 底柱; 4 一 炮孔; 8 一 矿 ; l 2 一 电耙; 】 6 一 顶柱 a 采场结构参数主视图 b 采切工程布置图 图 2 伪倾斜削壁 充填 法采场结构参数及采切工程布置 图 Fi g . 2 r r h e ma i n v i e w o f s t o p e s t r uc t u r e pa r a me t e r s a nd mi ni n g an d c u t e ng i n e e r i n g i n f a l s e i n c l i ne wa s t e - l i f t i ng f i l l i n g me t h o d 内出现 风流 。新 鲜 风 流 经 中段 运 输 平 巷 、 采 场 联 络 道进入采场工作面 , 洗刷工作面后 , 污染风流经采场 上 端 的 回风 平巷 排 人 上 中段 运输 平 巷 , 最 后 排 出地 表 。如 果矿 房 内 出现 通 风 不 畅 的情 况 , 采 用 局扇 辅 助 通风 , 确 保通 风安 全 。 4采 矿 工业 试 验 4 . 1 采场 位 置选 定 冷水沟铜矿矿 区 内赋存 V 至 V。 共 6条小 矿 体, 综合考虑各矿体的开采条件 , 选择有利于矿山有 序生产的 V 矿体为试验开采矿体 。遵循 由上到下 的开采顺序, 选择 1 5 9 8 m 中段分别布置 留矿全面 法、 伪倾斜削壁充填采矿法试验采场各一个。 4 . 2试 验 采场施 工 严格按照留矿全面法、 伪倾斜削壁充填 采矿法 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 。矿山开拓 系统形成后 , 留矿 全 面法 试验 采场 先 掘 进 采 场底 部 联 络 道 , 然 后 掘 进 人行 材 料通 风天 井 及 采 场联 络 道 , 待 切 割平 巷 形 成 后进行矿体 回采 ; 伪倾斜削壁充填采矿法试 验采场 先掘进采场上山, 然后掘切割平巷及回风平巷 , 待准 备工作完成后进行矿体回采 。试验采场的整个施工 过程委派专人进行监督 、 管理, 确保施工质量达标。 4 . 3 试 验 采场 技 术指标 试 验 采 场 回采 结 束 后 , 整 理 两 个试 验 采 场 的 主 要技术经济指标 , 分析所选采矿方法的合理性 。留 矿全面法试验采场 、 伪倾斜 削壁充填采矿法试验采 场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 2 。 表 2 采场工业试验的主要技术经 济指 标 Tab l e 2 Th e m a i n t e c h ni c a l pa r a m e t e r s of s t o pe i n du s t r i a l t e s t 4 . 4试 采结果 分析 监 测 两试验 采 场 的生产 情况 , 总 体上来 说 , 留矿 全面采矿法、 伪倾 斜削壁充填采矿法都可用于冷水 沟铜矿矿体的回采, 且试采的结 果都 比较理想 。二 者的出矿方式都解决 了原有采矿方法 出矿难 的问 题。留矿全面法在工作空 间、 降低矿石贫化率方面 不足 , 但管理较方便, 伪倾斜削壁充填法不但提高了 矿石资源的利用率 , 还大大降低 了矿石 回采的贫化 率 , 提高了矿山开采 的安全性。综合考虑二者的主 要技术经济指标 , 得 出伪倾斜削壁充填采矿法更适 合冷水沟铜矿矿体的回采 。 5 结 论 针对冷水沟铜矿开采过程 中遇到的放矿难 、 作 业空间不足、 贫化率高等难题 , 通过研究矿岩地质结 构特征 、 物理力学性 质、 矿体开采条件等 , 提出留矿 全面法 、 伪倾斜削壁充填法两种采矿方法 。分 析二 者试采后的情况 , 证 明后者优于前者 , 说明伪倾斜削 1 2 有 色 金 属 矿山部分 第 6 8 卷 壁充填法更适合冷水沟倾斜极薄铜矿脉的开采 。关 于倾斜极薄矿体 的回采 , 针对冷水沟铜 矿体 的研究 思路及结果 , 为其它类似条件 的矿石开采提供可靠 的理论依据及工程实践经验 。 参 考 文 献 王文 丽, 王 春.雷家寨铜多金属矿采矿方法选择探讨 [ J ] . 有色 金属 矿 山部分 ,2 0 1 3 , 6 5 3 2 9 3 2 . 王文 丽, 王 春.新塘铜 矿大 凹子矿 段采矿 方法方 案探讨 [ J ] . 矿冶,2 0 1 3 , 2 2 2 2 9 3 2 . 王 春 , 周宗 红. 分 层 崩落 采 矿 法在 瓦 厂 铁铜 矿 的 应用 [ J ] . 矿冶 ,2 0 1 3 , 2 2 1 3 3 3 6 . 林 友 , 王连森 , 况世华 , 等.蚂蚁 锌矿伪 倾斜 削壁充 填法优 化 [ J ] .矿业研究与开发 ,2 0 1 3 , 3 3 2 5 7 . 冯彦平 , 毕 文嗣.沙沟矿 削壁充填 法采 场管理研究[ J ] .采矿技 术 ,2 0 1 1 , 1 1 1 1 8 2 0 . 马中伟 , 童列成.削 壁充填 采矿 法在 开采 极薄 矿床 中的应 用 E J ] .安徽地质 ,2 0 1 2 , 2 2 2 1 0 6 1 0 7 . 张庆 旭 , 张 宝 , 宋 甫 , 等.削壁 充填 法在 珊瑚 矿 的应 用研 究 L J ] .采矿技术 ,2 0 1 5 , I 5 3 1 2 . [ 8 ] 丁航行 , 任凤玉 , 何荣兴 , 等.急倾斜极薄矿脉削壁充填法开 采 采动压力监测 [ J ] .金属矿 山,2 o l 5 2 3 6 3 9 . [ 9 ]翟会超 , 闫满志.壁式削壁充填法采场顶板临界跨度计 算[ J ] . 岩土力学 ,2 O 1 3 , 3 4 增刊 1 3 3 7 3 3 9 . [ 1 o ] 丁明飞 , 王 卓 , 王大为 , 等.缓倾斜极薄矿体 采矿方 法优化方 案 J ] .黄金科 学技术 , 2 0 1 4 , 2 2 1 5 6 5 9 . [ 1 1 ] 周 旭 , 李杰 峰 , 姜 国辉 , 等.缓倾 斜极 薄矿 脉 采矿 工艺 [ J ] . 现代矿业 , 2 0 1 5 3 I 5 1 9 . [ 1 2 ] 褚亦功 , 刘 云, 蒙红荣. 缓倾斜极薄矿体采矿方 法新突破[ J ] . 中国矿山工程 , 2 0 1 5 , 4 4 2 1 5 . [ 1 3 ] 宫 志新 , 许卫军 , 李 小民 , 等.干式与 削壁 充填相结合 采矿法 在二道沟金矿的应用[ J ] .有 色矿冶 ,2 0 1 0 , 2 6 3 i 3 l 5 . [ 1 4 ] 唐礼忠 , 王 春 , 程露萍 , 等.一维静载及循环 冲击共同作用下 矽卡岩力学特性试验研 究[ J ] .中南大学 学报 自然科 学版 , 2 0 1 5, 4 6 1 0 3 8 9 8 3 9 0 8 . [ 1 5 ]王 春.会 泽 铅 锌矿 白云 质 灰 岩 力学 特 性 试 验 研 究 [ D] . 昆明 昆明理工大学 , 2 0 i 3 . [ 1 6 ] 王 春, 唐礼忠 , 程露萍 , 等.一维高应力及重 复冲击共同作用 下岩石 的本 构模 型 [ J ] .岩 石 力 学 与 工 程 学 报 ,2 0 1 5 , 3 4 增刊 i 2 8 6 8 2 8 7 8 . 上接 第 3页 3 结 论 本文研究 了一种采用手持式激光扫描测量系统 和远距离、 局域空 间定位系统组合三维数字化精确 测量 技术 , 重 点介 绍 了近距 离 终端 测 量 激 光 扫 描 测 头所 采 用 的激 光 三角 法测 量原 理和 数学模 型 ; 最后 , 文章 对测 量 系统 模 型 的关 键 技 术 进 行 了 研 究 , 阐述 了测头加入定位器后 , 实现整个测量 系统组合式测 量 的数 学模 型 。该方 法可 用于各 种 大范 围场 景三 维 精确测量和重构 , 为三维实体资源快速重构数字化 模型提供准确 的理论依据 。 4展 望 通过本文 的研究和数学模型推演工作 , 形成了 一 种采用手持式激光扫描测量系统和远距离空间定 位系统组合三维数字化精确测量方法 , 为 三维数字 化模型的快速重构提供了基础理论条件 。鉴于 目前 的研 究 基础 , 可 以在 以下 方面进 行 进一 步 的研究 1 在利 用近 距离 终端 测量 激光 扫描 测头 所采 用 的激光三角法测量原理的基 础上 , 进一步寻求相关 测量系统模型的关键影响参数 , 完善理论基础。 2 利用 本文 阐述 的整 个测 量 系统组 合式 测量 的 数学模型 , 实践应用于多种大范围场景三维精确测 量和重构 , 进一步验证该方法对于实现三维实体资 源 重构 数字 化模 型 的快速 性 和准确 性 。 参 考 文 献 姜 中宏.用于激光核聚变的玻璃 [ J ] .中国激光 ,2 0 0 6 , 3 3 9 2 6 5 2 7 6 . 杨欢 庆.三 维激 光 扫描 技术 在地 下 探测 中 的应用 研究 [ J ] . 中国市政工程 ,2 O 1 3 1 7 4 7 5 . 金 国藩 , 李景镇.激 光测量学 [ M] .北 京 科学 出版社 , 1 9 9 8 1 6 2 1 6 5 . B OR N M, WOL F E.P r i n c i p l e s o f o p t i c s , 7 t h e a [ M] / / P r i n c i p l e s o f o p t i c s Pe r g a mu n Pr e s s ,1 9 8 0 l 1 88 1 1 89 , 龚 辉 , 张 景 , 曾绍群 , 等.激光二 极管微振 动传感器 在肌 肉震 颤检测 中的应用[ J ] .激光生物学报 ,2 0 0 2 , 1 1 3 1 8 8 一l 9 3 . Ⅲ 嘲 嘲 嘲 Ⅲ 嘲 Ⅲ 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