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子冲锰矿急倾斜极薄矿脉采矿方法研究.pdf
S e ri e s Nn 4 9 1 Ma v 201 7 金 禹 矽 灿 ME T AL MI NE 总 第 4 9 1 期 2 0 1 7年 第 5期 马 子冲锰矿 急倾斜极 薄矿脉采矿方 法研 究 张文方 王文丽 王 春 1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 云南 昆明 6 5 0 0 5 1 ; 2 . 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河南 焦作 4 5 4 0 0 0 摘 要急倾斜极薄矿脉开采时, 常遇到采矿方法难以确定、 损失率贫化率高、 作业空间狭小等问题。为研究适 宜的采矿方法, 以马子冲锰矿的急倾斜极薄矿脉为研究对象, 结合矿山矿脉稳 固性较好、 底板稳 固性次之、 顶板稳固 性最差的实际工程地质条件 , 提出采用削壁充填采矿法进行开采。同时进行了削壁厚度、 采场结构参数、 回采工艺方 面的研究, 针对顶板稳固性差的问题, 提出先进行削壁、 后进行矿石回采的回采顺序, 有效提高了采矿安全性。最后通 过试采, 分析矿脉回采时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如矿石损失率为 8 . 3 7 %, 矿石贫化率为 6 . 4 5 %等, 得出削壁充填法适 合急倾斜极薄矿脉的开采 , 尤其适合马子冲锰矿矿脉的开采。 关键词 急倾斜极薄矿脉削壁充填法 浅孔留矿法 回采工艺 采场通风 中图分类号T D 8 5 3 . 3 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0 0 1 1 2 5 0 2 0 1 7 一 0 5 一 o 3 3 - 0 5 S t u d y o n t h e Mi n i n g M e t ho d o f S t e e p l y I n c l i n e d a n d Ex t r e me l y Thi n Or e Ve i n i n M a z i c ho ng M a ng a ne s e M i ne Z ha n g W e n f a n g Wa n g n l i W a ng Ch u n 1 . K u n mi n g P r o s p e c t i n g D e s i g n £ e o fC h i n a N o n f e r r o us Me t a l s I n d u s t r y , K u n m i n g 6 5 0 0 5 1 , C h i n a ; 2 . S c h o o l o fE n e r g yi e nee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t t e n a n P o l y t e c h n i c U n i v e r s i t y , J i a o z u o 4 5 4 0 0 0 ,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T h e p r o b l e ms s u c h a s d i f f i c u l t t o d e t e r mi n e t h e mi n i n g me t h o d , h i g h l o s s r a t e a n d d i l u t i o n r a t e , n a r r o w wo r k i n g s p a c e a r e e x i s t e d d u rin g t h e mi n i n g p r o c e s s o f s t e e p l y i n c l i n e d a n d e x t r e me l y t h i n o r e v e i n . I n o r d e r t o s t u d y t h e s u i t a b l e mi n i n g me t h o d o f t h e s t e e p l y i n c l i n e d a n d e x t r e me l y t h i n v e i n i n Ma z i c h o n g Ma n g a n e s e Mi n e , a mo n g t h e o r e v e i n s , fl o o r a n d r oof , t h e s t abi l i t y c h a r a c t e ri s t i c s o f v e i n s i s b e s t , w h i l e t h e o n e o f r o o f i s w o r s t . B a s e d o n t h e a c t u a l e n g i n e e ri n g g e o l o gi c al c o n d i t i o n , t h e w a s t e l i ft i n g fi l l i n g mi n i n g me t h o d i s p r o p o s e d . An d t h e r o c k wa s t e l i ft i n g t h i c k n e s s , s t o p e s t r u c t u r e p a r a me t e r s, mi n i n g t e c h n i q u e are s t u d i e d, i n v i e w o f t h e p o o r s t a b i l i t y o f r o o f , t h e mi n i n g p r o c e s s t h a t t h e mi n i n g p r o c e s s i s c o n d u c t e d a f t e r r o c k wa s t e l i ft i n g i s p r o p o s e d, t h e r e f o r e, t h e mi n i n g s a f e t y i s i mp r o v e d . T h e e x p e ri me n t a l mi n i n g r e s ult s s h o w t h a t , t h e ma i n t e c h n i c a l a n d e c o n o mi c mi n i n g i n d e x a r e a n a l y z e d ,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t h e o r e l o s s r a t e i s 8 . 3 7 % , t h e o r e d i l u t i o n r a t e i s 6 . 4 5 % . T h e ab o v e s t u d y r e s ult s i n t h i s p a p e r s h o w t h a t t h e wa s t e l i f t i n g fi l l i n g mi n i n g me t h o d p r o p o s e d i n t h i s p a p e r a n n p r o v i d e i s s u i t abl e f o r t h e mi n i n g o f s t e e p l y i n c l i n e d a n d e x t r e me l y t h i n o r e v e i n, e s p e c i all y f o r t h e o r e v e i n s o f Ma z i e h o n g Ma a n g a n e s e Mi n e . Ke y wo r d s S t e e p l y i n c l i n e d a n d e x t r e me l y t h i n o r e v e i n, Wa s t e - l i ft i n g fi l l i n g me t h o d, S h a l l o w h o l e s h ri n k a g e me t h o d, S t o p i n g t e c h n i q u e, S t o p e v e n t i l a t i o n 具有经济价值的矿石聚集在一起形成矿体 , 不同 矿体的产状及赋存条件不同, 采用合理的采矿方法进 行开采时 , 可提高矿 山生产 的安全性 , 改善矿山的经 济效益。矿岩破碎、 稳固性差时常采用崩落法进行开 采 , 如瓦厂铁铜矿 1 J 、 兰尖铁矿_ 2 J 、 程潮铁矿 _ 3 等 ; 矿 岩坚硬完整 、 稳固性较好时常采用空场法进行开采 , 如雷家寨铜多金属矿 J 、 玉泉坝金矿 _ 5 j 、 新塘铜矿 等 ; 地表有需要保护 的构筑物, 不允许 塌陷时常采用 收稿 日期2 0 1 7 0 2 0 4 作者简介张文方 1 9 7 2 一 , 男, 总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充填 法 进 行 开 采 , 如 盘龙 铅 锌 矿 、 紫金 山 金 铜 矿 J 、 鸡笼山金矿 9 等。矿体 的产 状也是影 响采矿 方法选择 的重要因素之一 , 急倾斜极薄矿脉开采时, 面临的主要难题是 1m J 矿体太薄, 造成采矿作业空 间狭小 ; 采切工程量大 , 造成采矿成本偏高 ; 损失率 、 贫化率高 , 造成资源利用率低 、 采矿效益差等 。基 于 上述难题 , 以马子冲锰矿的急倾斜极薄矿脉为研究对 象 , 进行采矿方法的研究 。 3 3 总第 4 9 1期 金 赢 矿 山 2 0 1 7年第 5期 1 开采技术条件 1 . 1 矿体特征 马子冲锰矿共 查明 2条矿 脉 , 主矿 脉为 V 1矿 脉, 规模较大, 次矿脉为 v 2矿脉, 规模较小。矿区矿 脉主要赋存于中三叠统法郎组 T 2 f 4 泥质粉砂岩 、 粉 砂质泥岩、 含锰粉砂岩地层中。矿体连续稳定, 呈层 状产出, 产状与围岩一致 , 走 向北偏东 8 0 。 , 倾 向北偏 西 1 0 。 , 倾角为 5 5 。 一 6 5 。 。矿脉走 向长 7 5 0 m, 出露高 差 1 9 0 r n , 工程控制矿体最大倾斜延伸2 0 3 m, 矿体厚 度 0 . 4 5 0 . 9 4 m, 平均厚度 0 . 7 2 m。根据矿体 的平 均厚度仅为 0 . 7 2 m, 且倾 角大于 5 O 。 , 故 马子冲锰 矿 矿脉为急倾斜极薄矿脉, 可将其作为开采研究对象, 进行急倾斜极薄矿脉的采矿方法研究。 1 . 2 矿脉及顶、 底板工程地质条件 矿脉及顶 、 底板 的稳 固性是采矿方法选择时必须 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 马子冲锰矿矿脉为急倾斜极薄 矿脉 , 选其作为研究对象 , 进行采矿方法研究之前 , 需 分析矿脉及顶 、 底板 的工程地质条件 。 1 矿脉工程地质条 件。马子 冲锰矿 的有用矿 物组分主要为褐锰矿 , 其次为钙菱锰矿、 锰方解石 , 偶 见水锰矿 、 黑锰矿 ; 矿石主要结构为微晶 变 粒状结 构 , 其次为鲕豆状结构和碎屑结构 ; 矿石 主要构造为 致密块状构造和条带状构造 , 其次为斑块状构造和缝 合线构造 。经矿山探矿工程揭露 , 矿 区锰矿层主要由 致密块状和条带状灰质氧化锰矿和碳酸盐锰矿组成 , 质坚性脆 , 节理裂隙不发育 , 裂隙主要 由方解石 脉充 填 , 总体来说矿脉的稳定性较好 。 2 顶板 工程地质条件。矿区顶板岩性多 为粉 砂岩、 泥质粉砂岩 、 粉砂质泥岩、 泥岩 。粉砂质泥岩 、 泥质粉砂岩岩体质量中等, 但局部夹薄层泥岩, 降低 了岩体质量 ; 岩石抗压强度为 1 8 . 3 0~ 5 1 . 9 2 MP a , 软 化系数 0 . 5 8 0 . 6 7 , 岩体总体质 量 中等。总之 矿区 顶板稳 固性相对较差 。 3 底板工程地质条件 。矿 区底板多为含 锰灰 岩 、 砂质灰岩、 角砾状灰岩、 疙瘩状灰岩 ; 灰岩的抗压 强度小于锰矿石 , 大于粉砂岩 、 泥岩 , 矿 区底板岩石 的 平均矿压强度为 5 4 . 3 2 MP a , 岩体 质量 中等 , 矿区底 板 的稳 固性 比顶板 的稳 固性 好 , 但 比矿脉 的稳 固性 差 。 2 急倾斜极薄矿脉开采时存在的问题 急倾斜极薄矿脉进行开采时, 除了要考虑矿岩的 稳 固性、 含水率 、 地表环境条件等基本 因素 , 还存在一 些难 以处理的问题 , 如矿脉宽度较小 。选择马子冲锰 矿 的矿脉作为研究对象 , 针对具体矿 山, 同样会遇到 一 些难题 。为了区别 , 将所有 问题分为一般问题、 矿 3 4 . 山实际问题进行介绍。 1 急倾斜极薄矿脉进行开采 时 , 遇到的一般 问 题主要有 以下几点 ①采矿方法 的选择难度大 , 即采 矿方法选择时考虑的因素较多; ②采场生产能力较 低 , 如矿 山要求的年产量较大, 完成计划较难 ; ③采场 作业空间较小 , 由于矿脉较窄 , 如仅开采矿脉 , 空间无 法满足作业; ④矿石损失、 贫化率高, 如为了满足作业 空间, 废石的开采量增多; ⑤劳动强度大, 生产率低, 其原因主要为不能进行机械化生产。 2 矿山实际 问题。以马子 冲锰矿矿 脉为研究 对象, 进行急倾斜极薄矿脉的采矿方法研究, 除一般 问题外 , 最需考虑的便是矿 山的实 际开采技术条件 , 即矿山矿岩的工程地质条件 。该矿矿脉稳固性较好 、 底板稳 固性次之、 顶板稳 固性最差 , 如何 充分利用矿 岩自身条件进行安全开采, 便是矿山当前最具实际意 义的课题。 3 采矿方法研究 3 . 1 采矿方法选择依据 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 , 其赋存于地壳 中, 不 同环境下形成 的矿物种类不同, 不同开采技术条件下 矿体的开采 , 选用的采矿方法也有区别 。针对金属矿 山, 总体上采矿方法可分为空场法、 崩落法、 充填法 3 大类 , 但急倾斜极薄矿脉 的开采 , 其采矿方法的选择 具有一定 的难度 , 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结合马子 冲 锰矿的实际开采技术条件, 确定适合矿山开采的采矿 方法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 选择 的采矿 方法应 具有 安全 性高 、 灵 活性 强、 经济效益好、 便于管理等优点。 2 矿脉埋深大 、 宽度小 , 采矿方法 的选 择应重 点考虑工作面空间及矿岩的运输条件 。 3 有效控制损失 率 、 贫化 率 , 尽量考 虑将矿岩 分批处理 , 降低矿石 回采 的损失率 、 贫化率。 4 单个采场生产能力低 , 应寻求合理的采矿方 法 , 实现多采场 同时生产 , 确保满足矿山的生产能力 。 5 劳动强度大 , 采矿方法的选择应采用有效措 施 , 一定程度上降低劳动强度。 6 矿岩工程地质条件存在差异 , 顶板 、 底板 、 矿 体 的稳固性逐渐增强 , 应考虑如何充分利用矿岩的自 身条件进行 矿石的回采。 3 . 2采矿方法确定 针对急倾斜极薄矿脉开采时存在的问题, 结合马 子冲锰矿矿脉开采时采矿方法选择 的依据 , 同时立足 于矿 山的实际开采技术条件 , 明显得出崩落法不适用 于该矿山开采 , 其具有对环境的破坏大 、 损失率及贫 化率高 、 采场矿石难以放出等缺点。结合类似矿山开 张文方等 马子冲锰矿急倾斜极薄矿脉采矿方法研 究 2 0 1 7年第 5期 采经验 , 选择采矿工艺简单 、 操作方便、 便于管理的浅 孔 留矿法 、 削壁充填法进行对 比分析 , 最 终确定适合 急倾斜极薄矿脉开采的采矿方法 , 见表 1 。 表 1 2种 采矿方法的主要 因素指标对 比分析 Ta b l e 1 I n d e x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 m a i n f a c t o r s o f t wo mi n i ng m e tho ds 由表 1分析得 在一些主要的技术 指标方面 , 如 采矿安全状况、 采空区处理难易程度以及矿石回采的 损失率 、 贫化率 , 削壁充填法都优于浅孔 留矿法 , 且前 者对地表环境 的影响较小 ; 在采矿工艺复杂程度、 工 人 的劳动强度及采场的生产能力方面 , 浅孔 留矿法要 优于削壁充填法 , 但只要加强管理 , 确定合理 的开采 顺序 , 仍可满足矿 山的生产需求 ; 在通风难易程度上 , 2种采矿方法的差异不大 。综上分析 , 最终确定削壁 充填法更适合马子冲锰矿急倾斜极薄矿脉的开采。 3 . 3 采矿方法设计 经分析急倾斜极薄矿脉的特征及 马子 冲锰矿的 开采技术条件 , 结合采矿方法选择依据及矿脉开采时 存在的问题 , 通过对 比分 析浅孔 留矿法 、 削壁充填法 的技术指标 , 确定削壁充填法适合马子冲锰矿急倾斜 极薄矿脉的开采。为确保矿山安全顺利进行生产 , 需 合理设计采矿工艺 , 选标准矿块为参考 , 从削壁厚度 、 采场结构参数、 采切工程布置、 回采工艺等方 面进行 分析。 1 削壁厚度确定。由于极薄矿脉的开采 , 矿体 宽度较小, 无法满足需求的作业空间, 故需进行合理 的削壁 ; 削壁产生的废石 , 可用于充填采空区, 经平整 后作为回采工作的平台; 为不产生多余的废石, 增加 采矿成本 , 需合 理确定 削壁厚度 , 其可经式 1 进行 计算 B , ㈩ 式 中, B为削壁厚度 , m; A为矿脉厚度 , 取矿脉 的平均 厚度 0 . 7 2 m; 。 为岩石松散系数 , 结合围岩物理力学 性质取值为 1 . 4 4 ; 疋 为采空区充填系数, 在确保所需 作业空间基础上取值为 7 5 %。 经计算 , 在满足充填要求 的情况下 , 削壁厚度为 0 . 7 8 i n 。 2 采场结构参数。根据勘探程度和矿体赋存 高度, 中段高度设置为 2 0 m或 6 0 m; 采场沿矿体走 向布置 , 采场长度根据矿体走 向长度划分 , 确定矿块 长度为 5 0 m; 采场宽度 为矿体水平厚度与削壁厚度 之和, 为 1 . 5 1T I ; 回采时, 矿房顶部预留顶柱、 底部预 留底柱、 两相邻采场之间预留间柱, 矿柱的尺寸设计 为间柱宽6 m, 顶柱厚 2 m, 底柱厚 6 in 。采场结构参 数详见图 1 。 II 厂 Ⅱ 图 l 采场结构参数及采切工程布置 m F i g . 1 S t o p e s t r u c t u r e p a r a me t e r s a n d mi n i ng a nd c u t e n g i n e e r i n g ①一中段运输巷道; ②一联络道; ③~通风人行天井; ④一顺路废石溜井; ⑤一顺路矿石溜井; ⑥一问柱; ⑦一顶柱; ⑧一底柱; ⑨一拉底巷道; 4 一围岩; ⑧一矿体; ⑥一放矿闸门; ⑩~充填废石; ⑩一炮孔 3 采切工程布置。沿矿体下盘脉外掘进中段 5 m, 在间柱中央开掘矿块天井, 作为行人、 通风、 运送 运输平巷 , 中段运输平巷 中心线距离矿体底板距离约 材料用 , 天井通往上 中段运输平巷 或专用 回风平巷。 总第 4 9 1期 金 属 矿 山 2 0 1 7年第 5期 自矿块天井一侧 , 沿矿房底部开掘拉底巷道 。 4 回采工艺。采切工程完成后 , 自拉底巷道向 上分层 回采 , 分层高度为 2 . 02 . 5 m。由于矿脉稳 固性较好 、 底板稳固性次之、 顶板稳固性最差 , 为充分 利用矿岩 自身稳固条件 , 确保安全生产 , 设计先进行 下盘削壁充填采空 区, 然后再进行矿石回采。整个 回 采工艺涉及到凿岩、 爆破、 出矿 、 矿柱 回采等 , 每个环 节都具有重要意义 。 凿岩 。凿岩采用上向凿岩方式 , 钻凿上向扇形炮 孔 , 凿岩时在采场顶板下作业 , 根据矿岩性质 , 设计选 用 Y S P - 4 5型凿岩机进行凿岩。 爆破。直径 4 0 m m、 孔深 2 . 0~3 . 0 IT I 的上 向扇 形炮孔形成 以后 , 采用人工装药的方式进行装药 , 最 后采用孔内导爆管 、 孑 L 外导爆索的毫秒微差起爆 网路 进行爆破。 出矿。进行爆破落矿前 , 为了防止崩落 的粉矿 、 特别是高品位粉矿渗人废石中 , 每次落矿前必须铺设 垫层 , 垫层 的材料可 以是毡子 、 废胶带 、 木板等。随着 采矿的进行, 采场内设置的顺路矿石溜井和顺路废石 溜井不断增高。采场每次采下的矿石 , 人工运至采场 顺路矿石溜井 , 然后 由溜井底部 的漏斗装矿 , 经脉外 运输平巷运出, 多余 的废石经采场顺路废石溜井、 脉 外运输巷道运 出。溜井内应保 留 2 / 3溜井高度左右 的存量 , 以免采场出矿时矿石或废石对溜井造成较大 冲击 , 造成破坏。 矿柱 回采。由于矿体太薄 , 采场间柱和顶柱一般 不 回采 ; 底柱可以在上、 下 中段 回采结束后 , 视安全情 况采用浅孔落矿的方式 , 进行后退式回采。 4 采场通风。削壁充填法进开采时 , 采场通风 方式与浅孔 留矿法的采场通风方式一致 , 通风条件较 好 , 主要依靠主扇形成风压 , 促使整个采矿系统内出 现风流。采场工作面与中段运输平巷、 通风人行天 井、 采场联络道等相结合, 可形成完整的通风系统。 为确保 采场 通 风 安全 , 每个 采 场 布 置 1台 J K 5 5 2 N O 4 . 5型号的局扇 , 采用压入式进行辅助通风 。采 场具体的通风线路见图 2 , 图中箭头表示风流流 向。 下中段运输平巷 『 J 主回风系统 竽 j L -_]r J ~ 采场联络道 J I 另侧通风人行天井 回采 [ 作面 H另侧采场联络道 图 2采场通风流程 Fi g . 2 S t o p e v e n t i l a t i o n s t r u c t u r e fl o w 4 采矿方法评价 通过研究分析急倾斜极薄矿脉的特征及 马子 冲 3 6 锰矿的开采技术条件 , 最终确定采用削壁充填法进行 开采 , 同时进行 了削壁厚度 、 采场结构参数 、 采切工程 布置 、 回采工艺等方面的设计研究。结合矿山试采情 况 , 整理试采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详见表 2 。 表 2 试采主 要经 济技术指标 Tabl e 2 M a i n e c o no m i c a nd t e c hni c a l i nde x o f pr e pr o duc t i o n 项 目 指标 矿块地质矿量/ t 矿石损失率/ % 矿石贫化率/ % 矿块采 出矿石量/ t 矿块生产能力/ t / d 采切比/ m / k t 炸药用量/ k vCt 非电雷管用量/ 发/ t 导爆管用量/ m / t 钢板用量/ k t 旧胶带用量/ m / k t 塑料布用量/ m / k t 草垫用量/ m 2 / k t 坑木用量/ m / k t 由表 2分析得 , 采用削壁充填法开采急倾斜极薄 矿脉时各项材料消耗的指标不是太高 , 针对马子冲锰 矿, 试采的结果比较理想, 矿山可以取得一定的经济 效益 。同时考虑削壁充填法的安全度高、 对地表环境 的破坏小 、 作业空间可 以有效控制等优 点 , 削壁充填 法是开采矿体顶板稳固性较差的急倾斜极薄矿脉的 理想采矿方法。综上研究, 削壁充填法适合马子冲锰 矿急倾斜极薄矿脉的开采, 为类似矿山的开采提供了 参考依据。 5 结论 1 研究分析了马子 冲锰矿的开采技术条件 , 得 出矿脉稳固性较好 、 底板稳 固性次之 、 顶板稳 固性最 差 , 且符合急倾斜极薄矿脉的条件。 2 总结 了急倾斜极 薄矿脉开采时的难题 , 如采 矿法的选择难度大 、 采场生产能力低 、 劳动强度大 , 最 重要的是矿体宽度太窄 , 生产作业难度加大。 3 以马子 冲锰矿 的急倾斜 极薄矿脉为研究 对 象 , 提出采用削壁充填采矿法进行开采 , 进行 了削壁 厚度、 采场结构参数、 采切工程布置、 回采工艺等方面 的研究 , 最终通过试采分析矿脉回采时的主要技术经 济指标 , 得出削壁充填法适 合急倾斜极 薄矿脉 的开 采 , 尤其适合马子冲锰矿矿脉的开采。 参考文献 [ 1 ] 王春 , 周 宗红 . 分层崩 落采矿 法在 瓦厂铁 铜矿 的应用 [ J ] . 矿 一 蝴 ~ ∞ 一 2 加 张文方等 马子冲锰矿急倾斜极薄矿脉采矿方法研究 2 0 1 7年第5 期 冶 , 2 0 1 3 , 2 2 1 3 3 - 3 6 . Wa n g Ch u n, Z h o u Z o n g h o n g . Ap p l i c a t i o n o f t o p s l i c i n g c a v i n g me t h - o d a t Wa c h a n g I r o n a n d C o p p e r Mi n e [ J ] .M i n in g& Me t a l l u r g y , 2 0 1 3 , 2 2 1 3 3 . 3 6 . [ 2] 宋晓双 , 杨溢 , 刘磊 , 等. 兰尖 铁矿 无底柱 分段崩 落法采 场 结构参数研究 [ J ] . 金属矿 山, 2 0 1 6 4 1 6 - 1 9 . S o n g Xi a o s h u a n g, Ya n g Yi , L i u L e i , e t a 1 . S t u d y O n s t r u c t u r a l p a r a m- e t e r o f p i l l a r l e s s s u b l e v e l c a v i n g i n L a n j i a n I r o n Mi n e [ J ] . Me t a l Min e , 2 0 1 6 4 1 6 1 9 . [ 3 ] 夏开宗, 陈从新 , 付华, 等. 金属矿山崩落采矿法引起的岩层 移动规律分析 [ J ] . 岩土力学 , 2 0 1 6, 3 7 5 1 4 3 4 1 4 4 0 . Xi a Ka i z o n g , Ch e n Co n g x i n, Fu Hu a , e t a1. An aly s i s o f l a w o f g r o u n d d e f o r m a t i o n i n d u c e d b y c a v i n g m i n i n g i n m e t a l m i n e s [ J ] . R o c k a n d S o i l M e c h a n i c s , 2 0 1 6, 3 7 5 1 4 3 4 1 4 4 0 . [ 4 ] 王文丽, 王春. 雷家寨铜多金属矿采矿方法选择探讨 [ J ] . 有 色金属 矿 山部分 , 2 0 1 3, 6 5 3 2 9 3 2 . W a n g W e n l i , W a n g C h u n . Di s c u s s i o n o n mi n i n g me t h o d s e l e c t i o n f o r L e ij i a z h a i C o p p e r P o ly me t all i c Mi n e [ J ] . N o n f e r r o u s Me t a l s Mi n i n g S e c t i o n, 2 0 1 3 , 6 5 3 2 9 3 2 . [ 5 ] 王汉章. 浅孔留矿法在玉泉坝金矿的应用[ J ] . 采矿技术, 2 0 1 5 , l 5 2 2 2 2 4 . W a n g Ha n z h an g . Ap p l i c a t i o n o f s h a l l o w h o l e s h ri n k a g e s t o p i n g me t h o d a t Y u q u a n b a G o l d Mi n e [ J ] . Mi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 2 0 1 5 , 1 5 2 2 2 . 2 4 . [ 6] 王文丽 , 王春. 新塘铜 矿大 凹子矿段 采矿方 法方 案探讨 [ J ] . 矿冶 , 2 0 1 3 , 2 2 2 2 9 - 3 2 . W a n g W e n l i , W a n g C h u n. Di s c u s s i o n o n mi n i n g me t h o d o f Da a o z i o r e s e c t i o n o f Xi n t a n g C o p p e r Mi n e [ J ] . Mi n i n gMe t al l u r gy, 2 0 1 3, 2 2 2 2 9 3 2 . [ 7 ] 董宪久 , 王长 军 , 柳小 胜 , 等 . 充填 采矿法 在盘龙 铅锌矿 矿柱 回 收中的应用 [ J ] . 矿业研究 与开发 , 2 0 1 5 , 3 5 8 1 9 2 2 . D o n g X i a n j i u , Wa n g C h a n g j u n , L j u X i a o s h e n g , e t a 1 .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f i l l i n g mi n i n g me t h o d i n p i l l a r r e c o v e r y o f P a n l o n g L e a d z i n c Mi n e [ J ] . Mi n g R&D, 2 0 1 5 , 3 5 8 1 9 2 2 . [ 8 ] 吴国昌. 紫金山金铜矿大直径深孔嗣后充填采矿法[ J ] . 现代矿 业 , 2 0 1 5, 1 2 1 2 5 - 1 1 . W u Gu o c h a n g . Th e l a r g e d i a me t e r l o n g h o l e mi n i n g wi t h s u b s e q u e n t fi l l i n g me t h o d o f i n Z ij i n s h a n A u 6 c u p fi d e Mi n e [ J ] . M o d e m Mi n i n g , 2 0 1 5, 1 2 1 2 5 - 1 1 . [ 9 ] 肖志奎. 充填采矿法在鸡笼山金矿床开采中的应用[ J ] . 采矿技 术 , 2 0 1 4, 1 4 4 4 5 . Xi a o Z h i k u i . Ap p l i c a t i o n o f fi l l i n g mi n i n g me t h o d wi t l l e x p l o i t a t i o n i n J i l o n g s h a n G o l d Mi n e [ J ] . Mi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 2 0 1 4, 1 4 4 4 5 . [ 1 0 ] 翟会超 , 闰满志. 壁式削壁充填法采场顶板临界跨度计算[ J ] . 岩土力学 , 2 0 1 3 , 3 4 s 1 3 3 7 - 3 3 9 . Zh a i Huic h a o, Ya h Ma n z h i . Crit i c a l s p a n c alc u l a t i o n o f s t o p e r o o f w i t h w a s t e l i ft i n g s t o p i n g m e t h o d[ J ] . R o c k a n d S o i l Me c h a n i c s , 2 0 1 3 , 3 4 S 1 3 3 7 3 3 9 . [ 1 1 ] 郭连军 , 肖 振秀, 董国明. 浅孔留矿法与削壁充填法的应用与对 比[ J ] . 资源与矿业 , 2 0 0 7 , 9 2 1 0 5 1 0 8 . G u o L i a n j u n , Xi a o Z h e n g x i u , D o n g G u o min g . A p p l i c a t i o n a n d c o m - p a r i s o n o f s h o r t h o l e s h ri n k a g e m e t h o d a n d r e s u m i n g fi l l m e t h o d [ J ] . R e s o u r c e s&I n d u s t ri e s , 2 0 0 7, 9 2 1 0 5 1 0 8 . [ 1 2 ] 曹宇. 削壁充填法在瑶岗仙钨矿倾斜矿脉开采 中的应用 [ J ] . 采矿技术, 2 0 1 1 , 1 1 4 1 5 1 6 . Ca o Yu. Ap p l i c a t i o n o f r e s u i n g s t o p i n g me t h o d wi t h e x p l o i t a t i o n i n u n d e r l a y l o d e o f Ya o g a n g x i a n T u n g s t e n Mi n e [ J ] . Mi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 g Y , 2 0 1 1 , 1 1 4 1 5 1 6 . 责任编辑徐志宏 3 7